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飞机制造商:换发型还是剃光头?

2018-01-18 3页 doc 14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飞机制造商:换发型还是剃光头? 第 27卷第 1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8年第 1期 Vo.l 27No. 1 JOURNAL OF XUCHANGUNIVERSITY No. 1, 2008 [收稿日期 ] 2007- 06- 19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 /宋代翰林学士制度转型研究0 (编号: A10- 0102- 06- 404)。 [作者简介 ] 李福长 ( 1963- ), 男,河南长葛人, 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史、...
.飞机制造商:换发型还是剃光头?
第 27卷第 1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8年第 1期 Vo.l 27No. 1 JOURNAL OF XUCHANGUNIVERSITY No. 1, 2008 [收稿日期 ] 2007- 06- 19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 /宋代翰林学士转型研究0 (编号: A10- 0102- 06- 404)。 [作者简介 ] 李福长 ( 1963- ), 男,河南长葛人, 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史、隋唐史研究; 丁侃 ( 1981- ), 男,湖北黄石人, 上海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 唐代文治化趋势与唐宋社会转型 李福长,丁 侃 (上海大学文学院 历史系,上海 200444) [摘 要 ] 在唐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举制的推行,文学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唐初以来 逐渐形成了重文的社会风气, 唐朝政治主体结构发生了异质性的变迁, 呈现出明显的文治化趋 势。盛唐开元、天宝时期, /文人政治 0局面已呈客观现实。 [关键词 ] 唐代; 文治化; 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 ] K2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9824( 2008) 01- 0085- 04 一、相关问题的学术回望 中古时期由唐而宋的三个多世纪里, 中国封建政治主 体成分发生了异质性的变迁,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社会 的转型。唐宋政治主体成分的这种变迁不仅深刻影响了 此后千余年中国政治史的走向, 也吸引了近百年来旨在 /通古今之变 0的中外史家的目光。 1992年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包弼德 ( Pe ter K. Bol)先生的名著 5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6, 九年后该被 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 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包弼德先 生立足思想史的视野, 所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考 察了公元 7- 11世纪中国从世袭或半世袭的精英政治向大 众的精英政治转变的历史进程。[ 1] ( P4)该书的翻译出版推 进了国内学者关于唐宋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 从学术史上看, 20世纪中外学者中最早注意到唐宋政 治主体变迁的人不是太平洋彼岸的包弼德先生, 而是亚洲 的史学家。近百年来, 亚洲学者们试图从各种角度解读这 场始于唐而终于宋的政治主体的变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 和中国学者陈寅恪先生无疑是最突出的代表。1910年内 藤湖南在日本 5历史与地理 6第九卷第五号上发表了 5概括 的唐宋时代观 6一文, 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 差异。[ 2] ( P10)基于这个新坐标, 内藤建立了所谓上古、中世 与近世三分法的中国古史分期理论。此后, 许多学者习惯 将唐宋变革后的中国政治形态称为官僚政治, 而将此前说 成是贵族政治, 这种着眼以政治主体成分划分中国历史的 做法具有广泛的影响。 1954年, 5历史研究 6第 2期发表了 陈寅恪先生 5论韩愈 6一文, 明确揭示了唐宋政治变革的事 实。他指出: /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结束南北朝 相承之旧局面, 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 会经济者如此, 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0尽管由于众 所周知的原因,陈先生提出的唐代社会转型问题未能在随 后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但他已经揭示了唐代政治 主体成分变迁的事实。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学者在史 料功夫上已经不太可能有更多的创新, 但人们开始尝试以 新视野、新角度探讨唐宋社会变迁史, 涌现了不少有价值 的研究成果。在新视野方面, 此间出现了研究唐宋社会 史、城市史、环境史、灾害史、区域文化史的论著。在新角度 方面,也出现了重新探讨唐宋社会政治变迁的研究论著。 以笔者管见, 20世纪唐代政治史研究领域中, 最具理论创 新特色的史家是陈寅恪和牟润孙两位先生。 40年代陈寅 恪先生提出了著名的 /关中本位政策 0理论,指导了几代唐 史学者对唐代政治史的研究。后来史家牟润孙先生又提 出了 /文人政治 0的新概念, 这是 20世纪唐代政治史研究 方面最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之一。然而, 不知是何缘 故,牟润孙先生首创的 /文人政治 0概念似乎未能受到学术 界应有的重视。 在学术史上,有时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答一个问题艰 难。当年,在 5从唐初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 6一 文中,牟润孙先生首次明确使用 /文人政治 0一词来指称唐 代政治主体的变化,尽管他未对 /文人政治 0做出明确的理 论界定,却提出了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应当承认, 在 未取得充分研究共识的情况下, 那种试图对 /文人政治 0做 理论界定的预期是不现实的。科学研究毕竟要遵循 /命题 假设 - 实证检验 0的研究规律, 思想史、政治史研究也不例 外。新理论的形成必然要经过由 /粗 0而 /精 0的研究历程。 纵观历史,将唐代政治主体变革的新趋势概括为 /文人政 治 0,完全符合唐宋文治化的政治发展趋势。牟先生那篇 重要的文章收入了中华书局 1987年为其结集的 5注史斋丛 #85# 稿 6一书。笔者服膺牟先生的创新, 并沿用 /文人政治 0这 个哪怕在某些人看来还不够 /成熟 0的概念,来指称唐代政 治主体的变化。笔者期待看到更多有关唐代 /文人政治 0 的精细的研究成果问世,期待更多学者加入到问题的研究 与争鸣中, 哪怕是反对这个命题的论著总是越多越好。 笔者注意到: 20世纪 90年代, 国内学术界着眼唐代政 治主体变迁的研究明显增多, 学者们尝试以新的视角解读 唐代政治主体变迁史, 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杜晓勤先生 在 5中国史研究 61997年第 1期上发表 5唐开元中前期士风 之变 6一文,从良好君臣关系的重建、文人政治格局的初步 形成、对儒学经世精神的重视三个方面来讨论唐代政治的 新变化。笔者 (署名李湜 )发表于 5中国史研究 6 1997年第 2期上的 5唐太宗与东南文人 6一文指出,通过开设秦府文 学馆、弘文馆, 李世民不仅吸引东南文人进入政治舞台, 也在实践上改变着 /关中本位政策 0, 从而开创了唐代 /文 人政治 0新机制。2000年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胡可先 5中 唐政治与文学 ) ) ) 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 6一书, 指出永 贞革新是南方寒隽之士登上政治舞台,以革新姿态向盘踞 中枢的北方门阀士族进行的挑战, 标志着唐代文武联合政 治向文官政治过渡的一次突进。 进入新世纪后, 围绕唐宋社会变迁的研究更趋综合 化。 2006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卢向前主编的集 5唐宋变 革论 6,反映了近年国内综合研究的成果。历史的 /真实存 在 0 是无法真正复原的, 但是人们可以借助文献的中 间媒介在思想上认识历史, 正所谓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 史 0。考察了历史文献之后我们发现:唐代政治主体的异 质性变迁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在唐初政治主体结构承续 着北朝贵族政治的母体形态的同时, 政治文治化的趋势已 经显现。唐代 /文人政治 0新机制是在旧的 /军功政治 0环 境中脱胎而出的, 这成了唐代政治主体变迁的一个显 著特点。 二、唐代以人为本、以文为先的文治理念的兴起 众所周知, 凭借军功政治建立起来的李唐王朝存在先 天缺陷, 关陇集团缺乏文化素养, 这种缺陷导致了唐初武 备立而文教不宣的文化裂带。史载唐太宗即位后 /每日引 数百人于殿前教射, 帝亲自临试, 射中者随赏弓刀、布 帛。0 [ 3] ( P31 )结果招致文臣的讽谏, 这正反映了唐初文化裂 带的客观存在。 5旧唐书 6卷六十 5宗室列传 6记载了唐太 宗和淮安王神通的一段对话: /时太宗谓诸功臣曰: -朕叙 公等勋效, 量定封邑,恐不能尽当, 各自言。.神通曰: -义旗 初起, 臣率兵先至 , 今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人, 功居第 一, 臣且不服。.上曰: -义旗初起, 人皆有心。叔父虽率兵 先至, 未尝身履行阵。山东未定,受委专征,建德南侵, 全军 陷没;及刘黑闼翻动, 叔父望风而破。今计勋行赏, 玄龄等 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 所以汉之萧何, 虽无汗马, 指纵推 毂, 故功居第一。叔父于国至亲, 诚无所爱, 必不可缘私滥 与勋臣同赏耳。0 上述这段关于论功封赏的君臣对话, 明显体现了唐初 军功大臣蔑视文人作用的思想意识, 也流露出关陇集团 /集体无意识 0中的反文治沉疴。 然而, 随着统一封建国家的形成, 大国治理需要更多 高素质的文官, 加之隋唐之际文化上的南朝化趋势十分明 显, 大批山东、江南文人客游北方, [ 4] ( P82)这冲击着沿袭数 世纪的军功政治体制,于是根据才学选拔官吏的制度成为 可能。李世民顺潮流而动,他比较早地意识到 /刀笔之人 0 对新兴王朝的意义。还在唐初军事征战的过程中, 李世民 便启用山东文臣房玄龄广罗文人学士, 构筑着文人治国的 蓝图。 5新唐书 # 房玄龄传 6记载: /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 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 与诸将密相申结, 人人愿尽死 力。0房玄龄的所作所为,与那些只知聚敛财物的军功之辈 不同,他在为李唐政权储备文人政治资源。那么 , 唐代何 时出现了文学治国的新思想呢? 也许我们难以彻底弄清 这个问题。不过, 李世民、房玄龄的事迹已经间接给出了 答案。从唐初开始, 在军功崇拜意识依然浓厚的环境中, 文学治国的理念已悄然显现,由此带动了用人的政策 变化,文人治国开始成为新王朝的执政特色, 这是历史的 大趋势。正如 5旧唐书 # 文苑传上 6所述的那样: /爰及我 朝,挺生贤俊, 文皇帝解戎衣而开学校, 饰贲帛而礼儒生, 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靡不发言为论, 下笔成文, 足以纬俗经邦,岂止雕章缛句。0 关于文学治国的理念,唐人有自己的表述, 即所谓 /理 国者以人为本, 当厚生以顺天;立身者以学为先, 必因文而 辅教 0。[ 5 ] ( P203)这段话里面所流露出的以人为本、以文为先 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治精神, 也反映了唐 人新的政治价值观。 有唐一代,李世民首创文人治国政策, 率先在政治上 实践着他的文学治国的新理念。 5全唐文 6卷四所收 5置文 馆学士教 6一文, 集中体现了李世民的这种文治思想。原 文如下: /昔楚国尊贤, 崇道光于申穆;梁邦接士, 楷德重 于邹枚。咸以著范前修, 垂芳后烈, 顾惟菲薄, 多谢古 人,高山仰止, 能无景慕。是以芳兰始被, 深思冠盖之 游;丹桂初丛, 庶延髦俊之士。既而场苗盖寡, 空留皎 皎之姿;乔木从迁, 终愧嘤嘤之友。所冀通规正训, 辅 其阙如。 故侧席无倦于齐庭,开筵有待于燕馆。属以大行 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于志宁、军谘 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 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道元、天策仓曹李守素、王 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事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宋 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太学助教盖文达、谘议典签苏勖 等, 或背淮而至千里, 或適赵以欣三见。咸能垂裾邸第, 委质藩维,引礼度而成典则, 畅文词而咏风雅, 优游幕 府。是用嘉焉。宜令并以本官兼文馆学士。 在这篇不太长的文章中, 李世民似乎已将文学治国确 立为治国方略。后来, 在 5帝范 # 崇文 6中, 李世民的这种 文治思想更加清晰。他说: /当乎之际, 则轻甲胄而重诗 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 各有其宜。武士 儒人,焉可废也。0文武二途相辅相成, 因时而变, 这是唐太 宗文治思想的核心, 反映了唐初政治转型的思想观念。 5旧唐书 # 音乐志 6记载太宗自语 /朕虽以武功定天下, 终 当以文德绥海内, 文武之道, 各随其时 0, 这正体现了唐太 宗与时俱进的文治理念。 5帝范 # 崇文篇 6曰: /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 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 厚;不游文翰, 不知智之源。0在这里, 李世民将文学治国的 #86# 理念上升到了关乎个人成败、国家兴盛的政治高度, 体现 了文学治国思想的深邃性。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将文学理 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观推向普通百姓,即所谓 /立身之道, 不 可无学 0。[ 5] ( P117 ) 与以往儒家重视道德标准的传统人才观不同, 唐太宗 重视用文学标准选择官吏。这在他的一条诏书中体现得非 常明显,诏曰: /今天下诸州举人, 道德、政术之外, 亦求文 学之士。0[ 6] ( P472)显然,唐太宗突破了儒家传统的道德取人 的政治标准, 试图在传统儒士之外寻求文人参政的新途径。 著名文人许敬宗是唐初文学治国新政策的受益者,在传统道 德标准看来, 他应是一个乏善可举的无行文人, 却得到了唐 太宗的任用。 武德四年,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开馆纳士, 广罗各地贤才 充任文学馆学士,一批来自山东、江南地区的文人学士进入 了帝国的高层政治圈,李世民府邸一时间名儒云集,房玄龄、 杜如晦、虞世南、孔颖达等 /十八学士 0如璀璨的群星。唐太 宗把他们分成三批,轮流在王府内值宿, /每军国务静, 参谒 归休,即便引见。0[ 3 ] ( P2583)闲暇之时, 李世民与学士们讨论 坟籍,商谈政事。唐太宗即位不久,又在正殿之左置弘文馆, 精选天下文儒之士,令以本官兼属学士,给以五品珍膳, 让他 们轮流在皇宫里值班, /听朝之暇,引入内殿,讲论经义,商略 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0。[ 3 ] ( P4941)唐太宗重用文学之士, 把 /讲 论经义 0与 /商略政事 0结合起来,形成了文学治国的 /贞观 之风 0。正如元代史学家胡三省所言: /唐太宗以武定祸乱, 出入行间,与之俱者,皆西北骁武之士。至天下既定, 精选弘 文馆学生,日夕与之议论商榷者,皆东南儒生也。然则欲守 成者,舍儒何以哉! 0[ 7] ( P6023) 贞观时期,唐太宗加紧推行文教治国政策。他 /大抵多 用熟知经史的江南儒生为文学 侍从之士, 以 备顾 问 0。[ 8 ] ( P81)在崇儒重道, 兴学重文的贞观年间, 君臣上下 /锐意经籍 0,还开展了大规模的 /制礼作乐 0活动。颜师古 5五经定本 6、孔颖达 5五经正义 6以及 5贞观礼 6、5贞观律 6 等一批具有很高政治价值的文化典籍被学士们撰写出来, 深 刻影响了后来的唐朝政治。 贞观以后,到唐玄宗开元时期,由于大力提倡文学取士, 封建国家的政治基础扩大了,以宰相为首的文人执政集团逐 渐操持了朝廷治权的行使, 从而 /完成了唐代文人政治的历 史性演变 0。[ 9] ( P176)盛唐时期文学治国、文人执政的理念得 到朝野的一致认可, 开元以来形成的 /士无贤不肖, 耻不以 文章达 0 [ 10] ( P84 )的思想共识,便是显著的标志。 三、科举因素在唐代文治化趋势的作用 唐代政治主体变迁的文治化趋势, 经历了一个艰难的 蜕变过程,科举制因素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诚然,唐代前 期由军功入仕始终是时人求功名的主渠道之一,由于唐代兵 士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加之国家边患不断,战事频繁, 军功 授勋成为吸引农民阶层博取政治地位的主要途径。但是, 由 于国家采取文学取士政策, 唐初以来军功之臣逐渐退出了关 键的政治权位, 文人得到了更多的上升的机会。随着国家统 一局面的稳定,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不可能在文官体系内长期 担任官僚角色, 朝廷需要将关陇贵族、山东士族以及江南等 地精英阶层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就需要一个为各方力量 普遍接受的任官标准,需要建立一个完全的文职官僚体制, 科举制度为建立这种体制提供了保证, 文学治国也因适应时 代要求而成为新的政策核心。 由于科举制度具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性, 军功大臣要想 永久保持权势的理想变得十分艰难。而 /学而优则仕 0的科 举原则,使得文人士大夫的美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此, 经过唐太宗、高宗和武则天几朝的努力, 唐朝成功地完成了 选官标准的政治转型, 实现了由 /军功政治 0向 /文人政治 0 的历史转变。 科举制度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了社会风气由重武向崇 文的转变,唐初以来关陇集团崇拜军功的 /集体无意识 0因 此被打破了,这有利于文官体制的建立, 有利于改造军事贵 族集团服从国家的文治政策, 更有利于维持一种稳固而安全 的封建政治伦理责任。于是, 科举制度的原则被运用到了武 官的选拔和任用上。从唐初开始, 在文学治国理念的影响 下, 军功官僚开始竭力效仿文臣,借助学习文化巩固家族势 力, 于是出现了象窦威那样出身勋贵世家的 /书痴 0。 为了更好地选拔军官, 唐朝将科举因素运用于武官的 选拔。那些有抱负的士兵凭借举重、开弓等本领获得成绩等 级。同时,军事领域建立的功绩制维系了士气和战斗力, 而 提升军阶更是褒奖将士之良方。军阶便于灵活处理沙场战 功和军事才能间的矛盾, 可以及时酬功迁级而不至变动职 任。[ 11] ( P41)唐代军官选拔体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科举取 士的模仿,文治理念终于在全社会取得了认同。随着文学治 国意识的公众化, 唐朝成功实现了政治的文治化,文人政治 因此成为现实的体制。然而,在 /军功政治 0向 /文人政治 0 的转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后果:由于军功勋臣在 中央政权失去了权势, 他们开始谋求向地方发展,唐代中后 期逐渐形成了内文外武的政治主体格局。唐后期藩镇割据 的发生与此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史料显示,唐朝前期的宰相中大凡军功出身的人多半 地位不太稳固, 而那些由文吏出身的宰相地位相对稳固。 例如,太宗朝几位靠军功做宰相的勋臣晚景大多悲凉, 其 中李靖于贞观八年十月平章政事,十一月罢为特进。侯君 集于贞观十七年四月被诛。张亮于贞观二十年三月被 诛。[ 12] ( P48)李世勣在太宗病重之际, /出英公为叠州刺 史 0。这些事实, 或可从一个侧面证实唐初军功政治的迅 速瓦解。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 唐代官僚形态的文治化趋势, 也 与古代中国皇权政治的强化有关。古代的皇权非常复杂, 它是一种把历史传统、军事权力以及思想、宗教、文化与精 神上的权威叠加在一起的复合式的 /普遍皇权 0。隋唐以 后,封建朝廷通过垄断经典思想的解释建立了泛政治化的 教育和选举制度,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念系统和社 会文化风气。这种风气固化为一种习惯制度, 起到了加固 皇权政治的作用,科举制度便具有这种作用。在科举制度 作用下,隋唐社会呈现出和平的耕读秩序, 开元、天宝之 间,四海承平的 /盛唐气象 0便是写照。如同史料记载的那 样,当时 /家给户足,人无苦窳, 四夷来同,海内晏然。虽有 宏猷上略无所措, 奇谋雄武无所奋, 百余年间, 生育长养, 不知金鼓之声, 烽燧之光, 以至于老。故太平君子唯门调 户选,徵文射策, 以取禄位 0。[ 10 ] ( P84) 总之,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打破了豪门世族垄断仕 途和政权的局面, 为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入仕大开了方便 之门, 促进了政治主体结构的文人化进程。在科举制度的 #87# 支持下, 知识分子摆脱了过去时而属于统治阶级, 时而又 属于被统治阶级的尴尬地位, 整体上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他们进可以登朝为官, 退可以居乡为绅, 始终不折不扣地 捍卫和执行着国家意识。 北京大学吴宗国先生曾对唐代前期宰相出身做过调 查统计, 结果显示:太宗朝 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 仅占十分之一;高宗朝 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 13人, 占四分之一; 武则天称帝期间 ( 690- 705) , 宰相中 具有明经、进士出身者达 20人, 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二 分之一, 而且其中有不少平民子弟;玄宗开元年间 ( 713 - 734)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 18人, 占这个时期宰 相总数的三分之二。[ 13] ( P166~ 180)吴先生的统计与文献记载 是相吻合的, 也验证了本文所说唐代政治主体的文治化变 迁趋势。的确, 唐初宰相多军功勋臣, 武则天、唐玄宗时期 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多数,盛唐以后进士出身的宰相占绝对 多数。这种情况说明, 唐代宰相的构成呈现出 /军功官僚 y 文学之士 0的演进趋势。 另外, 在唐代政治主体文治化变迁的过程中, 朝廷高 级官员的出身来源有逐渐向新的文学标准统一的趋势。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 /文吏 0与 /儒生 0不再势不两立 ,许多 文官具有 /儒生 0与 /文吏 0的双重身份。例如唐初辅佐李 世民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等一干文臣, 既为干练 文吏, 也具儒生气质, 他们身上体现了儒与吏的混同。贞 观十一年, 太宗下诏河北、淮南举贤, 标准便是 /孝悌淳 笃, 兼闲时务;儒术该通, 可为师范;文辞秀美, 才堪著述; 明识政体, 可委字人 0。[ 3] ( P48. )这里, 贤才被要求必须具备 /儒 0与 /吏 0 的双重素质,太宗朝重视吏政与儒道的统一, 实现了儒生、文吏的融合, 这为唐代 /文人政治 0的发展奠 定了思想基础。正如阎步克先生曾经说的那样: /经历了 -吏服训雅,儒通文法 .这个儒生、文吏的融合过程之后, 以 学者 (文人 )兼官僚为特征的所谓 -士大夫政治 . , 就在中华 帝国中真正地扎下了根基。0 [ 14] ( P454 ) 综上所述, 由于科举制度的作用, 从隋唐开始中国封 建知识分子的出路呈现出明显的一元化的趋势, 这使得古 代官本位社会体制进一步加强。受科举政策的激励, 唐代 知识分子奉行积极入世的态度, 渴望有从政的机会。通过 科举考试, /士 0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 他们的仕宦 前程已取得了制度的保障。[ 15] ( P6. )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先 生指出的那样, 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它 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促进社会中官民阶层的流动, 使儒 家思想与价值或意识形态制度化一体化 , 使个人有出路, 社会稳定。[ 16] ( P68)由于唐朝用科举笼络才俊, 社会上逐渐 形成了重文的风气,先前北朝以来流行的军功政治价值取 向日渐消亡。在科举制度的保障下, 唐朝逐步建立了一套 以文治理念为本位的政治文化体系, 为宋朝确立文人治国 方略提供了历史经验。因此,基于文治化理念的唐代政治 主体的变迁是唐宋社会转型的重要体现, 值得做进一步的 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 1]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原始思维 [M ] .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 2001. [ 2]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A ]. 刘俊文. 日本学者 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 C].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3] 刘昫等.旧唐书# 本纪第二太宗上 [M ]. 北京:中华书 局, 1975. [ 4] 李湜. 隋唐间天下文人的客游之风 [ J]. 学术月刊, 1999, ( 4) . [ 5] 刘肃.大唐新语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 6]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 7] 司马光.资治通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 8]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1. [ 9] 李福长 . 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 [M ]. 济南:齐鲁书 社, 2005. [ 10] 杜佑. 通典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 11]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 ) ) ) 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 究 [M ].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 12] 陈寅恪. 陈寅恪读书札记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9. [13]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M ].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 社, 1992. [14]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1996. [ 15]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03. [ 16]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M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The trend of runn ing the state by in tellectua l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socia l tran sition at the turn of th e T ang and Song Dynasties LI Fu2chang, DING kan (Department ofH istory,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ghaiUn ivers ity, Shanghai 200444, Ch ina) Abstr 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 l transit ion in the Tang and SongDynasties, w ith the implementa 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 ina tion system, the idea of running the country by culture is deepened in peop le. sm ind. An at2 mosphere of focusing on arts was gradually form ed since the early TangDynasty. G 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ma in politica l body of the TangDynasty and showed an obvious trend of runn ing the state by in tellectua ls. Inte l2 lectual2politics became an ob ject ive fact in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K ey word s: theT angDynasty; runn ing the state by intellectua ls; soc ia l transition [责任编辑:孟 聚 ] #88#
/
本文档为【.飞机制造商:换发型还是剃光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