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论唐诗色彩描写的常用技法

2012-12-16 4页 pdf 141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1935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论唐诗色彩描写的常用技法 ! " " " 年 # # 月 山 西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 % & ’ , ! " " " 第 ! ( 卷 第 ) 期 * % + , - . / % 0 1 2 . - 3 4 5 - 4 & 6 , 7 4 8 9 ( : 2 4 / % 7 % ; 2 9 % / ’ ! ( $ % ’ ) 【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 浅 论 唐 诗 色 彩 描 写 的 常 用 技 法 杨 春 艳 (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基 础 部 , 山 西 太 原 " ( " " " ...
浅论唐诗色彩描写的常用技法
! " " " 年 # # 月 山 西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 % & ’ , ! " " " 第 ! ( 卷 第 ) 期 * % + , - . / % 0 1 2 . - 3 4 5 - 4 & 6 , 7 4 8 9 ( : 2 4 / % 7 % ; 2 9 < 1 % = 4 . / 1 = 4 6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 浅 论 唐 诗 色 彩 描 写 的 常 用 技 法 杨 春 艳 (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基 础 部 , 山 西 太 原 " ( " " " ? ) 关 键 词 : 唐 诗 ; 色 彩 ; 技 法 摘 要 : 色 彩 负 载 着 亿 万 年 生 物 进 化 史 的 信 息 , 积 淀 着 深 刻 的 人 类 文 化 内 涵 。 唐 诗 中 丰 富 的 色 彩 世 界 , 是 一 个 有 独 特 意 义 的 审 美 新 领 域 , 也 是 认 识 唐 诗 艺 术 价 值 的 一 个 重 要 视 角 。 文 章 运 用 大 量 诗 例 , 对 唐 诗 色 彩 描 写 的 几 种 常 用 技 法 做 了 探 讨 性 的 研 究 。 中 图 分 类 号 : @ ! " A ’ !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 " " " C D E ( D ( ! " " " ) " ) C " " ! A C " ( 唐 代 诗 歌 与 绘 画 均 达 到 了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史 上 的 巅 峰 , 文 学 艺 术 家 都 有 自 觉 接 受 和 勇 于 探 索 新 鲜 事 物 的 进 取 精 神 , 因 而 他 们 能 够 打 破 诗 与 画 的 界 限 , 在 各 自 的 作 品 中 体 现 出 诗 画 相 得 益 彰 之 妙 。 尤 其 唐 代 诗 人 很 善 于 运 用 色 彩 这 种 绚 丽 的 视 觉 语 言 , 撷 草 木 之 艳 , 集 虹 霓 之 彩 , 描 绘 出 一 幅 幅 清 新 艳 丽 、 生 动 可 感 的 彩 色 画 境 。 唐 人 创 作 的 诗 歌 , 不 仅 对 审 美 原 则 有 深 刻 的 领 会 , 还 能 具 体 地 把 握 诗 歌 色 彩 特 点 和 语 言 摹 色 方 法 。 综 合 唐 诗 具 体 实 例 , 我 们 归 纳 出 唐 诗 色 彩 描 写 的 常 用 技 法 有 以 下 几 种 : 一 借 代 借 代 就 是 不 直 接 说 出 所 要 表 达 的 人 或 事 物 的 名 称 , 而 借 用 与 它 密 切 相 关 的 人 或 事 物 的 名 称 来 代 替 , 它 往 往 利 用 客 观 事 物 之 间 的 种 种 相 关 性 , 巧 妙 地 形 成 语 言 上 的 艺 术 “ 换 名 ” 。 唐 人 写 诗 摹 色 就 运 用 了 这 种 技 法 , 或 以 物 代 色 , 或 以 色 代 物 , 生 动 逼 真 地 表 现 出 大 自 然 色 彩 的 细 小 差 别 和 微 妙 变 化 , 大 大 增 加 了 色 彩 的 表 现 力 和 感 染 力 。 # ’ 以 物 代 色 : 即 通 过 描 写 富 有 色 彩 特 征 的 事 物 造 成 丰 富 的 色 感 , 让 读 者 从 物 知 色 , 通 过 联 想 和 体 验 , 从 所 写 事 物 中 获 得 色 彩 感 受 。 例 如 : “ 东 岸 菊 丛 西 岸 柳 , 柳 阴 烟 合 菊 花 开 ” ( 白 居 易 《 题 龙 门 堰 西 涧 》 ) , 两 句 诗 似 乎 都 没 有 写 色 彩 , 但 仔 细 体 味 , 却 能 很 自 然 地 由 菊 联 想 到 黄 , 由 柳 联 想 到 绿 , 那 深 黄 浅 黄 的 花 瓣 , 色 彩 柔 和 娇 美 ; 那 翠 绿 摇 曳 的 柳 丝 , 姿 态 袅 娜 迷 人 。 两 句 诗 用 借 代 的 手 法 暗 寓 了 黄 绿 对 比 , 可 谓 不 着 一 “ 色 ” , 而 尽 得 风 流 。 杜 甫 的 “ 石 出 倒 听 枫 树 下 , 摇 橹 背 指 菊 花 开 ” ( 《 送 李 八 秘 书 赴 杜 相 公 幕 》 ) , 与 郑 谷 的 “ 红 叶 黄 花 秋 景 宽 , 醉 吟 朝 夕 在 樊 川 ” ( 《 重 阳 日 访 元 秀 上 人 》 ) , 写 的 都 是 秋 景 , 都 是 枫 树 与 菊 花 。 前 者 未 出 现 色 彩 词 , 但 同 样 可 据 枫 树 、 菊 花 联 想 到 枫 叶 之 红 与 菊 花 之 黄 , 相 对 于 后 者 , 这 显 然 也 运 用 了 以 物 代 色 法 。 ! ’ 以 色 代 物 : 即 用 事 物 所 固 有 的 色 彩 代 替 事 物 本 身 , 运 用 鲜 明 的 色 彩 调 动 读 者 的 视 觉 和 知 觉 , 在 读 者 的 经 验 和 想 象 空 间 中 , 唤 起 一 种 如 画 的 气 氛 和 境 界 , 像 “ 红 轮 不 暂 驻 , 鸟 飞 岂 复 停 ” ( 李 世 民 《 白 日 傍 西 山 》 ) 以 红 轮 代 太 阳 。 李 贺 则 “ 更 好 像 新 印 象 派 的 画 家 , 把 颜 色 一 点 点 地 摆 在 布 上 ” , [ # ] 不 肯 直 说 物 名 , 而 以 浓 艳 色 彩 强 行 侵 入 读 者 的 视 觉 , 迫 使 读 者 去 体 味 其 良 苦 用 心 。 如 “ 细 绿 及 团 红 , 当 路 杂 啼 笑 ” ( 《 春 归 昌 谷 》 ) , 以 “ 细 绿 ” 指 树 草 之 叶 , “ 团 红 ” 指 花 ; “ 冷 红 泣 露 娇 啼 色 ” ( 《 南 山 田 中 行 》 ) , 以 “ 冷 红 ” 指 秋 露 中 的 花 。 他 还 以 “ 寒 绿 ” 代 春 草 , 以 “ 衰 红 ” 代 秋 花 , 以 “ 新 翠 ” 代 竹 子 , 以 “ 红 镜 ” 代 太 阳 , 以 “ 斜 白 ” 代 月 亮 , 以 “ 银 沙 ” 代 繁 星 。 具 体 地 说 , 以 色 代 物 中 最 常 见 的 有 三 种 类 型 : 一 是 以 色 代 花 , 例 如 “ 枉 教 绝 世 深 红 色 , 只 向 深 山 僻 处 开 ” ( 崔 橹 《 山 路 木 芙 蓉 》 ) , “ 眼 前 无 奈 蜀 葵 荷 , 浅 紫 深 红 数 百 窠 ” ( 陈 标 《 蜀 葵 》 ) 。 二 是 以 色 代 人 , 一 般 采 用 色 词 加 名 词 的 结 构 来 指 代 人 。 例 如 : “ 自 埋 剑 履 歌 尘 散 , 红 袖 香 销 已 十 年 ” ( 张 仲 素 《 燕 子 楼 》 ) , “ 紫 袖 红 弦 明 月 中 , 自 弹 自 感 暗 低 容 ” ( 白 居 易 《 夜 筝 》 ) 。 三 是 以 色 代 季 节 。 中 国 古 代 名 著 《 尔 雅 》 有 “ 春 为 青 , 夏 为 朱 明 , 秋 为 白 藏 , 冬 为 玄 美 ” [ ! ] 之 说 , 反 映 了 古 人 对 色 彩 与 时 间 对 应 关 系 的 朴 素 认 识 和 感 受 。 每 个 季 节 都 有 特 定 的 色 彩 作 为 它 的 象 征 , 例 如 : “ 上 楼 迎 看 新 春 归 , 暗 黄 著 柳 宫 【 收 稿 日 期 】 ! " " " C " ( C " A 【 作 者 简 介 】 杨 春 艳 ( # E A ! C ) , 女 , 山 西 太 原 人 ,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基 础 部 教 师 , 硕 士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 A ! 万方数据 漏 迟 ” ( 李 贺 《 河 南 府 试 · 正 月 》 ) , 用 柳 烟 之 暗 黄 色 来 表 示 初 春 的 到 来 ; “ 山 明 水 净 夜 来 霜 , 数 树 深 红 出 浅 黄 ” ( 刘 禹 锡 《 秋 词 》 ) , 这 里 的 “ 浅 黄 ” 正 是 秋 季 的 色 彩 特 征 。 二 比 喻 比 喻 即 打 比 方 , 就 是 把 客 观 上 不 相 同 的 两 种 事 物 , 取 其 中 相 似 点 来 说 明 另 一 事 物 。 色 彩 描 写 中 即 通 过 与 实 物 相 对 比 , 使 抽 象 的 色 彩 词 更 加 具 体 化 、 物 态 化 。 唐 诗 中 巧 用 色 喻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明 喻 和 暗 喻 两 种 。 ! " 明 喻 : 即 在 色 词 与 实 物 之 间 出 现 喻 词 “ 如 、 似 、 犹 、 若 、 像 ” 等 , 将 被 比 的 事 物 和 打 比 方 的 事 物 联 系 起 来 。 例 如 “ 回 乐 峰 前 沙 似 雪 , 受 降 城 外 月 如 霜 ” ( 李 益 《 夜 上 受 降 城 闻 笛 》 ) , 以 雪 喻 沙 色 , 以 霜 喻 月 色 , 不 仅 写 出 沙 漠 的 洁 白 , 月 光 的 皎 洁 , 而 且 于 白 色 之 中 隐 隐 透 出 阵 阵 寒 意 , 体 现 出 静 谧 萧 疏 的 意 境 美 。 “ 脸 如 芙 蓉 胸 似 玉 ” ( 白 居 易 《 上 阳 白 发 人 》 ) , 从 用 来 作 比 的 事 物 中 , 我 们 也 能 感 知 这 是 一 个 面 色 红 润 、 肌 肤 白 嫩 的 绝 色 女 子 , 美 丽 而 不 浮 艳 , 韵 致 而 不 妖 媚 。 其 他 还 有 : “ 野 云 低 迷 烟 苍 苍 , 平 波 挥 白 如 凝 霜 ” ( 韩 亻 屋 《 夜 船 》 ) , “ 瞳 瞳 太 阳 如 火 色 , 上 行 千 里 下 一 刻 ” ( 白 居 易 《 短 歌 行 》 ) , “ 叶 如 裙 色 碧 绡 浅 , 花 似 芙 蓉 红 粉 轻 ” ( 白 居 易 《 枇 杷 花 》 ) 等 。 # " 暗 喻 : 即 在 色 彩 与 实 物 之 间 不 出 现 喻 词 , 这 种 比 喻 显 得 更 为 含 蓄 蕴 藉 。 例 如 杜 甫 的 “ 糁 径 杨 花 铺 白 毡 , 点 溪 荷 叶 叠 青 钱 ” ( 《 绝 句 漫 兴 九 首 》 之 七 ) , 这 里 虽 未 直 接 写 出 杨 花 、 荷 叶 之 色 , 但 从 喻 体 “ 白 毡 ” 、 “ 青 钱 ” 中 已 可 知 其 颜 色 。 刘 禹 锡 的 “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 《 望 洞 庭 》 ) , 通 过 暗 喻 , 以 青 绿 衬 托 白 色 , 使 得 画 面 鲜 艳 亮 丽 , 调 子 活 泼 明 快 。 其 他 像 “ 红 者 霞 艳 艳 , 白 者 雪 皑 皑 ” ( 白 居 易 《 东 坡 种 花 》 ) , “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 岑 参 《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 ) 等 , 也 是 这 样 的 例 子 。 三 通 感 通 感 即 将 听 觉 、 视 觉 、 嗅 觉 、 味 觉 、 触 觉 等 互 相 沟 通 起 来 , 形 成 间 接 的 多 侧 面 和 多 觉 性 的 感 官 形 象 。 《 列 子 · 黄 帝 篇 》 早 就 这 样 说 过 : “ 眼 如 耳 , 耳 如 鼻 , 鼻 如 口 , 无 不 同 也 , 心 疑 形 释 。 ” [ $ ] 前 人 所 谓 “ 耳 中 见 色 , 眼 里 闻 声 ” , 也 是 对 通 感 现 象 的 描 述 。 唐 代 诗 人 早 已 掌 握 了 这 一 奇 特 的 表 现 手 法 , 在 诗 歌 中 常 常 运 用 感 觉 相 通 的 规 律 , 将 视 觉 感 受 到 的 色 彩 通 过 听 觉 、 触 觉 、 味 觉 等 多 方 位 地 表 现 出 来 , 对 读 者 产 生 多 种 感 官 刺 激 , 引 发 读 者 获 得 新 颖 强 烈 的 色 彩 感 受 。 ! " 视 听 相 通 。 “ 九 山 静 绿 泪 花 红 ” ( 李 贺 《 湘 妃 》 ) , “ 水 色 绿 且 静 ” ( 李 白 《 登 半 月 台 》 ) , 这 两 例 都 是 通 过 听 觉 感 受 的 “ 静 ” 写 出 视 觉 感 受 的 水 色 之 绿 , 视 听 交 错 , 有 声 有 色 , 这 种 奇 妙 的 艺 术 效 果 正 可 概 括 为 : 声 音 是 听 得 见 的 色 彩 , 色 彩 是 看 得 见 的 声 音 。 # " 视 触 相 通 。 “ 寺 多 红 叶 烧 人 眼 ” ( 王 建 《 江 陵 即 事 》 ) , “ 天 阶 月 色 凉 如 水 ” ( 杜 牧 《 秋 夕 》 ) , 这 两 则 都 是 用 触 觉 来 表 现 视 觉 , 前 者 强 调 了 枫 叶 之 红 , 后 者 突 出 了 月 色 之 白 。 杜 甫 的 “ 晓 看 红 湿 处 , 花 重 锦 官 城 ” ( 《 春 夜 喜 雨 》 ) , “ 红 ” 是 视 觉 中 的 颜 色 , “ 湿 ” 是 触 觉 中 的 感 受 。 然 而 诗 人 用 眼 睛 却 看 出 了 “ 湿 ” 的 感 觉 , 这 种 感 觉 上 的 互 相 迁 移 , 就 将 带 雨 的 朝 花 鲜 嫩 欲 滴 的 形 象 直 接 呈 现 在 读 者 面 前 , 使 人 体 味 到 形 象 的 直 观 性 和 可 感 性 。 $ " 视 味 相 通 。 例 如 韦 应 物 的 “ 怜 君 卧 病 思 新 橘 , 试 摘 犹 酸 亦 未 黄 ” ( 《 答 郑 骑 曹 青 橘 绝 句 》 ) , 看 到 尚 带 绿 色 的 新 橘 便 令 人 感 到 酸 味 , 这 种 描 写 将 读 者 的 视 觉 和 味 觉 同 时 调 动 起 来 。 % " 视 嗅 相 通 。 李 白 的 “ 一 枝 红 艳 露 凝 香 ” ( 《 清 平 调 三 首 》 其 二 ) , 杜 甫 的 “ 雨 红 蕖 冉 冉 香 ” ( 《 狂 夫 》 ) , 既 诉 诸 读 者 的 视 觉 , 又 唤 起 读 者 的 嗅 觉 , 让 人 在 目 睹 红 艳 的 同 时 嗅 到 芳 香 。 四 动 化 诗 歌 中 的 动 化 是 指 以 一 种 流 动 的 形 式 描 绘 事 物 , 使 之 产 生 一 种 动 态 美 。 诗 人 莱 辛 说 : “ 诗 想 在 描 绘 物 体 美 时 能 和 艺 术 争 胜 , 还 可 以 用 一 种 方 法 , 那 就 是 化 美 为 媚 , 媚 就 是 在 动 态 中 的 美 。 ” [ % ] 诗 歌 是 一 种 时 间 艺 术 , 它 需 要 流 动 , 它 可 以 通 过 语 言 让 色 彩 动 起 来 , 让 它 体 现 为 一 个 历 时 的 过 程 。 ! " 诗 歌 色 彩 语 言 的 动 化 , 首 先 表 现 在 色 彩 词 语 的 词 性 转 换 造 成 动 态 美 。 一 般 来 说 , 色 彩 词 语 属 于 形 容 词 或 名 词 , 但 当 其 词 性 转 换 为 动 词 后 , 能 够 形 成 一 种 特 殊 的 艺 术 张 力 , 化 静 为 动 。 宋 人 王 安 石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 《 泊 船 瓜 州 》 ) 之 所 以 成 为 千 古 传 诵 的 佳 句 , 与 “ 绿 ” 字 的 动 化 大 有 关 系 。 其 实 , 唐 诗 这 样 的 例 子 已 很 多 , “ 烟 销 日 出 不 见 人 , 矣 欠 乃 一 声 山 水 绿 ” ( 柳 宗 元 《 渔 翁 》 ) , 一 个 “ 绿 ” 字 , 既 有 色 感 , 又 有 动 感 , 顿 时 让 山 峦 叠 翠 、 峻 岭 铺 绿 , 山 山 水 水 似 乎 也 为 之 鲜 活 、 灵 动 起 来 。 再 如 李 白 的 “ 东 风 已 绿 瀛 洲 草 ” ( 《 侍 从 宜 春 苑 赋 柳 色 听 新 莺 百 啭 歌 》 ) , 王 维 的 “ 春 草 年 年 绿 ” ( 《 送 别 》 ) , 丘 为 的 “ 东 风 何 时 至 , 已 绿 湖 上 山 “ ( 《 题 农 父 庐 舍 》 ) , 李 贺 的 “ 雄 鸡 一 声 天 下 白 ” ( 《 致 酒 行 》 ) 等 , 均 与 上 例 有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 # " 色 彩 语 言 的 动 化 还 表 现 在 使 用 动 态 的 词 汇 与 之 搭 配 , 使 人 产 生 丰 富 的 联 想 。 以 杜 诗 为 例 , “ 绿 垂 风 折 笋 , 红 绽 雨 肥 梅 ” ( 《 陪 郑 广 文 游 何 将 军 山 林 十 首 》 之 五 ) 便 很 能 看 出 这 种 搭 配 的 妙 处 : 绿 是 被 风 折 断 的 笋 , 红 是 雨 后 迅 速 肥 壮 的 梅 , 由 于 配 上 动 词 “ 垂 ” 和 “ 绽 ” , 就 使 人 似 乎 看 到 了 这 种 风 折 嫩 笋 、 雨 绽 梅 肥 的 变 化 过 程 。 其 他 如 “ 碧 知 湖 外 草 , 红 见 海 东 云 ” ( 《 晴 二 首 》 ) , “ 红 浸 珊 瑚 短 , 青 悬 薜 荔 长 ” ( 《 观 李 固 请 司 马 弟 山 水 图 》 ) , “ 青 惜 峰 峦 过 , 黄 知 橘 柚 来 ” ( 《 放 船 》 ) , “ 紫 收 岷 岭 芋 , 白 种 陆 地 莲 ” ( 《 秋 日 夔 州 咏 怀 》 ) , 都 由 于 首 出 色 彩 而 继 写 动 态 , 突 现 了 事 物 特 征 。 南 宋 范 日 希 文 对 这 种 句 式 极 为 欣 赏 , 认 为 “ 不 如 此 , 则 语 既 弱 而 气 亦 馁 ” , [ & ] 这 是 不 难 理 解 的 。 因 为 人 们 对 色 彩 具 有 记 忆 的 明 晰 性 和 联 想 的 宽 泛 性 , 放 色 彩 词 于 句 首 , 自 然 就 使 诗 句 有 一 种 活 泼 的 表 现 力 和 感 情 的 穿 透 力 , 当 色 彩 词 语 和 动 词 相 组 合 时 , 不 但 使 色 彩 活 起 来 , 也 大 大 加 强 了 诗 歌 的 动 律 感 。 五 虚 实 钱 钟 书 先 生 在 其 著 名 论 文 《 读 〈 拉 奥 孔 〉 》 中 曾 指 出 , 诗 文 中 的 颜 色 字 有 虚 实 之 分 。 实 色 , 是 指 用 来 描 绘 具 体 物 象 的 真 实 的 颜 色 ; 虚 色 , 则 不 描 绘 出 具 体 对 象 而 虚 有 其 表 。 [ ’ ] 但 我 们 都 知 道 , 语 言 是 人 类 创 造 的 , 语 言 一 经 形 成 , 便 具 有 了 相 对 的 稳 定 性 。 如 红 、 黄 、 蓝 、 绿 等 颜 色 词 汇 几 千 年 来 其 内 涵 基 本 没 变 , 长 期 的 心 理 积 淀 和 具 体 的 学 习 使 用 让 人 们 形 成 了 语 言 和 心 理 反 应 的 对 应 现 象 。 心 理 学 测 定 表 明 , 只 要 一 提 某 个 具 体 ( # 万方数据 的 颜 色 词 汇 , 人 脑 就 会 产 生 相 应 的 生 物 电 流 , 下 意 识 地 出 现 相 对 应 的 色 彩 。 唐 代 诗 人 早 已 捕 捉 到 了 这 种 现 象 , 在 色 彩 描 写 中 , 或 虚 实 对 举 , 或 纯 用 虚 色 , 获 得 了 含 蓄 隽 永 、 别 有 韵 致 的 艺 术 效 果 。 ! " 虚 实 并 举 。 利 用 实 色 和 虚 色 的 结 合 来 表 现 自 己 的 思 想 情 趣 , 这 是 一 种 有 无 相 生 、 虚 实 结 合 的 色 彩 美 创 造 的 至 高 境 界 。 例 如 : “ 相 知 成 白 首 , 此 别 间 黄 泉 ” ( 杜 甫 《 哭 李 尚 书 之 芳 》 ) , “ 黄 泉 ” 本 为 较 抽 象 的 概 念 , 因 与 “ 白 首 ” 对 举 而 使 其 具 象 化 , 从 而 消 除 了 因 概 念 抽 象 而 造 成 的 隔 膜 感 。 也 就 是 说 , 诗 人 有 意 将 一 个 与 虚 色 发 生 一 定 联 系 的 实 色 与 之 对 举 , 因 为 虚 色 的 色 彩 意 义 多 是 词 语 初 始 情 境 和 常 用 意 义 的 体 现 , 当 用 一 个 实 色 去 唤 起 虚 色 的 表 现 力 时 , 就 会 产 生 虚 实 相 生 的 错 综 幻 象 。 又 如 郑 谷 的 “ 雨 昏 青 草 湖 边 过 , 花 落 黄 陵 庙 里 啼 ” ( 《 鹧 鸪 》 ) , 李 白 的 “ 三 山 半 落 青 天 外 , 一 水 中 分 白 鹭 洲 ” ( 《 登 金 陵 凤 凰 台 》 ) 等 , 皆 属 此 例 。 # " 纯 用 虚 色 。 对 于 诗 歌 , 过 分 客 观 地 如 实 描 绘 , 诗 意 的 翅 膀 会 受 现 实 的 束 缚 而 难 以 腾 飞 。 唐 代 诗 人 在 色 彩 的 运 用 上 正 是 摆 脱 了 现 实 的 束 缚 而 展 开 了 诗 意 的 翅 膀 , 他 们 在 实 色 描 绘 的 同 时 , 也 大 量 单 用 虚 色 , 以 虚 代 实 , 以 无 衬 有 。 例 如 : 王 维 的 “ 一 从 归 白 社 , 不 复 到 青 门 ” ( 《 辋 川 闲 居 》 ) , “ 白 社 ” 显 然 不 能 理 解 为 “ 白 色 的 社 ” , “ 青 门 ” 在 这 里 也 非 用 青 来 描 摹 门 的 色 彩 , 而 是 当 作 一 个 专 用 名 词 来 使 用 , 显 然 它 们 都 是 虚 色 。 又 如 孟 浩 然 的 “ 忽 逢 青 鸟 使 , 邀 入 赤 松 家 ” ( 《 清 明 日 宴 梅 道 士 房 》 ) , 高 适 的 “ 青 枫 江 上 秋 天 远 , 白 帝 城 边 古 木 疏 ” ( 《 送 李 少 府 贬 峡 中 王 少 府 贬 长 沙 》 ) , 杜 甫 的 “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 ( 《 闻 官 军 收 河 南 河 北 》 ) 等 , 这 些 诗 句 中 的 色 彩 字 , 看 上 去 好 像 是 有 色 彩 , 但 这 些 是 连 高 明 的 画 家 也 会 感 到 技 穷 的 色 彩 , 因 为 它 是 一 种 “ 无 中 生 有 ” 的 色 彩 , 虽 然 它 们 不 表 现 所 描 写 事 物 的 真 实 颜 色 , 却 能 唤 起 读 者 对 实 色 的 联 想 。 当 然 , 以 上 五 种 技 法 可 以 交 叉 互 用 , 如 “ 野 晴 霜 氵 邑 绿 , 山 冷 雨 催 红 ” ( 罗 隐 《 红 叶 》 ) , 既 用 通 感 又 用 动 化 ; “ 瓢 弃 樽 无 绿 , 炉 存 火 似 红 ” ( 杜 甫 《 对 雪 》 ) , 既 用 借 代 又 用 虚 实 , 等 等 。 综 上 所 述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唐 代 诗 人 的 着 色 手 法 比 起 画 家 来 竟 是 毫 不 逊 色 。 他 们 运 用 不 同 的 表 现 技 法 , 用 他 们 的 五 色 彩 笔 为 诗 歌 的 色 彩 描 写 增 添 了 最 动 人 的 一 笔 。 【 参 考 文 献 】 [ ! ] 闻 一 多 全 集 [ $ ] " 北 京 : 生 活 · 读 书 ·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 ! % & # " [ # ] 郝 懿 行 " 尔 雅 义 疏 [ ’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 % & ( " [ ( ] 杨 伯 峻 " 列 子 集 释 [ ’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 % ) % " [ * ] [ 德 ] 莱 辛 " 拉 奥 孔 [ ’ ] " 朱 光 潜 译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 ! % ) % " [ + ] 范 日 希 文 " 对 床 夜 语 [ ’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 % & ( " [ , ] 钱 锺 书 " 旧 文 四 篇 [ ’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1 2 3 - 4 3 . 3 - 5 6 7 - % + + ( 8 % " % + + ( " # $ % 9 3 % # - / 3 2 # $ % & : " ; < / " : + # / - . / 0 $ 1 2 3 4 5 6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 3 4 ( - 5 " % , - & 6 , 7 $ - 6 8 $ ( 7 ( 7 7 7 , , 1 / - ( $ ) = % / > 3 - 1 + : 8 9 : ; < 5 9 = ; 1 : > 6 3 ? @ 5 3 6 A ; 5 ; B 9 C 9 < ; : D 8 < : A A E F : ; : B 1 3 E G 2 : A ? @ + # - : ’ # : $ 9 C 9 < A H < E 3 ? I E ; 1 ; 1 : J ; 1 : E 3 = 9 < J 6 ; E 9 3 9 = H E 9 C 9 ? E B 6 C : F 9 C 2 ; E 9 3 = 9 < J E C C E 9 3 A 9 = 5 : 6 < A , 6 3 K B 9 J : 6 A 6 < E B 1 6 B B 2 J 2 C 6 ; E 9 3 9 = 8 < 9 L = 9 2 3 K B 2 C ; 2 < 6 C J : 6 3 E 3 ? A E 3 1 2 J 6 3 1 E A ; 9 < 5 " > 1 : B 9 C 9 < = 2 C I 9 < C K E 3 ; 1 : 8 9 : ; < 5 9 = ; 1 : > 6 3 ? @ 5 3 6 A ; 5 B 9 3 A ; E ; 2 ; : A 6 3 : I 6 3 K 2 3 E G 2 : 6 : A ; 1 : ; E B = E : C K , 6 3 K 8 < 9 F E K : A 6 3 E J 8 9 < ; 6 3 ; 6 3 ? C : 9 = F E A E 9 3 = 9 < 2 3 K : < A ; 6 3 K E 3 ? E ; A 6 < ; E A ; E B F 6 C 2 : " > 1 : 6 < ; E B C : , ; 1 < 9 2 ? 1 8 C : 3 ; 5 9 = : D 6 J 8 C : A , : D 8 C 9 < : A ; 1 : A : B < : ; 9 = ; 1 : > 6 3 ? @ 5 3 6 A ; 5 ’ A 8 9 : ; E B : D 8 < : A A E F : 3 : A A " ( 责 任 编 辑 邹 志 勇 ) % # 万方数据 浅论唐诗色彩描写的常用技法 作者: 杨春艳, YANG Chun-yan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基础部,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00,23(4) 参考文献(6条) 1.钱锺书 旧文四篇 1979 2.范日希文 对床夜语 1983 3.莱辛;朱光潜 拉奥孔 1979 4.杨伯峻 列子集释 1979 5.郝懿行 尔雅义疏 1983 6.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 198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张倩竹.叶回苏 浅谈唐诗中的色彩和光影意象[期刊论文]-活力2010(2) 2. 鱼双燕.YU Shuang-yan 唐诗中的色彩描绘[期刊论文]-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29(2) 3. 李连霞.王加鑫 "淡妆浓抹总相宜"——以李贺为例略论唐代色彩诗歌[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9(24) 4. 鲁平.LU Ping 英语色彩语码的文化内涵探究[期刊论文]-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16(4) 5. 陈雪军 唐代落第诗探微[期刊论文]-船山学刊2007(2) 6. 邢介梅.XING Jie-mei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处乡心五处同--中国古代文学思乡主题探幽[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7. 杨舟 唐诗中的色彩学[期刊论文]-职大学报2007(4) 8. 尹增刚 论唐代思乡诗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创造[学位论文]2006 9. 章文清.刘依军.ZHANG Wen-qing.LIU Yi-jun 唐诗中思乡情结及其艺术表现方法浅析[期刊论文]-江西科技师范 学院学报2002(5) 10. 黄云鹤.刘凡.HUANG YUN-he.LIU Fan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唐代落第诗中落第举子的经济生活[期刊论 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xdxxb-zxsh200004007.aspx
/
本文档为【浅论唐诗色彩描写的常用技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