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2017-12-27 18页 doc 38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必修课程。在《纲要》颁布后不久,本校即着手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尝试性实施,在2002学年率先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建立了学校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初步构建了比较科学而完善的评价管理网络,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效的组织了每个学年度两个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评价,获得了初步的成效,为2006年学校的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实践,得到以下基本...
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必修课程。在《纲要》颁布后不久,本校即着手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尝试性实施,在2002学年率先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建立了学校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初步构建了比较科学而完善的评价管理网络,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效的组织了每个学年度两个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评价,获得了初步的成效,为2006年学校的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实践,得到以下基本认识:1、增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意识;2、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重学校教育资源的“课程化” 开发、“校本化”实施和“过程性”评价;3、研究性学习课程要与学科课程及其他领域学习的课程有机地整合并达到优化。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课程 评价机制 校本 一、课的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的一项内容,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修课程之一,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正在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所建构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不仅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途径,而且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它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素质养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 《纲要》颁布以后,教育部在全国四个省进行新课程实验,而上海作为教育改革的前沿,课程改革的步子走得更快一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已经积累相当的经验。学校曾先后两次组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骨干教师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和课改实验区的山东师大附中、泰安中学学习取经,了解到课改的最新信息,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经验。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之后不久,我校即着手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尝试性实施。我校在2002学年率先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了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建立了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初步构建了较为科学而严密的评价管理网络;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效的组织了每个学年度两个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评价,获得了初步的成效,为2006年学校的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性开发概况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尝试阶段 在2002-2003学年学校尝试建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1(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培训、新课程理念的宣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行,“研究性学习”一词频现于教育教学领域的报刊杂志,然而教师们对其内涵、课程意义的理解并不深入,因此,在2002学年期末,学校教科室组织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任课教师培训学习,主要内容是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操作方法、指导策略等方面。在以后几个学年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都坚持先培训后指导的原则。在培训教师的基础上,以年级为单位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较广泛的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意义和方法等问题,并且通过集会,如国旗下讲话等宣传或报告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 2(建立研究性学习管理的组织 在2002学年初,学校制定了《衢州一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订课程改革,全面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评价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由教科室、教务处和政教处 2 组成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具体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由年级组长、班主任、指导教师负责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组织评审组对课题小组、个人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专家组,对评审组的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并协同各评审组评选出优秀课题组、优秀个人。这样,构成了有序并层次分明的校本课程管理组织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实施和评价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3(确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改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独特体验,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在确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时,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学习的动力。 (2)丰富学生学习的体验。体验是以个体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整个世界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及其结果。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学生在实践中既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而体验本身就是学生理解世界并生成意义的过程,如意志的磨练,情感的熏陶,科学精神的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的思想的形成等等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学生在问题解决或跨学科、综合性学习中的体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特别关注的一个重点。 (3)为新课程的实施作好基础性工作。新课程全面实施展开之前,首先在研究性学习领域作局部的尝试,将有利于整个新课程体系的全面实施,有较为充分的准备空间来迎接新课程的“软着陆”,哪怕这种尝试是一种失败尝试。 4(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1)从时间安排来看,集中辅导和指导主要安排在期末考试结束假期开始之前,学生活动主要安排在假期,寒假结束作中期检查,暑假结束,课题小组上交结题报告,学校组织评价和成果展示。 (2)课题小组由学生自主组合,推选小组长,一般一个班分为10个小组,个别小组由班主任适当协调组织。由每一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并邀请各科教师或 3 者校外人士当任指导教师,由于研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学生选择的导师一般是与课题关系最为密切的课任教师。 (3)课题组的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第一,问题情境阶段。由班主任组织学习辅导,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题。师生要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来进行,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进行讨论并确定研究课题。 第二,实践体验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指导教师作适当指导和监控。在课题确定以后,学生要进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搜集和信息资料。学生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要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上交年级组评价和交流。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研讨会、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 4 缺少的环节。 (4)研究性学习管理用表。在研究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参考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管理方法,设计了《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评审表》《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等管理用表,如《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批次作好登记。对活动内容我们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第一,课题组日常活动情况;第二,小组成员参与情况。便于评价的信息的采集,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反映。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和实施策略的研究、实施 1(建立评价机制研究 经过2002学年一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之后,我们认识到,要使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化,必须增强课程意识,这样才有利于使研究性学习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在2003年下半年,着重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建立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的理论与实践》获2003年度市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2(确定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基于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评价特点的认识,在探讨研究性学习评价基本原则,充分研究我校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1)每个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有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活动,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担任的工作,能不能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有没有主动提出研究和调查工作的各种设想建议,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意见的状况如何等等。 (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陈述中反映出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的成果中表现出来。 (3)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不同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方法、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是有差异的,如查阅和筛选信息,对资料的整理归类和分析,与人交往并获取有效信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展示、答辩、交流等。 5 (4)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通过活动前后和几次活动的记录、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况。 3(评价方式: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分阶段评价与整个过程评价相结合。具体来说,我们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过程,以学分制作为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整体框架,选题和开题阶段2个学分,研究过程为5个学分,结题阶段为3个学分。学分的获得都要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折合成每个学生的学分。定性和定量评价都采用本校经过有机整合的各种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表来进行。如开题报告评审表、活动过程评审表、结题评审表等。在学分制的整体评价框架之中,我们还采用了跟踪观察、成果展示会、成果鉴定会、答辩会、研究性学习档案袋等方式,在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评审小组的评审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4(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从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来看,评价要始终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着重从三个过程进行了评价: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总结性评价。评价一般是在小组或个人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评价,由年级评审组组织评审,给每一个课题小组开展的活动评出等级。 (1)开题阶段的评价 对开题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姿态进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首先,我们根据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需要以及我校的实际,设计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要求每个课题组根据选题,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活动计划、预期成果以及表达形式,其中的活动计划还特别要求说明任务和分工、活动步骤、访谈设想和活动条件等方面。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由年级组统一组织,每个班的班主任具体布置研究性学习主题和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选择指导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一般把每个班级划分成10个课题 6 小组。每个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开题报告,在年级评审小组召集的开题报告会上陈述报告,评审小组根据报告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给每一个课题组的开题报告评出等级。评定分四个等级: A等:立题的科学性强,活动计划严密,组员分工合理明确,报告表达清晰有条理。 B等: 立题有较强的科学性,有较好的活动计划,组员分工明确,报告表达清楚。 C等:立题有一定的科学性,有计划,组员有分工,报告表达基本清楚。 D等: 立题科学性不强,计划不周,组员分工不明确,报告表达不够清楚。 (2)活动过程的评价 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掌握和了解他们在活动中对信息资料的搜集、积累、分析以及运用所掌握的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状况,对他们在实际的活动中的态度、情感、体验等进行考察。在研究活动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指导教师指点,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专家帮助等途径来解决问题。 评价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记录表》。重视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情况。 课题组活动过程的评价成绩分为四个等级: A等:出色完成分担的任务,起到骨干作用。 B等:积极地参与活动、比较圆满地完成分担的任务。 C等:能比较积极地参加活动并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 D等:参加活动不够积极或没有完成课题组交给的任务。 (3)结题阶段的评价 结题时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包括全过程的体验情况、全过程中资料积累、结题报告、研究成果以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我们着重对成果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个方面是书面成果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报告的表述、内容、预期成果达成度、材料的完整性、格式的规范化等方面;另一个是成果答辩,主要是陈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研究报告答辩会由年级 7 评审组组织实施。 评价分四个等级: A等:体验丰富、感受深切;书面成果格式规范、表达流利,内容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材料完整并有条理性;成果答辩思路清晰、反应灵敏。 B等:有较为丰富的体验;书面成果讲规范、表达清楚,内容科学并有创新之处,材料完整;答辩有良好的反应。 C等: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书面成果基本规范、表达尚可,内容有一定的科学性,材料比较完整;答辩时能够较好的回答问题。 D等:体验和感受比较薄弱;有一些书面成果但较为零散;答辩有一定的困难。 (4)总结评价 根据前三个阶段的评审结果评出每个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评出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绩,最后折合成每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总学分。研究性学习学分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学分纪录为学生的学业档案,成为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学分登记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一个学年结束之后,我们根据上一年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总体情况和评价结果,由学校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主持年度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和评奖。评奖委员会由课题评审小组、研究性学习评价专家组组成。每个年级评出优秀课题,奖励等级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还聘请校外专家、学生家长对整个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以完善评价机制,促进研究性学习深入开展。 (三)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1(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的基础上,2004学年着手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申报了以黄冬梅副校长为组长的市教育科学规划2005年度课题《衢州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研究人员主要由教科室、教务处有关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 (1)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条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的管理。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8 从理论上论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本研究的价值所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满足全体学生不断健康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培养并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三是促进学校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 2(校本课程的尝试性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开发,开发的课程交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审核和评奖,筛选出部分优秀课程方案供学生选课。第一学期,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实施论证不足,以致在选课环节遇到一定的操作困难,加之设施方面难以一时到位,校本课程暂缓开设。第二学期,经过进一步论证,大幅度减少开课数量,并只在高二一个年级作尝试性开设,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的制订 2004年初,学校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制订了《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2005-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浙江省课程改革精神,结合衢州一中实际,《规划》制定了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方案将研究性学习置于学校课程框架中的重要构件,学校新的课程体系的三大基本板块中的一块,赋予研究性学习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和学校长远发展的所担当的历史使命。 《规划》认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必须以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提高为条件,综合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全面拓展和提高基础知识奠定了基础,为面向全体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创造了条件。 (五)与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的衔接 1(2005年度学校开始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并对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优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课程资源的课程化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究,如市基础教育课题《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从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腾出发展空间。 2(2006年拍摄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专题片,由市教研室推荐参加省新课程 9 实验成果展示,为了配合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市电视台1套、2套节目播放了专题片,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通过专题片的拍摄,对四年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和实验作了深入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加深了广大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整个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价值取向的理解。 3(根据国家课改精神和省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学校从2006年6月开始编制学校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研究制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工作方案,研究学习课程方案作为一个独立的方案编制。 三、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成效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促进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由于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选择课题的充分的自由空间,尽管课题类型纳入了学校课程管理的范围并作了分类,但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研究领域延伸到自然、科技、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课题丰富多彩。 在研究性学习指导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邵洪平老师,曾在探讨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走进自己想研究涉足的一些感兴趣的领域,开放式地学习。我们发现每一次学生成群结伴对感兴趣的东西以课题形式深入社会自然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好象让他们共同亲赴一次知识盛宴。” 05届实验班毛枭鸣为组长的《七里溪污染现状》和舒云来为组长的《关于衢州市无偿献血的研究》,参与两个学习小组成员共13人,在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评奖时,都被评为高一年级的的一等奖课题,前者在省级中学生研究性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后者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在《衢州晚报》发表以后,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关注。两个课题组的13位同学,其中的徐笑含同学获得了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在2005年高考中有12位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其中的徐婷婷同学考上了浙江大学,毛枭鸣、舒云来一同考上首都医科大学。班主任张永明老师认为,在高一和高二两年举行的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进步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研究性学习出色的小组成员在课堂学习、尤其是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材料表现更好,他们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要饱满得多。而原先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落 10 后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之后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的人次增多,问题质量也显著提升。毛枭鸣、徐笑含等同学上大学后曾多次与指导教师黄冬梅老师谈起高中时的研究性学习情景,他们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研究性学习为他们的大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来自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校的同学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二)经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能力增强的同时,智慧得到启迪,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历练,创新的欲望和潜能不断地受到激发 在几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经过指导教师的辅导和引导,同学们对自然、社会、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不断地的深入思索和探究,获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习成果。如: 毛枭鸣、徐笑含等同学2002学年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七里溪水污染调查研究报告》,经过黄冬梅、黄兴生等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课题小组的同学们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种种人生况味,作出了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反响的调查报告,后经市教研室推荐参加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比赛,获得一等奖。程澄等同学的2003学年研究性学习课题《日军侵华细菌战对衢州环境影响的调查》,在辅导老师邵洪平老师的指导下,增强创新性,综合人文社科、科技知识、思想教育等教育要素,提升人文科技内涵,富有教育意义,在第18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第19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吴晓蕾等同学的2004学年研究性学习课题“关于衢州古建筑群及历史文化遗迹科考实践系列活动”获得活动类一等奖。 郑毅同学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科技发明“便携式五控型电器远程控制器”,在邵洪平等老师悉心指导下,多方求教和历经波折,在第19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作品类一等奖,之后,郑毅同学的作品又获第三届全国中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一等奖。郑毅同学还担任2004学年研究性学习课题《从余绍宋先生看乡土文化的没落》的小组长,发表过对《乡土文化》的独特见解,他的科技发明先进事迹曾经在浙江电视台教育频道、《衢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在社会产生良好的反响。2006年,周邵华、蒋倩文同学在全国第二届少年“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三)经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 11 诚然,考试的成绩和竞赛的金牌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和成功,但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我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时,特别注重的是每位学生的切身体验。 在建立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的时候,我们就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而深刻的体验作重要的指标,所以在学习过程的指导、结果的评价时,首先指向学生体验的状况,研究性学习着落点在“研究”,而不是研究的“结果”。从整个研究学习的过程来看,由于研究性的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完全真实的情境,他们对人、自然、社会,对知识、情感、生活等等诸方面都产生不同角度的相当饱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经过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历练,体会到合作探究与人际交往等在课堂上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在学生结题时上交的材料中非常深切地触摸到一颗颗跳动的心,尤其是他们在活动记录中的所思所感。如在语文组汪益军老师的一则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所摘录的学生活动日记(文中楷体部分): 鉴于高一那次失败的研究性学习,这次下定决心,要好好大干一场,可 真谓“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当我们满腔热情地上街寻访时,才发现这 并非易事,不但材料难以搜集,采访也碰了大钉子。此次“寻乞之路”虽说不 太顺利,却让我们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们了解了这个社会并不到处充 满阳光,它也有阴暗的一面。也让我个人体会到,只有坚持,胜利才会来到我 身边。 这是郑毅同学与他的同伴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经过充分的调查访问之后得到的一个令人吃惊结果,这个结果之所以如此“令人吃惊”,可能与他们的预期有关,但更可能的是这个调查结果并不是书本“告诉”的,而是同学们自己亲身“体验”所得到的。 四、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衢州一中是衢州市最早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高中之一,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增强课程意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一些困惑和问题。 (一)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意识。 12 ?从操作层面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的策略。 ?如何处理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其他学习领域课程的关系。 (二)问题分析 1(加深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特点等方面的学习了解,增强课程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人们在理解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停留在课外活动的概念上,没有将它纳入“课程”的视野,认为它仅仅是一些活动而已,不可能成为“课”,而所谓“课”就是要考试的学科罢了。如果是这样一种理解,那么研究性学习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活动,当它与考试起冲突时,就变得可有可无,至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等更是无足轻重,即使有这些东西,也不过是一种摆设而已,结果是研究性课程有可能走向边缘化,对课改的热情也逐渐消退,或者消极应付。 从课程理念来看,研究性学习对于谁都是一个新事物,尽管在国外有如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课程”可资借鉴,但作为课程建设,几乎所以学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跨出一步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后不久,我校即率先尝试性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理论研究和实施、评价的实践同步进行,边行动边研究,主动地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取向、实施与评价策略和方法、实现教师的校本培训等课题。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着重评价机制的构建和以校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而且把这种建设作为长期的规划来做。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国家课程(主要指学科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进而提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课程化问题。 2(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资源的“课程化” 开发;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评价:“过程性”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都会遇到实际操作问题,当我们刚刚开始运作研究性学习课程时,比较机械地套用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总体感觉是整个过程显得生涩死板,如用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的用表过多过杂,有些出现重复,浪费师生精力而收效不佳。 从课程的开发来说,我们认为有效的途径或策略是学校教育资源的“课程化”,任何一所学校,不管它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也不论它是重点中学还 13 是普通中学,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当然也包含基于学校的校外资源),如果这些资源尚没有课程化,就会渐渐地从教育教学中淡出,成为一种浪费。衢州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学,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又如衢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为课程的开发的重要资源。经过“课程化”, 学校教育资源也就自然成为课程。 研究性学课程板块开发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了不同的综合选修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必然会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多的思考,相当部分学生会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这样的冲动就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发展和实践,研究性学习课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校本化”,这是因为它本身特别强调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精神成长,注重真实情境对学生的熏陶,因此绝不可能用同样的教材,或者是同样的方法来教导他们,而必须适情适境的引导和指导。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应是研究性学习本质,正如前述,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体验,因此,课程评价特别强调的是“过程性”,而不是结果。如果过多的关注研究性课程的结果评价,最终又会重蹈应试教育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3(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我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和实施;另一方面是拓展性综合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衢州一中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有一定影响的省级重点中学,集中了大批优秀教师,有着良好的生源基础,有条件和能力在课程创新中有所突破。 衢州一中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敦品励学”的校训和“一切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健康发展的需要”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三级课程体系提供的发挥空间,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高中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自己特色、体现办学目标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这样的体系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地方课程的校本开发、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三个组成部分。 通过各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将完成课程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求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教学的效率。将节余的时间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 14 发展性课程,设立大综合课程,对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拓展,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全面拓展与深化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学习的时间,通过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研究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开发潜能的天地,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目的。 15
/
本文档为【衢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