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病原菌

2012-11-20 38页 doc 109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4144

暂无简介

举报
病原菌 植物病原菌病害 1、 真菌病害 (1) 霜霉病 2、 病症原因   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已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 、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有的种存在不同的生理型,如引起莴苣霜霉病的莴苣盘梗霉和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拟霜霉。常见的霜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甘蔗霜霉病和大豆霜霉病。烟草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 病症状况   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
病原菌
植物病原菌病害 1、 真菌病害 (1) 霜霉病 2、 病症原因   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已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 、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有的种存在不同的生理型,如引起莴苣霜霉病的莴苣盘梗霉和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拟霜霉。常见的霜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甘蔗霜霉病和大豆霜霉病。烟草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 病症状况   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生菜上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浇水、农事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 适宜侵染温度15~17℃,田问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   防治:    1. 选用抗病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4.药剂防治: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预防,10~15天1次,或选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重烟预防,每亩0.5千克,7~10天1次。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液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赛得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 (2) 疫病 主要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现为叶斑、幼苗猝倒、根茎腐、冠腐、枝干溃疡和果实腐烂等,植株受害部位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坏死和腐烂,空气潮湿时,病部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疏松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疫病可导致对植物的毁灭性破坏。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高温、高湿地区尤其猖獗。 在中国对农业威胁较大的疫病主要有由棕榈疫霉 (P.palmivora)引起的橡胶树割面条溃疡和季风性落叶病、胡椒瘟病,由寄生疫霉(P.nicotianae var.parasitica)引起的剑麻斑马纹病,由致病疫霉 (P.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 疫霉属真菌中不同种的寄生性程度差别很大,寄生程度高的如致病疫霉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许多不同的生理小种。各种疫霉菌的寄主范围也很不相同,如致病疫霉只侵染 1~2种植物,而樟疫霉可危害50科273个属。有的一种植物上可以发生好几种疫霉病,如橡胶树、柑橘、番茄、茄子等。病菌以卵孢子、厚壁孢子或菌丝体越冬,寄生程度高的疫霉菌在植物的枝条、贮藏器官或病残体上存活,寄生程度低的还可在土壤内存活。以孢子囊内的游动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从植物的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在田间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由于病程短,再侵染发生频繁,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疫病的流行速度特别快。 防治可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做好田园清洁、减少侵染源,以及加强栽培管理等。由于疫病流行速度快,生长季应做好发生和流行的预测预报,并及时喷药控制蔓延。药剂中铜制剂、有机硫剂、有机氯剂等是较好的保护剂;乙磷铝和瑞多霉是较好的内吸治疗剂。 (3) 白粉病 病症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分布与为害   麦类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i E.Marchal.)引起,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 发病规律   病菌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不能越夏,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   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甜瓜白粉病症状   主要为害甜瓜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甜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1、2%白尽(武夷菌素)1000倍喷雾,24小时起效。   2、25%阿米西达3000倍喷雾,每20毫升加水60公斤。每7天喷药一次,喷药2~3次。该药在白粉病单独发生地块或同时轻微发生霜霉病的地块采用。   注意阿米西达在配药时不能和其它任何农药和化肥混配,配药要用清水,渠水要经过沉淀后才可配药。   3、10%世高15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40克世高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4、80%成标4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150克成标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5、40%信生(腈菌唑)50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12克信生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6、40%福星75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 8毫升福星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注意:两种药剂混配时,原药母液要单独配制,分别加入药桶。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黄瓜白粉病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防治措施:   1、栽培抗病品种。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选择叶片厚实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2-3天天,以杀灭表皮杂菌,随后用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温度下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4-6小时, 再做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随时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药剂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4) 锈病 简介 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为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不少作物的锈病是世界性的,有些有大区流行的特点,产量损失常以万吨计。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小麦叶锈病(Puccinia recondita var.tritici)曾大面积流行;小麦条锈病(P.striiformis)等也常有为害。(见彩图) 生物学特性 锈菌具有形态上的多型性、生理上的专化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并有转主寄生、夏孢子远距离传播等现象,其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为复杂的。锈菌的多型性指锈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孢子。典型的产生 5种,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由它们引起植物受害部产生的小疱点,有的为黄色至铁锈色(夏孢子堆),有的为黑色(冬孢子堆),有的为白色或黄色(性孢子器),有的则为黄色的疱状、杯状或毛状物(锈孢子器)。这 5种孢子发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称同宗寄主,如菜豆锈病菌。5种孢子发生在分类地位极不相近的两种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转主寄主,如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和冬孢子发生在小麦上,性孢子和锈孢子发生在小檗上。不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内缺少一二种类型的孢子,但也有同宗寄主与转主寄主之别,如梨锈病菌无夏孢子,冬孢子发生在桧柏上,性孢子及锈孢子发生在梨上。锈菌的专化性和变异性表现在同一种锈菌对不同属的植物有不同的致病性,并可因此而分为不同的专化型。如为害禾谷类作物的禾柄锈菌,至少有9个专化型;为害小麦的是其中一个专化型。各种专化型又根据对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的致病性,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为害小麦的禾柄锈菌已经鉴定出300多个生理小种。 侵染循环 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此外,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 防治途径 对大面积栽培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锈病的防治,主要可利用锈菌寄生专化性这一特点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应针对各地区所流行的生理小种培育抗病品种,并随着新的生理小种的发生和发展及时更换,合理布局,不断提高品种抗病力,防止品种单一化而引起的抗病力减退。此外还应加强对锈病的预测预报,在锈病流行年份辅以药剂保护。对转主寄生的锈菌,可消灭转主寄主,以切断病菌侵染来源,如在梨和苹果树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种植桧柏等转主寄主植物等。对于一些小面积栽种的植物,如有些花卉和贵重药材上的锈病,药剂防治仍是快速有效的办法。常用的药剂有硫制剂敌锈钠、胶体硫以及内吸剂粉锈宁等。 (5) 灰霉病 症状识别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发生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 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   2、加强苗床管理,搞好大棚通风排湿工作,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这是防止和减轻灰霉病的有效措施。   3、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4、清除病苗,发现灰霉病病苗要及时拔除,并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并及时喷药保护。   5、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用药,移栽前用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加入0.1%的扑海因或0.2%~0.3%的甲霜灵蘸花或涂抹,结果期用20%惠多丰1500倍液或50%灰霉速净6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倍液喷雾。 (6) 炭疽病 基本概述 炭疽病,英文anthracnose 。一种植物疾病,发生於温暖潮湿地区,侵染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由某些具分生孢子盘的真菌(通常是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或盘长孢属〔Gloeosporium〕)所致。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可危害枝梢。引起叶斑、落叶、果实腐烂和枝梢枯死。炭疽病的主要特点是病部易产生黑色小点,往往成轮纹状排列,潮湿条件下溢出粉红色黏孢子团该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常给园艺植物的引种造成损失。 瓜类炭疽病 症状 瓜类的生长全期,植株各部位都可受害。苗期染病,在子叶的边缘出现半圆形黄褐色的病斑,潮湿时长出黑色小粒点,可使子叶枯干;成株期染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湿润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淡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的病斑,大小可达1~2公分,病斑周围有一圈约1~2毫米宽的黄晕,这是识别炭疽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潮湿时病斑上亦长出黑色小粒点,其间还有桔红色粘稠小液滴,这是病菌的粘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穿孔,许多病斑相连时可使叶片早枯;叶柄、茎蔓受害,产生黑褐色梭形或短条状稍凹陷的病斑,其上亦长出黑色小粒点,若病斑环绕叶柄或茎蔓一周,可使病部萎缩,叶片或全株凋萎(图1);瓜果染病产生油渍状近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可使瓜果腐烂;此病在贮运销售期间可继续为害。 病原 瓜炭疽病的病原是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Pass.) Ell. et Halst.],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病部所见黑色小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似浅盘碟状,有很多黑色刚毛,长约90~120微米,有2~3个横隔膜,孢子盘基部长出短杆状分生孢子梗,上长出大量长圆形、无色、单细胞的分生孢子,内有1~2个油球,分生孢子大小约14~20×4.0~6.0微米 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长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溅散或昆虫传播,在适宜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进行初次侵染。若种子带菌,播种出苗后即可引起子叶发病。初次侵染发病后可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生长季只要条件适合,分生孢子通过传播后可频频进行再侵染。   高温、多雨、潮湿的天气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因这种天气不论对炭疽菌的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染都是有利的。栽培因素中,瓜类作物连作或邻作,病菌来源多;瓜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高;土壤瘦瘠、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等,都有利于诱发炭疽病。 防治瓜类炭疽病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 选种抗病品种 以黄瓜论,南方型品种夏青4号、夏青2号,北方型品种津杂、津春等系列品种均较抗此病。  2. 加强栽培管理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轮作或与水稻轮作1年;选优质无病瓜采种;注意清除田间病残体;施足优质有机底肥,结瓜期及时补充追肥;搞好田间排水,通风降湿。  3. 药液浸种 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净后催芽播种。 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喷(1)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3)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000倍液(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新产品)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辣椒炭疽病 症状 果实染病,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辣(甜)椒炭疽病是因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分生孢子附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菌种子便能引起幼苗发病;病菌还能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季发病的初侵染菌源。越冬后长出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溅散、昆虫或淋水而传播,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表皮的伤口侵入。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传播后可频频进行再侵染。 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2-33℃,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如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最适宜发病和侵染,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难以发病。病菌侵入后3天就可以发病。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伤口,或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受烈日暴晒等情况,都易于诱发此病害,都会加重病害的侵染与流行。 病原 辣椒炭疽病的病原是辣椒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和果腐刺盘孢[C. phomoides (Sacc.) Chest.],属于半知菌的真菌。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后突破表皮呈盘状。辣椒刺盘孢的分生孢子盘上长有暗褐色刚毛,具2~4个横隔膜;分生孢子弯月形,无色,单胞,大小为20~31×3~6微米(图2)。果腐刺盘孢的分生孢子盘刚毛较少,分生孢子圆筒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9~29×4~6微米。 防治方法 1. 从无病果留种,减少初侵染菌源。若种子有带菌可疑,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 清除病残体,收后播前翻晒土壤;施足优质有机底肥;高畦深沟种植便于浇灌和排水降低畦面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田间发现病果随即摘除带出田外销毁。   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喷下列药剂之一:(1)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800~1000倍(瑞士诺华公司新产品)。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4.种植抗病品种:开发利用抗病资源,培育抗病高产的新品种。一般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可因地制宜选用。   5.选用无菌种子及种子处理:从无病果实采收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如种子有带菌嫌疑,可用55℃温水浸种10min,或用浓度为 1000mg/kg 的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药液浸泡2h,进行种子处理。   6.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使辣椒封行后行间不郁蔽,果实不暴露;避免连作,发病严重地区应与瓜类和豆类蔬菜轮作2~3年;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低湿地种植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以减轻发病;及时采果,椒炭疽病菌为弱寄生菌,成熟衰老的、受伤的果实易发病,及时采果可避病。   7.清洁田园:果实采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果及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进行一次深耕,将表层带菌土壤翻至深层,促使病菌死亡。可减少初侵染源、控制病害的流行。   8.在化学防治上,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注意!不要喷洒开放的花蕾和生长点)。每2次 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600—1000倍瓜茄果专业型天达—2116(或5000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7) 菌核病 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部位由菌丝体集结成结构松紧不一,表面光滑或粗糙,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核。由菌丝并杂有寄主组织而形成的称假菌核。后者因往往还保持植物器官的形状(如僵果等)而较易诊断。 简介   病原菌均为兼寄生菌。一般只侵害成熟或衰退的植物器官,侵入后迅速引起植物组织坏死。典型症状是茎、果实、花序等腐烂,有时叶部呈坏死斑点。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这类真菌的子囊孢子有强大的放射能力,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菌核病分布主要限于温带,寄主范围很广。如核盘菌可为害32科 160多种植物,中国已报道的有23科85种,常见的除十字花科植物外,还有莴苣、甜菜、向日葵、柑橘、桑、豆科作物等。禾本科植物则很少受害;又如立枯丝核菌可以引起棉花、洋麻、甜菜、松苗等近200种植物的立枯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可引起猝倒。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片上发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常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种株易在终花期发生菌核病,茎秆上病斑初为浅褐色,后变成白土色,稍凹陷,最终导致组织腐朽、表皮易剥、茎内中空、碎裂成乱麻状。种荚受害也可产生黄白色病斑,严重者早期枯死、变干。在高湿条件下,茎秆、种荚和病叶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硬块,病斑发朽、变粘。重病株在茎秆和种荚内产生大量菌核。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菜豆、豌豆、蚕豆、大豆、花生、马铃薯、番茄、辣椒、莴苣、胡萝卜、菠菜、黄瓜、洋葱等。 病原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攻属菌核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核表面黑色,内部白色,鼠粪状。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对温度不严,在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为最适宜,是一种适合低温高湿条件发生的病害。 症状   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 菌核病 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湿腐状,其表现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现数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发生规律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传播蔓延,该病属分生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以气传的分生孢子从寄生的花和衰老叶片侵入,以分生孢子和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侵入后,长出白色菌丝,开始为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人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本病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    由十字花科菌核病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越夏或度过寄主中断期,至少可存活2年,是病害初侵染的来源。翌春,在温湿度适宜时,菌核便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开放后,子囊孢子已成熟,稍受震动就一齐喷出,并随气流传播、扩散进行初侵染。花瓣和衰老的叶片极易受侵染。菌丝在寄主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果胶酶以融解中胶层,拆散组织细胞,造成寄主组织死亡。植株与植株之间或同一植株的各器官之间的传播必须依靠病健部位的直接接触,由病部长出白绵毛状菌丝体传染。多雨潮湿时,病害还会迅速蔓延。发病后期,在病茎、病荚内外或病叶上产生大量菌核,落入土壤、粪肥、脱粒场或夹杂在种子、荚壳及残屑中越冬。发病条件是在花期,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易造成病害猖獗流行。 典型疾病   常见的菌核病 主要有: ①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为害茎、叶和果荚,病部呈水渍状病斑,表面产生棉絮状菌丝。严重的导致全株枯死、腐烂。病株茎、叶基部或茎空腔内产生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②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fructigana) 引起的核果褐腐病,为害果实、花和新梢,果实受害后变褐色软腐并失水成僵果。③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中的一个专化型引起的水稻纹枯病。中国稻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叶片和茎秆,产生褐色云纹状斑,逐渐枯黄,严重时茎秆折倒;空气潮湿时在病斑上产生暗褐色、扁球形的菌核。除稻外、小麦、玉米、高粱等的纹枯病也很严重。④齐整小菌核(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花生、黄麻、烟草、茄科、豆科作物和果树的白绢病,危害根、茎基或果实,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腐烂,环境潮湿时病部产生大量白色菌丝层,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菌核。此外,水稻还有多种菌核病,中国约有19种,常见的如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等。 类型   病原菌生活史有3种不同类型:①没有无性繁殖阶段,完全由子囊孢子对植物进行侵染,如核盘菌引起的十字花科菌核病,以菌核在土壤、病残体或混杂于种子中越冬、越夏。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为害。②经常在春季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然后在夏季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如果生链核盘菌引起的核果褐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内越冬,次年萌发长出子囊盘放射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生长季还可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③有性阶段只偶尔发现,菌核越冬后产生新菌丝和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在此之后仍以分生孢子重复侵染。 防治   着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越冬菌源,选用抗病品种,辅以药剂防治。 清田选种   留种田消灭菌核,减少初次侵染源,以提高种子质量。具体可采用轮作和深翻留种田灭菌;处理病残株和减少收获时遗落菌核量;留种要注意清选种子,以剔除种子中夹杂的菌核。在播前还可用10%~15%的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能漂浮汰除绝大部分的菌核,选种后需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免影响发芽。加强田间管理:种株合理密植,改善栽培田环境和巧施磷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要注意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外,在春季多雨情况下,应适时清沟防渍,降低田间湿度。在管理过程中,进行“重施基肥,巧施磷肥,冬盖浮粪,早施返青肥”,可促使壮苗早发。 化学防治 用1∶2的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粉,撒于根部四周,每667平方米30千克;l∶8硫黄、石灰混合粉,喷于植株中下部,每667平方米5千克,可在抽薹后期或始、盛花期施用,以消灭初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在始花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2%~0.3%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上;40%菌核净l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在病发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1)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生抗病力。   (2)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3)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8) 黑斑病 乌头、紫菀、仙人掌、翠雀、榆、赤莲、番樱桃、一枝黄花、冬青、飞燕草、木藜芦、兰、报春、悬钩子、蔷薇及甜菜的普通病害。由假单胞属(Pseudomonas)细菌及多腔菌属(Asterina)、星盾炱属(Asterinella)、小星盾炱属(Asteroma)、星壳孢属(Diplotheca)、小丛壳属(Glomerella)、日规壳属(Gnomonia)、裂盾菌属(Microthyriella)、扁壳黴属(Placosphaeria)及疵黴属(Stigmea)许多种真菌所引致。侵染发生在潮湿季节,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叶斑,有时发生在叶柄、茎和花部。   黑斑病一词常指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 rosae)引致的蔷薇黑斑病而言,是乾旱地区外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严重病害。在蔷薇上呈圆斑,径一公分,具蓬边。感病植株的叶变黄色,早落叶。受侵株在生长季中可落叶两次,严重衰弱,花少而差,易罹溃疡病,易因冬害而死亡。分生孢子盘中形成无数孢子,从溅起的雨滴、露、浇水及园工在潮湿植株中工作时传播。孢子萌发并侵入蔷薇组织约须9∼18小时或更长时间,新叶斑在3∼16天内出现,孢子在10∼18天内形成。这个循环於生长季中可重复发生。 症状 叶、叶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为害叶片。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初期叶表   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如月季黑斑病。另一种是叶片上出现褐色到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如榆叶梅黑斑病。 发病规律    黑斑病是月季上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   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   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处,通风不良,光   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②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   ③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   ④新叶展开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白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9) 叶霉病 叶霉病概述 叶霉病又称红斑病。番茄叶霉病是温室番茄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常造成叶片早枯而提早拉秧。 发病特征及原因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受病叶片初时在叶背面产生界限不清的淡绿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紫灰色密实的霉层,叶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病斑后期长出霉。病斑扩展后,叶片卷曲干枯、脱落。偶尔危害果实,果实上病斑多从蒂部向四周扩展,呈圆形,黑色,后期硬化并稍凹陷,老病斑的表皮下有时产生针状的小黑点(菌丝块)。   番茄叶霉菌病斑是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分枝,初时无色后变褐色,有1-10个隔膜,节部稍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生一个隔膜,褐色。   叶霉病菌的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部越冬。越冬残体上的菌丝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带菌种子播后可以引起田间最初发病,田间发病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会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从叶背的气孔侵入。病菌也可以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进入子房,潜伏在种子上。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0-26℃,侵染最适温度为24-25℃,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80%以上相对湿度。夏季晚上,只要有4小时高温即可诱发发病。在高温(25℃)、高湿(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室铺开,只需10-15天左右。因此,温室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极易满足病菌对湿度的要求,特别是阴雨天或弱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叶霉病会严重发生。 叶霉病防治措施 叶霉病比较难于防治,因此着重于预防更为重要。种子应选用无病株上采留的种子,如种子带菌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重病温室要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温室管理,适当控制灌水,加强通风、透光,并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重病温室如能在番茄定植前,用硫磺熏蒸杀菌最好,方法是按半亩温室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混匀分几堆点燃密闭熏烟一夜即可,一旦发病,及早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抗B0-10稀释250-300倍液,密闭温室,用百菌清烟剂(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生产)每亩400克,熏烟4-6小时,药剂防治配合短期30-36℃闷杀对控制病势发展很有好处。 3、 细菌病害 (1) 软腐病 结球甘蓝易发病,且发病较重。在结球甘蓝包心期至贮藏期发生。包心期被害时,发病初外叶在晴天呈萎蔫状下垂,而阴天或早晚均能恢复正常状态。随着病害不断加重,植株逐渐失去恢复能力而使整个或大部分叶片青枯。菜帮基部、茎基部或根上部先产生水渍状病斑,淡灰黄色,植物组织粘稠湿腐,成烂泥状,有恶臭味,病斑向上、下、左、右扩展蔓延,造成茎基和根、叶柄腐烂。 症 状   病斑成片状由叶柄向上扩展,终使叶球由外向内,不断腐烂;由根部向上扩展时,叶球则由内向外腐烂,呈乳黄色烂泥状,有臭味,最终失去商品价值。由于根和茎基受害后组织变脆,叶球极易脱落,一触即倒,发病晚期病株则自行倾倒。贮藏期间叶球易脱帮或腐烂,受害叶叶脉变为黑褐色。 兼害蔬菜   甘蓝类、白菜类、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番茄、辣椒、大葱、洋葱、芹菜、莴苣等蔬菜。 发生规律   危害病菌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随同病株和病残体在土壤、堆肥、菜窖或留种株上越冬,也可在黄条跳甲等虫体内越冬。借助昆虫、灌溉水及风雨冲溅,从植株伤口侵入,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由于病菌寄主广泛,可在土中寄居积存,所以能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传染繁殖,不断危害,最后传到甘蓝类、白菜和萝卜等秋菜上。 发病条件   咀嚼式口器昆虫密度大、早播株衰、多雨湿热气候、土壤干裂伤根、肥料未腐熟地块连作、植株自然裂口多及黑腐病严重时,此病易大发生。 防治措施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加强农业防病措施:定植前土壤需深翻曝晒,前茬以豆类和葱蒜等作物最好;地势要排灌方便防止土壤粘重;适期播种定植,以避免包心期感病阶段与当地雨季相遇;缺水肥或蹲苗时间过长时,土壤于裂伤根或大水漫灌后幼苗猛长,叶柄上易产生自然裂口,常会给病菌侵染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要增施底肥,及时灌水追肥,“一促到底”,不断清除病株烂叶,穴内施以消石灰进行灭菌。   防治害虫,避免虫伤:病菌极易从黄条跳甲、菜青虫、甘蓝夜蛾、小菜蛾,芜菁叶蜂、猿叶虫、地蛆等害虫造成的虫伤入侵,加之虫体也可带菌,造成病害的传播蔓延。因此应及时施药防治。鳞翅目害虫可喷2.5%敌杀死800~l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敌百虫原粉2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甲虫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l500~2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杀死幼虫;种蝇和萝卜蝇的成、幼虫亦可用上述药剂进行喷雾和灌根,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125~150克对水60升,或2.5%敌百虫粉、4.5%甲敌粉、5%西维因粉每667平方米1~1.5千克处理土壤,2.5%敌百虫粉亦能喷粉防治成虫,用量同前。   选用适应当地条件的抗病品种: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种大多数也抗软腐病;外叶直立、叶面蜡粉厚、色深绿的品种一般比外叶贴地、叶面蜡质薄、色黄绿的柔嫩多汁品种抗病。   药剂防治:于发病前和发病初,及时在靠近地面的叶柄基部和茎基部喷施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升,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或70%敌克松8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氯霉素300毫克/升,7~10天喷药1次,共2~3次,重者进行灌根治疗。 (2) 青枯病 简介 病原(病原菌学名):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细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 危害与诊断 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病原病毒的性质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 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 20℃时十分严重。 发生条件与对策 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井烧毁。实行轮作。有计划地轮作,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减轻病害发生。改良土壤。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熟石灰粉100公斤,使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能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优化栽培方式。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方式,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增施磷、钙、钾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能力提高,能减轻青枯病发生。   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肥团、温床育苗,培育矮壮苗,以增强作物抗病、耐病能力。   喷施微肥。喷施微肥可促进植株维管束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从花期开始,每次每亩用多元素混合型高效硼肥100克加水40公斤喷雾,或者用0.1%—0.2%的硼酸、硫酸锰混合液50—60公斤喷雾,隔10—20天一次,共喷2—3次。为避免植株体内酸性物质增加,可在喷施硼、锰微肥的间隔期间喷施1—2次0.5%碳酸氢钠溶液。   药剂防治。栽培马铃薯,应选用无病种薯,用200倍的甲醛液浸泡1.5—2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对种薯切块时,切刀要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   在茄科蔬菜种植前或采收后,每亩用20%土菌狂杀可湿性粉剂1000—2000克拌湿润细土撒施,混在表土层内,可有效杀来土壤中的病原菌。发病初期,每亩用农链霉素液50—60公斤对植株喷雾,隔7—10天一次,共喷2—3次。也可以在发生青枯病时,用20%土菌狂杀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灌根或喷雾,隔7—10天一次,共施药2—3次。 (三)细菌性角斑病 症 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发病条件: (1)一般低温、高湿、重茬的温室、大棚发病重。   (2)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上发病。菌脓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3)发病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75%以上。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管理不当、连作、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4)磷、钾肥不足时发病也重。   (5)黄河以北地区露地黄瓜,每年7月中旬为角斑病发病高峰期,棚、室黄瓜4~5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 品种选择:利用抗病力较强的津研6号、夏青等品种。   (2) 种子处理: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催芽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0℃温水浸20分钟;用新植霉索200毫克/千克液或50%代森铵5O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福尔马林液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洗净催芽。   (3) 栽培管理: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利用无菌的大田土育苗。利用高垄栽培,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及时通风。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原。   (4) 药剂防治:发病初可用农用链霉素2O0毫克/千克液;新植露素150~200毫克/千克液; DT杀菌剂500倍液;抗菌剂401的50O倍液;47%加瑞农600~80O倍液;77%可杀得500~800倍液,上述药之一,每5~7天喷1次,连喷3~4次。或进行喷粉尘防治:发病初期,可喷5%加瑞农粉尘剂,或5%防细菌粉尘剂,或5%滴涕粉尘剂。若角斑病和霜霉病同时发生,可喷12%乙滴粉尘剂(或用7%防霉灵粉尘剂+5%防细菌粉尘剂,比例是1:1),每亩每次喷1千克,用喷粉器喷,不加水,在走道上,将喷头向上(不能直接对准植株),使粉尘剂从空间飘下来。早上或傍晚进行,先闭棚、室,然后喷粉尘,喷完1小时后,可进行农事操作。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 (四)黑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从下部叶片逐渐扩展至上部叶片。叶片表面有部分黄变,其背面出现灰白色轮廓不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层。不久之后,叶表面也生成霉层,最后,叶片卷曲干枯,导致坐果不良,果实生长不良,早期着色。 温室、大棚栽培时常发病。在拱棚栽培中,主要发生在覆盖过程中,但湿度大时,去掉塑料薄膜之后也仍继续蔓延。 病原 叶霉病菌除了附着在温室、大棚、小拱棚等的玻璃、塑料薄膜、支架、支柱等表面生存之外,也残留在病叶上形成传染源。此外,亦可经种子传染。 病斑上生成的分生孢子被风吹至叶片 上,萌发出芽管后其菌丝从气孔处侵入,约2周后发病,在叶背面生成众多的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被风吹散,逐渐蔓延。叶霉病菌喜好20—25℃的温度和95%以上的湿度。 防治方法 换气不充分的早春、晚秋及冬季的温室和大棚栽培的番茄都可以发病。密植及灌水过多易发病,生长衰竭,尤其是收获期脱肥时,发病率很高。作为预防对策,要栽培抗性品种,注意换气,避免过度灌水和密植。 3、 病毒病害 (1) 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 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十字花科蔬菜矮化,叶片呈斑驳、花叶、畸形、皱缩等症状的病毒病害。中国最早记载于1899年,直到1941年才鉴定其病原物为芜菁花叶病毒。 分布和为害   世界性病害,中国各地普遍发生。黄河以北主要为害大白菜,黄河以南各省以小白菜(油青菜)、菜心、榨菜等受害最重,其次萝卜、甘蓝。各地十字花科蔬菜都曾遭受大面积的损失,减产三分之一以上。大白菜病苗心叶初显明脉,后沿叶脉褪绿,最终形成浓淡绿色相间的花叶。病叶皱缩不平、质脆、心叶扭曲畸形。有些品种在叶背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叶柄向一边弯曲。发病严重的菜株矮缩、不包心,感病轻的仍能包心,但内部叶片常发生灰色坏死斑点。病株根系不发达,须根较少,根部切面呈黄褐色。发病越早,受害越严重。严重的大白菜种株,花薹尚未抽出即死亡。较轻的花薹抽出晚,短而弯曲,叶片小而硬,新叶明脉及沿脉褪色,老叶主脉坏死,花梗上发生纵横裂口。花瓣色淡,果荚瘦小弯曲,子粒不饱满,甘蓝及花椰菜受害后,幼苗叶片上产生褪绿圆斑,直径3~5毫米,后期病叶呈浓淡绿色相间的斑驳。萝卜、小白菜、菜心、紫菜薹、芜菁、芥菜、榨菜等蔬菜上所引起的症状与大白菜相同。 病因   病原物主要是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 virus,TuMV),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前者属马铃薯Y病毒组,中国各地普遍存在,后者属黄瓜花叶病毒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较多。此外,华北和广东还有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一些株系;东北公主岭还有萝卜花叶病毒(Radish mosaicvirus,RMV)和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virus,TRV);西安地区有白菜沿脉坏死病毒(CVNV);浙江省榨菜上曾发现车前草花叶病毒(Plantain mosaic virus,PLMV)及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芜菁花叶病毒有多个株系,用十字花科蔬菜组成的鉴定寄主谱,将中国10个省市的TuMV主流分离物,根据致病特性分为7个株系群: 普通株系(Tu 1)、小白菜株系(Tu 2)、海洋白菜株系(Tu 3)、大陆白菜株系(Tu4)、甘蓝株系(Tu5)、花椰菜株系(Tu6)和芜菁株系(Tu 7)。芜菁花叶病毒的粒子为线状,750×12~15(纳米),致死温度50~60℃,体外存活期2~4天,稀释限点1:1000。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系统侵染菠菜、花生等。已发现的野生寄主有酸桨、繁缕、荠菜、苍耳、苣荬菜、蔊菜,可侵染豆科和𫜥尾科的一些植物。 芜菁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见瓜类病毒病)。可由汁液摩擦传染,介体昆虫主要是萝卜蚜、桃蚜、棉蚜、和甘蓝蚜。广州地区芜菁花叶病毒还可由普通叶螨(Tetromychus telax-ius)传染。蚜虫传毒属非持久性的,带毒蚜虫连续在几株健株上取食后失去传毒能力,一般情况下,带毒蚜虫传毒时间只有25~30分钟。品种抗病性、耐病性明显不同,大白菜抗病品种有黑龙江146号,153号,北京60号,75号,新1号,中青1号,冀菜3号,86—15,鲁白12号;小白菜抗病品种有矮抗1号,2号;耐病的菜心品种有8722。萝卜、甘蓝等发病速度快,症状重,30℃以上隐症。小白菜、芜菁在30℃以上发病更重。干旱、高温除不适于蔬菜生长发育,降低其抗病力外,对蚜虫大量发生和活动有利。此外,白菜和油菜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表现不同,幼苗6至7叶期以前感染的发病严重,8叶期以后感染的发病较轻。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多,潮湿,苗期水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抗病力强,发病较轻。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毒主要在贮藏中的采种种株、越冬根茬菜、冬季田间栽培的蔬菜及多年生杂草上越冬,为次年春季初侵染源,春季以后主要由蚜虫将病毒传到春种的甘蓝、萝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再从春季的甘蓝、白菜等传到秋白菜、秋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广州地区病毒病的毒源很多,周年种植菜心、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等,终年发病,不存在初侵染与再侵染。病毒通过蚜虫吸食或摩擦接触造成的微伤侵入后,高温环境下,光照率60%以上,可缩短潜育期,气温28℃左右,潜育期最短,一般为8~14天,气温越低,潜育期越长,10℃时潜育期在25~30天以上。 病害控制 发病严重地区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合理布局,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近种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防治田间及附近十字花科作物及带毒杂草上的蚜虫,如药剂治蚜,苗地驱蚜(使用铝银灰或乳白色塑料薄膜网眼
/
本文档为【病原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