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2017-10-21 50页 doc 12M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动物学分章练习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1( )储存于细胞质 A B C D 2( ) A B C D 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B C D 4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 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B C D 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 B C D 6( ) ABC D 7( ) A B C D 8( )所特 A B C D 9( ) A B C D...
[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动物学分章练习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1( )储存于细胞质 A B C D 2( ) A B C D 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B C D 4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 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B C D 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 B C D 6( ) ABC D 7( ) A B C D 8( )所特 A B C D 9( ) A B C D 10 A B C D 11( ) A B C D 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 B C D 13. A B C D 14( ) A B C D 15( ) A B C D 16( ) A BC D 17( ) A B C D 18( ) A B C D 19( ) A B C D 1 20( )。 A B C D 1B 2A 3C 4D 5C 6A 7C 8B 9D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D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后生动物 2、中生动物 3、动物性极 4、植物性极 5、辐射式卵裂 6 7、后口动物 8 二、填空 1 )、( )、( )。 2 )、( )、( )、( )、( )、( )等几个主要阶段。 3 )和( )。精子入卵、与卵细胞融合且互相同化的过程称作( )。 4 )、( )、( )、( )。 5 )。 6 )。 7 )。 8 );与卵轴垂直的称( )。 9 )、( )、( )、( )等四种类型。 10 )、( )。 11( ); 其间的空腔称为( ) 12( )、( )、 ( )、( )、( )。 13( )、( )、( )、( )、( )等五部分。 14( ),( ) 。原口动物都是以( )法形成中胚层,以( )法形成体腔;而后口动物则是以( ) 15( )、( )、( )、( )等四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卵裂方式依次应为( )、( ) 、( )、( );与之相对应的卵的类型是( )、( )、( )、 ( ) 16( );在中胚层之间裂开形成的空腔称为( ) 17( )、( )、( )等三个阶段;其中( )又可大致 18( )卵,卵裂方式为( );鸡卵属于( )卵,卵裂方式为( )。 三、选择填空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 ) A B C D 2 6 属于( )。 A B均黄卵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四、问答题: 2?多细胞动物的三个胚层各分化成哪些组织器官?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与原生动物的名称相对而言,把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 叫做后生动物。 2 史,兼具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类似的特征,是动物界极为特殊的一个类群。 3端、比重小、位于上方、卵裂时分裂快的一极。 4 裂时分裂慢或不能分裂。 5 卵经第三次分裂后,动物性极的 四个分裂球整齐地排在植物性极的四个分裂球之上。在以后的分裂过程中,每一层分裂球都整齐地排列在下一层分裂球上方。如海 绵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的卵裂属此。 6 成45?倾角,结果使得动物性极的每个分裂球位于植物性极两个分裂球之间的上方,以后第次的分裂也是这样。如海产涡虫、多毛类、多数海产软体动物属此。 7 原口动物,如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8 口相对的一端重新形成的动物称后口动物。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 二、填空 1 2 3 精 子;受精 4(均黄卵);偏黄卵;端黄卵;中黄卵 5 6 7 8纬裂 9 10 螺旋式卵裂 11囊胚腔 12 13胚层;囊胚腔;原肠腔;原口 14细胞法;体腔囊法;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体腔囊 15 分裂;不等全裂;盘状卵裂;面 卵裂;均黄卵;偏黄卵;端黄卵;中央黄卵 16 17 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胚后发育 18 三、选择填空 1A 2B 3C 4D 5B 6A 7D 8C 9D 四、问答题 2 诱导等因素的影响,使之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层三个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如下表: 皮肤的表皮部分及其衍生物 神经系统 外胚层 感觉器官 3 消化道的两端内表的上皮及其附属腺体 皮肤的真皮层 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 循环系统 生殖系统 中胚层 排泄系统大部分 体腔上皮 肠系膜及各类结缔组织 动物的胚层分化 消化管中段内表 呼吸道内表的上皮 内胚层 肝)胰)胆囊)甲状腺 胸腺)膀胱的大部分 尿道及其附属腺的上皮 第四章 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三、填空 1( ),( ),( ) 。 2( )、( )、 ( ) 3( )和( ) 4( )、( )、( )、( )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 )、( )。 5( )、( )、( )等三种类型;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 ) 6---双沟型---复沟型;( )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 )和( )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 )和( ),有利其生命 7( )和( ) 8( ),( ),( ) 四、问答题: 1? 2? 一、名词解释: 1.芽球:是海绵动物度过恶劣气候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形式。环境不 良时,海绵动物中胶层中的变形细 胞聚集成堆、外面分泌一层角质膜,同时部分骨针细胞在角质膜上分泌出许多双盘头或短柱 形骨针,便形 2.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对其营固着生活意义重大。 水沟系是水流 的通道,海绵动物的摄食 3.假胃腔:指海绵动物体中央的空腔,又名中央腔或海绵腔,它只 是水流的通道,不具消 化功能,食 4.两囊幼虫:海绵动物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后,动物性极的小 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 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 囊胚的表面,这样动物性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分裂球,植物性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分 裂球,此时从外形看形似有两个囊,故称 5.胚层逆转:海绵动物的两囊幼虫从母体出水口随水流出,在水中 游泳一段时间后,具鞭毛的小分裂 球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分裂球则留在外边形成外层,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的 形成正好相反 4 (其他多细胞动物的植物性极大细胞内陷成为内胚层,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形成 外胚层),海绵动物胚胎发 1.带进食物;带进氧气;排出废物 2.皮层(外层);中胶层;胃层(内层) 3.骨针;海绵质纤维或海绵丝 4.成骨针细胞;成海绵质细胞;原细胞;芒状细胞;分泌骨针;分泌海绵质 纤维;消化食物或形成生殖细胞;传导神经冲动 5.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白枝海绵;毛壶;浴海绵或淡水海绵 6.领细胞;速度;流量;食物;氧气 7.出芽生殖;形成芽球8.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 1.答:?海绵动物体形多样,多无一定对称形式,全营原始的固着生活;?无明显组织 和器官系统的分化,无消化系而行细胞内消化,无神经系而反应迟钝,只有生殖细胞的形成 而无生殖系统等;?有由中胶层内的骨针形成的骨骼,是海绵动物分纲的依据;?具特 殊的水沟系,是对固着生活很好地适应;?生殖方式简单,形成芽球是海绵动物特殊的无 性生殖方式,受精作用在中胶层内完成,亦为特殊之处;?再生能力强,说明其原始性。 2.答:因为海绵动物具有非常原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再由于具有领细胞、骨针、水 沟系等特殊结构,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层逆转现象,动物学家公认它是很早就从动物演化树 上分化出来的一个侧支,其它多细胞动物并不是海绵动物进化发展而来的,故将海绵动物 第五章 腔肠动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 1 )才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2 ),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对称形式。 3 )胚层细胞所围的( )腔,此腔具有( )和( )的作用,来源于 胚胎发育中的( )腔。 4 )、( )、( )、( )、( )、( )等多种类型。 5 ),这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 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极和多极的( )组成,神经细胞之 间一般以( )相连接,神经传导的方向一般是( ). 6 )、( )三个纲,本门食用价值最大的是( )纲的( )。 7 )所特有,刺丝泡为( )所特有。 8 )和( )两种基 本类型,其中前者是为( )世代,其生殖方式是( );后者为( )世代,其生殖方式是( )。 9 )细胞,它们能分泌( )进行( )消化。 10 )能力很强,如把水螅切成几小段,每段都能长 成一个小水螅。 11 ),在该物质的刺激下,水螅口张开,食物进入( )。 12 )。 13 )门( )纲,其消化系 统复杂,胃腔向四方扩大成四个( ),其内有四个由内胚层产生的( )和长有很多丝状结构的( )。 14 )和( )的功能,里面的一层为内胚层细胞,主要有( )功能,在两层细胞之间有由( )分泌的( )对( )作用。 15 )的方式形成原肠胚; 钵 水母动物以( )方式形成原肠胚。有些海产种类还可继续发育为( )幼虫。 16 )缘膜,其感觉器官为( );钵水母( )缘膜,其感觉器官为( )。 5 17是( )和( )两个纲。 18 )纲;僧帽水母属于( )纲; 钩手水母属于 纲;桃花水母属于( ) 纲 ;海葵属于( )纲;海蜇属于( )纲;海鳃属于( )纲。 19 ),有支持 并增加消化面积的作用。 20 )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四、选择填空 1、腔肠动物具有下列何种细胞。( ) A B C D 2、海产腔肠动物在发育过程中需经历。( ) A B C D 3、腔肠动物中,生殖腺不是起源于外胚层的动物是。( ) A、水螅 B、钩手水母 C、海葵 D、桃花水母 4、下列动物中具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的动物是。( ) A、海葵 B、水螅 C、薮枝虫 D、珊瑚 5、 腔肠动物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是。( ) A 伸缩胞 B 排泄管 排泄孔 体外 C 体表 体外 D 消化循环腔 口 体外 6 ) A B C性世代为二倍体,减数分裂发生于无性世代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水螅的神经系是由下列哪种细胞组成的( ) A B C D 10 下列何种动物具有不完全的消化道 ( ) A B C D 11 ) A B C D 12 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 ) A、身体次生性辐射对称 B、具完全消化道 C、具有刺细胞 D、具有链状神经系 13 海葵的身体为( ) A B C D 14 水螅纲区别于钵水母纲的特征是( ) A B C D 15 ) A BC D触手上有大量粘细胞 6 1.辐射对称:通过身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后口面)有许多切面可 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是 2.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 3.出芽生殖:母体成熟后,以出芽的方式产生芽体,形成新的个体,如水螅的无性生殖。 4.消化循环腔:由腔肠动物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内的腔,这种消化腔既有消化的功能又有循环的功能。 5.皮肌细胞:腔肠动物的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的原始结构,上皮肌肉细胞既属于上皮,也属于肌肉的范围。 6.中胶层:位于腔肠动物体壁中两胚层之间并有由内外两胚层细胞分泌的薄且透明的胶状物质,对身体起 7.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的幼虫称为浮 8.再生:母体被切除部分后,通过细胞去分化和再分化,仍能生长出原有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再生,如 9.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 10.细胞外消化: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到消化腔内、将食物进行的消化,称为细胞外消化。 1.腔肠动物 2.辐身对称 3.内外两;消化循环;消化;循环;原肠 4.皮肌细胞;腺 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 5.神经网;神经细胞;突触;无定向 6.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钵水母纲;海蜇 7.腔肠动物;草履虫 8.水螅型;水 母型;无性;出芽生殖;有性;精卵结合 9.腺;消化酶;细胞外 10.再生 11.谷胱 甘肽;消化循环腔 12.通过口排出体外 13.腔肠动物;钵水母;胃囊;生殖腺;胃丝 14.保护;感觉;营养;内外胚层细胞;中胶层;身体起支持作用 15.内移;内陷;浮浪 16.有;触手囊;无;平衡囊 17.钵水母;珊瑚 18.钵水母;水螅;水螅;水螅;珊 瑚;钵水母;珊瑚 19.隔膜 20.珊瑚 1.B 2.D 3.C 4.C 5.D 6.D 7.A 8.D 9.A 10.D 11.C 12.C 13.D 14.B 15.D 1.海绵动物的中央腔是水沟系的组成部分,是水流流经的空腔,腔肠动物的消化腔具有消 化的功能,可以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又兼有循环的功能,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 身体各部分。它是由内外 2.水螅喜居清凉的水中,不喜强光,常附着于水草或植物叶下,有时甚至浮于水面, 在玻璃容器内装入清水,将水草投放其中(不宜太多),略待片刻,即可进行观察,若发现水 螅时,可将附有水螅的那部分水草剪下,投入另一容器中装水携回。可用吸管将水螅吸出, 置于小玻片中,滴水1-2滴,待触手完全舒展后,滴加黑汁,可刺激其放出刺细胞, 3.薮枝虫有世代交替现象,水螅型群体以无性出芽的方式产生单体的水母型,水母型个 体成熟 后,精卵结合产生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在其表面长出绒毛形成浮 浪幼虫,固着生活,以 固着 出芽 简图:雌、雄水母?精子、卵?受精卵?囊胚?原肠胚?浮浪幼虫?水螅型群体?出芽 4.共同点: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神经系 统,有刺细胞为 不同点:(1)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世代交替,水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 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2)钵水母纲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感 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7 (3)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结构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自内胚 5.腔肠动物出现了一些海绵动物还没有发生,而为其他多细胞动物所共有的基本特征:(1) 在 动物的进化历程中,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的分化;(2)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的分化;(3)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消化腔,即消化循环腔;(4)腔肠动物身体都有了固定的对称体制,即辐射对称。因此,可以说腔肠动物是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是其他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一个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两侧对称 皮肌囊 原肾型排泄系统 焰细胞 雷蚴 雌雄同体 雌雄异体 幼体生殖 三、填空 1 )对称、( ) 胚层,出现了( )而尚未出现( )的动物。 2 )和( ),前者例如( ),后者例如( )。 3 )和( )构成 ,它们分别起源于( )胚层和( )胚层, 后者又可分为三层。即( )、( )、( )。 4 )、( )、( )三部分。 5 )、 ( )和( )三种。 6 )和( )组 成,前者起源 于( ),后者则由( )细胞和( )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 7 )、( ) 、( )。 8 )反应,对光线是( ) ,夜间活动( )白昼。 9 )、( )、( )等感受器。 10 )、( )、 ( )、( ),它们同属( )纲。 11 )。 12 )。 13 )、( )、( )、( )和( ) 等五个阶段。如( )。 14 )通过( )而感染人 体,其成虫寄生于( ),由( )阶段感染 中间寄主,与典型的吸虫相比,其生活史缺少( )和( )阶段,消灭其中间寄主( )是消灭血吸虫的最重要 的措施。 15 )和( )两种,前者进行( )呼吸,后者成虫进行( )呼吸。它们营自由生活的幼虫阶段都是进行( )呼吸。 16 )其生活史包括( )、( )、( )、( )等几个阶段。 17 )宿主,是因误食了猪带绦虫的( ),它的成虫以( )附着于宿主的( )吸取营养。 18 )、 ( ) 、( )且它们都为雌雄( )体。 19 疾病 寄生虫 纲 黑热病 —————— —————— 昏睡病 —————— —————— 痢 疾 —————— —————— 疟 疾 —————— —————— 华枝睾吸虫病 —————— —————— “大肚子”病 —————— —————— 四、选择填空 1(除棘皮动物和腹足纲外)的对称形式是( ) 。 8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H型神经系 D 4 ( )。 A B C D 5 涡虫耳突的功能是( )。 A B C D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10( ) A B C D 11( )。 A B C D 12 下列不进行宿主更换的寄生虫是( )。 A B C D 13 )。 A B C D 14( )。 A B C D 15( )。 A B C D 16( )。 A B C D 17( )。 A、直接发育 B、经浮浪幼虫阶段 C、经帽状幼虫阶段 D、经牟勒氏幼虫阶段 18( )。 A B C D 19( )。 A B C D 五、问答题 1? 2? 1.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 相等的两部分,也称左右对称,它 2.皮肌囊:中胚层的出现导致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环肌、纵肌、 斜肌,它与外胚 层形成的表皮相 9 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肌囊,皮肌囊除有保护系统的功能 3.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毛细管和焰细胞组成,起源于外胚层 ,并沿途多 次分枝,许多分枝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枝的未端有管细胞,管细上覆盖有帽细胞,两 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 谢废物。 4.焰细胞:〖HT5”SS〗它是原肾型排泄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管细胞及帽细胞组成 。是一中 空细胞,内有一束纤毛,经常均匀不断地摆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而收集其中的水分、液体 、废物,经收集管、 5.雷蚴:指在吸虫生活史中的一种幼虫形态,由胞蚴体内经繁殖出来 的小个体 即为雷蚴,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在螺体内可爬行,常迁移至肝区及生殖腺区,通过肠道 或体表吸收寄主营养,是吸虫进行 6.雌雄同体:同一个体体内具有雌性生殖器官及雄性生殖器官,成虫 无雌雄之分,通常可进行自体受精, 7.雌雄异体:成虫分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即一个体内只有雌性生殖 器官或只有雄性生殖器官,多需异 8.幼体生殖:是指动物个体在未成熟期或幼体阶段就进行繁殖,如华 枝睾 吸虫胞蚴中的许多胚细胞团各发育为一雷蚴,这种生殖方式使有机体只消耗少量的生活物质 即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后代,有 9.自体感染:在猪带绦虫的生活史中,由于已感染成虫的患者,经消 化道的蠕动 ,将妊娠节片送入胃内,节片被消化,虫卵进入肠内,六钩蚴破壳而出穿过肠壁被血流带到 皮下肌肉等处发育为囊尾蚴,这 三、填空题 1.两侧;三;器官系统;体腔 2.自由生活;寄生生活;涡虫类;吸虫类及绦虫类 3.上皮细胞;肌肉;外;中;环肌层;斜肌层;纵肌层 4.口;咽;肠 5.管状咽;褶皱咽;球形咽 6.排泄管;焰细胞;外胚层;管细胞;帽细胞;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 7.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8.正向;避强光;强于 9.化学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水流感受器 10.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肝片吸虫;吸虫;吸虫 11.椎实螺12.扁卷螺13.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华枝睾吸虫 14.尾蚴;皮肤;人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毛蚴;雷蚴;囊蚴;钉螺 15.外寄生;内寄生;有氧;无氧;有氧 16.人和猪等脊椎动物体内;卵;六钩虫;囊尾蚴;成虫 17.终末;囊尾蚴;头节上的小钩及吸盘;肠壁上 18. 19.利什曼原虫 锥虫 痢疾变形虫 疟原虫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吸虫纲 1.C 2.B 3.D 4.D 5.D 6.C 7.D 8.A 9.A 10.B 11.D 12.D 13.D 14.A 15.B 16.D 17.A 18.C 19.C 1.两侧对称的出现,促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及背、腹。背面主司保护功能,而腹面承担爬行与摄食。向前的一端由于经常首先接触外界条件而使神经系统和感官 向前端集中逐步出现了头部,使动物能作定向运动和主动地摄取食物,使其适应范围 更加广泛。为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 了 内外胚层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 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 ,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如 :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 展。中胚 10 2.从体制上来看,涡虫具有比水螅更进步的两侧对称体制,相对水螅的辐射对称而言,两 侧对称对扩大动物生活范围有着进步意义;水螅具两胚层而涡虫则出现了水螅所不具有的 中 胚层,它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意义,使得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机能更 强大。例如,涡虫具发达的肌肉组织,运动定向等;另外涡虫具原肾型排泄系统,这是水螅 所不具有的;相对于水螅的网状神经系统而言,涡虫具有较进步的梯形神经系统;另外,涡 虫的生殖系统比水螅更发达。从以上各点均可看出扁形动物相较于腔肠动物无疑是较进化的 第七章 原腔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三、填空 1 )或( )。 2 ),由( )分泌形成,一般分为( ) 、( ) ( )三层,有( )作用。 3 )、( )组成,又称( )。 4 ),又称( ),其内充满( ),在起源上它是由胚胎时期的( )发展形在的。 5 )有( ) 。消化管分为 ( )、( )、( )三部分,分别由( )胚层,( )胚层和( )胚层发育形成。 6 ),能分泌多种( ),进行细胞( )消化。 7 )型和( )型两种,其( )型排泄器官属原始类型,由( )构成,而寄生线虫多为( )型,是由一个( )特化而成,形状上略呈( )型。 8种在结构上比较特殊的细胞,它分化为( )、( )、( )三个部分。 9 )呼吸。 10 )形,向两端渐细,全体( )色, ( )明显。且雌雄异形,其中( )虫较短且细,尾端呈钩状。 11 )消化道,其中中肠的上皮由( )胚层发育形成,属于上皮组织中的( )上皮,中肠是( )与( )的主要部位。 12 ),可抑制肠内 消化酶而不受侵蚀,这是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 13 )系统发达,生殖器官为( )状,卵裂方式为( )。 14 )和( )纲,其中 前者多营( )生活,后者多营( )生活。 15 )、 ( ) 、( )、( )、( )等主要类群。 16 ),并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 )和( )最发达。 17 )、( )、 ( ) 。 18 ),它以( )(填何种幼虫)经( )而感染人体,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其传播媒介为( )。 19 )(填卵生或胎生)幼虫,经血液、淋巴, 分布到身体各处,只有在( ) 20 )上的一种植物线虫,使麦粒形成( )。 21 )生殖,雌轮虫产的卵为非需精卵 ,其染色体为( )倍体。当环境条件恶化时,行( )生殖,卵受精后以( )渡过不良环境。 22虫的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其中蛔虫共发生( )次,才逐渐发育为成虫。 231-2圈纤毛组成的( )。其咽部 特别膨大,肌肉发达,咽 11 内有( )。 24 )体内,逐渐发育为成虫。 四、选择填空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 )。 A BC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 D由蚊子吸血时传播 6( )。 A B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10( )。 A B C D 11出时,虫卵内细胞已发育为蝌蚪期胚的是( )。 A B C D 12 激下,才 能孵化出幼虫的动物是( )。 A B C D 13( )。 A B C D 14( )。 A B C D 15( )。 A B C D 五、问答题 1? 2? 3? 第七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假体腔:假体腔又称次生体腔或原体腔,位于线虫等动 物体壁与 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 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是由胚胎时期 的囊胚腔发展形成。 2.完全消化道:发育为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如 线虫消化道,新鲜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的残 1.假体腔动物;线形动物 2.角质膜;上皮;皮层;中层;基层;保护 12 3.角质膜;上皮;纵肌层;皮肌囊 4.原体腔;假体腔(或初生体腔);体液;囊胚腔 5.口;肛门;前肠;中肠;后肠;外;内;外 6.单细胞咽腺;消化酶;外 7.腺;管;腺;原肾细胞;管;原肾细胞;“H” 8.收缩部;原生质部;传导突起 9.厌氧呼吸 10.圆柱;乳白;侧线;雄 11.完全;内;单层柱状;消化;吸收 12.消化酶抑制剂 13.生殖;管状;不典型的螺旋式 14.无尾感觉器纲;尾感觉器纲; 自由;寄生 15.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16.围咽神经环、背神经、腹神经 17.经口感染;皮肤接触;蚊吸血传播 18.小肠;感染性丝状蚴;人体皮肤;淋巴系统;蚊虫 19.胎生;横纹肌 20.植物小麦 麦穗;虫瘿 21.孤雌;二;有性;休眠卵 22.蜕皮;四 23.头冠;咀嚼器24.昆虫 1.C 2.A 3.D 4.C 5.B 6.B 7.C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1.雌虫长约20-35cm,尾端钝圆,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雄虫长约15-31cm,最宽处直径 约为2-4mm,尾端向腹面卷曲,消化道末端通入泄殖腔,生殖孔与肛门合并称泄殖孔,自 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能自 2.将蛔虫置于蜡盘中,用剪刀沿着虫体背线略偏的地方,由前端至后端剪开,(注意剪尖头 朝上且不 能插得很深),再将剖开的边缘用镊子向两侧拉开,每隔一寸左右较倾斜地插 一根大头针,然后加清水浸 3.假体腔动物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原体腔;有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和肛门;排泄器官 有腺型和管型,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担轮幼虫 8(生殖带) 9 10 11 12(皮肤呼吸 13 14 15 三、填空 1( )、( )这些新特征,就成为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2 ( )。 3刚毛和疣足。刚毛是由( )物质构成,除 运动功能外,还在( )时有一定作用。典型的疣足的分为( )和( )。疣足有( )、( )、( )功能。 4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 )分节。体节与体节间体内以( )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 ),为体节的分界。 5 环节动物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由( )、( )及其( )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 构成了( )循环系统。 6 )。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 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 ),具有带纤毛的漏斗; 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 )。 7XIV-XVI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如戒指状,称为( )。 8X?,X?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 ),可排除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 9从蚯蚓的横切面观察,可见体壁由外向内5层组成:( )、( )、( )、( )、( )。 10 )组成。( )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 )、( )、( )等功能。 11 )、( )及其( ),构成一个液压运动系统,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密切协作,因而蚯 蚓产生蠕动爬行等运动。 13 12 )、( )、( )。 13 目项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两胚层 三胚层 无体腔 原体腔 真体腔 门类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 14包括( )、( )、( )。各纲代表动物分别为( 、( )、( )。 15 ),用剪刀由( )的( )剪开体壁。 16 )、( )、( )外,尚有( ),这是位于口前 叶后端两 侧的纤毛窝,有嗅觉功能,为化感器。 17 )生活。头部不明显,体前端和后 端各具一( ),称( )和( ),有( )功能,并可辅助运动。 18环节动物蛭类医蛭咽部具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 ),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 )。 四 选择填空 1 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 重复排列的现象,称此为( )。 A B C D 2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它有许多结构特征比扁形动物及原腔动物高等。如( )。 B C A 3 为( )。 A B C D 4( )动物。 A B C D 5( )与( )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A B C D 6( )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A B C D 7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构成( )循环系统。 A B C D 8( )形成。 A B C D 9毛蚓的胃和肠属于中肠,来源于( )。 A B C D 10XV体节开始,消化道扩大形成肠,其背侧中央凹入成一( ),使消化吸收面积增大。 A B C D 11XXVI体节始,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 ),能分泌多种酶,为重要的消化腺。 A B C D 12( )。 A B C D 14 13( ),内衬一层较厚的角质膜,能磨碎食物。 此结构与 其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 A B C D 14( )有血红蛋白。 A B C D 15( )流动;腹血管较细血液( ) 流动。心脏4-5对,连接背腹血管,可搏动,内有瓣膜,血液自背侧向腹侧流动。 A自前向后 B C D 16( )。 A B C D 17( )。 A B C D 18( )。 AV?-X节 BXIV-XVI节 CXV?节 D X节 19( )内进行的。 A B C D 20 ( )。 A B C D 21( )法形成原肠胚。 A B C D 22( )发育为成虫。 A B C D 23( )。 A B C D 24( )、( )、( )。 A B C D E F 25( )通体外。 A B C D 26雌雄异形。( )体极小,幼时生活在( )咽部,后转寄生在肾管或体腔等处。 A B C D 27和星虫皆为雌雄异体,( )兼作生殖导管。 A B C D 28个体发育中皆具有似( )的幼虫期。 A B C D 29( )。 A B C D 五、问答题 1?它在动物演化上的地位怎样? 2? 4 6 7? 9? 第八章答案 15 1.同律分节: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体 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 经等也按体节排列。环节动物除体前端两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 2.次生体腔:即真体腔。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空 腔,即次生体腔,是由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细胞形成左右两团中胚层带,继而裂开成 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附在内胚层外面,分化成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 肠壁;外侧中胚层附在外胚层的内面,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脯上皮构成体壁。次生 3.疣足:是体壁凸出的扁平状突起双层结构,体腔伸入其中,一般 每体节一对。典型的疣足分为背肢和腹肢,背肢的背侧具一指状的背须,腹肢的腹侧有一腹 须,有触觉功能。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为疣足鳃或鳞片等。背肢和腹肢内各有一起支撑作用 的足刺。背肢有一束刚毛,腹肢有2束刚毛。疣足划动可游泳,有运动功能,能辅助捕食, 4.闭管式循环:为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 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 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循环系统。此种循环系统,血液流动有一定方向,流速恒定,提高了 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5.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 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后肾管除排 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外,因肾管上密布微血管,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份 。如环节动物沙蚕。 6.链状神经系统:此神经系统集中,体前端咽背侧由1对咽上神经 节愈合成的脑,左右由一对围咽神经与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自此向后伸的腹神经链纵贯全身。腹神经链是由二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在每体节内形成一神经节,整体形似链状,故称链式神经。脑可控制全身的运动和感觉,腹神经发出神经至体壁和各器官,司反 射作用。 7.担轮幼虫:环节动物海产种类的个体发生中,具担轮幼虫阶段。幼虫呈陀螺形,体前端顶部有一束纤毛,有感觉作用,基部有感觉板和眼点;体中部具2圈纤毛环;体未尚有端担轮。体不分节,原肾管,原体腔,神经与上皮相连,与成体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差较大。担轮幼虫期及其变态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环节动物沙蚕有此幼 8.环带(生殖带):环毛蚓性成熟个体,第XIV-XVI体节色暗,肿胀 ,无节间沟,无刚毛,如戒指状,称为生殖带或环带。生殖带的上皮为腺质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时期可形成卵茧。生殖带的形态和位置,因 9.砂囊:是消化管中一个坚硬球形成椭圆形的富含肌肉的囊,它的内壁覆盖有坚硬的角质层,囊内有吞食的砂料,故名砂囊。由于肌肉强力收缩,使食物在砂 料及角质层间受到挤压、研磨,逐渐变成细小颗粒及碎片,最后形成浆状食物。其内层由外 胚层形成,后接胃,在食物的消化方面有重要作用。这是环毛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结构。 10.盲道:环毛蚓胃后消化管扩大形成肠,其背侧中央凹入成一盲 道,使消化吸收面积增大。此盲道直 11.盲肠:环毛蚓自第XXVI体节台,肠两侧向前伸出一锥状盲囊, 它与肠腔相通,称为盲肠,一者可以扩大消化吸收面积,二者能分泌多种酶,为重要的消化 12.体表呼吸(皮肤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于体表湿润薄膜中 ,再渗 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身体各组织。呼吸所产生 的二氧化碳则与上述相反,二氧化碳经血管运送到体壁,再扩散到体表,并排入空气中。这 种经体表所进行的呼吸,称皮肤呼吸。环节动物环毛蚓属于 14.异沙蚕相: 沙蚕科中的有些种类,在生殖期还出现多型现象。 即到性成熟时,体后部具生殖腺部分的体节形态发生改变,转变为生殖节,体前部仍保护原 来形状,不产生生殖细胞,称无性节。生殖节各种节变宽,疣足扩大,生出特殊的新刚毛; 体壁肌肉细胞、消化管等发生组织分解;眼点变大。这种 15.嗉囊:系食道后显著扩大的薄壁囊状结构。在环毛蚓,其主要 功能是暂时贮存、湿润和软化食肠,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在医蛭嗉囊发达,其两侧有11对 16 1.身体分节;真体腔 2.次生体腔 3.几丁质;生殖交配时;背肢;腹肢;触觉;运动 ;呼吸 4.同律分节;隔膜;节间沟 5.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分支血管;闭管式 6.外胚层;肾口;肾孔 7.生殖带或环带 8.背孔 9.角质膜;上皮;环肌层;纵肌层; 体腔上皮 10.口前叶;口前叶;掘土;摄食;触角 11.肌肉;刚毛;体腔液 12.体壁 小肾管;隔膜小肾管;咽头小肾13.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两胚层 三胚层 无体腔 原体腔 真体腔 项目 门类 腔肠动物 ? ? ? 扁形动物 ? ? ? 原腔动物 ? ? ? 环节动物 ? ? ? 14.多毛纲;寡毛纲;蛭纲;沙蚕;环毛蚓;医蛭 15.略偏背中线处;后;前 16.眼 ; 触手;触角;项器 17.暂时性外寄生;吸盘,前吸盘(口吸盘),后吸盘,吸附 18.蛭素 1.B 2.B 3.A 4.C 5.B、D 6.D 7.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B 15.B、A 16.B 17.C 18.B 19.D 20.B 21.A 22.C 23.C 24.A、E、B 25.A 26.A、B 27.A 28.C 29.C 1.答: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占优势,(2)有真体腔,多具闭管式 循环 系统,有的体腔退化形成血窦(开放式),排泄器官为后肾管,(3)多具刚毛,有的具疣足, ( 4)具链状神经系统,自由生活种类感觉器官发达,穴居种类则退化,(5)雌雄同体或异体, 生殖腺来自中胚层的体腔上 环节动物由于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征,使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 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特别是身体分节是动物发展的基础,而且有了刚毛和疣足,使运 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 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链形成, 构成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发达, 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着更高的阶段发 2.答:身体分节,体外分节,体内也相应分节,而且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 也表 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因此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 进化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标志。 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 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环节动物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体腔液在体腔 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 4.答:蛭类一般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吸食人禽血液及无脊椎动物的体液。它有一系列结 构适 应其生活方式。?背腹扁平,头部不明显,具眼点数对,无刚毛。?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吸 盘,称前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并可辅助运动。?口腔内具3片颚,背面1个,侧腹面 2个,颚上有角质嵴,嵴上各具1列细齿。?咽部具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蛭素,为一种最有 效的天然抗凝剂,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嗉囊发达,其两侧生有数对盲囊(医蛭有1 1对,蚂蟥有5对) 17 时,用前吸盘紧吸宿主的皮肤,然后由颚上的齿锯开一个“Y”形的伤口,咽部 肌肉 发达,收缩时可吸取大量血液,蛭素可使宿主的伤口流血不止,血液不凝固;嗉囊容量大, 故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6倍。6.答:环毛蚓系闭管式循环。由纵血管、环血管和分枝血管组成。纵血管:背血管1条可 搏动,腹血管1条,神经下血管1条,食道侧血管2 环血管:心脏4对,能搏动,内有瓣膜,(位于第V?、?、X?、X?)连接背腹血管,其中后 面两对的 循环途径:背血管自X?节以后收集每体节一对背肠血管含养分的血液和一对壁血管含氧的 血液,自后向前流动,至前端分布于食道,咽及脑等处,大部分血液经过四对心脏流入腹血管,而一部分血液直接或间接流入食道侧血管。腹血管的血液由前向后流动,每体节都有分支至体壁、肠、肾等处,在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含氧多的血液于体前端(第X?体节前)回到食道侧血管,而大部分血液(第X?体节后)则回到神经下血管,再经各体节壁血管入背血管。腹血管于第X?体节后,在各体节于肠下分支为腹肠血管入肠,再经肠上方的背肠血管入背 7.答:蚯蚓雌雄同体,但由于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交配时2个个体的前端腹面相对,头端互朝相反方向,借生殖带分泌的粘液紧贴在一起。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对方的纳精囊孔,以生殖孔突起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交换精液后,二蚯蚓即分开。待卵成熟后,生殖带分泌粘稠物质,于生殖带外形成粘液管,排卵于其中。蚯蚓后退移动时,纳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时,即向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内受精,最后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两端封闭,形成卵茧。卵在卵茧内发育。受精卵经不完全均卵裂,发育成有腔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经2-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为直接 9. 多毛纲 寡毛纲 蛭纲 纲 项目 体分节 体分节、头部明显 体分节、头部不明显 体分节,每节尚有数个 体环 头部 显著、有触手、触角、不明显 不明显、眼点 眼 环带 无 有 有 体腔 有 有 体腔退化 运动器 疣足 刚毛 吸盘2个 呼吸 疣足、体表 体表 体表 循环 闭管式 闭管式 开管式 排泄 后肾管 小肾管 后肾管 神经感官 链状神经、感官发达 链状神经、感官发达项链状神经 器 生殖 异体,无生殖导管体外同体,异体受精(有生同体,异体受精 受精 殖导管)体外受精、交体内受精,交配 配 卵裂 螺旋式 完全不均等卵裂 囊胚 实心囊胚 有腔囊胚 幼虫 担轮幼虫 无,直接发育 无,直接发育 18 生活环境 多海洋,底栖 陆地、淡水 多淡水,亦陆生、海产 生活方式 自由游泳、穴居、寄生 穴居、底栖 外寄生 种类 10000种 6700种 500种 其他 异沙蚕相 原肠胚 外包法形成 内陷法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67 三、填空 1 )纲,它的足演化为( )和 ( )两部分。乌贼遇到敌害时可放出墨汁,是因体内有( )。 2 )、( )、( )和( )都有重要意义。 )、( )和 ( )三部分构成,背侧的皮肤褶向下延3 伸成为( ),并由它分泌出石灰质的( ),覆盖于体外,起保护作用。 4 )和( )两 个幼虫阶段,而淡水生活的河蚌则具有一个( )幼虫阶段。 5 )侧的贝壳。 6 )和( )组成。 7的贝壳可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称为( )层、( )层和()层。 8 )、( )和( )三层组成,它的功能是( )、( )和( )。 9 )、( )、( )和( )纲。它们的代表动物依次为( )、( )、( )和( ),其中能分布于陆地、淡水和海水的一纲是( ),能分布于淡水和海水的是( )纲。 )外壳,头和足( )对称 ,内脏团( )对称,水生种类以( )10 呼吸。 11 )、( )和( )三个亚纲,它们的代表动物依次为( )、( )和( )。 12 )门( )纲;在其发育过程中 具有特殊的( )幼虫期,循环系统属( )。 13 )可使体表改变颜色。 14 )门( )纲,循环系统属( ),并有由来源于( )形成的软骨骼所包围。 15 )节 在食道两侧,( )节在肌肉之中,( )节在( )的腹部。 16 )、 ( )两个幼虫期。 17 )和( )。 18 )和少量的( )构 成。 19 )、( )和( )的内腔;初生体腔则存在于( ),内有血液流动,形成( )。 20 )心室和( )心耳构成。 21 ),中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 22 )的动物,这种结构是由( )而形成。 19 四、选择填空 1( )。 A B C D 2( )。 A蚌壳之间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 ( )。 A B C D 6( )。 A B C D神经纲 7( )。 A B C D 8( )。 A 内鳃瓣的鳃内腔 B 外鳃瓣的鳃上腔 C 外鳃瓣的鳃内腔 D 内鳃瓣的鳃上腔 9( )。 A B C D 10( )。 A B C D 11均具有担轮幼虫的动物是( )。 A B C海产甲壳类和腹足类 D海产腹足类和多毛类 12( )。 A B C D 13(除腹足纲外)其余各纲的对称形式是( )。 A B C D 14( )。 A B C蝗虫 D 15( )。 A B C D 16( )。 A B C D 17( )。 A B C D 18( )。 A B C D 19( )。 A BC D海豆芽、豆螺、田螺 20( )。 A B C D 21( )。 A B C D 22(俗称鼻涕虫)属哪一纲( )。 A B C D 20 23( )。 A B具脑、足、侧、脏四对神经节 C D 24( )。 A B C D 25( )。 A B C D 五、问答题 1 2 3 4 5 第九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贝壳 :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软体动物又称 贝类。贝壳由外套膜上 皮细胞分泌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的壳基质(或称贝壳素),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 3层,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大多数软体动物具1-2或8片贝壳,形态各 异,主要起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 2(外套膜 :为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并 形成外套腔。外套腔由 内外两层上皮及中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外层上皮的分泌物形成贝壳,内层上皮细胞纤毛的摆 动并通过入水孔形成水流,借以完成呼吸、摄食、排泄和生殖等。此外,外套膜还具保护内 脏、有助运动(如头足类)以及呼吸(如蜗牛)等功能。 3(围心腔 :即软体动物次生体腔的剩余部分,内有心脏,外有围心 腔膜包围,一般位于内脏团背侧。 4(入水管 :瓣鳃类等软体动物左右两片外套膜紧贴二壳内,其背面 与内脏团的皮肤相连, 腹缘游离,生活时左右腹缘互相紧贴,构成了其中的外套腔,外套腔之后端形成两个外管, 上为出水管,下为入水管。入水管稍大,且有感觉乳突,食物及氧随水流从入水管进入外套 腔中,而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排出。 5(鳃心 :乌贼等头足类动物除心室能搏动外,还有两个鳃心亦可搏 动。鳃心位于二鳃基 部,为此处入鳃静脉血管膨大所形成,其壁为海绵质,能收缩,可加快静脉入鳃的速度,加 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 6(齿舌 :齿舌是软体动物(除瓣鳃类外)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 的舌状突起上,由横列 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由于肌肉伸缩,齿舌可前后活动,以锉刮食物。齿舌的 数目,大小和形状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7(默囊 :乌贼等头足类动物在直肠的末端近肛门处有一导管,连一 梨形小囊,即墨囊。囊 内腺体可分泌墨汁,经导管由肛门排出,使周围海水成黑色,借以隐藏避敌,乌贼之名来源于此。 三、填空 1.头足;腕;漏斗;墨囊 2.摄食;呼吸;排泄;生殖 3.头;足;内脏团;外套 膜;贝壳 4.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钩介幼虫 5.左 6.一心室;二心耳 7.角质层;棱柱层(壳层);珍珠层(壳底) 8.外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内上皮细胞;保 护内脏;分泌贝壳;呼吸 9.多板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石鳖;田螺;河蚌; 乌贼;腹足纲;瓣鳃纲; 10.一枚螺旋形的;两侧;不;鳃 11.前鳃亚纳;后鳃亚 纲;肺螺亚纲;红螺;蛞蝓;蜗牛 12.软体动物门;瓣鳃纲;钩介;开管式循环 13.色素细胞 14.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闭管式循环;中胚层 15.脑神经;足神经节;脏神经节;后闭壳肌 16.担轮幼虫;面盘幼虫 17.齿舌;颚 18.碳酸钙;贝壳素(壳基质) 19.围心腔;生殖腔;排泄器官的内腔;各组织器官 的间隙;血窦 20.一;一 21.钉螺;沼螺 22.专职呼吸器官;外套膜内面的上 皮伸展形成。 四、选择填空 21 1.D 2.C 3.D 4.B 5.D 6.C 7.D 8.D 9.C 10.D 11.D 12.A 13.C 14.B 15.C 16.A 17.C 18.B 19.B 20.C 21.A 22.C 23.D 24.C 25.B 五、问答题: 1.答: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1)身体柔软,多为两侧对称,体分头、足、内脏 团三部分,绝大多数有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1-2或8片;少数无贝壳或消失),故本门又称贝 类。(2)足为运动器官,头足类的足变为腕和漏斗。(3)消化系统呈U字形,有消化腺。除瓣 鳃纲外,口内一般有颚片和齿舌。(4)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有“肺”。(5)开管式 循环系统(头足类十腕目例外,为闭管式循环),心脏在围心腔内,通常有一心室二心耳(腹 足纲仅一心室一心耳)。(6)后肾型排泄系统,通常具肾一对(腹足类因扭转仅具肾一个)。(7 )神经系统一般有脑、侧、足、脏4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和其间相连的神经索 。( 8)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卵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头足纲为直接发育。 2.答:(1)多板纲的主要特点:?全为海产,背部具8块贝壳,多呈覆瓦状排列。 ?头部不发达,无触角和眼,具齿舌。?足宽大,吸附岩石表面爬行。?具外套沟,沟 中具栉鳃。?梯型神经系统。?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2)腹足纲 的主要特点:?分布于淡水、海水和陆地,大多具一螺旋形贝壳。 ?头部发达,具眼和触角(1-2对),口腔形成口球,齿舌发达。 ?足发达,叶状,位腹面,故称腹足类。?内脏团左右不对称,由于扭转,仅一侧内脏器 官(如鳃、肾、心耳等)保留,而另一侧的消失。?大多侧、脏神经索扭成“8”字形。?水 生种类多雌雄异体而陆生种类为雌雄同体,陆生种类为直接发育,海产种类间接发育,常有 担 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时期。(3)瓣鳃纲的主要特征:?全为水生,多海产,体具二片外套膜及 两 片贝壳(故双壳类)。?头部消失,无触角及感官(故又名无头类)、无齿舌。?足多呈斧状 (又称斧足类)。?鳃1-2对,大多为瓣状鳃(故名瓣鳃类)。?神经系统不发达,由脑、足 、脏 三对神经节组成。?多雌雄异体,海产种类发生时常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蚌则有 钩介幼虫。(4)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全为海产,原始种类如鹦鹉螺有外壳,大多种类 的壳在 外套膜下,质轻而疏松,有利于游泳,有的种类贝壳完全退化。?头部发达,有眼一对, 口腔内有一对颚片和齿舌。?足演化为腕与漏斗,腕在口的周围。?多数种类有墨囊(鹦 鹉螺例外),循环系统在本纲高级类群十腕目(如乌贼)为闭管式。?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有 头软骨保护的脑。?雌雄异体,直接发育。 3. 答:河蚌是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底泥沙中的常见种类。以微小生物及有机碎片为食,它 行动迟缓,生活被动。与此种生活方式相适应,它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 ) 无明显头部及感官,神经系统不发达。(2)体被两片沉重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3)足多 呈斧状,适于掘铲泥沙,伸、缩足肌可使足缩入和伸出。前、后闭壳肌可使河蚌遇敌害时 关闭两贝壳。(4)两片外套膜构成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及外套膜上的纤毛摆动, 引起水流穿行,使食物及氧随水流从入水管进入外套腔中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而代谢废 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排出。 4.答:乌贼为海产肉食性种类,适应快速游泳和捕食性的生活方式,其特征如下:1 能力强:?体呈流线型,躯干两侧具肉质鳍,游泳时有平衡作用。?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漏 斗、闭锁器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的缩收,喷水借助其反作用力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 ,速度之快有“海里火箭”之称。2强大的捕食器官:?腕及其上的吸盘,特别是其中 一对特长的触腕,有强大的捕食和攻击能力。?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适于掠食。?发达 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有利于食物消化。3色:体表具色素细胞,其周 围 有许多放射状肌肉牵引,与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以适应深 浅不同的海水颜色。4 害。5 经及感官高度发达:即有软骨保护的脑和结构复杂的眼,能做出快速反应。6 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加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7 轻体重:贝壳埋于外套膜下,轻而质地疏松,有利于快速游泳。 5.解剖方法:(1)外形观察:前后端、壳顶、生长线和足以及 壳层的观察(角质层、 棱 柱层、珍珠层)。(2)内部解剖:分清左右壳,解剖时左壳朝上,左手拿河蚌,右手用解剖刀 插入两壳,沿左壳表面移动刀柄,分离贴在壳上的外套膜,并割离前、后各肌肉,移去左壳 ,依次观察肌肉系统(前后闭壳肌、缩 22 足肌和伸足肌)、外套膜(包括出、入水管)、呼吸系 统( 鳃的结构)、循环系统(一心室二心耳及前后大动脉)、排泄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及生殖系 统。(3)脑神经节一对位于前闭壳肌后方,食道的两侧;足神经节位于近足基部前端;脏神经节位于后闭壳肌腹面。(4)生殖孔及肾孔开口于内鳃瓣的鳃上腔中,肾口通围心腔前端腹面。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 外骨骼 2、蜕皮 3、气管 4、开管式循环 5、混合体腔 6、异律分节 7、节肢 8、双枝型附肢 9、马氏管 10、血体腔 11、无节幼虫12、叶鳃 13、肺 14、咀嚼式口器 15、刺吸式口器 16、磨胃17、平衡囊 18、年生活史 19、变态 20、复眼 21、羽化 22、完全变态 23、不完全变态 24、休眠 25、滞育 三、填空 1 ),自外而内分别为 ( )、( )和( ),主要由( )和( )形成。 2 )和( )两种酶。 3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和( )。 4 )和( )部组成,虾、蟹则由( )和( )部组成,蛛形纲的蜱螨目的头胸部与腹部( )。昆虫纲 体分( )、( )( )三部分。 5 )、( )、( );节肢动物头部 内位于消化道上方的前三对神经节愈合为( ),分别形成( )、( )和( )三部分, 位于消化道下方的后三对神经节愈合形成( )。 6肢动物能从将要排出的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并将其输送到血体腔内的结构为( )。 7 ),它位于( )与( )之间。 8 )、( )和( )。 9 )纲,有( )对触角, 用( )呼吸,本纲中食用价值最大并且有洄游特性的种类,是( )和( )。 10 )进行排泄,到成体时则由( )取而代之。 11 )和( )两部分 ,其附肢的基本类型为( ),其排泄器官为( )和( )。 12 )和( )两部分,其功能分别是( )和( ),吸取 养料的部位是( )。 13 )、( )和( )共同组成。 14 )和( )两部分组 成,其中( )内含有( )和( )两种呼吸色素,作用是( )。 15 )胸节,雄性在( )胸节。 16 )、( )、( )、( )。 17 )门( )纲,其呼吸器官为( )。 18 ),第二对称为( ),其余四对称为( )。 19 )、( )和 ( )目,代表动物依次为( )、( )和( )。 20 )和( ),呼吸器官为( )和( )。 21 )门( )纲,海螳螂属于( )纲,蚊子属于( )纲〖ZZ(Z)( )目。 22 )和( )两部 分 ,有( )对触角,用( )呼吸,用( )排泄,常见种类有( )和( )。 23 )、( )、( )、( )、( )等五种。如蝗虫具( )口器,菜粉蝶具( )口器,蚊虫具( )口器,蜜蜂具( )口器, 苍蝇具( )口器。 23 24 )、( )、( )、( )、( )、( )等六节组成。 25 )、( )、( )等纲。 26( )。 27 )、〖( )和〖ZZ(Z)( )。 28 )、( )、( )和( )四种类型。 29 ),它由( ) 、( )、( )、( )、( )五个部分组成。 30 )目、( )目、〖( )目、( )目,它们的 变态类型依次分别属于( )、( )、( )和( )。 31( )、( )、( )三部分,其中( )由内胚层所形成。 32 )目、有( )状触角一对,前翅 ( )质,后翅( ),为( )口器,( )变态。 33 )和( )中心,胸部为( )中心,腹部为( )和( )中心。 34 )、( )、( )、( )等四种类型。 35 )和 ( )。 四、选择填空 1有的结构是( )。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激素 5( )。 A B C D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10( )。 A B C D 11沼虾的胸部的附肢有( )。 A B C步足五对,游泳足五对 D触角二对,颚足三对 12器官的动物是( )。 A B C D 13( )。 A B C D 24 14( )。 A B C D 15( )。 A B C D 16壳动物是( )。 A B C D 17( )。 A B C D 18( )。 A B C D 19( )。 A B C D 20 马陆的特征是( )。 A B、身体分为头部和腹部,具双枝型附肢 C D 21( )。 A B C D 22( )。 A B C头胸部和腹部,有四对步足 D 23( )。 A B C D 24( )。 A B C D 25 蜘蛛的呼吸器官为( )。 A B C D 26( )。 A B C D 27( )。 A B C D 28 蜈蚣的排泄器官为( )。 A B C D 29( )。 A B C D 30( )。 A B C D 31( )。 A B C(胃) D 32( ) 。 A B C D 33( )。 A B C D 25 34( )。 A B C D 35( )。 A B C D 36 前翅为鞘翅,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 A B C D 37 同翅目的特征是( )。 A B C D 38虫的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为( )。 A B C D 39 半翅目昆虫的特征是( )。 A B C D 40( )。 A B C D 41( )。 A B C粉蝶、风蝶 D 42( )。 A B C D 43( )。 A B C D 44( )。 A B C D 45( )。 A B C D 46( )。 A B C D 47( )。 A B C D 48( )。 A B C D 49 下列哪组昆虫都具咀嚼式口器( )。 A B C牛、蝗虫、库蚊 D 50( )。 A B形成芽球和卵囊 C休眼和滞育 D行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 51( )。 A B C D 52( )。 A B C D 53( )。 A B C式口器 D 54( )。 A B C D 55 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之一是( )。 26 A B C1—2对翅 D 56 口器嚼吸式,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 A B C D 57( )。 A B C D 58 虱的足,其胫节一部分与跗节和爪合抱,适于握持毛发,称为( ) A B C D 59 碧凤蝶的口器适于吮吸花蜜等液体食物,其结构是由原始口器的( )。 A B C D 60( )。 A B C D 61( )。 A B C D 62具有链状神经系的动物是( )。 A B C D 63( )。 A B C D 64( )。 A梗节形态的不同 B柄节形态的不同 C鞭节形态的不同 D触角总节数的不同 65( )。 A B C D 66( )。 A B(蝉) C D 五、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 9序。 11? 12? 第十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外骨骼:节肢动物体壁包括一层上皮细胞,整齐地排列 在底膜之上,由上 皮细胞向外分泌坚实的角质膜,覆盖着整个身体,起着保护、支持运动、感受刺激和防止体 内水分大量蒸发的作用,这就是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和蛋白质形成。 2.蜕皮: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分泌完成后,便不能 继续扩大,限制了 虫体的增长,这样身体长到一定限定后,便蜕去旧皮,重新形成新皮,在新皮还未骨化之际 ,大量吸水迅速扩大身体,这种蜕去旧皮的现象称为蜕皮。 3.气管: 是陆栖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由外胚层发生,是体壁 的内陷物,其外端 以气门与外界相通,内端在体内延伸分枝,伸入组织间,直接与细胞接触,可以运输氧气和 排放碳酸气。 27 4.开管式循环:指节肢动物和部分软体动物的循环系统方式,循环 系统由具备多对心孔的 管状心脏和由心脏前端发出的一条短动脉构成,血液由后向前至头部,再由前而后进入血窦 ,又由血窦通过心孔复流入心脏。 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在胚胎发育早期出现体腔囊 ,但这些体腔囊并 不扩大,囊壁中胚层细胞分别发育成组织和器官,而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由囊内的真体 腔和囊外的原始体腔形成,因此称 6.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分为许多体节,而且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 7.节肢:节肢动物的附肢是实心的,内有发达的 肌内,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的关节,而且本身也分节, 8.双枝型附肢:节肢动物原始的附肢呈双枝型,由与体壁相 连的原肢及其顶端 发出的内肢和外肢三部分构成。这类附肢称为双枝型附肢,如虾类腹部的游泳足等。 9.马氏管:指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即从中肠与后肠 之间发出的多数的 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 10.血体腔:节肢动物的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因此又称为 11.无节幼体:是甲壳动物最典型的幼体,在水中营浮游生活, 身细小,呈卵圆形或圆形, 不分节,有一个单眼和一片大的上唇,附肢3对,即2对触角和1对大颚,利用大颚和第2对触 12.叶鳃:甲壳动物鳃的一种类型,由鳃轴和附属物构成,其附属物扁平呈叶片状,鳃轴中有入鳃血管 和 13.书肺:为蛛形纲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腹部体表内陷的囊状构造,内有很薄的书叶状突 起,是气体交 14.咀嚼式口器:是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类 型,包括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及舌。如蝗虫及许多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具有这种口器。 15.刺吸式口器:是昆虫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 下唇形成的喙状沟槽中,上唇内凹由双层壁围成食物道,取食时由口针刺破表皮,由唾液腺 分泌唾 16.磨胃:甲壳纲软甲亚纲的大型种类的胃特别发达 ,胃内面的角质膜增厚,形成骨板和硬齿等,用来研磨食物,具有这种结构的胃则称为磨胃 17.平衡囊:是甲壳纲十足目类的感觉器官,由触觉器演变而来, 是第一对 触角原肢内凹形成的一个小囊,囊底着生触毛,其上粘有平衡石。是重力感受器,并与运动 18.年生活史:昆虫从卵开始,经过若虫,或者顺次经过幼虫和蛹 ,直到变为 成虫而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而一年中经过一个或几个世代的过程,称为年生活史 19.变态:昆虫从卵到成熟阶段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不 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 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变态类型有无变态、不 20.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由多数视觉单元即小 眼组成的眼。能感知物体的形状、距离、运动, 21.羽化:昆虫一生中的最末一次蜕皮特称为羽化 22.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 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的变态过程 23.不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直接发 育 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较相似,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一致,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 24.休眠: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非致死的不利环境条件下 (如低温、干旱、食物缺乏),直接引起活动停止、代谢降低、虫体处于暂时静止状态,一旦 不利因素被解除,昆虫立即恢复正常活动与发育,这 25.滞育: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休眠更深化的新陈代谢 被抑制的生理状态,它不是直接由 28 外界条件所引起,是昆虫对于有节奏地重复到来的不良环 境条件的历史性反应,由体内激素的作用而引 1.角质膜;上角质膜(或上表皮);外角质膜(或外表皮);内角质膜(或内表皮);几丁质; 蛋白质 2.几丁酶;蛋白酶 3.双枝型附肢;单枝型附肢 4.头部;躯干部;头胸部; 腹部;愈合;头;胸;腹 5.触觉器;化感器;视觉器;脑;前脑;中脑;后脑;食道下 神经节(或咽下神经节) 6.直肠垫 7.马氏管;中肠;后肠 8.底膜;上皮;角质膜 9.甲壳纲;二;鳃;中国对虾;中华绒螯蟹 10.颚腺;触角腺 11.头胸部;腹部;双 枝型;触角腺;颚腺 12.贲门胃;幽门胃;研磨食物;过滤食物;中肠 13.大颚;小颚 ;颚足 14.血细胞;血浆;血浆;血红蛋白;血蓝蛋白;运输氧气 15.第六;第八 16.无节幼体; 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末期幼体 17.节肢动物;肢口;书鳃 18.螯肢;脚须;步足 19.蝎目;蜘蛛目;蜱螨目;东亚钳蝎;水蛛 (或其它蜘蛛名称均可);红蜘蛛 20.基节腺;马氏管;书肺;气管 21.节肢动物;蛛形 纲;甲壳纲;昆虫纲;双翅目 22.头;躯干;一;气管;马氏管;蜈蚣;马陆 23.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吮吸式;舐吸式;咀嚼式;吮吸式;刺吸式;嚼吸式;舐吸式 24.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25.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 26.翅内小管 27.大颚;小颚;下唇 28.气管;书肺;书鳃;鳃 29.咀嚼式;大颚;小颚;下唇; 上唇;舌 30.蜻蜓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变态;渐变态;渐变态 ;完全变态 31.前肠;中肠;后肠;中肠 32.双翅目;环毛;膜质;特化为平衡棒;刺吸式;完全变态 33.感觉;摄食;运动;代谢;繁殖 34.鞘翅;半鞘翅;鳞翅;膜翅 35.上 1.C 2.D 3.B 4.D 5.B 6.D 7.A 8.C 9.B 10.D 11.B 12.A 13.A 14.C 15.D 16.B 17.B 18.C 19.A 20.D 21.D 22.C 23.B 24.C 25.C 26.A 27.B 28.B 29.C 30.B 31.C 32.D 33.C 34.B 35.B 36.A 37.C 38.B 39.D 40.A 41.A 42.C 43.C 44.D 45.D 46.B 47.D 48.B 49.B 50.C 51.A 52.C 53.B 54.D 55.D 56.B 57.B 58.C 59.C 60.C 61.A 62.C 63.B 64.C 65.B 66.C 五、问答题 1.答案要点:(1)具几丁质的外骨骼,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2)身体具体节,而且是明 显 的异律分节,一般可分头、胸、腹3部分。(3)具有分节的附肢,一般每节一对,司多种功能 。(4)具有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心脏在消化道背方。(5)具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 并 以气管、鳃、书鳃、书肺和体表进行呼吸。(6)肌肉全为横纹肌,成束状,收缩强劲有力。( 7) 消化管完全,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消化系统发达。(8)排泄系统为与体腔管同源的触角 腺、颚腺或基节腺、或为与消化管相连接的马氏管。(9)具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单眼、复眼、 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等)和发达的神经系统,神经节有愈合趋势。(10)雌雄异体,一 般雌雄异形;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 2.答案要点: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 分布最广的一类,它们成功地登上陆地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这是因 为它 们一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的新结构,一面又发展原有的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顺应陆地上 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具体表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借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而且是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 结构和功能上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也是节肢动 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各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多功能,如 爬行、游泳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多数陆栖种类用 气管、书肺 29 (5)具 (6)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取食的能力 ,消化、吸 (8)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合的神经节 提 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 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 和间接发育, 3.答案要点:(1)结构在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外常被几丁质 外骨骼。(2)体节数及与之相关的附肢对数较多,每个体节几乎一对,触角2对,附肢大多 保 持双枝型。(3)用鳃呼吸。(4)排泄器官为触角腺和颚腺。(5)消化系统常为一根直管,胃内 具有几丁质构造的胃磨。(6)开管式循环系统。(7)神经系统低等种类保持梯形,高等种类神 经节明显愈合。(8)感觉器官发达,有嗅毛、触毛、复眼及平衡囊等感觉器官。(9)一般雌雄 异体,发育经变态;绝大数种类水栖,海洋种类特别丰 4.答案要点:(1)具几丁质的外骨骼。(2)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对 触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 翅,腹部附肢几乎全部退化。附肢对数少,且全部单枝型。(3)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有完 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即气管。(4)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5)排泄器官为马 氏管。(6)开管式循环系统。(7)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有触毛、听毛、弦音感受器、嗅 毛、单眼、复眼等。(8)典型的链状神经,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 统三部分。(9)两性异形明显,大多数行两性生殖,发育有变态现象。 5. 节肢动物各纲比较 甲壳纲 蛛形纲 多足纲 昆虫纲 躯体分部 通常分为头胸部和分头胸部和腹部 分头部和躯干部分头、胸和腹3部 腹部 (或有不明显的 胸部) 附 触角 2对 无 1对 1对 肢 口器 大颚1对,小颚2螯肢、脚须各1对 大颚1对,小颚大颚1对,小颚2 对,颚足数对 1-2对 对 足 通常每节1对 头胸部4对 每节1-2对 胸部3对 呼吸器官 鳃 书肺和气管 气管 气管 排泄器官 绿腺或颚腺 马氏管和基节腺 马氏管 马氏管 生殖孔 1对、在胸部后方 1个,在腹部前方 1个,躯干部前方1个在腹部后端 或后方 发育 通常有幼虫时期 通常无幼虫时期 无幼虫时期 通常有幼虫时期 主要生活环境 海水、淡水、少数主要在陆地 陆地 主要在陆地 陆地 6.案要点:昆虫的口器是取食器官。由头部的骨片及三对附肢组成。主要有以下五 (1)咀嚼式口器:是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类型。包括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及舌 ,大颚可以研磨,咀嚼食物,小颚须有嗅觉和味觉作用,舌有味觉功能。如蝗虫具有 (2)刺吸式口器:是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它的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 了六条口针, 30 (3)吮吸式口器:为蝶蛾类所具有的口器。主要是由两个小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并相互嵌合 成管状,中间形成食物道,除下唇须尚发达外,口器的其它部位退化或消失 (4)舐吸式口器:为蝇类所具有的口器。大、小颚退化,但留有小颚须,下唇延长形成喙, 喙背面的槽 (5)嚼吸式口器:为一些蜂类所具有的口器,有咀嚼及吸收两种功能。上唇及大颚保持咀嚼 式类型,适于咀嚼花粉,小颚及下唇延长成管状,适于吸食花蜜,小颚的外颚叶发达,呈刀 状,盖在下唇的中唇叶 由于食性及取食方式的不同,昆虫的口器基本上可分为以上五类,昆虫的食性极为复杂而不 同的口器是对不同食性的适应。昆虫对人类危害方式与其食性是分不开的,掌握口器的类型 对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口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杀虫剂。例如,咀嚼式的口器应用胃 毒剂,刺吸式品器应用内吸剂或触杀剂等农药,但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3种作用的农 药(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则无论是哪一种 7. (1)昆虫具有几丁质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 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昆虫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 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的附 (2)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部分, 有触角一对,头部及其附肢形成变化不同的口器,与它们各种食性分不开。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 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 (3)很小的体型。小型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 、躲避侵害, (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 管还可连接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能将食物残渣 的水分及盐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 水分的丢失。 (7) (8)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 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及光学感 受器(视觉)。使之具有 (9)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并产具有羊膜的卵。昆虫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 性生殖、孤雌生殖 、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且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 利 (10)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 之间有效地 以上昆虫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造成了昆虫陆栖生活的繁 8. 用剪刀先从虾的头胸甲后缘开始,沿头胸部两侧向前剪,然后将头胸甲剪去,可观察到心脏 、肝脏、胃、生殖器官等。然后再用剪刀沿腹部两侧由前向后剪,将腹部背面外骨骼去掉, 再用镊子移去腹部一部分肌肉,露出消化道,即可以观察消化系统。再用摄子将全部腹部肌 内和头胸部的内脏除去后,但保留食 9.答案要点:解剖方法:用剪刀将棉蝗的翅和足剪去,沿体两侧气门上方,自腹部末端向 前剪刀,注意剪刀尖向上提,以免破环内脏器官,然后用镊子小心地将背壁取下,存放在 解剖盘中,再加少量水,以 31 观察顺序:(1)循环系统:观察已取下的腹部背壁内面,在正中线上隐约可见一条透明的管 状构造。前 (2)呼吸系统:在除去背壁时,可见到由气门向内通入一条短的白色半透明小管,并有分枝 互相连接, (3) (4)消化系统:将精巢或卵巢拔开或除去后,即可进行观察。包括前肠(口腔、咽、食道、嗉 囊、砂囊)、 (5)排泄器官:位于 (6)神经系统:用尖头镊子除去头顶部分的外骨骼和骨肉,注意在食道上方有一白色的脑, 以及食道左右两侧的围食道神经,然后将消化道除去,露出下面的腹部神经链和神经节,即 11.答案要点: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为学者所公认。理由有(1)身体同是具体 节 的。(2)神经系统基本上是相同的。(3)排泄系统如触角腺等构造和体腔管是同源的。(4)叶 足的构造和疣足是相似的,因此节肢可能是在疣足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5)循环系统在消 化管背方。(6)原始的有爪纲兼有 12.答案要点: 环节动物?海栖的原有爪类(原有颚类) (节肢动物的远祖)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 五辐对称 2 次生性辐射对称 3 水管系统 4 三、填空 1( )骨骼,它起源于( ) 2( )、( )、( ) 3( ),囊胚经( )形成原肠胚,同时以( )法形成体腔,并且由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 )系统和( ) 4( )( ) 5( ) 6( )、( )、( )、( )、 ( ) 、 ( ) 7 )卵裂,蛙卵属于( )卵裂,鸡卵为( )卵裂,昆虫卵属于( ) 8 )而形成原肠胚,以( )形成体腔,胚胎发育时的原口将来变成( ),它区别于原口动物而属( )。 9 ),其幼体为( )对称,成体为( )对称,成体的这种对称形式特称为( 10 )、( )、( )、( )和( )五纲。 11 )纲的( )幼虫与( )门的幼虫( )相似。 12动物不同于其它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属于( )动物,本门常用的代表动物为( ),它属于( 13 )、( )纲、( )纲、( )纲、( 14 )、( ) 15 )两部分发,它是由( )的一部分特 32 16包含三个有联系的系统( )17发育过程中出现三种形态的幼体( )18类口内具结构复杂的咀嚼器,称( 19 )养殖业的敌害;海胆是( 20 )、( )、( )三部分,其体腔是( )起源于( ),其上皮为(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因为( ) AB C D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毛壶 D 10( ) A B C D 11 各纲中具柄结构的是( ) A B C D 12( A B 海胆 C 筐蛇尾 D 箭虫 13( ) A B 海盘车 C 乌贼 D 第十二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五辐对称:是指通过虫体的口面及反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 次不同的 切割,所切出的两个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或是说沿着身体的体轴,整个身体由五个相似的 2.次性性辐射对称:棘皮动物的幼虫时期是两侧对称的,长成成体后 才变成五辐对称,我们把这种辐射 3.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所特有的结构,由体腔的一部分演变而成, 包括筛板、石管、环小管、辐水管、 4.围血系统:海盘车的血系统很不发达,全由微小的管道或血窦组成 ,其外往往由一相应的管状体腔包围着(常称为围血窦),这 33 1.内;中 2.围脏腔;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3.均等卵裂;内陷;体腔囊;围血;水管 4.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的头足类(有由中胚层形成的,保护脑的软骨) 5.海参纲 6.筛板;石管;环水管;辐射管;侧水管;囊状 7.等全分裂(均等卵裂);不等全裂(不 等裂);盘状卵裂(盘裂);表面卵裂(表裂) 8.内陷;体腔囊法;肛门;后口动物 9.棘 皮动物;海星;两侧;五辐对称;次生五辐对称 10.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 海百合纲 11.海参;耳状;半索;肠腮纲类的柱头虫 12.后口;海盘车;海星 13.昆虫纲;蛇尾纲;腹足纲;海参纲;海百合纲 14.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蛇尾幼 虫;耳状幼虫 15.生殖窦;环窦;次生体腔 16.外神经系;下神经系;反口神经系 17.纤毛幼虫;羽腕幼虫;短腕幼虫 18.亚里斯多德提灯 19.贝类;藻类 20.头;躯干 ;尾 1.角质膜 2.上皮 3.神经层 4.直皮 5.真皮间隙 6.环肌 7.纵肌 8.体腔上皮。 1.?棘皮动物 ?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管足有运动、呼吸、排泄、捕食等多种功能 。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裂 17 18 三、填空题 1 )、( )、( )此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征如循环系统属( )式,心脏位于消化道的( ),尾总是在( )的后方,称为( )尾。另外,还有一些性状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如具有( )胚层、后口,存在( )体腔,( )的体制 2 )亚门、( )亚门和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包括( )纲、( )纲、( )纲、( )纲、( 3 )之 间,来源于胚胎期的( ),由富含( )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 4 )时期,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 5 )部分,在高等种 类中前、后分化为( )和( );神经管腔在 脑内形成( ),在脊髓中成为( ),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心的( ),位于( 6 )和住囊虫,营( )或( )生活,有些种类有( )现象,本亚门包括( )纲、( )纲、( 7 )以上 。柄海鞘是海鞘类中的优势种,经常与盘管虫、苔藓虫等附着在一起,固定在砖头、船坞以 及海水养殖的海带筏和扇贝笼上,被作为沿海( )的重要指标种。 8是( )却能重叠附生,呈现垒叠的( )现象,这对种群的( 9 )类型,体长数毫米至20毫米 ,代表动物为( ),体外( )被囊,缺乏围鳃腔,终生保持长尾的幼体状态,营( )生活,生长发育过程中( )逆行变态,又名( 10 )纲,分隶属于( )属和( 11 ),无明显的头部,左右侧扁,半透明, 可隐约见到皮下的( )和腹侧块状的( ), 身体两端尖出,( )故有( )之称,又因其 尾形很像矛头而 34 名( 四、选择填空 1 ( ) A B C D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 ) A B C D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B——桑椹胚——囊胚——神经胚—— C——囊胚——桑椹胚——原肠胚——神经胚 五、完成下列表格 纲名 颌的有无 附肢特点 羊膜有无 体温是否恒定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七、问答说明题 1 2? 3 4 一、名词解释 1.脊索动物:在个体发育的全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脊神 经管和鳃裂的动物。 2.头索动物: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脊神经管和咽鳃裂三个主要 特征,脊索纵贯身体全长,达到身体最 3.脊椎动物:有明显头部和附肢,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 随后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而且脊柱 4.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 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 35 5.四足类:具有五指(趾)型附肢的脊椎动物。 6. 7.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 8.无颌类:无上、下颌和成对附肢的脊椎动物。如圆口纲动物。 9.无头类:头索动物因头部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脑的 分化,又称无头类。 10.变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的热量和体温调 节机制不完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 11.恒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高,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和体温调节机 制完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内温动物。 12.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 成对排列 、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13.有头类:脊椎动物的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 显的头部,故又称有头类。 14.小肾囊:柄海鞘无专门的排泄器官,仅在肠附近有一堆具有 排泄机能的细胞,称为小肾囊。 15.肝盲囊:文昌鱼的肠为一直管,向前伸出一个盲囊,突入咽 的右侧,而称为肝盲囊,其能分泌消化液,与脊椎动物的肝脏为同源器官。 16.背裂:文昌鱼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为背裂。 17. 18. 1.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闭管;腹面;肛门;肛后尾;三;次生;两侧对称 2.头索动物;尾索动物;脊椎动物;圆口;鱼;两栖;爬行;鸟;哺乳 3.神经管;原肠背壁;液泡;脊索鞘 4.胚胎发育;骨质脊柱 5.中枢部分;脑;脊髓;脑泡;中央管;腹神经索;消化道 6.海鞘 ;自由;固着;世代交替;尾海鞘;海鞘;樽海鞘 7.90%;污损生物 8.同种个体;聚生; 繁衍 9.原始;住囊虫;无;自由;无;幼形纲 10.头索;文昌鱼;偏文昌鱼 11. 四、选择填空1.B 2.A 3.C 4.B 5.A 6.B 7.C 8.B 9.A 五、完成下列表格 纲名 颌的有无 附肢特点 羊膜有无 体温是否恒定 圆口纲 无 无 无 不恒定 鱼纲 有 具偶鳍 无 不恒定 两栖纲 有 有成对五指(趾)附肢 无 不恒定 爬行纲 有 有成对五指(趾)附肢 有 不恒定 鸟纲有 有 成对五指(趾)附肢 有 恒定 哺乳纲 有 成对五指(趾)附肢 有 恒定 六、问答题 1.答:脊索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中的重大事件,使动物的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获得质 的飞跃。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在动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 脊索(以及脊柱)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是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 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因而 有 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脊索的中轴支撑作用也使动物体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对于主动 捕食及逃避敌害都更为准确、迅捷。脊椎动物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以及椎管对中枢神经 2.答:通过对原索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的研究,能够对脊索动物的演化提供有说服 力的证据,所 从身体结构上来看,原索动物既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这三点(脊索动物的主要特 征),又具有许多低等的以及和无脊椎动物相似的特征,如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 附 肢,头索动物无心脏,排 36 泄系统为分节排列的肾管,尾索动物的开管式循环,头索动物为不 完善的闭管式循环等,这些身体结构 从胚胎发育的情况来看,头索动物既以简单而典型的形式代表着脊索动物胚胎发育的情 况,而早期胚胎发育又与棘皮动物相似,从胚胎学的角度又说明了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 3.答:脊索动物是由哪一类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至今尚未找到古生物学的证据。因此脊索 动物的起源问题,只能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来进行推断。一般认为脊索动物与无脊 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其根据是:棘皮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属于后口动物 ,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脊索动物相似,从生物化学方面也证明:棘皮动物的肌肉中 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是处于无脊椎动物(仅含精氨酸)和脊索动物(仅有肌酸)之间的过渡 类型;半索动物的成体有鳃裂和背神经管的的雏形,与脊索动物相似,而柱头虫与棘皮动物 的幼虫又很相似。故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亲缘关系密切。又根据文昌鱼的身体结构与个体发 育兼具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文昌鱼可能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4.答:?脊索和背神经管只存在尾部。?大多体表有被囊。?大多数仅幼体有尾。?营固 着或自由生活。 第十五章 圆口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1 )形,可分为( )、( )、( )三部分,营( )生活。 2多纵行的( )及一条纵行的( ),增加了吸收养料的面积。 3 )、( )和( 470多种,分属( )目和( 55、6月间集群( )或( )进行繁殖,生殖后( )。幼鳗经过( 6 )类 ;具有独特的呼吸结构——鳃囊,又称( )类;由于头背中央 仅有一短管状的单鼻孔;故又称( )类。 三、问答题 1 2 3 4?各有些什么种类? 1.圆口动物: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 2.囊鳃类:圆口纲动物呼吸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故又称 二、 填空题 1. 2.3.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 4.七鳃鳗; 5.溯河而上或由海入6. 1.答:七鳃鳗呼吸系统比较特殊,消化道从口腔的后部向腹面分出一支盲管,称为呼吸管,管的左右两侧,各有内鳃孔七个。每个鳃孔通入一个鳃囊,囊中有许多由内胚层 演变而来的鳃丝,构成呼吸器官的主体。鳃囊通过外鳃孔与外界相通,这样七鳃鳗呼吸时,水流进出都是通过外鳃孔,与一般鱼类由口腔进水经鳃孔出水的方式不同。这与七鳃鳗的寄生生活是相适应的,因为七鳃鳗要用口漏斗吸附在寄主体表,无法从口中 2.答:?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脊索终生存留,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 形。 ?只有奇鳍,没有偶鳍。 ?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的中线上。 ?独特的鳃 呼吸器官——鳃囊。 ?内耳中 37 3.答:?头部腹面有杯形的口漏斗,口漏斗和舌上具有角质齿,角质齿损伤脱落后 可再生,这样便于吸附和锉破鱼体,吸食血肉。?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而且鳃孔周围有强 大的括约肌和缩肌,控制鳃孔的启闭,当七鳃鳗用口吸附在寄主体表或头时 ,水就要从外鳃孔进出而无需经过口。?七鳃鳗在眼眶下的口腔后有1对“唾腺”,腺的分 4 ?口位于漏斗底部 ?鼻孔在两眼中 间的稍前方 ?脑垂体囊不与咽部相通 ?鳃孔7对,鳃笼发达 ?内耳有2个半规管 ?卵小,发育有变态 代表种类 盲鳗目:?无背鳍和口漏斗 ?口位于身体最前端 ?鼻孔开口于吻端 ?脑垂体囊与 咽相通 ?鳃孔1-16对,鳃笼不发达 ?内耳仅一个半规管 ?卵大,发育无变态 代 第十六章 鱼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填空题: 1 )、( 2 )、 硬鳞和( )其中, ( )为软骨鱼类所 特有,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3 肢骨,前者又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和鳍 4 )、( )、犁 齿、舌齿、腭齿五类。 5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 )、( )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可分为( )和( ),两者产生( 6 )、( 7上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 ) 、( )、( )。 8 )和( )四块骨组成,它的一端与鳔相连,另一端与( )相连 ,有传导( )的作用 9 )和( ),鲤科鱼类的肝脏因混杂有胰细胞而称( )。 10 )个心房和( )个心室。 11 )所引起,如不 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池鱼大量死亡,这种现象生产上叫做( )。 12 )性,产卵后逐渐变为( )性,这种现象叫做( 13 )类,无鳔管的称为( 14软骨鱼纲分为( )亚纲和( )亚 纲,身体 呈梭形,鳃裂侧位的属于( )总目;身体扁平,鳃裂腹位的属于( )总目;硬骨鱼纲分为( )亚纲和( )亚纲,种类最多的是( )亚纲。 15 ),最小的鱼是( 16 )和( ),其中,( )在鲤科鱼中常见,( 17 )排列;盾鳞平铺于体表呈( )排列,而硬鳞呈( )排列。 18 )和( ),软 骨鱼类和肺鱼类卵巢属于( ),而硬骨鱼类的卵巢为( 19 )鱼类,( )亚纲;矛 尾鱼属( )总目,澳洲肺鱼属( )总目,属 ( )亚纲,也称( 38 20 中华鲟属( )科( )目;白鲟属( )科( )目 鲥鱼属( )科( )目;大麻哈鱼属( )科( )科( )目;青鱼、鲫鱼、团头鲂属( )科( )目胡子鲇属( )科 ( )目;鳜鱼属( )科( )目黄鳝属( )科( )目;带鱼属( )科( 乌鳢属( )科( )目。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硬骨鱼脊椎的分区是( ) A B、尾椎 C D 4 软骨鱼肠管内具有( ) A B C D 5 泥鳅的辅助呼吸器官为( ),肺鱼为( ),乌鳢为( ),弹涂鱼为 ( )。 A B C DE F 6 软骨鱼用( ) A B C D 7 鱼类内耳起平衡作用的主要部位为( ) A B C D 8 软骨鱼类的心脏组成是( ),硬骨鱼类心脏组成是( ) A B C D 9 鲫鱼体表的侧线与身体内哪一部分相联系( ) A B C D 10 我国三大海产鱼是( ) A B C D 11 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 A B C D 12 目前我国淡水高密度养鱼发展的方向是( ) A B C D 13 下列属于生殖洄游的是( ) A 育肥场 B C 育肥场 D 产卵场 育肥场 14 ( ) A B C D 15 鱼类的视觉中枢在( ),呼吸中枢在( ),嗅觉与活动调节中枢在( ) 。 A B C D 16 鲫鱼内耳的主要功能是( ) A B C D 17 身体延长的鱼如鳗鲡、黄鳝、带鱼的鳞片一般都( ) A B C D 18 雄鱼寄生在雌鱼体内或体表的鱼是( ) A B C 鱼 安 鱼 康 D 39 19 在鱼类中,雄鱼具有育儿囊的鱼是( ) A B C D 20原来不产于我国,主要以美洲和非洲以及西南亚分布多,后来引进我国,其分类地位是( )。 A B C D 21 鱼旁 鱼皮 鱼的第二特征是( )。 A B C D 22 鱼类心脏中的血为( ),出鳃的血是( ) A B C D 23 软骨鱼和硬骨鱼是否有唾液腺( ) A BC D 24( ) A B C D 25 软骨鱼的生殖方式是( ) A BC D 26 种类最多的鱼类是( ) A B C D 27(种类最多)是( ) A B C D 28 鲨鱼、大黄鱼、鲤鱼、雀鳝的鳞片分别是( ) A B C D 29 椎体为双凹型,其中有残存脊索的动物是( ) A B C D 30 鱼类皮肤腺分泌的粘液具有( ) A B C DA+B+C 31 硬骨鱼胃肠交界处幽门垂的作用是( ) A B C D 32 鱼类有脑神经多少对( ) A2对 B8对 C10对 D12对 五、简答题 1 2 3 4 6 7 8 9(每目最多不超过两个 ) 1.鳞式:硬骨鱼类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 侧线鳞数目 侧线上鳞数目 侧线下鳞数目 2.迷齿:古总鳍鱼类和古两栖类及坚头类的牙齿,从横切面上看 ,珐琅质深入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 40 3.脂鳍:有的鱼类在尾部背面的正中线生有一个由皮肤和脂肪构成 4.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交配器,是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 成的变形器官。 5.鳍式:鳍的种类及鳍条数目的表达式。如鲤鱼的鳍式为:D ,19-20;P16-18;V8-9;A5-6;C20-22。DPAC,分别代表背 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罗马字代 6.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一定时期,依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 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性的迁游,如大、 7. 8.索饵洄游:鱼类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 9.生殖洄游:以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进行的迁游。 10.年轮:鱼体由于体内营养物质摄食状况不同呈现周期性有规律 的生长,在 鳞片表面留下鳞嵴变化 11.银膜:鱼类眼球脉珞膜层中所特有的一层银色薄膜,含有鸟粪 素,可将射入眼球的微弱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 三、填空题 1.纺缍型;侧扁型 2.骨鳞;盾鳞;盾鳞 3.头骨;脊柱;带骨 4.颌齿;咽齿 5.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颉颃 6.虹膜;脉 络膜 7.原尾;歪尾;正尾 8.间插骨;三角骨;内耳;声波 9.肝脏;胰脏;肝胰脏 10.1;1 11 12.雌;雄;性逆转现象 13.管鳔类;闭鳔类 14.板 鳃;全头;鲨形;鳐形;内鼻孔;辐鳍;辐鳍 15.鲸鲨;邦达克 16.圆鳞;栉鳞;圆鳞;栉鳞 17.覆瓦状;对角线;成行 18.游离卵巢;封闭卵巢;游 离卵巢;封闭卵巢 19.软骨鱼;全头;总鳍;肺鱼;内鼻孔;肉鳍 20.鲟;鲟形;白鲟 ;鲟形;鲱;鲱形;鲑;鲑形;鳗鲡;鳗鲡;鲤;鲤形;胡子鲇;鲇形;鱼旨;鲈形;合鳃;合鳃;带鱼 四、选择填空1.A 2.C 3.C 4.B 5.E、C、F、A 6.C 7.C 8.D、B 9.C 10.A 11,B 12.C 13.D 14.C 15.B、D、A 16.D 17.C 18.C 19.A 20.C 21.B 22.A、B 23.D 24.D 25.D 26.B 27.A 28.A 29.B 30.D 31.D 32.C 1.结构: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内壁为粘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外壁为纤维 膜层,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可将鱼类分为两大类:一为有鳔管的管鳔类 ,如鲤形目,鲱形目等,一为鳔管退化消失的闭鳔类,如鲈形目等。功能:调节鱼体的比重,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 消耗,它的机能是通过特有的气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窗或鳔管排放气体而控制的。 2.侧线是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管以一系列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 界相通的侧线,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内有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感觉器。侧线能感受低 频率的振动,可以判定水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 障碍物等,因而在鱼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3.淡水鱼的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为了维持其渗透压的平衡,它通过 肾脏借 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及时排出浓度极低的大量尿液,保持体内 水 分恒定。另外,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维持 海水硬骨鱼体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鱼类一是从食物内获 取水分;二是吞饮海水,海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鳃上的排盐细胞将 多余的盐分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4.软骨鱼类:是内骨骼全为软骨的海生鱼类,体被盾鳞,鼻孔腹位,鳃孔5-7孔。 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歪形尾,无鳔和“肺”,肠内具螺旋瓣,输卵管与卵巢不直接相 连,雄鱼有 硬骨鱼类:骨骼大多由硬骨组成,体被骨鳞或硬鳞,一部分鱼类的鳞片有次生退化现象;鼻 孔位于吻的背面;鳃间隔退化,鳃腔外有骨质鳃盖骨,头的后缘每侧有一外鳃孔。鳍膜内有 鳍条支持,大多为正型 41 尾。通常有鳔,肠内大多无螺旋瓣;生殖腺外膜延伸成生殖 导管,二者直接相连。无泄殖腔和鳍脚,营 6. ?鱼类开始具备上、下颌,进入颌口类的行列。颌的出现,加强了动物个体主动捕食的能力 ,扩大了食物的范围,有利于脊椎动物自由生活的发展和种族的繁衍,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 中一项重要形态变革。 ?鱼类开始具备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偶鳍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动物体运动 能力,并为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打下基础。 7.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大多呈纺缍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 部分,无颈部;体表被有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大多具侧线系统 ,可感知水波及水流等;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等。 8.?口的位置与食性的关系: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口为上位;以底栖 生物或附生在石头上的藻类为食的鱼,口为下位; 以中上层食物为主的类,口为端位。?牙齿与食性的关系:肉食性鱼类牙齿比较尖锐;杂食性鱼类牙齿多呈切刀 形,缺刻形,磨形或刷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牙齿较细弱或作绒毛状。 ?鳃耙与食性:草食或杂食性鱼类,鳃耙短而疏;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 ,鳃耙长而密。?胃肠与食性:草食、杂食鱼类,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长;肉食性鱼类, 胃肠分明可辨,肠管较短。?消化酶与食性:肉食性鱼类胃液中胃蛋自酶活性较高;非肉食性鱼类胃蛋 白酶少,而淀粉酶、糖原分解酶,麦芽糖酶含量多;捕食甲壳和浮游生物的鱼类,胃内几丁 质分解酶活性高。 9 鲟科 鲟形目 白鲟白 鲟科 鲟形目 大银鱼 银鱼科 鲑形目 胭脂鱼 胭脂鱼科 鲤形目 第十七章 一、名词解释 1 4 三、填空题 1 )、( )和( )。其中鱼螈是( )的代表动物 ,各种蝾螈和鲵是( )的代表动物,而各种蛙类和蟾蜍是( 2 )、( )、尾和( 3脊柱可分为颈椎、( )、( )和( ),颈椎( )枚,枕髁关节( )个,使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4 发展为包括( )循环和( )循环的双循环,包括( )系统和( )系统两部分。52支,一支是( ),另一支为( )。6蟾类在产卵前常有( )现象。 7 )目,我国仅产一种,叫( ),产于( );还有( )目和( )目,种类最多,结构最高等的是( )。 8 );我国东北产的( )蛙,干制雌性整体叫( ),其干制的输卵管为( 9 10 )、椎管、( )、( )、( 11? 娃娃鱼( );极北小鲵( ); 东方蝾螈( ); 中国雨蛙( ); 中国林蛙( ); 班腿树蛙( ); 北方狭口蛙( )。 四、选择填空 1 两栖类是( ) A BC D 42 2 两栖类是( ) A B C D 3 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 A B C D 4 仅蝌蚪、圆口类、鱼类才具有的感觉器官是( ) A B C D 5 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 A B C D 6 产于美洲和地中海地区的树螈,呼吸器官是( ) A B C D 7 青蛙舌的特点是( ) A B C D 8 有关青蛙牙齿的正确说法是( ) A B C D同型齿 9 蝌蚪的心脏组成是( ) A1心房,1心室 B2心房,2心室 C1心房,2心室 D2心房,1心室 10青蛙成体的心脏组成( ) A1心房、1心室 B2心房、1 C2心房、2心室、动脉圆锥 D2心房、1心室、动脉圆锥 11 两栖类背大动脉由什么形成( ) A BC D 12 青蛙运动方式比较简单,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BC D 13 青蛙消化道的组成是( ) A B C D 14 青蛙尿液排出的途径是( ) A B C 体 D 泄殖腔―――体外 15 ) A B(中肾管) C D(经过肾脏),――中肾管―――泄殖腔 16 居于水中的一个界于水和空气之间的生物类群是( ) A B C D 17 雄蟾蜍生殖系统的特点是( ) A巢呈短椭圆形 B C D 18( ) A B C D 19 两栖类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 ) 43 A B C D 20 两栖类成体的血循环属于( ) A B C D 21 两栖类的呼吸属于( ) A B呼吸 C D 22 青蛙听觉器官的组成是( ) A B C D 23 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 ) A B C D 24 关于脂肪体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25 腰带由什么构成?( ) A BC髂骨、坐骨、尾骨 D坐骨、耻骨、荐椎、尾骨 26 蛙蟾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演变顺序为( ) A4对内鳃――1对肺 B3对外鳃 ――1对肺 C3对外鳃――4对内鳃 ――1对肺 D4对内鳃――3对外鳃――1对肺 27 两栖动物的排泄器官是( ) A B C D 28 胚胎发育过程中,三胚层在( ) A B C D 五、简答题: 1 2 3 4 一、名词解释: 1 吞咽式呼吸 :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 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 4 原脑皮 :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层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 三、填空题: 1 2 31、2 4 5 6 7 8 9 10 11 四、选择填空 1C 2D 3D 4D 5D 6D 7D 8D 9A 10D 11C 12B 13D 14D 15D 16C 17D 18D 19A 20D 21D 22C 23B 24C 25A 26C 27D 28C 1 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 成对 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 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随着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也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 环。?大脑半球分化较鱼类明显,大脑顶壁 44 出现了神经细胞。?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 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 2 ,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心脏有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不完全 的双循环。?具有五趾型附 3 分蒸发。?四肢还不够强健。?肺呼吸还不完善,还要依靠皮肤辅助呼吸。?胚胎无 4蛙变态前(蝌蚪)的呼吸器官是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与鱼类的呼吸方式相同;变 态后,鳃消失,出现肺,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这是陆生动物的呼吸方式。但两栖类是首 次登陆动物,虽然肺呼吸解决了在陆上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呼吸功 能不强,还依赖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第十八章 爬行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7 行动物 8 9 10 11 12 13氏孔 14 15 三、填空题 1( ) 型、( )型 和 ( ) 2( )椎、( )椎、( )椎、( )椎 和( )椎五个部分。第一、二枚颈椎分别特化为( )椎和( )椎,枕骨髁( )枚,荐椎( )枚。 3( )目、( )目、( )目、( )目和( )目。其中最古老的动物是( ),产于( ); 结构最高等的爬行动物是( )类。没有四肢,身体呈蛇形的蜥蜴叫( )。我国最大的蛇是( ) 4( )5( ) 6( )、( )、( )和( )四部分。 7( )、( )、( )、( )、( ) 8( );蜥蜴、蛇类为( ),而龟、鳖类常为( )。 9( )与真皮来源的( ) 10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 ) 、 ( )、( )、( )等4个 11( )、( )、( )和( )等口腔腺,其分泌物有助于( )的完 12( )对,而蛇和蜥蜴有脑神经( ) 四、选择填空 1( ) A B C D 2 胸廓的构成是( ) A—肋骨 B胸椎—C颈椎、胸椎—肋骨—胸骨 D胸椎—肋骨—胸骨 3 胸廓为哪些动物特有( ) A B C D 4 次生骨质腭最完整的爬行动物是( ) A B C D 5( ) A B C D 45 6( ) A B C槽生齿、同型齿 D齿 7 按前沟牙、后沟牙、管牙的顺序排列,应是哪些的毒蛇( ) A B C D 8 爬行类的呼吸是( ) A BC D 9 靠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和鼻孔的开关相配合以及胸廓的张缩两种方法造成呼吸动作的是( ) A B C D 10 除了肺呼吸外,还有副膀胱辅助呼吸的爬行动物是( ) A B C D 11( ) A B C D 12( ) A B C(喙头蜥) D 13( ) A B C D 14 犁鼻器是什么器官( ) A B C D器 15( ) A B C D 16 爬行动物的“盐腺”是什么器官?( ) A B C D 17 盐腺多数位于什么部位( ) A B C D 18 爬行纲中结构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19( ) A B C D 20 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位于哪个省?( ) A B C D 21 关于扬子鳄血液循环系统的正确说法是( ) A BC D 22( ) A B C D 23( ) A BC D 24( ) A B C D 25 爬行类、蜥蜴类、蛇类、龟鳖类的心脏组成是( ) A—1心房、1心室 B—1心房、1 C—2心房、1心室 D—2心房— 26( ) A B C 27 爬行动物的呼吸运动方式( ) A B C 46 五、 简答题 1? 2 5 6 喙头蜥 乌龟 玳瑁 鳖 大壁 脆蛇蜥 避役(变色龙)蟒 红点锦蛇 尖吻蝮 扬子鳄 一、名词解释: 1 用是使内鼻 2 3 41对盲囊状结构,内壁有嗅粘膜,是一种化 学感受器。 56类和爬行类,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 幼体时才产生,胚胎发育的营养 7 8 9 10 11挤等机械刺激时,附生在自残部位前后的 尾肌分别向不同方向作强烈的不协调收缩,于是就会在尾椎骨的的某个自残部位连同肌肉、 皮肤一起断裂,这种现 12 。牙的表 132个心室的孔称潘氏孔。 14膜动物的膀胱是由胚胎期的尿囊基部扩大而成的,因而称为尿囊膀胱。 15物眼球的巩膜中有一圈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小骨片称巩膜骨。在鸟类中也有,具有 1 21;2 3 龟鳖目;蜥蜴目;蛇目;鳄目,喙头蜥,新西兰,鳄,蛇晰,蟒蛇 4 生代 5(坚头类) 6 7 胚胎;卵黄囊 8 横裂 圆形 9 10 ;合颞孔类; 双颞孔类 11 舌下腺;湿润食物和吞咽动作 1212;11 四、选择填空 1D 2D 3D 4A 5D 6B 7A 8D 9A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B 17A 18A 19A 20A 21D 22C 23C 24D 25 D 26B 27C 五、简答题 1?爬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具有了陆上繁殖的能力。 ?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外被角质鳞片,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有效地防止了体内水份的蒸发 。 ?肺的结构比两栖类复杂,胸廓的出现,使肺呼吸机能加强。 ?四肢较两栖类强健,指(趾)端具爪,适于陆上爬行,后肢通过腰带与2枚荐椎相连,构成 牢固支架, 47 2 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卵壳具有通透性,能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卵内贮 存有丰富的卵黄,保证胚胎在发 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发生环状皱褶,不断向背方生长,包围胚胎,在胚胎 外构成两个腔——羊膜腔和胚外体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能在液体环境中发育,能 防止干燥以及机械损伤。另外,还形成一尿囊,可以收集胚胎发育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另外尿囊与绒毛膜紧贴,其上富有血管,胚胎可通过多孔的卵壳或卵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适应,它解决了在陆上 进行繁殖的 5 6 龟鳖目;大壁虎:壁虎科,蜥蜴目;脆蛇蜥:蛇蜥科,蜥蜴目;避役:避役科,蜥蜴目; 蟒:蟒蛇科,蛇目;红点锦蛇:游蛇科,蛇目;尖吻蝮:蝰科,蛇目;扬子鳄:鳄目,鳄科 第十九章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盆)8重呼吸 9 10 11 12(视觉) 13上囊 14 15 16 17 18翼镜 19(型)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三、填空 1 2 )、( )、( 3类的皮肤外面具有由表皮所衍生的角质物,如( )、( )、( )和( ) 4 ),有羽毛的地方称为( ),不着生羽毛的地方称( 5 )是同源的,根据它的结构和功能可分为( )、( )和( )。 6 )、( )及( )过程,( )的活动是引 7 )、( )、( )、( )及( )五部分构成 8 ),第二枚称为( ),颈椎椎骨之间的关节面呈( )形,称( 9 )、( )和( 10 )、( )和( )构成,三骨的联结处构成( ),与翼的( 11 )和下( )扇( )十分发达,它们的起点均附着在( )上,通过特殊的联结方式而使翼( )扇动。12 ( )、( )和( 13 14 )和( )有关 ,如取食花蜜鸟类的舌呈( )状或( )状, 而啄木鸟的舌具( )。 15 )和( 169个气囊,与中级支气管末端相连的为( )和( ) ,与腹支气管相连的为( )、( )、( ) 。仅( 17 )、( )、体表覆有角质( )及( ),减少 48 了体表水分的蒸发 18 ),能分泌出比尿浓度大得多的氯化钠,它位于( ),开口于( )。 19 20 )、( )和( )三个部分构成。 21 22 23 )最为发达,( )次 之,( 24 ),还具有雏形的( ) 。 25 )和( ) 26 )亚纲和( )亚纲 27 28 )、( )和( )等鸟类化石。 29 30 )、( )、( ) 和( )。 31 32 33的突胸总目鸟类,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可分为( )、( )、( )、( )、( )和( )六个生态类群。 34( ) 358000Km记录的鸟是( ) 36( )、( )及( )均长,( )细长,4趾在同一平面上。37爪内侧具( ),颈部深曲缩成“S 38( ),能不断地生长并破碎成 粉粒状物,借以清除食鱼时 39( )和( )40( )为我国家鹅的祖先。41占”的“鸠”是( ) 42( ) 43( ) 44( ) 45( ) 46( )号( )鸟( )形目耳孔特大,耳孔周缘具( ) 或( ),有利于收集音 47( ) 48( ) 49( ) 50( ) 51( )及( )通常不足一岁就达性成熟,少数热带地区( )的幼鸟3,5个月即可繁殖。( )性成熟需3年以上,( )4,5 年,( )及( )迟至9,12 52( )、( ) 53( ) 、( ) 、( )、( )、( )、( )和( ) 54( )、( )和( )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占区成功的雄鸟也是求偶 55( )、( )、( )和( ) 56( )、( )、( )和( )。 49 四、选择填空 1 从( ) A B C D 2 ( ) A B C D 3 ( ) A B C D 4 鸟类具有( ) A B C D 5 ( ) A B C D 6 鸟类行使泌尿功能的器官在胚胎期为( ),成体为( ) A B C D 7 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 A B C D 8 鸟类主要的消化腺是( ) A B C D 9 ( ) A B C D 10 鸟类头骨具有( ) A B C DA和B 11 鸟类视觉敏锐,鹰类眼球为( ),号鸟类为( ) A B C D 12 鸟类的皮肤腺只有( ) A B C D 13 下列鸟中只有( ) A B C D 14 鸟类脑的( ) A B C D 15 气囊中只有( ) A B C D 16 古鸟亚纲以( ) A B C D 17 通过对化石研究,鸟类起源于古爬行动物中的( ) A B C D 18 现存体型最大的鸟是( ) A B C D 19 前肢鳍状的鸟是( ) A B C D 20 喉囊特别发达的游禽是( ) A B 目 C D 21 嘴、颈、腿及趾均长,且四趾在一平面上的是( ) A鹳形目 B C D 22 嘴端具加厚“嘴甲”的是( ) A B C D 23 下列动物中为夜行性猛禽是( ) 50 A B C D 24 嗉囊发达的鸟类是( ) A B C D 25 普通夜鹰的趾型为( ) A B C D 26 北京雨燕的趾型为( ) A B C D 六、问答题 1? 2? 3(羽毛)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 5? 6? 7? 8? 9? 10类的过渡形态特征? 113个总目在分类特征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12? 13? 14生态类群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趋同性特征? 第十九章答案 1 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2 :瞬膜是一种近于透明的膜,能在飞翔时遮覆眼球,以避免 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 3 :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能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不致变形 ,并可防水,故雁鸭等水禽的尾 4 :鸟类的羽毛是定期更换的,称为换羽。通常每年有2次换 羽,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 5 :是鸟类特有的结构,由后几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几枚尾椎愈合而成,且与宽大的骨盘 6 :鸟类尾骨退化,最后几枚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以支 7(盆) :鸟类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它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而是一起向侧后方 8 :鸟类由于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连以及肺由互相连通的三级支气管网组成,呼吸一次, 9 :自鸟类开始,心房与心室完全分隔, 心脏分为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在肺循环和体 10 :是巩膜前壁内着生的一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骨片,构成眼球壁的坚强支架,使鸟在飞行 11 :是后眼房内的视神经背方伸入一个具有色素的、多褶的和富有血管的结构,主要有营养视 12(视觉) :鸟类所特有,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 13 腔上囊 :鸟类泄殖腔背方的特殊腺体,幼鸟发达,成体失去囊腔成为一个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 51 14 :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使鸟类具有双重呼吸,还可避免内脏摩擦 及起到冷却作用。鸟类的气囊一共有9个 15 :鸟类腹部的裸区,与孵卵有密切关系,雌鸟在孵卵期间,腹部羽毛大量脱落,称孵卵斑。 16 喉囊 :鹈鹕的喉部皮肤膨大呈囊状,可暂存捕获物,并有助于热天散发热量降温。 17 18 翼镜 19 常态足 :鸟的4 20 对趾型 :鸟类四趾的2-3趾向前,1-4 22 并趾型 23 前趾型 :像雨燕目鸟类那样,后趾向前,即四趾均朝向 24 离趾型 :雀形目鸟类的足趾3前1 25 占区: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它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占区现象。所占的一 26 窝卵数 27 :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的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如多数陆禽。28 晚成雏 :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喂 29 迁徒 :迁徒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有定期 30 31 侯鸟:在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于繁殖区和越冬区域之间,分为夏侯鸟,冬侯鸟。如家燕。 32 旅鸟 :夏季在我国某地以北繁殖,冬季在我国某地以南越冬, 仅在春秋季节规律性地从我国某地路过的鸟类。 1 2 3 4 5鳞片;正羽;绒羽;纤羽 6 7 ;荐椎;尾椎 8 9 10 ;锁骨 ;肩臼;肱骨 11 12 13 14 管;刷;倒钩 15(前)胃;肌胃(砂囊) 16 气囊;颈气囊;锁间气囊;前胸气囊;锁间气囊 17 18 盐腺;眼眶上部;鼻间隔 19 20丘脑;丘脑;丘脑下部 21 22 23 24 25睾丸;输精管 26 今 鸟 27 28 29非洲鸵鸟 30 (鸸鹋);美洲鸵鸟;几维鸟 31 32 33 攀禽;陆禽; 鸣禽 34 35 36 37 38 39绿 头 鸭;斑嘴鸭 40 41 42原鸡 43 44 45 46 ;耳羽 47 48 49 形 50 51鸣禽;鸭类;食谷鸟;鸥类; 鹰类 ;信天翁;兀鹰 52 53 卵;育雏 54 55 56 和记忆;视觉定向;天 1C 2D 3B 4B 5D 6C、D、7A 8A 9B 10A 11B、C 12D 13A 14D 15B 16A 17B 18D 19C 20B 21A 22A 23D 2 4C 25B 26C 1(约为37.0,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 52 ?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徒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 统一。 ?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如筑巢、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本质区别)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恒温是产 热与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恒温的出现,是动物有机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 3 从而调节体温。?构成飞行器官的一部分,即飞翔和尾羽。?使外形成流线型,减少飞行时 的阻力。?保护皮肤不 4 有蜂窝状充气的小腔,解决了轻便与坚实的矛盾。?上、下颌骨极度前伸,构成鸟喙。鸟喙 外具角质鞘,为取食器官。?脑颅和视觉器官的高度发达,使颅腔膨大,头骨顶部呈圆拱形 ,枕骨大孔移至腹面,脑颅侧壁被 5 骨块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的变形。?头骨的特点,同第4题。?颈椎异凹型,运 动灵活,第一枚为寰椎,可与头骨一起在第二枚枢椎上转动。硬骨质的肋骨借钩状突彼此相 关连。鸟类胸骨中线处有高耸的龙骨突,以增大胸肌的固着,脊椎骨骼愈合为综荐骨和尾综 骨,加上尾骨退化,使躯体重心集中在中央,有助于在飞行中保持平衡。?左右锁骨及退化 的锁间骨在腹中线处愈合成“V”字形。避免左右肩带在飞翔时碰撞。?胫跗骨及跗跖骨的 6 由大量的细支气管组成,其中最细的分支是一种呈平行排列的支气管,称为三级支气管或 平行 支气管。在三级支气管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微气管,其外分布有众多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即 在此处进行,它是鸟肺的功能单位。?气管入肺后,成为贯穿肺体的初级支气管,再入次级 支气管,最后到三级支气管,呼气与吸气时,气体在肺内均为单向流动。(3)气囊为鸟类的 辅助呼吸系统。有九个气囊,鸟类吸气时,新鲜空气沿初级支气管大部直接进入后气囊,一 部 分进行碳氧交换;呼出气体时,气囊中的新鲜气体再次进行碳氧交换,保证了鸟体飞行时对 7 扬起及下 扌 扇 的胸小肌和胸大肌十分发达。?后肢具有 8 方 式将食物存贮于消化道内有关。?胃分肌胃和腺胃。?直肠短,不贮存粪便。?消化能力极 9 区和裸区之分。?骨骼轻而坚固,骨骼内具有充气的腔隙,头骨、脊柱、骨盘和肢骨的骨块 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使翼扬起和下 扌 扇 的胸小肌和胸大肌十分发达,背部肌 肉退化,后肢具有适宜于栖树握枝的肌肉。?直肠短、不贮存粪便,有利减轻体重。?双重 呼吸,保证了飞行时氧的供应。?完全双循环,提高了运输氧的能力。?排泄物为尿酸,不 具膀胱,有利于减轻体重。?小脑发达,有利于飞行中的B11 调 B12殖系统呈萎缩状态,雌性仅保留左侧 10(1)因为始祖鸟具有和鸟类及爬行类各自相似的特征。(2)鸟类相似的特征是 :?具羽毛;?有翼;?骨盘为开放式;?后肢具4趾;三前一后。(3)和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是:?具槽生齿;?双凹型椎体;?有18-21枚分离的尾椎骨;?前肢具3枚分离的掌骨,指 端具爪;?腰带各骨未愈合; 11(1)平胸总目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 :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羽枝不具羽小钩,雄 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2-3趾。(2)企鹅总目是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前肢鳍状,适于 划水,具鳞片状羽毛,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于游泳 。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骨骼沉重而不充气,具发达的龙骨突起。(3)突胸 总目为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 53 具龙骨突起,最后4-6块尾椎骨愈合 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的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绝大多数雄 鸟不具交配器官。(此题也可列表比较各项特征) 12(1)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能飞翔;(2)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3) 羽毛均匀分布;(4)羽枝不具羽小钩;(5)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6)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 13(1)前肢鳍状适于划水。(2)具鳞片状羽毛,均匀分布于体表。(3)尾短。(4 )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5) 14(1)现存鸟类绝大多数为突胸总目鸟类,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可分 为6 个生态类群,即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2)游禽类具不同的蹼,一般尾脂 腺 较发达。(3)涉禽表现出嘴、颈、腿及趾均较长,胫部裸露。(4)猛禽为肉食性鸟类,嘴具利 钩以撕裂捕获物,脚强健有力,善飞视力敏锐,夜行性的听觉发达。(3)陆禽的腿脚健壮, 具适于掘土的钝爪。嗉囊发达、不善飞。(6)攀禽,对趾型、并趾型或前趾型。(7)鸣禽的鸣 管及鸣肌复杂,离趾型,跗跖后部的鳞片愈合 第二十章 一、名词解释 1 2胎生 3妊娠 4无蜕膜胎盘 5蜕膜胎盘 6洞角 7实角 8 9 10 11 12 13 须 14 15 16 17 18 19 食管沟 20 21 22胼胝体 23 24 25 26 27 28皮动物 29 三、填空题: 1( )及( ) 2类的各种类群,因而是研究动物的 ( )和( ) 3( )目是比较原始的有胎盘类,它们主要以( )和( )为食。 4( )目,但又有( )目 的 特征,代表动物树分布在我国( )、( ) 及( ) 5( ) 6( ) 7( )类 ,它们仅分布于西半球南部,又称( )猴;其它大多数猿猴分布于 东半球,又称( ) 8( )目的著名代表,它产于( )的森 9( ),这种动物的( ) 是传统的中药材。 10( ) 11( ) 12( ) 13( ) 14( )科动物,黑熊是( )科动物,大熊猫是以( )为主食的动物,它属于( )目。 15( ) 16( ) 17( )动物是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它们是( ) 18( )类特征的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19( )胎盘,如( ),和( )胎盘,如( );蜕膜胎盘包括( )胎盘,和( )胎盘,如( ) 20( ) 21( )关节向( )转,后肢的( )关节向前转,大大提高了支撑力和跳跃 54 22( )形,附肢退化 呈现( )状;飞翔种类前肢特化,具有( );穴居种类体躯( ),前肢特化,如 ( ) 23( )、( )、( )、( )等动物。 24( )组织,能贮蓄丰富的 ( )构成皮下( )层,起着( )和( ) 25( )腺的开口,毛囊基部有( ) 26( ) 27( ) 28( )毛、( )毛 和( )毛。 29( )皮的生发层,为( ) 30( ) 四、选择填空 1 哺乳类特有的特征是( ) A B C D 2 哺乳类与两栖类相似的特征是( ) A B1个枕骨髁 CD 3 哺乳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是( ) A2个枕骨髁 B C D 4 哺乳类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 ) A B C D1个枕骨髁 5 母体与胎儿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交换物质和养料的?( ) A B C D 6 胎盘在免疫学方面的意义被引起重视,是因为它含有( ) A B C的抗原 D 7 绒毛在胚胎物质运输方面的意义是( ) A BC D 8 所谓“效能差”的无蜕膜胎盘类型的幼仔,可以在产出时发育得十分良好的动物 是( ) A B C D 11 后代成活率高的类群,所产仔兽的数量是( ) A B C D 13 为什么说脊椎动物的皮肤是适应陆栖活动的防卫器官( ) A B入 C D 14 兽类的皮肤能制革是因为( ) A BC D表皮角质层厚 15 皮下脂肪层的主要作用是( ) A B C D 16( ) A B C D 17 哺乳类肩带简化与什么有关( ) A B C D 18 哺乳类与地表接触最小的足型是( ) A B C D 19 哺乳类和某些爬行类牙齿的共同特征是( ) A B C D 20 哺乳类齿式的特征是( ) 55 A BC幼兽相同 D同种的齿式相同 21 哺乳类终生不更换的牙齿是( ) A B C D 22 哺乳类牙齿的来源是( ) A B C D 23 牙齿最坚硬的部分是( ) A B C D 24 盲肠特别发达的动物是( ) A B C D 25 盲肠的主要功能是( ) A B CD 26 下述哪一种不是消化腺( ) A B C D 27 心脏肌肉的血液循环是由什么来完成的( ) A B C D 28 大多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是( ) A圆形 B C D 29 下述哪一种不是淋巴器官( ) A B C D 30 体温调节中枢在什么部位( ) ABCD 31( ) ABC中空的下颌骨充满水分D中空的下颌骨充满蛋白 32 哺乳类视觉的特点是( ) A BC对色觉灵敏 D对光波,色觉都不灵敏 33 哺乳类视觉的特点与什么有关( ) A B C D 34 激素对于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什么媒介而实现的( ) AATP BRNA CDNA DCAMP 35 固醇类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先和什么物质结合,形成“ 激素受体复合物” 而起作用( ) ABCDATP 36 脑垂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 ABCD 37 甲状腺与文昌鱼什么器官同源?( ) A B C D 38 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与血液中的什么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 ) A B C D 39 蝙蝠能在飞行中捕捉到昆虫的机制是( ) A B C D 40 鳞甲目兽类牙齿的特征是( ) A B C D 41 大食蚁兽属于哪一个目?( ) A B C D 42牙齿的特征是( ) ABCD 56 44 中华鼢鼠生活特点是( ) A B C D 45( ) ABC D由延长的鼻和上唇构成 1? 2? 3?各有何结构特点和功能? 4? 5有哪些特点? 6介绍反刍兽的胃及反刍的简要过程。 第二十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它是脊椎动物中躯体 2 胎生:哺乳动物的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联系,并从母体获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 3妊娠:哺乳动物的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成为 4 无蜕膜胎盘: 部分哺乳动物的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产出时不使 5 蜕膜胎盘: 部分哺乳动物的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出时需将 6 洞角: 某些哺乳动物(如牛)的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由头骨的骨角外面套以由表皮角质化形成 7实角: 某些哺乳动物(如鹿)的角为分叉的骨质角,通常多为雄兽发达,且每年脱换一次。8 胸廓: 由 9 硬腭: 由前颌骨、颌骨及腭骨的突起拼合成位于口腔顶部的骨质隔板,它将口腔分割成上、下两 10 膈肌: 膈肌起于胸廓后端肋骨缘,止于中央腱,构成分隔胸腔与腹腔的隔,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发生运动而改变胸腔容积,是呼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口腔消化: 口腔消化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咀嚼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 12颊囊:某些哺乳动物(如松鼠、猴) 13 鲸须: 14异型齿: 哺乳类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门齿有切 割食物的功能,犬齿有撕裂食物的功能,前臼齿和臼齿具有咬、切、压、研磨等多种功能。 称为异型齿。15 再生齿: 哺乳 16 高冠齿: 某些哺乳动物(如牛、鹿、马)其齿冠加高,臼齿面上的椎尖边特化成各种形态,以加 17 耳咽管: 是连通咽部和中耳腔的通道,可调整中耳腔内的气压而保护鼓膜。18 会厌软骨: 哺乳动物适应于吞咽食物碎屑,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在喉门外形成一个软骨的“喉门盖”即会厌软骨。 19反刍动物幼兽从胃的贲门部开始,经网胃至瓣胃孔处 ,有一肌 肉质的沟褶,称食管沟,借收缩可构成为暂时的管,使乳汁直接流入皱胃内,成体 的食管沟退化。20 乳糜管: 哺乳类小肠高度分化,小肠粘膜富有绒毛,血管和淋巴管,加强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乳糜管为输送脂肪的一种淋巴管 21肺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的盲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 外面密布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57 22胼胝体:左右大脑半球通过许多神经纤维互相联络,神经纤维构成的通路称胼胝体,是哺乳类特有的结构 23活命中枢: 延脑是重要的内脏活动中枢,节制呼吸、消化、循环、汗腺分泌以及各种防御反射,称 24 是不具导管的腺体,其所分泌的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对于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5 由于血液中激素浓度的变动而引起内分泌腺受到抑制或兴奋的机制称为反馈。26褪黑激素: 27重齿类:兔形目动物上颌有2对前后叠生的门齿,前一对大,后一对细少,称为重齿类。28 硬皮动物: 大象、犀牛、河马的表皮角质层较发达,有几百层厚,称为硬皮动物。29 某些哺乳类发展了特殊的高、低频声波脉冲系统,通过听觉感知声波回声而定位,称为回声定位,如蝙蝠以高 三、填空 1 2 3 4;云南;广西;海南岛 5 6 7 8 9甲;鳞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体外被毛 21 22 23 24肪;脂肪;保温;隔热 25 26 27 28针;绒;触 29表;多 30 四、选择填空 1A 2D 3C 4B 5B 6A 7D 8B 9C 10A 11C 12D 13 B 14A 15D 16A 17C 18B 19B 20D 21D 22A 23B 24D 25C 26A 27D 28B 29A 30C 31A 32B 33A 34D 35C 3 6C 37A 38D 39D 40A 41B 42C 43D 44A 45D 五、问答题 1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 境条件。 ?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具有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2 代 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以 乳汁哺育幼兽,它是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保护下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胎生、 哺乳为哺乳动物生存和发展提供了 3 的油脂能滋润毛和皮肤;汗腺:为管状腺,下陷入真皮深处,盘卷成团,外包以丰富的血管 ,所分泌 的汗液,通过体表的蒸发,能排泄一部发代谢废物(如尿素),蒸发散热是调节体温的一种主 要方式;乳腺:是管状腺和泡状腺的复合腺体,能分泌乳汁哺育幼体;味腺:是汗腺或皮脂 腺的衍生物,如麝的麝香腺,黄鼠狼的肛腺,对哺乳类(特别是社会性集群种类)同种的 4、荐椎和尾椎5部分;劲椎数大多为7枚, 第一、二枚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提高了头部的运动范围;胸椎、肋骨和胸骨构成胸廓,是 保护 内脏,完成呼吸活动和间接地支持前肢运动的重要器官;荐椎有愈合现象,构成对腰带的 稳固支持;双平型椎体提高了脊柱的负重能力,相邻的椎体之间具有软骨构成的椎间盘, 5 嗅觉表面积增大,哺乳类因鼻腔扩大而有明显的脸部;中耳腔被硬骨(鼓泡室)所保护,腔 内有 3块互为关节的听骨 58 把鼓膜与内耳相联结,使听觉敏锐;口腔顶部骨质隔板(次生腭)的发达 ,使 呼吸和消化分开;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加强了咀嚼能力,头骨具有颧弓以作为强大的咀 附肢骨:脊胛骨十分发达,锁骨多趋于退化,仅在攀援(如猴)、掘土(如鼹鼠)和飞翔(如蝙 蝠)等类群发达,肩带的简化与运动方式的单一性密切关系,前肢骨的肘关节向后,提高了 6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其中前3个胃室 是食道的 反刍的简要过程:当胃有大量唾液的纤维质物质(如干草)进入瘤胃以后,在微生物(细菌、 纤毛虫和真菌)作用下发酵分解(有时也能进入网胃),存于瘤胃和网胃内的粗糙食物上浮; 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引起逆哎反射,将粗糙食物逆行经食道入口再行咀嚼,咀嚼后的细 碎和比重较大的食物再经瘤胃和网胃 7 复杂的薄骨片,其外覆有满布嗅神经的嗅粘膜,使嗅觉表面积大为 听觉:哺乳类的听觉敏锐表现在:内耳有发达的耳蜗管,中耳内有3块听骨以及发达的外耳 道和耳壳。耳壳可以转动,能够更有效地收集声波。鼓膜随声波的振动以推动听骨,听骨撞 击耳蜗管,引起管内淋巴液的震动,从而刺激听觉的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传入脑而产生听觉 第二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2 3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生 18 19 20 21 22 23离 24 25 26生物发生律 二、填空 4( ) 53块听小骨( )、( )和 ( )与其祖先的一部分咽弓( )、( )和( ) 6( )器官,因为鱼鳃鳃丝来自( )胚层,而肺来自( )胚 7是( ) 8( )和( ) 10( )和( ) 11( )、( )、 ( )和( )等,其核心是( ) 12( )、( )、( )、( )、( )和( ) 13( )、( )、 ( )、( )和( ) 第二十二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 2同功器官: 3痕迹器官:是指动物体或人体中一些残存的器官,它们的功用已经丧失或极小,如人类退化的盲肠和蚓 9 趋同进化: 发生于2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或类群,由于生活在极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经选择作用而 10:一般是指2个不同类群的动物生活于极为相似的环境中,具有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性,而 59 造成一些对等的器官出现相似的性状或相似的行为。如长臂猿和 树懒由于树栖而发展的悬挂器官(长臂和钩爪) 11 停滞进化:代表一个物种的线系在很长时间中没有前进进化,也无分支进化。 12趋异进化: 也叫分支进化,是指由同一祖先线系分支出2个和多个线系的进化型式。 13 适应辐射: 是指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由一祖先线系经辐射分支而形成多分支密集的线丛 14渐变模式: 是适应辐射进化的2种模式之一,认为在整个物种生存时期 内,物种的形态改变的速度是恒定的、匀速的和渐进的,在物种形成(线系分支)时并不改变 ,线系分支只是增加了进化的方向。 15 断续模式: 是适应辐射进化的2种模式之一,认为物种的形态进化速度不是匀速的,也不恒定, 16 绝灭: 在进化型式中,绝灭表现为线系的终止,即物种的灭亡 。绝灭在进化过程中是一种正 17 种系发生: 将现时生存的与曾经生存过的动物类群按它们的祖裔亲缘关系互相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动物进化系统,这个进化系统即为种系发生,也称系统发育。 18 进化树: 种系发生可以形象化为一株树,此树从树根到树顶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类群动物的进化线系,由 此组成的树叫进化树或演化树或种 19 物种: 物种是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基本单位,以种群的方式存在, 占有一定的生境,同一物种个体的形态基本一致,个体之间可以交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它 们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与 20亚种: 亚种是物种下的分类单元(位),是指一个物种内具有相同变异物征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 21物种形成: 从原有物种中形成一个新的物种,即为物种形成。 22地理隔离: 一般是由一些地理障碍如山脉、沙漠、海洋和岛屿所构成,使种属中的不同群体被这 23生殖隔离: 是物种形成的关键,当一个种群的不同群体为地理障碍所阻 隔,不同群体间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各群体独立地累积基因突变,逐渐形成群体特有的 基因库,这样就产生了生殖隔离。 24季节隔离: 生殖隔离的一种,有的近缘种的生殖隔离表现在性成熟的季节不同,如白蚁中有春季 25生态隔离: 近缘种在相同季节,相同地区繁殖,但有各自的栖居地或生境,这就是生态隔离。 26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的历史是系统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由德国的赫克尔提出。 二、填空 4 5 6 7 8大猩猩 10 11 说;自然选择学说 12新拉马克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中性学说;间断平衡论;大进化与小进化 13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复习题 三、填空 4( )、( ) 、( )、( )、( )和( )六个界,我国处于( )界和( ) 5( )、( ) 、( )、( )及属于东洋界的( )、( )、( )76( )区是我国动物区系中热带一亚热带动物最 三、填空 1 4 古北;东洋 5 6 60
/
本文档为【[高二理化生]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