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17-09-21 25页 doc 50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542-2006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SPD)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to signaling networks 2006-12-11发布 2007-01-01实施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YD/T 1542-2006 目 次 目 次 .........
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 YD/T 1542-2006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SPD)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to signaling networks 2006-12-11发布 2007-01-01实施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YD/T 1542-2006 目 次 目 次 .............................................................................. I 前 言 ............................................................................ III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浪涌保护器(SP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 1 3.2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 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voltage ............................... 1 c 3.3 电压保护等级U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 1 g 3.4 冲击耐受能力 I impulse durability .................................................... 1 n 4 产品分类 ............................................................................ 2 5 技术要求 ............................................................................ 2 5.1 工作环境条件 ....................................................................... 2 5.2 优选值 ............................................................................. 2 5.3 外观要求 ........................................................................... 2 5.4 电气特性要求 ....................................................................... 2 5.5 传输特性要求 ....................................................................... 3 5.6 安全要求 ........................................................................... 3 6 试验方法 ............................................................................ 4 6.1 试验条件 ........................................................................... 4 6.2 外观检查 ........................................................................... 4 6.3 电气特性试验 ....................................................................... 5 6.4 传输特性试验 ....................................................................... 6 6.5 安全要求试验 ...................................................................... 11 6.6 环境试验 .......................................................................... 11 7 检验规则 ........................................................................... 12 7.1 交收检验 .......................................................................... 12 7.2 型式检验(例行检验) .............................................................. 12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 14 8.1 标志 .............................................................................. 14 8.2 包装 .............................................................................. 14 8.3 运输 .............................................................................. 14 8.4 储存 .............................................................................. 14 图1 电压保护等级试验电路 .......................................................... 6 图2 冲击耐受能力和残压U试验电路 ................................................. 6 r 图3 SPD插入损耗试验电路图 ........................................................ 7 I YD/T 1542-2006 图4 驻波比(SWR)试验电路 ....................................................... 8 图5 近端串扰试验电路 .............................................................. 9 图6 误码率试验电路 ............................................................... 10 图7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试验电路 ..................................................... 11 表1 电压保护等级 .................................................................. 2 表2 SPD传输特性要求的选择 ........................................................ 3 表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4 表4 标准参数 ...................................................................... 7 表5 误码率试验的测试时间 ........................................................ 10 表6 外壳绝缘部件的灼热丝试验条件 ................................................ 11 表7交收检验 ..................................................................... 12 表8型式检验 ..................................................................... 13 II YD/T 1542-2006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在我国通信局(站)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参考了IEC61643-21:2000《电信和信号网络的浪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TU-T K.41:1998《电信中心内部接口对浪涌电压的耐受性要求》和YD/T1082-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等标准而制定的。 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注意了与GA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标准的协调。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广东天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裕城 陈健儿 陈少川 田继清 曾瑞 杨建华 张锦旸 关强华 III YD/T 1542-2006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包括线路接口避雷器、天馈线避雷器等)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对受到雷电或其它瞬态过电压过电流影响的信号通信接口进行防护的浪涌保护器(以下称为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如无特别说明本标准中SPD即指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本标准适用于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的质量检验与评定。 安装在设备中的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 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 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试验和导则 GB/T 7611-200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YD/T 1098-2001 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浪涌保护器(SP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电涌保护器。 3.2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 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voltage c 可连续施加在SPD端子上,且不至引起SPD传输性能降低的最大电压(直流或均方根值)。 3.3 电压保护等级U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g 表征一个SPD限制其两端电压的特性参数,用A、B、C、D符号或电压数值表示。 3.4 冲击耐受能力 I impulse durability n 表征SPD容许通过规定的波形和峰值的冲击电流,并耐受规定次数的特性。 1 YD/T 1542-2006 4 产品分类 按传输线类型分为:同轴型SPD和平衡线型SPD。对于一些以公共地作回路的产品,可视为同轴型,公共地相当于外导体。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环境条件 在如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信号浪涌保护器应正常地工作。 ?,,70?。 温度范围:,40 湿度范围:?9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优选值 5.2 5.2.1 冲击电流优选值: 电流波(8/20μs):50A,100A,300A,500A,1kA,2kA,3kA,5kA,10kA,15kA,20kA。 5.2.2 标称工作电压优选值(V): 3,5,9,15,24,36,48。 5.2.3 传输速率优选值(比特/秒): 64k,2M,8M,10M,34M,100M,139M,155M。 5.3 外观要求 a)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表面缺陷,镀层外观必须光滑细致,没有 斑点、凸起和未镀上的地方。 b) 塑料零部件表面应平整,有光泽,无裂纹、肿胀、疏松、气泡等缺陷。端子、螺帽、插头、插 孔应良好。 c) 标志应完整清晰,耐久可靠,内容齐全,且铭牌不应出现移动和任何翘曲现象。 5.4 电气特性要求 5.4.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由产品说明书规定,在此电压和升高20%后再返回此电压时,产品的对地漏电c 流小于1mA。如产品说明书不标明U,则不做此项测试。 c 5.4.2 对地阻抗 平衡线输入输出端对地阻抗:?1kΩ;非平衡线不规定具体要求。 5.4.3 电压保护等级U g 分别采用1kV/μs冲击电压和8/20μs、40A冲击电流施加在样品的输入端,输出端测得的最大电压即为电压保护等级Ug,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电压保护等级 电压保护等级允许值 试验端子 (V) 2 YD/T 1542-2006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F级 线对地(平衡线) ?500 ?500 ?500 ?800 ?1400 ?2600 线间(平衡线,同一回线) ?30 ?60 ?190 / / / 芯线对外导体(同轴型) ?30 ?60 ?190 ?800 ?1400 ?2600 外导体对地 (同轴型,外导体与地不连?500 ?500 ?500 ?800 ?1400 ?2600 接时) 对于一些以公共地作回路的产品,可视为同轴型,公共地 备注 相当于外导体。 5.4.4 冲击耐受能力In SPD应能承受标称耐流能力(8/20μs)试验,试验时样品输出端残压U不应超过电压保护等级允许res值的2倍,试验后SPD应满足5.4.2和5.4.3的要求。 5.5 传输特性要求 5.5.1 传输特性要求的选择 传输特性根据产品安装线路上信号形式决定,见表2。 表2 SPD传输特性要求的选择 传输特性 插入损耗 驻波比 近端串扰 误码率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 正弦信号 适用 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信号形式 数据脉冲信号 不适用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5.5.2 插入损耗 在规定的传输频率范围内,信号浪涌保护器插入损耗绝对值:?0.5dB(频率大于2.2MHz时);?1.5 dB(频率小于等于2.2MHz时)。 5.5.3 驻波比 在规定的传输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应不大于1.2。 5.5.4 近端串扰 信号浪涌保护器的回线间串音防卫度(近端)应不小于60dB,单回线产品不适用此要求。 5.5.5 误码率 -9误码率应?1×10。 5.5.6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0.95。 5.6 安全要求 5.6.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3 YD/T 1542-200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要求,间隙的瞬态电压应根据GB4943中规定的瞬态电压电平的测量方法测量或根据此方法和SPD特性进行判定。 表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各接线端子以及接线端子与固定SPD的金属螺钉、外壳、机箱、面盖或其检 查 部 位 他金属工件之间。 SPD的UC(V) ?71 ?140 ?210 ?280 瞬态电压?0.4 ?0.6 ?0.6 ?1.1 ?800V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 离(mm) 瞬态电压?0.7 ?0.7 ?0.7 ?1.1 ?1500V 5.6.2 外壳防护等级 SPD的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应满足GB/T4942.2-1993中规定的IP2LX的要求,能防止直径大于1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和防止手指或长度不大于80mm的类似物体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5.6.3 保护接地要求 保护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SPD在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和连接时,其非带电的易触及的金属部件(用于固定基座、罩盖、 铆钉、铭牌等以及与带电部件绝缘的小螺钉除外)应连接成一个整体后与保护接地端子可靠连 接。 b) 保护接地端子螺钉的尺寸应不小于M3。 2c) 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0.75mm。 d) 保护接地应采用符合国标的标记加以识别,如字母标记PE和图形符号 等。 5.6.4 着火危险性 SPD的外壳绝缘部件应是不易燃的,或是能自熄灭的。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气候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测量和恢复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范围:15?,35?。 湿度范围: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1.2 波形允许误差 本标准所涉及的冲击波形参数应遵照GB/T 17626.5-1999。 1kV/μs为样品开路时电压波形,样品限制电压的20%-100%区间的斜率为1kV/μs?10%。 8/20μs电流波形,波形允许误差:峰值?10%,波前时间?30%,半峰值时间?20%。 6.2 外观检查 4 YD/T 1542-2006 用目测法检查,外观应满足5.3的要求。 电气特性试验 6.3 6.3.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 c 样品施加最大持续运行电压1小时,然后电压升高20%持续2秒后返回到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对地漏电流小于1mA,则认为合格。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6.3.2 对地阻抗 对地阻抗应在0,1MHz频段下测量其阻抗模值的最小值,串联型产品的输入输出端均要测量。 测量方法可用电桥或电压电流法。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6.3.3 电压保护等级U g 电压保护等级测试电路见图1。分别用1kV/μs冲击电压和8/20μs、40A冲击电流施加在样品的输入端,正负极性各2次,间隔1分钟,输出端测量两种冲击电压(电流)下的电压峰值,最大值不得超过5.4.3要求。如能确认1kV/μs和8/20μs、40A(样品短路时)中那一种冲击电压(电流)的电压峰值较大,可以只用一种冲击电压(电流)进行测试。 进行线间试验时,样品其它端子(包括接地)开路。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高压 输入线 输出线 1kV/μs或 8/20μs、40A 样品 发生器 示波器 地 地线 a. 线对地试验电路 5 YD/T 1542-2006 高压 输入线a 输出线 1kV/μs或 8/20μs、40A 样品 示波器 发生器 输入线b 地 b. 线间试验电路 图1 电压保护等级试验电路 6.3.4 冲击耐受能力I n 冲击耐受能力和残压U试验电路见图2。将标称耐受能力(8/20μs)的电流(通过样品电流)施加在res 样品的输入端,正负极性各5次,间隔时间不小于3min,在输出端测量残压U。残压U不应超过电压resres保护等级允许值的2倍,试验后测量电压保护等级,应满足5.4.3的要求。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高压 输入线 输出线 8/20μs电流 发生器 样品 示波器 地 地线 图2 冲击耐受能力和残压Ures试验电路 6.4 传输特性试验 6.4.1 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按图3电路进行测量。也可用其它原理相同的仪表(如网络仪) 。 先采用短接方法来代替SPD,然后再插入SPD分别进行测量。 插入损耗I按下列方法确定: e V2I,20log。 eV0 在传输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绝对值应满足5.5.2的要求。 推荐的试验电平是 –10dBm。 表4列出特性阻抗、频率范围和电缆类型(或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等参数。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6 YD/T 1542-2006 表4 标准参数 频率范围 特性阻抗Z(Ω) SPD类型 0 300Hz,4kHz 600 平衡线 4kHz,300MHz 100或120或150 平衡线 ?1 GHz 50或75 非平衡线 ,1 GHz 50 非平衡线 示波器 GCH1CH2 Z0 地 特性阻抗 信 Z~ V 0 0号 源 a) 被测SPD插入前的试验电路图 示波器 CH2GCH1 Z0 地 输入 信特性阻抗 G 号Z样品 ~ 0 V 2 源 b) 并联型SPD插入后的试验电路图 示波器 GCH1CH2 Z 0 地 特性阻抗 输出输入 信 Z样品 V 0 2号~ 源 c) 串联型SPD插入后的试验电路图 图3 SPD插入损耗试验电路图 7 YD/T 1542-2006 6.4.2 驻波比 试验电路见图4。 TG SA RLB SC a) 同轴型SPD插入前的试验电路图 TG SA RLB L 1 》 《 DUT Z0 》 《 L2 b) 同轴型SPD插入后的试验电路图 测试仪表:RLB——回损桥;SA——频谱分析仪;TG——信号发生器。 被测设备和端子:DUT——样品;SC——短路终端;ZO——特性阻抗;L1、L2——样品信号端子。 图4 驻波比(SWR)试验电路 驻波比(SWR)按下列方法确定: ,1,SWR, 1,, ρ为反射系数,为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的比值,取其模值。 在传输频率范围内,SPD的驻波比应满足5.5.3的要求。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6.4.3 近端串扰 串扰按图5测量。一个平衡的输入信号施加到SPD的一个回路(主串回路)的输入端上,而在另一回路(被串回路)输入端部测量感应信号。如图所示,各回路阻抗要匹配。被串回路应选择干扰最大的回路,一般是相邻回路。 近端串扰=主串回路输入端电平(P1)-被串回路输入端电平(P2),P1=0dB,P2应是整个频段的最大值。 8 YD/T 1542-2006 对于只标明传输速率的产品,频率范围为0,2f,f=传输速率/比特(Hz)。 在传输频率范围内, SPD应满足5.5.4的要求。 N B SPD Z1 B Z2 B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N ——网络分析仪 Z1,Z2 ——终端电阻 图5 近端串扰试验电路 6.4.4 误码率 试验电路见图6。按SPD预定使用的最大伪随机位模式进行试验。在每种情况下,应从表5选取测试时间。 以太网接口(10M和100M比特/秒)用SPD的误码测试一般是测试丢包率,可按每包的比特数换算成误码率,测试时间为:10 min,不采用最大的伪随机位模式进行试验。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和误码测试器的输入阻抗应等于传输应用的特性阻抗。 信号发生器发送速率必须达到样品规定的速率。 信号发生器速率和波形要求如下: a. 传输速率在GB/T7611-2001规定范围(64k,2M,8M,34M,139M,155M比特/秒)的,应符合GB/T7611-2001要求。 b. 传输速率为10M和100M比特/秒时,应符合YD/T1098-2001要求。 c. 如传输速率不在上述范围内,或产品安装线路上信号波形不同,按其要求信号波形进行测试。如没有说明,则信号发生器的脉冲占空比为1,频率f=传输速率/比特(Hz),幅值5V。 SPD应满足5.5.5的要求。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9 YD/T 1542-2006 表5 误码率试验的测试时间 伪随机位模式(R) 试验时间 R< 64 kbit/s 1 h 64 kbit/s?R< 1 544 kbit/s 30 min R ? 1 544 kbit/s 10 min 信 误 号 码 发SPD 测 生试 器 器 6 误码率试验电路 图 6.4.5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 试验电路见图7。 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样品输入端,Z0为样品规定的特征阻抗,示波器接在样品输出端,测量数据脉冲电压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u2(+)、u2(-)。在图中取下样品,将样品输入输出端短路,示波器测量数据脉冲电压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u1(+)、u1(-)。检验结果应符合5.5.6要求,即u2(+)/u1(+)?0.95,u2(-)/u1(-)?0.95。 信号发生器速率和波形要求如下: a. 传输速率在GB/T7611-2001规定范围(64k,2M,8M,34M,139M,155M比特/秒)的,应符合GB/T7611-2001要求。 b. 传输速率为10M和100M比特/秒时,应符合YD/T1098-2001要求。 c. 如传输速率不在上述范围内,或产品安装线路上信号波形不同,按其要求信号波形进行测试。如没有说明,则信号发生器的脉冲占空比为1,频率f=传输速率/比特(Hz),幅值5V。 对多路输入输出产品,随机抽取一个回路进行测试。 10 YD/T 1542-2006 Z0 信号发 样品 Z~ 0 生器 示波器 图7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试验电路 6.5 安全要求试验 6.5.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用测量工具如卡尺等测量。 6.5.2 外壳防护等级 SPD的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试验按GB/T4942.2-1993规定的方法进行。 6.5.3 保护接地要求 保护接地通过目测法进行检查。 6.5.4 着火危险性 着火危险性用下述火焰燃烧试验或用灼热丝试验。 6.5.4.1 火焰燃烧试验 外壳绝缘部件按GB4943中A2章“总质量不超过18kg的移动式设备防火防护外壳和安置在防火防护外壳内的材料和元器件的可燃性试验”进行试验和判定。 6.5.4.2 灼热丝试验 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外壳绝缘部件在表6规定的灼热丝试验时,样品应满足下述要求: a) 没有可见的火焰或持续火光; b) 灼热丝移开后,样品上的火焰或火光在30秒内自行熄灭,并且不应点燃试验用的铺底层中 的薄绵纸(绢纸)或烧焦松木板。 表6 外壳绝缘部件的灼热丝试验条件 绝缘部件 灼热丝顶端温度(?) 试验持续时间(S) 外壳中支持或固定接线端子载流部件 850?15 30?1 不支持或固定载流部件绝缘外壳 650?10 30?1 注:1.就本试验而言,平面安装式SPD的基座应看作是外部零件。 2.对陶瓷材料制成的部件不进行本试验。 3.如果绝缘部件由同一种材料制成,仅对其中一个部件按相应的灼热丝试验温度进行试验。 6.6 环境试验 6.6.1 试验顺序 11 YD/T 1542-2006 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热试验 6.6.2 低温试验 按GB/T 2423.1中“试验Ab”方法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温度为-40?C,恒温持续时间为2h,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1h恢复后进行测试,电压保护等级的测试结果应符合5.4.3规定。 6.6.3 高温试验 按GB/T 2423.2中“试验Bb”方法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温度为+70?C,恒温持续时间为2h,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经1h恢复后进行测试,电压保护等级的测试结果应符合5.4.3规定。 6.6.4 湿热试验 方法进行试验,温度40?2?,湿度 90% ~ 95%RH,恒定湿热持续时间为48h。 按GB/T 2423.3 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进行测试,电压保护等级的测试结果应符合5.4.3规定。 7 检验规则 SPD的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例行检验)两类。 7.1 交收检验 交收检验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合格判定数参照表7中的规定选取。 表7交收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允许不合格数 1 5.3 6.2 0 外观要求 2 5.4.1 6.3.1 0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3 5.4.2 6.3.2 0 对地阻抗 4 5.6.2 6.5.2 0 外壳防护等级 5 5.6.3 6.5.3 0 保护接地要求 7.2 型式检验(例行检验) 7.2.1 检验实施 型式检验是全面考核指定型号的SPD产品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的试验,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均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研制投产前或产品转厂生产前而样品试制完成后; b) 整个产品停产一年以上; c) 已成批生产的产品,当设计、结构、材料或工艺的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 成批生产的产品每1年至少进行一次; f) 主管质量机构、或大批量买方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g) 大批量产品的买方要求在验收中进行型式检验时。 7.2.2 样品 12 YD/T 1542-2006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交收检验的合格批中随机抽取,并按表8所示的试验程序、检验项目和样品数 量进行检验。 7.2.3 检验项目及规则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合格判定数按照表8规定。 型式检验的所有检验项目(或试验程序)都能通过和所有承受试验的被试样品都合格,则认为型式 试验合格。只要有一个样品有一项未通过检验,则此次型式试验不合格,但允许制造商采取措施,解决 存在的问题,重新抽样进行型式检验,直到型式检验合格为止。 经过型式检验的SPD,不得作为合格品出厂。 表8型式检验 样本大小和 合格判定数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样本大小 允许不合格数 5.3 6.2 外观要求 5.4.1 6.3.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5.4.2 6.3.2 对地阻抗 5.4.3 6.3.3 电压保护等级 5.5.2 6.4.1 插入损耗 5.5.3 6.4..2 驻波比 5.5.4 6.4.3 近端串扰 1 0 1组 5.5.5 6.4.4 误码率 5.5.6 6.4.5 数据脉冲波形变化 5.6.1 6.5.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6.2 6.5.2 外壳防护等级 5.6.3 6.5.3 保护接地要求 6.6.2 6.6.2 低温试验 6.6.3 6.6.3 高温试验 6.6.4 6.6.4 湿热试验 5.4.2 6.3.2 对地阻抗 5.4.3 6.3.3 电压保护等级 1 0 2组 5.4.4 6.3.4 冲击耐受能力 5.4.3 6.3.3 电压保护等级复测 1)5.6.4 6.5.4 3/1 0 3组 着火危险性 1)火焰燃烧试验样品3个,灼热丝试验样品1个。 13 YD/T 1542-2006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 标志 SPD应明确标记以下几项:a)制造商名称或商标,b)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标记,c)型号。标志的材料在正常使用时应耐磨损,耐溶蚀。在编制的文件或包装盒上应包括有对任何特殊处理的说明。 8.2 包装 SPD的外包装必须能防止其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 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和必要的技术文件,如运输、安装、维护和使用等说明书等。 说明书应提供如下主要信息: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a b)制造日期或产品系列号; 型号; 工作环境条件; 标称工作电压U; n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 c 额定工作电流; 电压保护等级级别及数值U; g 数据传输频率范围; 冲击耐受能力I,和残压U; nres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驻波比; 近端串扰; 特性阻抗(非平衡线SPD); 外壳保护等级(IP代码); 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 安装须知和指导(如物理尺寸、连接关系、导线线径和长度等)。 此外,包装箱上的标志应清楚整齐,保证不因运输和贮存后模糊不清,应包含如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产地和商标; 产品名称和型号; 装箱数量、生产批号和制造日期。 8.3 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应能适应任何运输方式,应避免雨雪淋袭及强烈碰撞。 8.4 储存 14 YD/T 1542-2006 应储存在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通风良好并远离热源、火源、酸碱及其他有害杂质侵蚀的环境中。 15
/
本文档为【YD1542-2006《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