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分析_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2012-08-24 6页 pdf 393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7245

暂无简介

举报
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分析_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刘 芳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100029)   内容摘要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本文首先 对城市发展内涵进行简单界定 ,进一步以新经济地理学中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基 础 ,深入探析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和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认为 ,在未来的发 展中应适度的不明确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 城市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本质特征  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 : F290   文献标识码 ...
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分析_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刘 芳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100029)   内容摘要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发展问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本文首先 对城市发展内涵进行简单界定 ,进一步以新经济地理学中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基 础 ,深入探析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和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认为 ,在未来的发 展中应适度的不明确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 城市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本质特征  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 : F29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1309 (2008) 06 - 0021 - 06 收稿日期 :2008 - 04 - 25   各个学科关于城市发展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城市发展是人口、社会生 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是由于经济专业化和技术进步 ,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 动转移并在城市集聚的过程。从人口学的角度看 ,城市发展是人口结构向城市倾斜、人口流动由农 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从发展学的角度 ,特别是从社会生 产方式的角度来看 ,城市发展则是建立在社会劳动分工基础上的 ,由产业、人口、空间三者相互作 用、共同推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市发展包含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空间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等多个侧面 ,本文认为 城市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二是第二、三 产业向城市集聚发展的过程。本文着重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 ,来分析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和决定因素。 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城市发展的解释   (一)关于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1991 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克鲁格曼 ( Paul Krugman)发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开始。 新经济地理学第一次成功地将长期被主流经济学家所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 框架中 ,并通过经济学领域被广泛接受的数学模型方法 ,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 律 ,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聚集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 ,比新古典 —12— 2008 年第 6 期                            ·上海经济研究 · 经济学更接近于现实 ;而且通过将比较优势、外部性等问题内生化来深化背景上的认识问题。在复 杂科学的启发下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推演出来的结论包含了多重均衡、路径依赖和“锁定”等特 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实中各种地理集聚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 ,从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路径依赖的角度出发 , 采用一系列微观经济学模型 ,分析了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克鲁格曼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 中归结为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 ,并且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规模报酬 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 ,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报酬递增是指经济上相互联系的产业或经济活动 ,由于在空间上的相互接 近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或者是产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无形资产的规模经济等。克鲁格曼认为 , 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聚集是报酬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各种产业和经 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区域靠近的向心力。根据新经济 地理学理论 ,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 克鲁格曼在解释城市中人、财、物的聚集时指出 :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里较高的工资和多 样化的商品 ,而工厂在城市集中是因为这里能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由于存在报酬递 增 ,厂商彼此坐落在相邻的位置 ,有利于获得马歇尔提出的外部集聚经济的三大优势 ,即劳动力市 场、技术溢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随着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 ,租金和工资成本随之提高 ,这迫使 厂商增加生产地点降低运输成本。在生产厂商的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以及要素流动三种因素相互 作用下 ,城市区位就可能形成 ,其中 ,规模经济是城市形成的“向心力”,而运输成本是阻碍城市形成 的“离心力”。 二、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   (一)城市发展是集聚效应的结果 城市经济是与人口和产业密集性相联系的集约经济 ,以地理上接近、生产专业化以及资金、技 术、人才、信息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 ,其本质在于空间集聚性。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 ,集聚是 城市的天然属性和内在要求 ,没有集聚就不可能有城市 ,尤其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市成为 一个日益明确的利益主体之后 ,不仅这种天然的集聚属性继续自发地发挥作用 ,而且上到城市政 府、城市的特权阶层 ,下到城市的市场主体 ———企业都在主观上进行着集聚行为。 集聚效应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 :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所谓集聚经济 ,又称集聚经济利益、 集聚经济效益 ,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集聚 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 ,是由集聚规模经济与集聚范围经济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经济形态。 集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区位经济。这是由于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 位而产生的。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2、规模经济。这是指由于经济活动规模在一定范围内的扩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 ,使边际成本 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的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 ,也是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区域内 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 ,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这些收益既是上期集聚经济的果实 ,又是下期集聚经济的诱导物。 集聚经济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集聚经济 ,其形成原因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第 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集聚经济 ,也被称为“区位经济”,主要是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 —22— ·上海经济研究 ·                           2008 年第 6 期 得的外部性而形成 ;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 (产业) 向城市地理集中形成的集聚经济 ,也称“城市化 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间的外部性。 然而 ,空间集聚在为居民、企业乃至整个城市经济带来集聚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会产生各种各 样的额外费用 ,即集聚成本。集聚成本的存在 ,导致了城市集聚的不经济。主要包括 :土地或场地 费用的增加、工资费用的增加、拥挤成本、社会成本和规模不经济等。 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 ,它决定了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的结构体系。城市因空间集 聚而产生 ,因空间集聚而发展、壮大 ;城市的物质、经济结构既是空间集聚的结果 ,也是城市集聚的 基础 ;空间集聚既是城市吸引力的产生原因 ,也是各类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资源的空间集 聚给经济活动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从而使城市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集聚经济形成了向城市空间集聚的吸引力 ,而集聚不经济则产生排斥力 ,二者是城市集聚效应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城市发展具有显著的自组织经济特性 早在 1970 年中期 ,艾伦就曾与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戈金合作研究 ,并基于耗散结构的模 拟分析 :城市是突现于局部行为的自组织结构的深刻范例。2000 年 ,协同学的创始人、对自组 织城市素有研究的德国著名科学家翰肯在为波图戈里的理论专著《自组织与城市》所作序言中指 出 :城市是自组织系统 ,是一种包含革命概念的新思想。2006 年 ,北京大学学者陈彦光在自组织理 论的基础上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 ,明确的指出 :城市和城市体系都是最典型的自组织系统 ,并且所 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 ,自组织是城市发展和演化背后的看不见的手。 新经济地理学中对于城市发展研究 ,也突出反映了城市的自组织经济特性。所谓自组织就是 : 从外部对系统注入能量 ,系统内部的要素通过相互作用会自发地形成某种秩序和模型 ,通俗地讲 , 当系统演化无需外界的特定干扰、仅依靠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协调便能达到某种目标时 ,我们说 系统是自组织的。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在宏观 - 整体方面 ,系统与环境交换能量 ;在微观 - 局 部方面 ,系统的要素或者子系统相互作用、有序发展。 自组织是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城市作为一种开放的系统 ,时刻都在与环境交换物质、 能量和信息。城市生长的过程 ,本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演化过程。此外 ,城市系统还是一个远离平 衡态的开放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在外界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影响下 ,系统内部的 自组织机制使城市产生突发性的非平衡相变 ,从原来的定态转变为新的定态 ,形成时间、空间和功 能上的新的有序结构。 三、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将城市的发展归结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互作用 ,其中向心力有关联效应、厚市 场、知识外溢和其他外部经济 ,离心力主要有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租金、运输成本、拥塞和其 他外部不经济。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 ,将城市的发展简化为规模经济 ,运输成本 ,和要素流动 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将外部性的作用内生化 ;也就是说规模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以及 外部性四种作用力共同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意味着产出的单位成本降低 ,亦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上的经济节约性。规 模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 ,是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工厂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取得 满意的效益。 1890 年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中 ,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 部规模经济。“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 :第一是有赖于该工业 —32— 2008 年第 6 期                            ·上海经济研究 · 的一般发达的经济 ;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该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前者可称 为外在经济 ,后者为内在经济。” 单个厂商的收益递增可能是内生的 ,而当某种行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集中生产从而降低了该 行业的成本 ,这时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仅是单个厂商内部。同行业的企业 ,通过合资、合作 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 ,不仅使原价格降低 ,也节约集聚单位运输 成本 ;建立共同销售中心 ,形成零售、批发市场 ,降低集聚地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费用 ,从而使平均 成本明显降低。 L ucas 断言 :“城市存在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理由就是 ,集聚的资源所产生的收益递增使得这 些地方更有效率”。克鲁格曼指出 :“大城市可能是被收益递增维持 ,收益递增源于大的劳动力市场 或地方知识溢出 ,而不是运输成本和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规模经济按照其来源又可以分为两类 :技术上的和金融上的。当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时 ,外生 的收益递增也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 ,只要存在收益递增 ,就会刺激厂商的集中。 收益递增在经济中是普遍存在的 ,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中正是收益递增的普遍影响的明证。 (二)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克服“空间摩擦”需要支付的距离费用和时间费用。胡佛认为 , 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他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都直接地影响着运输成本。 胡佛把运输成本分为场站作业成本和途中运输成本 ,一般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长 , 但是由于场站作业成本的存在 ,每公里的平均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 运输距离分为两类 ,即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绝对距离是指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在现实空间 中 ,经济活动区位间的距离一般是以相对距离来表示 ,包括线路距离 (交通距离) 、时间距离、经济距 离和心理距离等。线路距离是沿现实的交通线路所测定的距离 ,可用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来表示。 时间距离是用时间来测定的两点间空间距离 ,它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会逐渐地缩短。经济 距离是通过费用的形式表现两点间的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感知距离 ,与空间的接近性有关 ,也称 认知距离 ,它是以现实距离为基础 ,与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有关。如果交通设施便利 ,心理距离就 会比实际距离缩短 ,否则会扩大实际距离。 交通的发展对运输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 ,如 :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所承受的心理距离缩短 ,高 速公路的修建使运输的时间费用减少 ,大吨位的水路货运更是使货运的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工业集聚是区域因素引起的结果 ,而运输成本是首要的区域因素。假如只考虑运输成本而不 考虑其它因素 ,工业将被吸引到那些具有最低运输成本的地方 ,既要顾及到消费地 ,又要顾及到原 料地。一项关于 O ECD 的实证分析表明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后期这 30 年间 ,国际贸 易增长的 67 %可由收入增长来解释 ,24~25 %可由贸易障碍的减少来解释 ,而另外的 8~9 %则应 归功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可见 ,即使运输成本较低 ,也能对工业的聚集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要素流动。广义而言 ,要素包括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 ,有形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 本等 ,无形要素如劳动者技能 ,管理经验和知识等。 从供给角度讲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变动是由于区内生产要素自然增长不均衡 ,而使区域要 素禀赋变化的结果。生产要素总是由边际生产率高的行业或地区 ,前者表现为行业间的要素流动 , 并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后者表现为区际要素流动 ,并伴随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体系的演 变。 劳动力是一种非常活跃、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的流动即包括由收益低的产业向收益 高的产业流动 ,由包括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流动。其中 ,区际劳动力流动能够优 化全国的资源配置结构 ,增加整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收益 ,而收益的主要部分为发达地区所占有。 资本和劳动力一样 ,通过区际流动也会对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资本的 流向与劳动力相反 ,资本的流入能够通过改变落后地区的资源配置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使区 —42— ·上海经济研究 ·                           2008 年第 6 期 内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收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产品流动可以代替要素流动 ,要素流动也可以代替产品流动 ,而且 , 克鲁格曼指出 :如果产品不可贸易 ,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则要素将流向错误方向 ,也就是说 ,要素 流动与产品流动是同步的。与之相一致 ,在曹钟勇所著《城市交通论》将城市的发展归纳为人与物 的空间流动量在城市区域积沉的结果。 (四)外部性。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对外部性问题视为模型的内生化因素 ,并没有将其作为 假设提出 ,而是作为模型推导的结果来预测。城市是一种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 济。早在 1890 年马歇尔已经提出 :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 在产业集群内 ,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使同类企业能够共享集群内专业信息的外溢、专 业化的供应商、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等等 ,从而实现柔性与规模的统一 ,其核心是“技术外溢”,即主 要是企业共享技术外部性的经济利益。当今 ,社会分工已高度发达 ,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蔓延为 生产系统的垂直、水平分工提供可能。单个企业生产获得专业化 ,多个企业分工协作 ,形成地方生 产系统 ,从相互集群中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这种外部范围经济主要是货币外部性的作用 ,是企业在 产业集群中 ,企业与客户、供应商 (垂直方向) ,分包商 (水平方向) ,在生产过程中 ,通过市场形成联 系 ,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范围经济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中的趋利避害的市场反应 ,能够为中小企业在一定 区域“扎堆”提供巨大经济吸引力 ,同时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中小企业能够吸收大量农村转移生产 要素 (主要是人口) 。可见 ,外部范围经济为城市的诞生提供了产业支持和人口、生产要素 ,能够对 城市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外部性对产业集群的作用看 ,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简 单地说 ,外部性即为所有无法用自然资源来解释的工业的聚集。当外部性为正 ,即外部经济 ,城市 就会产生集中 ,反之 ,会使生产分散。 图 1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米尔斯 —汉密尔顿模型     米尔斯和汉密尔顿把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为两个层次 ,如图 1 所示 :假如规模经济存在于 某种经济活动中 ,那么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就必须在某地 (具体的区位 选择取决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大规模生产 ,这就是经济活动的地方化或本土化过程。这 个经济主体的雇员为了避免通勤成本而在附近定居 ,这样就引起了人口 (需求)的集中 ,在需求指向 下 ,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 (克服运输成本和通勤成本) ,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聚集经济甚至吸引了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和经济活 动的进一步聚集 ,从而开始了城市化过程 ,产业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还增强了城市持续演进的自增强 动力机制 ,导致城市地域的外延与扩展。 —52— 2008 年第 6 期                            ·上海经济研究 · 四、结  语   据世界权威机构预测 ,2030 年左右 ,世界人口将有 60 %以上是城市居民 ,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 将继续增长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其经济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经济。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加速阶段 ,城市经济基本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 ,也存在“冒进 式”的现象 ,如在发展大城市的指导方针下 ,全国就有 48 个市提出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由于城 市发展具有显著的自组织经济特征 ,城市规划的错误定位将有碍城市的健康发展 ,因此 ,通过对城 市发展本质特征和决定因素的探析 ,建议在城市规划中 ,适度不明确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 ,取而代 之为重点考虑如何促进规模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以及外部性等决定因素作用的发挥 ,进一步 通过影响集聚效应的方向 ,科学、合理地引导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 1. Abdel2Rahman H , Fujita M. Product variety , Marshallian externalities and city sizes[J ] . Journal of Region2 al Science 1990 , 30 : 165~183 2. Allen PM. . Sanglier M. Urban evolution : self2ganization and decision2making[J ] . Environment and Plan2 ning A , 1981 , (13) : 167~183 3. Masahisa Fujita , Paul Krugman , Anthony J .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y , Regions , and Inter2 national Trade[ M ]. The MIT Press , 1999 : 61~77 4. Paul Krugman. Self2organizing Economy[ M ]. Blackwell publishiers , 1996 5. 陈计旺. 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 ] . 生产力研究 ,1999 , (3) :64~67 6. 陈彦光. 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J ] . 城市规划 ,2006 ,30 (8) :24~30 7. 程开明 ,陈宇峰.国内外城市自组织性研究进展及综述[J ] . 城市问题 ,2006 , (7) :21~27 8. 黄坡 ,陈柳钦.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 :基于外部性视角[J ]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 , (04) :66~68 9. 梁琦. 产业集聚论[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10. 陆大道. 陆大道院士 :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严峻态势 [ EB/ OL ] . http :/ / 192. 168. 100. 1/ asp/ listNews. asp ? id = 9123 ,2007 年 1 月 5 日 11. 吕玉印.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M ] .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2 12. 吴俊 ,王学鸿. 贸易、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方向 ———对克鲁格曼一个论点的详细解释 [J ] . 云南财贸学院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0 (1) :11~13 13. 张文忠. 经济区位论[ M ] .科学出版社 ,2000 14. 张发余.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评价[J ] . 经济学动态 ,2000 , (11) :72~76 15. 赵理尘. 城市发展学导论[ M ]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6 —62— ·上海经济研究 ·                           2008 年第 6 期
/
本文档为【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分析_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