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

2012-08-16 48页 doc 244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2876

暂无简介

举报
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 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 世纪老人巴金 巴金简介 (1904年11月25日 — 2005年10月17日 ) 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 感动中国的巴金 世纪良心 巴金的《随想录》 “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的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李存光《巴金传》 “文革”过后,巴金代表我们民族发出忏悔的声音。 《随想录》被人们视作中国的良心,20世纪中国良知的符号,与卢梭的《忏悔录》以及托尔斯泰的日记并列...
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
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 世纪老人巴金 巴金简介 (1904年11月25日 — 2005年10月17日 ) 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 感动中国的巴金 世纪良心 巴金的《随想录》 “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的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李存光《巴金传》 “文革”过后,巴金代表我们民族发出忏悔的声音。 《随想录》被人们视作中国的良心,20世纪中国良知的符号,与卢梭的《忏悔录》以及托尔斯泰的日记并列相提。 在《随想录》中,巴金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提倡“讲真话”,指出谎言给这个世界造就的灾难 。 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光荣的巴金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巴金的身世及思想 巴金的身世 巴金于1904年11月25 日诞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5岁时父亲李道河出任广元县知县,巴金随父母前往,7岁时父亲辞官。10岁时母亲病故,次年,父亲娶继母。13岁时父亲病逝。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巴金15岁。1920年巴金16岁,祖父病死,大家庭开始走向衰微。 1914年巴金的母亲病逝,1917年父亲又病故,这两件事是巴金人生道路上的激变。 巴金的名字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棠”和“芾甘”取自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 “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 于野地宿息 )。” 意思是说,这棵小小的棠梨树,不要去砍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的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 巴金是1928年在法国写《灭亡》时所用的笔名。 因为他青年时代酷爱俄国革命作家、思想家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所以各取一个字组成自己的笔名。 巴金的三位先生 巴金把他的母亲陈淑芬称为他的第一位先生,他自称从母亲那里学会爱。 “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了爱与被爱的幸福……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与富。”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拿来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点事情。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柢。” 巴金的三位先生 巴金家的仆人中,有一个年老瘦弱的轿夫老周尤其引起巴金的注意和喜欢。老周有悲痛的身世:老婆跟人跑了,独儿子又当兵死在战场上。虽然孤苦伶仃,但老周却抱着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经常说一些含有哲理的话。 轿夫老周告诫似地对少年巴金说: “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自己不要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巴金把老周看作他的人生的第二个先生。 巴金的三位先生 成都青年先后建立起无政府主义“均社”、“平平学会”等组织,创办的刊物有《半月》报、《警群》月刊等。《半月》报1920年8月1日在成都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创刊。 1921年2月,巴金参与《半月》报的工作。编辑部的青年朋友吴先忧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他以实行“自食其力”的行动,教给巴金自我牺牲精神,后来巴金称他为“第三个先生” 巴金的三位先生 吴先忧家境贫寒,白天在缝纫店打工,晚上赶来报社上班。虽然过得很艰苦,“报社办事的时候,他是最热心的一个”。 “这个先生的牺牲精神,他言行一致的决心,以及他不顾一切毅然实行自己主张的勇气他毅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第一次在他的身上看见了信仰所开放的花朵。” 从信仰起步的文学 这个叫李芾甘的青年, 17岁时读到了《告少年》和《夜未央》这两本著名的无政府主义作品,欣喜地发现: “我找到了我的终身事业,而这事业又是与我在仆人轿夫身上发见的原始的正义的信仰相合的。” 《告少年》(作者:克鲁泡特金)从理论上号召青年起来反抗社会 。 剧本《夜未央》(作者:廖抗夫)描写沙皇黑暗统治下一群知识分子的革命活动。通过艺术形象向人们揭示一条反抗社会的道路。 巴金的“精神之母” 世界著名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家、俄罗斯流亡者爱玛·高德曼(Emma Goldman)女士(1869年6月27日- 1940年5月14日)被巴金称为“精神上的母亲”。1925年巴金开始与高德曼通信。1928年在法国期间,曾与高德曼和柏克曼见面。 (柏克曼是流亡西欧后加入美国国籍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系高德曼的丈夫。) 巴金在成都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肄业) 。 在校期间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1921开始自称为“安那其主义者”。 1925年初,经友人秦抱扑介绍,开始给爱玛·高德曼写信,并收到复信。 巴金在法国 1923年,巴金从家中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去到上海、南京求学。 1927年巴金去法国,为了学习经济学,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 图为巴金(左)在法国与同学合影。 鲁迅称赞巴金 鲁迅曾经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1936年10月19日早晨8点,当巴金按照事先约定兴冲冲地带着两位好友、青年作家曹禺和靳以来到位于上海四川北路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寓所时,不料鲁迅先生已在两个多小时前溘然长逝。 在鲁迅墓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在为鲁迅抬棺的人中,有当时32岁但已经文名赫赫的巴金。 图为晚年轮椅上的巴金,在上海虹口“鲁迅公园”的鲁迅墓前。 学习鲁迅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巴金的信仰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为理想和信仰而写作 “为了信仰,为了理想,我是可以来牺牲我底一切的。”巴金是一位理想主义战士,为了理想和信仰而写作。 “信仰是主,用死来证实信仰,用友情来鼓舞信仰。”巴金的很多作品,都在描写信仰。 巴金作品中的人物,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这的伟大的献身精神,正是信仰的支撑。 巴金伟大的人格也与他信仰的主义密不可分。 陈思和教授谈巴金 无政府主义的两大思想核心:一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二是强调绝对的个性自由。 陈思和教授认为,这两大思想核心在当时的中国与反帝反封建的主流文化相一致,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当时吸引的主要是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人。 对信仰的近乎热恋情人般的执著,终其一生,是巴金精神世界的不变基调。 “我总觉得‘信仰’这个词对‘五四’过来的一代知识分子而言,远比我们今天的人重要,他们的献身信仰往往是极其真诚的,不像今天,有的地方钻营着做戏和看戏的虚无党。” ——陈思和 “无政府主义”词源 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avapxia”,意思是没有强权,没有统治者。中文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anarchy”即“安那其”) 一般词典上对无政府主义的定义为——“absence of government”(政府的缺席状态)。 在“anarchism”这个词诞生之前,人们用“Libertarian Socialism”(自由社会主义)来代替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内涵 《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简短而精确的把无政府主义定义为“一种反对任何政府限制的政治理论;一个提倡自主的联盟;一个自由个体协会;一个满足自我需求的组织。” 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 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 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尔、法国的蒲鲁东和俄国的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无政府主义的先驱者是英国人霍德文(1756-1836) 和德国人施蒂纳(1806-1856)。 无政府主义的真正创始人是法国人普鲁东(1809-1865)。 普鲁东之后,无政府主义有两个重要代表人物:一是俄国的巴枯宁,二是克鲁泡特金。 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普鲁东互助主义的拥护者反对马克思的国家社会主义(State socialism)。巴枯宁在1868年也加入反对马克思的行列,第一国际开始分裂为两个派系,分别以马克思和巴枯宁为领导人。 巴枯宁批评马克思的理想为独裁主义,并预言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夺取了权力,他们将会变的和他们所反抗的统治阶级一样糟糕。 1872年马克思主义者靠人数优势在海牙大会 (1872)投票逐出了巴枯宁和巴枯宁主义者,并将第一国际的总部迁往纽约。这通常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冲突的由来。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 克鲁泡特金把他的无政府主义称为自由无政府主义,传到中国后被称为“无政府共产主义”。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认为,人类是互助性最强的生物,互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进化的法则。 互助论是其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 20世纪初叶,中国知识者开始了解接触到无政府主义,经过在国内介绍和在国外中国留学生中的传播,无政府主义逐渐在中国形成独立政治派别。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获得扩散性发展,蔚然成潮。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和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者都曾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 无政府主义者师复 师复对无政府主义学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他主要信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 1912年5月,他和莫纪彭、郑彼岸等人在广州创立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团体“晦鸣学社”,其社刊为《晦鸣录》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它描写一个女子在风雨交加、天色阴沉、鸡鸣不已的时刻,更加强烈地思念她的丈夫。 后来,人们用“风雨如晦”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鸡鸣不已”则比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自己的气节。 著名画家徐悲鸿于一九三七年春天,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创作一幅著名的国画《风雨鸡鸣》。 师复其人 师复(1884—1915)原名刘绍彬,字子麟,学名绍元。广东香山县即今中山市人。 1904年,师复赴日本留学,因立志反满,光复故国,更名思复。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和首批会员。 1912年5月师复在广州创立“晦鸣学社”,对内称“心社”。根据心社“不称族姓”的约定,刘思复不再称自己的姓氏,改名“师复”。 师复“心社”社约 1912年2月,师复和莫纪彭、林直勉、郑彼岸等在杭州白云寺集会,成立“心社”,规定十二条社约: 不食肉;不饮酒;不吸烟;不用仆役;不坐人力车轿;不婚姻;不称族姓;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入政党;不做海陆军人;不奉宗教。 其信众完全履行者为社员,部分履行者为赞成人。由于师复道德高尚,守约严谨,被后来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尊称为“先知、先觉者、导师”。 师复对巴金的影响 师复认为,无政府主义“最重要之道德格言,不外‘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二语”。这也是克鲁泡特金的思想。 巴金拜读过师复的著作,几乎与师复一样推崇克鲁泡特金,心仪托尔斯泰,也十分欣赏师复的心社戒约。 上世纪八十年代,巴金满怀深情地回忆说:“刘师复的墓在杭州烟霞洞附近。三十年代我到杭州去过几次,也到烟霞洞去。刘师复的墓碑上写的是世界语。”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全国各地52位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有22人之多。 中国最早接受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五四”运动前后曾受到克鲁泡特金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影响。 他认为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与马克思的“阶级竞争”说,“仿佛相反”,而其实则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补充。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 毛泽东曾自述其“五四”时期读过一些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坦承“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青年毛泽东在其所作《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称马克思为激烈派、克鲁泡特金为温和派,赞赏后者的互助论。(克鲁泡特金与巴枯宁不同,他排斥暴动,希望通过“互助”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毛泽东在1918—1919年间,还对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的“新村运动”、“工读互助运动”给予积极支持。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 1919年,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悟社”,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决定废姓,用抽号码的办法重新确定自己的名字,他抽到5号,遂取名“伍豪”。 瞿秋白在1918年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他后来说自己曾“是一个近乎托尔斯泰派的无政府主义者。”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巴金在二十年代先后在四川、上海、南京参加无政府主义社会团体,编辑无政府主义刊物。1921年,巴金参加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秘密团体“均社”,并发表《均社宣言》。 巴金成为中国翻译介绍外国无政府主义论著最多的无政府主者。自1930年后,巴金把主要活动转到文艺创作上。 克鲁泡特金(1842-1921) 俄国革命家和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创始人。著作有《互助论》《我的自传》《面包与自由》等多种。 “无平等则无正义,无正义则无道德”。 克鲁泡特金一生公正无私,胸怀坦荡,从不计较权力和物质利益,受到许多人的敬佩。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价他在生活中实现了托尔斯泰追求的理想。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他是自己见到的仅有两位真正快乐的人之一。 托尔斯泰和克鲁泡特金 托尔斯泰和克鲁泡特金被看作那时代两个伟大的俄国人,人们认为只有他们“忧念到俄国民众,而他们的思想又属于人类全体。” 巴金表示自己作为无政府主义者,是属于克鲁泡特金主义者。这既包含了他对克鲁泡特金社会主张的信服,也还包含了对其人格的敬仰。 巴金将克鲁泡特金视为自己“人格的老师”。 克鲁泡特金 克鲁泡特金为了反抗沙皇专制“舍弃了他的巨大的家产,他抛弃了亲王的爵号,甘愿去进监狱、过亡命生活、喝白开水吃干面包。” 巴金认为,克鲁泡特金集“文人、战士、学者”三者的优点于一身。“他底八十年的生涯就象一块纯洁的玉,没有一点污点。所以他底敌人也不得不对他表示尊重。” 克鲁泡特对巴金的影响 巴金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后,他总结:“我自己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把我的全部著作放在一起也无法与这书相比。” 巴金并不是那么看重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的文字是在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出的对社会与人生的感触: “我的每篇小说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号”。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者津津有味地描绘了一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的理想图景。 意大利工人领袖凡宰特曾说过: “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教育,每个智慧都得到光明。” 巴枯宁说过: “一个人如果不使他周围的人解放,他也不能解放自己。万人的自由便是我的自由。”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巴金也表现过同样的理想: “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使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巴金《点滴·点滴》 上海开明书店 1935年版)。 巴金虔诚地信仰这一理想。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1930年,巴金的理论著作《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托名美国三藩市平社出版。 1935年巴金在《爱情三部曲》总序里说:“我对于自己的作品从来没有满意过。倘使别人一定要我拣出一两本象样的东西,那么我就只得勉强举出一本作为‘社会科学丛书’之一的《从资本主义到×××××》。”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巴金在《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这本小册子中介绍说: “安那其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学说,他证明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不需要任何强制的社会中。” “自由代替了政府,这就是安那其平等使用代替了私有财产制,这就是共产主义。” 巴金妙答毛泽东(1945) 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从延安飞重庆,在谈判的余暇也会见了一些文化界人士。巴金就是在这时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毛泽东对巴金说:“奇怪,别人说你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巴金答道:“是啊,听说你从前也是。” 巴金抗美援朝 巴金抗美援朝 电影《英雄儿女》(1964年) 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 田 方 黑白影片《英雄儿女》的原始素材来自巴金的一个短篇小说《团圆》。 剧情介绍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 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毛泽东接见巴金(1956) 巴金信仰的尴尬 新中国成立后,无政府主义正是巴金的尴尬所在,年轻时的无政府信仰不但未能得到坚持,反而成为一个思想上的包袱,一个地雷。 批评家陈思和说:“(巴金)可以战战兢兢地出入于庙堂,因而无政府主义不仅不会是他的信仰,而且还会成为他的思想包袱。” “他在1958年以后删改自己文集中关于无政府主义等内容,就是其表现之一,即使在写作《随想录》时,他仍然心存犹疑。” 巴金名字的尴尬 巴金的名字,一说是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 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金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 这一说法其实值得怀疑。 巴金的尴尬处境 巴金处境的尴尬 1955年,胡风“反党”风波中,尽管一直认为胡风是进步的知识分子,但巴金跟着大家一起写了批判文章。几十年后,他说:“我对自己的表演,感到恶心,也感到羞耻。”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说要提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很快,巴金连续发表十多篇杂感,斥责那些不让人独立思考的人。 到1958年,巴金也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1957和1958年间,巴金开始写人云亦云的文章。 巴金在1962年 1962年后,巴金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1962年5月9日,上海第二次文代会召开,巴金致开幕词并作《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讲话。 巴金在发言中说: “我有点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捏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固然我不会看见棍子就缩回头,但是棍子挨多了,脑筋会震坏的。碰上了他们,麻烦就多了。” 巴金在1962年 美联社1962年5月25日发表了巴金的这次讲话,并且评论说,“巴金一向是多产作家,他在共产党征服中国以前写的小说在今天中国以及在东南亚华侨当中仍然极受欢迎。但是在过去十三年中,他没有写出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 美联社甚至还特意说明,北京的领导显然不赞成巴金的发言,证据是所有全国性的文艺报刊都没有刊登和报道这个发言。 巴金在1962年 美联社的报道被毛泽东知道后,怒斥道:“他巴金要什么样的自由!要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张春桥见此,更是借机上蹿下跳,放出狠话说:“对巴金不枪毙就是政策,枪毙与不枪毙就在一线之间。” “四人帮”之一张春桥 巴金在“文革”中 1966年巴金受到批判。1968年9月,巴金被监禁;9月,被抄家,并经受各种形式的批判斗争,既“触及灵魂”,也触及肉体。 1968年,《文汇报》先后发表长篇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斗倒批臭文艺界反动”权威”巴金》; 《解放日报》亦以《彻底斗倒批臭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巴金》为通栏标题发表多篇批判文章。 1969年《文汇报》发表《批臭巴金,批臭无政府主义》《彻底批判大毒草〈家〉〈春〉〈秋〉》等文章,对巴金进行大肆攻击。 “文革”书画 “文革”书画 巴金在“文革”中 1970年春节后到上海郊区劳动改造;巴金的妻子萧珊,由于过度的精神摧残,加上患直肠癌,于1972年1972年8月离世, 时年55岁。 巴金没有见到萧姗的最后一面。巴金见到妻子时,她已是一具躺在担架上,被白布床单包得紧紧的,看不到面容的遗体。 得到宽大处理 1973年7月,上海市委书记王洪文、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和市委常委冯国柱、金祖敏六人作出决定,对巴金的问题处理决议是: “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每月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3年从劳动改造地回上海后,巴金把自己关在四平方米的小屋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直到“文革”结束。 毛泽东关照巴金 巴金能得到这个宽大待遇,大约和毛泽东说了话有关。 巴金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说: “我1973年‘解放’的背景我也不明白。小道传说他们要给我戴反革命帽子,主席说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和别的思想一起传到中国来,当时年轻人各种思想都接受过,不要戴帽子了。” 巴金的文学创作 巴金创作分期 1.青春激情期: 二、三十年代,以《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为代表; 2. 现实沉思期: 四十年代以《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为代表; 3. 忏悔反思期: 八十年代初《随想录》,九五年后的《再思录》为代表。 巴金创作题材分类 巴金作品两大类题材: 1. 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以《灭亡》为起点到《爱情三部曲》就达到了高峰; 2. 表现家庭生活的题材;以《家》为起点在《激流》中方兴未艾,到《寒夜》达到高峰; 在巴金笔下这两大类题材是互为联系的。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 《灭亡》写作于1927年3月到1928年8月。 1929年1月至4月,小说《灭亡》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为当时影响很大的畅销书,曾重版十余次。这是首次以“巴金”笔名发表的小说。作者时年23岁。 1929年10月,《灭亡》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小说主人公 杜大心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中篇小说《灭亡》情节 小说以1925年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杜大心是位爱感到绝望的诗人。他幼时所见到的“人吃人”的情景,加上和他相爱的表妹顺从母亲,嫁给了一个毫无感情的男人,这件事对他的刺激使他变得只相信恨。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大心在应邀参加庆祝一位朋友大学生李冷的生日的集会上,遇见李冷的妹妹静淑。对于信仰“平等主义”、倾向革命的杜大心来说,静淑本来是与他不相容的资产阶级小姐,但他逐渐感觉到静淑对他的爱。作为一个不相信爱的人,静淑的爱只会给他带来苦恼。 《灭亡》情节 一天,杜大心的工会同事、也是一个“平等主义”信奉者的张为群被军阀政府处死了。杜大心决心孤注一掷,搞恐怖活动复仇,临行前,他在向李静淑表白折磨自己又决不会实现的爱时,差点被李静淑用爱情感化。杜大心虽然一度改变了主意,但被示众的张为群的人头的幻象,使他最后下定决心走向灭亡…… 《灭亡》的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他憎恶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统治,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人民。但他又对人民的麻木不仁无法忍受。于是他憎恨一切人及世上的一发美好的事物,甚至憎恶太阳。在黑暗现实和病痛的折磨下,杜大心冒险从事暗杀行动,做了无畏的牺牲。    杜大心的诗 对于最先起来反抗压迫的人, 灭亡一定会降临到他第一身; 我自己本也知道这样的事情, 然而我的命运却是早已注定! 告诉我: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没有牺牲,而自由居然会得胜在战场? 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 我知道我能够做到,而且也原意做到这样…… 杜大心诗歌的出处 杜大心的这首诗是根据俄国诗人雷列叶夫的几句诗改译而成,雷列叶夫说过: “我知道‘灭亡等待着第一个起来反抗压制人民的暴君的人。” 雷列叶夫因为领导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死在尼古拉一世的绞刑架上。他是为了追求自由、追求民主甘愿灭亡的俄罗斯英雄。 《灭亡》的姊妹篇—《新生》 《新生》是《灭亡》的姐妹篇。描写了主人公李冷投身革命前后的重重矛盾心态和艰难历程。 由于杜大心的死,李冷的思想引起矛盾,既放弃了过去的优裕生活,又不愿投身到革命中去,过着孤独而寂寞的生活。他喊叫,“我只知道我自己。在我底世界中我当然是中心。”他成了虚无主义、个人主义者,他说:“我否认一切,我反抗一切,便是你们奉为神圣的人民我也反对。”于是他只能陷在绝望之中,觉得自己的前方只有黑暗的坟墓。 《灭亡》的姊妹篇—《新生》 李冷的妹妹李静淑、还有他的恋人张文珠,以及许多朋友给了他爱,使他也走上了革命的路。李冷被捕后,梦见一个可怕的残忍的杀戮两位少女的场面,激起了他的复仇之火。李冷虽然牺牲了,但是集体的生命仍在延续。 《新生》结尾,巴金借用《圣经•约翰福音》中的一句话来点化主题: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新生》    《新生》采用日记体裁第一人称自叙的形式。故事描写杜大心虽然死了,但是理想不灭,更多的人起来奋斗。李静淑和朋友张文珠都穿蓝布短衫到工人中去从事革命运动,办夜校,出刊物,领导工人运动,筹备“五卅惨案”周年纪念等。 人们从这里或多或少会感受到为巴金倾心赞美的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的历史在她们身上的延续。   《新生》 《新生》在艺术上保持了作者原有的热情奔放、描写酣畅的风格,但是比起《灭亡》来,似乎缺少那种炽烈的、火辣辣的、甚至带有一点狂热的描写,显得平淡了一些。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爱情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描写时代青年的几种类型,歌颂的是具有安那其色彩的青年们的革命与青春情感故事。 在当时(1934—1936年间),爱情三部曲还是巴金最喜欢的作品,因为几乎每个主角都有巴金朋友的影子。 《爱情三部曲·雾》(1932 年)情节 周如水从日本留学归来,参加建设乡村的工作。他在旅馆巧遇从前仰慕过的女子张若兰,一个美丽温柔的女性。双方互有好感,但周如水却没有勇气表白。 周如水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他的两个朋友陈真和吴仁民都鼓励他从狭窄的爱情中挣脱出来。 《爱情三部曲·雾》(1932 年)情节 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说其母病想见他,并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 一年后,周如水又回到这个旅馆,此时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于两年前病死,但张若兰早已离去,只剩下他在海边独自悔恨。 《爱情三部曲·雨》(1933年)情节 两年后的上海,吴仁民的妻子病故,陈真被汽车撞死。此时张若兰已经嫁给一个大学教授,周如水又爱上了另一个被称为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李佩珠。吴仁民对周如水冷嘲热讽,但自己很快也坠入情网,恋上他从前帮助过的女学生熊智君。 但吴仁民很快发现熊智君的好友就是自己从前的恋人玉雯,玉雯因为爱慕荣华富贵而抛弃过他,现在又因为孤独想与他重续旧好,吴仁民痛苦地拒绝了她。 李佩珠决心做一个革命女性,拒绝爱情,周如水在绝望中投水自杀。吴仁民也得到玉雯自杀的消息,熊智君为了保护吴仁民抱病嫁给了玉雯的丈夫———一个军阀,并留信鼓励吴追求事业。吴仁民在悲愤中终于振作了起来。 《爱情三部曲·电》(1935年)情节 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己却遇难。 佩珠父亲在上海突然失踪,她委托吴仁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爱情三部曲》主旨不在爱情 在《雾》里似乎刚下了种子,在《雨》里”信仰”发了芽,然后电光一闪,”信仰”就开花了。到了《电》,我们才看见信仰怎样支配着一切,拯救着一切。 永生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信仰。从《雾》到《雨》,从《雨》到《电》,一路上就只有这一件东西,别的都是点缀。由下种而发芽,而开花,一步一步地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信仰的全部力量。 巴金强调小说中的信仰,甚至否认这是一部爱情小说。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简介 《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此外,《憩园》是《激流三部曲》尾场,主要讲述了一座以“憩园”命名的花园的先后两代主人的命运。 《激流三部曲》简介 《激流三部曲》所反映内容的时间跨度是1919年至1924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背景是当时中国还很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激流三部曲》简介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揭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激流三部曲》简介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 《激流三部曲》简介 《激流三部曲》不仅在思想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激流三部曲》是反映五四运动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小说。 《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以创作抒发忧愤 ·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我的二十八年的岁月里,已经堆积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阴影了。在那秋天的笑,象哭一样的笑里,我看见了过去一个整代青年的尸体。我仿佛听见一个痛苦的声音说:“这应该结束了。” · 《春天里的秋天》不止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呼吁。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这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J’accuse”(我控诉)来。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 批判专制家庭 “家庭”这个概念,在巴金早期作品中是黑暗的象征,专制的具体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反叛则胜,顺服则亡,这是《激流三部曲》和其他同类作品告诉我们的规律。觉慧叛逆而获得新生,觉新顺从而遭受不幸;淑英出走而健康地活着,蕙屈服而寂寞地死去;觉民逃婚得到了自由,枚听命却面临毁灭。这一组鲜明的对照,控诉了家庭专制制度的不义和残酷,呼吁人们起来摧毁它。 巴金不仅批判封建大家庭,甚至也反对一般的小家庭形式,认为这种家庭与革命利益是相违背的。 李健吾论巴金 · 我说他的读者大半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从天真到世故这段人生的路程,最值得一个人留恋:这里是希望,信仰,热诚,恋爱,寂寞,痛苦,幻灭种种色相可爱的交织。巴金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人物属于一群真实的青年,而他的读者也属于一群真实的青年。他的心燃起他们的心。他的感受正是他们悒郁不宣的感受。 · “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 ——巴金 青春巴金·人性巴金 巴金可能没有鲁迅的忧愤深广,也没有茅盾的鞭辟入里,但他的强烈激情,强烈的对于青春冲力的渴望却让他成为“五四”青春精神的最好象征。而他对于“人”的持续探索也使得当时的青年为之震撼。 巴金的《家》分析 激流之一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 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起,到1932年5月22日止,在上海《时报》上连载。 1933年5月,首次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 《家》 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故事梗概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故事梗概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高老太爷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 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激流三部曲》之——《家》 《家》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在高老太爷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 · 就在这一背景下,作品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 · 这几个悲剧事件虽然原因各异,但在一个基本点上却是共同的:她们都为追求幸福的爱情而和封建礼教及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了她们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 上海“新华”版电影《家》    1941年,上海新华影片公司拍摄了第一个电影版本的《家》。导演是卜万苍、李萍倩。时年31岁的梅熹饰演男主角觉新。当时孤岛影坛的“四大名旦”:袁美云、陈云裳、顾兰君、陈燕燕悉数参加了《家》的拍摄。 巴金对此片的评价是脱离生活,太漂亮太时髦了,不够质朴。 香港电影《家》《春》《秋》    1953年香港中联电影公司成立首部诞世之作,推出了电影《家》《春》《秋》。统领系列的是高觉新,由吴楚帆饰演。整部片子有着挥之不去的浓烈忧郁氛围。 《春》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吴楚帆到北京领奖,与巴金相拥而泣。 香港电影《家》 导演:吴回 主演: 张 瑛(饰觉慧) 吴楚帆(饰觉新 ) 小燕飞(饰梅表姐) 紫罗莲 (饰鸣凤) 卢 敦(饰高老太爷) 电影《家》(1956年) 导演:叶明 陈西禾 编剧:巴金 陈西禾 演员: 孙道临(饰高觉新) 魏鹤龄(饰高老太爷 ) 王丹凤(饰鸣凤 ) 黄宗英(饰梅表姐 ) 张瑞芳(饰瑞珏 ) 上海电影制片厂 拍摄 觉新和瑞珏(孙道临 张瑞芳饰) 梅表姐(黄宗英饰) 鸣凤(王丹凤饰) 19集电视剧《家春秋》(1987年 ) 主要演员: 徐娅、 陈晓旭、 张莉等 四川电视台拍摄 梅表姐(陈晓旭饰) 梅表姐(陈晓旭饰) 鸣凤(张莉饰) 21集电视剧《家》(2007年) 2007年新版21集电视剧《家》,制片人马中骏,导演汪俊。 黄磊(觉新)陆毅(觉慧) 郑国霖 (觉民) 黄奕(瑞珏 ) 李小冉(梅表姐 ) 薛佳凝(鸣凤) 王丽坤(琴表妹) 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 高老太爷 《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是能给人很深的印象。他就象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 《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度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高公馆为人们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而形象的模型。 (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 幽灵似的老太爷 高家三兄弟 高觉慧 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觉慧作为叛逆者其反抗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违抗祖父禁止他外出参加学生运动的命令,我行我素; 第二次是违抗祖父要觉民同冯乐山孙女成婚的旨意,支持觉民逃婚;第三次是违背祖父“不要忘记扬名显亲”的遗嘱,毅然出走。 大胆而幼稚的“叛徒” 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慧这个少爷在高家最早觉醒过来,痛苦地感到封建大家庭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信念。 觉慧毕竟是一个大胆而又幼稚的“叛徒”,他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 高觉慧 鸣凤形象 鸣凤与觉慧 为情所困 鸣凤之死 鸣凤被逼嫁给老头子冯乐山为妾,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 鸣凤在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 鸣凤死前,想到的是过去十七年中她所记忆的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再有就是她将要身殉的爱。她记起自己以前说过的誓言:“我向你赌咒,我决不去跟别人。”由此可见,鸣凤的死包含有殉情的成分。 鸣凤之死 在觉慧对鸣凤的感情里,大部分时间不是用来享受幸福的甜蜜,而是在思考为什么鸣凤不是富贵人家的小姐。他自己也曾说过,“这简直说不上爱,不过是好玩罢了。” 鸣凤死后,作者特意安排觉慧作了这样的一个梦,鸣凤变成了富贵人家的小姐……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拥有了希望之后立即失去,鸣凤以为找到觉慧就可以拥有终生的幸福了,其实不然。这个可怜的少女,要是知道觉慧对琴的感情,她不知道会有多伤心。她为了他付出了一切,而他却时时想着另外的一个人,这种痴情又是多么不公平! 觉新与梅芬 梅芬 觉新和瑞珏 温润的瑞珏 觉新与梅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佳人憔悴 觉新形象分析 觉新是一个中国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的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造成他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他是新与旧交替时代的产物,他的思想、性格充满着光明与黑暗、新与旧的矛盾。 觉新形象分析 觉新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 ,跟他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他处处牺牲自己,向封建主义妥协。 他一生共有三次大的妥协:第一次是中学毕业后遵父命尽长子之责,牺牲了继续升学和“到德国留学”的理想;第二次是屈从于父亲包办的婚姻,而牺牲了爱情的幸福、葬送了他钟爱的梅表妹;第三次是任凭家人摆布,以避免血光为由将临产的瑞珏送出城外,断送了妻子的性命。 如果说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那么觉新则是“不该这么做”的典型。 《做大哥的人》 《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当然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却无疑是“多余人”觉新。 对于这个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在父母死后,独立支撑着整个家庭,在给巴金的信中他倾吐出家庭中的种种罪恶,这些素材给了巴金灵感,他决定用“大哥”做线索来揭示一个大家庭的衰败。难得的是,尧枚知道这个想法后,写信来鼓励巴金写作。正当巴金写完《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时,讣电来到,尧枚在精神重压下自杀了。 在《秋》里,巴金给了觉新一个幸福的结局,对尧枚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最后的安慰吧。 巴金大哥李尧枚 《家》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时,篇名为《激流》,在写作过程中,巴金  的大哥李尧枚因投机生意失败而自杀了。在巴金的记忆中,大哥是旧制度下的牺牲者。 在听到噩耗的那天晚上,巴金辗转难眠,决定调整《家》的结构,把大哥作为主要人物原形来写,他要把一个垂死制度牺牲者放到人们面前。 与妹妹及侄女侄子在成都合影(1941年) 巴金二哥李尧林 觉民与琴 巴金的《春》 激流之二 《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 单行本《春》1938年4月由上海开明书店首次出版。 《春》故事梗概 高克明要把女儿淑英嫁给轻浮浪荡的陈公子,周伯涛要把女儿蕙嫁给品行恶劣的郑某。尽管她们都对
/
本文档为【巴金的思想及其作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