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

2017-12-10 12页 doc 28KB 2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 目录 前言。。。。。。。。。。。。。。。。。。。。。。。。。。。。。。。。。。。。。。。。。。。3 1中国纪录片栏目化历程。。。。。。。。。。。。。。。。。。。。。。。。。3 2纪录片栏目化发展意义。。。。。。。。。。。。。。。。。。。。。。。。。3 3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的地方化生存方式分 析。。。。。。。。。。。。。。。。。。。。。。。。。。。。。。。。。。。。。。。。。。。。4 3.1以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栏目生存的立足点。。。。。4 3.2以...
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
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 目录 前言。。。。。。。。。。。。。。。。。。。。。。。。。。。。。。。。。。。。。。。。。。。3 1中国纪录片栏目化历程。。。。。。。。。。。。。。。。。。。。。。。。。3 2纪录片栏目化发展意义。。。。。。。。。。。。。。。。。。。。。。。。。3 3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的地方化生存方式分 析。。。。。。。。。。。。。。。。。。。。。。。。。。。。。。。。。。。。。。。。。。。。4 3.1以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栏目生存的立足点。。。。。4 3.2以市场为导向,制作、寻找“娱乐化纪录片”。。。。5 3.3避开国内强势媒体锋芒,寻求独特栏目内容。。。。。5 3.4以鲜明的形象标识,打造栏目品牌意识。。。。。。。。。6 4对《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生存困惑的思考。。。。。。。。。6 4.1生存环境的困惑。。。。。。。。。。。。。。。。。。。。。。。。。。。。。6 4.2节目自身的困惑。。。。。。。。。。。。。。。。。。。。。。。。。。。。。。7 4.3生产周期短,影响纪录片质量。。。。。。。。。。。。。。。。。。7 4.4创作团队的困惑。。。。。。。。。。。。。。。。。。。。。。。。。。。。。。8 5对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发展策略的思考。。。。。。。。。8 5.1推广制播分离的运作。。。。。。。。。。。。。。。。。。。。。。8 5.2寻求国际合作,面向国外市场。。。。。。。。。。。。。。。。。9 5.3扶持DV纪录片作品。。。。。。。。。。。。。。。。。。。。。。。。。。9 致谢。。。。。。。。。。。。。。。。。。。。。。。。。。。。。。。。。。。。。。。。。。12 1 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生存策略分析——以云南 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为例 张琦 摘要:面对国内强势媒体的冲击,我国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有其 自身生存的方式,同时也面临生存困惑。 关键词:纪录片栏目 生存方式 困惑 策略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the local television documentary programs—Take the case of zhangqi Abstact:when the local television documentary programs face the shock from strong media in our country,it has its own ways of the existence ,but also faced with problems of survival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documentary television program wayof survival problem strategy 2 前言 目前,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生存面临困境。国内虽有不少专家、学者对纪录片栏目化做了分析研究。但是,对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研究不多。本文试图从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生存现状研究,来思考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策略。 1中国纪录片栏目化回顾 20世纪初,纪录片传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纪录片处于新闻纪录片阶段。由于特殊的政治气候,国家对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宣传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重要的功能,电影播放则是新闻纪录片的主要播出管道。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纪录片进入了由电影纪录片到电视纪录片的转换,并逐步奠定了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的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产量明显增多,但是播出渠道仍然很少。于是,中央电视台相继开设了《祖国各地》、《民族兄弟》、《神舟风采》等短纪录片栏目。而纪实性栏目《祖国各地》、《地方台50是分钟》的设立,固定时间、规范长度的栏目化播出,对引导观众观赏纪录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各级电视台也纷纷成立专题部,负责制作被称作电视专题片的各类纪录片。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末,是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繁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北京和上海几乎同时创办的《生活空间》栏目和《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激发了各地电视台开办纪录片栏目的热情。于此同时,我国的纪录片开始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但是,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电视媒体的商业化运作,使得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几乎占据了所有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作为影视中蕴涵深刻文化积累的纪录片,则逐渐被冷落,纪录片的市场、 规模和收益一直在缩水。而电视纪录片发展至今仍处于一个低迷状态。 2纪录片栏目化发展意义 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一种生存策略。由于电视的强势与纪录片的弱势,使得纪录片在与电视结合后就要遵循电视的运行规律,顺应电视发展趋势。而栏目化则是电视的大势所趋,因此栏目化是纪录片在电视中的必行之道。 3 纪录片栏目的栏目化推动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栏目以其固定时间连续播出的优势,将纪录片这一陌生的概念推广到普通人家,使纪录片引起普遍关注,并培养了一批纪录片观众。这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甚至独立纪录片的创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优秀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检阅的平台,并扶持了一批纪录片人才。 纪录片的栏目化发展,也意味着纪录片被推向市场,与其他的电视节目同台竞争。正是“市场”和“社会责任”这两个因素的导引,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了从内容到形式、从制作到传播途径等一系列的变革。纪录片从以前的风光片、政论片发展到现在的文献纪录片、社会现实类纪录片、自然科技类纪录片等纪录片类型,不断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特别是那些贴近生活,采用平民化视角来纪实的纪录片,更是赢得受众的青睐。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把纪录片从“精英文化”中解放出来,并增添了它的趣味性,使其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但是,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生存,就必须要在多元化的纪录片时代,找到自己栏目的特色定位,使之与其他的纪录片栏目区别开来。 3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的地方化生存方式分析 1993年北京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开办的《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激发了我国地方电视台开办纪录片栏目的热情。但是,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又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强势媒体的纪录片栏目的冲击。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地方电视台,也摸索出了它们生存的方式。 3.1以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栏目生存的立足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文化的多元和自然的多样性,决定了纪录片资源的丰富和多彩。而因地理辐射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国际化的纪录片题材范围更是广阔。这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条件是是国内任何一个地方无法与之相比的。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就是以云南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为资源,制作了很多以本土文化为内容,用以展现云南丰 4 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纪录片。所以,这档栏目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以平民化的视角记录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对人文关怀的展现,使得这档栏目的社会性更加深刻。作为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经典人文地理》以其突出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国纪录片栏目领域的一朵奇葩。也因此,使得它在云南电视台一轮轮的改革下存活下来,栏目收视率跻身到全国卫视同时间段前10位。? 3.2以市场为导向,制作、寻找“娱乐化纪录片” 在传统意义上,纪录片被定位为一种影视精英文化概念范畴。基于这种理解,电视纪录片往往成了"精英做给精英看的东西"。在商业化浪潮和大众文化浪潮的挤压下,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的生存处境变得日益艰难。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制作的纪录片,思想性强、说教味重、故事性弱。有人称这种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的专利产品”,观众在喋喋不休说教式的解说中得到某种教化;而那些为“获奖和专家”拍摄的纪录片,注意力则必然转移到去迎合评委,在某种纪录片的高深理念或手法中背离了大众的收视需求;还有一些为“个人”而拍的纪录片,必然在个人化的自我选择中陶醉,纪录片在这里成了“个人化的写作”,使得大部分观众不知所云。而《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则把目光集中在受众身上。主编杨明菊在谈到这档栏目定位时说道:“我们倡导‘娱乐化的纪录片’,试图打破传统的‘学院派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和叙事语言,完全以观众的视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满足观众的收视习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正是这种以市场为主导,为观众拍摄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使得《经典人文地理》拥有越来越多的收视群体,在中国这个不景气的纪录片市场环境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3避开国内强势媒体锋芒,寻求独特栏目内容 以中央电视台为依托的京派纪录片,无论是在资金投放,还是在市场覆盖面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在纪录片的选材上,它倾向于主流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主流文化题材都是它们的专长。而宏大叙事,也成为京派纪录片的一大特 5 点。面对中央电视台强烈的媒体攻势,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避开了这些强势媒体的锋芒,寻求独特的题材。它根植于云南的本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片子的资源后盾,充分地展现出人文精神,并以平民化的视角为观众“讲故事”。它们不断地追求节目的创新与突破,除了播放自制的纪录片,还为国内外优秀的纪录片提供一个播放平台。该栏目与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以及中国国际总公司等机构进行常规联系,定期播出内容健康积极、制作精良的国内优秀纪录片。同时,也放眼国际市场, 将国际上广获好评、具有较强知识性和文化意义的优秀纪录片带给国内的观众。这种节目播放形式,既保证了栏目的整体质量,也使得该栏目播出的纪录片呈现多元化的类型,满足不同观众对纪录片的观赏需求,从而在巩固栏目收视率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它的收视群体。 3.4以鲜明的形象标识,打造栏目品牌意识 标识是一个以视觉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经典人文地理》栏目讲述、探讨的是天地之间交织的各种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自然与文化等等。它的栏目标识中,上下两笔的随意勾勒具有特殊的含义:一是,上为天,下为地,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是为“天地有大美”。二是上一笔,下一笔,简单的勾画出眼睛的形象。寓意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来思考,用影像来记录,用双脚去行走,世界是永远不变的宗旨。?鲜明、简单的栏目标识有助于栏目的品牌宣传,从而树立栏目的整体形象,强化栏目的个性特色。 4对《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生存困惑的思考 面对一个萎靡的国内纪录片市场,处于劣势地位的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遇到了种种困惑。 4.1生存环境的困惑 从2004年起,中国电视节目发生转变,一方面,选秀节目开始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故事节目逐渐走红,新闻故事成为老百姓新宠,而电视纪录片栏目一再走低。 首先在播出时段上,纪录片栏目普遍遭到冷遇, 常常被安 6 排在深夜播出。《经典人地理》现在的首播时间是:周一到周三的23:28分。其次在重视程度上也不如人意。虽然近年来,以《经典人文地理》制作了不少纪录片,如《流浪“者”,小黄的故事》《探秘鸡足山》《茶马古道》等等,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谈话类、益智类和真人秀等节目的兴起,纪录片栏目不断萎缩,大量观众流失。2004 年以来,省级以上的电视台不下百家,纪录片栏目却占不到1/3,并且基本上都退出了黄金时段。? 4.2节目自身的困惑 上个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一向信奉精英文化的中国纪录片开始与电视媒介联姻,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并成为一种大众传媒产品,与所有类型的栏目一起同台竞争,进入栏目化生存阶段。电视栏目纪录片既要具有纪录片本体特性的真实性, 又要 有电视传播的可视性,具有栏目资本运营的生产性。在现实面前, 《经典人文地理》找到栏目生存的捷径——说故事。但是,这种“说故事”式的纪录片却变成了故事片:越离奇、越刺激、越能吸引眼球的题材,越备受青睐。这种类型的片子在叙事方式上出现许多非纪实元素,比如真实再现、扮演、非标准镜头等等, 有的甚至是编导强行介入,以说故事的方式,甚至是制造故事的方式展示现实世界。纪录片从新闻逻辑转变为故事逻辑。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然而这样的运作模式是否模糊了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界线,为了达到收视要求,故事化是否在让纪录片的品格发生改变, 4.3生产周期短,影响纪录片质量 收视率压力、制作周期、栏目的经费都是纪录片在栏目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纪录片需要相当的拍摄周期,央视陈晓卿拍《龙脊》,在山里一蹲就是大半年;王海兵为拍《山里的日子》九进大巴山,时间跨度一年半;康健宁、高国栋的《沙与海》拍摄时间长达三年,国外的一些纪录片拍摄时间甚至要十几年、几十年。可是栏目的定期播出不允许一个节目无限制的“磨剑”,电视节目短平快的要求必然会降低纪录片的品质,难出精品。《经典人文地理》每周播出三集,每集50分钟。如此高密度的播出,使得这档栏目自制的纪录片在内容深度上表现不够到位。尽管,这档栏目以播出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方式来填补自制纪录片的空窗期。但是,也造成了这档栏目的个性化风格不强的缺陷。同时,购买国外优秀纪录片在中国区的版权,也造成了 7 这档纪录片栏目巨大的资金压力。 4.4创作团队的困惑 中国传媒大学的何苏六教授说,从1998 年开始,国内纪录 片学术研讨会的气氛就开始慢慢变得沉重起来。纪录片的同行们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纪录片栏目化趋向带来的创作环境的限制,让自由惯了的同行们有点无所适从。? 纪录片从节目到栏目,经历的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为了符合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必然要在某些方面作出妥协,纪录片的教化性和娱乐性的矛盾,栏目内纪录片创作的个性与共性的矛盾等等,让不少纪录片创作人感到疑惑甚至痛苦。《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组的编导们同样面临这样的创作困惑。一方面,他们以充足的创作热情,专业的态度,对云南本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受到栏目故事化倾向的制约,在创作上过多的关注社会生活繁琐的细节。最终,导致节目的社会深度不够,而故事也不够精彩的创作尴尬局面。 5对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发展策略的思考 从对《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生存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未来发展策略有如下几点。 5.1推广制播分离的运作制度 加快栏目纪录片制播分离的步伐,是实现纪录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网台分离、制播分离,是美国三大电视网的基本运作制度。节目的制作、营销有专门机构负责,电视台不直接参与,这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制播分离应该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商业化的关键词。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应把相当一部分节目的制作权转移到节目制作公司。我国现有大大小小几千家制作公司,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影视剧、娱乐节目和信息类节目上,竞争惨烈。如果开放纪录片市场,允许一些制作公司、中介组织、非媒体机构如企业参与生产和经营,就可以盘活资源,在融资、制作、营销等方面获得商业经验和动力。目前在这种体制创新上做得较好的是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中 华青年影像大展》。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创作力量,而是从一开始就以播出平台的身份与广大“中华青年”合作。这样不但栏目播出的作品活力十足,而且购买作品的播出权每期只用1500,2000元人民币,实现了栏目的低成本运作。因此,我们必须推广纪录片制播分离的运作制度,促进纪录片栏目的市场 8 化发展。 5.2寻求国际合作,面向国外市场 改革开放既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铺设了道路,也对国外优秀纪录片打开了大门。邀请国外知名的纪录片导演来华拍片、讲学和参加国际电影电视节,都有助于我们向其他国家学习。而尝试与国际合作,则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好。所谓国际合作,就是在共同承担制作费用的情况下,共同制作电视纪录片。也有由外方出资,我方拍摄,利益共享的拍摄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宣传中国,以及了解、学习外国的电视纪实艺术的最佳方式。在这里,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在一起交汇;不同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碰撞。可以说,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近几年,中国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了不少国外的纪录片导演来华拍片。利用这种方式,把中国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从而为我国纪录片打开国外市场铺设好道路。 5.3扶持DV纪录片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DV成为普通老百姓进行影像表达的重要工具,揭开了个人影像传播的序幕,个人影像传播风潮在文化传播领域广泛蔓延。小型数字摄像机的出现,使进入纪录片的技术门槛降低,更多的非专业人士拿起摄像机记录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使纪录片制作和传播更加平民化、大众化。DV影像的介入,使得纪录片的制作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低成本的制作方式,虽然在技术上有待改进。但是,它活跃了我国纪录片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这种拍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调动纪录片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这些非专业人士在拍摄纪录片时,不会受到意识形态和专业知识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活跃,手法新颖。且作为受众的他们,对于市场需求的认知也比较准确。所以,他们制作的纪录片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播放DV纪录片,不仅可以降低栏目的制作成本,为栏目注入新鲜的血液,还可以扶持一批新型纪录片人才。 从《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发展的现状来看,地方电视台纪录 片栏目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它的市场化道路。加快制播分离的步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跨领域 9 合作的出品方式,是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未来几年的重要尝试。同时,寻求国际合作,不仅是推广我国纪录片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向国外同行学习技术的好机会。总的来说,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发展前景忧喜参半。由于电视台纪录片制作机制的落后,以及制作模式的不合理,我们的纪录片创作还有许多要改革的地方。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实现纪录片栏目的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是否能继续生存的关键。 10 注释: ?《经典人文地理》官网 ?新闻商报官网 ?李岭清 李德刚 周敏.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频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温蓓 魏艺 侯洪.再谈我国纪录片栏目的市场化道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8 期 ?中国纪录片学术研讨会论坛 参考文献: [1]谭天 陈强.纪录片之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8 [2]徐光春.广播电视简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6 [3]张晓锋.当代电视编辑教程[M].上海:负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4 [5]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6 [6]刘阳.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转型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报,2009(01) [7]胡斌毅.制播分离与媒体转型[J].南方电视学刊,2009(12) [8]盛振华.纪录片商业竞争的战略选择[J].当代电视,2009(11) [9]冷冶夫.中国纪录片为什么卖不动[J].青年记者,2005(01) 11 致谢 诚挚感谢传媒学院的领导跟老师在大学四年里对我的栽培;感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郑傲老师,在的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06广编班主任,田园老师,对我日常学习生活的帮助;感谢我的室友,在大学四年里,特别是在写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对我的帮助。 12 成果申明 本论文研究成果除标明注释的以外,均属作者独创。该成果属贵州民族学院所有。 13
/
本文档为【试从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分析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生存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