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的光明钱途

2017-09-01 39页 doc 120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我的光明钱途我的光明钱途 第一步 从学会“富思维”开始 ? 老板不会因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高企而给你加薪,银行的存款利息很少能跑赢它。 ? 钱少不是不理财的理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你能搭上国家经济的快车吗,如果你手中的钱能搭上跑得最快的那辆列车,千万不要因为钱少而放弃。 ?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理财也不能强求一步到位。 ? 钱有活钱与死钱之分。死钱躺在银行里,慢慢地贬值;活钱却始终在周转,钱生钱。 做一个快乐的“房奴” 2009年春节,我、小潘和小溪三个大学时代的好兄弟在老家重庆重逢,痛痛快快地喝了...
我的光明钱途
我的光明钱途 第一步 从学会“富思维”开始 ? 老板不会因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高企而给你加薪,银行的存款利息很少能跑赢它。 ? 钱少不是不理财的理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你能搭上国家经济的快车吗,如果你手中的钱能搭上跑得最快的那辆列车,千万不要因为钱少而放弃。 ?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理财也不能强求一步到位。 ? 钱有活钱与死钱之分。死钱躺在银行里,慢慢地贬值;活钱却始终在周转,钱生钱。 做一个快乐的“房奴” 2009年春节,我、小潘和小溪三个大学时代的好兄弟在老家重庆重逢,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场。 也许是酒喝多了,一时兴起,小溪突然宣布要“撤出北京”,不再做那该死的“北漂族”。 我们非常诧异,回想当年,小溪第一个吼出豪言壮语,要走出重庆,远征北京,做一个“北漂族”,实现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缘何5年不过,就决定撤退呢,这似乎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个顽强不屈的小溪了。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小潘与小溪无疑是我的莫逆之交。他们前20多年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都是“鲤鱼跳龙门”,双双从县城来到重庆读书。唯一不同的是,大学期间,小溪年年是奖学金的获得者,而小潘的成绩在班上仅处于中游水平。 2004年6月,大学毕业的日子悄然间来临,这一天似乎是一个分水岭,小潘与小溪相互鼓着劲,结伴去了首都北京,成为百万“北漂”大军当中的一员。而“小富即安”的我则选择留在了重庆,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 没想到一别就是5年。小溪与小潘对“北漂”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小溪历数“北漂”的艰辛:工资不高,压力大,没房没车没老婆,对未来迷惘,不知道路在何方。带着在北京辛苦赚的钱,回重庆至少可以买套小两室一厅,再找个老婆,基本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而另一边,跟他一块儿去“北漂”的小潘则不停地安慰他。 小潘当年之所以壮着胆子“北漂”完全是因为小溪的威逼利诱,他不忍拒绝好兄弟的召唤。而今,小潘不仅在北京站稳了脚跟,有房有车有老婆,手里还握着少量的股票,不说大富大贵,总算得上衣食无忧。 我疑惑地跟小潘说:“你们两个同甘共苦,你怎么不好好帮衬帮衬小溪呢,看他那辛苦劲儿,多难受啊~” 小潘无奈地说:“小溪的症结在于房子。他压力大,也是因为买不起房;他女朋友跟他分手,也是因为他没房子。想当年我买房子的时候,就劝过他一起买,2005年,北京四环以内的房价才七八千元呢~我就是因为当年买了一套单间配套的房子,才改变局面的。” “房奴”是我们这代人挥不去的阴影,做“房奴”痛苦,做不成“房奴”更痛苦~ 小潘说,他们2004年毕业去北京后,选择的都是IT企业,刚开始每月的工资都还不到3 000元,一个月下来基本所剩无几。好在他们俩都还比较勤奋,半年转正后每月就能拿到五六千元了。这样到了2005年年底,他们手中各有了近5万元存款。 当时小潘就想买一套小户型,一室一厅或单间配套的那种,反正两人也要在外面租房住,花费也不小,而房价一直噌噌往上涨,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所以小潘就找到小溪,打算两人凑钱付首付,买套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小溪开始也答应了,两人还一起去看了一个新开发的楼盘,40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8 000元,首付两成,也就是64 000元。再加上税费,大概就7万元左右,两人合起来共有近10万元,除了首付,还可以稍微装修一下。 但小溪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后,便改变了主意。他乡下的爸妈说:“40平方米的房子能住啥人,而且还是两个人住,万一来个亲戚,咋办,要买就一个人买至少8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几乎与此同时,国家对房地产开始了第一轮调控,但更多是在舆论上打压房价,小溪想,房子可能还有降价的空间,而且个人的工资还有上涨的空间,就没急着买。 小潘就跟他讲道理,说:“这只是过渡性的房子,又不是一辈子不换了,买房子总比存银行好吧~银行的利息还不够填CPI的黑洞,更何况房价上涨呢~”但一向听爸妈话的小溪,作出了决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小潘只好找亲戚朋友凑足了7万元买下了那套小一室一厅。从此他们的财富道路开始出现了分化。 虽然不久后小溪的工资略涨了些,但要想凑够80平方米房子的首付款13万元,至少还得一年时间。而等他2007年年初凑齐后,发现北京四环以内期房均价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13 696元,稍微好点的楼盘每平方米都要14 500元了。也就是说,如果他要买一套每平方米14 000元的8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两成也得224 000元,而他辛辛苦苦存的13万元依然只够买40平方米大小的房子。 小潘却搭上了房价上涨的便车,虽然只是买了个小户型,但到2007年年初,他买的那套房,价格已上涨到了每平方米 14 300元。也就是说,他当初买的总价为32万元的房子,现在已经增值为572 000元了,扣除房贷利息和已还款项,他投入的7万元已经变成了22万元。 2007年6月,小潘坚决地把那套小户型卖掉,换了一套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这时,小潘劝小溪,拿钱去四环以外,五六环之间买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不要一步到位,但是小溪却还在做着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促使房价下降的美梦。到了2008年,北京四环以内房产均价每平方米已达18 398元,而这时候小溪的存款几乎连买40平方米的房子都不够了。 之后,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北京房价有过降价的时候,但距离小溪的心理价位还差很远,无奈之下小溪动了撤出北京的念头。 听完小潘和小溪的故事,我几乎看到了所有中国“穷二代”打拼的身影,看到了一大批“房奴”和因为变不成“房奴”而愤恨的80后群体。 也许小潘的买房历程属于个案,但他最后的却道出了他精明的考虑: 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 老板不会因为CPI的高企而给你加薪; 银行的存款利息很少能跑赢CPI;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理财也不能强求一步到位; 钱少不是不理财的理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能搭上国家经济的快车吗,如果你手中的钱能搭上跑得最快的那辆列车,千万不要因为钱少而放弃; 钱有活钱与死钱之分。死钱躺在银行里,慢慢地贬值;活钱却始终在周转,钱生钱。 „„ 在我们周围,总能听到抱怨物价上涨,老板却不加薪的声音;总能看到手中没有余款,却总是大手大脚的人;总能见到手中握着现金,却随着CPI上涨而不断贬值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人悟到过小潘总结的道理, 小溪和小潘的差距远非一套房子、一个买房的决定那么简单,我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差距还会越拉越大。因为,小溪永远想一步到位,对他来说房子的价值仅仅在于居住,因此他 的钱就只能是死钱。而小潘始终在思考钱的价值、钱生钱的路径,因为只有把手中的钱盘活了,才不会活得那么累,才不会抱怨工资涨幅赶不上CPI。 也许今天小溪和小潘还只差一套房子,明天,小潘就已经开始配置他的股票、黄金、基金和收藏了。在他看来,包括房子在内,股票、黄金等都是投资品,都能给他创造价值。只要他的这些投资品的回报率能追上CPI,工资就只不过是预算外的一笔收入而已。 “穷二代”不应有“穷思维” 我、小溪和小潘,同龄、同学校、同专业的三个人,为什么在毕业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在财富数量上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三人聚会的第二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难道是智商差异,或者是情商差别,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别,单纯以运气的好与不好来解释,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大学时的往事,又开始浮现在眼前。 小溪、小潘和我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因为学习成绩相近、性情相投,再加上专业相同,又住同一间宿舍,进入大学后不久,就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一起喝酒畅谈人生与梦想。 虽然友情一直在加深,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展开,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还是产生了差异。小溪在我们三人中间最为活跃,他有着外向的性格、充沛的热情,似乎很能适应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大二开始,他就加入了学生会,并且很快成为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他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在学生会里很受同学喜爱,不久就顺利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同时,小溪的学习也抓得非常紧,几乎年年都是奖学金获得者,甚至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还被学校几次减免学费。只是,对学校之外的社会商业活动,小溪始终持谨慎态度。他觉得,学生就是应该以学业为重,要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该“取之有道”,奖学金和学校的其他奖励,才是学生应该争取的,至于社会上赤裸裸的商业活动,容易影响学业,使大学生活“变味”,不可为之。 小潘却展现出与小溪截然相反的态度与行事风格。虽然二人大学入学的时候,成绩相近,但几个学期下来,小潘的学习成绩逐渐与小溪拉开了距离。对于无趣的课程,小潘只是做到不挂科就行,对很多社会上的活动反而现出充分的兴趣。 有一次,小潘要我和小溪去帮他做一件事情,来进行他的商业试验。在小潘的安排下,我们三个人每星期六、星期天的午餐、晚餐时间,分别把守在学校三个食堂的门口,带上一 些小潘收集来的电影、软件和游戏光盘,向同学们提供光盘“以二换一”的服务。上大学的时候,电脑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但还没有宽带校园网。同学们装软件、看电影、打游戏都要去电脑城买光盘,而这些光盘一般只有短暂的使用期,比如一部电影看完了一般不会看第二遍,一款游戏打通关了以后也很少会再玩一遍。同时软件推陈出新的速度也很快,旧光盘的使用价值也会很快丢失。用两张早已失去使用价值的光盘,换取一张自己需要的光盘,大家当然愿意。小潘最开始提供的二三十张光盘,在两个星期之后,很快就变成了四五百张光盘。 我和小溪也为这个成绩感到惊奇,但是仍然没搞懂小潘想做什么。虽然由二三十到四五百,光盘在数字上变成了原来的近20倍,但是这与小潘所追求的赚钱,似乎仍然很遥远,毕竟没有人会买这堆旧光盘。不过小潘却神秘地笑笑,显得胸有成竹。 小潘将这些换来的光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电影光盘分成战争片、言情片、动作片、惊悚片等;游戏光盘分成射击类、养成类、角色扮演类、策略类、休闲类等;软件光盘也分成了系统盘、应用盘、网络盘、专业盘、办公盘等。分好类以后,小潘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将这些光盘的分类信息详细地列了出来,针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出租,每次一元一张。我们将海报张贴到学校的各个食堂门口、图书馆张贴栏、教学楼张贴栏,并留下宿舍的房间号和联系电话。 对于手头已经没有光盘的同学而言,一元钱就可以得到电脑城5元一张的光盘的拷贝权,也算合算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爱看电影和电视剧的同学而言,原来看一部新的美剧,购买光盘就需要近100元的开销,但看完了光盘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现在,只需要20元就能获得相同的体验。不久之后,这几百张光盘就实现了每天至少七八十元的收益,而换光盘的活动仍然在进行,学校各个系的同学们不断将自己利用率极低的新光盘拿来交换,间接地帮助小潘不断地更新光盘库。当然,之后的事情更多是小潘自己在做,小溪学生会的事务越来越忙,我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 现在回过头来回忆大学时候他们二人的转变,我发觉颇有意思。小溪与小潘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的奋斗历程,简直可以说是他们大学时代各自路径的延续,只是小潘运用商业思维在理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小溪的本位竞争主义却难以适应大都市的发展节奏。 小溪与小潘都是普通的农家子弟,在成长环境方面不太可能受到商业思维的影响。那么,到底为什么在小溪延续传统的奋斗路径的时候,小潘的商业路径却不断生根发芽、越来越成熟呢, 显然是两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作怪。为了对比,我们不妨将小潘的商业思维定义为“富思维”,将小溪的本位主义思维定义为“穷思维”,当然这里的“穷”与“富”,并不单纯以财富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是以思维贴近商业的紧密程度来定义。 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潮流与趋势,其中也不乏成功者,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创业”二字其实带有很多其他的意味。真正像小潘一样拥有缜密、敏感而又具有实践意义的商业思维的学生为数不多。影响小潘的应该是那些在大一时就深深吸引了他的那些商业理念方面的书籍。可以说,那些书籍改变了小潘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很多事情的影响。小溪与小潘都生长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思维方面自然会受到家庭理念的影响,在这种家庭观念中,好好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正道”。但是,却很少有人点明,这其实也是一种“穷二代”的“穷思维”,因为大多数人都在按照这种路径奋斗,而社会的竞争门槛却在不断地抬高。在财富创造上,这种思维最主流,也最难实现财富的迅速积累。 相反,小潘在人生道路的选择方面,就相对有主见得多。他敢于看轻课堂知识对于未来命运的影响,勇于用自己课堂之外获取的知识作为人生规划的新标尺,以商业思维来武装实践,以“穷二代”的“富思维”来改变和挑战传统的观念。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如小溪,甚至在是否去北京发展的选择上还要受小溪的鼓励,但是他的思维路径已经决定,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方面,小潘有比小溪更为准确、充分的准备。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评判小潘与小溪的道路选择孰优孰劣,也不是要强调小潘的财富思维更为正确,只是希望能够探讨一种可能。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成功的路径和方式很多很丰富,但是财富思维上的准备,仍然非常重要。 我的同学小潘,事实上最终并未选取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他和小溪一样,孤身在北京闯荡,做着本专业的工作。他的工作成绩也没有显得比小溪强多少,但是在“富思维”的影响下,他总是能够作出比小溪及时而准确的判断。因此,两人的财富积累才开始产生差距。 可见,财富思维对于我们的财富积累的重要作用,即使出身“穷二代”,但是拥有“富思维”,财富的积累也会变得很简单。 财商决定财富 小溪和小潘之所以有差距,除了财富习惯之外,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相关。 小溪家是中国最典型的老实本分的农民家庭,每年都靠种那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偶尔给包工头打打工,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理财的经验。所以在他们家的观念中,做生意是不正经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拿稳定的工资才是正道;房子一定得是拿来住的,而且得够宽敞,最好不要贷款。 小潘家虽然也在农村,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叔叔伯伯除了忙农活,还经常到城市里贩点衣服、小商品到农村卖。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产品会涨价,什么样的产品会降价,知道钱存在银行里只能是死钱。 从小小溪就被父母当状元养,家里虽然穷,但父母再穷也不会穷儿子,一定会省吃俭用满足他的要求。 但小潘不同,他父母做生意从不避开他,他从小就被父母带着去集市上买这卖那,知道讨价还价,知道什么季节什么菜卖得贵,什么衣服最畅销。在中学时,他甚至利用中学门口小卖部与他家附近小卖部的冰棍的价格差,每天上学时带几盒冰棍做点小买卖,赚每天的零花钱。 到了大学,小溪埋头做他的学生会的工作,一心搞好学业;小潘则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的生活费周转起来,做小买卖。于是,沿着各自的路走下去,小溪买房子屡屡错过好机会,小潘倒是由小而大,由房而车,逐渐走上了财富的正轨。 如果说他们两人的例子显得太过于特殊,那么只要我们搜一搜还会发现,世界上穷人和富人往往会以某个地域或民族为核心,集群似的扎堆出现。如果要问哪个民族最会赚钱,所有的人都会回答“犹太人”,如果再问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最会赚钱,大多数人都会说“温州人”。 很奇怪,为什么富人总是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冒出来呢,难道上帝特别眷顾他们,我们分析古代的商帮时,也会发现他们常常是以地域为名,比如“晋商”、“潮汕帮”、“徽商”等。那么地域与商帮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当然是财商~一种能让财富从无到有的逻辑,让钱生钱的思维和行动。 早前我听说过一则关于财商的故事: 一位居住在上海的中犹混血女士,离婚后带着三个孩子和仅够三个月生活开销的积蓄,于1992年移居以色列。初到异邦,这位女士不仅忙着学习新语言,还开了一个小摊子卖春卷,以维持生计。 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位妈妈一直秉承中国式“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孩子上学的时候,她拼命赚钱;他们一放学,她就停下手里的工作,照顾其起居饮食。 由于文化差异,邻居总觉得这位女士过于宠爱孩子。有一天,当孩子们坐着等母亲做饭的时候,邻居忍不住过来训斥她的长子:“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她忙碌,你自己就像废物一样。”长子听了,虽然觉得难受,但想想也有道理,便提议以后由他来照顾弟妹,还主动帮妈妈包春卷,甚至想带些成品到学校去卖。 最初,这位女士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孩子,但慢慢她发现他们其实挺喜欢这样的赚钱的感觉。她的邻居也不停地向她灌输犹太人家庭“赚钱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方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所需的食物和照顾。 于是,她也入乡随俗,尝试在家里建立有偿的生活机制。家里提供的膳食和洗衣服务,孩子都要负担几毛钱的费用。在收费的同时,也给予他们赚钱的机会,将春卷以低价卖给孩子,让他们倒卖赚钱。 她发现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连赚钱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小女儿比较老实矜持,只是提高一点价钱;次子干脆把春卷全卖给学校的餐厅,薄利多销,每天能稳定卖出100个;长子则最花脑筋,他在学校举办有关中国国情的讲座(自己主讲),每次能吸引200人参加,入场费包括免费的点心(春卷)招待,结果赚得最多。 在犹太式教育方式下成长,三个孩子都各怀抱负:长子考进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打算在以色列开办专营中国游的旅游公司;次子立志当一个作家,在不需要任何投资的前提下赚取利润;幼女梦想当一个顶级的糕点师,开店创业„„孩子们的梦想让母亲大感安慰。 事实上,人生最早的财商教育,往往是从父母言传身教开始的。 比如,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找个像样的工作,你会怎么做,看看香港“股神”曹仁超给香港中产阶层的子女教育算的账吧:如果让子女到海外私人大学留学,一年的费用就要约2万美元,好一点的学校更高达4万美元,四年本科读下来,差不多要花掉父母近150万港元,如再要取得硕士学位,费用更高达200万港元。 而在低收入家庭,有些做父母的破罐子破摔,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有空便抽烟、喝酒、泡澡堂、搓麻将,子女从小耳濡目染,贪玩好耍成赌鬼的不少。他们大多早早离开学校,投身社会,甚至整天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变成“御宅族”。大人不做榜样,不看书,又如何培养子女阅读的习惯,如果遇上了从小就很懂事的小孩,那简直是上天赐予这个家庭的最大的财富。 不想让贫穷世袭下去,那么首先得训练好自己的财商,像富人一样思考,像富人一样理财,但得知道自己是穷人。 我们传统的教育大多重视的是智商,所以遴选的大多数是应试能力强的学生。然而待他们步入社会后,周围又过多地强调情商,强调人际关系,盛行厚黑学。而事实上,真正能尊重人格尊严、贯穿始终的,只有财商。 财商,它会让你在别人无法发现的地方看到高收益的机会,在别人不敢下注时压宝未来,在大众癫狂时急流勇退。 后面几章,我会逐步、条分缕析地说说“穷二代”们需要拥有的财商。这章结尾时,先让大家测一测自己的财商有几何。 第二步 给自己的账户开荒 ? 抠门不是减少“投资”,而是降低“非必需消费”。 ? 不要以为抠门很没面子,实际上抠门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 投资是为了长远的幸福,钱该花。抠门是抠消费的钱,是合情合理的省钱方式。否则,即使你工资再高,也休想搞到理财的原始资金。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穷光蛋也照样可以合伙理财。 ? 不想让银行偷走你的钱,首先得跑赢CPI。跑赢CPI,就得从赚取高额利息开始。 “王小二”的“抠门经” 如果你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上个月工资没到手,下个月的工资就已经花完了的人,是不是就该死了理财这条心,没有原始资金,谈何理财, 我相信,80%以上的兄弟姐妹们会说“Yes”,但有个人会说“No”,他就是我实习时遇到的一个“带头大哥”,人称“王小二”,比我大学同学小潘更会精打细算,经历也更为传奇。 他相貌平平,刚工作时与大学的两个兄弟合住在一个单间里。工作两年后,他就买了一套价值20多万、面积80平方米的房子,讨了个漂亮老婆,这段经历在我实习的那个单位被传为佳话。大家经常开玩笑说他一定中了彩票,而且是二等奖的,因为如果中了一等奖,估计会买大房子和好车子了。 “王小二”的绰号是有来历的。他刚到公司时,经常和同事出去吃饭喝酒,每次吃完,同事一喊“小二,算账”,他就能准确无误地报出数字来,末了还要加一句:“不要发票,少零头,可以吗,” 有一次,他带着我去出差,在火车上聊起这一绰号的来历时,不小心抖出了他的“致富秘诀”,实际上就是“抠门经”。 他说:“别看我那句口头禅‘不要发票,少零头’看似只是占点小便宜,实际上我每月都可以节约几十元呢。这点钱,对现在的我不算啥,对月薪五六千的人也不算啥,但对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我来说,却是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他工作前半年时,每月只有1 000元工资,扣除各种费用,几乎没有剩余。 话匣子打开后,他开始显摆了,把他珍藏多年的抠门绝技一一摆了出来。 首先,他给我从观念上洗脑,说抠门不是减少“投资”,而是降低“非必需消费”。 他说在他们村里有一个和他从小玩到大的结拜哥哥,从小学到初中,两人都是班里的尖子学生,成绩倍儿棒,是其他孩子的学习榜样。要说脑瓜子,他自认比不上那位哥哥,但现在他已经在城市里安居乐业了,而那位哥哥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煤矿里赚着辛苦钱。 他盯着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大概能猜出来,因为这种情况在我们老家也经常出现:“他家没钱,供不起他读书~” 接着他又问:“你知道他家为什么没有钱,而我家有钱吗,” 这话问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聪明,有人笨,有人路子广,有人门道窄,这谁知道啊~ 我只好老实地摇摇头,他有些得意地说:“你是不是觉得这话三言两语说不清,”我红着脸点点头,不过内心有些不屑地想:“如果我想透彻了,不早就发财了,难道你想透了,那怎么也就这水平~” 他倒也老实:“我也没想透,要想透了,早就大富大贵了~不过我倒想明白了一点——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并不难,关键看怎样合理地抠门~” 他说,不要以为抠门很没面子,实际上抠门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如果是请客户吃饭,置一套笔挺的西装当工作服或上个技能班之类的,那都是投资,投资是为了长远的幸福,就该花。抠门是抠消费的钱,是用合情合理的方式省钱。如果只知道死抠,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也照样不花,这种人永远也积累不了多少钱,因为他们的资源和能力无法增值。 接着,他介绍起了抠门的技巧,抠门要总量控制,提前预算。 他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笔记本,里面是一堆账务。每个月的开头,他都会做预算。他套用一句名言:“钱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还特地翻开买房前的账单给我看,并着重对如何预算进行了讲解。 他当时的收入情况是:每月固定工资2 800 元,扣掉保险每月到手2 600元左右,每年年底会有1万元左右的奖金。 消费方式如下: 1. 除了工资卡外,另找一家银行办了一张储蓄卡,做了零存整取。每月固定往里存工资的30%,雷打不动,工资发放的第二天就先存固定的部分。 2. 一旦有奖金和过节费,固定拿其中的70%来理财。用30%犒赏下自己,70%买股票或基金定投。 3. 尽量自己做饭,一顿饭,如果在外面吃至少要多花3倍的钱。咱缺的是钱,而不是时间,没钱的时候自己做饭,等于是在给自己挣钱。 衣服一定要有一套品牌的、能拿得出手的,这是为了工作应酬的需要。日常买衣服4. 的原则是重质量不重数量,而且基本是不打折不买。通常在一些品牌衣服打折的时候买,很划算,尤其是冬天的外套类衣服,800元钱的衣服,春天打折的时候两三百元就可以拿下。 5. 淘打折促销日用品:家里的洗发水、油盐酱醋等日用品,80%都是从商场的促销品中买回来的,一旦有折扣就多买点,反正迟早要买,特别是那些品牌促销品,质量还有保证。 选一些无须付费,环境好,可以学习知识或者增长见识的地方休息消遣。例如,在6. 不愿待在家里却又想出门时选择去图书大厦看书,找一些或理财或励志的书,一天下来能学习很多东西,感觉非常好。 7. 通信费,尽量选择便宜、适合自己的套餐,手机就是发发短信,接接电话,基本不打。想煲电话粥,就直接约好在QQ上语音视频,方便得很。而且充话费也有小窍门,在淘宝慢充每100元可以节省7元钱。还有每年年底通信公司都会搞活动,像“充200送100”、“充300送150”,他通常这时一次充好一年的,相当于话费约打了7折。 8. 办两张信用卡,一张对账单是10号,一张是25号。充分利用信用卡50天的免息期周转资金,能刷卡的绝不付现。凡是需要到稍微好点的地方请客的,一般都会选择能够用信用卡打折的地方,一顿饭200元,有时可以省近40元。不仅如此,家里很多瓶瓶罐罐、拖鞋、雨伞等,都是用信用卡的消费积分换来的。 9. 热衷网购。只要是不急着用的东西,买之前都去淘宝上查一查,只要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的便宜,就选择网购,毕竟快递还可以送上门呢~ 听完他这九大省钱法宝,我真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抠门”还有如此多的窍门。按照这种消费方式,他每月只需要消费1 000多元,两年后他就能拥有近5万元存款了~ 我心里还有一个疑惑,近5万元的存款,也不够付一套20多万的房子首付(当时只能首付三成以上)啊,况且他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买了房,而且还装修好了,这笔庞大的支出哪里来的, 三个臭皮匠共挖一桶金 当我把疑惑提出来后,他笑了笑说:“我确实是一年半左右就买了房的,不过那时的房子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 他有些神秘又得意的诡笑,让我觉得很奇怪。我好奇地问:“难道你那时候就找了老婆分摊你买房的费用,” “那倒没有~不过,我们大学里出来一直租房住的三个兄弟,毕业一年半后,所有的存款加起来,也有了10多万元,10多万元买套20多万元的房子,并装修好,还不够吗,” 三个大男人合伙买房子住,以前听人合伙做生意、开面馆,但合伙买房子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王小二”的理论又来了。 他说,除了炒房之外,我们太多的人把人生中第一套房子看成“家”的代表,所以第一套房就一定是买来住,买来成家的。这种思维定势,让很多人去追求买房子一步到位,房款最好能一次性结清。 但是“王小二”和他那帮兄弟不同:房子老是涨价,自己的工资涨幅肯定跟不上,即使租单间也花费不少,为什么不合伙买房子住呢, 当然,他们的这个想法最初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在农村,有谁是跟别人合伙住的,不都是自家独门独户的吗,况且几个大男人住一间屋子,成什么体统~ 不过,他们想来想去,找到了理论支撑:既然买房子住说服不了家里人,那就干脆说成投资吧~ 就这样三人家里也都同意了,而他们自己也真把合伙买房子当成了生意:“我们三兄弟现在都有房子了,知道为什么吗,” 他眯着眼睛,顿了顿,用手指着脑瓜子说:“这就叫思路决定出路~”从三人租住单间,到三人合买一套房,再到每人各买一套房,不过就三四年光景,这一过程确实很值得玩味~他摇头晃脑地开始讲了:“告诉你吧,我们说服爸妈的同时,自己也想通了把买房当生意的思路~” 原来,他们只是合伙买一套房一起住,但是后来想,既然买房可以看做做生意,那么他们就应该用投资的眼光来看这件事,要利用房子的增值滚动投资。 打定了主意后,他们三兄弟一起凑足了15万元现金,合伙买了一套总价20万元,首付只要8万元(含税)的房子;然后他们又合伙买了一套总价18万元,首付只要6万元(含税)的房子。这样两套房下来,每月的按揭有2 000多元,余下的一万元当做流动资金,缴一些手续费。 刚开始,他们的压力也挺大,平均每人每月要增加近1 000元的按揭。如果说以前精打细算,每月能存上1 000多元存款,那么现在基本上发了工资,还了按揭,就只剩下生活费了。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一次性付款,买一套全款15万元的房子呢, 这似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如果这样,还按揭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但“王小二”他们贷款买两套房,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他说:“当时的房价每年涨幅都在30%左右。我们贷款购买,要付银行每年7%左右的利息,看似不划算,但是相比那30%的涨幅,只是很小的部分。而且,首付三成,就意味着从银行贷款七成来投资,试想一下,以我们这些穷光蛋的身份,除了房子,有什么生意能让银行入股七成、贷款七成帮忙做投资呢,” 所以他们没有想付全款,而是大着胆子,用15万元付了两套房子的首付。 他们以前生活本来就挺节省的,现在也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心理上感觉银行没有了存款而已。 等两套房子交房之后,他们就轻松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不是分开住,而是把那套小房子租了出去,租金刚好够每月按揭还款,还款压力就小了。他们三人搬到大房子里住,原来的租金又不用付了,差不多又省下了大房子的按揭~ 一番折腾下来,除了首付,他们现在每月的按揭几乎跟买房前的租金差不多了~两套房子解决后,第三套怎么买的呢, 由于三兄弟各自都有了女友,带着女友住在一起总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方便,只有再买房~但他们的钱几乎全用在两套房的首付上了,如何才能做到三全其美呢, 讲到这,“王小二”像讲评书的一样,两手一拍说:“我们没有想着分配房子,而是想出售房子~” “为什么要出售,这样不就谁都没有房子了吗,”我有些好奇了~ “笨蛋~”他敲着我的脑袋说,“卖了房子,我们马上就可以得到一笔现金,而这笔现金是整套房子的增值。如果再去买房子,虽然其他房子照样增值,但是首付只要三成,我们用整套房子的增值去付三成的增值,你说我们付得起吗,” 他们去中介挂牌试探了一下,原来两套总价38万元的房子,两年后出售时几乎翻倍了,价值70多万元。这时候即使把银行剩余的贷款全部还了,他们还获得40多万元现金,这样平均每人就有13万元现金。仅仅凭着这些钱,就都能买得起他们原来价值20万,后来价值 30多万元的房子了~如果当初他们只付全款买一套的话,那他们最多也就赚15万元,总资金也就只有30万元左右,根本不够买同样的三套房子。 从这点,他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对于我们这些穷小伙子来说,刚毕业手中确实没有多少积蓄,干任何事情,做任何投资,几乎连起步都难。如果只是靠自己慢慢去积累,将错过很多机会。”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投资也如此。三个没有钱的穷小伙,各自凑点钱可能就够付一套房的首付了,再凑点,第二套房的首付也出来了。等房子增值了,把两套房子全部卖了,三套房子的首付就出来了,这不是很好的投资方式吗, 千万别只想着自己没钱,就不去想理财的办法,只要我们懂得合作,钱就能积少成多,至少能迈出理财的第一步。 从投资房产来说,“王小二”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没有限购令,也没有贷款限制。到了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典型的就是每人只能购买一套房子,在某些地区可以购买第二套,但是首付提高到了六成,增加了很多操作的难度。 不过别灰心,规则既然是用来保护自住房的购买者,如果仅限于自住性质,合伙购房的模式在今天照样行得通,只是需要增加一个条件:合伙购房不能再像“王小二”当年那样,把所有购房人的姓名都列在房产证上面,只能列一个人。为了避免日后的纠纷,大家投资的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以及后续购房的安排,需要通过其他协议来约定,也可通过中介或其他制衡手段来弥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合伙购房人的诚信。 别让“第一桶金”死在银行里 我当时恰好在为房子犯愁,看“王小二”那副得意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就知道炒房,都是你们这些炒房客,搞得房价暴涨~” 他被我激得有些不好意思,旁边的一位朋友帮他解了围:“这不能怪他,现在物价上涨这么快,钱存在银行里,完全是在贬值,你如果存银行10万元,一年就要亏损近3 000元。” 3 000元,几乎相当于我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呢~银行不是有利息的吗, 旁边那位朋友,似乎是位理财师,他说现在的物价上涨幅度已经超过银行的存款利率了,并清晰地给我算了一笔账: 年初存10万元,到年末还能买年初价值10万元的东西吗,一般都不能~看看每年的CPI涨幅就知道了。 最明显的莫过于房价,比如在中等城市,2007年年初10万元能买20平万米(每平方米5 000元),到了年末可能只能买16平方米(每平方米6 000元)。其他产品价格也基本都是在上涨,只是幅度问题,比如猪肉,年初8元一斤的猪肉,到了年末就可能涨到11元一斤了。 当然年初的10万元,到年末也能值10万元,比如我们买数码电器类产品,它们的价格都在下降,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这些东西。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用一个通用的公式计算了起来: 一年后的剩余资金,本金+利息收入–利息税– CPI指数×本金 一年后的盈亏资金,一年后的剩余资金–本金 根据这些公式来计算一下,10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会值多少钱, 10万元一年定期的利息是4 140元,利息税207元,以2007年的CPI为例,2007年CPI是6.90%,也就是说每10万元一年后的价值变为: 100 000 + 4 140 – 207 – 6 900,97 033元 97 033 – 100 000,– 2 967元 亏损2 967 元~盈亏率为2.967%~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时正值CPI月月高企的时候,看来存钱真不是个好主意~ 不过CPI不可能老是超过银行利息啊,不然谁往银行存钱呢,况且中国在银行存钱的人这么多,难道大家都是傻子,总有些年份是正利息的吧, 我把疑问说出来后,那位朋友笑话我说:“你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是‘死脑筋’。” 他解释说:“在过去,物价上涨幅度很小,一般人不会注意,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其他理财工具,老百姓有了钱只能存到银行。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惯性,大家有了钱,都自觉不自觉地往银行存。几年后看到绝对值是增长的,以为赚了,实际上拿到市场上去买东西,才知道亏了~到底亏多少,很多人没算过,我这里有个统计数据,说明负利率绝不是偶然,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常态。” 统计显示,1980年以后的30年中,1年期存款利率年均为5.8%,而年均CPI为6%,实际存款利率为– 0.2%。分年份来看,其中有14年实际存款利率水平为负。但在1997年以前,中国实行储蓄存款保值政策,当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时,商业银行要对储户贴补存款利率低于CPI的差额部分,即实际存款利率至少为0而不会是负数。但2003年再次出现负利率后,我国储蓄存款保值政策并未恢复实施,这几年我国实际利率水平为历史低点。 关于以后是否会恢复储蓄存款保值政策的问题,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基本不可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国家,而且现在国家也不像以前一样缺少建设资金了,国家现在头疼的是如何把这么多储蓄变成消费。你说,国家还会补贴通货膨胀的损失吗,” 旁边的朋友给我算的这个小账,大大长了“王小二”的志气,他又开始滔滔不绝了。他说他早知道这个原理了,发现这个原理也是因为他的一次“抠门”。 2002年时,他刚参加工作,手头很紧张,所以每次买日用品都是趁打折的时候买一大堆储备起来。有一次,他一次性买了几大桶食用油,当时5L的调和油价格是50元,一不留神吃了半年,等他再去买时,价格就上涨到了60元。他对价格非常敏感,开始还以为超市标错了价,仔细一问,原来所有的食用油价格都上涨了15%左右。 这让他想到,如果把钱存在银行,利息都不够物价上涨,存银行还不如多买几桶油划算~ 于是,他决定留心如何跑赢CPI。手头钱不多,就更需要跑赢CPI,否则钱会越来越缩水~ 第三步 找到搭便车的穷办法 ? 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要想把握经济局,必须关注政局。新闻联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着实为中国商人提供了最佳经济晴雨表。 ? 你如果能提前半年或一年知道政府要把哪块地划出来做开发区,或者你在轻轨线刚刚规划好的地段买房,再或者你读懂了政府的发展思路,也许就能挖掘出一个小金山。 ? 在中国理财,最重要的是要琢磨政策的动向和经济的下一步走势,别跟政策对着干,得顺着政策的指向,“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财富英雄传奇拐点 “王小二”的一番话让我大受启发,没想到穷小伙也有办法理财,甚至能通过理财过上小康生活,当时就对他崇拜不已。 后来我与大学同学小潘见面后,没想到他说:“这只能算小精明,真正的大精明是要学会搭国家发展的便车~” “搭便车,不愧是去北京混了几年,开口闭口就是国家战略啊~”我有些揶揄他。 他看我有些不屑,于是把他这两年在北京耳闻目睹的传奇故事一套一套地摆了出来。首先,他向我介绍了一个传奇人物——杨百万。 只要是炒股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此人,小潘不久前就去听他传经授道了一番~ 早期的杨百万就跟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赚着微薄的工资。1988年,因为遭遇一些不公正待遇,杨百万从工厂辞职,自寻生路。 炒国库券 有句话叫“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种准备并非是具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和才能,一旦机会出现,就能马上抓住。 杨百万看出了利息的差额,但他的第一桶金却不是这样来的,而是得益于国债交易,不过思路却是一致的,即利用国债利息和银行利息的差额。据说当时他已经把去温州的船票都买好了,在上船前他又习惯性地翻阅当天的报纸,看到了一条让他喜出望外的消息:上海竟 然要开放国债交易,而且三年期国债年息超过15%,比温州的利息还高~他扳起指头算了算账,再清楚不过了,再说去温州还得舟车劳顿,花往返差旅费不说,还很辛苦。 于是,在国债开市交易的第一天,杨百万天还没亮就去排队了。结果上午买的人不多,他便一下子买了很多。而排在他后面的,大多数还在观望,不敢贸然下注。下午,买的人越来越多,价格当天就开始飙涨,他100元买的,价格最高上涨到110多元,他看收益已经超过10%,就赶紧抛了。 常说一通百通,理财的道理也是如此。尝到了甜头的杨百万,心想反正没有工作,于是把精力全都倾注在了研究国库券上,而着眼点还是利息差。不研究还好,一研究就发现了巨大的政策漏洞,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各地之间的差价甚至超过了10元,利润极其丰厚,而中国人民银行却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市场就是这样,政策往往落后于实践探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很多政策制定者根本就不可能构思完善,于是钻政策空子,特别是合理合法地利用政策空间谋利就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批人的致富机会。杨百万是个聪明人,赚利息差的念头一旦萌生,整日里脑子想的就这事,现在机会摆在面前,他就开始做国库券的异地买卖。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天天奔波于全国各地,现在流行“打飞的”,他那时候几乎就是“打火的”,日子基本上都在火车上度过。 通过在全国各地买卖国库券,他还总结出来一条规律:什么地方穷、经济落后,什么地方的国库券就便宜。市场供求决定了国库券的价格,在经济落后的城市,谁会拿钱出来买国库券啊~有些地方只能强行摊派,这样国库券价格自然会打折。有的老百姓急于套现,甚至打8折抛售给银行,而当时的银行也是穷得叮当响,没有多少资金回购国库券,有些银行的启动资金只有10多万元,几个单子就撑满了。尽管当时国务院三令五申,国库券不准低于面值买卖,但是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本来现金就不足,急于套现,而银行又不收,供大于求,迫使市场上很多国库券打折销售。但上海经济发达,市场上的国库券从来没有低于面值交易过,两地的差额就成就了杨百万这样的炒家。短短几年,他的交易金额就达到上百万,成为落后地区的银行和老百姓的贵客。 从国库券转向股票 实力壮大后,杨百万开始转型当老板,雇了几个人在全国各地跑,自己不再单枪匹马地四处奔波,而是坐镇上海大本营,电话遥控指挥国库券的异地买卖。 有人常说做生意要入行,入了行才会一路通,路路通。理财也如此,一旦掌握了经济大势的演进奥秘,财富就近在眼前。搞到了国库券的生意,尝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甜头,都源于杨百万对读报的一番。他日常订阅的报刊就达70多份,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量。 这再次验证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至理名言,在国库券买卖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从报纸上捕捉到了下一波财富浪潮——炒股。1986年9月26日开张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在当时还只是设在一间原本为理发店的小店铺内,这里也是上海刚开张不久的股票柜台交易市场。 理财需要有逆向思维,要避免“羊群效应”。大家都追捧的产品,好景肯定不长,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产品也许马上就会触底反弹。就在大家都不看好上海股票市场,交易者寥寥无几时,杨百万却发现股票市场的机会来了。这时候的他早非当年买卖国库券的愣头青了,而是对宏观经济趋势有了清晰的判断。 1989年,《中国金融》杂志发表文章,说由于保持高利率,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赢利都贴了进去,面临亏损。杨百万判断,高利率政策难以为继,下调势在必行,而国库券的利息很可能会跟着下调。另外,当时炒国库券的理财模式已经为行家熟悉,价格已高处不胜寒,有的甚至达到了120多元,他手中的国库券早已赚了20%以上。君子不立于危墙,于是风险意识敏锐的他决定马上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对于他这种逆潮流而行的举措,很多人看不懂,甚至有营业部的员工好心劝他不要买股票,但他坚信自己的判断。 杨百万的冒险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思考——采取最保险的方式,他的参照物依然是利息。 首先他买入的是电真空(现为广电电子,600602),因为买电真空的收益率最差不会低于存银行的利息。当时的股票一共分为三种:一是甲种,红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二是乙种,下保底上不封顶;三是非甲非乙,既保底又封顶。而电真空展开非甲非乙类,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这种与银行利息相比稳赚不亏的股票,实际风险为零。仅仅就利息而言,他算了算,首次买入3 000股,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的话,一年就有4万多元,他就可以坐享利息收入了,这还没算股票涨价带来的收益。而事实上,杨百万经过长达一年的观察发现,电真空此前最高曾到过140多元,他买的时候已跌到91元,已经算是抄底了。果然,股市后来的发展和他的预测几乎都吻合,不久后利息下调,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涨到800元。 杨百万的故事听得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现在早已不是那个金融市场的启蒙年代,成功不可以复制,我们不可能倒回到那个时期。那么如何才能理财致富呢, 小潘哈哈一笑说:“你大学是白读了,满脑子糨糊。中国的经济是政治经济学,没听说股市是政策市吗,要理财,弄懂了国家大事,能事半功倍~容我慢慢细细道来。” 小潘的政治经济学是受了杨百万传奇经历的启发。他总结了下,杨百万赚钱不仅仅是看到了所谓利息差、国库券的年息差额,最重要的是看透了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金融。 比如,赚利息差是看到了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13%;炒债券是看到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炒股票是看到上海股票市场低迷,交易者寥寥无几,推测国家肯定要降低利率,助推股市。 理财要了解政府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紧跟着政府的步伐,搭顺风车往前开。 “蜗居”里的政治经济学 作为小老百姓,似乎与国家大政方针沾不上边,又不认识达官贵人,怎么才能知道明天会不会降息,后天股市会不会涨呢, 小潘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形容政治经济学。事实上,社会上老百姓最缺的东西,就是下一步政府努力的方向,而政府反复提及的方向,也是国家财力投资的方向。 小潘以自己的“蜗居”经历为例: 他刚到北京时,与同他一样的“北漂族”一起,四五个人挤在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称得上地地道道的“蜗居”。 当时他就在想,现在房价虽然已经这么高了,但如果身边的朋友都要买房子,房价肯定还要上涨~“蜗居”的人越多,房价必然上涨得越快~这就是典型的刚性需求。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专门了解了房地产市场如此疯狂的原因,发现房地产市场是政府刻意炒热的。1998年时,房地产成为政府挽救中国经济的主要手段。 1998年可谓是住宅商品化元年,自此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狂飙突进时代。 那么现在呢,虽然国家通过种种严厉手段调控房价,但是房价短期内会跌吗, 环视四周,小潘发现身边的同学,有些靠爸妈买了房子,但是70%的同学都还没买房。自己不是还和几个朋友一起“蜗居”着吗,像自己这么能干的人都还没买房子,更何况比自己底子还薄,条件更还的人呢, 最为重要的是,国家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那么还有数亿农民要入城,还是得买房。 这些所谓大政策、大道理,既不需要内幕,也不需要特殊关系就能看到,只要稍微有点经济眼光,就会发现房子的刚性需求摆在面前,房价焉有不涨之理, 国家政策的调控,一直强调的是降低房价增长的速度,而不是抑制房价增长。另外,一线城市房价飙升过快,肯定会成为国家房价调控的主要方向,但二线城市房价才刚刚起来,升值潜力依然巨大,这类地区的房价上涨的空间依然是有的。 一番分析下来,小潘认为房地产市场依然会维持火暴。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才迈出了先买小房子,然后换大房的步伐,而不是一步到位,或者等着房价下跌了再买。 再以买房为例,如果不是买来住,而是用来投资,怎样才能买到最有升值潜力的房子, 比户型结构, 比地段繁华, 比地产品牌, 比小区配套, „„ 这些当然都得比一比,但最重要的是政府规划~ 你如果能提前半年或一年知道政府要把哪块地划出来做开发区,或者你在轻轨线刚刚规划好的地段买房,再或者你读懂了政府的发展思路,也许就能挖掘出一个小金山。 这里,小潘和我讲了一个朋友抄底房产的例子,他在2009年金融危机闹得最凶、房价直线下跌的年初,大胆出手,投资房产。 这位朋友住在深圳清平,赋闲在家,本来决定2009年不投资,风险太大,但是经不住同学的再三邀请,不得不陪同学去看房。当时深圳到处盛传房价打折,降价促销,万科业主大批退房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碰这烫手的山芋。 同学拉他去看的是龙岗佳兆业水岸新都,从清平高速出关,上水官高速,由罗湖至龙岗中心区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迎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的缘故,那里当时是一片工地,环境实在没有“看相”,所以价格不高,每平方米8 000元。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房屋的结构,是所谓的“中空结构”,这种结构也叫“假复式”。就是房屋的净高有两层楼那么高,但中间是空的,需要业主自己加隔层,一层变两层,这样加上奉送的门厅,装修之后,89平方米的房子就变成近200平方米了。 “但每月的管理费还是按照89平方米缴,而且符合国家‘90平方米以下’的各项优惠政策。”售楼人员说。 回来之后,他左右权衡,仔细研究了“中空结构”,又综合其他因素,做了如下思考:第一,由于是“中空结构”,刨去中间加楼板每平方米300元的费用,实际每平方米的价格为4 000元多一点,够便宜;第二,虽然眼下环境没有“看相”,但大运会是不可能推迟的,因此,大运会工程两年之内肯定全部完成,想到当年的北京亚运村,相信两年之后,佳兆业水岸新都周围的环境恐怕是整个深圳市绝无仅有的;第三,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北京、上海、深圳是他们的首选定居地,而特区之内已经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深圳的住宅刚性需求不容忽视。因此,无论是作为投资还是作为自己将来的候选居所,这种位于龙岗中心区大运会主会场附近的中空结构商品房,在每平方米8 000元的价位购买一定不会吃亏。最终,这位朋友的同学没有出手,而他却果断地出手了。 因为并没有打算立刻居住,所以他没有装修,也没有开通水电和燃气,更没有把假复式变成真复式,就那么摆着,每月只支付100多元管理费。2009年9月,房产证到手,大运会工程基本完成,周围的环境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处房屋的价格也涨到每平方米1.8万元。他见好就收,委托中介出售,刨去各种费用,投资收益超过100%,这实在算是危机之年的成功投资。 房地产领域对政府规划的依赖一眼就可以看穿,比如国务院关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政策一出台,该区域的房价几乎一夜间暴涨20%。从重庆市政府上报两江新区到审批通过,相关的热点新闻至少提前一两年就被公布了出来,世人皆知。 如果说房地产是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的,且其所需投资资本量也比较大,我们身边到底有哪些投资机会可以辨别出来呢, 小潘举了个例子反问我,如果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会产生怎样的联想:“1月4日,受全省强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影响,居民空调用电以及供热负荷激增,城市用电负荷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 432万千瓦。但由于电煤不足、机组出力下降等原因,发电企业上网电量大幅下降,全省电力供应出现缺口,实行限额用电。从1月5日起,在用电高峰期,对郊区重工业企业实行少量限电,以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我说:“估计电价要上涨了~” “对,但也不一定对~”小潘解释说,“居民电价要上涨得听证,至少也要走走形式,而且一旦上涨,就很难降下来,所以会比较慎重,但工业用电上涨就相对容易些。” 煤炭价格也很有可能上涨,很显然,如果国家不行政干涉,不出意外,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得维持一段时间。煤炭上市公司和电力上市公司的股票就会因为这类消息刺激,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再看看2009年3月的一则新闻:“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宣布将在未来几月 ?内收购3 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至多1.25万亿美元‘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此举等于开始大举发行纸币来提高信贷供给,此次购买债券的举措相当于联邦基金利率调降75个基点。” 金融危机来了,雷曼兄弟公司倒了,全球股市大跌~很多人说,熊市到了,大家赶快空仓冬眠吧,赚钱的机会没了~ 这话对吗,错~ 没听说过美国滥发钞票,美元大幅贬值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不需要懂经济学,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当纸币狂贬值,不值钱了,那就得换一种财富来保值增值啊~ 最能保值的是什么,黄金~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乱世买黄金”。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黄金都是硬通货,而且纸币越贬值,人们就越倾向于购买黄金,黄金的价格就会抬得越高~ 看一看国际金价的走势,我们就能一目了然: 2008年黄金价格在每盎司800美元上下浮动,而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背景下,金价自2008年年底以来一路飙升并先后突破每盎司1 000、1 100、1 200和1 300美元关口。世界黄金协会2010年8月底发布的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6%,达到1 050吨。 黄金价格上涨,金条和黄金股不是很值得投资吗, 所以,在中国理财,最重要的是要琢磨政策的动向和经济的下一步走势,别跟政策对着干,得顺着政策的指向,“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跟着国家的指挥棒走 听了小潘一席话,我深有感触。 ? 两房: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简称房地美)的简称。——编者注 不管你是“蜗居”也好,“蚁族”也罢,理财最重要的是心态,是气度,是对未来长远的判断。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同样是理财必须具备的~ 既然,“蜗居”可以读懂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蚁族”也可以弄清未来方向,那么跟着国家的指挥棒走,必然就是理财的阳光大道~ 那么下一步,国家的指挥棒往哪里指呢, 我们抛开所谓的复杂经济学论证,用最朴素的判断方式就能得出以下结论: 一、矿产资源增长无止境 告诉你一个数据,中国2010年得了一个“第一”,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超过了美国。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Nobuo Tanaka)称:“按照我们的定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很可能贡献了一半左右的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并且没有人知道该国需求增长会持续至何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矿产资源企业前途美好,一片光明~即使不是能源矿产,也照样抵不住中国庞大的需求,比如铁矿石涨价,几乎都是中国助推的。而稀土的限制出口,必将大幅推高稀土产业的赢利前景。 中国经济越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必将越宝贵,这是一条真理。 二、抛开高耗能产业,追逐新能源与节能产业 新能源与节能产业的趋势如何,我们先从身边说起,看看家电卖场里,空调冰箱打出的节能补贴牌;看看汽车销售中,政府打出的新能源补贴牌;再看看国家大动作关闭大量高能耗企业,即便它们能给财政带来大量税收。我们就足以判断,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将是未来必然的大势。 如果这还无法让你形成清晰的认识,那么2010年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的话会让这更清楚:“十二五”节能目标预计将于近一两个月正式发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幅度不高于20%,但不低于15%。 这样的目标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 那就是,201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有望达到33亿吨标准煤,2020年预计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亿吨标准煤,为53亿吨标准煤,平均每年增加2亿吨标准煤。为实现未来10年的节 能目标,中国的能源消费需要从53亿吨标准煤下降为45亿吨标准煤。而要达到目标就要做到三点:一是调整出口结构,摆脱目前世界工厂的角色,部分产品的出口应当受到限制甚至被禁止;二是挖掘现有的节能潜力,中国未来10年的节能潜力有6亿吨标准煤,需要挖掘出其中的80%;三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周期性浪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快从高耗能产业中逃离出来,投入到低碳行业和节能产业。 第四步 登上未来的财富列车 ? 普通人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煤矿、开采石油的~但股市却提供了一个分享渠道,那就是购买煤炭股和石油股。 ? 知道什么是促进新能源发展最好的方法吗,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使用完煤炭和石油。如果煤炭和石油在十年之内都将用尽,人类就只能使用新能源了。 ? 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什么共同的愿望吗,只要人人都想健健康康地活到一百岁,那么生物制药就会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 哪一个领域会取代20世纪末的互联网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也许是物联网,一个据称比互联网大30倍的产业,一个可能孕育上万亿元产值规模的高科技产业。 买不起房先买股票 由于大学所学并非金融专业,对于理财,小潘、小溪和我都是一群门外汉,唯一的认识便是理财是让手中的钱“保值升值”,而目前中国的投资渠道主要就是房地产和有价证券。 但房市与股市的风险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的房地产几乎就是一个不败的市场。反观股市,尽管在过去的16年中股指已经从创立之初的100点走到了2006年年底的3 000点,也带来了非常惊人的财富效应,但大部分人在股市中获得的最深刻最长久的感受就是套牢的无奈和亏损的痛苦。而在我们这些平凡人身边,大多数人最近十年来个人财富的增长,绝大部分是来自房地产市场而非股市。 “股票是鱼,房子是熊掌,理想状态是鱼和熊掌兼得。”回想起小潘当时的那番话,我觉得非常精辟。当时对于一个工作仅仅两年多的小白领而言,存款根本就付不起首付,熊掌自然无从谈起,自然只有从鱼下手。 “富贵需要险中求。北京房价2006年的涨幅仅有16.7%,而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都在130%左右,远远领先于北京房价的涨幅。如果投资股票,是不是可以让自己手中的钱保值增值,进而超过房产的增幅,尽快实现在北京买房的愿望,”小潘抛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但他并不能在我和小溪这里找到答案。 性格相对谨慎的小溪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我知道,他肯定是另一种心态。通过理财让存款越来越多当然很好,但如果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越理越少的话,这将是小溪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买不起煤矿就买资源股 当我得知小潘决定进军股市时,不免为他捏了一把汗。我不知道小潘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从何而来,但据小溪讲述,小潘当时仅仅知道,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于是,在业余时间跑图书馆看书的同时,小潘还向自己的一位客户——老金,一个在股市中浸淫多年的人请教。 老金无疑是小潘的“贵人”。他是一个征战股市十多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涨跌考验的老股民。退休以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身于炒股当中,基本每天都会趴在电脑前关注股市变化。 2007年的一个夜晚,在小潘的邀请下,老金与他在一家夜排档开始畅聊。 即使过去了好几年,小潘对那天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在几杯52度的白酒下肚后,老金双颊已染上一层红晕,他说资源股是自己最为看好的,因为“物以稀为贵”。支撑的逻辑在于,煤炭、黄金、石油等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价格未来会持续走高。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消耗量的增大,资源的稀缺性将表现得更加严重,价格也会相应上涨。而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矿产、石油、煤炭等肯定是日益珍贵。 但开煤矿、金矿动辄需要上千万资金,普通大众如何分享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呢, “普通人是没有足够多的钱投资煤矿、开采石油的~但股市提供了一个分享渠道,那就是可以买煤炭股和石油股。”老金微笑着说。 “那是不是只要是资源股就具备投资价值呢,” “显然不是~”老金语气坚决,“不是每只资源股都具备投资价值,但可以从一些政策分析出哪些资源未来有可能受益,例如煤炭股。” 外部环境显示,中国的煤炭行业正缓慢出现复苏的迹象。一些刚刚“破产”不久的煤矿重焕生机,一些在2000年年初下岗的煤炭工人陆续接受“高薪返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而在山东的秦皇岛,当地的大同优混煤平均结算价格上升2%,到达每公吨505元的历史高位,而同期山西优混煤的价格也上升2%,达到每公吨460元。 甚至一些因不合格被关闭的小煤矿也“死灰复燃”。2006年12 月初,山西省人大代表的实地调研表明,近年来,山西省关闭各类小煤矿 4 876座,但受利益驱动,重新开工的 3 000多座。 便达到了 “当然,有一些东西是被忽略了的,你一定要学会分析政策。”老金自信地说道。 就在2006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牵头召开了“2007年煤炭产运需衔接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表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供需双方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协商价格的新机制基本确立”。而以本次会议为标志,在我国延续了50多年由政府直接组织召开全国煤炭订货会的历史即将结束,从2007年起,电企与煤企就煤价进行“一对一”的“谈判”。 “中国过去的国情告诉我们,只要是价格闯关,物价通常会呈现上升趋势。”老金传授着自己的经验之谈。煤炭订货会是最后一个被取消的物资订货会,与订货会一起结束历史使命的还有煤炭价格双轨制。此前,我国已陆续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仪器仪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十余种物资订货会。无一例外的是,价格双轨制取消后随之而来的肯定是价格闯关,其价格都有大幅攀升。 支持老金选择煤炭股的理由还有很多。 例如,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费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煤炭消费的2倍),基于未来几年中国GDP保持8%,10%增长的预期,我国煤炭需求在2006年23.25亿吨的基数上,每年按现阶段增长情况的10%,12%测算,中国每年的煤炭需求将增加2.3亿吨,2.7亿吨。而巨大的增长量,实际上加快了煤炭稀缺性的显现。 此外,在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年初出台了《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2007年2月2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索矿权申请。此外,《通知》也强调,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开发项目和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开展煤炭普查和必要详查的可以设置煤炭探矿权外,其他全部暂停。 从供给关系来看,一方面是需求的增加,一方面是供给的不足,按照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难改,而煤炭股股价自然也会高歌猛进。 但一旦价格高企,资源股也并非“好股票”。2007年11月5日,头顶着“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光环的中国石油以每股48元的高价上市,但上市首日便出现“破发”窘境,此后股价更是一路疯狂下跌,至今仍套牢着众多股民。 请注意,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股一直是中国整个市场当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种。从理财的角度而言,分享不到资源价格上涨的优势,就可以投资相应的资源股,但前提是,必须价格合适。A股市场的行情也显示,2007年以来随着煤炭、黄金等资源价格陆续走高,煤炭股与黄金股的市场表现非常抢眼,涨幅居沪深各大板块前列。 新能源是压注一个世纪的财富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它炙手可热,人类甚至不惜为此诉诸武力。 海湾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对石油控制权的争夺,堪称一场“石油战争”。由此可见,一旦能出现一种用之不竭的能源,那世界上的战争将减少很多。 全世界在21世纪的前10年都在呼唤一种能取代石油之类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出现。 在2010年10月的某个同学聚会上,我和小潘就“新能源”的话题有过一番对话。那次的同学会,来了十几个大学同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仍然是无房一族的小溪耷拉着头一言不发,而小潘则是春风得意,他在北京有车有房的生活已经证明,小潘在理财这一条路上走得相当不错。 事实证明,一旦“理财”的种子在你心中悄然生根,只需要给它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雨水,它便会抽枝发芽成长。 把酒言欢时,我诚恳请教小潘未来哪些领域值得投资。小潘几乎是脱口而出,他最看好的领域是新能源,他重复了当年老金给他说的那段话,只是稍加改变:“投资不了新能源,那你就买新能源股。” 什么是新能源,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小潘侃侃而谈,“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我使劲摇了摇脑袋,这些概念显然有点高深莫测,一时半会我还消化不了。在那一刻,我依稀觉得,小潘分析新能源的方式像极了当年的老金。或许是依葫芦画瓢,小潘也紧接着谈到了政策层面。他着重强调,《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上报 国务院。该规划提出,从2011年至2020年,将累计增加新兴能源产业投资5万亿元,每年将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既包含了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包含了对传统能源升级变革的技术,比如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 “知道不,‘股神’巴菲特也非常看好新能源股~这同样构成我长线看好新能源的一个重要理由。”小潘说道。2010年9月27日,中国媒体报道,美国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当日在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股份)位于深圳的总部进行首次正式访问时表示,他相信电池及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份将在新能源技术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公司在2008年投入2.3亿美元买入比亚迪9.89%的股权,仅仅两年,这笔投资市值便接近16亿美元,获益高达7倍。 不过,阻碍新能源的一大障碍是石油的价格。只要石油价格很低,所有人都会从新能源市场中转身离开。石油价格往上走,又会有很多人投资到新能源。所以,全世界目前看到的对于新能源的投资都是一波一波的,并且“巧合”地紧随在每一次石油危机之后。 “知道什么是促进新能源发展最好的方法吗,”小潘一脸坏笑,“就是赶快用完煤和石油,之后你别无选择,就只能使用新能源了。”
/
本文档为【我的光明钱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