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

2017-12-01 3页 doc 16KB 1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 ◎camille 听着砂锅突突突的声音,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口味越来越像我爸了。 江南的春天,万物生长,可最蓬勃的,还是春笋。进入三月,一场春雨过后,第二天主妇们去逛早市,就发现满大街都是卖春笋的。这段时间主妇的菜篮子里断少不了放上几颗春笋,一直吃到四月下旬。然后好像又是一夜之间,突然就落市了,遍寻菜场不见踪迹,要想再吃,只能等来年春天了。 春笋鲜美好吃,是盖了章的,不过小时候却不太爱吃。老家地处浙东南,虽同是江南,还是一方水土长一种笋,山林里遍植的多是毛竹,成竹足有碗口粗细,所产的毛笋...
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
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 ◎camille 听着砂锅突突突的声音,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口味越来越像我爸了。 江南的春天,万物生长,可最蓬勃的,还是春笋。进入三月,一场春雨过后,第二天主妇们去逛早市,就发现满大街都是卖春笋的。这段时间主妇的菜篮子里断少不了放上几颗春笋,一直吃到四月下旬。然后好像又是一夜之间,突然就落市了,遍寻菜场不见踪迹,要想再吃,只能等来年春天了。 春笋鲜美好吃,是盖了章的,不过小时候却不太爱吃。老家地处浙东南,虽同是江南,还是一方水土长一种笋,山林里遍植的多是毛竹,成竹足有碗口粗细,所产的毛笋自然也是茁壮肥硕,一颗往往就有5、6斤重。 我爸爱吃笋,每年春天必定要从上市吃到落市,我家买菜算我爸的分内事,隔三差五就会扛颗毛笋回来。是的,必须用扛字,因为我爸的挑笋秘诀是笋壳要黄、越大越好,说这样的才鲜甜好味。 于是每天餐桌上肯定有个笋做的菜,最常吃的是笋丝炒雪里蕻,多炒点,早上做过粥小菜,晚上煮汤,再加点进去;煮面,切点笋片放进去;还有我们当地的特色点心扁食或青团的馅里,笋米也是少不了的……大人一尝,啧啧有声:“鲜得嘞~”可小孩真的很难get得到这种鲜味,新鲜的笋,特别是嫩的笋尖部分,往往带点涩味,吃起来有点杀口。 爸爸边吃边又讲起他说了很多遍的小时候的事,那时每年的春天,爷爷会带他去山里的一间寺庙里小住几日,山里的日子清苦,寺庙又戒荤腥,山里多竹子,几场春雨过后,满山都是春笋,所以吃得最多的,就是笋,笋丝炒雪里蕻、笋块炖豆腐……你爷爷最欢喜吃了,不过那时我跟你们一样,不喜欢吃笋,喜欢吃肉,寺庙里清汤素食,再吃笋,刮胃。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再回想起来,那儿的笋可真好吃,每天早上刚挖的就直接下锅,雪里蕻是寺里自己种自己腌,用的是最嫩的菜心~ 豆腐也是自己种的豆子自己磨自己做,山里的水好,做出的豆腐特别香,配上那笋块,鲜得掉眉毛~ 我们听着爸爸讲自己小时候吃的笋,再看看盘子里的笋,皱皱眉,不置可否。 那时还有个常吃的菜是腌笃鲜,这是大菜,不麻烦,但费时间,平时没空,得周末才能做。笋切滚刀块,新鲜仔排,再加上几块腊月里晒的咸肉,最好是大的咸肉骨头棒子,几片老姜,打个葱结,全扔到一只大砂锅里,别的什么都不放,连盐都不用,只要加足水,然后一切就交给时间吧。那时还用煤炉子,得封掉一半,小火慢慢炖。没多久,水汽就从砂锅盖的气孔里直冲上来,盖子开始“突突突”地跳舞,眼看汤要潽出来了,妈妈眼疾手快地用一双筷子架在砂锅上,留道口子继续炖,直炖得整个厨房蒸汽弥漫鲜香扑鼻。晚饭时满满一大锅端上餐桌,新鲜仔排吸足了笋的鲜味和咸肉的香味,好吃得不行,汤已经呈乳白色了,得取把大勺子舀汤淘饭吃,连我也喊鲜,可那笋块,仍然嫌弃。 离开家乡前,一直以为笋都是那么大个的,所以刚来杭州念书时,看见那儿春天街头叫卖的春笋,都是细细长长的,说是雷竹笋,有点新奇。整个春天,学校食堂里都会有一个菜,叫油焖春笋。笋用刀背拍松,切成手指粗细的小段,加重油重糖翻炒焖煮,再淋点酱油,收汁出锅。尝一根,浓油重赤去掉了笋的涩味,却掩不住春笋本身的脆嫩鲜美,第一次吃就喜欢上了,每餐只要有油焖笋,必点。 回家跟爸妈描述杭州细长的雷竹笋,爸爸不屑,笋当然是毛笋鲜,那种雷竹笋,不上路的,没吃头。再说起食堂里的油焖笋,又是一脸鄙视,笋本身就够鲜,重油重糖加酱油,夺味,一看就是不会做菜~自然不服,少年的味蕾,从来不喜欢纯朴清淡的原味,而是追求浓香厚味的刺激。 青春岁月,背包走天涯,吃过各地的笋,有段时间很喜欢贵州广西一带的酸笋,拌在干锅里,或者下在米线里,酸辣脆嫩,十分开胃爽利;还喜欢桐庐的一种青笋,剥壳后通身浅绿,切碎和剁椒一起炒,红红绿绿,早上用来过泡饭极好,能多吃上两碗。酸、辣,这种激烈的口感,跟青春的张狂确实颇为契合。 再以后,爸妈随我们在杭州定居,每年春天,爸爸去菜场转上一圈,回来忍不住叹气:“找不到毛笋~”又抱怨,雪里蕻腌得也不到门,酸都不酸~那时我学烧的油焖笋已经做得有点像模像样了,可爸爸一直不太喜欢吃。妈妈试着用雷竹笋炖腌笃鲜,他尝了后总是固执地摇头:“没有毛笋炖出来的鲜~” 有年春天,和一帮玩户外的朋友去富阳的常绿徒步,一进山,是漫山遍野的竹子,每一棵都有碗口粗细,竹林里春笋勃发,一看那么大的个头,立马确定就是爸爸心心念念的毛笋。返程时特意向当地老乡买了两颗,放背包里背了回去,到家献宝一样捧出放在我爸面前。一直忘不了爸爸看到后眼里射出的两道精光,那眼神充分体现了他的吃货本色,可如今再回想起来,也许这眼神里还包含着那么点淡淡的乡愁和怀念。妈妈用毛笋好好做了一大锅腌笃鲜,那晚,我爸破天荒多吃了一碗饭。 而今,人近中年,浓油重赤、酸辣刺激的食物吃得少了,春笋也好,其它食材也罢,调料越放越少,清蒸炖煮的越来越多。清明前后回老家,总不忘买几颗巨大的毛笋带回来,认认真真炖一锅腌笃鲜。听着砂锅突突突的声音,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口味越来越像我爸了。 曾以为早已改变的味蕾,其实一直记着那些美好的旧时光,当年觉得平淡寻常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浸润发酵,散发出醇香美妙的滋味。
/
本文档为【味蕾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