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2012-05-27 5页 doc 73KB 2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44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10.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乐舞,后来巫术盛行,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和小调。古代在每年腊月还举行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驱傩”或“大傩”。由四个人头戴面具,身穿熊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这叫“方相”;或由十二人朱发画衣,手执麻鞭,甩动作响,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的神名,这叫“傩舞”,以后逐渐演变为戏曲,就叫“傩戏”。古代还有一些专门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人,在天子、诸侯设宴时进行一些乐舞滑稽表演,这些人叫作“俳优”、“倡优”。以上这些乐舞,都可看作是戏曲的起源。 11.秦汉时代,出现了“百戏”,其中包括杂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10.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乐舞,后来巫术盛行,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和小调。古代在每年腊月还举行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驱傩”或“大傩”。由四个人头戴面具,身穿熊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这叫“方相”;或由十二人朱发画衣,手执麻鞭,甩动作响,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的神名,这叫“傩舞”,以后逐渐演变为戏曲,就叫“傩戏”。古代还有一些专门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人,在天子、诸侯设宴时进行一些乐舞滑稽表演,这些人叫作“俳优”、“倡优”。以上这些乐舞,都可看作是戏曲的起源。 11.秦汉时代,出现了“百戏”,其中包括杂技和歌舞。秦汉时的“百戏”就是由角力相斗演变来的,汉代又称为“角抵戏”。为了管理宫廷的歌舞、百戏等排练、演出活动,唐代开始设立“教坊”。唐玄宗时又在宫廷禁苑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通晓音律的唐玄宗亲自教正习歌舞的艺人,这些艺人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因此后世称戏班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奉唐玄宗为戏曲祖师。 12.在秦汉俳优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参军戏”,由参军、苍鶻两个角色作一些滑稽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也讽刺朝政和社会现象。到宋代进一步发展成为“杂剧”,角色也不限二人,一般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五个角色扮演。后来,南方杂剧发展演变为“南戏”,北方杂剧则发展演变为“元杂剧”。明代中叶以后,南戏已成为“传奇”,一直到清乾隆年间,传奇盛行一时,其结构比南戏更完整,曲调也比南戏更丰富,角色分行,表演艺术都接近今天的戏曲。 13.戏曲的剧种主要有昆腔、弋阳腔、青阳腔、高腔等,剧作家有汤显祖、洪昇、孔尚任等。今天的昆曲、浙江的绍剧、江西的赣剧等就是从南戏和传奇演变而来。 14.元杂剧流行于元代,角色已有正末、正旦、净等多种,当时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剧壁画和金元时代修建的戏台,都保存在山西,说明山西是元杂剧的发源地之一。 15.明中叶以后,元杂剧衰落,陕甘一代的民间曲调与元杂剧结合形成最早的梆子戏秦腔。 16.明末清初,主要唱吹腔、二黄等调;差不多与此同时,南下湖广地区的秦腔,又吸收了安徽传入的二黄,逐渐发展成汉调,主要唱西皮、二黄等调。从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以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17.昆曲被称为“雅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被称为“花部”。 18.中国戏曲实际上有360种,其中包括了各地演出的秧歌、皮影、木偶等,因为皮影、木偶也要配有一定的曲调,表演也有一定程式,所以归入戏曲一类。 19.京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表演艺术最成熟的一个剧种,代表了中国戏剧发展的水平。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京派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讲究艺术;海派勇于革新创造,注意吸收新鲜事物。京剧四大名旦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京剧四小名旦指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另外还有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唐韵笙、张英杰(盖叫天)等大艺术家。 20.除京剧外,戏曲中较大的剧种有豫剧(河南梆子)、秦腔、川剧、越剧、吕剧、晋剧(山西梆子)、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其次还有湖南、湖北、广东的花鼓戏,江西等地的采茶戏,西北的道情,华北的秧歌,还有乱弹、高腔、碗碗腔,丰富多彩,各具芬芳。在唱腔上,有的用高腔(如北方梆子戏、江西高腔戏),有的用低调(如山东柳子戏、河南太平调);有的激越高亢(如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有的婉转抒情(如越剧、沪剧、黄梅戏);在表演上,有的庄重严肃,显示出帝都气派,给人的历史感很强(如京剧、昆曲、晋剧、秦腔),有的轻松活泼,富于民间情趣,给人的现实感较强,如(川剧、花鼓戏);有的擅长古装戏,有的擅长时装戏,等等,都体现了各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人的精神气质的差异。 21.魏晋南北朝时的著名画家有“六朝三杰”,指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其中顾恺之因画绝、才绝、痴绝被称为“三绝”,作品有《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并总结出“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绘画理论。“画龙点睛”是张僧繇的故事,他创造了一种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的“没骨法”,以色彩深浅增强立体效果,他在建康的凹凸寺画的图案被称为凹凸花。 22.隋代的展子虔,其作品《游春图卷》采用青绿渲染春天的气氛,表现苍茫的山水烟景,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使山水画从原来“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幼稚阶段,达到和谐自然的成熟。 23.唐初著名画家有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其中以阎立本成就最高,今存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等。其中《历代帝王图卷》画了由汉至隋13个帝王肖像,以人物的面部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24.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代中期最杰出的作家,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作品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卷》等,并发展了“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型,丰富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力。 25.吴道子之后有张萱和周昉,都是画贵族生活的能手,在二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二人的代表作。 26.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和王维。李思训、李道昭喜欢用强烈而又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王维的画被称为“水墨山水”,他从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展现在画面上,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 27.唐代的画马名家有曹霸、韩干,画牛名家有韩洸。 28.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五代的西蜀画家黄筌、黄居寀父子的花鸟画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称为“勾勒法”,其画风称为“黄体”,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五代的江南画家以徐熙为代表,其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称为“没骨法”,其画风称为“徐体”,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此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荆浩、关同、董源、范宽等。 29.宋代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举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代表人物有宋徽宗赵佶,其作品有《芙蓉锦鸡图》。宋代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画院四大家”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其中马远、夏珪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表现画外之意,世称“马一角”、“夏半边”。宋代的社会风俗画还有李唐《村医图》、李嵩《巴船下峡图》、无名氏的《耕织图》、《归牧图》等。还有擅长人物画的画家李公麟,其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在花鸟画方面,宋代兴起了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 30.元代画家四大家指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31.明代中期以后画家众多。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被称为“吴派四大家”,以水墨写意见长。其后董其昌创支派“华亭派”,陈继儒创支派“苏松派”。此外,还有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等。明代画家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放笔纵横,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成法,甚至用泼墨勾染的技法画牡丹。明末大画家中陈洪绶(老莲)擅长人物画,形象夸张变形,高度概括,以表现人物的个性。 32.清代绘画有两种风格,一是仿古习气,二是怪异风格。前者以“清初六家”为代表,即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恽格;后者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代表。继承和后者精神的还有“扬州八怪”李[鱼单]、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翔、黄慎(或有李方膺而无闵贞),他们反对仿古的正统派,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艺术上构图简练,造型突兀,画面奇特,笔法刚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视为“怪”。 33.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如“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和吴昌硕。四任中的任颐即任伯年,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吴昌硕则把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结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 34.“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中国画进入新的阶段。此时齐白石承前启后,徐悲鸿中西结合,陈衡恪、黄宾虹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 35.中国的绘画理论在先秦两汉时比较简略,魏晋南北朝时形成理论,隋唐五代构成系统,宋代进一步精深,元以后是继承和发展。 36.中国画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形与神的问题、诗情与画意、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六法与四格、南宗与北宗。其中诗情画意是评画,由苏轼最先提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是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六格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四格是唐代提出来的评画标准;南宗与北宗则是在佛教南北禅宗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山水画理论。 37.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唐代顾恺之的“传神论”,但真正将这一见解加以精深发挥的是欧阳修、沈括、苏轼等人。清代的石涛提出“不似之似”,后来齐白石提出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38.诗情画意是一种评画标准,是宋代的苏轼首先提出的,他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9.“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姚最在《续画品录》里首先提出来的,正确指出了画家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迁想妙得”是顾恺之首先提出来的。“六法”则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在《古画品录》里提出的,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四格”是唐代提出,宋代完善,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40.被称为“六乐”或“六舞”的是: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磬》(即《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濩》、周的《大武》。 41.春秋战国时的音乐理论专著有公孙尼的《乐记》、荀子的《乐论》等。汉代设立了专门负责乐舞的机构乐府,并有祭祀用的乐舞《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等。魏晋南北朝时,民间音乐也出现了南北融合的局面,由于晋室南迁,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南下,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结合而形成清商曲。此时的音乐理论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42.唐代“十部乐”指:清商、西凉、龟兹、扶南、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燕乐、高昌,以“燕乐”总称其名。到唐玄宗时,燕乐的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唐代著名的《破阵乐》、《霓裳羽衣曲》都曾是燕乐中的乐舞。唐代重要的音乐著作有:传为武则天所著的《乐书要录》、崔令钦《教坊记》、南卓《羯鼓录》、段安节《乐府杂录》等,著名歌手和音乐家有:何满子、康昆仑、段善本、雷海青、李龟年等。 4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的张炎为代表,现在仍流传有注明乐谱的姜夔作品。宋元时期的游艺场所有瓦舍(又叫瓦子)、勾栏。宋代的音乐专著是北宋陈旸的《乐书》200卷,全书包括历代音乐论述,各种乐器、歌舞、杂乐和各种典礼,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映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44.明代的音乐特色是民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书中详细阐述了十二平均律。 45.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是“五声”,又叫“五音”,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形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五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后来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这两个音比徵和宫低半个音时,称为变徵、变宫,排成音阶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两个音比角和羽高半个音时,称为清角、闰,排成音阶为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46.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八种制成,史称“八音”。从乐器的发展过程看,先有打击乐、吹奏乐,后产生弹弦乐,最后产生拉弦乐。原始社会的乐器是从劳动工具演化而来,被用来作为祭祀时为歌舞伴奏的器具,那时的乐器都用骨、木、土、石制成,如骨哨、土鼓、陶埙、石磬等。青铜器出现后,用铜制作乐器,如编钟、编磬等。竹制乐器如商周时代的竽、笙等。丝制乐器都为弦乐,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秦汉后大为流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还采用了大量外来乐器,经过一番改造和消化,使之成为中国的乐器,如琵琶、胡琴、羯鼓等,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7.楹联又叫对联,春节贴于门上叫春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将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山海经》中记载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人。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若说楹联的形成在五代,那么其发展就在宋代,普及和兴盛却在明清两代。对联讲求工整、对仗、平仄,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阴阳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因此写好一副对联是很不容易的。对联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其次是词性要相同。但也并非绝对如此,有时可酌情变通。 第十五章 风俗习惯 1.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是东汉末年应劭所写的《风俗通义》。 2.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 3.世界三大饮料是茶、咖啡、可可。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 4.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羽,字鸿渐,被尊为“茶圣”、“茶仙”。宋代书法家蔡襄著有《茶录》一书,记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种名茶。 5.传说造酒的人是仪狄和杜康。魏晋时的刘伶曾写《酒德颂》,以饮酒为德。传说《尚书·酒诰》是周成王的禁酒令。 6.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调理论保存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魏晋南北朝时的饮食专著有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齐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等。“韦家食谱”指唐代韦巨源所著《食谱》。明代饮食专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随园食单》,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见解。 7.中国的“八大菜系”指: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指鲁、川、淮、粤。以风味小吃闻名的菜系是川菜。鲁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廷菜。鲁菜是“贵”菜,淮扬菜是“富”菜。北京烤鸭属鲁菜,麻婆豆腐属川菜。 8.一般来说,服饰主要有三个作用:御寒、遮羞、装饰。 9.唐代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皇帝着黄色,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五品以上着绯色,五品以下着青、绿,士兵着皂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百姓着白色。唐代还以所佩带銙来区分等级,宋代则以金鱼袋。 10.明代官员的等级可以从补子看出来,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白雉)、六品鹭鸶、七品鸂[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并佩牙牌代替鱼袋。 11.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2.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古书上叫“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随着氏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氏族的死者集中葬在公共的墓地,死者的头都朝着一个方向,以表明他们是同一个血缘关系。如果氏族迁移,墓地也要迁移,于是有所谓二次葬,或者叫“复葬”。此时的随葬品很简单,只是一些原始的石器和兽牙制作的装饰品。父权制度确立后,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由氏族的集体合葬演变为夫妻和家庭合葬,随葬品是夫妻生前使用的农具和纺轮。奴隶社会的丧葬方式因死者地位的高下而有了严格的区别,并产生了人殉,后来奴隶主们感到用活人和牲畜殉葬是劳动力的极大损失,于是改用模拟的人畜来殉葬,即我们常见的“俑”。直到明英宗时才命令废止宫女殉葬制度。 13.汉族主要流行土葬,另外也有火葬。但中国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认为火葬有碍孝道,所以封建统治者还是明令禁止火葬。我国古代还有石棺葬、悬棺葬。另外,还有藏族地区流行的天葬,即将尸体送到天葬场肢解后,让鹰鹫吃光,因此又叫鸟葬。古代的瑶族还实行过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江河之中。 14.“四灵”指麟、凤、龙、龟。 15.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过节时的习俗有“洁祀祖祢”、“进酒降神”。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中秋。 16.中国传统方位喜欢正南而不喜欢正北;传统颜色喜欢黄色和红色而不喜欢白色和黑色。 17.中国传统上以南向为主位、正位和尊位,其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最次为西向。黄色自古为帝王垄断,成为皇家的专用色。红色也是显贵的标志,有“朱门、朱衣、朱轩、朱轮”等。红色还是喜庆的象征。白色则被认为是凶色,多与死亡、丧事联系在一起,坏女人被称为“白虎星”。婚丧大事被称为“红白大事”。 18.讳有国讳和家讳两种。避讳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另外封建社会还有“避嫌名”之说。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1.传说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形如壶,又称“三壶山”,为仙人所居之地,有长生不老之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据说齐人徐福在秦始皇时期,曾帅童男童女千人,东渡求药。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为南北二线。北线经现在的吐鲁番、库车、喀什,南线经现在的若羌、和田、莎车,在今马里(古木鹿城)汇合,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 3.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时的航线是:以广州为起点,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再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斯里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 4.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郑和船队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航程之远,不但在15世纪的中国航运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航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郑和是回族人,本名马三保,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 5.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他在元代来到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是传教士,著有《天主实义》,他的传教活动注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融儒学与天主教义于一体,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为明末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支柱。徐光启还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则随利玛窦学习地理和历算。其后,西方传教士龙华民、艾儒略、毕方济、汤若望等相继取得合法身份,先后供职朝廷,并在徐光启的保举下参与修订历法、制造枪炮。清朝建立后,德国人汤若望以一外国人的身份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监正,直至光禄大夫。后来又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正,为清王朝主持建造天文仪器,有的传教士还在宫廷充当表匠、药师、画师(朗士宁)、御医等,为推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随后法国人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法国人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三楼 我国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和江西滕王阁。 颜色迷信 1.中国历代视青、赤、白、黑、黄五色为正色,而把五色相杂而产生的颜色如青黄之绿、赤白之红(古指浅红)、青白之碧、赤黑之紫和黑黄之骝黄,看作间色。古人还认为,具备这本体颜色的五方,分别由苍帝灵威仰(东)、赤帝赤熛怒(南)、白帝白招拒(西)、黑帝汁光纪(北)、黄帝含枢纽(中)掌管,又说五方有五帝五佐。 2.颜色等级:概括来说,正色与间色之间贵贱格局被完全打破,正色也可用以表示尊卑。如朱(赤、丹、绛)、紫、黄、黑(玄、皂、缁),多为帝王公卿所用;青(苍)、白(素、缟)、绿则多用于低级官吏和庶民百姓,其中黄、黑、青色尊卑混用。到了隋唐时代,由于封建制度日趋成熟,对颜色的应用有了严格的等级规定,到唐贞观年间,正式形成了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黄色成为帝王专用颜色,紫色则成为极贵之色,“著紫”成为封建文人奋力追求的荣禄,而历代帝王为了笼络沉下,也往往将紫袍赐予那些品位尚低而不能着紫的臣僚,以示皇帝的特别恩宠。颜色的这种等级妙用,从唐以后,一直延续到明清。 6.民俗颜色:在民俗文化中,崇拜红色,厌恶白色。红色: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物质的和精神的)。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又象征革命、进步、先进;还象征顺利、成功和有利可得。白色是民族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物质的和精神的)。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还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还象征奸邪、阴险。黄色因为为封建帝王专用,所以除了农民起义用它来做政治号召外,它在民俗活动中极少出现。紫色作为祥瑞的象征,被封建帝王和道教更多采用。黑色的象征意义比较复杂,一方面它由古代吉色转化为象征颜色、忠厚、正直的颜色;一方面它又由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腐朽、险毒与恐怖的感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选用桃色(桃红色)来象征女性。值得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不用黄色象征色情,现在通行的“黄色”观念,实际上是从美国文化中引入的。还有一种与姓有关的颜色现象,即将妻子的婚外性生活称为给丈夫“戴了绿帽子”。它的来源与古代的服饰等级相关。民俗中的颜色含义虽然没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丹它们所表现的吉凶、利害、忠邪等心理趋向和道德选择,大多受到封建制度对颜色界定的影响。 水与中国文化 1.大禹治水是我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治水工程,也是我国最早的、以治水为主的全国性国土整治工程。 2.中国人对水的享用,主要表现在酒、茶、浴三种水文化方面。 3
/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