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双体系培训修订版

2021-09-11 3页 doc 68KB 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跃权

中学教师

举报
双体系培训修订版Company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双体系培训“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一、目标任务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范围内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对辨识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高公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二、组织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双体系培训修订版
Company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双体系培训“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一、目标任务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范围内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对辨识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高公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二、组织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员:各单位负责人)三、工作方法及步骤 1.排查风险点。公司广泛发动各科室车间员工,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系统、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3.明确管控措施。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部门、车间、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4.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公司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排查消除隐患。公司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清单,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6.加强应急管理。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重点岗位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7.防控职业危害。公司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保障措施1、技术和硬件支撑(1)组织环节的风险管控。科学地制订检维修计划,统筹技改、大修的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结合人力资源、技术装备、工作时间、后勤保障等客观因素,大力推行综合检修和专业检修。增强计划执行刚性,减少和避免重复、临时工作,有效提升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可控度。(2)现场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行为。将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检查情况纳入生产控制流程管理,严把现场安全关、质量关。推行班前安全会议,全面分析现场的危险点和控制重点。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推行作业人员行为安全观察,及时发现并消除人员不安全行为。(3)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对公司的各个风险点进行重点监管检查,定期汇总检查所查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4)加强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告知。外委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厂区前必须接受安全告知、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安全技术交底#、个体防护、职业卫生、公司规章制度等相关教育培训学习。2、信息保障(1)实行公司组织月度综合检查、部门组织周检查、班组进行日常巡查,根据预警等级适时发送预警信息,对于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发现隐患下发整改单,督促相关部门整改。(2)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每月对预警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安全工作的改进建议和开展针对性的培训。(3)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动土、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8项),规范各类危险作业安全行为和风险控制点,确保危险点分析预控到位。3、违章考核检查发现的隐患落实到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实施》中规定进行考核,与月度安全绩效挂钩。五、要求1、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公司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按照PDCA原则,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2、强调以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思想,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人机控制以及行为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对安全生产实施“标本兼治”是解决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唯一出路。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以风险评估、危险点分析预控为主体,以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变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为手段,通过科学预警,督促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到岗到位,通过提前预控,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风险管控体系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有限公司及所属管理部门、车间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三、术语和定义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可能性(L)×后果(C)。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3、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5、风险评价/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着)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本企业风险等级划分:红色风险\1级风险、橙色风险\2级风险、黄色风险\3级风险、蓝色风险\4级风险。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9、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1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四、基本要求1、成立组织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成立了由安全第一责任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并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五、工作程序和内容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划分原则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公司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操作及作业活动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排查的内容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风险点排查的方法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评价、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危险源辨识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方法选择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参见附录C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相关方的投诉。风险评价与分级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3级\黄色\显着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级。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风险告知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六、文件管理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参见附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七、分级管控的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八、持续改进评审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更新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沟通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目标:建立并落实从公司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并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全面排查企业事故隐患。事故隐患的排查要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源辨识结果等相结合。总体要求:以危险源为关注点,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控,建立以危险源为核心的隐患分级排查和分级治理的安全管控模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综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而达到控制企业安全风险特别是重大安全风险的目的。4.职责分工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部室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公司主要负责人保证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公司部室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各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装置运行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公司级安全检查的组织、实施、验证,同时应当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负责公司各类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各单位上报事故隐患的统计、汇总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或人员评审、修订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安全检查表,不断提高安全检查深度和广度。公司各专业职能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单位)系统内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评估、整改的评审评价工作;负责事故隐患的原因分析、倒查和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应当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综合检查、节假日检查分别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公司级的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生产部)组织实施,其它部门配合并组织本单位、本专业的检查。专业性检查分别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本专业人员实施。季节性检查分别由生产部、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组织本单位或本专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日常检查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岗位员工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定期巡回检查。事故类比隐患检查由安全生产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实施。5.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隐患排查编制排查项目清单基本要求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A。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B。制定排查计划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隐患排查排查类型排查类型主要包括:a、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b、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c、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行业季节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防中毒等为重点。d、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排查;e、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排查要求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组织级别企业根据本企业类型确定排查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级。——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和部门级;——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排查周期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业或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日常隐患排查周期为每日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部门级每周组织一次,公司级每月组织一次;;——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每半年组织一次;——季节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节假日隐患排查是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工贸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项隐患排查:——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确定排查项目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及排查周期,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排查项目。排查结果记录企业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生产现场类隐患宜保留影像记录。隐患治理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必须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隐患治理流程隐患治理流程包括:a)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要求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c)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d)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班组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e)验收。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一般隐患治理由企业各级(公司、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治理 隐患评估经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治理方案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将治理方案报告给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治理实施企业应当按照隐患整改通知和治理方案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治理资金从安全费用支出,治理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范、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的,工贸企业应当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C、附录D。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7文件管理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建档管理。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9持续改进当发生变更或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更新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及时更新。
/
本文档为【双体系培训修订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