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2018-03-12 14页 doc 31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 晚清为中心 第9卷第1期 2007年1月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 Journalof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s No.1Vo1.9 Jan.2007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 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金卫国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132) 摘要:明末至晚清,"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在西学东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经历了明末的肇始期, 墨海书馆发展期,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广学会...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 晚清为中心 第9卷第1期 2007年1月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 Journalof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s No.1Vo1.9 Jan.2007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 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金卫国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132) 摘要:明末至晚清,"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在西学东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经历了明末的肇始期, 墨海书馆发展期,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广学会的繁盛期.直至近代中国华人翻译人才的大量涌现才终结.在与华人 的合作译介过程中,传教士不可避免地竭力渗透基督教思想.但是,大量西书的译介仍然有效地传播了西学,开阔了 国人的视野. 关键词:翻译史研究;洋译华述;中国古近史中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82X(2007)01—0124—04 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即我国的明末至晚清三百多年间,有一批人活跃在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线,把大量的西 书译成汉语,成为西学东渐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西方的传教士和与之联系密切的中国知识精英.他们的译着学界 研究较多,但对那种独特的"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却关注不够,系统性论述和长时段的研究几乎没有.0鉴于该问 历时长,译者众多,译作纷呈,且限于篇幅,本文侧重对利玛窦与徐光启和傅兰雅与徐寿等典型的合作译书进行 论述,其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赐教. . 一 ,合译《原本》.利,徐奠基 所谓"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是指西方传教士口译,华人笔述的译书方式.这是由当时充当中西交流纽带的传教 士及中国知识精英的语言和文化状况决定的. 为了弥补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丧失的地盘,以耶酥会为代表的天主教会竭力要把基督教向中国传播.但由于 奉行使中国人葡萄牙化的方针,传教屡遭挫折.以范礼安为代表的耶酥会传教士终于认识到:中国人尊重学问,只有 通过学术的手段,才能取得传教的成功.1582年(明朝万历十年)耶酥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入华传教,揭开了中 西直接交流的序幕.他竭力实施"学术传教",用新知吸引明朝官员和社会精英.为此,他努力学习,尽量熟悉中国的 国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初步掌握了汉语.但独立笔译西方典籍,则力难胜任.而明朝的中国知识精 英虽然对西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却不懂西文.因此,两者合作译介西书便成为一种历史的选择. 然而,即使两者合作译介,在肇始阶段也困难重重.《几何原本》的译介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视为古希腊理智最完善的纪念碑之一.利氏入华所携《原本》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利氏老师)注释的拉丁文本.利玛窦在我国南方传教期间就与瞿太素就将《几何原本》部分翻译成汉文.后来又与一 位姓蒋的穷举人(一说为孙元化)合作翻译,但效果并不理想. 利玛窦于是感叹:"东西文理,又自绝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 笔为文,便成艰涩矣.嗣是 以来,屡逢志士,左提又挈,而每患作辍,三进三止.这里,他感叹翻译之难;感叹自己汉语水平之有限,无力独自翻 译《几何原本》;感叹理想的合译者之难觅.后来在北京遇到徐光启,才算幸得知音.他说:"太史(指徐光启)既自精 心,长于文笔,与旅人交游颇久,私计得与对译成书不难„„余为述此书之精,且陈翻译之难及向来中辍状.先生日: 吾先正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今此一家已失传,为其学者皆暗中摸索耳.既遇此书,又遇子不骄不吝,欲相指 收稿日期:2007—01—11 作者简介:金卫国(1970一),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明清中外 交流史. ?124? 授,岂可畏劳玩日,当吾世而失之."0于是荫人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开始合译此书,徐光启每天都要听利玛窦 讲授,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先生就功,命余口传,自以笔受焉;反复展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 三易稿."0一方渐通几何原理,一方渐晓华语表达,双方听言揣意,逐渐磨合,翻译速度加快.终于在这一年之内《几 何原本》(六卷)第一版脱稿付梓. 《几何原本》一次翻译即成我国唯一的定本,历代数学家均予确认.这种现象举世罕见.其次是译本的文字通俗, 简练.梁启超曾称赞说:(《几何原本》)"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几何原本》中所确定的许多名词术语,十 分切合它本身的数学意义,故为后代所沿用.如点,线,直线,面,平面,曲线,直线,钝角,锐角,直径,四边形,平行线, 对角线,外切,等等.0 利玛窦又与李之藻合译《圆容较义》一书.利氏译此书之前已口译过天文算学书籍,对有关中文词句已有些熟悉, 加上李之藻精通天算,翻译速度比《几何原本》大大加快,"译旬日而成编". 利玛窦和徐光启开了洋译华述这种合作译介西方典籍的先河,艾儒略,熊三拔,汤若望,金尼阁,龙华民等纷纷采 用口译笔述的方式,与李之藻,杨廷筠及王征等陆续翻译了一些西方典籍.自明代万历朝利氏入华至清代雍正朝百 余年间,传教士和华士共同翻译出版了一百七十余种西学书籍. 其他传教士与华人学者在合作译书时,也像利,徐一样,口译笔述双方都经历过从"金石难合"的艰难磨合到"鹅得 水中之乳"的逐渐顺畅的过程.例如,李之藻在《译(寰有铨>序》中说:"是编竣,而修士于中土文理言会者多,从此亦能 渐畅其所欲言矣.于是乃取推论名理之书,而嗣译之."通过选择中西语言文化较易沟通的《寰有铨》来翻译,使傅泛 际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口译时已能比较顺畅地以汉语表达书中意义了.李之藻感到只有此时,傅氏口译抽象难懂 的《名理探》才不至于发生很大困难.0 这里要特别提到王征.王征,陕西泾阳人.他略识20余个拉丁字母,与邓玉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并帮助 金尼阁用西法整理汉语音韵,编成《西儒而目资》.该书用罗马字分析汉语的因素,比魏晋以来我国一般使用的"反切" 法要简便有效.林延清先生评论说,"此书有助于西文汉译的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都 把它作为西名汉译的重要依据,天主教会在翻译西名时,也采用此书所确立的原则."0 二,墨海书馆的合作译书 由于康熙朝的礼仪之争和雍正皇帝的禁教,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等人开创的合作译介西书的活动至雍正朝基本结 束.传教士主要在澳门及南洋等地活动.鸦片战争后,根据1842年的《南京条约》 及后来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传教士 大量涌入中国,并建立了一些出版印刷翻译机构,加强宗教宣传和西学传播.其中墨海书馆和广学会影响最大. 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受命将"巴达维亚印刷所"迁到上海,是为墨海书馆.当年 在墨海书馆中,除了伟烈亚力外,"与麦君同在一处者,日美魏茶,日雒颉,日慕维廉,日艾约瑟,咸识中国语言文字."0 但他们只是粗通中文,难以独立译书.而热心于西学的中国士人因不审西文也无法独自翻译.因此墨海书馆的译书 方法只能是洋译华述.在该馆与传教士合作译书的中国知名人士有李善兰,王韬,张福僖,蒋敦复,管嗣复等. 在这些人中,伟烈亚力和李善兰当属贡献最大的一对搭档.伟烈亚力(AlexanderWylie,1815--1887),英国伦敦 会教士.他很早就渴望到中国并为此学习中文.1847年来到上海.在墨海书馆期间,他研究法,德,俄,满,蒙等文 字,学识渊博.李善兰是着名的数学家,数学造诣精深.他们的合作自然相得益彰.两人的译着应首先提到《续几何 原本》,即《几何原本》的后九卷.他们的努力完成了徐光启的未竞之业. 伟烈亚力在《续几何原本》序言中称原书(《几何原本》的英译本)"校勘未精,语讹字误,毫厘千里,所失匪轻.„„ 君因精于数学,于几何之术,心领神悟,能言其故.于是相与翻译,余口之,君笔之,删芜正讹,反复评审,使其无有疵 病,则君之力为多."而李善兰在《几何原本》也赞扬伟烈亚力说:"伟烈君无书不览,尤其天算,且熟习华言."0可见,精 其学,明其义是李善兰成为善译者的首要条件;而伟氏的"熟习华言"则是译介成功的重要保证. 他们还合译了《代数学》,共同创译了首批代数学的中文术语. 作为一名传教士,伟烈亚力不失时机地在翻译中渗透宗教的内容,笔述者李善兰因对西文隔膜,故不能完全能识 破他的谎言,于是译序中出现了下列字句:夫造物主之全智巨力,大至无外,小至无内,罔不莅临,罔不鉴察.故人虽至 微,无时不蒙其思泽.试观地球上万物,„„何者非造物者之所赐!„„余与李君,同译是书,欲令人知造物主大能, „„ 谨谨焉修身事天,无失秉彝,以上达宏思,则善矣.0 这里附带介绍慕维廉的译作.慕维廉(WilliamMuirhead,1822--1900),英国苏格兰人,1847年来到上海后,在 "中国先生"的帮助下学习中文,掌握了一些方言,又学南方官话.1853年至1854年墨海书馆出版了他的译着《地理 全志》.他在蒋敦复帮助下译出英国史学家托马士?米纳尔的《大英国志》,在沈毓桂帮助下译出培根的《格致新机》. 这些译着对中国知识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5? 从1844年到1860年,墨海书馆共出版各种书刊171种,属于宗教内容的138种;其余33种世俗的西学内容属于 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历史等科学知识方面. 伟列亚力,慕维廉等传教士与李善兰,王韬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洋译华述的形式,介绍了一批西方近代科技成果, 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他们上承明末清初的翻译传统,下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翻译模式,在翻译史 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洋务时期的合作译书 在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前者侧重翻译外交及世界史等西书,而后者在晚清众多 翻译机构中以翻译科技着作而闻名.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合作译书 1867年徐寿提出"将西国要书译出,不独自增识见,并可刊印播传,以便国人今知",0此议得到曾国藩的同意.制 造局聘请了侨居上海的传教士傅兰雅,伟烈亚力,玛高温(MacGowan,DanielJerome),中国学者徐涛,华蘅芳,徐建寅 筹措建馆,翻译西书.次年6月,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开馆,聘请徐寿,华蘅芳,徐建寅任笔述,傅兰雅,伟烈亚力,玛 高温任口译.据熊月之先生的统计@,该馆译员,可考的59人,其中外国学者9人,中国学者50人.1869年冬,上海 广方言馆并入江南制造局,与翻译馆在授课译书,人员兼职等方面关系密切.在众多的译者中以傅兰雅及其合译者 徐寿等人翻译贡献最大. 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英国人,1861年受英国圣公会派遣来华.1863年任北京同文馆教习.1865年任 上海英华学塾校长.1868年5月,因徐寿之荐供职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此口译科技书籍逾百种,涉及数学,物理, 化学化工多个科技领域.截止到清末,在江南制造局译印的199种译书中,傅兰雅自译和与人合译的达83种之多.0 他的众多译着自然多数为合作翻译的结果. 试举《海道图说》一书为例.该书由傅兰雅,金楷理和王德均合译.江南制造局1874年出版.《东西学说录》称该 书"起自琼州迄于辽东,台湾,后附朝鲜,琉球,日本各处沙线,飓风,礁石,诸忌胪列详尽.顾书中所列地名,间与中图 不合者.盖书为西船驶行时所记,有本于中图者,有访诸土人者,余皆随意命名,体例未善.王君译成,更为校正.如 中国有名者,以中名译之;西人传误者,以中图正之;无义可译者,取西音以写中字.''@这充分说明,一部译着的产生, 华洋合作是重要的保证. 在翻译这些书籍的过程中,傅兰雅与徐寿,赵元益等人非常重视学术名词的译法和译名统一问题.他们自 己的翻译实践经验,提出了着名的译名三原则,兹列其名目,并以现代汉语概括表述如下: (1)华文已有之名:继承已有译名,在传统的中国格致和工艺等书籍中或明末清初的译着里面查找出对应的中文 名目. (2)设立新名:以平常字外加偏旁构成新名;用几个字采用意译来生成新词;以官音(北京官音)为主音译. (3)作中西名目字汇:积累新设译名,以利后人译书时参照.0 他们关于学术名词的译法和译名统一的论述,开我国科技名词汇编的先河,为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梁 启超等人的高度评价. 2.京师同文馆的合作译书 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比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建立还早,但译书成就却不如前者.探究翻译本身,合作译述不默契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担任口译的外国教习中固然有丁韪良那样学识渊博,汉语水平较高者,但就总体而言,其阵容不 如翻译馆强大,其中一些缺乏真才实学.担任笔述的同文馆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汉语造诣远远比不上徐寿,华蘅 芳和徐建寅等科学家.其次,同文馆的某些译书不注意吸收已有的翻译成果.例如,梁启超评论说,"西文本同一书, 而译出之文,悬绝若此","阐原所定之名,„„皆杜撰可笑,„„阐原等书在鉴原之后,乃不从其所定之名,以致其书不 可读,亦译者之陋也."@"阐原"即同文馆所译《化学阐原》,"鉴原"即江南制造局所译《化学鉴原》.《阐原》的译者不注 意翻译术语的传承,而是另起炉灶,其译法却并不高明,因此难免遭人诟病.当然,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 推行统一的译名,这也是时代局限性使然. 3.戊戌时期的广学会合作译书 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成立了苏格兰同文书会,1896年称广学会.韦廉臣曾说:"将泰 西之道,择其有益于中国者, 潜心翻译,缮成篇帙,散布四方,使人了然于心目.,,o 翻译西书需要华士的合作.广学会中着书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林乐知和李提摩太,他们的中国助手是古文功 底深厚的前清贡生蔡尔康,林,蔡二人的合作被人称为"林君之口,蔡君之手".西学的内容,中国士绅的文采,再加上 文言文,线装书,很受欢迎.传教士纷纷效仿,利用各差会拨给的专款,聘用中国助手,这对于仅仅是粗通中文的传教 ?】26? 士来说非常方便,但那些中国助手,在笔录时要细心分辨夹杂着中国各省不同方言的口述,当传教士不知用何词句来 表达或助手们弄不清传教士所说的意思时,还需翻阅查考字典.. 尽管如此,这种华洋合作译介西书的方式还是结出了累累硕果,广学会影响最大的译着正是蔡尔康与林氏合译 的《中东战纪本末》以及与李氏合作译述的《泰西新史揽要》.两部书出版于甲午战争之际,战败的结果令举Ni~tg,这 两部书给国人以深刻的启示和警示,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新运动提供了思想资源. 注释: ?笔者所见的有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As,g)武汉:湖北教 育出版社,1999;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1李喜所主编,林延清《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第二 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张静.《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 学在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以上着作对此有所论述,但不是以此为中心研究对象. ???[意]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载《几何原本》.转引自徐宗泽《明清间耶酥会士译着提要》[M]北京:中华-t;局,1949,第 259——262页. ?参见梅荣照."徐光启的数字工作",转引自林延清.《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M].(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第102 页. ???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第185页. ?林延清.《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第125页. ?王韬《漫游随录》[M].长沙:岳麓书社1985,第59页.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 初编》,群联出版社1953 ?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6页.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韦廉臣《同文书会实录》,《万国公报》第十四册,第5页.1890年3月. ?参见张静《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第98 —99页 [责任编辑:阎泽] OnPatternofOralInterpretationbyForeignersandWritten ChinesebyChineseIntellectual —— FrOmLateMingDynastytoLateQingDynasty JINWei——guo (TianjinElectronicInformation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300132China) Abstract:FromLateMingDynastytoLateQingDynasty,thetranslationpatternofOralInter — pretationbythemissionariesandwrittenChinesebyChineseintellectualplayedanimportant rolein "WesternlearningDisseminatedEasternly".Thepatterndependedonthecase,thatis,themis sionaries knewclearlywesterncultureandhadonlyasmatteringofChineseandtheChineseintellectual knewwell thehostculturewhileknewnothingaboutwesternlanguages.Thepatternexperiencedseveralstagesand thenwitheredaway.AlthoughthemissionariestriedtodisseminatethedoctrineofChristianity,the translationofmanywesternbooksintoChinesedisseminatedwesternlearning,enlightenedtheChinese onreviewingChinesecultureandinfluencedChinesesocietygreatly. Keywords:researchontranslationhistory;OralInterpretationbyForeignersandWrittenChi— nesebyChineseIntellectual;thesecondhightideoftranslationintheancientandmodernhistoryofChi? na ?127?
/
本文档为【“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