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7-12-01 8页 doc 21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本剧教学研究”成果总结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99年,《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试验本)》在两省一市试行。该套教材较以往教材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提高。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上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就为学生鉴赏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高中语文第四册是小说和戏剧专题,鉴赏水平的提高成了当务之急。2000年,当时的高二语文组为此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活动。当年,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品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颇佳。 2001年,在语文组组长的主持下,我们正式申报课题项目,当年11月被省课题小组...
[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本剧教学研究”成果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99年,《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试验本)》在两省一市试行。该套教材较以往教材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提高。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上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就为学生鉴赏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高中语文第四册是小说和戏剧专题,鉴赏水平的提高成了当务之急。2000年,当时的高二语文组为此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活动。当年,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品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颇佳。 2001年,在语文组组长的主持下,我们正式申报课题项目,当年11月被省课题小组批准立项。此时,我们在《新课标》“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的理论指导下,已认识到我们的研究不只停留在表演及提高鉴赏水平的层面,而应该上升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使其将短暂的人生体验升华为终生的人生理念”的层面,从而努力实践符合新大纲的目标要求。 2004年,课题研究结题。 2005年,该课题被评为省优秀课题。但我们的研究并未终止。 因为,我们在实践、理论探索之后,我们又进一步认识到:“课本剧的编导 课本剧的表演给接受者以换位式的思考实践使接受者更能做出深刻的评价”,“ 与体验”,“ 课本剧表演研究让参与者尽情进行文学欣赏,也获得了新的知识”,“ 课本剧表演的开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因此,我们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2008年,新课标在我省实行。我们认识到该课题非常符合其要求,我们又将其上升为“课本剧教学研究”,使其成为我们的校本教材,可以主动将传统的课堂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两者结合,为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理论探索打下扎实基础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该课题研究已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摸索阶段,该阶段重在课本剧表演,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阶段,2001-2004年,研究、探讨、总结阶段。该阶段重视编导、谈体会、写心得。促使学生巩固人生体验,提高人生修养。教师探讨教育教学心得,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创型能力。要求其自主编剧,自主学习,自主表演并开展总结讨论,写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该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 1、前期编剧、选拔演员阶段。强调剧本要自主编写,不得套用抄袭。编写的 剧本还必须是适合10分钟左右的舞台话剧剧本。 2.中期排练、公演阶段。讲究演员表演的艺术性,指导演员理解人物、深入 角色。在排演中修改剧本,在演出中听取观众(同学)的评价意见,提高演 职人员及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3、后期研究、讨论、写心得、谈体会、写论文阶段。重在使学生的人生体验升华为人生理念,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将教学教育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深入,提高教学水平。 (三)具体操作如下: 参与者:每年度全体高二学生及语文任课教师。 基础与条件: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及语文读本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共有剧本27个(含电影剧本)、小说50篇(包括长、中篇节选)。这些剧本为学生的导、演提供了台本,而小说则为学生的改编创作提供了素材。 编导原则:立足课堂,服务教学,每剧限定演出时间在15分钟内。 具体操作: 1、剧本准备 剧本创作、选择准备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结束的寒假,并在高二上学期,通过课外阅读,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剧本,介绍有关剧本知识,同时注意在各班培训编导骨干,让他们在寒假期间创作剧本或制定,然后,在高二下学期初召开座谈会,交流创作信息、编剧体会,讨论剧本修改,教师根据剧本及导演设想提出指导或建设性意见。 2、排演阶段 每年4月,在选好剧本的基础上进入排练,各班分成若干组,由编导对剧情和角色安排提出看法,与上年度有相同剧本的,也可借鉴学习上届学生有关体会文章。 这个阶段还准备一些必需的辅助物(简单的道具、有条件的可借些服装等),以简为主。 教材中剧本单元安排在第四、五单元,这实际上是在学期的中期阶段,教学课时需10,12课时,如果随堂教学大概三个星期即可结束,但如果要开展编、导、演的活动,学生的活动量、教师的指导时间相应增大,为了不占用课内时间,导、排应安排在活动课或课外进行。 3、演出阶段 配合教学计划,在各班先行演出、学生评议,并推出优秀剧目,在全年级公演,大家共同观摩,公演时间可安排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演出时,请高一或高三学生代表及语文教师做评委。 4、评比办法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对其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可设置编剧奖、演出奖、导演奖,并让参与者均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年安排专题在校报上予以报道。此外,还让“观众”对参演剧目发表评议,选出幸运观众奖或评价奖。 三、成果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 在新课标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使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得以改变,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为学生的终身人格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2)主要观点 ?拓展课堂教学,开发课程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实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格物致知”的好途径。 3)实施策略 ?按教师要求自主编写剧本,要求每个剧目以话剧形式演出,舞台演出时间10分钟左右。 ?进行校级或者社会公演,评选优秀剧目、优秀演员、优秀编剧、优秀导演、最佳创意等。 ?组织学生座谈。分两类:一类是演职人员,一类是观众。谈完后写成心得、体会。编辑成册,进行展示。 4)适用对象 高一、高二在读学生。可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在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5)呈现形式 剧本、话剧、文章、录像带(或光盘)、照片。 四、成果实践效果 分教师教学教育成效和学生学习成效两部分。 1)教师教学教育成效: ?锻炼了师资队伍。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课本剧教学的研究工作,而且力争取得较好效果。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达28人, ?开展课题专题讲座11次。每届每班派20人参与听讲座。训练的学生累计达3000多人。 ?制成教学录影带6合。 ?撰写论文12篇。其中正式发表2篇,获国家级获省市级论文奖3篇。 ?组织学生座谈100余次。参加座谈学生达5000多人次。参与班级达136个涉及学生数近3万多人。 2)学生学习成效: ?学生自编优秀剧本300余部。?自拍DV 6盘。一部分剧目已上传校园网,土豆网,优酷网?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指保留可统计的)2000余篇,10余万字。?照片若干。 以上为有形成果。无形成果见以下案例:、 1)鉴赏能力提高: 案例一: 学生在排演《三块钱国币》时,还没有上这一课,所以学生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去理解剧本内容,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他们去查资料,了解剧本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他们自己给人物定型,设计人物语言和动作。即使这样,他们还是遇到不少困难。杨长雄的扮演者饶翔同学(2001届)在公演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体会:“记得刚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心中真是一点底也没有。因为在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善于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人,而剧中的杨长雄是一个能言善辩)在性格上有点“激”的大学生,因此要演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既然已经接下任务,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演好。”演员本身和剧本角色的巨大反差,让演员的演技受到不小的挑战,其中的酸)甜)苦 )辣更是他们课堂上所不曾体会到的。 案例二: 2004届的唐堃同学在看了两个班同演的《雷雨》的最后一幕,分析某班失败之因认为:演员对“繁漪这个人物的把握”有问题,他说“作品中的繁漪应该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她必须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自己的情人周萍看上丫环(四凤),作为一个女人,看穿了周萍的自私,自己又爱又恨,所以演员的诠释不足,表演就难以到位。”他还比较说这个繁漪绝不能“塑造成《三块钱国币》中的吴太太”。 2)写作能力的提高: 案例三: 2003年的剧本《孔雀东南飞》,初稿有点像翻译文言文,内容单薄,剧情平淡。在教师指出改编存在的问题后,改编者三易其稿,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学到了剧本创作的知识,教师的指导意见在演出后得到验证。 案例四: 现在河海大学就读的2008届学生徐珺恺在她的最近来稿中提到:剧本《碧血红花》改编创作到最后确实是充满成就感的,这样的一次尝试成为我语文学习中一次特殊的体验,亦或说是一次文学领悟力的提升。关于这一切我心存感激且满怀欣慰,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独立完成的剧本,第一次找到一种在小说电影剧本之间的文学契合,第一次体味到了高中生硬的课业之外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它还使得我在大学中各种实践活动中创作短剧小品更加得心应手,处理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和情节冲突也更为细致准确。在大学中比别人多出的展示机会也正是因着那次课本剧改编中累积的经验。 3) 创新能力提高: 案例五: 2003届的王欢同学改编《变色龙》,改编前,分析原作,搜集,弄清了“奥楚篾洛夫”在俄语中(是“颠人”)的含意,抓住原作中“他”两次脱大衣的细节,作了必要的戏剧夸张,为了更辛辣行揭露“他”欺下媚上的丑恶嘴脸,又将原作中的厨师改为“厨娘”,她认为,这样更富戏剧性,演出时更可看了。这种修改加强了原作的讽刺效果。 4)人生体验的提高: 案例六: 2003届的黄怡佳执导《孔雀东南飞》后,谈到这样的体会:“我并没有做导演的天赋,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与‘演员’总是通力合作,互相切磋,就在这你一句,我一句的商议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尤其是我的意见被演员们采纳时,我竟会兴奋好半天,积极指数一路飚升„„。” 案例七: 2011届(15)班张刘一帆评论说:正式演出在所有人的关注下顺利进行了。我本该用最多的话语,最华丽的辞藻去形容去描写,在偌大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又一幕课本剧。可是真正落笔时,却无从下手了。或许真的是因为过程比结果更让人享受吧。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排练的过程和正式演出中看到了最团结的集体,我从始至终都看到了大家对课本剧的热情。这是这次课本剧的排演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将让我永生受益的财富。 学生收获,不言而喻。以上种种,不胜枚举。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
本文档为【[中学]课本剧教学研究背景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