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公务员申论真题福建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公务员申论真题福建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8-09-09 10页 doc 50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7335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务员申论真题福建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一、考试概述: 2008 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申论题材涉及汉语热和文化软实力、 和平崛起等问题,共9 份材料,作答要求如下: 1、根据材料,概括“全球出现汉语热”与“汉语仍非强势语言”两种观点 的依据,200 字内,20 分; 2、分析当前国内汉语教育、使用、推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以供有关部门决策,300 字内,30 分; 3、以汉语热、文化软实力、和平崛起为关键词,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100~ 1200,50 分。 二、申论题材: (一)...
公务员申论真题福建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及解析 一、考试概述: 2008 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申论题材涉及汉语热和文化软实力、 和平崛起等问题,共9 份材料,作答要求如下: 1、根据材料,概括“全球出现汉语热”与“汉语仍非强势语言”两种观点 的依据,200 字内,20 分; 2、分析当前国内汉语教育、使用、推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以供有关部门决策,300 字内,30 分; 3、以汉语热、文化软实力、和平崛起为关键词,写一篇议,字数1100~ 1200,50 分。 二、申论题材: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申论视野里的文化 继2006 年北京申论测试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 年浙江申论测试文化规划、 2007 广东申论测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后,福建2008 年测试汉语热这 一文化类题材绝非偶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架构 之中,申论考的都是社会问题,其中涉及经济的最多,涉及政治的最少,而文化 类题材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但考生也必须明白我国现阶段是硬件建设整体上有 飞跃、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阶段,而文化建设领域很多方面却仍然是空白,为 此党的十七大提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 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 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色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 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 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 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创新,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 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 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 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 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 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 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二○○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和二○一○年世 博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 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 族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 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造功能过多反映人民主体 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 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的主要途径,加快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 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 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养新的文化也太,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 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国家荣誉,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 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 文化发展成果。 2、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 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民族的振兴也就无从谈起。 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纵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 切地认识到,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 布局出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 的文化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密不可分。29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 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中 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丰富 了亿万人民的文化生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荡人心的文化乐章。 从文化事业的进步,到文化产业的拓展,从文化体制的转变,到文化内容的 创新,文化大发展的脚步留下了一组喜人的数字:图书出版由1978 年的1.45 万种,发展到2006 年的23.39 万种;报纸由1978 年的186 种,增加到2006 年 的1935 种。中国广播电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 互联网迅猛发展,全国已有1.62 亿网民,居世界第二位;手机用户4.87 亿,居 世界第一。改革开放初期被外国友人描述夜晚如同乡村”的“寂静 的中国”,变成了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文化中国。 回首新时期29 年,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党和国家为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 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 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改革开放让中国 文化释放出巨大活力,“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伴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 文化选择日益多样、精神产品不断丰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所期望的文化大普及,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正一步步得以实现。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 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 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显著标志。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担 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我们要站在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大力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 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 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 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代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大奋斗中,我们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悠久的历史传统、无愧于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 灿烂文化,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关于汉语热2 背景与理由 如果说中国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热,表明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愿 望,那么最近几年来兴起的世界性汉语热,则体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开始显 示对于世界的日益深入的影响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 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 响力的深化。 其实,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次汉语热。那时由于中美关系缓和,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世人以新的目光看到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一股学习汉语 的热潮首先在美国兴起了,影响带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汉语热。但由于那时中国 的经济影响力尚小、对外经济联系程度不深,那股汉语热没能持续延烧。与那一 波汉语热相比,当前的新一波汉语热之所以范围如此广泛、人数如此众多、势头 如此强劲,就在于中国在一个经济全球下快速崛起了。这也正是当 前世界性汉语热的一个基本的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就业机会,或可称为 “中国机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不辞辛苦、自觉 自愿来学“天书”一般的中文的“老外”来说,功利性目的是其基本的动力,即 学好汉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中国在世界 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联系网络已经深入而广泛、密切而频繁,由此一个拥有世界 最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的商业机会。来华投资以 及来中国从事贸易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 才,不然难以很好地把握商机。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 海外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老外”。即使仅仅从大量中国人出国旅游 这一件事来说,对象国就需要大量懂汉语的导游、导购、翻译以及娱乐、餐饮等 相关行业的服务工作人员。韩国的年轻人如今要在一些大公司谋职,即使已经从 美国的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也还得过中文这一关。这一切都说明,学好汉语就 意味着商机或就业机会。 2主要参阅:《“中国机会”崛起:汉语热的背后》,作者:张志洲 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 或可称为“中国希望”。中国从1978年到2005年,经济保持了年均9.6 %的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景 仍然被世界所普遍看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一个潜力无穷而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的国家。 因此。学习汉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不仅意味着现在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的 机会。诚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法国人未来选择学习汉语是一种极佳的选择。 “中国希望”或“中国前景”无疑促使许许多多的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 择。一些国家之所以把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 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或可称为“中国认同”。海外华人华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或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民族文化长期受到歧视与压抑,或在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里其对母国文化的认同被加以种种限制。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们的文化自 信心自然也比较弱。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和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 升,华人华侨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他们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新强化。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是华人就得 学汉语”的观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华侨让子女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 动因或精神动力。而华人华侨子女占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很大比例。 在快速和成功发展的同时,中国给世界以新的形象,并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 化魅力和发展模式,或可称为“中国形象”。近些年来,中国以积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走向世界,也迎接世界。在经济上与国际接轨,在政治上从 早先的“体制外”国家转变为国际规则与制度的合作者,在生活中有姚明在美国 打球,在科学技术上有“神舟”五号飞船上天,所有这一切,都使世界看到了一 个良好的中国形象。中国发展还带动了“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讨论, “中国模式”成为世界上许多人的新希望和兴趣点,并促使一些人从中国的传统 文化中寻找“成功因子”,如中国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价值观的 世界意义等。因此,中国成功而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文化的复兴态势与中 国积极开放地走向世界,共同塑造了一个实力增长而行为良好的“中国形象”。 许多人学习汉语的兴趣,正是被这“中国形象”所激化。 最后,中国政府的推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海外的汉语热。或可称为“中 国推力”。“汉语水平考试”的推广、“汉语桥工程”的实施、海外“孔子学院” 的创办、中国派遣汉语教学人员出国直接执教或培训当地的汉语师资,等等,这 些措施都是经由中国政府批准和同意实施的,大体上反映了在当前的世界性汉语 热中中国政府的作为。 值得思考的问题 汉语如何成为强势语言? 汉语同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并为联合国五大工作语言,也是世界上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但是汉语还不是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就如同长期以来 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一样。由于欧洲和北美国家在语言、文化上的亲近性,更由 于近代以来它们对外殖民扩张的历史,使其民族语言成为许多殖民地国家和民族 的官方语言。英语、法语、西语以及葡萄牙语都是因母国的扩张而“国际化”的, 俄语现在也是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国际化”,背后是一段 段血淋淋的历史。与之相比,中国的语言历史显得非常清白,在古代中国最强盛 时,也只是周边国家学习中国的文字、文化,而非中国强行推行自己的民族语言。 如今的汉语热,是汉语走强的反映,但要成为强势语言还任重道远。与那些依靠 殖民和强迫政策而成为“国际化”的语言不同,汉语要成为强势语言,只有依赖 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依赖于中国影响力的扩散和魅力的吸引。 汉语热等于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吗? 文化力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言与文化软实力却不存在必然的 逻辑关系。英语是当今的最强势语言,这确实与美国的惟一超强地位有关,但战 后英国却从世界最强国变成了“二流国家”,而菲律宾、巴基斯坦等也算是“英 语国家”。一个人将某国的民族语言作为外语来学习,原因很多,而首先可能是 出于某种实用性、功利性的考虑,比如为了谋职与就业。美国国务卿赖斯精通俄 语,但她却对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政治文化上多有批评甚至“厌恶”,法国总 统希拉克不通汉语却对中国文化喜爱有加。还有一些“死语言语、 古梵文、古波斯语,被人们学习与研究,但它们却难以与某国的文化软实力扯上 关系。可见,语言学习不等于文化认同,只有文化认同才会产生文化软实力,而 文化软实力又不必然依赖于语言学习。以此来观照当今的汉语热,我们也应该多 一份清醒,而不要把“孔子学院”的创办、汉语教学的输出想当然地认为是中国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客观地说,汉语热只是提供了中国文化力提升的可能性而非 必然性。 如何处理好汉语热与“汉语危机”的关系? 当今的汉语热多少显得有点“内冷外热”,因为中国国内汉语与中文教育出 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如学生的中文水平比之20年前明显下降,文句不通、辞不 达意的教授也比比皆是。国内在一些教育制度的设置和文化、学术价值的评估上, 也重英语而轻自己的民族语言,助长了“疯狂英语”。而且受英语和网络语言的 “入侵”,汉语的纯洁性更难以保持。由于英语成为世界的“普通话”,在国内召 开的国际会议也往往只用英语而不用汉语。加上近代以来白话文运动的某些失 误,“优雅的汉语”成为奢望。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用“百年中文,内忧外 患”来说明“汉语的危机”。这样,一方面是海外的汉语热,一方面是国内的汉 语危机,可谓“两重天”。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 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三、作答要求分析 1、第一题沿袭传统申论三段论的基本模式但又有超越,题型为概括概述, 但不是概括全部而是概括局部,不是概括内容、问题而是概括“依据”,总体上 模拟于2008 国考真题第一题、类似于2008 年沪考申论真题第二题。 2、第二题为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的结合,分两步,但有一前序——找出“当 前国内汉语教育、使用、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对 策;“供有关部门决策”的说法类似于2007 国考申论真题第一对 虚拟身份的要求。 3、第三题和2008 沪考申论真题最后一题比较类似,后者要求以“政府绩效 考核和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两者均和2006 山东申论真题第五题对“数字对比、 瞬间回眸、畅想未来”相似,可见各地方申论考题之间有很多相互借鉴的成分.
/
本文档为【公务员申论真题福建2008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