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东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

东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

2010-10-30 17页 doc 58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8669

暂无简介

举报
东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一 一.写在前面 日本号称“日出之国”,人们在表述有关日本的题目是很喜欢用“太阳”这个字。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各种媒体在谈到日本时曾经再三使用“东方的太阳”,“升起的太阳”这些字;而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西沉的太阳”又成了在描述日本时被使用的最多的字眼。像自然界的太阳不断地升起和沉没一样,日本的位置好像也不断地在升起和沉没之间换来换去。 日本在近代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崛起是在军事上的崛起,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太阳也就沉了下去;接着日本又再次崛起,这次是在经济上。这次的崛起在规模上甚至超过了第一次崛起,日本成为了...
东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
一 一.写在前面 日本号称“日出之国”,人们在表述有关日本的题目是很喜欢用“太阳”这个字。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各种媒体在谈到日本时曾经再三使用“东方的太阳”,“升起的太阳”这些字;而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西沉的太阳”又成了在描述日本时被使用的最多的字眼。像自然界的太阳不断地升起和沉没一样,日本的位置好像也不断地在升起和沉没之间换来换去。 日本在近代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崛起是在军事上的崛起,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太阳也就沉了下去;接着日本又再次崛起,这次是在经济上。这次的崛起在规模上甚至超过了第一次崛起,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且当时的第一经济大国还在走下坡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里根政权身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这一对“双胞胎赤字”之苦,经济陷于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所谓滞胀困境的时候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是当时经济处于最顶峰的日本。日本总理中曾根康弘曾经提出这样的号召:“每个日本人买100美元的美国产品”,要拯救美国经济。 当时的日本真是如日中天,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洛克菲勒中心被三菱地所买下,著名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成了索尼公司的囊中之物,有人形容说:“从洛杉矶的地平线看过去,全是日本企业的资产”。 但是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经济泡沫破灭,日本经济进入了一条长达十数年的黑暗隧道。土地和金融投机所引起的银行坏账使得日本经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光。一直到小泉纯一郎内阁实行的强制性改革解决了银行坏账问题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过剩的日本生产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以后,日本才在经济上缓过气来,开始了一轮新的增长时期。 可是从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又给了刚刚看到一线光明的日本经济一个沉重的打击,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变得无法容纳日本的产品,这样人们在现在的日本所看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现象,日本立国的支柱制造业出现大幅度衰退,工业开工严重不足,连日本制造业的象征的丰田汽车去年都出现了巨额赤字,各种传媒上充斥着悲观的论调,大家根本就找不到走出这条看不到前景的黑暗隧道的通路,日本经济列岛似乎真的要沉没了。 而且日本这次面临的问题,还不像泡沫经济破灭时的那样实体经济并没有出问题,只是金融上的问题,解决了金融上的问题以后日本还能找到出路,这次日本的金融机关本身受到的直接打击并不大,出问题的是日本的实体经济的前途。 日本的成功,是“制造业立国”努力的成功,战后的日本人在造船,金属材料,汽车,微电子,化工,工作机械等几乎现代制造业的所有部门都获得了成功,使全世界都承认了“Made in Japan”这几个似乎有着魔力的文字,日本人也很自豪地认为日本人是最有生产性的民族,只要他们愿意,就肯定能生产出质量一流的产品来征服世界,上个世纪后半叶日本人最喜欢的一句英语就是 “Japan is number one”(日本第一)。 而且日本战后的崛起还有很特殊的一个地方,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发生在其他地方经济增长时所肯定发生的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日本人基本上还是均匀地享受到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相比起其他国家,日本社会享有安定,安全的美誉,“一亿总中流”成了日本人最自豪的地方。 但是近年来经济的不景气使日本社会也变得开始不安定起来,失业率的上升,贫富悬殊的增大,使得日本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崩溃的前兆。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日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全世界,特别是现在作为全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东亚各国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其实在寻找太阳为什么会西斜,太阳还会不会再次升起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太阳怎么会升起的可能会更加有助于解答问题。 二.从“东洋货”到“日本货” 有种误解是认为在上世纪中国打开了国门以后,欧美日本的产品才开始进入中国的,其实中国一直在进口欧美日本的产品,只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前进口的主要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很少,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余力顾得上生活。比如说到日本车,大概不少人会想到最早在80年代中期一出首都机场就能看到的那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其实最早进入中国的不是丰田小汽车,而是“日野”的大卡车,当时的铁路,水电建设工地上经常能看到“日野”的身影。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洋货涌进了中国市场,其中日本货占了很大比重,最早的可能是70年代末伴随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铺天盖地地席卷了几乎中国的“五交化商场”的“四喇叭收录机”,从“四喇叭”开始的一直到后来的录像机,冰箱,洗衣机,彩电和汽车,带来了“索尼”,“乐声(松下)”,“声宝(夏普)”,“丰田”,“尼桑”等品牌名字,给了中国人一个崭新的“日本货”的形象。 日本产品的特色并不仅仅是是造型精巧,功能齐备和售后服务。日本产品最优秀的是其质量,日本产汽车和家电的质量人所共知,日本产的其他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产品像钢材,塑料原料也是一样地享有盛誉。 其实日本货原来在中国并没有什么“誉满全球”的形象。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们是抱着很怀疑的态度在看着这些“东洋货”的。中国人对“东洋货”并不陌生,东洋货和国货的市场竞争甚至可以回溯到19世纪末期的甲午战争之前。在老一辈中国人的语言中“东洋货”绝不是一个和现在的“日本货”同样的名词,“东洋货”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东洋花布虽然颜色鲜艳,花样繁多,可是很轻很薄,既不能御寒,也不能耐用,多洗几次就破了,东洋伞则肯定扛不住稍微大点的风雨,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日本军阀的军靴和刺刀,东洋货在中国大陆是竞争不过国货的,但是“东洋货”是在什么时候,怎么成了“日本货”,成了高价优质的代名词呢? 日本人开始搞近代工业和中国差不多,如果把曾国藩1861年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当作第一所中国近代工厂,1865李鸿章开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当作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的话,日本人可能还晚了几年,到1870年明治政府才设立工部省,开始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建设近代工业。 可是1895年甲午战争的结果,说明了在中日几乎同时开始的工业化革命上中国失败了,甲午战争之后两亿三千万两的战争赔偿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日本却是带去了振兴工业的强心针,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最辉煌成就就是现在是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新日本制铁的前身的八幡制铁所,而这个八幡制铁所就是使用甲午战争的赔款建造起来的。 日本工业的成功建立在了中国工业化失败之上,然而成功了的日本工业当年除了军工生产之外心无旁骛,只有零式飞机和大和战列舰才是他们的最爱,而民用产品是等而下之的东西,再加上当时能力不足的日本工业连军用都不能满足,本来就没有余力顾及民用,所以日本人只能在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的同时还捎带着生产洗洗就烂的花布和用用就散的阳伞,在依靠军部的刺刀和大炮把这些东西强行卖到朝鲜和中国,有可能的话再指望一下东南亚那些当年还是美英法列强殖民地的市场。从日本准备甲午战争开始,日本的经济就是一个仅仅为战争而存在的经济,国家预算的40%左右是军费开支,民用产品是排不上的。日本人当时也没有什么“公正的国际贸易”这个概念,只要有刺刀和大炮作为后盾,被他们占领了的土地上的人就只能接受他们的产品而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一种垄断,一种用刺刀和大炮保证的垄断,只有在美国人彻底地摧毁了零式飞机和大和战列舰以后日本人才失去了这个垄断地位而不得不把态度端正过来,开始了认真的民用产品制造,从而真正开始了“制造业的日本”这个神话。 三.日本的中小企业 日本有一个名词叫做“重大粗厚工业”,这是从产品的重量,体积,口径和厚度来衡量的一种产品分类,基本上指的就是重工业,也就是在很长时间内做为日本产业代表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播磨岛重工,八幡制铁等重工业企业,从日本开始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重大粗厚工业”一直统治着日本产业界。 一直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丰田汽车公司,索尼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和电子企业开始进入美国市场而走向世界,在七十年代成为了世界性大企业以后这些“轻小细薄”的企业才成为了日本的代表性企业从而真正开始了战后历史上日本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整个世界是通过丰田汽车,本田摩托,松下彩电和索尼的Walkman才知道了“Made in Japan”,也正是通过支持着生产出这些产品的材料和机械才真正知道了日本的制造业。 在讨论日本制造业成就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丰田,索尼这些有名的大企业身上,业内人士或许会注意到日本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工作机械,但整个地来说,人们对于支持着这些大企业的大量日本中小企业却没有给予充分注意,其实正是日本的这些中小企业的存在才是那些日本大企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真正基础,也是日本社会在战后经济成长的时候避免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类似的发展时期所出现的两极分化,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不安等问题,实现了社会平稳的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这十几年中日本经济的徘徊不前和社会逐渐趋于不安,也是同样的出于中小企业没有了活力这个原因。 据统计现在日本全国有450万个中小企业,占日本企业总数的99.1%,雇佣的劳动人口占全部雇佣数的70%。日本“中小企业”的定义很广,根据《中小企业基本法》的规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和IT产业的中小企业是指资本金三亿日元以下,雇佣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批发业是指资本金一亿日元以下,人员100人以下的企业,服务业则是资本5,000万日元以下,人员100以下,零售则是指5,000万资本金,人员50人以下。 这种定义各国大同小异,最多使用的是雇佣人数。EU内部一般是250人,也有几个国家的上限是200人的。美国则分类更加细一些,500人以下都算中小企业,其中50人以下算“小企业”(small firms),10人以下算“微型企业”(micro-enterprise),在资产的计算上面EU更加重视年间产值。但不管计算口径如何,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中小企业数目占到企业全部的99%以上,从全球角度来看,整个中小企业的产值要占到GDP的一半左右,是一个绝不可小视的部分。 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方式,生产规模越大,集约性越高效率才能越高,大量效率低下的中小企业的存在实际上是违反资本主义经济理念的,但实际上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存在,各有各的理由,最奇怪的理由可能是意大利了,据说意大利法律规定13个人以上的企业必须成立工会,为了不让讨厌的工会指手画脚,所以意大利13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出奇的多,高居欧洲之首。 美国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提倡“small business“概念,转向重视中小企业。当时美国的经济在巨幅下滑,美国国内除了惠普公司以外,其他公司的业绩都普遍下降。但日本经济在依然上升,所谓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也在起飞。 对比美国企业和亚洲企业特别是四小龙国家企业的业绩,美国的管理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相对小型的企业能够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更容易适应。由于四小龙的企业由于规模普遍比美国的大集团更小,他们对于转变的适应来得更快;另一方面,由于惠普公司将整家公司划分成细小的“organization”,并容许“organization”的单位领导人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在大公司里形成了某种“中小企业”,这就使得公司更容易适应外来环境的转变。 四.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 美国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这种认识转变,实际上更深刻地说明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因为这种学说并不能够解说在当时经济并不低迷的日本的中小企业的作用。 日本虽然在法律规定是300人以下的企业就是“中小企业”,但除了爱知县围绕着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之外,实际上达到能够达到这个员工数字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日本说起“中小企业”,人们想起来的往往是东京大田区或者东大阪市的那些员工数在100人以下,一般在五十人左右的制造业厂家,服务业在日本人心目中并不属于“中小企业”,仅仅是“店”而已,发达国家中像日本这样有如此多的中小企业从事制造业是不多的,这些中小企业才构成了强大的日本制造业的真正基础。 拿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丰田公司的外制率为70%以上,除了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车架是自制之外,其余一律外购,可以说丰田本身就仅仅负责车型开发和总装,而通用汽车公司在1990年以前的自制率是70%,和丰田正好倒了过来,当然这几年通用的自制率也降低到了40%。 丰田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把自制率降到如此之低,是因为日本所特有的把中小企业整理成一个金字塔型的所谓“系列企业”的结构。处于这个金字塔顶端的是一个有强大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的大企业,为这个大企业提供零件总成的是一批被称为“第一次供应商”的厂家,这些一次供应商又是依靠从更多的被称为“第二次供应商”的厂家来的零件组装成总成提供给那个最大的企业。比如丰田汽车公司这么大的规模,但与之有实际业务往来的公司不超过1,000家。其中有200家左右是为丰田提供总成的,这就是一次供应商。这些一次供应商可绝不是中小企业,本身就都是大企业,股票基本上都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或者第二部上市,起码也在大阪交易所上市,他们的周围还有数倍于这个数目的一批“第二次供应商”向他们提供组装总成的的零件,这些“第二次供应商”们的周围还有一批数目更多的“第三次供应商”,为了在“第三次供应商”之间调节订货的高峰和低谷,在第三次供应商的周围还活动着一批“第四次供应商”。 松下,东芝等电器生产厂家和丰田,日产,本田等汽车厂家在日本国内起码到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都是维持着这么一个体制,这个体制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日本有一批制造工艺水平很高的制造业中小企业。 有这么多搞较高工艺水平的中小企业是日本制造业的特色之一,美国的中小企业里最多的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除了这二十年发展起来的IT行业之外,美国微型企业里以服务业为多,这很符合美国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特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就是搞制造业也就是小作坊而已,而日本的这种小作坊却很能干一些事情。2009年1月23日,日本用H-ⅡA火箭发射了一颗观测温室气体用的人造卫星,发射卫星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这颗卫星同时搭载了8颗人造卫星,更为稀奇的是除了主卫星是日本环境省和日本宇宙开发机构(JAXA)共同开发的以外。其余7颗都是JAXA通过在社会上公开选考的方式选定的各种团体自己制造的小卫星,这些卫星中有一颗就是东大阪市的六个中小企业组织的“东大阪宇宙开发协同组合”(SOHLA)联合起来开发的观察雷电的人造卫星SOHLA-1号,那是东大阪市的“人造卫星”的一个部分。 两年前笔者在大阪参加过一次波音公司的订货会议,一位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老头在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结结巴巴的声音问波音日本分公司的总经理:“波音777的内部湿度能够维持在多少?”在波音总公司采购部部长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后,老头说:“我不喜欢坐波音公司的飞机,内部太干燥。我们有维持铝框架环境中湿度的技术”,把波音日本公司的总经理激动地说:“Please, please give me your ‘meisi’(名片)”。 日本的中小企业就是有这么强的技术力量,而且因为处长期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经济结构中为上级企业服务,上级大企业和下级小企业之间有一种相互的信赖关系。上级企业能够相信下级企业的生产能力,制造技能和产品质量,而下级企业也充分相信上级企业的订货意向,支付能力和经营状态。 五.从战争中走来的中小企业 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制造业中小企业群体是有其特殊的和历史的渊源的,日本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实际上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因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走过的道路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点不一样。和只是为了法律上的便利而存在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欧洲国家不一样,日本人在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不喜欢中小企业的,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日本人谈到中小企业时还都是在更多地注意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学上的所谓“两重构造”,指出中小企业在效率,员工收入方面的低下,总想要引导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发展或者干脆被大企业收购合并。 日本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问题从一开始就成了一个与国家政策直接有关的因素。日本政府很重视中小企业问题,重视的目的是限制和打击。日本现在有一个叫做“中小企业诊断士”的国家资格,这种“中小企业诊断士”是一种检查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出改善的建议的经营咨询顾问,这个国家资格的认定考试是开始于1963年,但实际上在战前的1925年日本政府就已经开始对中小企业开始了这种经营咨询活动。 1923年9月的关东大震灾对当时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实际上大企业所受到的直接打击还不大,受直接打击最大的是在东京市内的中小企业,而且这种打击随着金融机构由于发生地震而陷于瘫痪从而无法兑现支票而立即波及全国,缺少资金能力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这个“震灾支票”是引起发生在1930年的“昭和大恐慌”的重要因素。当时日本的中小企业以纺织业和丝织业为主,是出口的主力。随着当时在国际上唯一有竞争力的丝织业的衰退,农村的广大蚕农们也就陷入了悲惨的境地,把女儿卖往城里甚至南洋的妓院成了农民的唯一选择,昭和大恐慌是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日本政府要下力气来解决中小企业问题,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中小企业”这个词,用的词汇是“中小商工业”。在1931年日本政府根据德国的产业合理化经验,提出了《重要产业统制法》,把全部产业分成24种类进行统制,统制的目标是: 1.统一工业制品标准。 2.改善作业工程,研究作业时间,提高工程效率。 3.减少能源浪费。 4.进行机械化的研究。 5.改革经营组织。 6.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和浪费。 7.实现作业的专门化。 8.节约劳动力。 当时日本的产业合理化政策是学习德国,实际上的手法是想引进美国的福特生产方式和泰勒制,在所制定的纺织,钢铁,水泥,制糖,制粉,石墨等重要产业中制定卡特尔,由法律作后盾实行产业改革,压制企业的自由活动,在每个行业中扶持大企业,其最后目标就是消灭中小商工业,实现几大财阀的产业垄断,因为当时的日本人认为缺乏资源的日本不应该让效率低下的中小企业来浪费宝贵的资源。 但是中小企业并没有被消灭,这个《重要产业统制法》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家经济转化为战时经济,而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告诉人们,现代战争不同于过去的战争,现在战争已经成了一场国力的较量,而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日本人是“跑步走进资本主义”的,在大工业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起来之前就已经到了要和美国英国这些已经发达了上百年的老牌工业国家比生产力的地步。现在一说起三十年代的那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就是罗斯福的新政,实际上当时各国都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但是都没有成效,最后摆脱经济危机的方法还是最古老的方法——战争。 当时仅靠三菱,川崎这些大型军工企业是无法满足军工生产的要求的,日本政府只好打消,起码是暂时打消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念头,转过来动员能够动员的所有民间力量为军工生产服务。除了现有的中小企业之外,政府还鼓励开办新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为军工生产配套,特别是在除了东京,大阪和广岛这几个本来就是制造业中心地带之外的地区开办的制造业企业更加受到政府的支持。这样,昨天还是敲打白铁皮的小作坊,今天就开始敲打某种军用产品的零件,日本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得到了大发展的。 六.日本中小企业的典型形象 当时的日本人认为日本工业水平低于欧美的理由之一就是大量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性低下的中小企业的存在,而这种中小企业大多不是按照产业资本的需求按照“下级承包”的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而是按照商业资本的组成按地区由“问屋”(批发商)来组织生产的,受儒教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也存在着“仕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而“商”是处在最低一层,因此如果不能取消中小企业的话,起码也要把中小企业从卑贱的商人手里解放出来交给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业资本手里去。再加上这些大部分原来只是小作坊的中小企业也确实不懂现代化工业的生产方法,需要大企业的指导,因此政府支持大企业的产业资本直接和中小企业挂钩,叫名是“帮助”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想消灭中小企业,让财阀们包揽一切。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统制战时经济而成立的企画厅(后来改名企画院)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个企画院的历任九任总裁中,战后被东京国际军事法庭起诉的就有三人:广田弘毅,星野直树和铃木贞一,其中广田弘毅被判绞刑。1940年提出的《机械铁钢制品工业整备要纲》中更是规定了具体做法。 这个要纲的目的是要扩大机械钢铁这些军工产品的生产,因此对于全国中小企业进行了网罗式的动员,为了减少无谓的竞争,也为了减少中小企业由于营业活动而消耗经营资源,由政府出面将企业分为“发注企业”(订货企业)和“下请企业”(承包企业)两类,规定了发注企业只向自己的下请企业订货,而下请企业也只接受来自自己的发注企业的订货。这两类企业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订货和供应的关系,发注企业有责任在资本,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帮助承包企业,使承包企业得以专心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不可能靠大跃进的方法来在短期内取得进步,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个整备要纲所采取的方法对于日本普及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测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现在日本以及深受日本影响的韩国和台湾所特有的这种大企业和围绕着这些大企业所存在的配套中小企业群的关系实际上来自当年日本在战时为了动员全部国力而采取的方法。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军事战争失败了,但为了这场做的努力却不但存在了下来,还成了在经济战争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关系和欧美大企业和向其提供零配件的中小厂商之间的单纯订货关系不同,日本的中小企业和订货的上级企业并不是仅仅提供出所需要的产品,而是在产品的规划阶段就参加了进去,日本的中小企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提案力”,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特长,对上级企业提出对产品设计或生产的改进方案,而上级企业在设计产品时除了产品所要求的性能之外,还会根据麾下企业的能力特性而采取不同的方案。在国内做过正规日本韩国大企业产品的都知道日本韩国企业不但对最终产品会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对生产设备的配置都会提出具体的要求。 典型的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形象是什么?这点根据日本政府总务省的“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的统计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形象,根据这个数据库的统计资料,日本中小企业的86%以上员工在20人以下,员工在4人以下的占到全体总数一半以上的51.6%。批发,零售,餐饮占35%,土建业占到18.7%,制造业占到18.4%,其他服务业占16.6%。 员工在4人以下的绝大部分是金融,保险,不动产,餐饮和其他服务业,扣除这些行业的影响以后得出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典型形象是资本金一千万日元,员工6人,年间产值一亿两千5百万日元,人均产值两千万左右,总资产八千五百万日元。 这个数字和一般人的想象以及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在发表被称为“日银短观”的短期景气观察报告时所采取的典型形象“员工数50人以上,299人以下;资本金一千万日元以上,一亿日元以下”似乎有点差距,太小了点,但实际上这才是比较确实的中小企业形象。 七.民族性在制造业中的反映之一:精致 民族是有民族性的,这种民族性在制造业中会反映出来。日本人有一种手艺人的天性,做事特别认真精细,日本人甚至在画春宫图的时候连阴毛都会一根一根地认真精心描绘,日本人的信条就是:“既然动手做这件事了,就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敬业”。到了现代工业这种基本上忽视或抹杀个人特性的时代,日本人的这种认真精细的民族性还是很顽固地要表现出来,只要有可能,就要使经手的工件带上自己的印记。 这种性格对于现代制造业的影响不好一概而论,现代制造业确实是否认甚至抹杀个性的,在现代制造业中过分讲究个性或者精雕细作是违背大规模成批量生产这个现代制造业的要求的。这一点在战前或战时的日本制造业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这一点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日本败战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当时的日本工业无法成批大量地生产进行战争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当时的日本人能够自行生产绝大多数武器装备,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武器性能并不落后于美国,但日本人无法大量生产这些武器装备,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一方面有硬件生产力落后的一面,另一方面就是软件,生产组织能力上的落后。 美国人发明了生产线,能够大量地生产出同样的零件然后装配成成品。日本人知道这种生产技术,也派人去发明这种生产方式的福特汽车公司实地考察过,实际上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要求生产厂家推广和应用这种生产方式来提高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要求被日本产业界所拒绝了。 日本产业界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是对工匠们的侮辱,日本人喜欢莫名其妙地崇拜一些东西,像本来应该是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技能却超过了生产本身而成为了崇拜的对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无法生产出所需要的数量出来。虽然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零式战斗机每一架都可以说是完美的工艺品,但是首先日本的生产能力就无法弥补上作战所产生的损耗,加上开战以后大批熟练工人被抓丁上了战场,来填补劳力缺口的妇女和儿童们没有那种长期工作而锻炼出来的技能,因此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而美国在劳动力方面虽然有和日本相同的问题,但美国在生产组织方面不依赖于劳动者的个性,所以不会出现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当时日本人在战场上缴获美国的P-40战斗机以后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是P-40的引擎居然很干燥,没有漏油的现象,而日本的所有飞机引擎都是这里那儿滴滴答答的在漏油,到处黏糊糊的不能伸手去摸。 当时日本在生产飞机引擎时不知道如何控制大量同一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像里面封装有高温高压气体的引擎气缸活塞居然要工人用锉刀进行调整以后才能放入滑动面里面去,这种操作需要高度的技能,非老师傅不能完成。这种生产方式换了新手进行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日本产飞机引擎的活塞的滑动面损耗是美国产品的十倍以上,很快就丧失了精度。 这样的生产方式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缺点,就是零件之间没有互换性,飞机也好,坦克也好,损坏了的零件无法只用简单的更换方法来修理,因为所有的零件都要有经验的修理整备兵进行手工调整以后才能安装上去,还需要进行试运行来再次调整,而且损坏了的产品上的未损坏零件也不能简单地拆下来进行再利用,太平洋战争末期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儿被包围起来了的日军仅仅只组装出来了三架飞机就是证明,实际上当时日军所损失损伤的飞机的零件收集起来原本可以组装更多的飞机,就是因为零件之间的互换性太低以及更换零件所需要的技能技术要求太高的缘故。 实际上是在韩战开始以后,日本的机械工业开始帮助美军修理战场上损坏的军械,这时才在美军的指导下学到了大规模生产和质量控制,因此可以说是韩战的经验才帮助日本人真正建立了现代化工业,而这时候打了败仗的日本人已经没有了抵抗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力量了,这时候大规模生产线才被日本人接受下来。 但是接受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日本人还是要顽固地要表现他们的特性,即使在以批量生产为唯一目的,没有个人发挥的空间的场合也是这样,不过此时的个人变成了装置,设备或者流水线,日本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物理设备的特性来得到理想的产出。比如在塑料树脂原料制造的场合,日本人依靠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努力,能够做到同样品名,生产批号不同产品的理化特性完全一致,从而使用户免去在更换原料时必须的再次微调手续。 八.民族性在制造业中的反映之二:对手艺人的尊重 日本人有着手艺人的天性,日本社会是一个非常尊敬手艺人的社会。从日本的小学毕业纪念册上就可以看到小学生最向往的职业是“大工”,也就是木匠。因为手艺人虽然种类繁多,但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手艺人的作用下降了,可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少,在现在的日本社会中,除了一些由政府保护的传统手工艺之外,能说得上手艺人的可能只有家屋建筑业中的木匠了,因为日本的木质结构住房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日本的家屋建筑也在越来越工业化,即使是木质住房也基本是把构件运到现场再加以组装即可,这样传统木匠的用武之地也在不断减少。 最有名的日本手工艺品可能就是日本刀了,这个事例这就能说明日本社会文化以及日本制造业的一些特点。日本刀本来是自从中国传到日本的隋刀和唐样大刀制作技术发展而来,但日本人确实把制刀技术发展到了冷兵器制作的顶峰,名工打造的日本刀一直是各国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热门对象。北宋文人欧阳修就曾写过一首名为《日本刀歌》的诗云:“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日本刀中的名品都能说得出制作这把刀的名匠的名字和特点,而反观中国宫廷,虽然奇珍异宝无数,但能说得出制造匠人的名字的却不是很多,日本的制刀名人能留名历史,这点和中国能身后留名的除了帝王将相就是文人墨客这点形成明显对比。日本从中国接受了儒教文化,但在在接受儒教那种讲究“学而优则仕”的概念的同时却没有接受那种轻视“奇技淫巧”的观念。 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日本人对手艺的看法。日本有一家以锅贴为招牌的中华料理饮食连锁店叫“饺子王将”,这是一家在全国拥有520家店铺,资本金82亿日元的大型上市企业,一次电视台在采访这家公司的社长大东隆行的时候出了一个难题,说想吃一次社长亲手考的饺子,大东社长二话不说,换上工作服以后立即在摄像机的面前露了一手干脆漂亮的煎锅贴的手艺给大家看。 有一个对中国人说来比较耳生的“国际技能奥运会”,正式名称是“International Skill Festival for All”,基本上是两年一次,参赛资格是22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赛项目全是手艺,从新娘美容到粉刷墙壁;从收拾餐桌到整理数据库;从焊接钢板到烹调西餐;从砌墙到组装机器人;从金属切削到宝石研磨;一直到修理汽车,实时控制编程,五花八门,各行各业无所不有。 日本从196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11届开始参加技能奥运会。从第11届到1971年的第20届这段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里,日本队总共拿过6次金牌总数第一和4次第二。从1977年的23届开始风水转向,到2003年的37届为止的15届中,除了第32届和第35届输给中华台北而屈居第二以外,全部都是韩国第一!但是韩国在2005年的赫尔辛基退到了第六位,日本又回来了——和瑞士一起并列第一,2007年,2009年日本依旧名列第一。 日本举国上下对这种技能奥运会极端重视,每次参赛队伍是以公司或职业学校为单位组织,争夺参赛资格的国内预选赛会达到白热化的地步,传媒也给出相当大的篇幅报道,参赛本身就说明该公司在这一项目中具有领先的年轻人才或者这个职业学校的培养水平真正达到了国内领先,表示了这个公司或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暗示着这个公司或职业学校具有第一流的手艺人或师资力量,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 技能奥运会开始以前,首相会亲自接见选手团为其壮行,结束以后首相又会在接见选手为其庆功。在规模上当然和体育奥运会不能比拟,但在规格上完全一样。其实日本人对体育奥运会选手的尊敬和对于技能奥运会选手的尊敬一样,和“为国争光”没什么关系,都是出于对手艺和手艺人的敬意,因为体育选手的“技艺”也属于一种手艺。
/
本文档为【东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