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2017-12-09 7页 doc 2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数理、生命、材料、电子和信息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使药剂学从经验探索阶段步入了科学研究阶段。 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在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的同时,药物传递系统(...
[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数理、生命、、电子和信息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使药剂学从经验探索阶段步入了科学研究阶段。 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在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的同时,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出现是药剂学领域中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大量新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问世是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药剂学总体发展方向: •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靶向理论) • 新剂型、新制剂、新辅料(高分子胶束等) • 新技术、新机械和设备(粉末直接压片等) • 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剂型重要性(作用特点): 1)剂量准确、给药方便 2)改变药理作用 3)降低毒副作用(“三小”:毒、副作用、剂量小) 4)增加稳定性 5)调节给药速度(“三效”:高、速、长效) 6)提高疗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药物制剂或剂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使用方便 综合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概括为:快速起效、缓控释和靶向性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 1(快速起效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 根据某些需及时治疗的疾病(如心绞痛等),尽管临床首选方案是采用注射给药,但该用药方案必须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对处理远离医疗机构的突发性病例无能为力,虽然散剂、颗粒剂、泡腾制剂的冲服固然有快速起效作用,但携带和使用极为不便,因此,研制具有快速起效、携带方便的药物制剂及剂型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鼻腔和肺部给药系统为研究热点1.1 速释型口腔给药系统 药物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入血,具有快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避 免胃肠道和肝脏“首过效应”),提高服药顺应性和临床疗效等特点。速崩和速溶技术是速释型口腔给药系统的主要技术。速崩技术系利用处方中崩解剂遇水快速膨胀特性,使片剂快速崩解,促使药物快速释放,达到快速起效之目的,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片剂一般片型较小,硬度适中。速溶技术系利用处方组分遇水快速溶解之特性,使片剂骨架快速溶蚀,促使药物快速释放,达到快速起效之目的,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片剂一般片型较小,硬度较小,具有蜂窝状结构,需特殊包装,可在无水情况下含服。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较成熟,上市品种名称有Expidet,Lyoc,Rapidisc,Wafer,Zydis等。 1.2 速释型鼻腔给药系统 药物经鼻腔粘膜众多的细微绒毛面和毛细血管迅速吸收进入人体循环,避免胃肠道和肝脏“首过效应”,具有快速起效特征。该系统对大多数小分子药物具有吸收迅速、完全(如可卡因、纳络酮、阿托品、维生素、雌二醇等),提高大分子和生物技术药物的鼻腔吸收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经鼻腔接种疫苗的传递系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溶液或混悬液,微粒和微乳,脂质体和纳米粒等。 21.3 速释型肺部给药系统 鉴于肺部的吸收总面积大(约为25~100m),肺部给药与静脉注射具有相当的起效速度,50年代气雾剂即用于肺部给药,肺部给药系统2002年的销售额达23亿美元,2005年预计可达91亿美元。干粉吸入剂是近年来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该制剂的关键技术是:有效控制药物粒径(适合肺部给药的微粒粒径约为5μm)和改进吸入装置。 2(缓控释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 缓控释技术种类繁多,上市品种已达数百种,但绝大部分属于缓释型,真正意义上的控释制剂较少。根据释药机理,缓控释技术可大体分为骨架型和包衣型。针对注射型缓控释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2.1 注射型缓控释技术新进展 根据该技术总体可分为三大类(见表1)。第一类制剂已较早用于临床,延效时间较短;第二类制剂具有超长效作用,已有部分产品上市;第三类制剂中的固体植入剂已用于临床,但因需手术埋植,前景欠佳,采用液体注射在体凝固技术制备的埋植系统,因避免手术埋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在体凝固系统分类见表2。 表1 注射型缓控释技术总体分类 类型 主要制剂和技术类型 第一 液态注射系统(混悬剂、乳剂和油剂等) 第二 微粒注射系统(微囊、脂质体、微球、毫微粒等) 第三 注射埋植系统(固体植入剂、在体凝固系统等) 表2 在体凝固系统分类 类型 技术特征 常用材料 热塑塑料 低熔点材料,需加热后使用 聚乳酸、乙交酯、已内酯等 在体交联 热硬化,光交联,离子交联等 海藻酸、寡糖、聚乳酸等 在体沉淀 溶剂迁移、热诱导等 聚丙烯酸类、泊洛沙姆等 在体固化 遇水形成凝胶状液晶结构 植物油、脂肪酸甘油酯等 2.2 水凝胶缓控释技术新进展 亲水凝胶具有阻滞药物扩散而起缓释作用,鉴于水凝胶有吸收大量水分的能力,从生物学角度看,具有获得免疫耐受表面和基质的必要性质和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水凝胶根据分子解离特性,可分为中性和离子型(其中包括阴、阳和两性离子)。分子烙印(molecular imprinting)技术在制备智能、刺激敏感型水凝胶方面的应用,使水凝胶在不同pH、温度、离子强度、电场等特定环境下调节药物的释放,促进了水凝胶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pH敏感型水凝胶已用于控释胰岛素的载体研究,葡萄糖氧化酶作为葡萄糖感应器与葡萄糖发生酶促反应,产生葡萄糖酸而降低介质的pH,使凝胶膨胀发生显著改变,达到控制释放胰岛素。 2.3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控释技术新进展 胃内滞留漂浮型给药系统旨在提高下述药物的疗效:(1)小肠上部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一类等);(2)某些弱酸性、中性或碱性药物在胃液(酸性)中溶解度大于肠道环境,当经过肠道时会降低溶解度和吸收速度的药物;(3)抗酸剂和在胃中起作用的药物。最初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采用轻质材料(密度<1)提高制剂在胃中的滞留释药时间,气体漂浮、生物粘附和支架滞留是其新进展(见表3)。支架滞留技术系采用体内生物降解材料制备弹性支架折叠装入胶囊,服用后囊壳溶解,支架恢复原状滞留于胃中,支架形状有:镂空四面体、环型和几何框架结构等,若在支架中加入适量硬质材料可延长胃内滞留时间。 表3 胃内滞留漂浮型技术新进展 类型 剂型 技术特征 主要组分 气室漂浮型 小丸,中空微球等 内含气体使密度<水 空气 微泡漂浮型 胶囊,多层片等 发泡剂产气漂浮 酸+碳酸盐 体积膨胀型 胶囊,片剂等 体积膨胀滞留胃中 高膨胀亲水材料 胃内粘附型 微粒或微球 材料遇水粘附于胃壁 丙烯酸类阳离子材料 胃内沉降型 球、块 利用重质载体 如金属、塑料、硫酸钡 胃内支架型 胶囊 囊壳溶解支架弹开 聚乳酸等生物降解材料 3(靶向性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 根据靶向制剂基本定义和发展历程,结合临床给药途径可大体分为三大类(见表4),介入疗法是第一类制剂的新发展,结肠定位和微粒注射靶向是目前靶向技术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微粒靶向修饰技术实现了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表4 靶向制剂大体分类 类型 靶向特征 给药途径 典型制剂 第一类 仅作用于给药部位 腔道、皮肤和关节等 外用或局部注射 第二类 经胃肠道定位 胃肠道 肠溶或结肠定位 第三类 经循环系统定位 注射 微粒注射传递系统 3.1 结肠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结肠定位技术不仅对治疗结肠疾患有特殊效果,而且是多肽、蛋白类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技术,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对生物技术药物实现胃肠道给药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目前研究近况,该技术可归纳为6类,部分制剂技术已用于临床。 3.2 脂质体技术研究进展 脂质体(liposomes)是最早用于靶向给药的载体,因其生物相容性好,载药及靶向效果明确,长期活跃在靶向制剂研究领域,随着载体材料的改进和修饰,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靶向制剂,如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隐形脂质体、pH和热敏感脂质体等,主动靶向型脂质体是其主要研究方向。第三代抗体介导脂质体较典型的结构是抗体-PEG-脂质体,抗体具有特异识别功能,PEG具有屏蔽RES的识别。受体介导脂质体较为成功的是叶酸-PEG-脂质体,对肿瘤细胞有明显靶向性,采用精-甘-天冬-丝四肽修饰的脂质体能浓集于血栓部位,甘乳糖-脂质体有脑靶向。pH、温度敏感脂质体结合抗体、受体介导技术和磁性定位技术,可极大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 3.3 微球技术研究进展 微球(microspheres)系用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体或类球型微粒,其粒径一般在1~500μm。微球可用于口服(如胃内漂浮、胃肠道粘附等)、鼻腔、眼内、肺吸入、注射等多种给药途径,根据其体内释药特性,微球制剂可分为速释型(肺吸入等)、缓控释型(口服等)和靶向型三大类。由于微球为固化的实体微粒,其稳定性较脂质体、微乳、复乳等微粒分散体系好,易实现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微粒分散体系中的热门课题,注射型缓控释(如肌肉、皮下注射)和靶向(如静脉、动脉注射)制剂是其主要研发方向。 3.4 纳米粒技术研究进展 自1959年理查得?费因曼提出纳米概念至今,纳米技术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使现代药剂学研究内容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主要类型包括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胶束(见表5)。 表5 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 类型 粒径范围 主要载体组分 10~500nm 纳米级脂质体 卵磷脂等表面活性剂 10~500nm 纳米级微球 PLA等生物降解聚合物 10~500nm 固体脂质纳米粒 硬脂酸等类脂质材料 10~100nm 微乳 表面活性剂、助表等 <100nm 聚合物胶束 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 3.4.1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 是由多种类脂质材料(如脂肪酸、脂肪醇等)形成的固体纳米级颗粒,其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具有缓释(口服、im、肺吸 入、透皮等)和靶向(iv)作用。但载药能力有限(一般仅1~5%),类脂转晶或发生凝胶化等不稳定现象。 3.4.2 微乳(microemulsions) 一般由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制备工艺简单,但微乳的载药量较小(一般<15%);自微乳属于高浓度微乳,载药量大,稳定性好;固体微乳属于固化的自微乳体系。 3.4.3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 是由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分子链卷曲形成的微粒,该微粒具有内部疏水(由聚合物疏水区组成)外部亲水(由聚合物亲水区组成)的特征,粒径一般<100nm。胶束制备方法大体可分为直接溶解法和溶解透析法。随着两亲聚合物载体的不断发展,聚合物胶束已用于许多难溶性药物的载体。 4(展望 随着高分子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材料和机械工业的发展,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已摆脱了药剂学常规制备技术的束缚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在药物载体制备技术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揭示了交叉学科在药剂学研究领域中的强大生命力,“纳米机器人”的出现使智能化靶向技术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理由相信:现代药剂学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的药物传递系统将极大地造福于人类。
/
本文档为【[整理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