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生活污水

2018-01-07 12页 doc 28K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 杨亢尔:关于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建议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的情况相当普遍,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质量。因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存在问题 1、环保意识薄弱、热情不高,村镇干部信心不足。由于环境意识淡薄以及对污水治理工作认识的偏差,群众普遍认为农村生活污水不是影响当前河道水质的主要因素,生活污水治理也不能给村民带来直接利益。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给污水处理工作带...
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 杨亢尔:关于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建议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的情况相当普遍,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质量。因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存在问题 1、环保意识薄弱、热情不高,村镇干部信心不足。由于环境意识淡薄以及对污水治理工作认识的偏差,群众普遍认为农村生活污水不是影响当前河道水质的主要因素,生活污水治理也不能给村民带来直接利益。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给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阻力,村镇干部在工作落实中遇到各方面的压力,感到信心不足。 2、规划不尽合理,按图施工难度较大。各村地形条件、住房分布状况差异性很大。总体上来说,平原地区村庄、集镇人口住房密集,外来人口多,污水排放量大,但工程建设用地紧张,排污动力不足;山区农村住房分散,自然村落数量较多,住房空置率高,污水排放量小,但地势高低起伏,集中纳管施工难、成本高、效果差;还有些情况特殊的村需要区别对待。但目前设计太过理想化,没有从每村每户的实际出发,没有结合传统生活习惯,也很少考虑对原有家庭设施的改造利用,显示出建设规划不尽合理。 3、具体治理过程中存在成本过高、资金缺口大,专业人才缺乏、工艺技术有待突破等困难。虽然各级财政均有补助,但仍远低于实际成本。尤其是一些工程复杂、管线铺设路线长、地面开挖成本大的村庄,根本无力负担。另外,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起步阶段,不少处理技术尚处于探索期,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可循。我市农村条件差异大,未能结合各村实际,找到适合各村的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简单的工艺模式,也缺少专业队伍深入农村进行指导。 4、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协调有待加强。一是牵头单位责任不明确,使一些村的治污工作缺乏指导。二是没有形成各级各部门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合力。三是长效管理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设施建成后,在日常使用中会涉及到管道疏通、污泥清理、填料更换、设备维修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的后续投入,否则只能成为没有实效的“面子工程”。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利用广播、电视、墙报、互联网等载体宣传乱排生活污水的危害,开展多种形式的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展现治污给广大村民带来的优美环境和便捷生活,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各级干部要深入农村,多与群众解释沟通,尽力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充分取得他们对治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完善规划体系,实施分类处理。针对农村地形多样,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状况各异等特点,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完善规划。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结合各村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宜采用分散处理模式;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村镇宜采用集中处理模式;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接入要求的村镇则可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农业生产区的生活污水应就地处理。 3、面对治理难的问题,建议优化财政政策,引进专业人才,通过科学创新共促有机农业发展,力求变废为宝。建议提高对经济薄弱村、工程造价高的农村治污项目的补助标准,并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运 第 1 页 共 6 页 营维护专项财政资金;对纳管成本较高、适宜做传统三格式或四格式化粪池的住房,动员住户按照标准自行建造,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将补助金发放给住户,调动住户积极性。 另外,依靠科技进步,引污入池,发展有机农业。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沼液)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首选有机肥料,既可就地直接回用,作为肥料用于园内绿地,替代绿化灌溉的水和肥料,还可作为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优质液态复合肥的主要原料,降低化肥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4、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护实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如要发挥长期功效,管护工作极其重要,应当落实配套资金,结合农村实际,完善养护机制,在机构设置、投入机制、工作措施、舆论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同时可引入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投资。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主要靠政府投资,加上社会力量通过捐助、认建的形式参与,长期的市场机制有待建立。环保处理属于公共品,政府政策设计极为关键,应严格执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实行行业准入,使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及监管有标准可依;也可考虑引入第三方运行管理模式,利用第三方的专业技术优势,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要让工程真正发挥实效,而不是成为摆设. 市民盟: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明确提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就农村这一块来说,要求从2014年起五年内基本治理好生活污水。由于我市农村生活污水量大面广,基础设施薄弱,治理条件复杂,治污水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目标进度略显急进。就目前结合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已开展的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来看,与我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村覆盖率90%、农户受益率70%差距较远,完成目标任务压力很大。作为农村污水治理最有效的纳管方式目前还在试点阶段,其他非纳管方式由于地形、资金、土地、人才等因素,在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急需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科学的治理路径。 2. 项目实施时常遇阻。当前需大面积推进的区域都面临着房屋密集、村内道路狭小、村庄地形复杂等困境,由此产生的施工过程中村民房子墙体开裂、大中型机械化设备不能很好使用、管道铺设改线或返工以及村民不配合甚至阻扰等现象时有发生。 3. 治理效果还不理想。工程质量可靠性不高,导致部分项目无法顺利竣工,部分实施村的管网终端出现质量问题。大部分村庄没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后续管护不到位,导致一些管网建好后变成摆设。缺乏治理工作经验,对工程管理中具体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 4. 要素保障尚显不足。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投资浩大、建设周期长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治理资金仍显馈乏。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尤其是非纳管治理建设地埋式厌氧池和人工湿地,需要安排使用一定量的土地,而这必然会涉及到占用耕地或基本农田,使项目实施受到限制。 二、对策建议 (一)注重政府引导,发动公众参与 农村污水治理事关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政府应因势利导,做到真正统一思想。基层地方政府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努力形成上下联动、互促互通的工作合力。通过召开听证会、电视或广播里开辟热线等途径,就治理的范围、主要内容、优先顺序和科学办法等方面广泛 第 2 页 共 6 页 听取和吸纳群众好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组织的积极性,依靠村级集体做好政策解释和处理工作。 (二)注重统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 农村污水治理要坚持规划引领、一贯到底、有序推进、长效运行的原则。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村庄各项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努力做到规划的统筹兼顾、有机衔接。在基本保持现有污水管网布局的前提下,优化区域管网体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布点。加强规划评估和论证,增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安吉县等地的成功经验,探索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 (三)注重工程质量,强化科学治水 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必须不断提升治理工程的质量,强化工程运行的科学管理。坚持统一设计规范、统一监理标准、统一施工要求、统一工程招标、统一材料采购的原则,保证项目建设按标准实施。强化工程的质量监管,监理单位、业主单位、项目实施村(社区)都要各司其职,全程监督项目实施过程。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技术指导和相关人才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考义乌市“聘任制”公务员的做法,引入“政府雇员”,聘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 (四)注重污源治理,提高治污实效 要彻底改善河道水质,实现农村环境的根本好转,必须坚持疏堵结合,做到控源头和强监管两手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加快户厕改造工作,有效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引导畜禽养殖业规范发展,加快改造宜养区、限养区内的养殖场,提高污染治理设施配套率和截污纳管比例。严厉打击偷排污水和超标排放污水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法人代表和负责人员的责任,并实施严厉的经济处罚。 (五)注重要素保障,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县(市、区)镇(街道)两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补助比例;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充分调动村集体和农户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出资出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要求各有关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涉及工程招投标和政府统一采购等方面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用地政策处理的指导和扶持,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优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关于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的建议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农村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做了不少工作,一些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试点起步,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然而,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严重。一是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农村人粪便污水问题仍未很好解决,危害人体健康。三是农村河网和水库水质呈逐年下降态势,危及农产品质量和饮水安全。 第 3 页 共 6 页 四是生活污水造成的危害,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和加剧社会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意识不强,认识不足;组织不够健全,监督管理滞后;乡镇一级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空白,资金投入不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剧;水资源开发过度,河网水体自净能力明显下降;缺乏成本低、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技术。 为此,就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切实改善水环境,积极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全市各级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3号)文件精神,并联系宁波实际,抓紧研究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健全管理网络,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尤其要在乡镇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 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一体化 要进一步统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凡能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农村,原则上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系统。要结合农村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将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留有建设余地。根据本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步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三、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要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各县(市)区级财政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列入城乡一体化资金补助范围,实行以奖代补制度。要重点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大、中、小、微一起上。制定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保证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统一执法与分级执法相结合的执法机制,密切协调,突出重点,严肃查处擅自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等违法行为。要加强污水处理工程监督管理工作,提高设施建设质量和运行质量,确保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要研究建立农村环境与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努力推广先进适用污水处理技术 要加快建设符合农村当地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重点推广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要积极推广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模式。对能接入市域污水处理系统的农村居住地生活污水,应建设污水收集系统,做到雨污分流,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市域污水处理系统。 六、广泛宣传,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要积极动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治理成果和工作进展,社会公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监督,鼓励对违法、违规向河道排污行为进行举报。 第 4 页 共 6 页 浅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章晨东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浙江 杭州3111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各地不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管理的角度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量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完善的规划和标准体系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治理标准及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很多地区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都没有制定或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治理目标,缺乏完善的配套规划建设,重工程轻规划,一些优先规划的地区也只是简单地参照城镇排水规划模式,存在明显的项目导向性,规划目标不明确,一些地区更是简单地学习成功地区的技术或工程经验,不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计划方案,导致很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效果并不明显。 2、缺少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机制 很多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缺少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督、、运行维护等制度规范实施的各个流程,一些项目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的特点,一些项目虽有专业的设计,但是实施阶段却由村里自行建设,使得施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竣工后又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同时基层部门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多数的设施均由村里自行维护。管理维护、技术保障等能力的不足,导致很大一部分已建成的管网及设施缺乏有效管理,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处于瘫痪状态,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甚至带来一系列其他次生问题。 3、缺少充足的建设和维护资金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资本密集程度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于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主要都通过财政拨款或补助的方式得以实施,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均加大了投入,但对于大量需要实施的项目而言还是存在着不足,不能覆盖所有的镇、村,很多时候需要乡镇或村自筹解决,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以及村级集体能够自行筹措以外,财政困难的地区及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就会出现投入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的现象,直接影响工程的建 第 5 页 共 6 页 设。同时,工程竣工后,运行维护阶段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农村的排污既没有排污收费政策,也没有污水处理补偿政策,让农户来承担一部分的费用不合理,也不现实。 4、缺少足够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要还是政府在主导,各级政府大力推动,而群众属于被动参与。很多村民习惯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需求不高,对于治理效益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该项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相对薄弱,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进一步巩固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1、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并完善各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加强省、市、县规划建设系统、各类专项项目规划与乡镇、村的有机衔接,分类明确各区域各村的治理模式和排放标准,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制定规划时,按照“投资省、周期短、运行快、效果好”的要求,充分考虑各村的生态敏感度、环境容量、自净化能力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排放标准,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便利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同时可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运行维护等各环节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标准和操作程序,确保建设绩效和工作进度。 2、建管并重,落实完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必须从只重项目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在属地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个层面的责任范围特别是村级层面的责任边界和内容,理顺各个主管部门相关职能职责,加强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行、监督等方面的合作,完善项目责任制与考评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绩效纳入地方政府考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技术力量投入与技术队伍建设,增加各种教育培训机会,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村级组织专管员制度,提高村民的治理设施养护能力,确保治理设施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及运营模式。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经济困难地区,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同时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处理有偿化制度,出台税收、信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上,也应出台相应的财政补助政策,可实行“以奖代补”或“以奖代拨”政策。也可参考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或引入BOT模式,建立第三方负责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4、强化宣传,引导社会形成良好共识。 相关部门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工具和活动载体,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舆论引导,使村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点做样、典型示范,让老百姓直观了解到治污工程效果,广泛赢得群众对治污工作的配合支持。同时要强化村民参与制度,在治理项目的各个阶段,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鼓励村民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与维护,调动村民的主体意识与积极性,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形成社会共识。 通过政策、管理、资金、宣传等措施的有力保障,结合目前基本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保证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稳定长效运行,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第 6 页 共 6 页
/
本文档为【农村生活污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