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幼儿传染病护理

2017-12-07 13页 doc 30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儿传染病护理幼儿传染病护理 第一节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 ( 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 ) 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具有不同的病原体和特有的临床表现 , 但其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共同的规律。 (二)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共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
幼儿传染病护理
幼儿传染病护理 第一节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 ( 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 ) 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具有不同的病原体和特有的临床现 , 但其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共同的规律。 (二)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共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 :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三) 传染病的时限 传染病防治法对疫情报告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城镇不超过2小时;农村不超过6小时。乙类传染病城镇在6小时内报告;农村在12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城镇在12小时内报告;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传染病的特征 1.各种传染病均有其特异的病原体 , 如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中的原虫、蠕虫。病原体可以排除体外 , 通过一定的途径 , 进入易感者体内而引起传染。但人体被感染后不一定发病 , 这同病原体和人体的免疫力有关。 2.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和周期性 (1)散发。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 病例之间在时间和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散发发病率是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常年发病情况 , 或常年一般发病率水平。 (2)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集体单位中 , 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很多同类疾病的患者 , 如食物中毒等。 (3)流行。某地区某种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 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时 , 称为流行。 (4)大流行。当某病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传播 , 波及全国各地 , 或在世界许多地方流行 , 称为大流行。 5)季节性。指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有一定的季节性( 升高 , 称为季节性。 (6)周期性。指疾病经一定的时期 , 发生一次流行 , 它与免疫的消失 , 易感人群的积累 , 以及预防措施不力有关。 (7)地方性。有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条件、气温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等原因 , 常局限于一定的地区内发生 , 称地方性传染病 , 如丝虫病、黑热病等。 (8)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 , 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免疫持续的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 , 如病毒性传染病 (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如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等)的感染,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数年。 (五)传染病的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传染病产生不感染性,称免疫性。但人体的免疫状态在不同的传染病中有所不同, 除麻疹、水痘等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外临床上还可出现下列现象 : (1) 再感染。指同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时间再度感染,如细菌性痢疾。 (2) 重复感染。指疾病尚在进行中,被同一病原体再次侵袭而又感染。常见于丝虫病肺吸虫病等。 (3) 复发。指初发疾病己转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而初发病的症状和病原体均可在体内再度出现,如伤寒、疟疾。 (4)再燃。指初发疾病己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正常时,又复上升,再度发病,如伤寒等。 (六)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l)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起,直到最初症状出现以前,称潜伏期。各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很多病在本期末己具有传染性。 (2) 前驱期。病原体生长繁殖后,产生的毒性物质常可使患者出现头痛、乏力、发热等轻度全身反应,此期称前驱期,仅 1-2 天,症状无特异性。如起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此期己具有传染性。 (3)症状明显期。由于各种病原体繁殖的部位与致病作用的不同,人体不同的组织与器官可产生病理变化,原有的症状加重 ,逐渐表现出某些传染病特有的症状,此时称症状明显期。随疾病种类而长短不一,自数天至数月不等。 (4) 恢复期。此时热度下降,病情好转,主要症状大多消失,患者渐次恢复正常。但某些疾病恢复期可出现并发症,如伤寒并 发肠穿孔等。 (5) 复发与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 ,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病。某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 (6) 后遗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 等。 (七)传染病的临床类型 传染病常以不同的类型出现,通常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典型、非典型;轻型、中型、重型及暴发型等。暴发型为病情最严重者,必须积极抢救。 (八)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 , 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l) 患者。为重要传染源,但在不同病期的患者,其传染性的大小可以不同。一般在临床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大,在某些疾病中,潜伏期和恢复期患者都有传染性。 (2) 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3) 病原体携带者。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恢复期病原体携带者和健康病原体携带者,超过三个月者称慢性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携带者在某些传染病中,如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痢疾、伤寒等病为重要传染原。 (4) 受感染的动物。有些动物如鼠疫、炭疽、狂犬病、布氏病等,人对其有高度易感性,感染这些病的动物,都可以为传染源。 2.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的易感者,所经过的途经称为传播途径,是由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所构成。 (l) 肠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日常生活接触、水、食物和苍蝇。 (2) 呼吸道传染病。空气为主要的传播因素,可通过飞沫、尘埃而传播。 (3) 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昆虫网及蜘蛛网内的吸血类,如蚊、虱、蚤、白蛉、蜱、螨等疾病传染给人。 (4) 动物咬病和性病的传播途径为机体的直接接触。 (5) 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6) 土壤。当病原体的芽胞(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 如麻疹 ), 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才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就能使流行不再发生。 (九)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l) 自然因素。主要为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直接作用于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影响传染病的流行,造成较为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 社会因素。如社会、居住条件、卫生设施、防疫工作、劳动条件等对传染病的流行与发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十)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l) 控制传染源。对病原携带和动物宿主的管理,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如灭菌、杀虫、灭鼠等。 (3) 保护易感人群。对病原体感染人群采取免疫预防,提高人群的防御功能和免疫力。 (十一)传染病的隔离 隔离是把传染者或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传染病院或隔离单位,和健康者离开,暂时避免和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 (十二)传染病采取隔离的意义 (l) 将己发生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控制传染源,尽可能的减少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机会,和防止不同病种间的交叉感染。 (2) 隔离是进行消毒的必要条件,使消毒范围局限化,有针对性和更为有效。 (十三)常见传染病的隔离及各种隔离指示的标记 严密隔离——黄色标记 接触隔离——橙色标记 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蓝色标记 结核病隔离——灰色标记 肠道传染病隔离——棕色标记 引流物 / 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记 血液 / 体液隔离——红色标记 (十四)严密隔离的概念 严密隔离是为了预防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强毒力病原体感染的传染病或具有高度传染性但其传播途径至今尚不明确的疾病, 而设置的一种隔离预防措施。 (十五)严密隔离适用的疾病 (l) 鼠疫、天花、喉白喉、非典型肺炎。 (2) 病毒性出血热。 (3) 免疫机能缺损病人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散性带状疱疹。 (4)艾滋病。 (十六)严密隔离应采取的措施 (1) 单间隔离,病原体相同的病人可同住一室,室内一切物品设备固定专用,并视为污染,做好随时消毒灭菌。 (2) 所有进入隔离室的人应穿戴隔离衣、鞋、帽、手套和口罩。 (3) 接触病人后必须严格进行手的消毒。 (4) 严禁病人离开病室,如需要作检查防止途中污染环境或感染他人,运送工具和物品用后严格消毒灭菌。 (5) 病人用过的一次性敷料和污染的物品应装双层黄色污物袋内焚烧处理。 (6) 解除隔离,应做好终末消毒,被解除隔离病人的物品在严格消毒后方可带走。 (十七)接触隔离的概念 接触隔离主要是预防具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感染(或带菌者)此类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由较近距离或直接接触传播。 (十八)接触隔离适用的疾病 (l) 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 (2) 新生儿感染。淋球菌眼结合膜炎、带状疱疹、葡萄球菌皮肤感染( 腋痕病)。 (3) 病毒性感染。播散性或严重原发性单纯疱疹,风疹、狂犬病、全身性和进行性湿疹样牛痘等。 (4) 细菌性感染。金葡菌及A 群链球菌肺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等。 (5) 大面积皮肤烧伤感染。 (十九)接触隔离应采取的隔离措施 (1) 同一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 (2) 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 (3) 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物品后以及护理其他病人前必须消毒洗手。 (4) 接触病人伤口或分泌物的物品和器具必须先消毒,再清洗后进行高压蒸气灭菌。 (5) 污染的物品应装入黄色污物袋 , 密闭送出焚烧或消毒灭菌处理。 (二十)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 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近距离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在这一类感染中,也偶有直 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二十一)呼吸道隔离适用的疾病 (1)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传染性红斑。 (2)儿童嗜血性流感杆菌咽炎、脑膜炎及肺炎。 (3)脑膜炎球菌感染 ( 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 。 (二十二)呼吸道隔离应采取的措施 (l) 单人隔离,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做到隔离室空气不与其他病室或共同走廊相通做好随时消毒。 (2) 密切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3) 接触病人污染物后和护理另一病人前,应洗手。 (4) 病人使用的呼吸器、吸痰器、雾化吸入器等及时消毒处理后方可再使用。 (5) 对病人的口腔、鼻腔分泌物和痰液消毒后方可倒弃。 (6) 污染传染性物质的物品应装入污物袋,标记,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二十三)结核病隔离适用的病人 (l) 凡痰片检查阳性的病人。 (2) 胸片X 线摄片显示强烈表明为活动型阴影的结核病患者。 (3) 喉结核病人。 (二十四)结核病隔离应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 (l) 需要设有特殊通风设备的隔离室,门窗应紧闭;同种疾病可同室隔离。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2) 接触病人后必须洗手。 (3) 用后的物品及时消毒处理,换下的感染敷料应密闭运送焚烧。 (二十五)肠道传染病的隔离 肠道传染病是用于防止经粪一口途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预防,一般也称消化道隔离或肠道隔离。在此类别中大多数感染主要引起胃肠道症状,但也不尽然,如 : 感染脊髓灰质炎和柯萨基病毒的病人(病毒携带者,其粪便是具有传染性,但并不常引起胃肠道为主的症状。 (二十六)肠道传染病隔离适用的疾病 (l) 传染性腹泻或胃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阿米巴原虫、轮状病毒 , 新轮状病毒等)。 (2) 肠道病毒性感染(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3) 霍乱、副霍乱。 (4) 甲型肝炎。 (5) 肠结肠炎(金葡菌、耶尔森氏菌)及婴儿坏死性肠结肠炎。 (二十七)肠道传染病隔离应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 (l)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隔离。 (2) 直接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 (3) 接触污染物时应戴手套。 (4) 凡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物后以及护理其他病人之前,应严格洗手。 (5) 各种被粪便直接或可能污染物品,应随时消毒。病人的粪便加2倍量 lO%- 20% 漂白粉乳液;呕吐物加 1/5 量干漂白粉,搅匀后加盖作用 2 小时,再倒入厕所。 (6) 隔离室内做到无蝇、无蟑螂。病人出院及时做好终末消毒,所带物品需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 (二十八)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引流物 / 分泌物隔离是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浓汁或感染部位引流物而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二十九)引流物--分泌物隔离适用的疾病 凡感染后产生化脓物质、引流物或分泌物而不需要较严格接触隔离者均属此类,如小面积烧伤、皮肤、伤口感染等。 (三十)引流物 -分泌物隔离应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 (1) 不需单人隔离室、适用于病床单位隔离。 (2) 不必戴口罩(但给病人换药处置适应戴口罩)。 (3) 有可能被污染工作服时才需穿隔离衣。 (4) 接触污染性物品时戴手套。 (5) 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物以后,以及护理另一病人之前应洗手。 (6) 被污染性物质污染的物品应装入有标记的污物袋,送出洗、消或销毁。 (三十一)血液、体液隔离的概念 血液体液隔离是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或体液二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三十二)血液体液隔离适用的疾病 (1) 血液和体液均有传染性的有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2) 血液有传染性的,如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登革热、 黄热病等。 (三十三)血液体液隔离应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 (l)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隔离。若个人卫生不能自理或出血不能控制而造成环境污染者应单人隔离。 (2) 必要时戴口罩,工作服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需穿隔离衣。 (3) 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血液、体液污染室内物品表面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 手可能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洗手;在护理另一病人之前应洗手。 (5) 谨防工作中针头刺伤皮肤;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或用后装入耐刺容器内作标记送供应室消毒处理。 (6)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用品应装入有标记的污物袋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三十四)传染病的发热与热型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也是许多传染病所共有的症状,某些传染病常有独特的热型对诊断有特殊的价值,常见的热型有 : (1)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40?,昼夜波动范围在 l? 持续数天或数周。见于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 以内, (2)弛张热。体温波动较大,一日间体温之差在 l?以上,但低温不到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肾综合征出血热。 (3)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可达到39?以上,经数小时后又下降,间歇期体温完全正常,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经一段时间间歇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持续数月之久,称为波状热。见于布鲁氏杆菌病。 (5) 双峰热。一昼夜间体温上升、下降、再上升又下降,形成双峰型,每次升降相差 l?左右,见于黑热病。 (三十五)传染病的皮疹种类及特点 (l)斑丘疹。斑丘疹为不高起、不下凹的界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大小形态不一,多为充血疹压之褪色,可互相融合。常见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 (2)玫瑰疹。稍隆起于皮肤的充血性皮疹,色鲜红似玫瑰,属斑丘疹的一种,散在分布,数量不多,压之褪色,见于伤寒。 (3)红斑疹。为广泛的成片的红斑,其中可见密集而形似突起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 ,见于猩红热。 (4)淤点、淤斑。为散在性点状或片状出血,有时稍隆起,压之不褪色,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5)粘膜疹。为充血性红斑,中央可见针头大小的白色小点, 出现在口腔两颊的粘膜上 , 见于麻疹的前驱期。 (6)疱疹或脓疱疹。疹内含浆液,表面隆起为疱疹, 内含脓液则称为脓疱疹,见于水痘、天花、带状疱疹。 (7)荨麻疹。为皮肤暂时性、局限性隆起水肿,不规则或片块状的瘙痒性皮疹,发生快,消失快,见于寄生虫病,如急性血吸虫病等。 (8)出诊时间。多数传染病发病后出疹时间有一定规律性,如水痘和风疹出疹在病程的第一天;猩红热第二天;麻疹第四天;斑疹伤寒第五天;伤寒第六天出疹 , 出疹时间有助于诊断。 (9)出疹顺序。各种传染病的出疹顺序不同。如麻疹自耳后颈部开始,渐于前额、颊部、然后自上而下蔓延至全身,最后到手心脚底。幼儿急疹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水痘的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10)分布。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的鉴别有重要价 值。如水痘的皮疹多集中于躯干,呈向心性分布。天花的皮疹多见于面部及四肢,呈离心性分布。伤寒玫瑰疹则多见于胸部和上腹部。 ( (杨晓 颖)
/
本文档为【幼儿传染病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