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

2018-01-13 6页 doc 18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 谈“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孟子说是孔子说的,孔子什么时候说的,孟子没说,目前发现的资料上也没有查到,我们只知道孟子说这句话的背景: 梁惠王与孟子谈治国之道, 孟子就告诉的他,君主治国应当为民谋利,爱惜、爱护人民,否则就是坑害人民,屠杀人民。他为了强调这层意思,就引用了这句话,说:“仲尼曰: ‘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即 的意思是说,用像人形的土偶木偶来陪葬死人尚且受到孔子的咒骂,何况因执政不力害了老百姓呢, 孟子认...
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
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 谈“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孟子说是孔子说的,孔子什么时候说的,孟子没说,目前发现的资料上也没有查到,我们只知道孟子说这句话的背景: 梁惠王与孟子谈治国之道, 孟子就告诉的他,君主治国应当为民谋利,爱惜、爱护人民,否则就是坑害人民,屠杀人民。他为了强调这层意思,就引用了这句话,说:“仲尼曰: ‘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即 的意思是说,用像人形的土偶木偶来陪葬死人尚且受到孔子的咒骂,何况因执政不力害了老百姓呢, 孟子认为“其无后乎”是“ 是会断子绝孙的”的意思,表达的是孔子对“始作俑者”的憎恨。但也有人认为正好相反,把“其无后乎”理解成为“难道会没有追随者吗”,表达的是孔子对“始作俑者”的赞扬之情。 那么,“其无后乎”到底如何理解呢, 首先,从用词上讲,这里的“其”是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比如: 1)表推测,有也许,大概的意思(实际大多表达肯定)。?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表示祈使,有要,一定,可等请求或命令的意思。?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表示诘问。通“岂”,难道。?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其如土石何——列子《愚公移山》?其真无马也 ——韩愈《马说》?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六个表反诘的句子中(除第三个)都有与“其”相搭配强化反诘语气的词,即“果”、“何”、“敢”、“可”、“孰”。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武断的认定“其无后乎”中的“其”就是表达推测、感叹、或祈使语气,因为二者都能讲得通。 所以,单从以上“其”的用法来看,“其无后乎”中的“其”到底是不是表反诘,是无法确定的。 其次,从《论语》中其他用作副词的“其”字句看“其无后乎”,“其”是属于哪一种情况。《论语》中用作副词的“其”字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推测、感慨的语气表示肯定的意思,如: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5?7)?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11•19)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12?12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12) 这一类“其”字句在结构上与“其无后乎”是完全相同的,即“其,××,乎”。 另一类是用反诘的语气表示肯定的意思,譬如: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3),即 “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 把我怎么样,” 说的是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4•36)即 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道能够得到推行, 怎么样呢”,记载的是这么一件事,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就做了如上的回答。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4•13)即“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讲的是这样一件事;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上面这三个“其”字句中的“其”都是表反问的语气,但它们表达的形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其他表示反问的词相搭配,即“何”与“岂”。也就是说这三个“其”字句与前面六个有着不同的结构和表达习惯。但与前面列举的后人表达反诘语气的方式相一致。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论语》中 “其”字在作副词的“其”字句中, 那么, 表反问语气时一般都有“何”、“岂”等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搭配,否则,一般的是通过推测、感慨、祈使等语气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这是那时、那些人的表达习惯,这个习惯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孟子认为的“其无后乎”为“是会断子绝孙的”的意思,就是很符合孔子憎恨“始作俑者”的情感了。 西周时 有个广川王,常好聚集无赖少年到处游猎盗墓。一次,他们在盗掘一座古墓时,“见百余尸,纵横相忱籍”,该墓覆盖着一丈多厚石垩,一尺多深云母,挖开时尸体保存完好,“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唯一男子,余皆女子”。原来这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坟墓,这一百多女子全是为幽王生殉的妃妾。 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也被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从对殷墟墓葬的发掘 殉葬 情况来看,人殉的数目少的几十,多的上千。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沦为贵族男子的玩物与附庸,在殉葬者中,妇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商代卜辞中就有专门杀祭杀殉女奴的记载。当然,殉葬者的身份并非全部是奴隶,也有墓主的妻妾和家臣。 到了春秋时期 奴隶制濒于崩溃,人殉的作法开始引起非议。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众、孚有众望的良士。国人因此作《黄鸟》诗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憎恨。这时在各诸侯国,妇女作为主人婢妾生殉的恶俗也逐渐受到摒弃。齐大夫陈子车死后,妻子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却对他们说:“如果哥哥 在阴间需人侍候的话,没有比他的妻子和总管更合适的了,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生殉。”子车的妻子与总管只好同意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 春秋之后,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就曾在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却再次发生了大规模骇人听闻的生殉事件。 【原文】 陈子车死于卫(2)。其要与其家大大谋以殉葬(3),定而后陈子亢至(4)。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5),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6)。”于是弗果用(7)。 【注释】 ?本节选自《植弓》下。?陈子车:春秋时齐国大夫。(3)大夫:为卿大大处理家务的总管。下文的”宰”与此相同。(4)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已;止,终止。(6)二子:指陈妻和家宰。(7)弗;不。果;果然,结果。 【译文】 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家宰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两人告诉陈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尽管如此,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除了妻 ,那正合我想法(如果要这样做,那我就想子和家宰外,谁还能做这事呢,如果不这样做 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于是,陈妻和家宰便没有用活人殉葬。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
本文档为【Word文档谈“其无后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