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2017-09-27 21页 doc 123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共栖; 互利共生; 寄生 寄生生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受伤害的一方称宿主。 (二)宿主的分类 1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3 储存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除可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哺乳动物体内, 这些脊椎动物具有保护虫种和起传染源的作用。这些动物宿主称为储存宿主。 4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共栖; 互利共生; 寄生 寄生生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受伤害的一方称宿主。 (二)宿主的分类 1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3 储存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除可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哺乳动物体内, 这些脊椎动物具有保护虫种和起传染源的作用。这些动物宿主称为储存宿主。 4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但可生存,以后 若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即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正常 宿主和非正常宿主)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发育生长的过程及所需要的条件称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一阶段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在外界环境中,或在中间宿主或在媒介 生物体内发育和/或繁殖,才能达到具有感染性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继续发育,并完成生活史者, 称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媒介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完成生活史 者,称间接发育。 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 (1) 体形; (2) 器官:消失或退化 ,加强, 新器官的产生 在生理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 肠道寄生虫抗消化液的机能增强 繁殖能力的加强 适应外界环境条件能力的强化 各种特殊向性的出现 1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1) 摄取营养、影响吸收:是寄生虫对宿主造成最常见的危害之一。 2) 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可通过穿刺、堵塞、压迫、破坏等作用,对宿主造成危害。 3) 化学性损伤: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虫体死亡后的分解物等化学物质的刺 激作用,对人体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危害。 4) 免疫病理损伤:寄生虫体内和体表许多成分,均可作为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2、宿主的免疫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素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 , 寄生虫抗原:寄生虫的结构复杂,其抗原也复杂。可分为体抗原、代谢抗原、表面抗原等。 , 特异性免疫类型:缺乏有效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1)机体对感染的寄生虫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2)对再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3)寄生虫消除后免疫力不持久。 带虫免疫:宿主体内寄生虫未被清除,仍保持在低密度水平。但宿主对再感染却有一定的 免疫力。 伴随免疫:宿主在感染血吸虫后,活的成虫能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原 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继续存活,但对再次感染的早期童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象这 种免疫现象称伴随免疫。 (一)流行三环节 1 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和储存宿主。 2 传播途径:寄生虫由传染源到易感宿主的过程。 3 易感者: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底下的人群。 传播途径: 1、离开传染源; 2、在外界或其他生物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 3、进入人体的方式及途径 经口;经皮肤;经媒介昆虫叮咬;接触传播;自体感染:(体外自体感染;体内自体感染) (经胎盘感染 输血感染) (二)流行特点 1、地区性 2、季节性 3、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原发性自然疫源性疾病,继发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 1、病原检查:从患者血液、组织液、排泄物或活组织取材,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 病原检查是寄生虫感染及寄生虫病可靠的诊断方法。 2、免疫学检查: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土原性蠕虫:在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人经口 或皮肤接触被污染的土壤而感染。 生物原性蠕虫:在生活史中其幼虫需要在生物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人体感染必须 与一定的生物中间宿主有密切关系。 预防土源性蠕虫的感染:应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污染环境,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预防生物源性蠕虫的感染:则须采取防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加强个人防护和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等措施。 1、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体不分节,呈叶状或长舌状 2、成虫多雌雄同体,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不完整 3、具有口、腹吸盘 4、虫卵多有卵盖 5、生活史复杂,属生物源性蠕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其它哺乳动物(终宿主)体内;幼虫寄生于多种水生动物(中间宿主) 体内,第一个或唯一的中间宿主多数是淡水螺蛳。因此,吸虫的生活史与水关系密切。 6、成虫进行有性生殖,幼虫进行无性生殖。 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或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为鱼类、甲壳或节肢动物等。 1、 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有一对分支状前后排列的睾丸,位于虫体后1/3处。有一大的椭 圆形的受精囊位于卵巢和睾丸之间。雌性生殖器官有一细小、分叶的卵巢,位于睾丸之前。 子宫呈管状盘绕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开口于腹吸盘前沿的生殖腔;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中 段两侧。 2、 虫卵: 最小,稍窄的一端有一明显卵盖。 卵壳与卵盖的结合处有膜样隆起称肩峰,另一端有一小结 节称小疣。 卵内含一发育成熟的毛蚴。 3、尾蚴:烟斗状,尾部长度为体部长度的2-3倍 肝吸虫为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3个宿主,终宿主1个,中间宿主2个。 、虾 寄生部位:肝胆管--成虫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藻沼螺,涵螺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和繁殖: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鱼肉 离体阶段:虫卵 离体方式:随肠内容物 1、致病阶段: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 2、致病机理:机械性阻塞作用,及虫体分泌物、代谢产物和虫体崩解产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 反应 。 3、危害:肝损害 4、部位:肝内次级胆管为主 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引起阻塞、胆汁滞留;易合并细菌感染引起胆管炎、胆管肝炎; 诱发胆色素结石;并发症及合并症多。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晚期可致肝硬化、腹水或原发性 胆管性肝癌。 1、病原学诊断 (1)、直接涂片法, (2)、集卵法 (3)、十二指肠引流查虫卵 2、免疫学诊断 ?、皮内试验:现场筛查 ?、 ELISA法检查抗体或抗原 控制传染源:吡喹酮为首选药。 切断传播途径:改变养鱼习惯。 保护易感人群: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1、成虫: 虫体肥厚硕大,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形似姜片。口吸盘较小在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口吸盘 大4-5倍,两个吸盘相距很近。消化道有口、咽、食道和左右肠支。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 官有1对高度分支的睾丸。雌性生殖系统有1个分支的卵巢位于睾丸之前,子宫盘曲在卵巢 和腹吸盘之间,其内充满虫卵。子宫末段开口于生殖孔。卵黄腺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 2、虫卵: 大小约130-140×80-85um,椭圆形,淡黄色,是蠕虫卵中最大的一种 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小而不明显的卵盖。卵内近卵盖处有一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姜片虫为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1个终宿主和1个中间宿主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中间宿主:扁卷螺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和繁殖阶段: 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离体阶段:虫卵 离体方式:随肠内容物 摄取营养;损伤肠粘膜;变态反应;严重时可致肠梗阻;肠蠕动亢进; 儿童可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 1、查虫卵: * 直接涂片法 * 沉淀集卵法 2、查成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1、成虫: 椭圆形,体肥厚,背部隆起,腹面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前, 口、腹吸盘大小略等同。消化道有口、咽、食道及左右两肠支。雌雄同体,雌性生殖系统有分 为5~6叶的卵巢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之后,雄性生殖系统有1对分支状的睾丸,左右并列于虫 体后1/3处 。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两侧 2、虫卵: * 椭圆形,金黄色。*有1个明显的卵盖,常略倾斜,其最宽处多近卵盖一侧。*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对侧的卵壳明显增厚 * 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黄细胞 肺吸虫的生活史中需要3个宿主,即1个终宿主和2个中间宿主。 终宿主是人及食肉性哺乳动物(储存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石蟹、喇蛄和虾等 成虫——虫卵——毛蚴——第一中间宿主(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第二中间宿主 (囊蚴)—人或动物 肺吸虫病主要是由于其童虫和成虫在脏器组织间移行窜扰,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 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1、脓肿期2、囊肿3、愈合期) 1、虫卵检查2、活体组织检查3、免疫学检查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1、成虫:雌雄异体,两个吸盘均位于虫体前端,消化系统有口、食道及两个肠支。 雄虫:粗短,虫体扁平,自腹吸盘起虫体两侧向腹侧面卷曲形成沟状结构,称为抱雌沟, 成虫在宿主体内呈雌雄合抱状态 。雄性生殖器官有7个圆形或椭圆形睾丸,串珠样排列, 位于腹吸盘后的背侧。雌虫:圆柱状,雌虫常处于雄虫的抱雌沟内,呈雌雄合抱状态。雌 性生殖器官有1个长椭圆形的卵巢,位于虫体中部,长管状的子宫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 2、虫卵 椭圆形,、无卵盖,淡黄色。卵壳薄而均匀,在其前端侧面有一短小侧刺,称侧棘。 卵内含有一发育成熟的毛蚴。 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尾蚴钻入宿主皮肤,脱出体表糖萼和尾部,成为童虫。 童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童虫—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大循环—肠系膜动脉—穿过毛细血管 —肝肠门脉系统—肝内门静脉发育至雌雄合抱—肠系膜静脉梢定居、寄生、产卵 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的过程: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一)致病阶段: 尾蚴、童虫、成虫、虫卵 (二)致病部位与机制: 尾蚴:尾蚴性皮炎。尾蚴接触疫水的皮肤可出现小米粒样的红色丘疹或荨麻疹,发痒。? 型变态反应,少数为?型变态反应。 童虫:肺、肠受损一过性血管炎。毛细血管阻塞、破裂、点状出血。咳嗽、食欲减退、腹 泻等症状。机械性损伤和变态反应 成虫:门静脉血管周围炎和血管内膜炎(虫体吸游引起)。?型变态反应(代谢物、排泄物 和脱落Ag形成免疫复合物)。 虫卵: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肝、肠纤维化病变,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虫卵是引起血吸 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在有活虫体存在的条件下,可对再次感染的童虫具有一定杀伤作用, 但对体内已有的成虫无杀伤作用。这种免疫力随机体活虫体死亡而消失。 (一)临床表现: 发热、大便改变、肝脾肿大等。 (二)接触疫水史: 地点、时间、方式 (三)实验室检查: 从粪便、组织中查见虫卵是诊断本病的依据 1 .病原学诊断 (1)粪检 : 直接涂片法(对急性期病人);集卵毛蚴孵化法+沉渣镜检 2)肠镜活组织检查虫卵 1、 传染源:粪中可排出血吸虫卵的人、牛、猪、狗等。 2、 传播途径: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接触疫水(4~11月份为主要感 染季节)。 3、 易感人群:流行区儿童和青少年,非疫区人群。 4、 易感地带:阳性钉螺密度高和人群活动多的地方。 5、 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 湖沼型。 : 针对流行三个环节采取查、治、灭管、防等综合措施 查病治病(消除人、畜传染源);查螺灭螺和管理水粪 (切断传播途经);健康教育 预防感 染 (保护易感人群)。 1)治疗药物----吡喹酮,对尾蚴和成虫有杀伤作用,人畜同步化疗 2)预防药物:蒿甲醚 3)灭螺方法:重点在易感地带。药灭(用氯硝柳胺)对水生物有毒;环改(硬化、土埋),结 合农田建设;水淹(养殖) 4)健康教育: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5)管粪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饮用井水和自来水 6)法规防治:防螺扩散、控制传染源(牛)等 1虫体圆柱形,不分节,左右对称。 雌雄异体,雄虫一般小于雌虫,尾端卷曲或膨大。 消化系统管状。生殖系统:雄性单管型,雌性双管型 2多为椭圆形,卵壳有三层结构(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幼虫经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两类。 (划线为要掌握) 寄生在回盲部,常致儿童患蛲虫病。 1、成虫:雄虫—呈“6”字形,雌虫—线形。尾端尖细。虫体细小, 雄虫约2~5mm ,单管型生殖器官,末端有一交合刺。雌虫8~13mm, 双管型生殖器官。虫体乳白色。 成虫结构特点:虫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形成咽管球。 2、虫卵:无色透明,大小约55*25μm。呈不对称的椭圆形,形似柿核,一侧扁平,另一侧隆 起。卵壳厚,卵内含有一幼虫。 成虫 蝌蚪期卵 (回盲部) 2——4W (肛门) 幼虫 感染性虫卵 (十二指肠) 体外自体间接接触 成虫寄生:盲肠、升结肠和回肠末端 食性: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液、血液为食 习性:雌虫爬出肛门产卵 寿命:雌虫寿命约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 幼虫蜕皮地点:体外一次(虫卵产出后6小时),小肠两次,结肠一次。 雌虫存活期约2-4周。 蛲虫对人体的损害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雌虫在肛周产卵所致损害:雌虫在肛周皮肤产卵所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继发感染是蛲虫最常 见的损害。 2、成虫在肠内寄生所引起的损害:虫体附着在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和消化功能紊乱或慢性 炎症,一般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3、异位寄生所引起的损害: (1)泌尿生殖系统损害: (2)呼吸系统损害:是由于吸入尘埃中的蛲虫卵或手指挖鼻孔时带入蛲虫卵所引起的。虫卵可在 呼吸道内孵出幼虫,引起呼吸道炎症。 (3)蛲虫性阑尾炎: 症状是疼痛部位不定,显示慢性阑尾炎症状者较多。 常用检查时间应在清晨排便前。 查卵-透明胶纸拭子法或棉签拭子法从肛周皮肤查虫卵,以透明胶纸法效果较好,-清晨排便前 1、地理分布 查成虫---夜间进行,查雌虫,小白色线头,隔天查,共三次。 蛲虫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常见人体寄生虫,国内各地人体感染也较普遍,尤其以幼儿园内 集体生活的儿童和小学生感染率为高。 2、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3、感染方式: 异体感染:经口感染 ;经吸入感染 自体感染:肛门-手-口感染 逆行感染 1、注意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2、对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进行普查普治,治疗药物可以用甲苯达唑等。 钩虫,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特点。成虫寄生肠道引起钩虫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及与贫血相关 的症状。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为严重。 寄生人体的主要虫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1、成虫 形状: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d)—呈“C”字形,美洲板口线虫(Na)—呈“S”形。 大小:虫体细长,约1cm。活体半透明,肉红色,死后灰白色。 成虫结构特点: 1)、顶端有一发达口囊。 2)、A.d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2对;N.a在口囊腹侧缘有板齿1对。 3)、咽管壁肌肉发达,肌细胞交替收缩,有利于吸取血液。 4)、头腺:抗凝素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 5)、咽腺:乙酰胆碱酯酶可破坏乙酰胆碱,降低宿 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 6)、交合伞: 雄虫末端膨大形成,内有肌性辐肋,其中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虫种鉴定的重要 依据。 7)、交合刺:十二指肠钩虫--两条平行,末端不会合,但看标本时会发生扭曲。 美洲钩虫--两条平行,末端合并,形成倒钩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A.d) 美洲钩虫(N.a) 体 型 前端与后端均向背面弯曲; 前端向背,后端向腹 体呈“C”型; 体呈“S”型 口 囊 腹侧前缘有2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 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圆形 ; 撑开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基部先分2支,每支远端再分2小支 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一刺末端呈钩状,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尾 刺(雌虫) 有 无 2、幼虫: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 3、虫卵:椭圆形,中等大小,壳薄,无色透明。 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 4 -8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1、感染: 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方式:经皮肤主动钻入(为主要的感染方式);经口食入;经胎盘输入 2、幼虫移行: 3、寄居 阶段:成虫 部位:小肠上段 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 4、离体: 阶段:虫卵 方式:随粪便排出。 (二)、在外界的发育 1、过程: 丝状蚴三大特性:向湿性、向上性、向温性 ,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以空 肠为主,以血液、淋巴液为食。 , 感染阶段:丝状蚴 , 感染途径:经皮肤 , 移行途径:皮肤---血管、淋巴管---肺---咽---小肠 , 蜕皮地点:土壤---土壤---小肠---小肠 , 离体阶段:虫卵 , 离体方式:随肠内容物 1、幼虫的致病作用:钩虫幼虫在侵入人体皮肤时,可引起钩蚴性皮炎,移行经过肺部时可引 起钩蚴性肺炎。(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钩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作用: 消化道症状:一般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上腹不适及隐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少 数患者出现”异嗜症”。 贫血:钩虫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贫血。患者长期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血象呈低色素小细 胞型贫血。 钩虫导致宿主失血的途径:虫体吸血(钩虫边吸血边很快从肛门排出血液);咬附点渗血;移 位伤口渗血(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移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会渗血); 偶尔出现 的肠段大出血。 1、病原学诊断 粪检: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为首选方法);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 查痰 : 痰液查钩蚴(感染后的2-3天) 2、免疫学诊断: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于钩虫产卵前的早期诊断。 1、地理分布:钩虫病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感染率较高。 2、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 3、流行因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农作物的关系 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驱虫主要用各种咪唑类药物,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噻苯达唑等。对严重贫血的病人应注 意补铁矫正贫血。 2、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3、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要赤脚下地劳动,必要时可涂防护剂,如含咪唑类药物的软膏或酒 精溶液。 1、 成虫 唇瓣内缘有细齿,口孔雄虫尾部向腹面卷曲,可见两根伸出的交合刺。 雌 虫 雄 虫 2.虫卵: (1)受精卵:宽椭圆形,大小45-75*35-50um。蛋白质膜,可因胆汁染色而呈棕黄色。 卵壳厚:(受精膜;壳质层:具有一定硬度;蛔甙层:具有调节渗透压作用) (2)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薄(无蛔甙层),内含大小不等,折光性强的卵黄颗粒(屈 光颗粒)。临床上30%病人只感染雌虫。 (3)脱膜卵:脱蛋白质膜的虫卵。 蛔虫为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 幼虫移行: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移行途径:小肠粘膜及粘膜下层---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小肠 蜕皮地点:卵内---肺泡内---肺泡内---小肠内 1. 幼虫的致病作用: 引起组织损伤(移行):肠粘膜损伤,临床表现闷痛。 蛔蚴性肺炎:常见,表现为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 成虫的致病作用: * 夺取营养: * 损伤肠粘膜:细齿和代谢产物。 * 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 * 并发症:要住院治疗。 3. 蛔虫性异位寄生:多见于幼虫,脑、肝、肾等。 蛔虫性并发症的诱因: 发热、肠道疾病、刺激性食物、服药不当及麻醉等。 蛔虫习性:钻孔,喜碱性。 常见的并发症有: *胆道蛔虫病; *肠梗阻 ; * 肠穿孔 腹膜炎;* 其它部位(心、肝、脑 等) 直接涂片法;虫卵浓集法 全球分布:13亿人感染 蛔虫感染分布广的原因: * 蛔虫产卵量大 * 生活史简单 * 虫卵抵抗力强:蛔甙层的保护作用 * 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 * 不良的卫生习惯 控制传染源:驱虫-甲苯达唑、乌梅汤;普查,普治。 切断传播途径: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粪便管理。管好水源。 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成虫:两种丝虫的形态相似,均为丝线状,乳白色,表皮光滑。马来丝虫小于班氏丝虫。由于 成虫寄生于淋巴管或淋巴结内,不易见到。 微丝蚴:丝虫不产虫卵,直接产出的幼虫叫微丝蚴,其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披无色透明的 鞘膜,体内有许多细胞核称体核,头端无核区二 称头间隙。 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发育,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发育。 1、在蚊体内的发育:当蚊虫叮吸微丝蚴阳性者的血液时,微丝蚴随血进入蚊胃,穿过胃壁, 经血腔进入胸肌,经2~4天发育成为蜡肠期幼虫、再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即丝状蚴,丝状蚴经血 腔到达蚊的下唇,当蚊再次叮刺吸血时,丝状蚴经吸血的伤口或正常的皮肤钻入体内。 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所需要的时间,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2、在人体内发育: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迅速进入附近的小淋巴管,再移行至较大的淋巴管 或淋巴结内发育为成虫。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 两种丝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 马来丝虫寄生在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多见于下肢。 * 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部淋巴系统外,还可寄生在深部淋巴系统中,主要为下肢、阴囊、精索、 腹股沟、腹腔、肾盂等。 马来丝虫病的特点为上、下肢的病变。班氏丝虫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系统的急性炎症和过敏反应。 * 急性淋巴管(结)炎、丹毒样皮炎 * 急性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 过敏反应 慢性期:由于急性期病变的发展和症状的反复发作,造成淋巴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和内皮细胞增 生等,使管腔变窄,最终导致淋巴管阻塞。由于阻塞部位不同,出现症状也不同。 1、象皮肿 2、乳糜尿:阻塞部位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 3、睾丸鞘膜积液 4、精索粗厚、附睾及睾丸肿大 晚上9时~次晨2时采血。*厚血膜法*新鲜血片法*浓集法 * 免疫学诊断 * 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班氏丝虫病的分布呈世界性,马来丝虫病的分布仅局限在亚洲。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的终宿主。 在我国班氏丝虫的主要传媒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的主要传媒是中华按蚊和嗜人按 蚊。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本文档为【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