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2017-10-07 40页 doc 113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本章提要:本章围绕植物营养的基本规律,介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吸收、运输和利用特点及影响其吸收与分配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理,即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和报酬递减律,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三项技术。 6.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6.1.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概念 6.1.1.1 植物体内元素的组成 新鲜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干物质又可分为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水分要占新鲜...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本章提要:本章围绕植物营养的基本规律,介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吸收、运输和利用特点及影响其吸收与分配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理,即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和报酬递减律,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三项技术。 6.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6.1.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概念 6.1.1.1 植物体内元素的组成 新鲜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干物质又可分为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水分要占新鲜植物体的75~95,,干物质占到5~25,。如果将新鲜植株中的水分烘干,剩下的部分为干物质,绝大部分是有机物,一般占干物质重的90~95,,其余的约占干物质重的5~10,是无机物。干物质经灼烧后,有机物质被氧化而分解,并以各种气体的形式逸出。这些气体的主要成份是碳(C)、氢(H)、氧(O)、氮(N)4种元素,植物体煅烧后不挥发的残留部分为灰分。其成分相当复杂,包括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硅(Si)、钠(Na)、钴(Co)、铝(Al)、镍(Ni)、钒(V)、硒(Se)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明,在植物体内可检出70多种矿质元素,几乎自然界里存在的元素在植物体内部都能找到。然而,由于植物种类和品种的差别,以及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的不同,都会影响植物体内元素的组成。如盐土中生长的植物含有钠(Na),酸性红黄壤上的植物含有铝(Al),海水中生长的海带含有较多的碘(I)等。从植物种类上来看,小麦、水稻等禾谷类植物中含硅多,马铃薯、甘薯中含钾多,豆科植物富含氮和钾。从不同器官比较,籽粒中氮、磷含量比茎秆高,而茎秆中的钙、硅、氯、钠和钾多于籽粒。这就说明,植物体内吸收的元素,一方面受植物的基因所决定;另一方面还受环境条件所影响。这也同时说明,植物体内所含的灰分元素并不全部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些元素可能是偶然被植物吸收的,甚至还能大量积累;但是,有些元素对于植物的需要量虽然极微,然而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植物体内的‎‎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非必需营养元素。 6.1.1.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essential element)的概念 通过营养溶液培养法来确定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是较为可靠的。方法是在培养液中系统地减去植物灰分中某些元素,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些缺少的元素,无疑是植物营养中所必‎‎需的。如省去某种元素后,植物照常生长发育,则此元素属非必需的。1939年阿诺(Arnon)和斯吐特(Stout)提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判断的三条: 第一,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第二,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其它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它的功能,只有补充它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第三,在植物营养上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并非由于它改善了植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作用。 当某一元素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则称为必需营养元素。目前确定了以下17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碳(C)、氢(H)、氧(O)和镍(Ni)。 6.1.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 6.1.2.1 按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组 在17种必需营养元素中,由于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不同(表6-1),可以分为大量营养元素、 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表6-1 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可利用形态及其较适宜浓度 营养 元化学 在干组织中的含量 植物可利用的 素 符号 形态 % Mg/kg 大碳 量氧 CO OHO HO 450,000 22 22-,营氢 C O H NO NH 450,000 60,000 34 45 45 6 1.5 0.2 1.0 --养氮 N P K H2PO4 HPO42 15,000 2,000 +元磷 K 10,000 素 钾 中 量钙 营Ca Mg 2+2+2-镁 Ca Mg SO 0.5 0.2 0.1 5,000 2,000 1,000 4养S 硫 元 素 -3+2+氯 Cl Fe Fe 2+-微铁 Mn H2BO3 -2+量锰 Cl Fe B4O72 Zn 2++营硼 Mn B Cu Cu 0.01 0.01 0.005 0.002 0.002 0.0006 100 100 50 20 20 6 -2+养锌 Zn Cu MoO42 Ni 0.00001 0.00001 0.1 0.1 元铜 Mo Ni 素 钼 镍 大量营养元素(macronutri‎‎ent) 大量营养元素一般占植株干物质重量的百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磷(P)、钾(K)6种。 (2) 微量营养元素(micronutrient) 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只占植株干物质重量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它们是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镍(Ni)8种。 (3)中量营养元素(nutrient between macronutrient and micronutrient) 中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占植株干物质‎‎重量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它们是钙(Ca)、镁(Mg)、硫(S)3种,有人也称这三种营养元素叫次量元素。 6.1.2.2 按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生理功能分组 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但营养元素之间在生理功能方面也有相似性,依此可以把营养元素分为以下四组。 (1)构成植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的营养元‎‎素,它们是C、H、O、N、S。结构物质是构成植物活体的基本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果胶物质等。而生活物质是植物代谢过程中最为活跃的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类脂、叶绿素、酶等。C、H、O、N和S同化为有机物的‎‎反应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过程。 (2)P、B和Si有相似的特性,都以无机阴离子或酸的形态而被吸收,在植物细胞中,它们或以上述无机形态存在或与醇结合形成酯类。 (3)K、Na、Ca、 Mg、 Mn和 Cl以离子形态从土壤溶液中被植物吸收,在植物细胞中,它们只以离子形态存在于汁液中,或被吸附在非扩散的有机阴离子上。 (4)Fe 、Cu、Zn 和 Mo(Ni)主要以螯合形态存在于植物中。 6.1.3 肥料三要素 6.1.3.1 必需营养元素的资源 在17种必需营养元素中碳、氢和氧是植物从空气和水中取得的。氮素除豆科植物可以从空气中固定一定数量的氮素外,一般植物主要是从土壤中取得氮素,其余的13种营养元素都是从土壤中吸取的,这就是说土壤不仅是支撑植物的场所,而且还是植‎‎物所需养分的供给者。进一步研究表明,不仅各种植物对土壤中各种元素的需要量不同,而且土壤供应各种营养元素的能力‎‎也有差异。这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种类和土壤形成时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它们在养分的含量上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的含量,更是差异悬殊。因此,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往往对植物产量‎‎有直接影响。 6.1.3.2 肥料三要素 在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之中,除了C、H、O外,N、P、K 3种元素是植物需要量和收获时所带走较多的营养元素,而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数量却又是最少的,一般归还比例(以根茬落叶等归还的养分量占该元素吸收总量的百分数)还不到10,,而一般土壤‎‎中所含的能为植物利用‎‎的这3种元素的数量却都比较少。因此,在养分供求之间不协调,并明显的影响着植物产量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逐步地提高植物的生产水平,需要通过肥料的形式补充给土壤,以供植物吸收利用。所以,人们就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或“植物营养三要素”或“氮磷钾三要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非常重视研究三要素的增产增质作用,这就促进了氮、磷、钾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补充了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亏缺,提高了产量。 6.1.4 必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 植物体在整个生育期中需要吸收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且数量有多有少,它们之间差异很大,也只有保持这样的数量和比例,植物体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为人类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量,否则某一种必需营养元素不足或缺乏,就会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导致生产最终没有产量的结果,所以,必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是紧密相关的。生产上,土壤中各种有效养分的数量并不一定就符合植物体的,往往需要通过施肥来调节,使之符合植物的需要,这就是养分的平衡。土壤养分平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单一施用氮肥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已表现出土壤缺磷、缺钾,或缺微量元素,破坏了养分平衡,植物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产量不可能再提高。我们把人为施肥造成的养分比例不平衡,称为养分比例失调。养分比例失调会严重影‎‎响植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体内代谢过程,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不同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但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代替,这就叫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差别,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别可达十倍、千倍、甚至十万倍,但它们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并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缺少大量营养元素固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缺少微量营养元素也同样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必然影响产量。例如植物体内氮素不足时,表现为植株生长慢,老叶先黄化‎‎,造成早衰减产;植物需要微量营养元素虽然很少,但也同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例如玉米缺‎‎锌时呈现“白苗病”,严重时不抽雄穗;油菜缺硼时,严重时幼苗死亡,轻者呈现“花而不实”症。 其次,各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着某些独特的和专一的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是不可代替的。即磷不能代替氮,钾不能代替‎‎磷。在缺磷的土壤只有靠施用磷肥去解决,而施用其它元素则无效,甚至会加剧缺乏,造成养分比例失调。因此,生产上,在考虑植物施肥时,必须根据植物营养的要求去考虑不同种类肥料的配合,以免导致某些营养元素的供应失调。 6.2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2.1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根系是植物体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根系来完成的。因而,植物根系的粗壮发达,生活力强,耐肥耐水是植物丰产的基础。 6.2.1.1 根吸收养分的部位 大多数陆生植物都有庞大的根系。据离体根研究,根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生组织区,大致离根尖1cm,这是因为,在营养结构上,内皮层的凯氏带尚未分化出来,韧皮部和木质部都开始了分化,初具输送养分和水分能‎‎力;在生理活性上,也是根部细胞生长最快,呼吸作用旺盛,而质膜正急骤增加的地方。就一条根而言,幼嫩根吸收能力比衰老‎‎根强,同一时期越靠近基部吸收能力越弱。 根毛因其数量多、吸收面积大、有粘性、易与土壤颗粒紧贴而使‎‎根系养分吸收的速度与数量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地增加。根毛主要分布在根系的成熟区,因此根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大约在离根尖10cm以内,愈靠近根尖的地方吸收能力愈强。 根系吸肥的特点决定了在施肥实践中应注意肥料施用的位置及深度。一般来讲,种肥(除与种 子混播的肥料外)施用深度应距种子一定距离和播种相适应的地方,而基肥则应将肥料施到根系分布最稠密的耕层之中(20cm左右)。在植物生长期间进行追肥时,也应根据肥料的性质和种植状况,把它施到近根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溶解度小的肥料(如磷肥)提高其溶解度,减少铵态氮的挥发和硝态氮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 6.2.1.2 根可吸收的养分形态 植物根能吸收的养分形态有气态、离子态和分子态3种(见表6-1)。气态养分有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硫和水汽等。气态养分主要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植物体内,也可以从多孔的叶子进入,即由气孔经细胞间隙进入叶内。 植物根吸收的离子态养分,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组,阳离子有NH4+、K+、Ca2+、Mg2+、Fe2+、Mn2+、Cu2+、Zn2+等;阴离子有NO3-、H2PO4-、HPO42-、SO42-、H2BO3-、B4O72-、M0O42-、Cl-等。 土壤中能被植物根吸收的分子态养分种类不多,而且也不如离子态养分易进入植物‎‎体,植物只能吸收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糖类、磷脂类、植酸、生长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一般认为有机分子的脂溶性大小,决定着它们进入植物体内部的难易。大多数有机物须先经微生物分解转变为离子态养分以后,才能较为顺利的被植物吸收利用。 6.2.1.3 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 研究表明,土壤中离子态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有3种,即截获、扩散和质流。 (1)截获(root interception) 截获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的H+和HCO3-与土壤胶体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直接交换而被根系吸收的过程。这种吸取养分的方式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土壤固相上交换性离子可以与根系表面离子养分直接进行交换,而不一定通过土壤溶液达到根表面。第二,根系在土体中所占的空间对整个土体来说是很小的,况且并非所有根的表面‎‎都对周围土壤中交换性离子能进行截获,所以仅仅靠根系生长时直接获得的养分也是有限的,一般只占植物吸收总量的0.2~10%,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2)扩散(diffusion) 扩散是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 浓度梯度而引起土壤中养分的移动。土壤中养分扩散是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植物不断从‎‎根部土壤中吸收养分,使根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相对降低,或者施肥都会造成根表土壤和土体之间的养分浓度差异,使土体中养分浓度高于根表土壤的养分浓度,因此就引起了养分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的扩散作用。 (3)质流(mass flow) 质流是因植物蒸腾、根系吸水而引起水流中所携带的溶质由土壤向根部流动的过程。其作用过程是植物蒸腾作用消耗了根际土壤中大量水分以后,造成根际土壤水分亏缺,而植物根系为了维持植物蒸腾作用‎‎,必需不断地从根周围环境中吸取水分,土壤中含有的多种水溶性养分也就随着水分的流动带到根的表面,为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 扩散和质流是使土体养分移至根表经常起作用的迁移方式。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所起的作用却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在长距离时,质流是补充养分的主要形式,而在短距离内,扩散作用则‎‎更为重要。如果从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来讲,硝酸态氮素移动性较大,质流可提供大量的氮素,但磷和钾较少。氮素通过扩散作用输送的距离比磷和钾要远得多,磷的扩散远远低于钾。 扩散作用受土壤中水分含量、离子浓度以及根的活力等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离子的扩散,据试验,当土壤含水量从4,提高到30,时,钾离子的扩散率就可以从40,提高到95,。土壤溶液中离子浓度越高,则根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就越大,扩散速度也就越快。反之,浓度差小,扩散速度就慢,养分运输的距离就短;植物根的活性也影响扩散作用,因为根的活性大时,需要的养分就多,养分扩散的速度就快,数量也多。而质流则和植物蒸腾率有关,蒸腾量大时,质流作用就加强。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土壤中的养分是可以迁移的,但其迁移的距离较短。在田间通常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土壤水运动的距离不过几个厘米,养分迁移的距离就可想而知,所以,施肥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6.2.1.4 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 迁移至根表的养分,还要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过程才能进入植物体内,养分种类不同,进入细胞的部位不同,其机制也不同。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离子进入根细胞可划分为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两‎‎种形式。 (1)被动吸收(passive uptake) 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养分可通过扩散、质流等方式进入根细胞。 ? 养分通过扩散、质流等形式进入根细胞。 截获也可以使养分进入根细胞内。 气体CO2、O2和H2O可以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也可由于空气流动,通过质流而进入植物体的根细胞内。 离子态养分也可通过离子的扩散或质流而进入‎‎根细胞内。不同离子在土壤中的扩散速率不同,其进入根细胞内的数量也就有差异。一般阴离子如NO3-和Cl-在土壤中扩散速率较阳离子快,进入细胞的就多。 当土壤中离子态养分较‎‎多、气温较高、植物蒸腾作用较大时,通过质流而进入根细胞的就多。 总之,离子态养分无论是通过截获、扩散或质流都能进入根细胞。但一般不进入细胞膜,对整个组织来说,一般不能通过内皮层。 ? 离子交换 试验表明,植物吸收离子态养分,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进入植物体内。一种是根系表面与土壤溶液之间的离子交换(图6-1),植物根的细胞壁带有较多的羧基,根部呼吸作用放出的CO2形成的碳酸,都能解离出H,离子,就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当然,根系分泌出的碳酸,解离后可以和土壤胶体上吸附性的离子进行交换(如图6-2)。 另一种是根系表面与土壤粘粒之间的离子交换,也称为接触交换。植物根和粘粒是紧密接‎‎触在 一起的,土壤粘粒与根系表面两者的扩散层水膜也是相重叠的,也就是说,由于离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断地运动着,在振动容积‎‎相重叠的情况下,离子间可以不通过溶液面直接进行交换,这就是接触交换。一般情况是根细胞外的氢离子和粘粒扩散层交‎‎换性阳离子进行交换(图6-3)。 图6-1 根上的H,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交换 图6-2 碳酸和粘粒所吸附的离子交换 图6-3 植物根与粘粒直接交换 不论那一种离子交换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属于养分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或是离‎‎子间的交换,其推动力是物理化学的,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关系较小,同时这种吸‎‎收交换反应是可逆的。因此被动吸收是植物吸收养分的简单形式。 (2)主动吸收(active uptake) 主动吸收又称为代谢吸收,是一个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且有选择性‎‎。之所以提出植物吸收养分还有主动吸收的机制,是因为有很多现象用被‎‎动吸收难以或不能解释。例如:? 植物体内离子态养分的浓度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出很多倍,有时竟高达十倍至数百倍,而且植物根系仍能不断‎‎地吸收这种养分,并不见养分有外溢现象。? 为什么植物吸收养分有高度选择性,而不是外界环境中有什‎‎么养分,就吸收什么养分。?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强度与其代谢作用密切相关,并不决定于外界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常表现出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强度就大,生长衰弱,吸收强度就小。 究竟养分如何进入植物细胞膜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真正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目前,从能量的观点和酶的动力学原理来‎‎研究植物主动吸收离子态养分,并提出载体学说(carrier theory),离子泵学说(ion pump theory)等,这里仅介绍载体学说的基本过程。 载体学说能比较完善的从理论上解释关于离子主动吸收中‎‎的3个基本过程,即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离子通过质膜以及在质膜中转移、和离子吸收与代谢作用的密切关系,这一学说能为多数人所接受。 载体学说的过程为离子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离子—载体复合体,然后向膜内侧转移,并将离子释放到细胞质内。 载体学说认为,离子态养分不易单独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而是要借助于载体把它们携带进去。正像一个人要过河,要借助于船运载一样,有船才能到达彼岸,到达彼岸后,船又可以回来运载,这样往复不断的把离子运到细胞膜内。当然,生物载体运载离子态养分的作用要比船载运人过河要复杂‎‎得多(图6-4)。 图6-4 载体运载离子通过质膜示意图 但对于离子半径大小相似、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相互间还存在着争夺载体的运载现象。例如, K+和NH4+,H2PO4,、NO3,和Cl,在被植物吸收时,彼此就有对抗现象。 主动吸收的离子只要细胞保持着活力,离子就不会释放出来,它们也不与外界环境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无机态养分通过根的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到达根细胞内,除少部分被根所利用外,大部分养分都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 6.2.1.5 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无机养分,也能吸收有机态养分。这是二十世‎‎纪初随着无菌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而得到证实的,当然植物并不是什么样的有机养分都能吸收,而主要是限于那些分子‎‎量小,结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同时也与被吸收的有机物性质有关。如大麦能吸收赖氨酸,玉米能吸收甘氨酸,大麦、小麦和菜豆能吸收各种磷酸已糖和磷酸甘油酸,水稻幼苗能直接吸收各种氨基酸和核苷酸以及核酸等。近年来,使用微量放射自显影的研究指出,以14C标记的腐殖酸分子能完整的被植物根‎‎ 所吸收,并可输送到茎叶中。 有机养分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可能是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透过酶作用下而进入细胞的,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根部细胞和动物一样,可以通过胞饮作用而吸收。所谓胞饮作用是指吸收附在质膜上含大分子物质的液体微滴或微粒,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小囊泡,逐渐向细胞内移动的主动转运过程(图6-5)。 图6-5 胞饮作用机制示意图 其过程是首先被吸进的有机物质粘附在质膜上‎‎(A、B),而后原生质膜先内陷(C、D),把许多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连同水分‎‎、无机盐一起包围起来,形成胞饮体的小囊(E)。泡囊逐渐向细胞内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胞饮体囊泡‎‎的膜,在细胞内可通过溶酶体的作用被消化或是破坏(F)。这样便释放出其内含物。 胞饮现象是一种需要能量的过程,但胞饮现象在植物细胞内不是经常发生的。它不是细胞对养分主动吸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不是逆浓度的主动吸收。可能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植物细胞才产生胞饮现象。 6.2.2 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根外营养是植物营养的一种方式,但只是一种辅助方式。生产上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植物叶、茎等地上器官上,称根外追肥。 6.2.2.1 根外营养的机理 根外营养的主要器官是茎和叶,其中叶的比例更大,因而,人们研究根外营养机制时多从叶片研究开始,一般认为叶部吸收养分‎‎是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最后通过质膜而进入细胞内。最近的研究认为:根外营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角质层‎‎上的裂缝和从表层细胞延伸到角质层的外质连丝,使喷洒于植物叶部的养分进入叶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 6.2.2.2 根外营养的特点 植物的根外营养和根部营养比较起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有些易被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如磷、锰、铁、锌等,根外追肥能避免土壤固定,直接供给植物需要;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赤霉素、B9等,施入土壤易于转化,采用根外喷施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2)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用32P在棉花上试验,涂于叶部,5min后各器官已有相当数量的32 P。而根部施用经15昼夜后32 P的分布和强度仅接近于叶部施用后5min叶的情况。一般尿素施入土壤,4~5天后才见效果。但叶部施用只需1~2天就可显出效果。由于根外追肥的养分吸收和转移的速度快,所以,这一技术可‎‎作为及时防治某些缺素症或植物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需要迅速补救营养或解决植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的有效措施。 (3)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据研究,根外追肥可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显著地促进酶活性,从而直接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也改善了植物对根‎‎部有机养分的供应,增强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4)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根外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只相当于土壤施用量的10~20,。肥料用量大大节省,成本降低,因而经济效益就高,特别是对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外追‎‎肥不仅可以节省肥料,而且还能避免因土壤施肥不匀和施用量过大所产生的毒害。 6.2.2.3 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 (1)溶液的组成 溶液组成决定于根外追肥的目的,小麦苗期由于土壤缺磷,致使根系发育不良,形成弱苗,及时喷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使麦苗由弱变壮正常生长。棉花苗期因受低温的影响,根系吸收能力弱,喷施尿素可增大叶面积,加强光合作用。为了促使禾谷类作物早熟可以在后‎‎ 期喷施磷钾,喷铁可防治果树黄叶病,喷锌防治苹果小叶病,喷硼对防治棉花、油菜的蕾而不花,花而不实都有良好的作用。 (2)溶液的浓度及反应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营养物质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叶片不受肥害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浓度,可提高根外营养的效果,尿素透过的速度与浓度无关,并比其它离子快10倍,甚至20倍;尿素与其它盐类混合,还可提高盐类中其它离子的通透速度。同时还要注意某些微量元素的有效与毒害的浓度差别很小,更应严格掌握,以免植物受害,溶液的pH值随供给的养分离子形态不同可有‎‎所不同,如果主要供给阳离子时,溶液调至微碱性,反之供给阴离子时,溶液应调至弱酸性。 (3)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 溶液湿润叶片时间的长短同样影响着根外追肥的效果。研究表明,保持叶片湿润的时间在30min至1h内吸收的速度快、吸收量大;要使养分能在叶茎上保持较长时间,一般喷施时间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下进行,可防止叶面很快变干。同时使用“湿润剂”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对提高喷施效果也有良好作用。 (4)叶片与养分吸收 象棉花、油菜、豆类、薯类等双子叶植物,因叶面积大,角质层较薄,溶液中的养分易被吸收;而稻、麦、谷子等单子叶植物,叶面积小,角质层较厚,溶液中养分的吸收比较困难,在这类植物上进行根外追肥要加大浓度。从叶片结构‎‎上看,叶子表面的表皮组织下是栅状组织,比较致密;叶背面是海绵组织,比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 孔道细胞也多,故喷施叶背面养分吸收快些。 (5)喷施次数及部位 不同养分在叶细胞内的移动是不同的。一般认为,移动性很强‎‎的营养元素为氮、钾、钠,其中氮,钾,钠;能移动的营养元素为磷、氯、硫,其中磷,氯,硫;部分移动的营养元素为锌、铜、钼、锰、铁等微量元素,其中锌,铜,锰,铁,钼;不移动的营养元素有硼、钙等。在喷施比较不易移动的营养元素时,必须增加喷施的次数,同时必须注意喷施部位,如铁肥,只有喷施在新叶上效果‎‎较好。每隔一定时期连续喷洒的效果,比一次喷洒的效果好。但是喷洒次数过多,必然会多用劳力,增加成本,因此生产实践中应掌握在2~3次为宜。 6.2.3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 通过根部或根外器官吸收的养分进入植物体后,除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外,大量的养分要进行短距离运输(即养分由表皮、皮层运至根中柱方向的截面运输过程)和长距离运输(即物质通过‎‎植物周身的维管系统在根部与地上部之间进行运移的过程),以提供植物其它器官和组织对养分的需要,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木质部运输和韧皮部运输,水和无机养分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也可以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而有机养分主要在韧皮部内向上和向下运输。 6.2.3.1 木质部运输(xylem transport)的机理 木质部运输是指养分及其同化物从根通过木质部导管或管胞运移至地上部的过程。其机理是,绝大多数的营养元素以无机离子的形式在木质部运转,离子在木质部导管里运输主要靠质流,是随蒸腾流向上运输的。如Ca和B的运转只能从根到叶子,而不能逆向往根运送,因此,Ca和B的运输主要取决于蒸腾质流。如果蒸腾小,Ca、B从土壤由根运输到顶尖的量不多,因此就可能发生缺素症状,木质部汁液运输的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离子,有些情况下木质部汁液运输氨基酸的量也很大,还有一些糖。 但是木质部导管壁上果胶带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特别是二价阳离子,因此它们的运输以离子交换为主。一般茎内汁‎‎液的离子浓度比根里要小得多。茎上部汁液里的离子浓度比茎基部里要稀得多,这是因为钙离子与其它阳离子的运‎‎输是以离子交换形式进行的缘故。 阳离子的交换吸附与细胞壁上负电荷密度有关。不同植物细胞壁上电荷的密度是不同的,双子叶植物负电荷多,而单子叶植物负电荷少,所以双子叶植物以阳离子交换为主,而单子叶植物主要靠质流。此外,还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高时,交换吸附和质流作用都加强。 6.2.3.2 韧皮部运输(phloem transport)的机理 韧皮部运输是指叶片中形成的同化物以及再利用的矿质养分通过韧皮部筛管运移到植物体其它部位的过程。养分从老组织到新组织的运输完全靠韧皮部运输。 怎样使韧皮部内养分进行运输,是植物营养学家一致关心的问题。目前提出了许多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例如,压力流动学说,质子?蔗糖共运学说,这里仅简要地介绍一下压力流动学说。 这个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有机物在筛管中随着液流的流动而移动,这种液流的‎‎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压力势的差异而引起的。所以称为压力流动学说。 例如光合作用形成大量的溶质(如糖分),积累于叶片细胞中,叶片细胞的渗透势就很低,根据渗透原理,木质部的水分就进入叶肉细胞,压力势加大;与此同时,根部生长区‎‎域不断地将糖分用于合成新细胞,或根部贮藏器官不断将糖合成淀粉等不溶性糖类,所以这些部分的可溶性糖类较少,吸水少,压力势相对也较小。根据两端压力差的原理,叶肉细胞的有机物便随着水分沿筛管不断地运‎‎输到根部的生长区域或贮藏区域。 6.2.3.3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再分配与再利用(reutilization) 养分进入植物体内后就参与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自己的生理和营养功能,由于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要求不同,环境中养分供应水平与程度也不一样,因而,植物体内的养分就会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使养分再分配与再利用。 植物不同生育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既是矿质元素的输入中心,也是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光合产物一般优先分配到生长中心。例如稻、麦分蘖期无机的与有机的同化物的分配中心是新生叶片、分蘖和根;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转向穗和茎;而在乳熟期,穗子几乎是同化物的唯一去向。 当然各种养分转移的情况和数量是不同的,一般N、P、S、Mg、K较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而B、Ca很难被再利用。 营养元素在韧皮部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韧皮部汁液中营养元素‎‎的浓度,由于韧皮部汁液中钾的浓度很高,因而钾能非常迅速地转移到植物的各个器官。镁在韧皮部汁液中浓度也相当高,在植物体内‎‎也较易活动。钙在韧皮部汁液中浓度很低,因为钙主要依靠蒸腾流向植株上部器官输送,所以钙在植株体内不易转移,缺钙首先表‎‎现在最幼嫩的叶子。同样,铁在植物体内的再移动和再利用程度很低,因此缺铁也首先出现在幼嫩的叶片和茎尖。 植物吸收的养分进入叶片后,需与细胞中的ATP结合,即被激活, 增加能量后,才能被再运输而重新转移。因此养分重新转移(重新分配)必须经过下列四个步骤:? 即细胞中与ATP结合被激活;? 共质体运输;? 运载到韧皮部; ? 在韧皮部中运输和分配到别处。 6.3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 植物吸收养分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植物生长的许多内外因素共同对养分吸收起着制约作用,其内在因素就是植物的遗传特性,而外部因素是气侯和土壤条件。 6.3.1 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 在许多栽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遭致死亡的地方,野生植物却能蓬勃生长。如在海滨偶尔还受海潮侵袭的地方,海蓬子连片‎‎生长,可是一般植物忍受不了这样高的含盐量;在pH值4.0左右的红黄壤土上,许多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而杜鹃和白茅却能正常绵延后代。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或品系,由于产量不同,尽管植株中养分浓度相差不大,但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却相差很大。杂交种和其它高产品种需肥量都高于常规品种,如果施肥量不足就不能发挥高产优势。一个品种的适应性广,往往需肥量低,产量低;反之,适应性差,对养分供应要求严格,往往产量较高。这些都是由植物营养基因的不同所‎‎决定的。 对植物营养基因的研究目前正处方兴未艾的时刻。威斯(1943)研究了两大品种,它们对铁的吸收有不同的速率,这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目前关于一个基因控制某种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研究‎‎已被植物营养学者和植物遗传学者所关注,成为世界研究热点之一。由不同植物营养基因型决定的不 同植物器官及生理差异决定着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运输与利用状况。 6.3.1.1 植物形态特征对吸收养分的影响 (1)根 根系有支撑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合成植物激素和其它有机物的作用,就吸收养分能力大小而言,根表面积和根密度与根的形态有关,包括根的长度、侧根数量、根毛多少和根尖数。单子叶植物的根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在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对养分的利用上也有差别。如禾本科牧草的根可以吸收粘土矿物层间的非交换性钾,而豆科牧草这种能力较弱。 根系吸收养分的潜力远远超过植物对养分的需要。所以,只要一小部分根系所吸收的养分就能满足整株植物的需要。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较低时,根系吸收的养分也能充分满足植物的需要。问题是在田间并不是所有根系都与土壤密切接触,因为根系穿过土壤时必然会遇到许‎‎多孔隙。因此,只有一部分根系在吸收水分和养分。 应该注意的是,养分也影响根的形态和分布,从而又影响养分的吸收。在养分供应良好的地方根系密度大;养分缺乏,根系生长受影响,如缺氮、缺镁或缺锰时,根系细而长。缺钾时根系不能发育。氮磷营养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氮磷营养促进地上部的生长比促进根系‎‎生长快,因而在良好的氮磷营养下,植物的根/冠比相对较小。钙和硼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在整个根系中, 一部分根若缺钙,则这部分根就死亡;缺硼时,根虽不遭致死亡,但停止生长。 (2)叶和茎 植物叶、茎不仅本身可由于形态大小、酸度、位置不同而造成吸收养分的能力不同,而且由于光合作用能力的不同造成可供吸收养分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从而也就影‎‎响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6.3.1.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对吸收养分的影响 (1)根系离子交换量 植物根系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 甚至还有较小的阴离子交换特性。根系的离子交换点位于质外体上。 据研究表明, 根系的阳离子交换70~90%是由细胞壁上的自由羧基引起的, 其余部分是由蛋白质或许还有细胞原生质产生的。这些都是由基因所控制的,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品种因‎‎基因不同则阳离子交换量也就不同。由于交换点与质外体上溶液的离子浓度保持平衡,因而这些交换点可影响离子通过质外体向质膜的运动。所以,根系的离子交换量与植物吸收养分有关。如Ca2+和Mg2+,随着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也增加。 (2)酶活性 植物吸收养分是个能动的过程, 是根据体内代谢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性吸收,因而与植物体内的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米切利克(1983)报道,植物对磷的吸收速率与植物体内磷酸酯酶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97。磷酸酯酶活性反映了植物根部所吸收的磷向地上部器官的转移状况。 再如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强烈影响着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与利用,传统的水稻水作都认为水稻前期不能利用硝态氮,但晚期旱育秧及水稻旱作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苗期体内也存在着较强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因此旱作条件下水稻一生均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硝态氮。 (3)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 激动素和脱落酸)和植物毒素,虽然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代谢活动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起着调节养分‎‎吸收和输送的作用,而它们的活性大小也是受控于相应的基因的,所以同样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3.1.3 植物生育特点对吸收养分的影响 (1)不同植物种类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 植物种类不同,体内所含的养分也不一样,这是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的。例如,烟草体内含钾多,叶用蔬菜含氮多。 某些植物对于有益元素的必需性很强烈。如水稻是硅的蓄积植物,水稻需要用硅来构成茎秆和叶片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以增强它的抗性和耐肥‎‎性。 许多植物对元素的形态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水稻,它生长前期是典型的喜铵植物。一些喜酸植物,例如酸模,在代谢过程中能形成有机酸的铵盐来消除氨的毒害,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铵盐而不 会中毒。 (2) 植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 植物的生育阶段是体内代谢活动阶段性在形态上的反应,在各生育阶段,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少,吸收强度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逐渐增加,往往在雌性器官分化期达吸收高峰,到了成熟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渐趋减少,但从单位根长来说养分‎‎吸收速率总是幼龄期较‎‎高(表6-2)。 -1-1表6-2 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微摩尔?米 根长?日) 苗龄(天) N P K Ca Mg 227 32 19 11.3 0.90 53 12.4 144 5.2 13.8 1.6 20 30 40 50 11 5.7 0.86 0.66 8.0 4.8 0.56 0.37 0.90 0.78 60 100 4.2 0.37 0.23 1.6 0.2 0.20 0.08 0.56 0.29 (Mengel和Barber,1974) 在整个生育期中,根据反应强弱和敏感性可以把植物对养分的反应分为营养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所谓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大多数植物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如冬小麦在幼苗始期、棉花和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氮的营养临界期,对于水稻来说为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棉花在现蕾初期;小麦、玉米为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水稻对钾的营养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 在植物的生育阶段中,施肥能获得植物生产最大效益的时期,叫做肥料最大效率期。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产量提高效果将非常显‎‎著。据试验表明,玉米的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油菜为花苔期;棉花的氮、磷最大效率期均在花铃期;对于甘薯,块根膨大期是磷钾肥料的最大效率期。 植物吸收养分有年变化、阶段性变化‎‎,还有日变化,甚至还有从几小时至数秒钟的脉冲式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是植物内在基因的外在表现。如果环境条件符合上述基因性变化,将大大促进植物生长。改变外在环境条件,适应这种基因性变化可以获得高产‎‎。 (3)植物不同的生长速率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 植物的生长速率不同,对养分吸收的多少也不同,生长速度小的植物,即使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施用肥料的‎‎增产效果较差;相反,生长速度大的植物,如果处在贫脊的土壤上,生长受到阻碍,产量也受影响,施用肥料能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6.3.2 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在自然条件下,每时每刻受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它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对养分的吸收一直受到气候条件的控制,因此,光照、温度、通气、酸碱度、养分浓度和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和强度。 6.3.2.1 光照 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耗能的过程,根系养分吸收的数量和强度受地上部往地下部供应的能量所左右,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度大,吸收的能量多,产生的生物能也多,养分吸收的‎‎也就多。反之,光照不足,由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能也就少,养分吸收的数量和强度就少,所以光照是植物养分吸收与同化的原动力。当然,光合作用也需要营养元素的参与,因此,光照与营养元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有些营养元素还可以弥补光照的不足,例如,钾肥就有补偿光照不足的作用。 光由于影响到蒸腾作用,因而也间接地影响到靠蒸腾作用而吸收的养分离子。 6.3.2.2 温度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都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研究表明,大多数植物根系吸收养分要求的适宜土壤温度为15~25?。在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根系吸收养分加快,吸收的数量也增加。在低温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养分吸收的数量也随之减少,当温度低于2?时,植物只有被动吸收,因为在这种低温下,植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当土温超过‎‎30?以上时,养分吸收也显著减少,若土温超过40?,吸收养分急剧减少,因为温度过高根系迅速老化,体内酶变性,吸收养分也趋于停止,严重时细胞死亡。细胞膜在高温下透性增加,养分常有外渗现象。 有试验表明,低温影响阴离子吸收比‎‎阳离子明显,可能是由于阴离子的吸收是以主动吸收为主。低温影响植物对磷、钾的吸收比氮明显。所以植物越冬时常须施磷肥,以补偿低温吸收阴离子不足的影响。钾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所以,越冬植物要多施磷、钾肥。不同植物吸收养分对温度的反应也‎‎不同,如低温会明显影响燕麦、四季萝卜对磷的吸收;而对黄瓜、葱、萝卜的影响则较小。 温度在6~12?及24~30?时。大麦吸收K,的数量比在12~24?时要少得多。栽培早稻常用尼龙育秧保温,晚稻生育后期如遇低温,常灌深水保‎‎温。在夏季高温时,常采用日灌夜排来降低土温,目的都是为了调节土温,以适应水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 各种植物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就水稻而言,其适宜水温为30~32?。温度过高过低,均要影响对‎‎养分的吸收。其中影响较显著的有Si、K、P和NH4+,而Ca、Mg则影响较少。大麦根际土温以18?较好。如温度过低,影响K、P的吸收最为明显,对Ca、Mg影响则较小。氮的吸收因形态而有差别,低温影响硝态氮的吸收远远大于铵态氮。其它植物最适根际土温:棉花为28~30?,马铃薯为20?,玉米为25~30?,烟草为22?,番茄为25?。 6.3.2.3 通气 大多数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好氧过程,良好的土壤通气,有利植物的有氧呼吸,也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图6-6是大麦离体根培养在不同氧张力下吸收磷的‎‎情况。图6-6指出氧张力在2~3,,大麦吸收磷就达到最高值,其它养分如NO3-、NH4,、K,、Mg2,和Cl-都有类似情况。因为有氧吸收可形成较多的三磷酸腺苷,供阴、阳离子的吸收。反之土壤排水不良,呈嫌气状态,植物吸收养分垂直下降,甚至出现养分倒流(外溢)现象。在淹水情况下,植物叶色发黄,持续淹水,植株窒息死‎‎亡,就是由于缺氧不能进行有氧吸收而嫌气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它们所形成的终极产物如乙烯、甲烷、硫化物,氰化物,丁酸和其它脂肪酸大量积累,抑制呼吸作用导致死亡。某些植物如水稻、芦苇等,在淹水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是因为它们的叶部和茎‎‎杆有特殊的构造能进入氧气,并向根部运输供植物利用。 图6-6 大麦离体根培养在不同氧张力下吸收磷的情况 6.3.2.4 酸碱度 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度常影响植物对养分离子形态的吸收和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 酸性反应中,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表6-3是番茄吸收NH4,-N和NO3--N的培养试验,在pH4.0~7.0范围内,培养液的pH值越低,则使阴离子NO3--N的吸收增加;反之则阳离子NH4+-N的吸收增加。 +-表6-3 pH对番茄吸收NH4-N和NO3-N的影响 离子吸收量mg,100g鲜重,6h 培养液的pH +-NH-N NO-N 总 N 43 4.0 5.0 6.0 3.4 4.2 4.6 6.6 4.8 5.9 4.1 3.0 8.2 10.1 8.7 9.6 7.0 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度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在石灰性土壤上,土壤pH值在7.5以上,施入的过磷酸钙中的H2PO4-离子常受土壤中钙、镁、铁等离子的影响,而形成难溶性磷化合物,使磷的有效‎‎性降低。在石灰性土壤上,铁的有效性降低,使植物常常‎‎出现缺铁现象。在盐碱地上施用石膏,不仅降低了土壤中Na+的浓度,同时,Ca2+的存在还可消除Na+等单一盐类对植物的危‎‎害。总之,由于土壤溶液pH值的不同,其中一些离子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养分的有效性也就产生了差异,最后必然反映在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上。图6-7是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关系图。 从图6-7中可以看出,各种养分有效性最高的pH范围并不相同。但大多数养分在pH6.5~7.0时其有效性最高或接近最高。因此这一范围通常认为是最适pH范围。 图6-7 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 (带的宽窄表示有效养分的多寡) 各种植物对土壤溶液的酸碱度的敏感性不一样。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江西甘家山红‎‎壤试验结果:大麦对酸度最敏感,金花菜、小麦、大豆、碗豆次之,花生、小米又次之,芝麻、黑麦、荞麦、 萝卜菜、油菜都比较耐酸,而以马铃薯最耐酸。茶树只宜于在酸性红壤中生长。植物对土壤碱性的敏感性也有类似情况。田菁耐碱性较强,大麦次之,马铃薯不耐‎‎碱,而荞麦无论酸、碱都能适应。。 6.3.2.5 水分 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迁移和植物‎‎吸收养分等都和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适宜时,养分释放及其迁移速率都高,从而能够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和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据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陕西红油土和黄绵土不同含水量32P扩散移动的研究证明,土壤水分含量与磷的扩散系数呈正相关。应用示踪原子研究表明,在生草灰化土上,冬小麦对硝酸钾和硫酸铵中氮的利用率,湿润年分为43~50,,干旱年分为34,;当土壤含水量低时,无机态养分的浓度相对提高,直接影响植物根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反之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一方面稀释土壤中养分的浓度,加速养分的流失,另一方面会使土壤下层的氧不足,根系集中生长在表层,不利于吸收深层养分,同时有可能出现局部缺氧而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施肥的 增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土壤含水量有很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水肥耦合关系,(图6-8)。 图6-8 玉米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施用氮肥的产量 图6-8表明,当土壤水势为2.0bar时,每公顷施氮肥100kg ,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再施氮肥,仍有少量增加,以后反而减产。水势为1.6bar时,相同施氮量的产量均比2.0bar时高,施氮200kg 是该水分含量时的最高值。当水势为1.0bar时,施氮量至300 kg后才不再增产。当水势为0.5或0.2bar时,在同样氮量施用下,玉米增产不断增加,但增产幅度不断减少。土壤含水量在0.2~0.5bar范围内,氮肥的增产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明显地‎‎看出同一施氮量不同含水量,产量结果不一样,含水量越高产量越高;适宜的含水量和施氮量能获得最高产量,这一组合就是最适水肥偶合。 6.3.2.6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不仅养分浓度影响植物的吸收,而且各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影响着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从已有的研究结果可知,离子间的相互关系中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有离子拮抗作用和离子协同作用。这些作用都是对一定的植物和一定的离子浓度而言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离子协同作‎‎用反而会变成离子拮抗作用。 离子拮抗(ion antaganism)作用是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据试验,K+ 、Cs+和 Rb+ 彼此之间都有拮抗作用;NH4+对Cs+也有这种作用,但不及K+、 Rb+、 Cs+那样明显。二价离子之间同样有此作用,据用大麦和玉米为材料的试验表明,Ca2,对Mg2+ 有抑制作用,如果同时存在Ca2+、 K+ ,则大豆对Mg2+的吸收所受的抑制作用就显著的增加。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之间也有拮抗‎‎ 作用,如水稻吸收K,离子能减少对 Fe2+ 离子的吸收。一般来讲,一价离子的吸收比二价离子快,而二价离子与一介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比一价离子与一价离子之间所表现的要复杂的多。此外阴离子‎‎如Cl,与Br-之间, H2PO4- 、NO3- 和Cl-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离子协同(ion synergism)作用是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或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阴离子H2PO4- 、NO3- 和SO42-均能促进阳离子的吸收‎‎,这是由于这些阴离子被吸收后,促进了植物的代谢作用,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有机酸,故能促使大量阳离子K+、Ca2,、Mg2,等的吸收。阳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典型的是维茨效应,据维茨(Viets)研究,溶液中Ca2,、Mg2,、Al3,等二价及三价离子,特别是Ca2,离子,能促进K+、Rb+以及Br-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吸收到根内的Ca2,离子并无此促进作用。根据这些事实,认为Ca2,离子的作用是影响质膜,并非影响代谢,通常这一作用称为“维茨效应”。试验证明,Ca2,离子非但能促进K+离子的吸收,而且还能减少根中阳离子的外渗。氮常能促进磷的吸收,生产上氮磷配合使用,其增产效果常超过单独作用正是由于氮磷常有正交互效果所致。 6.4 施肥的基本原理 施肥有经验施肥和科学施肥。古代的传统施肥都是经验施肥,它是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研究工作者试验研究的科学技术。西周时期,我国农民就知道用粪肥了。西汉的《汜胜之书》就叙述了 施肥技术分为基肥和追肥;随着生产的发展,对合理施肥的认识日益‎‎深化,南宋陈旉的《农书》中也曾把用粪比作用药。清代的《知本提纲》在施肥方法上讲究与耕、灌相结合,并指出施肥要注意“时宜”、“土宜”和“物宜”。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对于肥料的施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施肥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独特的创造,如地力常新‎‎论,三宜施肥(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概念等。 到了19世纪,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欧洲文艺复兴,西方许多学者曾对植物营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1840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开始了科学施肥的新阶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揭示并集成了一系列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方面的规律性材料。如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最适因子律和报酬递减律等。这些学说和规律,反映了施肥实践中存在的客观事实,至今在施肥上仍有指导意义。 6.4.1 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ent returns)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根据索秀尔(Saussure)、施普林盖尔(Sprengel)等人的研究和他本人的大量化学分析材料,认为植物仅从土壤中摄取为其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得这些养分物质在土‎‎壤中贫化。但土壤贫化程度因植物种类而不同,进行的方式也不一致。某些植物(例如碗豆)主要摄取石灰(Ca),其它一些则大量摄取钾,另外一些(谷类作物)主要摄取硅酸,因此,植物轮换茬‎‎只能减缓土壤中养分物质的贫竭和较协调地利用土壤中现存的养分源泉。如果不正确地归还植物从土壤中所摄取的全部物质,土壤迟早是要衰竭的。要维持地力就必须将植物带走的养分归还于土壤,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养分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这就是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其要点是为恢复地力和提高植物单产,通过施肥把植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 自从养分归还学说问世之后,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化肥工业,而且使农民知道要耕种并持续不断的高产就得向土壤施入肥料。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在以后近代科学施肥中也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土壤测试施肥技术(soil testing)。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表6-4),几种营养元素的归还程度大体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3个等级。其中,氮、磷、钾属于归还程度低的元素,是要重点补充的。但对豆科植物来讲,因有根瘤共生,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种植豆科植‎‎物时对归还氮素的要求就不像谷类植物那样迫切。属于中度归还的是钙、镁、硫、硅等养分,虽然植 物地上部分所取走的数量大于根茬残留给土壤的数量,但是,随土壤和植物种类不同‎‎,施肥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在华北石灰性土壤上,含有较多的碳酸钙和硅酸盐,即使种植喜钙的豆科植物也不必考‎‎ 虑归还钙质,种植需硅较多的禾本科植物以前不必考虑归还硅质,但随着稻麦产量的越来越提高,目前和今后势必也将考虑归还硅质的问题。而在华南缺钙的酸性土壤上,则必须施用石灰。至于高度归‎‎还的铁、铝、锰等元素,其归还比例甚至可以高达60~70,,同时,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必要以施肥方式补充了。 ,表6-4 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 归还程度 归还比例(,) 需要归还的营养元素 补充要求 低度归还 ,10 10~30 ,30 氮、磷、钾 钙、镁、重点补充 依土壤 中度归还 硫、硅 铁、铝、锰 和植物而定 不必 高度归还 要归还 供试植物有:大麦、小麦、玉米、高梁和花生5种。 ,归还比例是指以根茬方式残留于土壤的养分量占养分吸收总量的百分数。 至于归还养分的数量,还应该根据田间的校验来确定,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6.4.2 最小养分律(law of the minimum) 李比希提出“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和“养分归还学说”之后,曾引发了一门巨大的化学肥料工业。为了有效的施用化学肥料,李比希在自己的试验基础上,于1843年又创出了最小养分律。按李比希自己的说法是“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就是施肥的“木桶理论”。最小养分律是科学施肥的重要理论之一。当代的平衡施肥理论就是以李比希‎‎的最小养分律为依据发展建立的。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施肥原理的正确性。50年代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缺氮,氮就是当时限制产量提高的最小养分,所以那时增施氮肥,其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到了60年代末,随着氮肥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施氮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少田块的化学氮肥施用数量逐年增加,植物对氮素的需要也初步得到满足。到60年代末,再增施氮肥,就出现了增产效果不显著的现象。这时,土壤供磷相应不足,于是磷就成了当时限制产量提高的最小养分。所以,在施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植物产量就大幅度增加。进入70年代,随着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秸秆移出农田,植物对养分的需要量也愈来愈多,例如,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开始出现单施氮‎‎、磷肥也不能大幅度增产的现象。相反,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对不少植物却能持续增产,这就是说,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土壤供钾不足已成了限制产量再提高的新的最小养分。进入80年代钾在北方一些低钾土壤和经济植物和高产田上也成为限制因素。80年代末微量元素在一些土壤和植物上成为新的最小养分。生产上及时‎‎注意最小养分的出现并‎‎不失时机的予以弥补,使得产量持续不断的增产,但是在应用最小养分方面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含量相对最少的养分, 第二,补充最小养分时,还应考虑土壤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其他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 第三,最小养分是可变的,它是随植物产量水平和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平衡而变化。必须经常进‎‎行土壤养分的测定,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的变化,及时通过科学施肥平衡和调整。 6.4.3 报酬递减律(law of the diminishing returns) 早在18世纪后期,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A.R.J.Turgot)和安德森(J.Anderson)同时提出了报酬递减律这一条经济规律。目前对该定律的一般描述是: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到一个“拐点”时,投入量再增加,则肥料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亦即最初的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 单位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这一定律的诞生对工业农业及其它行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最先引入到农业上的是德国土壤化学家米切利希(Mitscherlich)等人,在20世纪初,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燕麦施用磷肥的砂培试验,深入研究了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随着施肥剂量的增加,所获得的增产量具递减的趋势,得出了与报酬递减律相吻合的结论(表6-5)。 表6-5 燕麦磷肥试验(砂培) 施磷量 (PO)干物质 (g) 用公式的 计每0.05gP2O的 增255 g) 算值 产量(g) 0.00 0.05 0.10 9.8?0.50 9.80 18.91 - 9.11 7.73 5.99 0.20 0.30 0.50 19.3?0.52 26.64 38.63 4.25 2.57 0.34 2.00 27.2?2.00 47.12 57.39 41.0?0.85 67.64 43.9?1.12 54.9?3.66 61.0?2.24 (引自《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中文版1979.P40 米切利希的试验证明:第一,在其它技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磷量的逐渐增加,燕麦的干物质量也随之增加,但干物质的增产量却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这与报酬递减律相一致。第二,如果一切条件都是理想的,植物就会产生某一最高产量;相反,只要某一任何主要因素缺乏时,产量便相应减少。 要强调指出的是,报酬递减律和米切利希学说都是有前提的,它们只反映在其它技术条件相对稳定情况下,某一限制因子(或最小养分)投入(施肥)和产出(产量)的关系。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一技术条件有了新的‎‎改革和突破,那么原来的限制因子就让位于另一新的因子,同样,当增加新的‎‎限制因子达到适量以后,报酬仍将出现递减趋势。充分认识报酬递减规律,在施肥实践‎‎中,就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利用率,发挥肥料的最大经济效益。 6.5 施肥技术 化肥利用率低,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一般的施肥方法条件下氮肥的利用率为35~40%,磷肥的利用率更低,一般为10~25%。据报道,近年来化肥生产量在不断增长,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产量‎‎并没有象五、六十年代那样随之大幅度增加。统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五、六十年代每公斤氮肥可以增加稻谷15~20公斤,小麦10~15公斤,玉米20~30公斤,1981~1983 表6-6 不同植物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的大致数量 从土壤中吸取氮、磷、钾的数量(kg) * 作物 收获物 N PO KO 252 水稻 稻谷 2.1~2.4 1.25 3.13 大 田 作 物 冬小麦 籽粒 3.00 1.25 2.50 春小麦 籽粒 3.00 1.00 2.50 大麦 籽粒 2.70 0.90 2.20 荞麦 籽粒 3.30 1.60 4.30 玉米 籽粒 2.57 0.86 2.14 谷子 籽粒 2.50 1.25 1.75 高梁 籽粒 2.60 1.30 3.00 甘薯 块根** 0.35 0.18 0.55 马铃薯 块茎 0.50 0.20 1.06 大豆*** 豆粒 7.20 1.80 4.00 碗豆 豆粒 3.09 0.86 2.86 花生 荚果 6.80 1.30 3.80 棉花 籽棉 5.00 1.80 4.00 油菜 菜籽 5.80 2.50 4.30 芝麻 籽粒 8.23 2.07 4.41 烟草 鲜叶 4.10 0.70 1.10 大麻 纤维 8.00 2.30 5.00 甜菜 块根 0.40 0.15 0.60 黄瓜 果实 0.40 0.35 0.55 茄子 果实 0.81 0.23 0.68 架云豆 果实 0.30 0.10 0.40 蕃茄 果实 0.45 0.50 0.50 胡萝卜 块根 0.31 0.10 0.50 蔬 菜 萝卜 块根 0.60 0.31 0.50 作 物 卷心菜 叶球 0.41 0.05 0.38 洋葱 葱头 0.27 0.12 0.23 芹菜 全株 0.16 0.08 0.42 菠菜 全株 0.36 0.18 0.52 大葱 全株 0.30 0.12 0.40 柑橘(温州蜜果实 0.60 0.11 0.40 柑) 果 树 梨(20世纪) 果实 0.47 0.23 0.48 柿(富有) 果实 0.59 0.14 0.54 葡萄(玫瑰露) 果实 0.60 0.30 0.72 苹果(国光) 果实 0.30 0.08 0.32 桃(白凤) 果实 0.48 0.20 0.76 *包括相应的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养分数量。 **块根、块茎、果实均为鲜重,籽粒为风干重。 ***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主要借助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从土壤中吸取的氮素仅‎‎占1/3左右。 的每公斤N肥增产小麦10公斤,稻谷9.1公斤,玉米13.4公斤,近10年(1999年)的结果则为每公斤N肥增加粮食5~8公斤。进入二十世纪末,一些地区化肥用量大增,造成减产现象,使肥效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施肥方法不当和不讲究施肥技术是导致肥效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经济合理地施肥,提 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肥料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已成为今后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施肥技术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肥料养分配比的确定等内容,而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是合理施肥的中心问题。 6.5.1 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的确定要受到植物产量水平、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技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确定施肥量的方法也很多,诸如,养分平衡法,田间试验法等,这里仅以养分平衡法介绍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6.5.1.1 施肥量确定的依据 (1)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 土壤肥力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基础,某一种植物计划产量多高要依据当地的综合因素而确定, 不可盲目过高或过低,确定计划产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以当地前3年植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再增加10~15%的产量作为计划产量。不同植物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每形成一定数量的经济产量,所需养分总量是不相同的(表6-6)。 按照计划产量,参考表6-6可以按下列公式算出植物计划产量所需要氮、磷、钾的总量。 (2)土壤供肥量 土壤供肥量是指植物达到一定产量水平时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量(不含施用的肥料养分量)。获得这一数值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讲,土壤的供肥量多以该种土壤上无肥区全收获物中养分的总量来表示,各地应按土‎‎壤类型,对不同植物进行多点试验,取得当地的可靠数据后,按下式估算土壤供肥量: (3)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是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它是合理施肥的一个重要,也是计算施肥量时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的化学分析结果按下式求得: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植物地上部分该元素的吸收量—无肥区植物地上部分该元素的吸收‎‎量)/所施肥料中该元素的总量]×100 例如:某农户麦田每亩施用磷肥折合P2O5为4kg,施磷小区每亩小麦收获物中含P2O56kg,未施磷肥小区每亩小麦收获物中P2O55kg,其磷肥利用率为: 计算肥料利用率的另一种方法为同位素法,直接测定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进入植物体的数量,而不必用上述差值法计算。 6.5.1.2 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知道了实现计划产量所需的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和将要施用的肥料利用率及该种肥料中某一养分的含量,就可依据下面公式估算出计划施肥量: 估算实例:某农户麦田前3年平均产量为365kg,该地块无氮对照区小麦产量为150kg,现有碳酸氢铵和猪圈肥,试估算实现小麦计划产量, 每亩约需施用多少猪圈肥和碳酸氢铵, 估算步骤:(1)计划产量确定: (2)实现计划产量的需肥量确定:根据表6-6可知,实现100公斤小麦籽粒需 (4)需要通过施用肥料补充的氮量: (5)估算实现计划产量施肥量: 假设以氮素需要补充施用量的2/3作基肥,需氮量为7.5×2/3=5kg。 按优质猪圈肥含氮0.5%,当季肥料中氮素利用率为25%计算, 则每亩需施优质猪圈肥的数量为: 剩余的氮素量为7.5×1/3=2.5kg,按碳酸氢含量为17%,肥料利用率为30%计算,则每亩需施碳酸氢铵量为: 磷、钾肥料施用量也可按上述方法估算。 6.5.2 施肥时期的确定 掌握植物的营养特性是实现合理施肥的最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的植物种类其营养特性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其营养特‎‎性也是各异的,只有了解植物在不同生育期对营养条件的需求特征,才能根据不同的植物及其不同的时期,有效地应用施肥手段调节营养条件,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植物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在这些阶段中,除前期种子营养阶段和后期根部停止吸收养分的阶段外,其它阶段都要通过根系或叶等其它器官从土壤中或介质中吸收养分,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叫植物的营养期。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从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要求的时期,叫做植物的阶段营养期。例如,冬小麦越冬前吸收的养分以氮为主,磷次之,钾最少。返青后,吸收养分的数量猛增,直至孕穗、开花期,氮、磷的吸收仍占相当比例,开花以后,磷的吸收明显下降,而氮到乳熟期还有占总量的20%被吸收,到开花期钾已停止吸收。 棉花, 三叶以前需养分数量极少,而现蕾以后,吸收养分的数量迅速增加,大约占总量的36%的氮,65% 左右的磷和80%左右的钾是在开花以后吸收的。 不仅各种植物吸收养分的具体数量‎‎不同,而且养分的种类和比例也有区别,如冬小麦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1:3,棉花为1:0.4:0.93。不同植物养分吸收高峰‎‎也有差别,如小麦吸收养分高峰,特别是氮大致在拔节期,而开花期所需的养分则有所下降,棉花吸收氮素高峰约在现蕾开花期‎‎。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植物不同营养期对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要求不一样,因此,对产量和投资效益影响也不同,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在植物营养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如能及时满足这两个重要时期对养‎‎分的要求,就能显著地提高植物产量。所以,农业生产上非常注意这些关键时期的施肥,从而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植物对养分的要求虽有其阶段性和关键时期,但决不能忘记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任何一种植‎‎物,除了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外,在各个生育阶段中适当供给足够的养分都是必需的。忽视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也会受影响。因此,重视不同植物施肥的各个环节,才能为植物丰产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最终得到较高的产量。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营养情况与一年生植物有所不同,特别是果树,其营养期一般需要几年到几十年,大致分为幼苗期、结果前期、结果期和衰退期。各期对养分的要求不同,苗期对氮的反应比较敏感,氮多抑制根系发育。而磷却能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发育。结果前期是营养体旺盛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氮、磷、钾养分。结果期 大量的养分既要用于结果,又要有一定‎‎量养分用于营养生长,需要养分更多。衰老期应以促进树木更‎‎新为主,为了抽出粗壮的枝条,应加强氮营养。 6.5.3 施肥时期(或种类)与方法的确定 6.5.3.1施肥时期(或种类) 植物有营养期且有阶段营养期,在植物营养期内就要根据苗情而施肥,所以施肥的任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对于大多数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来说,施肥应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3个时期(或种类)。每个施肥时期(或种类)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1)基肥(basal fertilizer) 群众也常称为底肥,它是在播种(或定植) 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其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培肥和改良土壤,另一方面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养分。通常多用有机肥料,配合一部分化学肥料作基肥。基肥的施用应按照肥土、肥苗、土肥相融的原则施用。 (2)种肥(seed fertilizer) 是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其作用是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因此,种肥一般多用腐熟的有机肥或速效‎‎性的化学肥料以及细菌肥料等。同时为了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近时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应尽量选择对种子或根系腐蚀性小或毒害轻的肥料。凡是浓度过大、过酸或过碱、吸湿性强、溶解时产生高温及含有毒性成分的肥料均不宜作种肥施用。例如碳酸氢铵、硝酸铵、氯化铵、土法生产的过磷酸钙等均不宜作种肥。 (3)追肥(top dressing) 是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 其作用是及时补充植物在生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以促进植物进一步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一般以速效‎‎性化学肥料作追肥。 6.5.3.2 施肥方法 (1)撒施(broadcasti‎‎ng) 撒施是施用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方法,即把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把肥料翻入土中。凡是施肥量大的或密植植物如小麦、水稻、蔬菜等封垄后追肥以及根系分布广的植物都可采用撒施法。 (2)条施(band application) 也是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方法,即开沟条施肥料后覆土。一般在肥料较少的情况下施用,玉米、棉花及垄栽红薯多用条施,再如小麦,在封行前可用施肥机或耧把肥料耩入土壤。 (3)穴施(hole application) 穴施是在播种前,把肥料施在播种穴中,而后覆土播种。其特点是施肥集中,用肥量少,增产效果较好,果树、林木多用穴施法。 (4)分层施肥(separated layer fertilization) 将肥料按不同比例施入土壤的不同层次内。例如,河南的超高产麦田将作基肥的70%氮肥和80%的磷钾肥撒于地表随耕地而翻入下层,然后把剩余的30%氮和20%磷钾肥于耙前撒入垡头,通过耙地而进入表层。 (5)随水浇施(application together with watering) 在灌溉(尤其是喷灌)时将肥料溶于灌溉水而施入土壤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追肥方式。 (6)根外追肥(foliar fertilization) 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植物叶面,以供植物吸收。此法省肥、效果好,是一种辅助性追肥措施。 (7)环状和放射状施肥(ring application) 环状施肥常用于果园施肥,是在树冠外围垂直的地面上,挖一环状沟,深、宽各30~60cm(图6-9),施肥后覆土踏实。来年再施肥时可在第一年施肥沟的外侧再挖沟施肥,以逐年扩大施肥范围。放射状施肥是在距树木‎‎一定距离处,以树干为中心,向树冠外围挖4~8条放射状直沟,沟深、宽各50cm,沟长与树冠相齐,肥料施在沟内(图6-10),来年再交错位置挖沟施肥。 平面图 断面图 图6-9 环状施肥示意图 平面图 断面图 图6-10 放射状施肥示意图 6.5.3.8 其它施肥方法 (1)拌种法 一般情况下,根瘤菌剂施用时可与种子均匀拌和‎‎后一起播入土壤。 (2)蘸秧根 对移栽植物如水稻等, 将磷肥或微生物菌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悬着液,浸蘸秧根,然后定植。 (3)浸种法 用一定浓度的肥料溶液来浸泡种子,待一定时间后, 取出稍晾干后播种,因肥水浸种有肥育种子的作用,故也叫种子肥育法。 (4)盖种肥 开沟播种后,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草木灰盖在种子上面, 称盖种肥,有供给幼苗养分、保墒和保温作用。 思 考 题 1.根对营养的意义有哪些, 2.植物营养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而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差异却很大,如何理解, 3.植物营养元素交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决定条件是什么, 4.如何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分析施肥的经济效益和增产效益, 5.植物营养的阶段性对施肥有何指导意义, 6.要根据哪些环境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
本文档为【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