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

2017-09-28 4页 doc 15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 李永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份“2008世界展望”报告,称2008 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方面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贡献度最大的国家”。报告还展望说, 2008年中国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进口规模也会上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宽带网用户也将超过美国。报告据此认为, 2008年将是全球政治、经济“脱美入中”的第一年,即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Pax Americana) 转变为“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Pax Sinica)的元...
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
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 李永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份“2008世界展望”报告,称2008 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方面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贡献度最大的国家”。报告还展望说, 2008年中国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进口规模也会上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宽带网用户也将超过美国。报告据此认为, 2008年将是全球政治、经济“脱美入中”的第一年,即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Pax Americana) 转变为“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Pax Sinica)的元年。与此相呼应, 11月2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刊登了该报驻香港特派记者宋义达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明年会是中国主导世界的元年吗?”。文章虽然并不完全赞成《经济学家》报告的说法,却认为中国惊人的增长势头使21世纪世界格局向“美中两强时代”发展。实际上, 2007年以来,这种对中国的“追捧”在国外媒体上已屡见不鲜。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0月30日援引的一份报告称,“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商品数量,中国已经拥有958个,登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世界报》还给出了另一组数字:“在全球2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中国企业至少有7家??而美国只有6家。”我们还得知,中国工商银行已在7月取代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而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银行,中国的GDP也将在2007年超过德国从而使中国跻身世界经济三强之列。这些成就除了使国人感到自豪外,还意味着什么? 对2008年的世界和中国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可能有不同的 看法,但有两点似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第一,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将正式确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就事实而言,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 其次,在心理层面,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已获得广泛承认。法国一家社会研究所前不久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以及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 其三,从象征意义上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将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标志和象征。这意味着我们常说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将发生微妙变化。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但中国正在从多强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强国,或者叫准超级大国。这一变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预示着冷战后世界格局正趋于结束,一个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的崛起或复兴是这一新格局的重要特征。然而,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日益严峻。因为,随着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人们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和评判标准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负面的东西会被放大,正所谓树大招风。这是大国崛起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难以避免的,也需要我们有心理准备。 第二,中国世界大国地位的确立将对大国关系带来巨大冲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中欧关系的变化。10月初,欧洲多国财长在卢森堡开会后发表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强硬声明,点名批评中国的汇率政策,会议还决定派遣一个代表团到中国,向中国直接表达对人民币汇率问 题的严重关切; 10月23日,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发表了题为“亚洲作为德国和欧洲的挑战和机遇”的亚洲战略文件。该文件称,“德国和欧洲在能源、非洲和外贸等领域正面临中国的竞争”,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建议德国加强与日本、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来往,与美国合作,确保美国在亚洲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阻止中国等亚洲国家崛起造成的区域不安; 11月8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演讲,称欧洲和美国必须把“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作为双边关系的核心,呼吁欧美将各自的经济影响力联合起来,要求中国提供互惠式领域开放,改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加快人民币升值。这一切表明,欧洲正在重新认识崛起的中国,重新定位欧中关系。也就是说,中欧关系正经历某种战略性的转向。其内涵是,以德国执政的联盟党亚洲战略文件为代表的欧洲新中国观开始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并将据此调整其与中国的关系。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欧亚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贝尔斯克说:“欧洲和中国尤其是在经济关系上,也正处在逐渐从伙伴关系向竞争关系过渡的阶段。”该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瓦科尔女士更明确指出:“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欧中关系这一转向的意义在于,它已超越了双边关系的常规波动和调整,具有某种战略意味。在欧洲看来,除了人权等传统问题外,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所谓经济威胁,尤其是欧洲对华日益增长的巨额贸易逆差和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就后者而言,拥有2000亿美元资产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成立令欧洲国家忧心忡忡。德国之声广播电 台9月28日的报道说:“对中国资本‘蝗虫’可能最终吃掉欧美关键工业的担心在西方已是普遍现象。”二是地缘战略上的威胁,主要是非洲问题。前述德国联盟党亚洲战略文件说,“中国在非洲的行动尤其引人注目。它在那里闯入了西方撤走后出现的真空”,“这给德国经济、外交安全和发展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德国“新闻网”日前刊文称,“欧洲要对抗中国,确保在非洲的统治地位”。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牵动欧洲人神经的敏感问题。因为,即使在冷战时期,非洲也是欧洲的后院,美苏在那里的影响都是有限的。简言之,中国的崛起使欧洲感到了再次被边缘化的威胁。人们知道,二战结束了欧洲300余年的世界霸权,在整个冷战时期,欧洲被新崛起的美国和苏联挤到了世界舞台的边缘。因此,冷战的结束既是美国的机遇,也是欧洲的机遇,欧洲终于有机会与美国分享世界领导权了。这也正是冷战结束后欧美矛盾上升的原因。然而,就在欧洲紧盯着美国的时候,中国却从后面追上来了,并大有超越欧洲占据世界舞台中心之势,这令欧洲措手不及,心理失衡。此外,未来中欧关系中还有一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新的不利因素。其一,随着《里斯本条约》的通过,欧洲一体化和民主化进程加快。就前者而言,这意味着在中欧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下,欧盟对华整体影响力上升;就后者而言,这意味着由于欧洲议会作用的加强,欧盟在人权等问题上对华压力有可能增大。也就是说,过去被我们认为是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将在中欧关系中日益显现出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作用。其二,随着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日益突出,同时由于欧洲在这一问题上比美 国持有更严格的标准和更强硬的立场,中欧之间围绕这一问题的冲突也有可能加剧。在中欧关系中,另一个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是,中欧之间没有安全利益上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欧洲在安全问题上对中国的依赖也较小,因此,对欧洲来说,也就不存在因为安全利益的需要而宁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的问题。这使中欧在经济问题上更难相互妥协。而且,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比美国更为严重。当然,这并不是说中欧关系从此将必然走上对抗之路,蜜月的结束不等于婚姻的破裂。未来的中欧关系将更加复杂,具有更多的竞争性,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评估和定位并做好应对准备。?
/
本文档为【强大的中国与变化的中欧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