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

2017-09-16 23页 doc 48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 案例一:印度服务业吸引外资——经验及对中国有何启示, 印度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最为突出的做法是,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EPZs)来吸引各种离岸服务业,或建立针对服务业的科技园区,因为印度软件业十分发达。在印度,各种针对IT服务业的专业化科技园区(dedicated technology parks for IT services)是由各省设立的,被用来吸引各种离岸服务业企业。第一批软件科技园是1990年在Bangalore、Pune和Bhubaneshwar三地成立的,1991年又设立了另外四家...
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
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 案例一:印度服务业吸引外资——经验及对中国有何启示, 印度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最为突出的做法是,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EPZs)来吸引各种离岸服务业,或建立针对服务业的科技园区,因为印度软件业十分发达。在印度,各种针对IT服务业的专业化科技园区(dedicated technology parks for IT services)是由各省设立的,被用来吸引各种离岸服务业企业。第一批软件科技园是1990年在Bangalore、Pune和Bhubaneshwar三地成立的,1991年又设立了另外四家。在有些情况下,私人部门也可以直接从事科技园区的开发。比如,一家新加坡财团和Tata公司就在Bangalore设立了一个IT园区;Infosys, ICICI金融服务和Hughes软件公司在Karnataka设立了软件园;Quark基础设施公司与Punjab国家电子开发与生产公司合作在Punjab 设立了一个科技园等等。根据印度信息与技术部2004年的统计,2003年,有39家这样的园区,注册单位达7000家左右。在2002-2003年,这些园区的软件出口占印度软件总出口的80%。这些园区除了提供现代化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外,还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实施”一个窗口结关”(single window clearance)机制;允许外国股权比例达100%;提供5年的免税期;进口免税;允许将软件开发活动进行分包等。 请结合服务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谈谈印度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为什么会采取这些措施,这些做法对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有何启示, 案例二: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收费往往与学生的身份注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基于学生在学校实际能够获得的人力资本(即学生到底获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进行收费。其他类似例子还有医疗服务、法律服务等。对于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和医生等)本质上是提供健康维护服务的,但具体结果部分地取决于病人的特征,医疗服务提供者不是基于成功的结果(即真实产出)收费,而是将费用收取与中间提供的服务相挂钩(有时病没治好,医院照样收钱)。对于律师服务,服务的结果也是部分地取决于顾客案件的特点,但收费并不是基于成功的结果,而是基于中间提供的服务。 请结合服务产品的本质特征,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 案例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的部门划分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84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为基础,我国1993 1 年及以前的服务业统计核算的基本分类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质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为窄口径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公用事业,科教文卫体育福利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等9大分部门。 第二阶段:以1994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为基础,我国1994年及以后的服务业统计核算包括12大类,即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与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行业”。 第三阶段:2003年5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出台新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根据新规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15大类。但农林牧渔服务业仍划归第一产业,建筑业归属第二产业。 请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统计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价格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我们仅将服务项目总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比较)。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9年。这一阶段又由两个小阶段构成:1979-1984为前一阶段,以有的调整价格为主,兼有放开价格;1984-1989年为后一阶段,以放开价格为主,同时继续调整价格,其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实行价格双轨制。然而,在整个阶段,由于价格改革的关注点仍主要放在物质产品领域,而服务领域则主要是采取了下放定价权限、调整不合理价格等措施,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略快于服务项目总价格指数的上涨。 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1年。1989年11月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解决生产资 2 料价格”双轨制”问,变”双轨”为”单轨”,价格改革坚持市场取向。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5号),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方针和具体要求,强调要遵循价值规律,改革价格体系,解决第三产业长期存在的价值补偿不足问题。除少数确实需要由国家制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的以外,第三产业的大部分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要放开,分别情况实行浮动定价、同行议价或自行定价,以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 在上述背景下,服务业价格改革开始迈出重要步伐。长期以来,服务价格过低以及服务供需方面的尖锐矛盾完全暴露,在价格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服务价格指数快速上升,大大超过了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然而,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在整个阶段的前半段时期,服务价格指数上涨相对平缓,而到了后半段时期(即1995年以后),服务价格指数上涨则十分迅速。表1列出了后半段时期主要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都在持续上涨,”学杂保育费”和”医疗保健服务费”指数的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阶段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但目前这一阶段则是处于”入世”过渡期。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服务贸易(即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服务价格方面的承诺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的附件4中。该附件中的价格控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实行”政府定价”,二是实行”政府指导价”。经过谈判,中国保留了对重要的产品及服务实施国家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权利。服务业中的邮电服务、旅游景点门票、教育服务是实行”政府定价”的;运输服务、专业服务、服务代理、医疗服务、住宅销售和租用以及银行结算、清算和传输服务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他未列出的服务应是实行市场定价的。 3.5 3.0 2.5 2.0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5第一阶段 1.0 服务项目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0.5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1979-2001) 注:服务项目总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是按基比方法计算出来的 3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表1 中国服务分项目价格指数的变化(上年=100) 年份 总指数 电讯费 邮费 交通费 洗理美容费 文娱费 学杂保育费 修理及其他服务费 医疗保健服务费 1994 125。7 114。5 102。7 112。2 130。1 136。1 135。2 117。6 120。2 1995 120。2 106。0 101。5 111。9 122。3 125。5 129。6 117。2 111。1 1996 116。0 103。5 109。6 117。0 115。6 122。8 120。0 109。7 112。4 1997 116。5 118。8 203。5 106。5 110。6 113。8 119。0 108。1 122。9 1998 110。1 100。8 100。8 102。9 106。5 110。5 116。4 103。8 117。2 1999 110。6 99。0 135。7 104。1 103。4 108。0 119。2 102。2 111。7 2000 114。1 100。9 107。8 105。6 101。7 108。2 128。8 100。5 111。1 数据来源: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gov。cn。 请结合上述案例具体讨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国服务价格变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服务价格变动的国际差异性及其内在原因。 案例五、中国银行业的梯度开放换来互利共赢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所有客户的外汇业务对外资银行开放;逐步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从上海、深圳、天津、大连4个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部分城市的开放还比承诺的时间表提前了一年;逐步将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从外资企业和外国人扩大到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同时,逐步放松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限制,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负债不得超过外汇负债50%的比例;放宽对外资银行在境内吸收外汇存款的比例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逐步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2006年底,中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法律上保障了外资银行法人机构在中国设立机构、经营业务充分享有国民待遇。2007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问题的》,正式开始接受外资银行法人机构从事本外币银行卡业务的申请。 根据金融时报“境内人民币业务全面开放换来互利共赢”,截至2007年7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23家,下设95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371。61亿美元,约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 通过银行业对外开放,中国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推 4 动了银行业全面改革,提高了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日益密切,从业务合作发展到股权合作,正在形成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格局。在逐步对外开放的同时,中国银监会参照国际良好监管经验与做法,不断建立健全外资银行科学审慎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框架,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有计划地实施现场检查,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监管水平,促进外资银行在华稳健经营。 PSE案例六、用方法分析美国政府对海运服务补贴的政策效应 1、计算美国和外国商船每千吨货物的平均收益 假定美国商船运送的货物总吨位为其海运服务业的可贸易产出量,这些产量的平均收益可以通过美国商船运送进出口货物的总价值除以进出口货物的总吨位取得,并求得美国商船运送每千吨货物的平均价格。据此,根据海运服务业的总收益与美国商船和外国商船的总吨位,分别从出口与进口角度计算出每千吨货物的平均收益。 2、估算政策转移的总价值 转移给海运服务业的总价值包括美国海洋管理局因实施各种政策而支出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以及计划给予美国海运服务业的各种支持,包括维护与保管费用、直接补贴(如营业差价补贴、造船差价补贴和海运费用差价补贴等)、管理支出、研究与开发费用,以及给予海运学校的财政支持等。 PSE3、计算百分比 由于海运服务业既包括出口又包括进口,因此,进出口因素都必须包括在计算PSEPSE百分比的公式中。这样,公式就变为: Q(P-P)Q(P-P)+D+I,,,dxdxfxdmdmfm PSE=QQ,,Ddxdm QQ其中,和分别表示美国商船运送的进口与出口货物量,两者之和为美国dmdx PP海运服务业的产出量;和分别表示美国商船和外国商船承运出口货物的平均收dxfx PP益;和分别表示美国商船和外国商船承运进口货物的平均收益。 dmfm 5 PSE美国海运服务贸易百分比计算结果如下表 PSE表 美国海运服务贸易的百分比 美国商船承运货物总吨位(千吨) 转移的总价值 直接补贴 PSE年份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百分比 出口 进口 1980 1269 1534 630。3 319。7 83。4 1981 1258 2142 517。0 333。3 75。2 1982 1183 1924 584。9 358。0 76。2 1983 1120 2523 441。6 309。9 67。2 1984 1117 1833 454。6 361。6 73。4 1985 1190 1542 426。1 338。0 87。1 1986 1238 1599 364。3 308。7 75。5 1987 1286 1595 386。9 252。6 73。1 1988 321。4 261。9 1989 396。2 264。2 案例七、保险业的自由化带来的双嬴 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在2006年11月30日的”保险业入世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到目前为止,除了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交强险”、外资设立寿险公司必须合资且股比不得超过50%等限制外,保险业基本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 2005年底,外资公司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为6。92%,较入世前的1。58%增长了5。34个百分点。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从2001年底的33。2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底的341。2亿元人民币,与入世前相比增长了约9倍。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东四个开放较早、外资保险公司较为集中的地区,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别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9。43%、17。37%、10。14%和8。86%。 2001年入世之前,财产保险占中国保险业市场70%的市场份额。随着寿险营销体制的推广和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偏向,至2004年年底,保险市场结构的3/4已经由寿险占据,这个比例维持至今。目前的寿险市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 6 险为公认的”寿险三巨头”。与此同时,包括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在内的第二梯队也正发展壮大。外资寿险公司则依然以美国友邦为代表,带领太平洋安泰、中德安联、中保康联、联泰大都会等合资寿险公司迎头赶上。 郝演苏指出,从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的角度来说,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能够选择独资的都不会选择合资。在财产险市场,外资财险公司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并没有对本土保险公司构成太大压力。”原因在于他的服务人群几乎都是与其母国资本相关的企业,这对扩大、促进、吸引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由于受到合资的限制,一些外资保险公司选择和中国很有力量的产业集团合作,进行类似行业垄断等手法开发市场,郝演苏认为,这些不公平竞争的产物都与他们在中国市场没有独资条件有关。 郝演苏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如果政府允许打开中外寿险公司中外合资的限制,就会出现外资股东通过收购中方合作伙伴的股份的形式变成独资,这种情况下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案例八、深圳发展银行灾难恢复外包服务 客户简介 深圳发展银行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自建行以来,积极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大胆实现观念机制的更新,在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5年前资产不过亿元的6家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如今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该行电脑中心已在全国近20个经济中心城市建立了实时联网的营业机构,下辖网点达200多家。 项目背景 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量化管理的技术基础,已经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竞争中。为此,银行电子信息化 7 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基础,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将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正式启用。此系统采取数据集中存放,集中处理的大集中先进模式替代原有的多分区多中心,数据分散式存储和处理的方式。新模式对于加强银行帐务监管,数据共享,新业务的开发和降低计算中心的运营成本有极大的好处,是全国各商业银行数据处理的发展方向。然而这种大集中模式对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总行电脑中心灾难发生,受到影响的将是全国范围的全部分支机构和几乎所有业务,这必将对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深圳发展银行对于灾难备份系统有着多年的准备和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详细的考察和方案论证,最终选定与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GDS)合作,使用GDS灾难备份中心提供的专业灾难备份服务。 GDS提供的解决方案 GDS公司派出了由银行业务专家,灾难备份服务顾问,行业软件,系统,硬件,网络,资源环境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通过对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分析及数据分析,评估灾难风险,设计灾难备份系统,选择合适的技术产品并加以实施。在灾备服务期间,GDS公司定期对灾备计划进行审核和更新,并通过灾备演练保证其可操作性。 深圳发展银行对GDS公司所提出的要求包括:面向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数据实时备份;灾备中心必须达到生产数据中心在CPU处理能力,应用系统运行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报表传输能力等方面的标准;从数据中心到灾备中心的高速链路传输能力;从全国所有分支机构到灾备中心的网络自动切换和通讯能力;灾备计划和切换程序的制定;灾备管理流程,通讯机制,演练程序的制定等等。 针对深发行的要求,GDS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灾难恢复方案,其系统设计利用高可靠性,与平台无关的磁盘镜像存储技术,通过可靠的高速通讯线路为银行在异地保留一份重要的业务数据备份。 GDS灾难备份中心根据深发行的需求配置相应的主机系统及外围设备,并建立到达客户业务网点的备份通讯网络。一旦灾难发生,通过网络的自动切换,GDS灾难备份中心将接替客户数据中心运行,保障客户的业务持续运行。 8 GDS公司作为深圳发展银行的IT战略合作伙伴,以其在国内灾难恢复行业的领先优势,为银行提供长期的专业灾难备份服务。 GDS公司为银行提供的灾难备份服务可以为银行提供抵抗灾害,防范风险的能力,为银行减少意外停机时间。银行在异地实时保存一份生产数据的备份,可以为全国的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银行业务服务。 使用GDS公司提供的灾难备份服务,银行不仅可以满足央行现行的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规范条例中的备份要求,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将达到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灾难恢复能力的标准。 GDS公司为银行提供的灾难备份服务具有从大型主机平台到各种开放平台及多种系统的兼容能力。 GDS公司的灾难备份服务使银行的灾难恢复时间大大缩短至数小时。 GDS公司在深圳市自行投资建立了大型灾难备份中心,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电信,交通,制造,能源,互联网等大型商业机构及政府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服务,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对灾难恢复行业的专业知识提供顾问咨询及专业支持服务。 银行通过使用GDS公司的专业灾难备份服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完备的灾难备份系统,并通过商业化的服务租用模式节省投资。 银行可享受GDS的优质服务和资源:国内外先进的数据中心灾难备份恢复解决方案;国内一流的机房设施;性能优异的计算机系统平台;稳定,安全,高可用性备份网络系统;经验丰富的业务和技术顾问及实力雄厚的专家队伍;高效实用的专业培训。 客户评价: 通过与GDS合作,不仅为深圳发展银行节省了大量的灾备中心建设和备份数据处理系统购置的一次性资金投入,而且也为深圳发展银行灾难备份系统的长久运作降低了大量必须投入的运行管理成本及人员管理成本;同时,深圳发展银行也借助专业公司的行业经验为新一代业务系统长期提供可靠,有效的灾难备份服务,使我行专注自身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案例九:澳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的新动向及启示 9 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相关研究显示,1999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的全球市场总额是300亿美元,大约占OECD国家服务贸易总额的3%。另外,根据新加坡政府经济检讨委员会2002年9月12日公布的《教育服务检讨报告》,目前在招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教育对GDP的贡献一般在0.5%,5.5%,教育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澳大利亚、新西兰(以下简称澳新)两国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网站2003年5月27日提供的消息,目前在澳大利亚的所有海外学生中,中国学生的人数占第一位,截止至2003年5月,共有3.5万名中国学生在澳就读。所有英语国家中,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海外学生人数位居第三。作为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服务产业,教育服务业每年给澳大利亚带来50多亿澳元的收入。新西兰也是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新西兰教育部部长Hon Trevor Mallard介绍,2000年新西兰的教育出口业为新西兰GDP贡献了7亿新币,超过了新西兰酒业产值。 、澳新两国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最新政策动向 二 2003年10月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发表了《通过教育相约世界――关于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国际化的部长声明》,勾画了澳大利亚政府未来十几年的国际教育政策框架及原则。新西兰教育部在2001年8月也发表了《新西兰教育服务出口――发展教育的一项战略》,对新西兰的教育服务出口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设想。综合分析上述两份重要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可以看出澳新两国近期在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政策动向。 (一)追求教育服务贸易的多样化。尽管教育服务贸易规模在持续扩大,但贸易内容与方式的单一问题仍然引起澳新两国的重视,并把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多样化作为发展战略的关键。例如,澳大利亚认为本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单一主要表现在:学生获得澳大利亚教育仍然主要是通过来澳大利亚的方式获得;大约80%的学生签证主要来自亚洲国家;绝大多数国际学生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澳大利亚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在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和英语学校中;此 10 外,在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国际学生又主要分布在与商业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上。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在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如果只追求留学生数量增加,并不符合澳大利亚长远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倡导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在确保亚洲学生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招收欧美地区的学生;扩大国际学生对商业和信息技术之外其他教育领域的参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研究生课程和研究性学位项目;增加澳大利亚在海外的教育和培训机构,远程教育以及合作办学等。 (二)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随着国际学生的日益增多以及留学生生源竞争的日益激烈,重视教育服务的质量,不断改革教育体系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正成为一些主要教育服务输出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尽管其教育服务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声誉,但当前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包括学生输入有待改进,教育过程有待完善,学习成果有待提高。澳大利亚教育部强调,任何领域的一个失误都可能危及整个澳大利亚教育的声誉,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03年5月13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布了2003-2004年度财政预算,决定在未来四年投资1.13亿澳元用于支持国际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把提高国际教育质量作为政策重点,具体措施包括: 投资510万澳元,进一步加强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招收海外学生的澳大利亚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杜绝违法行为; 投资3,55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建立5个新的教育,科学和创新示范中心; 投资1,050万澳元发展自我规范体系,加强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澳大利亚的境外办学质量等。 目前,新西兰也为实施国际教育项目的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质量保障要求。新西兰教育部在2002年1月颁布了《国际学生精神关照行为规则》,规定了教育机构及其代理应为留学生提供的指导与照顾,住宿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框架和最低标准。该规则要求从2002年10月1日起,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教育机构都必须签订协议,遵守该规则。2003年10月新西兰教育部还向国会提交议案,决定向教育出口机构征税,并准备从2004年开始把向私立培训机构征收的税金从国际留学生学费的0.45%提高到0.7%,以确保如果私立教育机构出现问题,这笔税金将用于补偿那些因学校关闭而受到影响的国际学生。 (三)加大投资推广本国教育服务。积极进行教育服务的市场推广工作一直是 11 澳新两国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措施,在新的形势下它们仍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布的2003-2004年度财政预算中,与此有关的措施包括: 投资4,160万澳元促进政府之间的合作并在新兴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发展出口的机会; 投资790万澳元设立奖学金,面向全球吸引优秀学生赴澳深造,并为澳大利亚语言教学人员短期海外培训项目提供资助; 此外还准备投资460万澳元成立国家语言中心,加强澳大利亚出口,商业,专业服务和旅游业等领域的语言和文化技能培训等。 在新西兰2001年度的财政预算中,新西兰教育部也获得了130万新币的拨款,用于提高国际教育质量和相关部门能力。 (四)进一步消除阻碍学生流动的各种政策限制。澳新两国一直就是留学比较便利的国家,但为了进一步便利国际学生的来往,澳新两国近期又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澳大利亚在2003-2004年度财政预算中提出,投资780万澳元推出新的签证类别,即专业发展签证和学生监护人签证。新西兰也对移民法律进行了修改,支持招收国际学生和便利他们进入新西兰,并对一系列与签证和工作有关的事务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学习时间长达几年的学生签发与学习时间相同期限的签证,不同类型签证的转换,以及延长允许全日制学生工作的时间等。 (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要进一步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必须在国际间建立有效的体系,以促进学分转化,学历衔接和资格认定工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澳新两国近年来积极通过双边,多边的国际合作来促进学分转化,学历衔接和资格认定工作。澳新两国政府积极促成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立学分转换和学历学位互认。2003年10月中澳,中新分别签署了关于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的协议。 三,启示 (一)要正确认识教育服务贸易的作用。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利益,而且也有利于本国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利益,并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对输入国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例如非法移民,文化冲突,社会治安等),但包括新澳两国在内的教育贸易发达国家仍然高度评价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对于本国利益的重要性。例如,新西兰教育部部长Hon Trevor Mallard在2001年8月《新西兰教育服务出口》中明确指出:”教 12 育出口的益处并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在我们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对其他国家的了解,跨文化交流技能和国际联系都是最基本的。国际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学生,对我们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都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二)要抓住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机遇。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包括中国在内共有40个国家签订了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学生的输出与输入国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一些曾经被认为是国际学生主要输出国的国家,现在也开始面向全球提供教育服务,招收国际学生;相反一些传统上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的发达国家,也开始有大量本国学生出国学习,这些国家往往把”海外学习”的经历作为本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新加坡曾经是留学生的主要输出国,但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现在已经成为地区性的教育中心,在吸引研究生层次的学生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估计,2000年新加坡教育产业的产值为30亿新币,约占GDP的1.9%,该行业雇佣4.7万人,吸收外国学生5万人。 (三)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既可以清楚地表明政府在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立场,也可以为有关机构和国际学生提供一个稳定,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因而也是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关键。例如,上述的《通过教育相约世界――关于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国际化的部长声明》,勾画了澳大利亚政府未来十几年的国际教育政策框架及原则。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澳大利亚教育国际等官方与半官方的机构也都制定了自己的中长期国际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文件。 (四)把质量和特色建设作为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根本措施。形成本国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长期的战略,只有高品质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务才可能吸引全球的国际学生。澳大利亚的大学并不多,但澳大利亚所有高等院校都有相当好的国际声誉,拥有一大批像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以及许多很有特色,具有吸引力的学科,如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天体物理,民用工程,国际商务,数学,地质科学和远程教育等等,这是澳大利亚大学能够吸引外国学生的主要原因。当然,许多研究显示,文化,地缘和费用因素也是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重要动因。 (五)建立健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促进机构。根据澳新两国的经验,必须把建 13 立健全促进教育服务贸易的专门机构作为重要环节。例如在大力推进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澳大利亚设立了国际教育开发署,高等院校国际开发计划组织,国际教育基金会和国际教育协会等专门机构。新西兰也先后成立新西兰国际教育公司 (NZEIL),新西兰教育促进会(ENZ)等教育服务贸易促进机构。 (六)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从澳新两国的经验来看,有效的法律政策环境是支撑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国家,院校和留学生的合法利益。例如,2000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分别规定了”国家运用法律手段监督国际教育服务提供者的权力,建立国家的国际教育服务机构的认可,注册制度,为了保障海外学生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政府设立海外学生保障基金制度等八个部分的内容。2001年又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条例》,具体规定了《2000年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实施办法。另一方面,为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调整政策,为国际学生的自由流动和生活创造条件,包括在申请签证,勤工助学,住宿医疗等方面提供便利。 (七)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研究。由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正处于快速扩展中,因此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做好市场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标准直接影响有关国家和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因此一些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一直积极支持本国学者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通过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相关规则的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公平公正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秩序的形成。 (八)高度重视基层学校间的国际合作。在强调政府间合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基层学校,机构之间的国际合作,也是教育服务贸易获得强大发展动力的重要原因。 案例十:上海服务贸易“跑得快” 上海依托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功能优势和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省市之一。 14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 上海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2003年提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的工作指导思想后,上海把服务贸易工作放在与货物贸易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纲要和政策意见,编制完成了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并开始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1997年,上海市外经贸委设立服务贸易处,专门负责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推进工作。同时考虑到服务贸易涉及面广的特殊性,1999年上海市外经贸委在全国率先筹建成立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2005年底又指导国际服务贸易协会联合72家专业协会,成立了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上海市外经贸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初步建立起包括BOP统计和FAT统计两部分的统计体系。目前,由上海市外汇管理局牵头负责服务贸易BOP统计,每年编制BOP统计白皮书;由市统计局牵头负责服务贸易FAT统计,每年编制一份FAT统计年度报告。 近年来,上海市外经贸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三方面力量,对上海服务贸易的重点行业和重要专题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每年汇编年度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2005年,上海市外经贸委研究起草了《2006-2008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草稿)》;会同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成功筹办了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世界服务贸易论坛”。2006年以来,上海市外经贸委召开了全市服务外包座谈会;并调研完成了《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向商贸、物流、广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市外经贸委与有关部门、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一些发展服务贸易有重大影响或重要意义的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积极协调。积极推动邮轮经济在上海发展;在商务部指导下,会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争取到2006年FIATA(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年会在上海召开等。 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形成了以上述4家单位为核心,有关主管委办局、相关社会团体、研究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形式。在CEPA框架下,形成了与香港贸发局的紧密合作关系。 以开放促发展 15 “十一五”期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逐步优化,相关服务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导向性目标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保持2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共同发展;基本形成以洋山港为依托的国际运输服务平台,逐步完善以银联卡中心为依托的国际结算服务平台,不断发展以承接离岸外包为核心的国际服务外包平台等。 2006年,在上海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力度的基础上,预期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项目数和合同金额均能达到30%左右的增长;外商投资服务性企业的收入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内向FAT(外国附属机构)收入将达17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20%。 “十一五”期间,上海要积极迎接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鼓励有能力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拓宽领域。导向性目标为:服务业累计吸引外资合同金额占累计吸引外资合同总额的比重逐步接近50%;外商投资服务企业收入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至20%左右;服务企业对外投资收入保持年均约15%的增长速度。 为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上海已安排下一步的。重点突破服务外包发展工作。以前期调研成果为基础,继续深化完善,争取尽快出台上海市鼓励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并抓住商务部实施“十百千”工程的契机,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取得快速发展。 制订与发布《2006~2008上海服务贸易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市服务贸易工作会议,明确今后三年上海服务贸易的重点发展行业、重点贸易形式和促进政策取向。 对服务贸易行业实行分类指导。《三年行动计划》中将上海服务贸易领域分为三大类:以金融保险、运输、商贸为核心的与“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服务贸易领域;以旅游、计算机和信息、咨询、建筑安装承包工程等为重点的体现上海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领域;以专利和特许、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为亮点的具有潜力的服务贸易领域。 抓好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自主品牌和重点区域建设。依托服务业基础性、功能性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继续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重大项目的跟 16 踪协调推进。分行业排出服务贸易进出口的重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将相关工作深入到企业。依托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导向和政策支持,努力培育上海服务出口品牌。重点发展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工作,凡是国家和上海市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均放到浦东先试先行。 做好服务业吸引外资工作。继续加大力度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引导外资总部升级为国家级总部,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总部;充分发挥总部的功能,扶持其从资金管理和服务功能上做大做强。吸引世界知名连锁企业在上海设立仓储和分拨中心,提升上海商业服务方面的功能;继续推进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信息服务企业等的落户。 案例十一:香港已成为上海服务贸易最大伙伴 被誉为“无形贸易”的服务贸易,如今已成为推动上海和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年1月至7月,沪港两地服务贸易进出口突破8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成多。香港现已成为上海服务贸易的最大伙伴,2000年至去年的6年间,沪港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3.62倍,超出同期沪港货物贸易进出口1.79倍增速的一倍以上。 去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403.37亿美元,占全国的21.04%,继续高居全国榜首。而申城的服务贸易伙伴中,香港依然牢牢占据冠军宝座,去年沪港服务贸易进出口119.26亿美元,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29.57%;其中上海对香港出口53.95亿美元、进口65.31亿美元。 服务贸易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服务交易,即通过提供服务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服务贸易涉及行业多达150多个,主要为运输、旅游、保险、金融服务、通讯邮电等13个类别。 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香港服务业非常发达,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1996年,香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已达到83%,2003年则升至87%。正在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迈进的上海,近年来服务业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1996年申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2%, 17 而去年已超过50%。香港发达的服务业和正处在产业转型“蜕变”中的上海,对开展服务贸易合作一拍即合,而10年前香港回归和CEPA的实施,更为两地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来自市外经贸委的统计显示,仅仅在实施CEPA后的2004年一年间,香港在沪投资落户的物流企业就有150家之多,从而为进一步拓展沪港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埋下了“伏笔”。 同样是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桥头堡”,上海和香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可以说均为对方打开了蕴藏无限商机的大门。运输服务贸易在沪港服务贸易中可谓举足轻重,多年来始终占据头把交椅。2003年,沪港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27.35亿美元,到2005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53.73亿美元,香港已成为上海在运输领域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据沪上几家从事空运海运的货代公司介绍,过去上海及周边地区不少货物是通过香港转运其他国家的,但近年来一批又一批香港企业的投资落户,将货运“订单”转到了上海,这不仅提高了上海作为国内转口贸易中心的地位,而且也为香港运输企业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实在是一件沪港双方获利的大好事。 香港回归尤其是实施CEPA以来,沪港服务贸易合作给两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和看得见的利益,并由此推动着两地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2004年开放香港“自由行”至今,已有超过100万上海市民到香港旅游、购物;部分上海市民已通过委托香港企业,在香港市场上理财、炒股票;越来越多的香港律师、会计师、咨询专业人员在上海开设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咨询公司;而东亚等香港银行的落户,使上海市民对金融服务有了更多选择。统计显示,去年香港已取代美国,成为上海金融服务进口的最大伙伴,进口额比上年猛增3.33倍,达到6466万美元;而去年上海市民在香港旅游购物的支出(即进口)则高达21.8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 案例十二:美国对华服务贸易方兴未艾 当一些美国人对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存在的逆差提出颇多抱怨的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从对华服务贸易中获取了巨额顺差和利润,而且这种顺差还 18 呈强劲扩大之势。全球著名经济研究机构“牛津经济预测”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15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将扩大至670亿美元。 根据这份由美中企业家理事会委托进行的调查报告,中国正成为美国服务贸易增长的支撑点。报告估计,2005年,对华服务贸易给美国至少创造了3(7万个高薪就业岗位;到2010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将从对华服务贸易出口中获得500美元的收益;到2015年,对华服务贸易将给美国服务业新增24万个高薪就业岗位。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后的今天,美国对华服务贸易正开始经历一个新的“增长爆发期”。美国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贸易与谈判项目执行主任克雷格?范格拉斯泰克不久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兴的中国“中产阶层”已成为美国服务业最重要的潜在客户。 以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为例,范格拉斯泰克指出,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该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且,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高效运输服务也带动了美国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业务的拓展,“使得(美国)中小企业也可以在当今注重及时、低库存、按订单生产的时代得以发展”。 19
/
本文档为【国际服务贸易-服贸案例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