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2017-12-30 6页 doc 19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12月第19卷l2期(总笔131期) — JOURNALOFPRACTICALT— 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o13-Vol ~ 19一N,0.12 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毕美芬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浙江宁波315200) [中图分类-~--]R249.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3)l2—0654—02 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川军,朴 硝,甘草,山栀,薄荷,黄...
【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12月第19卷l2期(总笔131期) — JOURNALOFPRACTICALT— 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o13-Vol ~ 19一N,0.12 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 毕美芬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浙江宁波315200) [中图分类-~--]R249.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3)l2—0654—02 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川军,朴 硝,甘草,山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蜂蜜等组成, 主治上中焦郁热之证,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 功.笔者临床对外感风热或感寒久郁化热,夹有痰, 食,湿之高热不退,烦躁不安,腹胀,小便短赤,大便 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者,用凉膈散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 1肺炎 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咳嗽"范畴,以肺气郁? 闭为主证,多由外感或痰热所致,但小儿脾气本虚, 肺脾不调,易食积不化,停滞中洲,外感内伤,中焦郁 热不除,外邪不得宣散,故身热不退.当泻火通便,清 上泄下,使邪去热净. 马某,女,7岁,1997年6月14日诊.因外出游 玩劳累后,发热伴咳嗽4天,门诊拟"支气管肺炎"收 治入院.入院后经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治疗,效果不 显,持续高热,头痛,无汗,体温39?,4OC,咳嗽加 剧,喉中痰呜,气促,食少,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急投凉膈散加减.淡竹叶,连翘,杏仁, 炒谷芽,炒麦芽各6g,薄荷(后入),甘草各3g,桑白 皮,象贝,黄芩各1Og,大黄(后入)4.5g,焦山栀12g. 服药2天后热平,咳嗽减,1周后诸症悉除,痊愈出 院. 2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属中医"口疮"范畴.满口糜烂,色 红作痛者,称作"口糜".更有甚者,高热不退,满口皆 脓,俗称"走马牙疳".多由小儿过食膏粱厚味,养育 过温,外感邪热炽盛,饮食积滞,热蕴脾胃,上熏口舌 而发.必使大便通畅,里热下达,口疮始得缓解. 储某,男.3岁,2002年4月诊.因发热伴咽痛2 天,以"疱疹性口腔炎"收治入院.病前曾食较多巧克 力,入院后高热不退,体温波动于39C,40.5C之 间,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皆溃疡糜烂.血常规: WBC21.9×10./I,NO.72.L0.24,予头孢菌素及阿 奇霉素治疗不效.壮热,神疲拒食,小便短赤.大便不 爽,舌红苔黄.脉数.此脾胃积热之证,当清热解毒. 通腑泻火,因患儿口痛难以服药,而改以中药保留灌 [收稿日期32003—08--25 ? 654? 肠.用凉膈散化裁:淡竹叶,连翘,黄芩,炒枳壳各 6g,薄荷(后入),生大黄(后入)各3g,焦山栀,碧玉 散(包)各12g,焦楂曲(各)10g.日1剂,分2次灌 肠,每次50ml.1剂后,大便通,热有下势,精神转 佳,稍能食.2剂后,热退,纳可,眠安,口腔溃疡明显 好转.继予中药健脾消食,佐以清解法治疗,病情日 趋好转,用药5天后复查血常规正常.痊愈出院. 3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属中医"急惊风"范畴,多由于感 受时邪,痰热积滞所致.冬春之季,寒暖不调,小儿肌 肤薄弱,易感风邪入里,郁而化热;夏秋之季,暑湿为 患,4gL元气薄弱,易感暑邪;加上小儿脾胃不足,饮 食不洁,郁结肠胃,致上中二焦邪郁生热,热极生风. 惊风为标,外感时邪和内伤食滞为本.在惊厥控制之 后,以疏风清热,消食导滞为主. 王某,男,15个月,1999年4月19日诊.前1天 进食较多杂食,大便未解,晨起外出兜风受凉.鼻塞, 流涕,打嗝,全身发热,突然四肢抽搐,双目上视.经 掐人中,针刺涌泉穴后神清痉止,惊厥约2min.见急 性发热面容,肛温40C,咽红,心肺听诊无殊,腹稍 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予吸氧及退热镇痉,抗炎治 疗同时,用凉膈散加减.连翘,薄荷(后入),制大黄, 蝉衣,银花,甘草,黄芩各3g,谷芽,麦芽各12g,竹 叶,焦山栀各4.5g.服3剂而愈. 4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夏秋之季感染者,由于南方湿 热邪毒炽盛,加上小儿饮食不慎,脾运失健.中焦郁 热,易致腹痛,呕吐而较易并发急性胰腺炎.治当清 火导滞,疏解郁热. 项某,男,6岁,2003年6月就诊.双侧面颊肿 痛,发热伴腹痛,呕吐6天.病前曾较为劳累,且进食 生冷之品,用多种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体温不 退,在38C,39C.见双耳下腮腺部漫肿,腮腺管 开口明显,左中上腹压痛明显,查血尿淀粉酶,脂肪 酶明显高于正常值,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 胰腺炎.入院后加强抗炎治疗2天无明显缓解.见 双侧面颊肿痛,发热,腹痛,呕吐,厌食,神疲,无头 痛,无恶寒,大便4日未解,舌红,苔白腻,脉数.此中 焦郁热,当清热导滞,疏解郁热,用凉膈散化裁.淡竹 叶,连翘,黄芩,炒枳壳,牛蒡子各6g,薄荷(后入)4. 5g,焦山栀,六一散(包)各12g,焦楂曲(各)1Og.保 留灌肠1剂后,大便通,吐止,腹痛好转.热有下势, 精神转佳,稍能食:2剂后,双侧面颊肿痛明显好转, 偶有腹痛,热平,纳可.眠安继予中药健脾消食.佐 以清解散结法治疗,症情日趋好转,用药5天后复查 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正常.痊愈出院. 5体会 凉膈散主治上中焦邪郁生热,而阳明腑实尚未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l2月第l9卷l2期(总第131期) 』Q垒垒!垒!垒!垒壁壁MEDICINE2003Vo1.19No.12 全部具备之证.方中连翘清热解毒,配黄芩以清心胸 郁热;山栀通泄三焦之火,引而下行;薄荷,竹叶外疏 内清;大黄配甘草缓泄胸膈郁热,导泄下行.全方体 现了"以下为清"的原则.由=J=4,JL脏腑娇嫩,形气未 充,易于感邪,加上脾本不足,饮食不知自调,常常外 感内伤合而为患,f临症中凡见内伤积滞,腑气不通, 又外感时邪不得宣散者,皆可应用本方化裁,上病下 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上病下取法治疗五官科疾病体会 阮加林 (尤溪县中医院,福建尤溪365]00)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03)12—0655—01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曾经提到"……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所谓"上病下 取"即上焦及上部头面的病症采用调整中下焦而从 下施治的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这种治法占有相 当重要的位置,简介如下. 1右眼凝脂翳兼黄液上冲 张某,男,25岁,2002年7月20日初诊.3天前 右眼不慎被树枝擦伤后,右眼视物模糊,畏光流泪, 疼痛,纳少兼口苦,便秘,胞睑红肿,白睛混赤,黑睛 中央有圆形之陷翳,浮嫩污秽,风轮内下缘有黄液, 苔焦黄,脉弦有力.诊断为右眼凝脂翳兼黄液上冲, 证属热毒上冲,治拟通腑解毒.处方:生大黄,蒲公 英,银花各30g,桑白皮,枳壳各10g,防风,前胡各 3g,甘草6g,生地12g.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右 眼黄液消退,口苦消失,大便通畅,圆形陷翳有所平 复,浮嫩污秽已减,苔淡黄,脉弦,守前方续服半个月 后,患者复诊黑睛留有斑翳而告愈. 按:阳明邪热上攻于目,故目红肿痛,黄液灌目, 陷翳诸症并发,邪热内陷肠腑则燥屎内结便秘,苔黄 腻,脉沉实.治当上病下取之法,故重用生大黄泻火 通腑,蒲公英,银花,生地清热解毒,防风,前胡,桑自 皮,甘草祛风宣肺,使腑通热清毒解. 2耳聋 冻某,男,55岁,2003年3月20日初诊.耳聋4 年余,多方求治,收效甚微,症见双侧耳聋,时轻时 重,伴见腰酸乏力,下肢不温,小便清长,两颧潮红, 舌红少苔,脉沉细.症脉合参,属肾精不足,命门火 衰,虚阳上越所致.治宜温暖命门,以益肾精,摄纳浮 阳,以通耳窍.处方:熟地,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磁 石20g,路路通10g,丝瓜络,石菖蒲各15g,肉桂6g, 五味子9g.服10剂诸症大减,又进10剂听觉清楚. 按:本例耳聋为命门火衰,肾精亏损,浮阳上越 所致,治用上病下取之法.五味子,肉桂温命门,补肾 [收稿日期]2003—07—04 精引火归原为主药;佐以龙骨,牡蛎,磁石平肝潜阳, 以摄纳飞越之阳.药症合拍,功效显着. 3风热乳蛾 汪某,女,10岁,2003年3月2日初诊.畏冷,发 热,咽喉疼痛,吞咽困难2天,伴头身疼痛,口干喜 饮,胃纳欠佳,便秘,溺赤.检查:T39.2?,双侧扁桃 体肿大,有中等量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脉弦数.此 肺胃实热,火毒上攻所致.治宜通泻利咽,清热解毒. 处方:生大黄,黄芩,银花,栀子,夏枯草,射干各 1Og,板蓝根12g,蒲公英15g,柴胡6g.水煎分2次 服,服药后解稀便3次,热退咽痛大减,上方去大黄, 续服2剂后脉静身凉,诸症悉平. 按:本例为肺胃积热,上蒸咽喉,复感风邪,病在 上焦.考虑肺与大肠相里,故用上病下取之法,用 生大黄通腑泻下,则肺胃积热可除.咽为肺胃之门 户,故又佐以柴胡,黄芩,银花,栀子,板蓝根,射干等 清解肺胃热毒而咽痛解. 4鼻衄 肖某,女,5O岁,2002年12月30日初诊.鼻衄 量少,时衄时止,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 红少苔,脉细数.属肾阴亏损,虚阳上越,治宜滋阴壮 水,引火归原,清热止衄.处方:熟地30g,龟板6g,旱 莲草20g,肉桂3g,生柏叶,白茅根,生地各10g.连 服6剂后鼻内干燥转润,衄血消失,诸症尽除. 按:本例乃属肾阴不足,水不制火所致,用熟地, 龟板,旱莲草补肾滋阴以制火为主药,佐肉佳引火归 原乃上病下取之法,又加生柏叶,生地,白茅根取其 清热止血之功,故疗效较好. 5体会 上病下取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内 外上下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络贯通,脏腑官窍的表里 配属关系,及气机升降的互相影响而制定一种治则. 对于上盛下虚及实火上攻导致头面部的疾病,如运 用适当,辨证准确,确能收到显着的疗效. ? 655?
/
本文档为【【doc】凉膈散临床应用举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