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2018-02-19 29页 doc 60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我的祖先已经悄然远去,但是苏州河的北面却依然被这个城 市拒绝。尽管有许多的人从那里走向这里,也尽管有许多的人从这里 走向那里。漫漫的历史已经构成一个语词,这个词就是??底层,而 在底层的周围,永远弥漫着肮脏、野蛮、贫穷、粗鲁等等等等的语词 氛围。所有有过的光荣已经不复存在,城市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召唤, 一个长长的梦在有关法国梧桐的记忆里悄悄再现选自蔡翔《底层》 5 内容提要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上海棚户区居住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了 1949年 以前的老移民和部...
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我的祖先已经悄然远去,但是苏州河的北面却依然被这个城 市拒绝。尽管有许多的人从那里走向这里,也尽管有许多的人从这里 走向那里。漫漫的历史已经构成一个语词,这个词就是??底层,而 在底层的周围,永远弥漫着肮脏、野蛮、贫穷、粗鲁等等等等的语词 氛围。所有有过的光荣已经不复存在,城市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召唤, 一个长长的梦在有关法国梧桐的记忆里悄悄再现选自蔡翔《底层》 5 提要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上海棚户区居住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了 1949年 以前的老移民和部分上海本地人之外,越来越多的外来者以新居住者的身份进入 棚户区,使得早年上海老移民的聚居区,在今天毅然成为本地居民和外来者的混 居区。本文作者选择上海市 C棚户区为典型个案展开研究,力图通过对 C棚户 区具体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描写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外来者之间的冲 突与裂变、矛盾与融合过程。通过对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叙述,直观地展示 出他 们日常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大量外来者进入之后,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得 以消解与重构。作者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描摹 C棚户区变迁的历程和轨迹, 并试图在对日常生活细琐叙述的背后,努力发现隐藏其后的一些变量,如空间格 局,基本的关系网络等等。 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作者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贫民区和社 区变迁的研究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芝加哥学派的侵入接替理论。作 者试图通过本研究证实该理论在我国城市下层社区的适用性。第二章 C 棚户区 概况。本章主要根据历史资料和口述史,叙述外来者进入之前 C 棚户区本地居 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区的概貌。第三章外来者进入对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 影响。作者把外来者对 C 棚户区本地居民的影响归为三个层面,即社区层面、 个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社区层面主要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环境;个体层面是介入 邻里关系;心理层面是社区归属感的丧失等。第四章 C 棚户区本地居民的再 适 应过程。这里,作者把 C 棚户区本地居民的再适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外来者进入之初、外来者进入之后以及稳定阶段。从这三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 到本地居民是如何构建起与外来者的微妙关系,并再适应化的。第五章 C 棚户 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重构。在这部分中,作者试图从邻里交往、社区空间以及房 东群体的涌现等方面描绘和勾勒 C 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变化图景。第六 章研究诠释与反思部分。作者探讨了社区结构性变迁以及本地居民日常生活重构 的可能性和实践问。在此基础上,批判和反思芝加哥学派的侵入与接替理论, 并进而指出几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日常生活、外来者、棚户区、本地居民6Abstract Since 1980s, the formation of habitants in Penghu Block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Besides the old immigrates before 1949 and parts of native Shanghainese, more and more intruders have entered the community as new members, which has made the old Penghu Block become a mixed one nowaday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hooses C Penghu Block in Shanghai as a study case and tries to describe the daily life of these native dwellers and their conflict, fission, contradic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 intruders through direct observation. By the depiction of their daily life, the author wants to show its change during these years. Especially after so many intruders have flowed into the community, how the daily life of these native dwellers have been damag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author strives to catch and describe its changing course and to find out some concealed variables behind it, such as the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basic relation network etc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six different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slum and community chang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cademic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that is invasion and succession theory of Chicago School, with the intension to approve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s urban underclass community. In the second par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 Penghu Block is revealed,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dictate of local peopleThe third part reflects the influences on local people’ s daily life caused by intruders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influences, that is community, individuality and mentality. In the layer of community, the destroy to the original community environments can be observed. The impacts on the layer of individual is to intervene with neighborhood relations, and in the layer of mentality, we can clarify the disappearance of sense of ascription to their own community. The fourth par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readapt process of local peopl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at is before, after and stabilization. Through these three stages,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how native dwellers construct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uders and readapt it.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people’ s daily life in C Penghu Block.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tries to describe and outline the changing prospect of C Penghu Block from such aspects as neighborhood intercourses, community space and the immerging of landlord group etc. The sixth part i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annotation and reflex. The author penetrates into the community structural change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and practice of re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On this base, she criticizes and develops the invasion and succession theory of Chicago School, furthermore puts forward some new problems remain unsolvedKey words: Daily life, Intruder, Penghu Block, Native dweller 7 目 录第一章 导论.9 一、研究缘起 9 二、本研究的主要视角和概念框架15 三、研究对象. 17 四、研究方法. 19 第二章 关于 C棚户区21 一、C棚户区的由来和地理位置 21 二、C棚户区本地居民的状况. 21 三、C棚户区的社区特征23 四、C棚户区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7 第三章 外来者对 C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29 一、社区层面:被问题化的 C村29 二、个体层面:介入邻里关系 32 三、心理层面:社区归属感的丧失34 第四章 C棚户区本地居民的再适应过程.36 一、外来者进入之初:沉默不反对36 二、外来者进入之后:矛盾、抵触39 三、稳定阶段:无奈接受和再适应41 第五章 C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43 一、邻里交往:强交往关系 弱交往关系. 43 二、社区空间: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45 三、房东群体??一个新群体的兴起48 第六章 研究诠释与反思部分.52 一、社区的结构性变迁52 二、进一步的思考 56 附录一:被访者情况一览表..60 附录二:关于本研究的方法论.62 附录三:社区进入和我的研究历程..66 附录四:C村和它的人们71 附录五:C村外来者的情况..74 附录六:日常生活:一种新的社区研究视角.78 参考文献.81 C村辖区平面示意图..87 C村掠影.88 后 记.92 8外来者的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对上海市 C棚户区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问题的提出 棚户区的形成在上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解放前大量的移民因为饥荒和战 事逃难来到上海,他们沿苏州河搭起了简易棚屋。那个时候,棚户区人口的流 动 极为频繁,直至 1949年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确立,棚户区的居住者开始相 对 固定下来,人员的流动减少了。由于棚户区居民的相对贫穷以及相对固定的人员 和职业构成,棚户区自形成以来就与其他居住区之间处于一种居住的隔离状态, 棚户区与非棚户区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几十年来,棚户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 社区,并拥有了一套内部的日常生活模式。 然而,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上海棚户区居住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了 1949 年以前的老移民和部分上海本地人之外,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开始进驻棚户区。他 们以新居住者的身份进入棚户区,主要是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迫于自 身的经济条件,大量外来者无法承受高额的房租,而棚户区较为低廉的房租和处 于内城区的地理位置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向此地集聚;另一方面也是棚户区本地居 民主动寻租的结果。由于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较差,外来租房者的租金成了他们 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因此,本地居民主动寻找租房的外来者,这也促使大量 外来者不断涌入棚户区。在这样的推拉作用下,作为早年上海老移民的聚居 区, 在今天,棚户区毅然成为本地居民和外来者的混居区。由于越来越多的外来者进 入,部分本地居民开始在外购房搬离原居住地,使得外来者的人口数量甚至超过 滞留于棚户区中的本地居民的人口数量,整个社区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如果说,外来者进入棚户区是城市推力和棚户区自身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外来者进入之后,棚户区本地居民又是如何应对的?这里,因种种原因无法 搬离,而只得与外来者混居在原居住区的本地居民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而从以 往的研究来看,对这部分人及其生活状态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这也激发了我深 入研究的迫切愿望。承袭以往的学术研究脉络,本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如下: 外来者的进入和本地居民的搬离是如何发生的?在这个双向的过程中,本地居民 的同质性是如何被打破的?外来者对滞留在棚户区中的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 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本地居民又是如何应对并再适应这种变化的?他们的日 常生活是如何被重构的? 9深入探讨上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对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变化的“问题化”(problematic)研究是一个 较新的课题。学术界一直将学术旨趣对准进城的流动人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以外来者进入这一背景下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的似乎并 不多见。本文以 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变化和重构为个案,试图进行一次有 意义的尝试性探索。 第二,近十年来,上海的城市化和旧城改造进程以其令人目眩的速度推进, 棚户区的改造成了旧城改造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不断加速的城市化中即 将消失的现象。长期以来,对棚户区这一历史见证的记录和描述成了文人笔下的 动人题材,却一直无法进入学术视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由于国内 城市社会学起步较晚,以致现今的城市研究往往借鉴非城市的研究范式,重复研 究甚多,这对城市研究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从不同角度探寻新的研究思 路对于促进城市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2、既有研究回顾: 2.1关于社区的研究 1 西方社会学界关于城市社区的讨论占据了社区研究的主体,综合既有研究, 我粗略地将其归为三大研究取向和两大视角。首先,从三大研究取向上来看,基 本上是围绕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展开的。 1、社区失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齐美尔和沃思。 1903年,齐美尔发表了“城 市与精神生活”的,指出农村与城市给予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村生活节奏 和感官刺激都比较稳定和平缓,相比之下,城市总是一种强刺激环境,给居民带 来过渡的心理负荷。因此,城市人不得不工于心计与区别那些重要和不重要的刺 激,这样就形成了城市人老于世故的人格特征。(Simmel.G,1905)受齐美尔的影 响,1938年,沃思发表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著名论文,并提出 城市具有三种生态学上的特质,即人口多、高密度和异质性。(Wirth,L.,1938) 2、社区存继论。1952年刘易斯和雷德菲尔德发表了“未崩溃的城市化”一 文,指出,墨西哥村民移居到墨西哥市后,生活方式并无显著的变化,人际关系 也无解体的情况,社会合作与人情味仍然相当强。大城市的众多人口、高密 度和 异质性对这些村民的影响很小。这些人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些小 圈子1 比较突出的研究有 Simmel, G. [1905] 1969. Mental life and the metropolis. In 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edited by R. Sennet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Wirth L.,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44, no.1;Gans, J.Hebert, 1982. Urban Villagers: Groups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 Free Press;Fischer, C. 1975 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0(May); Fischer, C. 1995. The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 twentieth-yea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etc 10内,人与人之间保留着亲密互助互信的关系。1962 年,甘斯出版了城市社区研 究的名著《城市村民》,在中他描述了波士顿西区意大利移民的生活,并进 一 步分析了居住于城市中的不同人口的特质,发现在美国大城市中主要有五种 不同 的居民:分别是四海为家者、单身者或无子女家庭、少数民族村民、受剥夺 者以 及陷入困境者。(Gan,H.1962)3、社区解放论。该理论是由费舍尔等在上世纪 70年代提出来的。1975年 费舍尔发表了“城市性的亚文化理论”一文,指出城市人口众多与城市社会问题 有关,但这并不是由于人口众多造成的过渡神经刺激、高密度和高度异质化带来 的,而是因为人际关系中相互依赖性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Fischer,C.1975) 1977 年费舍尔出版了《社会网络与场域: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一书,强调了社会 网络在城市居民中的作用。1979年韦尔曼和雷顿发表了“社会网络,邻里关系 和社区”一文,指出以往对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 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质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 论的唯一基础,这种研究视角将会导致社会学忽视人们其他重要的日常活动和社 会交往领域,而社区的概念也会缠绕在对场所和居住的强调之中。(转引自,夏 建中,2000) 其次是有关社区研究的视角。 一是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生态学视角。以帕克(Park,R.E)、伯吉斯 (Burgess,E.W)和麦肯齐(Mckenzie,R.D)等早期人类生态学家借用了自然科学 中的生态学概念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例如,他们用自然界的共生性和竞争性 来描述社区的生态性质,认为社区包含三个最基本的性质,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被组织起来的生物群体;彼此生活在一个共生性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对这一地域 范围内的资源展开竞争(Park,R.E.1952)。同自然界一样,“在竞争中,社区调整 其成员的数量和质量,并在相互争斗的群体中形成一种平衡。”(康少邦、张宁编 译,1986)伯吉斯和麦肯齐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分别以“同心圆”和集中与离散、 侵入与接替等分析社区的生态过程。( 帕克等,1987)二十世纪初,人类生 态学基本上统治着城市社会学,成为主流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范式。在这一阶段, 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城市社会学家纷纷以人类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和参考框架展 开对城市的经验研究,其中包括以伯吉斯为代表的学者应用人类生态学概念和原 则研究人类社区;以罗尔保为代表的学者对自然区域的物质、社会、经济和人口 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偏差行为、犯罪等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的研究等等 (Schwab,W.1993)。进入三四十年代,人类生态学受到了各方面的批判,其理论 地位受到极大的影响。1952年,霍利出版了《人类生态学:一种社区结构的理 论》批判继承了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他从人类聚居的一些基本假定为基础,提 11出了生态组织的四原则,即相互依赖、关键功能、分化和支配。1959年,邓肯 提出了生态复合体概念,他将自然、生物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被看作是由四个关联变量(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所组成的功 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转引自,蔡禾,2003)霍利等人的努力再一次复兴 了人类生态学范式。 二是文化视角。早期人类生态学受到的最大批判之一就是对文化在社区形成 中的作用没有足够的注意。而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从社会文化 的角度来研究社区内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对于认识社区结构形成和变 化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费雷认为,无论是个人行动还是集体行动选择都不 能只用经济因素去解释,而应该加入文化因素的考虑。在他看来,文化价值和主 观意义是解释土地使用模式的重要变量。费雷通过对波士顿北肯山(Beacon Hill) 居民的研究,证明了文化在社区中的意义以及文化是如何引起原居民对入侵的抗 拒(Firey,W.1945)。1975年,费雷出版了《波士顿中心区的土地利用》的专著, 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高度重视。费雷认为,空间可以和一些社会价值结 合成为一体受到崇拜,而文化成为一种完全与经济因素独立的变量。(转引自, 蔡禾,2003)费雷将文化作为社区研究的一个独特变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 统生态学过分强调生物性因素而忽视社会性因素的缺憾,同时也给社区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野。 1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在社区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在我看来, 这些研究大致存在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对 1980年代以来由涌入城市的大量 流动 人口所形成的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如:北京的浙江村、河南村等等。研究者 主要的视角是流动人口社区的形成及其内部的结构。以往对“移民聚居区”(包 括国外“唐人街”)的研究认为它的最大特征是封闭和独立性,后来出现的“嵌 入性”理论和“民族聚居区经济”理论虽然认为聚居区内部独特结构,提供了独 特的经济机会,但是都认为封闭是形成该类社区既有特征的基本原因。社区概念1 其中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街区经济与社区发展”课题组对“街区经济与社区发展”的研究(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1993);李汉林对“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的探讨(李汉林,1994);张琢对“中 国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的研究(张琢,1997);赵力涛、杨善华对“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 的探讨(赵力涛、杨善华,1997);朱又红与日本学者南裕子对“村民委员会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法人行动者及其社会行为分析”的研究(朱又红、〔日〕南裕子,1996);朱又红对“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述评(朱又红,1997)。 相关的实证研究包括:周大鸣对广州都市里的“南景村”的研究(周大 鸣,2001);王春光、项飙、王汉生 等对都市外来流动民工和农村小业主聚居地北京“浙江村”的研究(王春光,1995;王汉生等,1997;项 飙,1998);折晓叶对高度工业化的东南地区超级村庄“万丰村”的研究(折晓叶,1997);王铭铭对发达 地区农业村闽南“美法村”、“塘东村”的研究(王铭铭,1997);陆学艺等人对北方地区初步工业化的“行 仁庄”的研究(陆学艺主编,2001);于建嵘对湖南农业村岳村的研究(于建嵘,2001);肖唐镖对江西、 安徽 9个农业村的研究(肖唐镖等, 2001);黄平等对欠发达地区的民工流出地 4省 8村的研究(黄平主编, 1997);吴毅对西部川东农业村双村的研究(吴毅,2002);项继权对东部山东向高村、中部河南南街村和 西部甘肃方家泉村的比较研究(项继权,2002);李培林对广州城中村的实证研究(李培林,2004)等等12进入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转折,其理论传承影响到中国研究者对社区的理解: 社区是有边界的实体;其内部的整合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它是大社会的缩影。项 飚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他通过对浙江村的深入观察及与北京其他网络人口聚居 社区的比较,认为越是聚合性强的社区,内部冲突也越多,它的对外开放程度和 辐射程度也越高。浙江村是聚合、冲突和开放的统一。(项飚,1998)李汉林等 通过对农民工关系网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概 念,认为“虚拟社区”是在一个城市内,农民工按照差序格局和工具理性构造出 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非制度化信任是构造这种虚拟社区的基础,而关 系强度则是这种社区组织和构造的重要方式。(李汉林,2002;李汉林、王琦, 2001)周大鸣提出了“二元社区”的概念,认为本地人和外地人形成了两个不同 的系统,并认为形成的因素是当地的“寄生性经济”和“地方本位政策”。(周大 鸣,2000)也有学者从贫困文化的角度,对城市流动人口形成的贫困社区进行研 究,认为这些贫困社区总的特点是人口结构复杂、社区环境杂乱、缺乏积极文化、 缺乏社区管理。(方晓玲,2004) 二是对传统社区变迁的研究。这部分研究者通过对一个社区的考察折射出其 变迁的过程。周大鸣等追踪了广东都市里的村庄“南景村”长达半个世纪的都市 化过程的种种经历,探讨它是如何从乡村社区向结合部社区发展的过程。他 指出, 阻碍城乡结合部彻底都市化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土地制 度;三是混乱而且高度密集的住宅。(周大鸣,2001)李培林以广州城中村的理 想类型“羊城村”为个案分析了城中村变迁的过程,其中包括村落新的分层体系 的形成、村落的地下经济等等。(李培林,2004) 但是,就笔者来看,这些研究可能忽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社区,国内与国外都曾做过研究,但是彼此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和 对话。国内学者很少借鉴国外社区研究的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各种重复性研究 颇多,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理支撑,国内学者较多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上,对问 题的解释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更缺乏与国外相关理论的对话能力。 2、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以往的研究过分注重对结构性因素的考察,强调 的是那些宏观、抽象层面的因素,而忽视对社区微观层面的研究,忽视了对社区 中的人的关注,特别是对微观个体的日常生活的考察,包括那些具体的,可感知 的且与日常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社区归属、社区空间、邻里关系、家 庭结构等等。 3、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对社区的考察主要围绕外来者展开,缺乏对原居 住者的关注,因此,不少研究有农民工研究或者流动人口研究之嫌。另一方面, 大部分研究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而从城市社会学视角入手,对城市内生的棚户区 13的研究极为罕见。这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忽视对城市 社会学的培育。 2.2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 日常生活研究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哲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从哲学的角度 看,他们更多地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主体际性、生活世界等理论问题。 匈牙利女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继承了卢卡奇和列菲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日常生活》一书,在该书中她从多方面分析了日常生活的 基本结构和一般图式的特征。在她看来,首先,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是以重复 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础的活动领域;其次,日常生活具有自在性,是以给定 的规则和归类模式而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地展开的活动领域;第三,日常生活具 有经验性和实用性。在赫勒看来,“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 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 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阿格妮丝?赫勒,1993)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 所谓日常生活,就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这各种活动 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层次:一是日常消费活动。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 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得与消费活动,这是日常生活世界最 基本的层面。二是日常交往活动。杂谈闲聊、礼尚往来、情感交流、游戏等以日 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占据着日常生活 的重要地位,并随着物质财富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 常交往活动会愈益频繁,愈益丰富,它构成了人的日常社会活动。三是日常观念 活动。这是一种非创造性的、以重复性为本质特征的自在的思维活动。它包括传 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自在的日常思维。(杨建华, ) 在社会学中,日常生活研究主要侧重社会互动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 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有:?非言语交流;非语言交流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是体 态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二是个人空间的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霍尔对个人 空间进行过研究,他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理论,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个人空 间区,包括亲密距离区、私人距离区、社会距离区和公共距离区。(周运清等, 2004)?社会规则与交谈;社会学家一般都承认,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其中 的一种研究取向尤其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一般环境中是怎样使用语言的。这种 对话研究深受戈夫曼著作的影响。在戈夫曼那里,日常生活成了人们表演的舞台, 他的兴趣在于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具体互动细节,展示那些隐含着的、 不公开的互动规律。(戈夫曼,1989)但对该类型最重要的影响来自常人方法论 的创立者哈罗德加芬克尔( Harold Garfinkel,1984)。常人方法论研究的是常人 14方法,即民间的或非专业性的方法。人们用此方法来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 特别 是理解他们所说的话。?时间和空间上互动。理解人们的活动是如何在时间和空 间中分布的,对于分析接触以及对于理解一般社会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互 动都处于一定的情境中,即它们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并在时间上保持一定的连续 性。我们一天的行动往往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区的”。区域化的概念可帮 助我们了解社会生活是怎样在时空中得以分区的。(吉登斯,2003)二、本研究的主要视角和概念框架 1、学术视角??城市社会学世纪 、 年代,以研究都市社区闻名于世的美国芝加哥学派主持研究 了芝加哥逐渐都市化的过程,用来说明美国城市的结构和动态。在研究过程中, 这个学派以芝加哥市内的犹太人聚居区、波兰移民区、贫民聚居区、上流阶级邻 1 里等作为单个小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 中国早期的城市调查深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对城市下层的调查与研究一直 是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有学者对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作了一番梳 理,指出中国早期城市调查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对下层群体的关注。被调查的下层群体主要涉及人力车夫、手艺人、普 通工人以及娼妓、乞丐等边缘人。至 年 月底,社会调查部( 年底改 名社会调查所)成功地完成了北平手工业工人五百家调查、北平旧式手工艺工人 调查,北平工人及教员生计调查,以及与天津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 合作进行的天津工人二百家生计调查、天津地毯工厂调查等。 重视对“生活”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陶孟和的《北平生 活费之分析》( )、杨西孟的《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 )、林 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 )、刘保衡的《上海市人力车夫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书》( )等等。这些研究经验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纪 年代以后,农村社会调查开始逐渐取代了城市社会调查的主导地 位。 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学专业被取消,社会调查活动在中国基本上消失。1 在 1921?1931的 10年间,帕克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 15项有关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其 对象包括非法团伙、流浪汉、职业舞女、妓女、吸毒、青少年犯罪以及犹太移民等等。此外,较突出的成 果有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佐尔博的《黄金海岸和贫民窟》、托马斯和兹 纳涅茨基合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等等。 2 参见:陈映芳,“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和课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3 参见:许妙发,“试论中国社会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成长”,《社会》,2004年第 4期 4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是陶孟和于 1926年至 1927年间采用家庭日用记账的调查方法,对北平 48家手工 业工人的家庭生活费进行了长达 6个月的追踪调查,并对 12名小学教员的家庭生活费用进行一个月的调查 后写成的。书中对北平中下层家庭的生活状况、家庭结构、消费结构进行了可观的描述和比较,但没有作 相应的理论分析。采用日用帐簿法进行调查在当时还是个创举,此书是在国内采用记帐法调查工人家庭生 活费的第一本书。之后在各地的对生活费的调查,大都采用此方法,因此其在方法上是有较大贡献的。(参 见:杨雅彬著,《中国社会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8月)15 年社会学专业得以恢复。 年,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所在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胡同开展了城市社区研究,对居民生活、家庭婚姻等问题 进行了调查。自那以后,各种城市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相关的学术研究越来越 多, 调查和研究也渐趋深入。 世纪 年代以来,有关社会下层的调查和研究再度成为社会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并在下岗工人问题 、社会分层问题、贫困问题研 究 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本研究的理论预设??侵入接替理论 早期人类生态学家将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定名社区(Community)。社区是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类群体多少固定在一个地点,而这个群体内又形 成一种共生关系(Symbiosis)。所谓共生关系是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而又 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个体而存在。( 帕克等, ) 人们为了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结成一种既互助又互争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社区 内外都广泛存在。 城市生态学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创的。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家们??伯吉斯、 麦肯齐、帕克等在研究中有意识地借助正在从生物学中兴起的生态学次级领域。 生态学家开始把城市区域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不同的区 域、部门和核心都由于竞争资源而呈现出差异性。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般城市生态学模型。对于芝加哥学派来说,城市扩张与生产和人口 的增 长有关,因为它们聚集了人口和各种合作空间,如家居和商业结构,这些都是人 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当聚集强化时,人口密度提高,进而导致资源竞争,包括城 市空间、政府资源、零售市场和任何可用来方便个体和团体生存的资源。由竞争 导致城市各部分居住者的差异,因为各种居民、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显著性质以及 文化象征都与此相关。(乔纳森?特纳, , )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C村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外来者源源不断地 进入,本地居民又陆续搬离社区。C村本地居民和外来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对 整个社区又意味着什么?从既有的现象可以看出,本研究与芝加哥学派的侵入接 替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契合,因此,在本研究伊始,笔者预设以侵入接替理论 为研究框架,但有关该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将通过本研究加以证实。1 在各种研究成果中,李强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涉及到了工人的问题和“城镇职工中的贫困层” 问题。而在他和胡俊生、洪大用合著的《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中,城市失业下岗群体的问题得到了具 体的分析和国际比较意义上的研究。 2 “社会分层”研究在前几年的中国社会学界曾是个很热门的题目,各地也出现过一些较有价值的调查报 告。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3 关信平、洪大用、王有娟等一批研究者从事了城市贫困方面的调查研究。关于中国城市贫困的概念定义、 模型分类、规模状况、形成原因、扶贫政策等问题,已出现了相应的成果。163、主要概念的界定 日常生活: 在我看来,日常生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个就是个体层 面的解释,即个体的衣食住行;另一个就是群体或者社区层面的解释,主要指社 区生活,例如邻里交往、社区空间等。本研究中的日常生活主要强调社区生活。 外来者:按照生态学理论,通常将侵入某一群体的动植物称为“外来者”。 在本研究中,我将相对于本地居民的人群统一称为“外来者”,主要是指从外地 来上海打工的下层劳动者 。外来者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已经通过包 括租房、就业等途径进入 村。通过我对 村外来者的调查,可以把 村的外来 者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自雇佣者”,指小商小贩、靠卖技术为生,自己投资 从事规模小、简单的制造业、修理业、餐饮或服务行业。二是“劳动者”,其中 一部分在集体、国有和私有的各种工商职业团体工作。另一部分多为零星打工者, 如清洁工、保姆、钟点工等。三是“无业游民”,大部分是无正当工作、到处流 动的“三无”(无身份证、暂住证和就业证)人员以及乞讨者、拾荒者和卖淫者 等边缘人。详见附录五 棚户区:本研究中的棚户区是指 196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低矮房子集中的 成片居住区域。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以上海内环线以内区域(即内城区)为主。 其主要特征为房子建筑材料相当简陋,多为平房或自己搭建的两到三层楼房、室 内拥挤,一般缺乏卫生设施,人口密度大,社区公共设施短缺,卫生状况差,外 来流动人口较多。 本地居民:主要相对于外来者而言,具体是指在 C村居住且具有上海户口 的居民和部分居住在该棚户区的外地回沪居民。外来者进入之后,本地居民开始 分化,一部分搬离社区。本文中指称的本地居民,主要是指外来者进入后,仍 然 居住在 C村的本地居民,不包括部分已经在外购房的搬离者。 三、研究对象 1、上海棚户区总体概貌 上海棚户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最初出现在黄浦江畔及吴淞江 今苏州河两岸,继而向工厂周围空隙地及铁路两旁蔓延,最后遍布全市。鸦片 战争之后,黄浦江两岸陆续建造了许多码头,与此同时,在各码头附近出现了最1 本人于 2003年参与导师陈映芳教授主持的“流动人口的公共教育与权益保障”课题。外来流动人口主要 分布在上海市的城郊结合部。从空间分布看,市中心区占 33.6%,边缘新建区有 58.4%,住在郊县的占 8.0%。 可以看出,他们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内、外环线间的区域内。外来人员进入城市,由于城市政府不提供居住 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除居住在单位工人宿舍、建筑工地工棚、装修房、营业场所(如农贸市场) 等场所外,主要租住城内和城乡结合部的廉价住房。其中部分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外来经商者租住在工 人新村、老公房住宅区内,而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主要租住在城内棚户简屋区和城乡结合部被征地人员及 农民家里。此外,外来人员的自雇佣群体也主要租借城市居民、城郊农民的房屋作店面房、工场房等。(参 见《流动人口的公共教育与权益保障课题报告》,2004年未刊稿)17早的一批棚户,居民大多是附近码头上扛大包的工人。此后近一个世纪,由于战 争和上海诱人的机会,许多来自苏北、安徽、山东等地农村的难民纷纷从水路进 入上海,在沿江地带搭起简易房屋或直接住在船上,这一时期是上海棚户区出现 的主要时期。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日军烧毁了闸北、虹口、南市等区的大 量民房,大批流离失所的难民纷纷涌入棚户区。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战区农 村的大量破产农民进入上海,棚户区进一步膨胀,抗战前后则为棚户区形成的高 峰期。到 1949年 5月上海解放,全市 200户以上的棚户区共有 322处,其中 2000 户以上的 4处,1000户以上的 39处,500户以上的 36处,300户以上的 150处, 200户以上的 93处。棚户区占地面积 1109万平方米,棚户简屋 197500间,建 1 筑面积 322.8万平方米,住着 115万人。 解放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政府曾对局部地区尤其是劳动人民 2 聚居地区进行了一些规划改造,其重点之一就是对棚户简屋的改造。 例如 20 世纪 50年代针对棚户的“居住改善”和“自建公助”方式;60年代以“蕃瓜弄” 为典型的对棚户简屋的成组改造方式;70年代以曹溪北路沿线等为代表的规划 成组改造;80年代的“相对集中、成片改造”与“旧房利用、内部改造”以及 3 90年代“365危棚简”政策 的出台进一步加快了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和速度。在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旧城改造进程后,如今大规模的棚户区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但是,在高楼大厦背后,仍然还零星隐藏着小规模的棚户区。上海棚户区的分布 在解放前就已经基本定型,目前剩余棚户区的分布与原来棚户区的分布趋势大体 一致,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的边缘,苏州河、吴淞江两岸和铁路线沿线地带。棚户 区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作为下层居住区的代名词,与贫穷密不可分,棚户区作为 贫困街区而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另一方面,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棚户区 可 以说是“被遗忘的角落”,棚户区居民享有的公共设施远远要少于非棚户区。 、 棚户区 棚户区(简称 村)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境内,南临苏州河,西南面与某 大学为邻,东面原为上海较大的棉纺织厂,现已建成新式住宅小区。(见图一) 棚户区占地约 万平方米,住房以砖木结构棚户简屋为主。 之所以选择 棚户区,是因为 棚户区聚集了上海棚户区的基本要素,其本 地居民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另一方面,随着上海旧城改造进程的推进,在中心城1 //0>.上海建设网 2 参见《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3 经资料汇总,到 1990年底,市区还有 1500多万平方米二级旧式里弄以下旧住房,其中成片危、简房 365 万平方米以及 30余户人均居住面积 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365危棚简”的概念由此而来。1992年底, 市政府确立了 20世纪末上海的居住目标,其中之一就是“365万平方米成片危棚简屋”的改造。(参见: 徐明前著:《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 12月)18区面积较大、户数较多,保留较为完整的棚户区已不多见,剩下的绝大多数是零 星分布的棚户简屋。而 棚户区具有较大的规模,保持也相对较为完整,综合这 些因素,我选择 棚户区作为一个棚户区的典型个案。 图一: 棚户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四、研究方法1、研究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本人参与由导师陈映芳教授主持的中日合作课题“上海城市居民生 活史研究”的学术小结。本人于 2004年 7月起对 C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部 分本地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整理出了近十多万字的访谈资料。 民族学、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 基。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 之一。西方通常的方法是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会区域中,通过“参 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等方法,认识、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 熟悉当地居民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如今,这一方法在社会学 研究中也被广泛采纳。 由于本研究是对一个社区的微观研究,因此,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必不可少。 为了更好的获取材料,2004年 7月至 9月,本人曾经以 C村居委会志愿者的身 份在那里实地调查了
/
本文档为【外来者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