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著名古桥

2017-10-27 5页 doc 16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著名古桥中国著名古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游记》称,桥长三百步,宽八步,十骑可以并肩而行。桥下二十四个弧形拱门,建 筑技术极为高超。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为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 位于广东潮洲...
中国著名古桥
中国著名古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游记》称,桥长三百步,宽八步,十骑可以并肩而行。桥下二十四个弧形拱门,建 筑技术极为高超。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为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 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 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 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 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 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 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赵州桥首创桥梁工程史上的新型结构,现了精湛的施工技术,又是一件艺术珍品。它宛如长虹飞架,巨 身凌空,气势雄伟。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花环,装饰在桥身两肩, 轮廓清晰,线条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大桥顶部,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兽/ 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该桥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大桥的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从整体来 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 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运行。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又便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 力很大,建造难度高。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仅1.549米,由五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 载力较小的亚黏土。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小的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赵州桥是我国造桥史上的杰作,是隋代杰出工匠李春和众多石匠共同建造,是著名的华北四宝之一。 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 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 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桥上建塔形楼亭5座,可避风雨。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铁索桥 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 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 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桥面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位于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圈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 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畔,是瘦西湖的标志之一,因其桥上建有五亭而得名,又因建筑于莲花 堤上,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莲花桥。它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石拱桥,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清朝时扬州的巡盐御史高恒,迎奉乾隆皇帝到扬州,为了讨皇帝欢心, 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这座"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侧凡十有五"的风格特殊的石拱桥。 当初本想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的形态建造,欲将北京北海大桥、五龙亭和白塔三景集于一处。五龙亭五亭临 水而建,可是瘦西湖太窄,没有北海水面开阔,无法将五龙亭依样兴建,工匠别出心裁,构思巧妙的将亭 与桥合而为一,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之上,亭与亭之间以廊连接,形成完整的屋面。 在这一座长达五十五米的石拱桥二、三丈宽的桥身上,矗立着五座亭子。桥与亭巧妙的和谐配置。中间一 亭最高,为"重檐四角攒尖亭"建筑式,南北各二亭分列四翼,互相对称,拱衬出主亭,均为"单檐攒尖亭"。 五亭桥造型和结构,在工程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在保存下来的的古桥中,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后人把桥 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是力与美、壮与秀的和谐。建筑风格精巧的将园 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特点是阴柔阳刚、南秀北雄。成为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 五年四月至嘉 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我们身后的这 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 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 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 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 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 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 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
本文档为【中国著名古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