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

[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

2017-11-13 37页 doc 74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 安徽晔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综合利用 2009年9月16日 1. 项目业主概况 安徽晔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晔城公司),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秸秆、树皮等农、林废弃物)为基础,为企业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大气及环境污染,实现可循环经济为己任的一家专业公司;晔城公司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晔城公司创始人,荣获国家3项技术专利的陈宝林先生,一直致力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燃烧...
[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
[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 安徽晔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综合利用 2009年9月16日 1. 项目业主概况 安徽晔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晔城公司),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秸秆、树皮等农、林废弃物)为基础,为企业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大气及环境污染,实现可循环经济为己任的一家专业公司;晔城公司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晔城公司创始人,荣获国家3项技术专利的陈宝林先生,一直致力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燃烧及污泥无害化处置与生物质循环再利用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三项技术专利号分别是:ZL2005 20074650.7(送料鼓风装置)、2006201654282.2(燃烧生物质锅炉送料、送风喷口装置)、200720039539.3(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与技术积累,晔城公司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由一系列专有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在锅炉上燃烧生物质能的技术体系,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学院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横向合作关系。 晔城在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上,已经建成七个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70000吨以上,2010年内计划再新建五个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将超过100000吨;在锅炉燃用生物质能的技术改造工程中,在合肥地区、蚌埠市、全椒、和县、六安市、泾县、桐城,以及江苏、广西、湖北、鞍山、黑龙江等地改烧了多台4t/h至35t/h的链条炉排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以上的工程改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锅炉出力正常,而且具有一定的超负荷工作能力,在同一时空条件下,链条锅炉中燃烧生物质比燃烧煤炭的出力可 提高10%以上;且在今年五月已成功的收购了宿州煤矸石发电厂,现正将其改造成生物质能发电厂;在污泥的无害化处置上,利用“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专利技术,达到了污泥的一次性无害化处置,大大降低了污泥焚烧的运营成本。 在上述业务及工程运行过程中,为合作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同合作企业的双赢,同时也为国家每年节省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约600000吨/年,减少二氧化硫6000吨/年、二氧化碳1500000吨/年对大气的排放,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社会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造福子孙~ 在今后的一至三年内,晔城公司将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开发可再生(生物质)清洁新能源,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基地30个;新建一个市政污泥(生物质焚烧)无害化处置样板工程。晔城公司全体员工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明天会更好。 2. 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能源替代)项目 2.1 项目概况 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是以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 秸秆,或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谷壳:花生壳、麦、稻壳为原料,经过高 压高温压缩成块状,由生变熟,木质素降解,而且燃烧热值高,便于储 存和运输,长期保存不变质,可当作燃料使用,是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 能源的新型清洁能源。 晔城公司在省内富产棉花、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的地区, 已新建七个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基地,收购各类农作物秸秆及林木废弃物, 将其加工成密度在0.7以上的颗粒燃料,替代煤炭燃烧锅炉。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政策背景 1)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其中: 第十二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2) 2005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其中: 对中小型燃煤锅炉,在有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应鼓励使用天然气进行替代;在无天然气或天然气资源不足的地区,应鼓励优先使用优质洗选加工煤或其它优质能源,并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型锅炉,减少燃煤污染。 3) 2005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其中: 第65号条目:“生物质直燃锅炉”,该条目类型为“技术改进”。 4) 2006年8月1日,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其中:第一项重点工程为“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生物质燃料是其中重要。 5)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以“国发(2007)15号”文发布《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抓紧制订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 6) 2007年6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承诺: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 7)2007年8月28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环资[2007]2132号”文发布《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为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8)2007年8月31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7]2174号”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对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作了美好的规划。 9)2007年8月10日“ 财建[2007]371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第九条, 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节能量按200元/吨煤奖励,中西部地区按250元/吨标准煤奖励。 10)CO?指标出让 根据《京都议定书》,每燃烧一吨生物质燃料(能源替代),即为减少1.5吨CO的排放。现今CO?指标的国际市场销售价格为13,15欧2 元;CO?指标的出让的买卖合约大多一定为五年,即将CO?指标出售给发达国家,可获得连续五年的收益。 11)财政部财建[2008]735号《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详见附后《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可以开发新能源,节约煤炭、改善能源结构 当前,我国能源供应过份依赖于煤炭等化石燃料,仅煤电就占全国电力的70%以上。但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人均占有量低,煤炭资源人均相对匮缺, 且我国产能、储能地域与主要用能地域之间距离过远,造成运力负担过重和损耗增加,煤炭供应紧缺,能源利用率低。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量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被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回到自然界中。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燃气等燃料,产生电力,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以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专家们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的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生物质一直是农村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家能源结构中也占重要地位。在我国,1979年以前农村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来自生物质能源,1998年,仍有30%的农村能源来自生物质能源。但大多数生物质能源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燃烧效率低,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的原始动力在于能源市场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七十年代初,我国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大力开发和推广户用沼汽池技术,节柴炕灶和 薪炭林,为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九十年代,我国政府一直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开发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甜高梁茎杆制取乙醇燃料、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生物质裂解油、生物柴油和能源植物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在国家“十五”863计划中,多项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研究课题被列为重点课题,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将为今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57600吨,每年可替代44000多吨标煤的化石能源。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将面临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开发和利用拥有巨大资源保障,环保又好的替代能源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 2.2.2 可改善生活环境 2.2.2.1 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当前的能源工业主要是矿物燃料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一方面,矿物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资源却在日益耗尽,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约1270亿吨(1991年),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约1.4亿万吨(1986年),按目前技术水平和开采量计算,石油可开采40年,煤炭可开采200年,天然气可开采60年;在我国,近三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198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02亿吨标煤,其中煤炭占72.2%,石油占20.7%, 天然气占3.1%,水电占4%;到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12.2亿吨标煤,其中煤炭占67.10%,石油占23.4%,天燃气占2.8%,水电占6.7%。 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CO、SO、CO和NO,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估计,我国由22x 矿物燃料消耗每年排放的总量可达22.7亿吨,相当于6.2亿吨碳排量,是全球GHG总排量的11.8%左右。这些污染物导致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造成土壤酸化,粮食减产和植被破坏,而且还能引发大量呼吸道疾病。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成生物制颗粒燃料,势必会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 晔城公司目前已建成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基地的年生产量,实现能源替代后,将每年减少SO的排放量约1000t/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近2 100000多吨。 2.2.2.2 解决秸秆禁烧问题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4265万吨,其中: (1)午季:小麦秸秆1414万吨(不含青饲料),油菜秸秆145万吨; (2)秋收:水稻秸秆1646万吨,玉米秸秆525万吨(不含青饲料),棉花秸秆286万吨,大豆秸秆162万吨,花生壳、秧58万吨,芝麻秸秆22万吨,麻类秸秆7万吨。 (上述数据由安徽省农委提供) 由此可见,安徽省自2005年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至今,成效不大的原因,除了执行力度不够(禁烧地方法规未立),主要的原因还是秸秆没有销路,(尤其是145万吨油菜秸秆,蓬松不易堆放,日晒雨淋后又不能作柴烧) 没有人要,没有需求的市场,农民到最后只有烧掉。 故而,本项目大力推广后,剔除秸秆其它用途(生物质直燃发电、秸秆气化、食用菌、柴薪),可加工生物质成型燃料1000万吨吨,取代原煤700多万吨燃烧锅炉,使得秸秆可大量、快捷、变废为宝,将会最终解决秸秆禁烧的难题。 2.2.3 可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近几年来,全国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据统计全国有21个省(区、直辖市)由于电厂供应能力问题被迫拉闸限电。鉴于此,亟需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炭供应短缺的局面。现在国内多数生物质能源被废弃或烧掉,少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农户炊事、取暖燃料,其利用效率很低,转换效率仅10,20%左右。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煤、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源已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炊事取暖用能,致使被丢弃的生物质燃料逐年增大,既多占土地,危害环境,又浪费能源。而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可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2.2.4 可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政府通过采取提高粮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专门下发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文件,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项目大力推广后,可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1000万吨,给农民增加收入约20亿元。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13363多万亩,年产各类秸秆就有4265万吨, 减去其它秸秆综合利用消耗,每年可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1000万吨,可供 大型9SYS65—3000型秸秆压块成套设备800多台一年原料消耗的需求;因 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2.4 秸秆收购与加工 2.4.1 秸秆收购 在加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即开展秸秆收购的宣传、组织工作,鼓动农 民、经纪人,将秸秆送到加工基地出售;晔城公司自己也组织力量到田间 地头,上门直接收购。经验告诉我们,机械化收购是最有效的收购方式: 快捷(收购量大)、价廉(成本低),只是一次性投资较大。 2.4.2 成型燃料加工 2.4.2.1 设备型号(9SYS65—3000)与加工能力 农机 生物质 压 缩 孔数 ?/小时 主机功率:75KW 加工能力:3吨/小时 9 S Y S 36 3000 2.4.2.2 生产 运料 粉碎 输送 烘干 混合 去铁 升温挤压 成品 码垛 包装 称重 输出 冷却 成型 2.5 市场销售 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锅炉,每年消耗原煤约4000万吨,各地市在开展秸秆禁烧的同时,亦已禁止锅炉燃煤,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燃烧锅炉,已是大势所趋,市场销售风险是不存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销售价格几乎与煤炭的市场价格相持平,合肥、芜湖等沿江城市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价格已高出煤炭的价格)。 2.6 能源替代 2.6.1 环保影响评价 2.6.1.1 概 况 当前全国经济正蓬勃发展中,促进了本地的经济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的污染,电站锅炉、尤其是燃煤锅炉仍是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为了有效控制环境质量,限制燃煤锅炉的数量而替代以燃用清洁燃料的锅炉,是势在必行的措施。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将原燃煤工业锅炉以及电站锅炉改造成燃烧生物质成 型燃料锅炉(以及生物质能发电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且改造费用相对较低,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6.1.2 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版,2000年9月1日起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起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9) 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0) 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1) 环发(2005)114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5]2517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 (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6]13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 (14)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2.6.1.3 锅炉焚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分析 2.6.1.3.1 二氧化硫 秸杆是一种典型的低硫燃料,按照热值折算,与含硫量0.5% 、热值42 MJ/kg的轻柴油(我国轻柴油的典型数据)相比,按照热值折算,秸秆的含硫量只有轻柴油的35%。从二氧化硫的排放性能来看,工业锅炉燃用谷壳、秸杆比燃用轻柴油更为清洁,与燃煤相比,国内含硫量最低的煤种为神府煤田所产的优质烟煤(含硫量0.7%),按热值折算,燃用秸杆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只有神府煤的20%,与含硫量为1%的中质烟煤相比,燃用秸秆成型型燃料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只有其5%。 2.6.1.3.2 氮氧化物 秸杆为低热值燃料,火焰温度远低于燃煤或柴油,因此其热力型氮氧化物的排放要远低于轻柴油和煤。由于含氮量与烟煤大致相当,所以燃料型氮氧化物的排放与烟煤相当,总体来看,氮氧化物的总排放量低于常规化石燃料。 2.6.1.3.3 固体颗粒物与排烟(林格曼)黑度 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器系统,完全可以达到二类地区的排放标准。固体颗粒物与排烟(林格曼)黑度均不会超过国家环保标准。 2.6.1.3.4 灰渣 生物质成型燃料烧后的灰渣,是天然的农家肥原料(根据测定的成份,或作建材行业的生产原料),不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2.6.1.3.5 恶臭与渗滤液 生物质成型燃料烧从进入预处理程序,直至燃尽成为灰渣进入灰罐,整个过程均在负压状态下进行的,恶臭与渗滤液不会出现外漏现象。 2.6.1.3.6 二氧化碳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量的10倍, 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被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其中自然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回到自然界中;虽然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也释放二氧化碳,但由于生物质在生长期间要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说,生物质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中性的,对环境保护有好处,即生物质能利用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6.1.4 环境效益 2.6.1.4.1 环境效益 本项目采用垃圾和秸杆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做为锅炉的燃料,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将大大降低当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取得明显的环保效益。 2.6.1.4.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长丰县的能源结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化石能源,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 2.6.2 锅炉改烧 2.6.2.1 改烧原则 改烧过程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原有的燃煤系统,都完全予以保留; 2) 锅炉的受热部件将不做任何改动(所以该改烧工程不存 在锅炉本体的安全性问题); 3) 锅炉的烟道、灰渣系统、送风机、引风机予以保留; 4) 可在不停烧的状态下改回烧煤。 2.6.2.2 生物质的性质与特点 2.6.2.2.1 生物质的性质: 序小麦 玉米 棉花 杨树油菜名称 符号 单位 稻壳 号 秸秆 秸秆 秸秆 枝 秸秆 收到基低位QnetKcal361136803718377135641 3300 发热量 .ar /Kg .4 .4 .8 .4 .6 2 收到基碳 Car % 40.7 38.2 41.4 42.6 40.9 52.9 3 收到基氢 Har % 5.48 5.22 5.56 5.64 4.76 4.94 36.133.436.534.938.34 收到基氧 Oar % 35.4 7 0 8 2 4 5 收到基氮 Nar % 0.42 0.61 0.71 0.37 0.44 1.36 6 收到基硫 Sar % 0.16 0.05 0.05 0.03 0.33 0.11 干燥无灰基80.781.681.381.378.37 Vdaf % 60.7 挥发分 5 5 0 7 9 8 收到基灰分 Aar % 8.18 3.67 3.13 2.74 3.69 15.2 9 收到基水分 Mar % 8.86 18.9 12.6 13.7 11.5 12.1 空气干燥基10 Mad % 3.61 3.65 1.16 0.97 4.43 水分 ,11 灰变形温度 t1 ? 870 1130 1270 980 1100 1400 ,,12 灰软化温度 t2 ? 1000 1200 1300 1180 1400 1500 ,13 灰液化温度 t3 ? 1200 1280 1380 1250 1400 堆积密度(破ρ Kg/ 150 14 150 250 300 300 350 3碎后) m 2.6.2.2.2 生物质特点 由上表可见,与煤炭相比,生物质有以下特点: 1) 挥发分含量远高于煤炭。中质烟煤的挥发分大约在30,,而生物 质的挥发分高达60,,生物质燃烧有更多的热量是在炉膛内完成 的,火床内的放热份额要远小于煤炭,所以从燃烧过程组织来看, 必须使用大量的二次风直接进入炉膛,而炉排风的份额应当控制在 总风量的40,左右,改烧时加装二次风系统是必要的,这也是晔 城公司致力于开发适用于生物质的二次风专有技术的原因; 2) 生物质的热值小于在用燃煤的热值,按照热值折算,大约2吨生物 质相当于1吨标煤,在相同出力和热效率的条件下,锅炉的生物质 耗量是原煤(标煤)的2倍; 3) 粗略地说,生物质粉(成型燃料)的容重大约为燃煤的四分之一, 按燃料耗量折算,锅炉炉前煤仓的仓容存储量完全无法保证稳定的 燃料供应,这也是晔城公司致力于开发适用于生物质的燃料输送系 统专有技术的原因。 2.6.2.3 改烧工艺流程 链条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工艺流程图 颗粒料下料仓 粉料下 储 料 库 (原有煤炭下 料仓 料仓) 仓 定量封闭下料系统 原有上煤输送皮带 封闭气力输送系统 烟 囱 炉前原有 送风、送料 煤斗 喷口装置 多管旋风除尘器及 链条炉排锅炉 水膜除尘器系统 飞 灰 床 渣 灰 渣 库 (目前,在合肥市已经燃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有30多家,每天消耗生物质燃料已达500吨以上;如: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美菱荣丰、荣事达包装、四方磷复肥、锦泰糖业、金鹰纸业、裕龙包装、金菱电器等等) 2.7 投资与经济效益 (以每年生产加工棉花秸秆成型燃料45000吨的规模测算。) 2.7.1 投资概算 2.7.1.1 设备及造价 设备清单及造价估算 序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号 台/套 1 9SYS65—2000型机组 3 230000元 690000元 台/套 2 9CY—350型机组 3 186000元 558000元 台/套 3 筛选烘干系统 2 150000元 300000元 台/套 9FX-80棉杆切揉机 4 2 20000元 40000元 50-60粉碎机 5 台/套 2 15000元 30000元 水分检测仪 6 台 1 15000元 15000元 7 ZCB1-07抓草机 台 2 52000元 104000元 8 30吨地磅 台 1 18000元 18000元 9 皮带输送机 台 2 20000元 40000元 10 ? 2000 180元 360000元 仓储钢构大棚(库) ? 生产车间(钢混结构) 11 1000 300元 300000元 ? 地面硬化 12 5000 180元 900000元 ? 绿化、水土保持 13 3000 50元 150000元 ? 住宿、办公、磅房 14 800 1600元 128000元 配电房 ? 15 20 1400 28000元 新装315kva变压器 套 16 1 185000元 185000元 m 动力、照明线路等供电系统 17 1500 50 75000元 m 供水、消防系统 18 700 260 182000元 征地 19 亩 30 100000元 3000000元 20 办公、生活及工器具 2% 710.3 142060元 21 生产职工及提前进厂费 3% 213090元 项目前期工作费 1.5% 22 106545元 2% 联合调试运转费 23 142060元 可研、环评、安评报告费 23 50000元 24 不可预见费 3% 213090元 25 铺底流动资金 2000000元 合 计 26 9969845元 2.7.1.2 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表 数量 序号 费用名称 单价 金额(年) 成本/T 简要说明 (年) 棉花秸秆的1 63000T 180元/T 1134万元 252元 ?依据棉花秸秆的特收购 殊性和多年来从原始2 耗电 450万度 0.9元/度 405万元 90元 经验积累到现在,棉0.70元/3 包装费用 90万条 63万元 14元 花秸秆在收购加工过条 程中,重量损失率为:流动资金利4 200万元 8.4%/年 16.8万元 3.7元 35%至45%,加工成品息 45000吨,损耗约固定、无形17.85 800万元 10%/年 80万元 18000吨。 资产折旧费 元 ?平均每生产一吨成6 维修费 45000T 20元/T 90万元 20元 品耗电100度,每度7 劳动工资 45000T 50.0元/T 225万元 50元 电价0.9元。 8 ?采用市场售价每条 2013.8 447.50.67元,加之缝包线 小计 45000T 0.03元,每吨用袋20万元 元 条,每吨价14元。 9 销售收入 45000T 650元/T 2925万元 ?设备800万元,折105.910 其他费用 477万元 旧期平均为10年。 元 ?设备加黄油、焊补、2925万元 10.1 管理费 5‰ 146250元 3.3元 打磨、更换模具费用 平均20元/吨。 2925万元 10.2 办公费 5‰ 146250元 3.3元 ?需3班,每班员工2925万元 10.3 劳保基金等 3‰ 78750元 1.8元 50人,共150人,每 班生产60吨,日产2925万元 17.510.4 不可预见费 3% 787500元 180吨,日工资9000元 元(按每班每人6080元计算)。 10.5 运费 45000T 80元/T 360万元 元 ?运费是指成型燃料553.5元2490.8553.5从无为县运到合肥经12 成本总额 45000T /T 万元 元 济技术开发区(130 434.3万96.5公里)的费用。 13 税前利润 45000T 96.5元/T 元 元 (虽然棉花秸秆加工成型颗粒燃料,每吨税前利润有96.5元,且每消耗1吨秸秆,秸秆能源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即给予一定的奖补。因此,企业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8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政府免税和多项优惠政策扶持的项目,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产品市场前景广大,技术工艺领先,设备独特合理,达到生产规模后,年可实现利润434.3万元,加上秸秆能源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即给予一定的奖补,投资回报期为一年。对农作物秸秆二次增值、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新能源(低碳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使种植业、加工业、制造业、运输业、新能源有一个良性循环,解决了政府禁烧秸秆多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3. 宿州煤矸石电厂改烧生物质发电项目 3.1 项目概况 宿州煤矸石发电厂位于宿州市东15公里朱仙庄(镇)煤矿南,紧靠宿灵路,占地112亩,现装机容量为2×6MW,安装有三炉二机,即二台洛阳发电设备厂生产的6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二台江西锅炉厂生产的35t/h鼓泡式流化床锅炉(即由东向西数1,、2,锅炉),一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即由东向西数3,锅炉);参数为中温中压。因蒸汽参数较低,发电能耗较高,发电标煤耗为667g/kwh;正式停产是2008年7月。为利用宿州市丰富的生物质 资源和晔城公司的生物质代替化石能源燃烧锅炉的专利技术,拟将 上述三台燃烧煤矸石锅炉改造成燃烧农林废弃物加工成型燃料的 生物质直燃锅炉。为实施上述改造,由晔城公司负责重组宿州煤矸 石发电厂——成立“宿州晔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3.2 建设内容及规模 3.2.1 建设内容 将原燃烧煤矸石的3台35t/h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改造燃烧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电锅炉。 3.2.2 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生物质能发电,其年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量为:85000 7吨;最终发电规模为:8.5×10kWh/年。 3.3 建设进度 进 度 表 工作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评评价报告 环评、可研审批 初步设计、审批 施工图设计 设备订制 土建施工 设备、工艺安装 试车 正式投产 3.4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改造总投资约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资金来源为:自筹20%,融资80%。 3.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指标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0.0 1.1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万元 1076.0 1.2 第二部分工程费用 万元 179.0 1.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26.0 1.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619.0 2 资金来源 万元 2000.0 2.1 国债基金 万元 2.2 自有资金 万元 2000.0 73 年发电量 kWh/a 8.5×10 4 厂用电率 % 12 75 年供电量 kWh/a 7.48×10 6 发电标煤耗 g/kwh 667.0 7 耗生物质成型燃料 吨/年 85000 8 秸秆成型燃料到岸价(3500Kcal/Kg) 元/吨 400.0 9 元/kWh 单位发电成本 652.6 10 元/kWh 单位经营发电成本 588.1 11 元/MWh 750.0 售电价格 12 年平均利润(税后、达产后) 万元 693 13 投资年利润率(税后、达产后) % 34.7 14 投资回收期(税后、达产后) 年 2.9 15 定员 人 150 16 土地占用 亩 112 3.6 锅炉改造方案 3.6.1 工艺流程 35t/h流化床锅炉燃烧生物质工艺流程图 粉料下 颗粒料下 料仓 料仓 封闭式输送系统 粉料缓冲仓 颗粒料缓冲仓 定量封闭下料系统 烟 送料、送风喷口原有料斗 囱 装置 粉燃 烧器 35t/h流化床 多管及水膜 除尘系统 蒸汽锅炉 (设强二次风系统) 飞 灰 床 渣 灰 渣 库 3.6.2 方案综述 3.6.2.1 燃料定量封闭输送系统 新建生物质燃料下料仓二个,一个粉料,一个粗料,利用我公司专为生物质燃料设计的负压气力输送系统,把空气/生物质燃料混合物经过刹克笼沉降将生物质燃料送入(粗、粉料)缓冲仓;从输送引风机出口吹出的含有少量生物质燃料的风量,除去再利用的送料风而多余的风量,经过脉冲布袋除尘器将生物质燃料虑净后排 空;粗料仍用皮带输送进原料斗。 3.6.2.2 送料、送风喷口装置系统 SL-35-4送料、送风喷口装置系统安装在四侧炉墙炉床的上方,利用SL-35-4送料、送风喷口装置,将生物质燃料吹入炉膛燃烧;同时送入三次风,以调控炉膛的出口烟温,防治过热器结焦。 3.6.2.3 三次强排风系统 在35t/h流化床蒸汽锅炉四侧炉墙(炉床上方),利用高压风机所给的二次风,增加一组三次强排风系统,以提高生物质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效率。 3.6.2.4 多管除尘器 在水膜除尘器与引风机之间,安装适用于生物质灰沉降的多管除尘器系统(除尘效率达到95%以上),以确保烟气排放达标。 3.6.2.5 飞灰、床渣输送系统 将多管旋风除尘器产出的飞灰和炉床上产出的床渣,用水冷封闭式输送系统(干式出渣),直接送到灰渣罐的斗式提升机入口,以提高灰渣的利用价值。 3.6.2.6 灰渣罐 新建灰渣库二座,灰渣库总高20.5米(库体高10米,直径6米,卸灰器离地面4.5米),可装200吨灰渣,以保证环境的清洁。 3.7 投资概算 3.7.1 设备及造价 三台35t/h流化床锅炉改造设备及造价 序 金 额 工 程 项 目 备 注 号 (元) 1 燃料定量封闭输送系统 1440000 可供2台35t/h锅炉耗用燃料量 31.1 2座下料仓制作安装 220000 100M/座仓容,含土建 1.2 气力输送系统一套 600000 含刹克笼、布袋除尘器、风网风机 1.3 6个缓冲仓 320000 粉料、粗料各二 螺旋定量输送系统6套 1.4 300000 各含可调速卸料器 2 送料、送风喷口装置3套 2100000 含高温预热器、风量电动阀等 3 三次风系统 680000 含破炉墙、浇注及风管道工程 其中:3台二次风机 240000 配消音器、变频器,二开一备 4 多管旋风除尘器三台套 720000 含烟管制作、安装 5 飞灰、床渣输送系统 500000 水冷式 36 灰渣罐二座 600000 200M、卸灰器、提升机 7 90-30型削片机三台套 480000 二开一备 二开一备 8 132-3型粉碎机三台 630000 合 计 6950000 3.7.2 投资估算 投 资 估 算 表(一) 工器具、 建 筑 设 备 安 装 其 它 合 计 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工 程和费用名称 生产及家工 程 材 料 工 程 费 用 (万元) 具购置费 单 位 数 量 指 标 一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1 设备制作、安装 695 70.0 765.0 2 160.0 ? 5000×2 160 1建钢构大棚三座(库) 160.0 3 原有设备检修 80.0 20.0 100.0 4 备品备件及工器具购置费 51.0 51.0 2%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合计 160.0 775.0 90.0 51.0 1076.0 二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 1 建设管理费 16.0 16.0 1.5% 2 工程设计费 32.0 32.0 3% 3 工程监理费 16.0 16.0 1.5% 4 项目前期工作费 11.0 11.0 1% 投 资 估 算 表(二) 工器具、 技术经济指标 建 筑 安 装 其 它 合 计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设 备 生产及家工 程 工 程 费 用 (万元) 具购置费 单 位 数 量 指 标 5 联合调试运转费 22.0 22.0 2% 6 环评费 50.0 50.0 7 可研报告费 20.0 20.0 8 专家评审费 30.0 30.0 9 第二部分工程费用合计 179.0 179.0 第一、二部分工程费用合计 160.0 775.0 90.0 51.0 179.0 1255.0 三 预备费 1 基本预备费 126.0 126.0 10% 四 铺地流动资金 619.0 619.0 项目总投资 160.0 775.0 90.0 51.0 924.0 2000.0 3.8 经济效益分析 3.8.1 投资总额:2000万元,其中: 设备、钢构大棚及配套设施投资概算:1255万元; 基本预备金:126万元; 流动资金:619万元。 3.8.2 成本费用计算的主要参数 (成本参数均为不含税价) 发电机组年利用小时 7200h/300天; 年耗生物质成型燃料 85000吨/年; 发电生物质能耗 1.0kg/kWh; 年发电量 85000 MWh; 厂综合用电率 12%; 秸秆成型燃料综合进厂价 400元/t(3500 Kcal/Kg); 综合用水价 1元/MWh ; 发电材料费 10元/MWh; 修理费率 2.5%; 固定资产折旧率 6.7%; 工资 22000元/年/人; 福利费率 14%; 劳保统筹费率等 40%; 全厂定员 150人; 发电其他费用 15元/MWh。 3.8.3发电成本 发电总成本表 达产期(年) 序 项 目 单位 号 1 2 3 4 5 6 1 发电量 MWh 85000 85000 85000 85000 85000 85000 2 综合厂用电率 %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3 供电量 MWh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4 售电量 MWh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74800 5 发电生产成本 万元 4753.7 4753.7 4753.7 4753.7 4753.7 4753.7 5.1 燃料费 万元 3400.0 3400.0 3400.0 3400.0 3400.0 3400.0 5.2 用水费 万元 8.5 8.5 8.5 8.5 8.5 8.5 5.3 材料费 万元 85.0 85.0 85.0 85.0 85.0 85.0 5.4 折旧费7200×6.7% 万元 482.0 482.0 482.0 482.0 482.0 482.0 5.5 修理费 万元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5.6 工资及福利 万元 598.2 598.2 598.2 598.2 598.2 598.2 6 其他费用 万元 127.5 127.5 127.5 127.5 127.5 127.5 7 发电总成本费用 万元 4881.2 4881.2 4881.2 4881.2 4881.2 4881.2 万元 其中:1.固定成本 10 1260.2 1260.2 1260.2 1260.2 1260.2 1260.2 万元 2(可变成本 11 3621.0 3621.0 3621.0 3621.0 3621.0 3621.0 经营成本 6 万元 4399.2 4399.2 4399.2 4399.2 4399.2 4399.2 单位成本 元/MWh 652.6 652.6 652.6 652.6 652.6 652.6 单位经营成本 元/MWh 588.1 588.1 588.1 588.1 588.1 588.1 3.8.4 销售收入 3.8.4.1 发电上网收入 销售收入按上网电量、电价进行计算,上网电价按750元/MWh(含税价,详见附后《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经过计算,达产年的销售收入为5610万元。 3.8.5 销售税金 3.8.5.1 增值税 因电价及生产成本中各项燃料、材料等均采用不含税价(即不含增值税),但因城乡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均以增值税额为计税基数,故仍需对增值税额进行计算。 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电力销售收入*电力增值税率 电力增值税率 17% 销项税额=4846×17%=824万元 进项税额由生产过程采购的燃料、水、大小修理用材料所发生的进项 税组成: 燃料进项税额,年耗燃料费×13% 外购水进项税额,年耗水费×6% 材料费进项税额,年材料费×17% 修理费进项税额,修理费×70%×17% 其中70%是指修理费中所含材料费的份额。 进项税额,3400×13%,8.5×6%,85×17%,180×70%×17%,478万元 增值税额,824万元,478万元,346万元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生物发电已执行了即征即退的免税奖励政策,营业税金已不存在;只有地税:城乡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3.8.5.2 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项目: 城乡建设税税率 7% 教育费附加 3% 销售税金及附加,346万元×(7%+3%)?35万元 3.8.6 年平均利润(税后、达产期后) 生产经营达产期内,年平均税利为:5610万元,4881万元,35万元?693万元。 3.8.7 投资平均年利润率(税后、达产期后) 34.7%。 3.8.8 投资回收期(税后、达产期后): 2.9年。 (未考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出让的收益率) 3.9 结 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技术改造直燃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电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而且投资省,收益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小火(热)电的如何生存,开拓了一条新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可争取到政策优惠,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燃烧120000吨农林废弃物,做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对改善宿州市环境质量,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家每年节省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约70000吨/年,减少二氧化硫400吨/年、二氧化碳150000吨/年对大气的排放,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4(市政污泥生物质焚烧项目 4.1 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4.1.1. 建设内容 新建污泥、生物质混捏、造粒,干化、焚烧(无害化处置)系统(配10t/h链条炉排锅炉二台,一开一备)。 4.1.2. 规模 本项目为污泥生物质焚烧项目,其最终设计规模为:每日焚烧污泥240吨。 4.1.3. 投资概算 建设总投资约1100万元。 资金来源为:自筹30.00%,融资70.00%。 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数量 备注 1 处理污泥规模:(吨/年) 80400 240吨/天 2 消耗生物质(吨/年) 12060 63 耗电量(10度/年) 3.17 34 耗水量(M/年) 2560 5 服务年限(年) 15 6 征用土地(亩) 35 7 劳动定员(人) 40 8 总投资(万元) 1100 9 其中:工程投资(万元) 740.93 150.93 10 单位处理成本(元/吨) 142.32 11 单位经营成本(元/吨) 4.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量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被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回到自然界中。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将面临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开发和利用拥有巨大资源保障,环保又好的替代能源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而利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焚烧污泥,则是开辟了节能减排又一新途径。 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病原菌、寄生虫、有机污染物及臭气等。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必将对周边环境,及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甚至影响到现代都市的整体形象。随着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治理污泥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呼声越来越大。因此,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工业化焚烧)是十分必要的。 4.4 专利技术——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 4.4.1. 技术特征 陈宝林先生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污泥无害化处理路线,即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专利技术。该系统有以下技术特征: 4.4.1.1. 独特的造粒技术 利用廉价的生物质粉末,充分利用污泥的生物特性和生物质粉末的吸水性,直接混捏造粒,该成型技术工艺路线简洁,圆满解决了污泥粘结问题,所制颗粒具有良好的冷态强度; 4.4.1.2. 高效安全的热干化工艺 开发了过热蒸汽干燥技术,惰性干燥剂彻底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以水蒸气为干燥剂,还能减少传质阻力,极大地加快蒸发过程,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热干化成本。多余的干燥尾气直接送入锅炉炉膛,有效解决了污泥的恶臭问题; 4.4.1.3. 廉价的焚烧工艺 热干化后的“生物质—污泥”颗粒直接在链条炉排上完成燃烧过程,具有燃烧温度高(1250?以上的火床燃烧温度和1300?以上的炉膛火焰中心温度)、飞灰份额小(小于5,,在所有的燃烧方式中具有最小的飞灰份额)等特殊优点,有效的控制了二噁英和重金属的排放,彻底做到了污泥处置无害化,大幅度降低了烟气净化系统投资及运营成本。 4.4.1.4. 节省化石能源 利用生物质焚烧污泥,并将炉膛火焰中心温度燃烧到1300?以上,尾部烟气不需要用柴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进行二次燃烧处理后排放,节省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单就煤炭而言,生物质焚烧污泥,比利用循环流化床掺烧污泥(日处理污泥240吨),每年节省5000kcai的原煤6500多吨)。 4.4.2. 技术路线: 见下述工艺流程系统图: 9 2 1 循湿颗粒 10环 干热汽 7 颗器 4循环汽 3 13 粒 热8 尾 器 气 凝11水 热结 蒸 6 器 水 5 12 汽 14 1污泥仓、2污泥泵、3生物质粉仓、4输送生物质粉的螺旋给料机、5碳酸 氢钠仓、6输送碳酸氢钠的螺旋给料机、7混捏机、8造粒机、9干燥机、 10循环风机、11尾气管、12尾气喷口、 13卧式换热器、14链条炉排锅炉。 4.4.3. 工艺过程 该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污泥由汽车运至热电厂(污泥收运系统不在设计范围内),卸料至地下式污泥储存仓中;仓下设预压螺旋,预压螺旋以压力给料的方式喂入浓料泵中;浓料泵以高压的方式将污泥泵出;泵出的污泥经输送管道进入到混捏机;生物质粉料,加入碳酸氢钠添加剂后与湿污泥混捏后造粒,然后在连续式封闭干燥机内进行热干化处理,使用的干燥介质为干燥过程自身产生的循环蒸气,干燥热源为锅炉燃烧产生的饱和蒸汽,并通过换热器来加热循环蒸气;锅炉的燃烧设备采用可燃烧生物质的链条炉排锅炉,其燃料为热干化后的:污泥,生物质混捏颗粒;多余的热干化循环蒸汽(尾气)直接以二次风的方式送入锅炉炉膛,实现了污 泥从进入污泥泵之后,直到完成焚烧的全过程是在封闭、负压的状态下进行。此工艺生产成本低、焚烧温度高,可以实现污泥的大规模、彻底无害化处置 4.4.4循环经济: 本项目建设满足“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污泥(生物)焚烧无害化处置投产后,可将农作物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处置污泥,创造新的效益的同时,减少农作物废弃物在处置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另外,污泥(生物)焚烧后,可做建材和陶瓷行业的生产原料,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操作原则。 4.5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进度表 工作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 可研、环评报告 可研、环评审批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图设计 设备订货 土建施工 设备、工艺安装 试车 正式投产 4.6 效益分析 4.6.1 投资估算 本项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 设备投资概算:740.93万元 基本预备金:74.09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27.72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47.26万元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210.00万元 4.6.2 成本分析 4.6.2.1 处理成本计算基础数据: 10t/h链条锅炉 锅炉效率:75% 台数:2台(一开一备) 全年运行时间:335天 生物质燃料热值:3500kcal/kg 污泥热值:干燥基热值为9200kJ/kg 含水率:80% 年处理能力:240吨×355天=80400吨 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设备投资概算:740.93万元 服务年限:15年 原材料费(不含税价):生物质粉末 500元/吨 电 0.80元/度 水 3.0元/吨 4.6.2.2 能耗 原料污泥的含水率为80,,其干燥基热值为9200kJ/kg,造粒配料(质量比)为:污泥 / 生物质粉 , 1/ 0.15,即处理每吨污泥需要消耗生物质粉150公斤,年消耗生物质粉12060吨。污泥生物质焚烧系统动力设备 6功率合计为:464.5KW,年耗电量3.17×10度。 4.6.2.3 处理成本计算: 1)原材料动力消耗:单价×年消耗量。 2)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的6.40%. 3)无形与递延资产摊销费:(第二部分费用中,生产职工培训费做为递 延资产)无形与递延资产原值的8%。 4)大修费:固定资产原值的2.2%。 5)日常检修维护费:固定资产原值的2%。 6)人员工资、社保及附加费:33000元/人/年。 7)其它费:人员工资、社保及附加费×50%。 4.6.2.4 成本测算 总 成 本 测 算 表 序年份 投产期 达到设计能力生产期 号 项目 2 3 4 5 6 生产负荷% 100 100 100 100 100 1 电 253.60 164.50 164.50 164.50 164.50 2 生物质粉末 603.00 257.28 257.28 257.28 257.28 3 水 0.77 0.51 0.51 0.51 0.51 4 人员工资及福利 132.00 54.00 54.00 54.00 54.00 5 固定资产折旧6.4% 50.91 50.91 50.91 50.91 50.91 6 大修理费率2.2% 17.50 17.50 17.50 17.50 17.50 7 日常检修维护费2% 15.92 7.96 7.96 7.96 7.96 8 摊销费8% 18.36 18.36 18.36 18.36 18.36 9 财务费用 55.44 48.24 41.04 33.84 26.64 其中:银行贷款利息 55.44 48.24 41.04 33.84 26.64 10 其它费 66.00 27.00 27.00 27.00 27.00 11 总成本 1213.50 646.26 639.06 631.86 624.66 其中:1.固定成本 356.13 223.97 216.77 209.57 202.37 2(可变成本 857.37 422.29 422.29 422.29 422.29 12 经营成本 1144.23 576.99 569.79 562.59 555.39 13 单位成本 元/吨 150.93 80.38 79.49 78.57 77.69 14 单位经营成本 元/吨 142.32 71.77 70.87 69.97 69.08 4.6.3. 销售收入 政府支付的污泥焚烧补贴费,按171.43元/吨(不含税价)计算,达产年的销售收入为:80400吨/年×171.43元/吨=1378.3万元。 4.6.4. 销售税金 4.6.4.1. 污泥焚烧补贴费营业税:1378.3万元×5% = 68.92万元 4.6.4.2. 城市建设维护税: 68.92万元×7% = 4.82万元 4.6.4.3. 教育费附加: 68.92万元 ×(3%)= 2.07万元 4.6.4.4. 税金小计: 6.89万元 4.6.5. 年平均利润 生产经营期内年平均利润为:1378.3万元,1213.5万元(年平均总成 本),6.89万元=157.91万元。 (1)所得税 所得税按年利润总额的25%所得税率缴纳。 (2)盈余公积 包括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按可供分配利润的15%计算. 4.6.6 投资平均年利润率(所得税前) 14.36% 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1 工程总资金 万元 1100.00 2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100.00 2.1 设备投资 万元 740.93 2.2 35亩土地征用及拆补偿费 万元 210.00 2.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74.09 2.4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27.72 2.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47.26 3 资金来源 万元 3.1 国债 万元 3.2 银行贷款 万元 770.00 3.3 自有资金 万元 330.00 4 还款年限 年 8 5 政府补贴费(含税) 元/吨 180 6 投资平均年利润率 % 14.36 7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6.46 8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 4.85 9 盈亏平衡点 % 64.69 10 单位平均成本 元/吨 150.93 11 单位平均经营成本 元/吨 142.32 12 污泥处理规模 吨/年 80400 13 耗生物质 吨/年 12060 614 耗电 度/年 3.17×10 15 定员 人 40 4.8 结 论 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社会效益良好。大量燃用污泥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符合国家资源无害化处置政策。 项目建设可争取到政策优惠,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污水厂将污泥运至本生物质焚烧污泥系统,最终实现污泥彻底无害化处置,做到污泥资源化利用,并为都市环保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项目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 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08]7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培育秸秆能源产品应用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237号),中央财政 将安排资金支持秸秆产业化发展。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 政 部 二??八年十月三十日 附件: 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237号),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为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秸秆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料、棉花、薯类等农作物秸秆以及农产品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 第三条 补助资金实行公开、透明原则,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第二章 支持对象和方式 第四条 支持对象为从事生物质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 对企业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中属于并网发电的部分,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规定享受扶持政策,不再给予专项补助。 第五条 补助资金主要采取综合性补助方式,支持企业收集秸秆、生产秸秆能源产品并向市场推广。 第三章 支持条件 第六条 申请补助资金的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企业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 (二)企业秸秆能源化利用符合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三)企业年消耗秸秆量在1万吨以上(含1万吨)。 (四)企业秸秆能源产品已实现销售并拥有稳定的用户。 第四章 补助标准 第七条 对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根据企业每年实际销售秸秆能源产品的种类、数量折算消耗的秸秆种类和数量,中央财政按一定标准给予综合性补助。(08、09年度每吨补助140元,此信息是不公开的) 第五章 资金申报和下达 第八条 企业在申报时,应按要求填报秸秆能源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格式见附件),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秸秆收购情况,包括:收购秸秆的品种、数量、价格及水分含量等有关凭证。 (二)秸杆能源产品产销情况,包括:各类产品产量、销量及销售价格等,并提供销售发票等凭证。 (三)秸秆能源产品质量及检测报告。 (四)与用户签订的秸杆能源产品长期供应协议。 (五)单位产品能耗、环保、安全等有关材料。 第九条 申报企业按属地原则将资金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报所在地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组织检查、核实并汇总后,于每年3月31日前报财政部。 第十条 财政部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定补助金额,并按规定下达预算、拨付补助资金。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财政部委托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等单位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实地抽查,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财政补助资金的企业,将扣回补助资金, 并取消企业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资格;对申报材料问题较多、监督检查不力的地区,将暂停该地区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资格。 第十二条 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0]15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促进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决定进一步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未采用招标确定投资人的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下同)。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人的,上网电价按中标确定的价格 执行,但不得高于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二、已核准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招标项目除外),上网电价低于上述标准的,上调至每千瓦时0.75元;高于上述标准的国家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仍执行原电价标准。 三、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在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企业负担;高出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摊解决。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调整后,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中由当地电网企业负担的部分要相应调整。 四、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要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项目上网交易电量、价格和补贴金额等资料,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林生物质上网电价执行情况和电价附加补贴结算情况的监管,确保电价政策执行到位。 五、上述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实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主题词:农林 生物质 发电 价格
/
本文档为【[分享]农、林废弃物利用项目简介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