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

2018-09-05 25页 doc 263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声音 凌晨4点的上海~城市还在熟睡中~源深体育馆却灯火通明。经过了长达9小时的录制~四位导师和现场数百名观众体能已接近极限。一位学员登场~唱出第一句~所有人仿佛触电般:鼓掌~尖叫~全high了:——这一幕生动地发生在我眼前~《中国好声音》的“魔力”可见一斑。 体育馆外,这场“好声音”旋风正试图席卷每个角落。从第二期开始,《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就高居同时段第一,最近三场的收视率均超4%,稳居全国收视冠军;8月21日起,节目广告达每15秒50万元,为国内电视节目之冠。 新浪微博上,节目播出时段成“刷屏”高峰,姚晨、冯...
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 凌晨4点的上海~城市还在熟睡中~源深体育馆却灯火通明。经过了长达9小时的录制~四位导师和现场数百名观众体能已接近极限。一位学员登场~唱出第一句~所有人仿佛触电般:鼓掌~尖叫~全high了:——这一幕生动地发生在我眼前~《中国好声音》的“魔力”可见一斑。 体育馆外,这场“好声音”旋风正试图席卷每个角落。从第二期开始,《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就高居同时段第一,最近三场的收视率均超4%,稳居全国收视冠军;8月21日起,节目广告达每15秒50万元,为国内电视节目之冠。 新浪微博上,节目播出时段成“刷屏”高峰,姚晨、冯小刚、张泉灵、海清、宁财神„„不少明星都成忠实观众;相关讨论长期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从台上到台下,从学员的歌声、身份背景,到华少的好舌头、“盲选”赛制和盈利模式,从八卦那英的化妆造型、杨坤的32场演唱会、庾澄庆的婚恋史,到转椅子的模仿与恶搞„„在电视圈、在音乐圈、在文化圈、在普通观众中,各种讨论如滚雪球一般。所有媒体争相报道,从各个角度几乎把这档节目的台前幕后翻了个底朝天„„ 所有人都在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成功, 对大众来说,《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像是个始料未及的意外,但对总负责人田明来说,一切自然发生,“我在动员会上就宣布我们的节目已经成功了,唯一的悬念是我们的成功有多大,能不能超越《中国达人秀》,能不能超越自我,现在看来我们是做到了。” 他用了6个“史无前例”来论证《中国好声音》“一定能成功”—— 1.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机遇。音乐选秀类节目经历了七年之痒,确实是过多过滥了,套路化的炒作、毒舌、煽情,老百姓其实很反感的。需要正本清源、树立。 2.我们碰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节目模式。具备《中国达人秀》这种草根真人秀魅力,还具备《舞林大会》这种明星真人秀的魅力,还具备把老百姓变成大明星,把大明星还原成老百姓的反转的魅力。 3.我们觉得我们拥有一个史无前例的平台。浙江卫视(微博)做音乐类节目有很好的基础,《我爱记歌词》一直排在全国收视前三。 4.我们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团队。制作理念很成熟,也做过很多国际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绝对有把握做这个事。 5.我们请到了史无前例的评委阵容。刘欢和那英破天荒参与综艺节目,核心原因是我们的理念:向世界传递中国梦,同时这次是个音乐大行动,要把过去节目对 音乐标准的含混不清、好声音不如好形象的混乱判断做一个正本清源,下一步助推中国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理念恰恰也是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的事。 6.我们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产业链的体系,我们把这档节目当成这个产业链的一个发动机。 反过来,当《中国好声音》成功之后,这些“论据”也成为解释其成功的最佳理由。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想知道的,比已经知道的,更多。 有人说喜欢看好声音是因为看到“燃烧生命”的感觉,其实“燃烧生命”的远不止是选手。一群有着美好愿景和共同目标的人,花大钱,办大事,用热情和汗水,用专业和经验,打造了一座“梦工厂”。他们不心存侥幸,“把每场节目当成最后一场来做”,在每个细节上推敲、改进、精益求精。然后,他们得到了他们应得的成功——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窃以为,这才是《中国好声音》最大的正能量。 本期《新航标》,新浪娱乐独家探班《中国好声音》,对话幕前幕后核心成员,走进这个华丽而神秘的“正能量梦工厂”的内部,带你细细打量这并不平凡的一砖一瓦。 目录 A.【战略布局】——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档节目只是一整条音乐产业链的发动机” B.【必杀绝技】——生产“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正能量和负能量~我们就是要传递正能量~坚定不移。” C.【实战攻略】——“魔鬼藏在细节里” 1.学员甄选:用了4个月在全国找了2000多个声音 2.导师邀请:必须请中国最好的~否则从一开始就不成功了 3.改造主持人:必须改变话多就是好主持人的传统观念 4.优化制作:“做一档超越这个时代的节目” D.【终极拷问】——关于内定、内幕、节目未来走势、造星效果预测, E.【独家花絮】 1.杨坤、华少等主创独家吐槽:我和《好声音》不得不说的事儿 2.特别加映:你看不见的《好声音》——现场录制和播出的区别 出品:新浪娱乐 制作:娱乐策划部 监制:张晗 主编:魏君子(微博) 责编、对话、撰文:陆姝 摄影:王黎 A.【战略布局】——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档节目只是一整条音乐产业链的发动机” 看这样一组数字:8000万的制作成本,2000万的音响设备、80万一把的导师转椅;提前4个月,6个导演组到全国各地寻找2000个好声音;游说那英和刘欢3、4个月,往返京沪十余次;邀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担任音响总监、零点乐队王笑冬领衔的一线大明星巡演乐队,在一个2000平方米的录影棚里,打造出可供3万人享受的音乐效果;现场有26个机位,每期96分钟节目的素材达1000分钟„„ 节目大获成功后,反推其为“好生意”、“好钱途”未尝不可,但这样不惜血本的投入显然难以用常规的精打细算的投入产出模型来解释。这是一个不满足于100分,坚持做120分的团队。正是这20分决定了《中国好声音》从一档优秀的、可以 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一跃成为一档卓越的、创造了收视神话的节目。这是一群充满理性、专业和敬业精神的疯子,这是星空华文传媒CEO、灿星制作总裁田明所希望打造的中国综艺“梦之队”。 和田明的对话在源深体育馆的一间很大的会议室里,《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宣传团队——灿星制作的部分工作人员在这里办公,从全国各地赶来采访的媒体也这里等待和休息,旁边是学员休息室,楼上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录影棚,录制正在进行中,“好声音”响彻整个体育馆。 核心理念:向世界传递“中国梦” 田明这样解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诞生:“我们要向世界传递中国梦、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有这样的追求,就要把我们节目定在一个国际级标准上,用国际级的模式、制作、标准,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有这样的追求,才可能产生一个与之相称这样品质的节目,这叫‘取法其上’。” 正如所有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双重成功的电影都不是靠一个简单经济模型计算出来的一样,这个回答看似有点“虚”,但合情亦合理。联系田明之前的履历,这样的答案就更容易理解了。 田明此前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副总裁,全面负责SMG旗下东方卫视及综艺业务板块工作,领导创办《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加油~好男儿》、《壹周立波秀》等节目。去年5月,田明被正式任命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新闻集团合资公司星空华文传媒CEO,同时兼任灿星制作总裁。除节目制作以外,星空华文传媒还拥有三个电视频道——星空卫视中文台、星空卫视国际台以及Channel[V]。 战略思考:把这档节目当成一整条音乐产业链的发动机 长期在体制内的工作经历让田明很善于从多个角度为节目做战略思考:“说得大一点符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从公司战略来说,有Channel[V]24小时音乐 频道,有办了16届的‘华语音乐榜中榜’。音乐产业是我们的战略选择,我们会坚决走下去。我做‘榜中榜’就是做音乐行业的流行风向标,我做‘好声音’是要确立另一个标准,并且培养新人。这是我们对音乐产业有野心,想推动这个产业发展。战略层面我们必须做这事儿。”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田明说,“我们一开始就没想着只做一档节目,我们把这档节目当成这个产业链的一个发动机,接下来会做巡演、驻场演出、音乐节、音乐剧、甚至音乐电视剧,还有更大的国际巡演、发展的,并且想落地做各种演艺互动的“V-HOUSE”(LIVE HOUSE)、互动的KTV等等,就是一个巨大的音乐产业链。”“所以我们不会做很多过去司空见惯的短视行为——伤害观众、伤害选手,这跟定位有关。”——这也回应了近来甚嚣尘上的种种炒作传闻。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说:“我们并不只注重一季的收益,我们买买了3季版权,和浙江卫视签了3年意向性协议,(第一季不火怎么办,)浙江卫视有权不购买。我们早就想到第一季冠名和广告收入不可能一上来就很高,口碑做出来了,第二季的收益就上去了,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也会随之展开。”幕后团队确立了“品质第一”的制作宗旨,“节目后续的收益也是由品质本身来决定的。” 《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身后是好声音团队工作人员 团队建设:打造有梦想有激情的综艺“梦之队” 有了大的梦想和目标,田明更需要一支“有梦想”的团队来实现它。田明称自己的团队是“梦之队”:“表面的意思是我们要有像梦之队一样的专业能力,更深的意思是有梦想有激情的团队。”“相信梦想,相信奇迹”是《中国达人秀》的招募口号,当初正是由田明提出,这也是田明对团队在价值观上的要求和期许:“要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相信我们能做出中国最好的具备世界级品质的节目,也通过这个改变我们团队的命运。” 陆伟认为,做这样一档节目,精神层面的激励远大于物质层面,“总导演金磊是做《达人秀》要看鲁迅的人,他一定要把他对当代中国人内心的理解通过节目说出来。他的理念影响了他底下所有副总导演团队,每个人都希望诉说的东西被更多人认可——收视率高、网上的正面评论是最好的激励。我们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是老 电视台音乐频道出来的,对音乐的感情都非常深,金磊本人就会为学员演唱完后讲述自己故事的部分的配乐而反复纠结好几遍,他对音乐的要求很高。我们在浙江卫视做放带播出,他的推子一定要自己推不让别人碰的(一般是音响师推),他们非常痴迷于音乐,做这个节目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除了有梦想、有热情,敬业精神亦不可少,导演组常常几天不睡觉。田明要求团队把每一场节目当成最后一场节目做,不遗余力,“即使当成最后一场节目,把力气都用光了,最后还是觉得没到位,还有可以总结的,这样你才会进步。很多人觉得再留点儿,留到下一期,不留~留什么呀,而且我的体会是资源是越用越多,你会被关注,会吸附更多的资源。” “正能量”是《中国好声音》被讨论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B.【必杀绝技】——生产“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正能量和负能量,我们就是要传递正能量,坚定不移。” 《中国好声音》学员的表演视频第一次在微博上开始疯转时,就有很多人提出“正能量”这个词,认为这是这档节目成功的关键,田明非常认同,“我们的制作理念是做全球化时代触及心灵的华人娱乐,综艺娱乐节目也要真实反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娱乐中要表达中国人的生命自强和文化自信,有这样的追求传递出来的就应该是真善美的东西,真善美的背后是有一根线来穿的——是对人的爱,用这个力量来触及心灵、传递正能量。” 但随着节目的进一步热播和观众、网友对各位学员的背景的兴趣日益浓厚,一部分学员如徐海星(微博)和郑虹,也被爆料私下形象和上节目的形象差异过大,节目中的“乖乖女”形象被认为是节目组对学员的反向“包装”,这种“正能量”是被包装出来的吗, 田明回应:“郑虹她一个19岁的孩子能到哪儿去,她上其他节目,或是她本人或是其他台要求她、包装她,形成了那么一个形象,可能那个也是她,有些孩子搞不清楚以为上台就要张牙舞爪那样,她可能曾经想那样,有错吗,而我们让他们穿自己生活中的衣服来,原原本本清清爽爽,就混淆是非了,就成了伪装了,哪怕是一篇新闻,完全的客观几乎没有。全世界有那么多事实,你只能选择一部分报道,一个事实有那么多个侧面,你只能选择几个侧面报道。但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形象,我们的选择就是正能量,坚定不移~” 田明举了金池的例子,“要出唱片了出车祸了,演唱会又车祸了,牙都磕掉了,老说自己倒霉,我们问她你后来唱了吗,她说我带着牙套去唱了。我们后来就是讲她是一个带着牙套唱歌的热爱音乐的歌者,是不是事实,我们就传递这个事实。真善美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才是这个节目之所以成功的核心理念之一。每一个学员都没出来,你要说负能量那太多了,故事都一样的,讲经历全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那有意思吗,没意思。” 很人多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归功于《The Voice》的模式,田明认为模式本身并不意味着成功,他最早看中的是《X Factor》(另一档风靡全球的音乐选秀节目),因没能成功拿到版权而作罢(辽宁卫视(微博)买走版权将其打造为《激情唱响》)。给田明的启示是,对模式的理解和要表达的内容才是核心。 对于未来,田明有更多更大胆的设想,这些设想亦与正能量相关:“我们想做很强的产业链,因为我们颠覆以往节目样式,我们觉得得颠覆以往音乐行业里面艺人和经纪公司之间很紧张的那种传统的经营模式,艺人说起来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经纪公司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好像都挺难的,那我觉得就是行业现状出问题了。我们希望能有所改变,我们想做一个真诚、正能量的音乐公司,我们不要有什么经纪合约的纠纷和官司,零纠纷零官司,我不跟你签霸王约,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真诚,可能会吃一些小亏,可能有一些人看起有一些市场价值,可能会走,但我无所谓,我们有实力、有平台、有业务能力,又真诚地能帮你,他还会回来。这是我们新的愿望,不一定就能实现,但我们起码有这样的愿望。” C.【实战攻略】——“魔鬼藏在细节里” 学员甄选、导师邀请、改造主持人、优化制作„„ 有了一个宏大的远景、具体的战略目标,有了有激情、有经验、够专业、够敬业的团队,下一步就是战术层面的问题了——如何把每个细节执行到最好,用田明的话说,“魔鬼都藏在细节里。” 在和田明对话的近一个小时里,他接了3个电话,回复了n条短信,都和正录制的这期节目相关,“刚才我回这短信就是,进入‘导师选择’后,主持人上台了,‘盲选’时导师间的相互交流、直面学员的环节有点打折扣了,我们刚才就在尝试先直接让导师和学员沟通,再让主持人上来问表态。这是个细节,但这个细节可能就决定我们这一轮的很多东西到底能出来吗。” 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田明说:“所有的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当有一个大的战略考虑之后,很多节目都是在执行上打折扣。就说那椅子,我们一开始也挺纠结,难道也要运过来吗,我还真研究过,全中国好多节目都有椅子,但角度、高低、色彩,评委坐在那儿(用上海话叫)‘没腔调’。所以,有区别,特别值得琢磨。执行力决定成败,我们一直想在执行的细节上越考究越好。” 能否找到足够 优秀的声音是《中国好声音》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 学员甄选:用了4个月在全国找了2000多个声音 “好声音”是《中国好声音》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也决定了节目从第一场开始就在微博上被快速转发和传播。哪儿来这么多好声音,《中国好声音》没有坐着等选手来海选,而是主动出击去找“好声音”,经过第一轮盲选而被大家熟悉的云杰、邹宏宇、金志文等众多学员此前从未参加过这类节目。 由于曾经做过《中国达人秀》,也跟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平台都合作,好声音团队对寻找选手有自己的办法。陆伟介绍,“核心做判断的是五个人,一名总导演,一名音乐总监,三名副导演。在各地找了2000多个声音,有网上找来的,有当地电视人、导演、音乐人给我们介绍的,有听说这人唱得很好专门去学校、酒吧录的, 我们选的时候也是盲听,也是担心会因为形象影响判断。从中选出500个左右的声音,为了确保声音的统一性,就把这500个人分期分批专门请到上海来,在一个统一的录音棚里分别录了一首他们自己觉得最拿手的歌,再从中挑出最后上台参加盲选的160多个声音。整个周期是4个多月。 四位导师之间的互动是 节目的最大亮点之一 2.导师邀请:必须请中国最好的,否则从一开始就不成功了 那英、刘欢、庾澄庆、杨坤,四大导师是《中国好声音》第二大核心竞争力。那英和刘欢是最先确定的,节目组再跟他们开会商量其他两位导师的人选,因为除了得是一线音乐人外,还必须是跟他们关系比较好的,这样在台上才能顺利互动。 邀请那英和刘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节目组为此花费3、4个月的时间和二人沟通,从上海往返北京10几次,除了各种形式的劝说、沟通,还把外国的《The Voice》节目带给他们看,给他们讲解。田明说,这是“必须的”:“我们有这个战略和标准,一定要做世界级的东西,就必须请中国最好的,我们没有选择了,如果你没请到,其实一开始就不成功了。” 如何调动导师,在正式进入录制之前,陆伟说,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导师会觉得)你要是搞来那些很差的学员我怎么选,人家会说你怎么要求这么低,这么个破人还要拼命争抢~一开始我们找了几个导演组平时K歌比较不错的工作人员,让导师们先感受一下,他们听完之后稍微就有点信心了,因为觉得你们导演唱得都不错,应该选的不错(笑)。” 第一天的录像很重要,“当天下午没有派实力最强的,而是派了几个实力中等的,导师听了觉得还可以,到了晚上的时候节目组派了几个实力很强的,马上导师们的状态就来了”,“我们最后跟他们说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想干啥干啥,唯一的要求是碰到好的人才一定要把他抢过来,要真抢,千万别互相谦让。” 主持人华少的“好 舌头”也意外成为节目的热议话题之一 3. 改造主持人:必须改变话多就是好主持人的传统观念 《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在“盲选”阶段基本隐身,仅作为广告播报员出现,在微博上,网友们笑称其“是来卖凉茶的”。另一方面,导师之一的庾澄庆具 有丰富的主持经验,在场上穿针引线,导师和选手、导师和导师之间实现了无缝交流。陆伟说,“这是目前海外最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制作理念:强化主体,给观众一个主观视觉体验——在看电视的时候好像是这一切的亲历者。” 田明对主持人的理解是,大的模式其实在抛弃主持人,“脱口秀是主持人中心,但其他节目要让人感觉不到主持人才是最好的主持,因为保证了节目的流畅。我们必须改变话多就是好主持人的传统观念,华少很优秀,哪怕报广告都报的好,因为保证了这个节目的最大需求,真人秀节目要体现的是人的力量。” 在第二阶段“导师选择”,华少走上了舞台中央,真正面对选手和导师发问。在现场,华少在学员表演的时候会观察导师的表情,从而决定从谁开始提问。每一场“导师考核”过后,华少会引导每位导师及两位选手发言,精彩的内容被剪到了节目里,而华少的部分则所剩无几。 华少却并不在意,他和田明的观点不谋而合,“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像一个足球比赛的裁判,他好像不存在,但因为他存在这场球赛才可以如此精彩。” 4.优化制作:“做一档超越这个时代的节目” “我们对于什么地方该用钱什么地方该省钱也讨论过,在是否用最顶级的音响设备、音响总监、乐队的时候也讨论过,但是我们的理念是我们需要作出一档已经超越这个时代的节目(可能我们有点狂妄,但我们确实是这么鼓励我们自己和团队的)。在什么地方超越,对国外电视节目的理解、我们的导师、我们对声音品质的追求。”陆伟如是说。 《中国好声音》 音响总监金少刚 乐队总监王笑 冬(中)和他的乐队 (1)对声音的强化:2000万音响设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一线大牌的演唱会乐队 以往的电视节目是重视频轻音频的,随便找个乐队,甚至现场随便放放CD就算了。《中国好声音》却在声音方面花血本。陆伟说,“以前做节目可能或多或少忽略到这点,但其实音乐类节目还有什么比声音更重要,” 乐队总监王笑冬和他的团队常年和那英、孙楠(微博)、杨坤等歌手合作演唱会,这次加入《中国好声音》节目就是由那英推荐的,随着节目的热播,连普通观众都能感受到具有强大实力、丰富经验的乐队带给选手歌声上的加分。“希望给他劲儿,让他唱的时候感受到乐队在帮着他托着他,把导师的手推向那个纽。”王笑冬如是说。 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参加综艺节目本应是“小试牛刀”,但《中国好声音》却让他们颇有压力,“演唱会在开始前都会的很好,很完善,这个有很多临时性的变化,变歌、变调或者段落的改变。演奏习惯也不一样,我们以前是整首歌4分钟的演奏,这个有的歌只能2分钟甚至一分半钟,很短的时间情绪就要都展现出来,必须要非常快的转换。盲选阶段比较紧张,歌量大,我们演奏了150首歌,没有时间每首歌去重新编曲,希望以后的比赛过程中把乐队的风格放到里面。” 金少刚此前一直在做演唱会、音乐剧、大的秀包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在他的印象里,电视节目一般不太重视音频。邀请金少刚做音响总监是那英和刘欢提出来的,据说那英亲自驾车带着节目组负责人去找金少刚,节目组提出了对音频的有要求,并播放了国外《The Voice》的视频,金少刚觉得责任重大也颇具挑战,决定试试。事实上,四位导师都是金少刚的好朋友,“他们的演唱会都是我做的。” “对歌手来说,声音对他们有刺激作用,声音好了之后他会特别希望再创作。我要把它做成一个现场演唱会。电视的喇叭很小,是单声道,包括卫星传输会有损失,但通过画面能看到现场观众的表情,和评委随音乐律动,肯定是因为现场的声音的感染力。我一定要首先让四个导师听得最好,才能选出谁好。在盲选阶段,导师背对歌手,人耳对前面声音敏感,对后面不敏感的,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导师在 转过去以后还能听到很好的声音,我们做了很多功课,事实证明得到了四个导师的认可。” 《好声音》的好声音得到了无数观众的认可,甚至有传言称好声音是现场录制完之后,把选手带到录音棚重唱一遍再把音轨贴到视频上,有唱片公司的老总打电话专门问金少刚这个问题,金少刚答:“一个星期剪一期,有时间补这个声音么,全部都是现场真唱的,完全没有后期任何的修饰,音准什么都没修。”金少刚的录音团队里,李军是王菲、汪峰(微博)的专辑的录音师,张寅是《赵氏孤儿》电影的混录工程师,“不好就怪了~” 陆伟对声音效果很满意,“第一季播出来之后我们马上觉得花出去的钱太值得了~声音从电视里播出来,其实已经衰减了很多层了,但还是非常非常好,至少从听觉角度已经比同类型节目会更好一些。” 所有的细节都 力图烘托学员,增加其魅力 (2)对选手的烘托:连递话筒的镜头都是专门拍的~ 在《中国好声音》的学员里,有一些人过去参加过其他节目,但却最终在“好声音”被观众认识并惊艳于其的歌唱才华,陆伟解释这是模式在加分。“这个模式 会把普通人推到舞台的中央,4位大导师来争抢他,在观众看来赋予了更多荣誉的光环。” 除了上述的音乐上的烘托,在视觉上,也使用了各种手法增加学员魅力,“台前幕后我们通过几个镜头交代,几句情感表达,会增加学员的梦想感和仪式感。学员拉开门,“啪”一个人伸话筒过来,我们是专门找了工作人员里手臂最细看起来又最有力量的一个人,每次伸话筒出去像把枪交出去一样,感觉学员即将走上一个战场。‘走红毯,拉开门,走进电梯,门打开,走进一个上舞台前的黑漆漆的通道,把话筒递给他’,这组镜头每个人都要拍上2个小时左右。这些是辅助,更重要的是舞台上模式赋予他的魅力,再加上富有仪式感的灯光和画面,如果她再有一些跟歌唱有关的经历能引发人情感共鸣的,就是额外的加分了,这个学员的形象就很容易出来了。” (3)对节目的优化:1000多分钟的素材剪成一期节目 过去综艺节目往往采用控流程的做法——一个半小时节目,第一段主持人开场说2分钟,歌手唱歌5分钟,老师点评3分钟,老师A说30秒,B说30秒,超时主持人就要打断。《中国好声音》的录制时间是播出时间的N倍,陆伟解释这是目前模式成功节目的共有特点:“台上自然去聊不打断你,你说个几小时我最后就用一分钟也没关系,提供的素材很多,后期选择的空间很大。得有先进的电视手段去体现创意,前提是得有大量节目录像的投入,和后期剪辑团队的大量工作。” 《中国好声音》的后期团队是《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当时做“达人秀”的时就有英国的剪辑团队过来,“他们学会了国外一整套电视节目的方法。国外的电视行业先进到了跟电影有点相似,导演和剪辑是分离的,导演是素材提供方,剪辑师根据导演的情绪设计比如动感或者温情脉脉,来剪辑画面,每集1000多分钟的素材,得有很强画面结构能力。” 完美从来没有止境,梦想更没有止境。田明说:“作为操作人员,总觉得我们做的还不够,因为我们想得要更高、更远,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D.【终极拷问】——关于内定、内幕、节目未来走势、造星效果预测, 新浪娱乐:导师选择阶段开始有一些关于内定或者内幕之类的传闻~您怎么看, 田明:这就真是传闻了,之所以导师们能参加,我跟他们明确说了,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选手的去留不要考虑任何节目组的因素,我们没意见,因为我们根本没想过要操控谁,我请他来就是要让他干这个事儿的,我要能判断我干嘛请他来呢,我自己坐在上面选人不就完了吗,以前的很多节目可能是电视导演越位,干他不能干的事儿,做他不能做的决定,所以才会出现有些节目混乱没标准,好的反而被淘汰,坏的留下来,没标准。 新浪娱乐:可能导演会从节目观赏性的角度保留一些具有明星特质选手,声音好并不代表能红嘛。 田明:其实是个偏见,舍本逐末,这就是市场没有标准。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儿,既然一开始有这个出发点,就不会在后面有另外的操作了。比如刘欢组就是一个死亡之组,很多选手都很有人气,唱功很强,他选择最得意门生的过程里会有挣扎进退,会有人说,但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他都会按照音乐的水准来判断的,让自己的心去说话,没有影响到赛果的任何场外压力。 新浪娱乐:《中国好声音》在盲选阶段达到了空前的成功~但大家很关心再往后走会怎样,在这个模式未来是否面临挑战, 田明:随着阶段的推进,你会看到中国一线的音乐人都在全情投入,除了四位明星导师外,汪峰、三宝(微博)、李玟(微博)、王治平,都是最优秀的明星和制作人。我看了每个导师几十个小时的培训素材我都很感动,你会看到这些学员身上有本质的变化和巨大提升,这是最激励人心的,最能给我们节目带来惊喜的,这个过程本身我觉得是一个大片,是我们最大的故事。我们是在讲故事,但不是像那些人 说的讲选手那点事儿,而是用这十几期节目讲述一个大的故事——4位导师如何带领这些选手学员走上流行音乐的道路、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这个模式决定了后面会更加精彩。几十个小时的导师培训的素材——这才是这个故事的高潮。对于观众来说,他已经听下去了,你还担心他不会继续往下听吗, 新浪娱乐:很多音乐类选秀节目都会面临选手日后发展的尴尬~《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之后怎么版,会有超级明星诞生吗, 田明:一定会有明星,但不能说一定会是谁,我们就是铺好了这条路,这个批量里怎么会没有明星呢,但我们不是以制造明星为目的,我们是以推动这个产业为目的的,我们要在全国开100家V-house,我们无所谓你是不是大明星,市场的需求是多个层次的,中国人的眼睛很饥渴、耳朵很饥渴,需求很大,不同层次的艺人可以在不同地方提供真实的华人娱乐、精神文化产品。你只要真挚的快乐的歌唱,你给大家带来轻松娱乐,就很好了,不一定只有最顶尖的明星才能做到。但我们肯定也是能通过这个渠道推出真正有力量的明星,而不是包装出来的没有唱功的没有能力的人。 E.【花絮】 1.独家吐槽:我和《好声音》不得不说的事儿 杨坤(《中国好声音》四大导师之一): 《中国好声音》的学员整体水准很高,每个导师的评价都很中肯、专业,这是在以往任何节目里都没看到的,这个节目之所以这么成功,和这两者有很大的关系。 我唱了有12年,上过大大小小的节目,这个团队非常非常专业和敬业,他们辛苦的程度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导师们已经很辛苦了,常常录制到3、4点,工作人员经常几天都不睡觉,每组学员要离开的时候,能感觉到编导们和他们之间都非常有感情,能感觉到他们在学员身上下了特别大的功夫,那种感觉是我之前没办法想象的。 华少(《中国好声音》主持人): 我真心觉得这个节目挺真诚的,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反应是欣喜若狂也为自己骄傲。 我们真的了解很多故事,我们真的只讲了学员想讲的,或者学员在舞台上有感而发的,其他我们都没有讲,比如唱爵士的王韵壹,她的姐姐在family room看到所有导师转过来,哭着把她所有的故事就讲给我听,既然王韵壹在台上没有讲,我们也没有讲,因为我们觉得王韵壹的表达是最重要的,我们不想把她塑造成什么样的人,除非她自己愿意说。 金少刚(《中国好声音》音响总监): 有好几个音频行业的工程师跟我说,你们做《中国好声音》,给广电口的音频工程师一个很大的触动,没想到电视节目现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王笑冬(《中国好声音》乐队总监): 节目组刚开始有点担心,因为他们此前也没有跟我们合作过,但通过“盲选”到现在,节目组已经对我们乐队充分信任了,不像刚开始要求我们排练很长时间。制作单位对我们各方面的照顾非常细致,大家来上海,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有点像工作单位的感觉。 大家现在心里已经不是仅仅把这当作一个工作而已,而是有好多感情在里面,特别亲切,打开电脑到处都能看见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讨论,我们心里有自豪感。 田明(《中国好声音》制作方星空华文传媒CEO、灿星文化总裁): 我们的团队年轻人很多,但都非常敬业拼搏,身上有一种激情,我们是有梦想有激情的团队,这点我们特别看重,才能支撑我们这么辛苦夜以继日的奋斗,要不然人会崩溃的,承受不了这么强度的工作量,他们长的可能有一个星期都不睡觉的,很辛苦,很拼,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对一些新来的同事,我首先讲的是价值观,你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吗,否则你会在我这里很受折磨,备受煎熬,我会拖得你筋疲力尽,你也不开心,我也不高兴。 陆伟(《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 节目火了之后,我们的心情很激动、很振奋、很纠结。每礼拜一收视率出来,破3了破4了,大家互相发短信“谄媚”一翻,然后轮到下一集的导演忧心忡忡了——到我这儿可千万别往下掉啊。他们会盯着宣传片、分集预告啊,怎么把前面剪得好看啊。我们两个导演组轮流在做。每个礼拜一都有一组人欢呼雀跃,另一组人非常紧张。压力和幸福是并存的。 2.特别加映:你看不见的《好声音》——现场录制和播出的区别 ——“导师考核”每场的录制从晚7点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长达9小时,14进7和7进4之间,会暂停录制2小时左右,让7位学员和乐队进行排练和磨合,该场的主场导师会在一旁指导。 ——主持人华少会在每组导师考核结束后,逐一向导师询问对学员的评价,导师不愿具体表态支持哪名学员时,华少会尽量诱导,而华少的串词在播出时基本都被剪掉,看电视的观众会以为华少只说了“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了„„”。 ——和2同理,四位导师会说很多“场面话”,做决定的时候非常犹豫,经过剪辑之后的节目大概只保留了导师所说内容的10分之一左右,显得节奏很明快,话语指向性也明确多了。 ——选手唱歌都是一遍过,并没有网传的录好几遍调效果最好的播的情况,录制过程很连贯,很少有打断,一场下来只会补录一两个走位的镜头。 ——现场有导演及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调动观众的气氛。在那英组里,张玮和多亮的出场明显地得到现场最多的自发的欢呼。7进4的排练时,现场并未清场,张玉霞的《你是我的眼》从唱出第一句就得到观众自发的鼓掌,场面温馨感人。 那英组导师考核未播出的内容: ——那英邀请歌浴森去演唱会,被刘欢、庾澄庆打趣问是去唱还是去听,那英说是去听。庾澄庆再打趣说:“不会还要自己买票吧,” ——多亮和王琪玮演唱的《等你爱我》成为全场亮点之一,几位导师都称两人唱出了恋人的感觉,并起哄让两人“在一起。” ——黄勇在晋级失败和汪峰合唱了《北京,北京》。(注:后汪峰发微博称节目组表示该段因时长关系挪到下周播) ——7进4时,梁博称侯祖辛是所有女学员中他认为唱英文歌的感觉最好的,侯祖辛则表示那英私下问过她认为“小二班”谁唱的最好,侯答是梁博。姐弟情深令人动容
/
本文档为【中国好声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