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 节日的大街

2017-12-09 50页 doc 259KB 1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1 节日的大街1 节日的大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解题,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节日大街的绚丽色彩和欢乐气 氛。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其在初词语中的意 思,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新年刚过,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学们心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地印在同学的脑海之中。那么,如果让你用“节日的”为题,写一篇短文,你会写些什么...
1 节日的大街
1 节日的大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解,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节日大街的绚丽色彩和欢乐气 氛。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其在初词语中的意 思,能正确地书写。 3、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新年刚过,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学们心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地印在同学的脑海之中。那么,如果让你用“节日的”为题,写一篇短文,你会写些什么,(学生谈)今天要学的课文《节日的大街》又是怎么来写的,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播放全文朗读录音) 1、完成填空:全文共__________段。第1段总写节日的大街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的河,________________的河;第2段写节日的大街时的景象,第3段写节日的大街时的景象。 2、插图上画的是课文哪一部分的内容, 三、学生自学。 1、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重点地分析,记忆生字字型。 2、检查: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正音。分析难写易错字。(厦、橱、置、增、幻、勃、厅) 四、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学生自学“提示”后讨论: 1 我们过去学过哪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怎样的, 小结方法。(查字典,找全解释。据词确定词义。连接词语中几个字的意思,理解词义。) 2、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词义。 集体讨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随风飘动”的理解过程及答案。自解其他词语后讨论。 五、讨论并完成课堂作业。 1、勾出下列生字中的后鼻音: 镇 品 增 氛 厅 、辩字组词: 2 橱( ) 氛( ) 幻( ) 脖( ) 厨( ) 份( ) 幼( ) 勃( ) 六、回家作业。 1、划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解释。 2、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节日大街的繁荣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欢乐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三个自然段,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节日大街的情景。能回答课后问题,知道课文怎样写节日大街商品很多。 3、背诵最后一节。用“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兴致勃勃”,并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节日大街的特点是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 2 2、难点:理解节日大街的景象为什么会如此繁荣,气氛会如此欢乐。 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懂意思,揭题目。 A.用一句话说说插图所包含的意思。 B.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节日的景象,(看图谈) 二.读课文,谈体会,提问题。 A.填空:走在节日的大街最明显感觉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节日气氛浓厚,张灯结彩。 b 大街热闹非凡、商品丰富。 人们心情愉快,购物忙碌。 c d 夜晚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学生谈体验) B 提问:为什么把节日的大街比作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三.抓重点,求验证,入情境 1(朗读课文首段:节日的大街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A 大街——河流,彼此间怎样建立起联想的。(人多,川流不息) B 彩色:店家橱窗的布置;人们的衣着打扮;手中的各种提物;汽车的流动广告„„ C 欢乐:环境带来的喜庆;购物带来的喜悦;团聚带来的喜气 2(自由选读有关课文,进入情境,感受节日大街的热闹和人们的开心。 3、背诵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变幻、兴致勃勃”) 四.学句式,换内容,求创新 A 自选以下句式一组。(可以先读后写,可以先读后说) ?大街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店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有叔叔用的______________,阿姨穿的______________;有爷爷用的______________,奶奶戴的_____________; 3 还有小朋友最_____________。 ?傍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寻根源,明道理,品幸福(发散学生思维) 1(节日的大街为什么景象如此繁荣,气氛如此欢乐,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都会记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指导:(见作业本) 造句:兴致勃勃——— 有——还有—— 板书 节日的大街 人:来来往往 喜气洋洋 高楼大厦:张灯结彩 装饰 { 每个橱窗:精心布置 天空中:气球飘动 百货大楼:„„ 商品{ 沿街小商品:应有尽有 有„„有„„有„„还有„„ 4 2 南京长江大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初步感受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2、学会15个生字及新词,2个多音字。练习给多义字据词定义。 3、通读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据词定义。学习积累一些词语。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引导学生入文 (1)说说中国最长的江名称. (2)简介:中国人们南北交流,要过长江,自古以来都用了哪些方法? (3)在所有长江大桥中,南京长江大桥是让中国人们最感骄傲的一座桥。 看图,观赏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录象:游览南京长江大桥。 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怎样一座桥,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有重点的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2、学生自学。 5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A读音难点:多音字:铺、扁(piān)舟 倾 征 B.字形重点:媚、铺、倾、滔、 4、练习检查。 A.多音字 扁 biǎn( ) 铺 pū( ) piān( ) pù( ) B.形近字 倾( ) 饿( ) 俄( ) 顷( ) 蛾( ) 峨( ) 义( ) 仪( ) 仗( ) 蚁( ) 议( ) 杖( ) 4、读课文中词语。 5、据词定义。 1 明媚 ?谄媚、逢迎; ?美好、可爱。 ?笔直; ?撑直; ?量 2 挺立 词。 ?端正,不歪斜; ?东西的一头 ?用 3 顶端 手平整地拿着。 4 检阅 ?看、察看; ?经历。 四、通读全文 指名分节朗读 光荣题:拓展练习:积累词语(学有余力的可拓展) 惊涛骇浪 无孔不入 滔滔不绝 波澜壮阔 光彩夺目 倾家荡产 南征北战 穷途末路 海阔天空 旗开得胜 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理清描写的顺序。 2、通过有关词句的理解,感受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懂得本文是按观察点的转移,有条理地描写大桥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词句理解体会大桥的雄伟壮丽。 2、难点:学生对这座大桥缺乏感性经验,课文综合运用各种描写顺序,学生不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练习看拼音组词(见作业本) 2、见第一教时的比一比组词,口头练习,再作为回家作业进行练习。 二、通读,知大意 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几节是在写作者在游览、观赏大桥。 三、习课文第一节 1、自读第一段,用课后问题和自提问题思考课文意思,读后反馈自提的问题。 2、提取重要问题开展学习交流。 ?这一段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桥,(引桥)结合板书 ?再读,8个句子中哪几句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细读3—8句,说说大桥个部分是怎样的,(课后3) ?朗读有关句子,谈谈自己感受。 ?重点理解: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大江上面。 在学生自己提问的基础上,理解:公路两侧、宽阔、穿梭似的、双轨 7 3、读这一段:引导思考:正桥接引桥、上层到下层,分别说明作者是怎样观看大桥的。(横看、竖看) 4、读3—8句:看第3句和后5句的关系。 5、根据提纲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公路 22孔引桥 双轨铁路 远看:大桥全貌 9 个巨大的桥墩 走近 :高大的工农兵塑像 巍峨的桥头堡 玉兰花灯柱 眺望 轮船像扁舟 倾听(伫足) 火车呼啸过 四、积极阅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提出的问题。 2、结合课文理解:眺望、扁舟、倾听、时起时伏;比较“侧耳”、“两 侧”(结合完成作业本3) 3、细读: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大桥, 4、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大桥的雄伟, 找出课文中描写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的句子。 看图结合理解:巍峨、顶端、鲜艳夺目、检阅的意思(不会的可以查字典) 5、作者为什么要写“眺望江面”和“侧儿倾听”的事。 6、感情朗读,选一个句子重点读 (指导感情朗读,烘托大桥高大。) 7、选一个进行背诵积累。 五、朗读1、2节 六、作业指导:穿插在课堂中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听写词语 8 2、学习第三段,体会作者在这一段表达的赞美之情。能通过朗读表达 自己的情感。 3、理解并说出“征服”和“通途”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词语 2、朗读课文1、2段 二、提示语,复述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引桥上,他看见------ 走在正桥上,他看见------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自读:质疑 2、查字典理解“天堑”“征服” 3、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细细品读:作者说这些话时,心理怎么样, 4 (1)朗读,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2)激情朗诵 (3)教师激情小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通途,这是我们祖国解放以后 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们的骄傲。 四、总结: 1、师生共同朗读 2、汇报学习收获 五、拓展练习: 六、1、作业:作业本:5、6题 2、课外资料阅读:见 教参中的“课外资料” 9 3 中国卫星飞太空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航天科学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 学会备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查字典时,能比较熟练的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3、能给课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能默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揭题。 1、 什么是人造卫星,你们知道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 2、 简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情况。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录音后讨论: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课文的插图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 学生自学后检查。 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正音:乐曲;分析易写错的字:缓、翰;据词定义,完成课后第2题。 四、 讲读课文,进行词句训练。 1、 讲读第1—3自然段。 (1) 默读课文,填表。 10 时间-------------地点------------ 自 卫星情况 人们反应 然段 1 没有出现 仰着头、谣望 2 经过北京上空 高喊、一片欢呼声 3 发回《东方红》乐曲 蹦啊,跳啊~ 小结描写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待卫星——发现卫星——听到乐曲声。 (2)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心情激动,学生自学, 谣望”是什么意思,卫星还没有出现,人们为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谣望夜空,人们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3) 第2段中的“顿时”能省去吗,为什么,用上“顿时”说明什么, 读句子,联系课文说说人们的心情为什么激动,完成课后第6题。 (4) (5)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突出了人多热闹,人们静静地等待,内心却并不平静。第2、3自然段表现人们情绪激动,读的速度稍快些,五、 小结课文,完成作业。 板书 中国卫星飞太空 时间: 欢快 地点: 激动 事件: 迫切 自豪 第二课时 11 一、 复习巩固。 1、 检查字词。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 讲读课文,词句训练。 1、 讲读第4自然段。 (1) 指名读,理解课文。 (2) “从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 (3) 这一段时间里我国发射了哪些卫星,说明了什么, 数量大:48颗。 品种多: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科技技术试验卫星。 质量高:划出有关词语并说明理由。 时间短:课文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卫星在短短30多年里成功发射的,补充介绍有关知识和图片。 2、 读课文,并试着背诵,可进行填空练习,为背诵做必要的铺垫。 三、 背诵课文。 四、 小结,完成作业。 板书 中国卫星飞太空 时间短 数量大 说明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品种多 质量高 12 7.翠鸟(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节,了解翠鸟小巧玲珑,颜色非常鲜艳;目光 锐利,捕鱼时速度非常敏捷。 3.初步掌握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4.激发学生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出示课题:(板书) 翠鸟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 翠鸟,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在课前预习中,你知道哪些有关翠鸟的知识, 3.指名回答。 4.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中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翠鸟的, 板书: 外形 捕鱼 住处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小组中按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小巧玲珑、疾飞的意思。 (2)读课文。 (3)找出哪几节分别介绍了翠鸟的外形、捕鱼的过程和住处。 2.反馈,小组回答。 13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翠鸟的外形非常美丽。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读完后告诉 大家:翠鸟的外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名回答。 3.这一节中哪几句都讲到了翠鸟的羽毛, 出示第一节2——5句。 4.读一读,完成填空: 这段话写了翠鸟(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分别把它们比作(头巾、花纹和外衣),可以看出翠鸟(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5.课文的第一小节除了介绍翠鸟羽毛颜色鲜艳,还写了什么,读第一节的第一句和第六句话,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小巧玲珑) 6.这一小节主要写了(翠鸟小巧玲珑,羽毛的颜色非常鲜艳。) 7.出示媒体——翠鸟外形,学生介绍翠鸟的外形。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出示媒体,看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 2.完成选词填空: 蹬 飞 叼 贴 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 )开苇杆,像箭一样( )过去。刹那间,它( )起一条小鱼,( )着水面,往远处( )走了。 3.体会“ 蹬 飞 叼 贴 ”,写出了(翠鸟捕鱼动作非常敏捷,捕鱼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 4.课文第二、三节中除了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翠鸟捕鱼时动作敏捷、灵活,还有哪几句句子也可以看出,小组中读一读,找一找。 5.反馈交流,读读句子。 三.小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翠鸟小巧玲珑,颜色非常鲜艳;目光锐利,捕鱼时速度非常敏捷。) 14 2.出示媒体,自己读读课文,按照媒体中的翠鸟外形和捕鱼过程进行介绍。 3.指名交流。 4. 翠鸟的家在哪里,我们的愿望实现了没有,下节课学习第四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四节,了解翠鸟的住处。 2.能分清“希望、愿望和失望”,并能正确使用。 3.有感情朗读全文。 4.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说说每小节的主要意思。 2.出示媒体,说说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过程。 3.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二、三小节。 二.引入新知: (一)学习第四节: 1.你喜欢翠鸟吗,课文中的孩子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翠鸟。小组中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们很喜欢翠鸟, 2.反馈交流,读读句子。 3.完成选词填空: 愿望 失望 希望 (书上习题)。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区分这三个词语的。*说说答案。) 继续完成选词填空: 出示: (1)小明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15 (2)老师(希望)每个同学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3)小华在学校表现不好,使家长很(失望)。 (4)小丽有一个(愿望),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虽然她在以前的比赛中,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她没有(失望)。她满怀(希望),要在这次全国比赛中,夺得冠军。 4.有感情读读第四节,想一想:这节除了看出作者对喜爱翠鸟的情感之外,还介绍了什么, 板书:住处 5.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翠鸟的住处。 出示《翠鸟搭窝》 小组一起学习,思考:翠鸟的窝搭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搭在这种地方,有什么作用, 反馈交流。 三.拓展知识: 1.翠鸟真是一种让人喜爱的小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再来了解几种很有特色的鸟。 学习《谁是鸟类音乐家》(小组中学习) 反馈交流文章后的问题。 有感情读一读文章。 3.谁愿意来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可以从样子、生活习性等方面来介绍) 指名说。 4.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板书 7、 翠鸟 外形 小爪 羽毛 眼睛 嘴 16 红色 橄榄色 翠绿色 浅绿色 赤褐色 灵活 细长 活动特点 爱贴着水面疾飞 住处 不易逮住 8 山里的孩子 教材简析: 课文描绘了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形成的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全文共4个自然段,前3段结构相似都是总分段,第4段是全文的总结句。其中第2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它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段式,是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很好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课文前3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山里孩子特点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总分段。 教学难点: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总分方法谈谈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个别、分组、尝试、鼓励、游戏。 教学组织形式、意图: 文章有3个自然段,分成3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总分段式学生并非初次接触,但是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具体总起句较难归纳,所以应引导学生经过有效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合作学习提纲。 第一课时 1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1、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培养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 难点:第一自然段总起分述的关系不很明显。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爱劳动,这节课就学习课文;山里的孩子(揭 题齐读) 3、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学课文要求。 1、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4、问提几个不懂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3、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后学生评议。 4、 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 讲授新课。 1、 先学第一自然段。找到“结实健壮”的这句话划下来,齐读。 ?“健壮”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体长得结实、健康、强壮,这是为什么呢,读读第一 18 自然段,认真想一想,轻声说一说。 3、讨论2~4句: (1) 句式:“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并板书:爬登采拾 (2) 听老师读第三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每一朵、每一种),为什么不能漏, (3)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问,说说哪些地方有他们的脚印。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 他们在这些地干什么呢,说一说: 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在( )( )…… (5)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读时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读得精神饱满,同时还要读出热爱山乡之情。 (自由读——指读——评议——师生读) ,、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山里孩子是结实健壮的,这叫总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体描写,这叫分述句。像这种写法,叫先总起后分述。刚刚我们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学懂第二自然段。 5、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总起句划下来。 6、课文有是从哪写方面来写他们的热情好客,请同学门读读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7、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1) 他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抓主要词语:笑眯眯欢迎每一为当向导请歇歇脚递上) ? 多热情的山里孩子,该用这怎样的语气读。 (2) 想象一下,客人来了,他们会对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 (3) 出示句子,自由读,你能说出好在哪里, 19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 是呀,喝上着甘甜、清凉的茶,客人们多舒服,多高兴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 8、这段话也是用先( )后( )的方法写的,我们也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五、总结: 1、读1、2自然段。 2、 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六、 作业: 抄写生字(自己认为较难的多抄写几遍) 板书设计: 爬 登 采 拾 读 结实健壮 喜欢 熟悉 满山遍野…… 找 山里的孩子 笑迎 当向导 热情好客 请你 歇歇脚 想 递上 清凉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边投影移出课文插图边述:昨天,我们慕名驱车来到大山,初识了一群山里的孩子,虽然是初次的见面,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20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2、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连起来说说山里孩子的特点。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设计意图〕: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在单元练习中有要求,这里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训练,为后面知识的掌握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文后的练习。而且从山里孩子的性格特点入手,能够很自然地展开教学。 二、自学课文 1、山里孩子的这三个特点十分可贵,现在让你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不过临行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下,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来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对象,快速默读全文。 2、选择写自己所欣赏的特点的段落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1)回忆读懂总分段式的方法。 (2)自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分组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下面让有共同欣赏眼光的小记者组成一个记者团,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拿出合作学习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有效讨论,使独立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并趋向正确,从而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掌握了总分段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集体学习 各记者团都已完成了任务,而且大有所获。下面各团来汇报一下采访结果。 (一)、第二段: 1、第二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二)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客人来了,( )地( )客人,为他们( )。 21 (2)客人累了,请他们( )。 (3)客人渴了,给他们( )。 2、通过表演来表现山里孩子的这一特点。 3、你们的汇报十分精彩,通过表演让我们见识了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其实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们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再现人物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句子: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A、体会比喻句B、体会为什么这么甜C朗读 (3)集体合作读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一)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点: (1)因为他们经常参加( )、( )、( )、( )等活动。 (2)因为他们( )家乡所有的动植物,爱好广泛。 (3)因为( )都有他们的( ),到过的地方很多。 2、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山里孩子的欣赏之情。 2、他们到过的地方很多,你从哪里看出来,(体会省略号) 3、组际开展朗读赛。 (三)、第三段: 1、第三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三)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主要从( )方面看出来: (1)他们想象着,让果树( ),让鲜花( ),让小草让小溪( ) (2)他们还想给动物们一个( )的家。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还会幻想什么。 22 3、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美好愿望来读 第三段吧。 4、孩子们想象了大山未来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自己对大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请展开想象的彩翼,模仿这一段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谈几方面。 A、自由准备B、与在座的老师交流C、完成作业本 (设计意图):课文1、2、3自然段虽然结构相同,但语言却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后,根据各段的特色寻找不同的训练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汇报过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种思路设想,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顺序随机调整。) 五、总结全文 1、本次的采访汇报已接近尾声,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A、把大山比做什么B、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亲,说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读 3、小结:是的,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锻炼了他们那样的体魄,是大山培育了他们那样的胸怀、气魄,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 情朗读指导: 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时要读出他们的满腔热情; 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语气气。 23 (个别读——抽读——齐读) 二、结合板书,说说山里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总起——分述)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来写, 3、试背。 五、 练习: 1、 动词搭配: 爬 山 数 采 拾 松果 登 蘑菇 2、 用自己的话把第2段写具体(围绕总起句“山里孩子热情好客”)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爬 登 采 拾 结实健壮 在……在……在……在…… 8、山里的孩子 热情好客欢迎 ……累了……渴了…… 充满幻想 让……让……让……让…… 24 9 课间十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 2(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片断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课文叙述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25 2、理清文章思路。 3、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你们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由发言) 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的场面在你们身边是不是也经常出现。 (二)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项活动,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不难答出: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 2(快速读课文。看课文还写了哪几项活动, 学生也不难答出: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 3(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答出:同学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4(通观全文,课文可分为几个段,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归纳: 全文可分为两大段:第1段就是第1自然段。讲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是全文的总起。第2段是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教师要注意听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本文中有两个多音字,教师可采用“选音”的形式作为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如:喝彩(h5 h8)小将(ji4ng ji1ng) 26 3(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如敏捷、纵身一跃。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如:海底捞月、沸腾。 (四)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谁能用概括、准确的语言说说第1段的段意。 因为第1段比较简单,教师可利用它考查一下学生前面知识掌握的情况。 指名答: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先讲的什么,后讲的什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作者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叙述。 3(自己再读读活动内容那部分,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进行具体介绍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观众“围满”“喝彩”衬托出了比赛的激烈、精彩;?乒乓小将“你推我挡”“十几个回合”说明乒乓小将打球认真,水平高。 4(指名朗读这一段。 5(看看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指名答:都是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具体叙述活动内容。 6(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学习第3自然段。 7(汇报学习结果。 重点汇报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一个小同学是怎样爬竿的,“纵身一跃”、“像敏捷的猴子”、“迅速”、“不一会儿”都说明小同学动作灵巧、熟练。“他笑着向下张望”写出了小同学那种高兴的心情。 8(自学第4自然段。自学后填表。 教师事先发给同学一张空白表。 表现 27 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发动猛攻。 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 抓包的同学轻巧一抬腿,猛一转身,海底捞月。 9(填完表格,用心体会,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个片断写得十分具体。 10(导读,进一步体会。 教师读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齐读后面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课文主要讲了哪三项活动, 2(任选一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活动内容写具体的, (二)讲读第5自然段。 1(过渡: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以外,还有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 2(作者怎样向我们介绍的, 指名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最有趣的„„ 3(这是怎样地介绍。 指名回答:这是概括地介绍。 4(小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下面我们学习课文2、3、4自然段的写法练习写一个小片断。 (1)题目是:我喜欢的一项课间活动。 (2)先想一想这项活动的内容、过程。 (3)组织好语言,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同学可及时订正。 (4)说给老师和大家听。 (5)写在本子上。要求:语句要完整、通顺、连贯 28 草原上的鹰(听说训练)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从鹰的活动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认真听录音,按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能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揭示课题。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确本次听说训练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听录音,边听边记边思考。 29 2、能根据提供的要点和词语记住主要内容并说一说。 (三)进行听说训练。 1、第一遍听录音,回答课后两个思考题。 交给听的方法:集中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可以把重要的词语 记在书上。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2题中的思考题。 听录音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3题中录音的要点,看看那位同学答得完整,再把这两个思考题完整地说一说。 2、第二边听录音,要求学生能按课后第三题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 听之前,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第三题的要求和提供的要点。 听录音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根据要点回忆录音的主要内容,然后逐条进行复述。 3、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读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根据第三题中的要点把这些词语按内容进行分类。 讲第一个要点的:盘旋、飞翔 讲第二个要点的: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清风阵阵、长鸣。 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选择录音中的一个要点说说。 选用提供的词语,把3个要点连起来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四)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盘旋、飞翔 30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 清风阵阵、长鸣 课外活动(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2、 懂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要写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写得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思路。 2、 初步学会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31 一、 启发谈话: 1、我们每天都参加课外活动你们愿意写一写吗, 2、、课外活动包括哪几类呢,先学习教材前的一段话。 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 分述部分把课外活动分成哪几类,用什么关联词连接, 说说你想写的活动。 二、 指导完成第一题。 1、 读题,说说应该围绕每个句子中哪个重点词语写/ 2、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句作为开头说一句话。 3、 及时评议。 三、 指导完成第二题。 1、 读题。选一项活动,可以从体育活动、科技小组活动中和游戏中任 意选一项。 2、 学生选好自己要写的项目,先想好总起句,再轻生说说这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学生自己写作。 二、 讲评; 1、 是否围绕总起句写。 2、 是否写得连贯、通顺。 三、 欣赏学生作品: 1、 投影中等学生的作文,讨论修改。 2、 投影油灯学生的作品,欣赏 32 四、 同桌互相修改作文。 五、 作业:抄写作文。 请到我家来做客(听说训练) 教学目标: 1、 能听出别人说话中的明显错误,并进行改正。 2、 能有顺序地说出到我家该怎么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难点: 有顺序地向别人介绍到自己家该怎么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堂听说训练课。(出示课题)有一个名叫杨正 33 的 同学很好客。想请同学们到他家做客,可是同学们不知道到他家去该怎么走。杨正热情地向大家作了介绍。(看挂图)可是大家听了他的介绍,却找不到他的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二、 听录音讨论。 我们一起来听听杨正同学的介绍。(放录音)边听边看图,讨论:杨正 同学说的和画上的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来, 1、 所经过的地方顺序有错。应该先经过少年宫,后经过农贸市场。 2、 到中山路和人民路交叉口,不需要过岗亭。 三、 明确教学要求。 我们向别人介绍路线时,要做到三点: 1、 要经过的地方名称不要说错。 2、 要经过的几个地方的顺序不要先后颠倒。 3、 东南西北的方向要说准确。 四、 看图练习有顺序地说话。 请你看图,按照三点要求,代替杨正同学介绍。 1、 自由练说。 2、 指名汇报。 五、 小结。 1、 请同学们介绍到自己家的走法。 2、 学生自由准备。 3、 汇报、评议。 六、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真本领, 34 水打翻以后(习作训练)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形式是看图写话。教材分三部分,第二部分是4幅图,图意分别是: 1(小红碰翻了一盆水。 2(怎么办?小红束手无策,丁丁去报告老师,冬冬去找拖把。 3(冬冬和小红一起擦椅子、拖地板。 4(老师来了,表扬冬冬、小红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丁丁感到不好意思。第二部分提供了看图写话的开头,点明了图中人和事、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第三部分是两道题目,第一题侧重观察图意、发挥想象。第二题是按教材要求,按事情发展倾序写一段话。像这种看连续图写话;学生在第5册已有过多次练习。本次习作的特点在于: 35 1(采用续写形式。 2(四幅图连续有一定的难度。 3(要学生想象的部分较多,也有一定难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四幅图意说正确,说具体。其关键是联系上下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看图写一段话,句子要通顺o 2(初步学会看图发挥想象。 3.知道遇到困难或麻烦的事情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并且初步养成这种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按第1题的要求,仔细看图,说说图意,然后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完成看图写一段话的任务,选部分习作交流,评议。 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事先编排好小品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说话,提示课题。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事。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请看第一幅图。 2(大家看到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给三位小朋友分别起名为小红、冬冬、丁丁,水打翻了,他们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想想办法。 3(这三位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仍要来看图写话;(板书:水打翻以后)。 二、根据问题,看图说话。 1(复习方法。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不少看图作文了,大家 36 还记得写好这种作文的小窍门吗?(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出示板书: 按照顺序,仔细观察 初看图画,了解大意, 逐幅观察,掌握要点, 合理想象,精心构思, 按照顺序,先说后写。 2(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把4幅图连起来看一遍,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板书: 时间:做值日时地点:教室里 人物:小红、冬冬、丁丁、老师 事件:水打翻以后,三位同学的做法。 (2)用几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3(逐幅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说话。 刚才,我们已观察了第1幅图画,其实书中提供的开头不是第1幅图意,请大家读读开头、并和自己冈6才说的比一比,然后,不看书本说说第一幅图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我们在看图写话时,必须以这句话为开头,然后接下去写。 (2)观察第2幅图说话。 a: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三个人动作、神态分别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表演边练说。(小红搔搔脑袋、束手无策,冬冬向教室后跑去,丁丁向教室外面跑去。) b(根据他们的动作神态,大家想象一下,他们心里会怎样想?请女同学 37 表演冬冬、小红,男同学表演丁丁。注意想象时要联系前后图画。 出示练习,辅助说话。 小红搔搔脑袋,着急地想。 丁丁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外面跑去。 冬冬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后面跑去。 c、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人解说,三人分别表演丁丁、小红、冬冬,说说他们当时的想法。 d(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大家评议有没有说具体。 e(请大家连起来说说这幅图。(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观察第三幅图说话。 a(请大家看第(三幅图,现在冬冬和小红在于什么了?在干活之前,冬冬会怎样对小红说?请两边同学分别扮演冬冬、小红。 b(指名表演。 c(学生练说。 (4)观察第4幅图说话。 a(这时,李老师来了,会对小红、冬冬怎么说?又会对丁丁说些什么?(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b(老师来表演图中的李老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自己在说话时,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c(继续练说。(自由说,指名说) 三、把4幅图意连起来说话。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幅图的意思,下面我们要按事情发展的颗序,把4幅图连起来说一说。首先来理清顺序,说说写起因;经过、结果的分别是哪几幅图?? (板书:起因:图1 经过:图2—3结果:图4) 2(按顺序把这件事说具体,注意前后要连贯。(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 38 3(学习刚才几位解说员说话的优点,再自己练说一遍。 4。老师为什么表扬冬冬面不表扬丁丁?你以后遇习困难或麻烦的事会怎么做? 四、指导写一段话。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接下去老师要求大家写下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闻、地点、人物。 2。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完整的句子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 3(用上开头的几句话,看图写一段完整的话。(写在草稿纸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课文中4幅图的意思,并组成了一段连贯的话,最后还招它写了下来。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和写话要按一定顺序,并做到连贯、完整。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将四幅图的意思写成了一段连贯的话,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同学们的作文。 二、评议 39 5 鸡 教学目标: 1、 知道八路军精心照料母鸡,细心保管鸡蛋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热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 3、 继续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会照样子写带有“为了”的句子。 4、 能默读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说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母鸡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 难点:理解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内容的不同及作用;为什么要写日寇的暴行和八路军的困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40 课时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16个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七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有感情 地朗读。 3、了解时代背景,体会八路军战士的严守纪律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题目,看到这题目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思考:(1)本文主要写谁的故事, (2)这个故事与鸡有什么关系, (3)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三、学生自学、检查。 1、自学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有重点地分析、记忆生字字形。 四、学习第一、七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理解词、句:“凄凉”指什么, 3、 再读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讲解时代背景) 4、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你猜五寨镇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找到第七自然段,读 一读,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再读,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大娘非常高兴, 3、找出句子后进行朗读。 4、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老百姓都躲到山里去了,而过了短短的一段时间为 什么大娘回来却满心欢喜,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呢, 5、朗读训练,对比读一、七自然段。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1、2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会照样子写带有"为了" 41 的句子。 2、学习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母鸡的。 3、知道八路军精心照料母鸡,细心保管鸡蛋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热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 课文一、七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质疑解难。 (为什么大家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省出一些饭来喂鸡,那么长的时间鸡蛋不会坏吗,)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什么,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战士们是为了什么,是怎样来到五寨镇的。 5、 战士们是怎样对待老母鸡和鸡下的蛋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词语读一读。 6、 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老母鸡的。 你能用"宁愿„„也要„„"说话吗, 7、 朗读第五自然段:把每天下的蛋都写上日期是件很麻烦的事,这位战士为什么要这样做, 8、 讨论:战士们这样做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9、 朗读第六自然段,"这样困难的情况"指什么,这段中为什么要写部队生 42 活的困难, 三、 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盼头",你能换个词说吗, 3、练习朗读。 四、 小结 五、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大娘,你会请红军吃鸡蛋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 日寇 抗击 八路军 老百姓 侵犯 发现母鸡 精心照料 蛋不丢失 一片凄凉 没动鸡、蛋 欢天喜地 练习2 教学过程 1、 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前后鼻韵母,能给多音字“冲、宁、担、背”按读音组词;能写出“盼头、精心”的近义词;能区别“建”与“键”的字形、字义和用法。 2、 能仿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能给课文有关人物说的话加上冒号和引号。 3、 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一至四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下两行注音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异同。 43 2、让学生先上下行对应一组一组地练习拼读,体会前后鼻音的不同 读法,再分上下行归类拼读,强化前后鼻韵母的不同。 3、把词语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教学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 1 2、交流。 3、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写下来。 三、教学第三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3、连起来读一读。 四、教学第四题 1、读一读。 2、抄一抄。 3、自己创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五到七题。 教学过程 五、教学第五题 1、复习有关冒号、引号的知识,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 3、校对纠正。 4、感情朗读。 六、教学第六题 1、学习例句,说说第一、二句有什么不同。 2、学习后两句,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加上修饰语。 3、练习。 4、鼓励优等生创编。 七、教学第七题 1、读一读各句。 2、想一想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 3、排一排。 4、再次读一读。 5、交流、反馈 44 4 曼谷的小象 教学目标 ?在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的十五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体会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逐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巩固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学习阿玲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学生热爱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阿玲指挥小象为中国朋友拉汽车,喷汽车的过程。 (二)难点 三次晨雾颜色的变化与中心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45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教学第1、2段,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准确用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象吗,谁看过象的表演,象的确是自然界比较惹人喜爱的动物。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四只柱子般的腿,两只大耳朵,威武极了。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得力的好帮手。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今天我们将要结识的这只可爱的小象,还曾经为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过贡献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曼谷的小象》,希望这只聪明,乖巧的小象能在你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板书课题:4 曼谷的小象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把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组织学生先自学。然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老师有重点地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纠正。)( ?反馈 重点讲解字形。 讲解个别词语。 赞叹:就是非常称赞。 悦耳:就是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如:悦耳的歌声,悦耳的琴声,悦耳的铃声及小鸟悦耳的叫声等。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一对意思相近的词,从“点缀”这个词语,你能想象出曼谷近郊的景色是怎样的吗, 2(通过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想象出汽车陷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泥坑吗, 3(通过“叹了口气”这个词组,你能想象当时司机和作者的心情吗, 四、课后作业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几个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印象深, 46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突破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积累优美词句,理解小象拉汽车和冲洗汽车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动手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领会泰国妇女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教学过程 一、设悬激趣、导入新课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是呀!是我们中国人的汽车陷入异国他乡曼谷的公路上,怎能不让人焦急呢?可作者为什么要赞叹这头小象呢?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4—8自然段,回答“你还知道什么?” 三、学习课文4—8自然段 (一)、读读、说说—理解作者对小象的赞叹。 引言:在课文中作者赞叹小象,作者是怎样赞叹的呢?为什么而赞叹? 1.学生自由读课文(4—8自然段)、划出赞叹小象的句子。 ?反馈出示:奇迹,真是奇迹~ 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 ?学生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赞叹小象? 课件出示: (小象)帮助我们(拉车)。 (小象)帮助我们(洗车)。 句子训练:把上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加上“不仅„还„”或“不但„而且„”。 ?理解:第一次赞叹。 (1)学生读句子、讨论探究。 理解“奇迹”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奇迹”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小象把汽车拉出来就是奇迹。)小象的绝技指的是什么呢?(小象的绝技指的是小象拉车的动作:东一掀、西一撬。) 理解动作(一掀、一撬),感受小象拉车的轻松。 (2)小象有如此大的本领,作者是十分的佩服它,那你能用佩服说一句话吗,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理解:第二次赞叹。 出示:啊,多么乖巧的小象! (1)学生品读句子质疑、小组讨论解疑: 47 “‘乖巧’是什么意思?” “小象的乖巧表现在哪里?” (2)反馈 (3)朗读第7自然段。 四、说说、演演——体会阿玲的心灵美 (一)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感受心灵美。 1、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乖巧,能创下这样的奇迹呢? 2、通过演演、说说阿玲指挥小象洗车、拉车的动作,理解动作表示的意思。 (拍拍、贴贴??) ?你喜欢阿玲吗?为什么? (二)剖析阿玲的“笑”——感受心灵美。 1、引言:课文中通过阿玲指挥小象帮助我们拉车和洗车体现了阿玲的心灵美,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阿玲的心灵美呢? 2、引导学生理解阿玲三次“笑”的意思,更进一层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出示: 走到车前,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说:“ 。” 阿玲抽回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说:“ 。” 她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说:“ 。” 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说说、读读——体会晨雾美 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在脑海中出现曼谷近郊的景色。 小结:曼谷近郊的景色很美,而曼谷的晨雾更美。 2、用“——”划出描写晨雾的句子。 3、朗读三次晨雾的句子、欣赏晨雾独特魅力。 4、讨论:晨雾为什么会变化? 5、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色美的作用:烘托阿玲的心灵美。 三、激发思维 在大家身边有没有像阿玲一样心灵美的人吗?大家来夸一夸。 四、完成相关作业 板书: 曼谷的小象 48 我们 陷车 阿玲 (心灵美) 洗车 小象 指挥 拉车 你看,那儿就是我们村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拼读课文中注音的字,能查字典,确定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一朗读课文,读出对“我们村”日益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和自豪之感。 3、感受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记叙顺序(以时间推移为序),从文中描写“我们村”的变化及村民们神态语言的语句中,体会农村变化之大和村民们喜悦、自豪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49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自学。 1、看图:小女孩用手指着前方告诉叔叔什么, 、这题目是回答什么问题的, 2 3、题目中哪个词该读重音, 4、齐读课题。 5、这“那儿”到底指什么呢,(引入自学) 二、自学。 结合彩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完成小黑板上的内容: 1、课文中划出每一自然段中,“那儿”具体指的是什么, 2、找出每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3、完成表格。 自然段 时间 我们村的标志(“那 儿”) 三、检查自学,分析课文。 (随机讲学) 1、讲解第1自然段。 (1) 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那儿”指的是什么,(板书白杨树) (2)为什么它可以作为“我们村”的标志,这里的“总”字表示什么意思, (3)从图中找出白杨树。查字典,确定“耸立”的“耸”字的意思。 (4)齐读第1自然段。 2、讲解第2自然段。 (1).什么时候村里办起了什么,(板书:前几年) (2)酒厂的烟囱是什么样子的, (3) 这段话里的“那儿”指的是什么,(板书:酒厂的烟囱) (4) 看图说说:为什么不用白扬树而用酒厂的烟囱作标志呢, (5) 办酒厂可看出农民的经济起了什么变化, (6)齐读第2自然段。 2、讲解第3自然段。 ?近两年,我们村的标志是什么,(板书:近两年、综合大楼) ?为什么又要用综合大楼作为我们村的标志呢, 50 ?理解:“崭新”和“显眼”的意思。 ?从这里可看出农民的生活又有什么变化。 ?齐读第3自然段。 4、讲解第4自然段。 ?今年,我们村的标志是什么呢, ?看图说说为什么自来水塔可以作为我们村的标志, ?理解“顶天立地”的意思。 ?家家都有自来水,说明农民的生活又有什么新的变化, ?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第5自然段。 过不了多久,我们村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结合板书小结 从“以前——前几年——近两年——今年——过不了多久”我们可以体会到 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朗读指导 仔细读每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说说“我们村”的人在回答时的神态、举止有什 么变化,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我们村只有那棵白杨树可以作为村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回答时的 神态、举止会是怎样的, 3、这一段我们用怎样的语气, 4、师范读。 5、学生练读。 6、指导朗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教法同上。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小结 四、课外活动 收集农村在改革开放以后巨大变化的资料。 板书: 表格 51 6 小方找舅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用处多,本领大。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写并理解6个新词。 3、进一步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 4、能用“不光……还有……”写一句话,能用“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为开 头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 难点: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用处多,本领大。 课时安排:2课时 52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收集一些有关电脑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你们有迷路的经历吗,课文中的小方找舅舅时也迷了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方找舅舅》这一课。 二分析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方找舅舅迷了路,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找出描写小方找不到舅舅急切心情的句子吗, 3、小方进城为什么会找不到舅舅呢,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4、反馈: “城里变化真大”,课文是怎么写的,(宽阔的马路、车流不断、绿树成荫、一片新楼房。) “车流”指什么,为什么说“车流不断”,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宽阔的马路上车辆多的情形。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车辆多,(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穿梭似的。) 5、是谁帮助了她,谁来当当小方和民警叔叔读3到8自然段, 6、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名字、样子、年龄) 这里的“它”指的是谁, 7、计算机是怎样帮小方找到舅舅的,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从“立刻”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8、计算机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小方惊奇万分,课文里用哪个词来概括,体会“好奇”一词用得好在哪里。 9、小方为什么说“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 读民警叔叔说的话。“它不光能找人,还有好多用处呢~”“不光”可以换成什么词,说明了什么, 10、说说电子计算机还有哪些本领,请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11、以“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为开头说几句话, 三、齐读课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朗读课文。 53 二、教学生字。 1、自学字词。 (小组讨论、交流) 2、反馈:重点讲解学生提出的字词。 三、字进行扩词。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完成有关作业。 板书: 小方找舅舅 迷路 ? — 小方 —? 找到路 ? ? ?遇 ? ? ? 民警 ———? 计算机 (本领大) 做不倒翁 教学目标: 1、学会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会适当地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等表示句子连接的连接词。 2、初步学会观察教师的动作,并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3、初步学会对一个事物做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难点:用恰当的连接词,按步骤有顺序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1、制作好的一只不倒翁。 2、蛋壳、泥丸、小块红纸、水彩笔、一只小水桶。 54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真观察教师做不倒翁的过程。 1 2、用上适当的连接词口述教师做不倒翁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题目。 教师出示做好的不倒翁。你们喜欢这不倒翁吗,谁想来玩一玩, 揭示题目:这么好玩的不倒翁,你们想不想做呢,不过,今天要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看看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说得最好,做得也最好。 二、教师制作,学生观察-。 1、明确观察要求:眼睛看,脑子想,嘴巴轻轻说。 2、教师边演示边交代: (1)第一步:洗净空蛋壳。老师先轻轻地拿起一只空蛋壳,放在脸盆里,小心地将它洗干净。学生看后轻轻说。这里连接词用“先”。 (2)第二步:装入泥丸。接着,老师把几粒小泥丸装进蛋壳顶端的洞里。学生看后自由说。注意这里连接词用“接着”。 (3)用上“先、接着”来说说1、2两个步骤。(同桌互说,四人小组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4)第三步:把纸帽粘到蛋壳上。然后,老师又把红色的纸帽粘到蛋壳上,看,不倒翁多神气啊~学生自由说说这个步骤。 (5)第四步:画眼睛、鼻子和嘴。最后,老师要用彩笔给不倒翁画上眼、鼻子和嘴。看,一个有趣的不倒翁就做好了。指导学生把这个步骤说一说 (6)用上“然后、最后”把第三、四个步骤说一说。 3、学生练说以上四个步骤。 4、口述教师做不倒翁的过程。 5、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和学生一起回忆做不倒翁的过程。 6、学生练说。 7、指名说。 8、赛说,评出说得最佳的同学。 9、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大家都说得很好,连接词也用得不错。下节课,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做不倒翁的经过写下来。 三、作业。 回家做不倒(??) 第二课时 55 课时目标 1、选用适当的连接词,把制作过程按步骤、有顺序地写下来,写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2、对写好的习作进行交流,选几篇作适当评价。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不一定非要写做不倒翁的过程,也可以写你做不倒娃娃,不倒动物等,你喜欢的东西的过程。 1、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2、当场进行朗读,评价。 3、修改好后,抄好 板书: 做不倒翁 先 洗净空蛋壳 接着 装入泥丸 然后 把纸帽粘到蛋壳上 最后 画上眼睛、鼻子、嘴 13找骆驼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56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3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自由读、想想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会什么本领呢, 2、反馈。 、哪些是不懂的问题,它有什么好处呢, 3 4、小结。 二、揭题、质疑 1、直接出示课题,齐读。 2、对课题进行提问,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小结,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标:标出自然段 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划:划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四、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随机教学) 五、作业。 57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10——11自然段,完成课后习题4。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10——11自然段 1、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 驼。这里老人的指点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3、你能学学左脚有点跛的走路吗,怪不得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4、老人还知道骆驼的哪些情况呢,(先回答再做课后练习4) 5、你能画一画骆驼啃过的树叶吗,(学生讲到这一情况时再让学生画) 6、老人对骆驼了解的那么详细,为什么让商人顺着它的脚印去找,而不用 其他两种方法呢, 7、你觉得老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词中看出,(看见、又看 见、还看见、至于、应该) 8、朗读指导。老人是怎样说得,理解“不紧不慢”。我们也来学学老人一起 来说说这只骆驼的情况。 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1——9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商人照老人的指点,最后果然找到了骆驼,那商人在丢失骆驼时心情的怎样的,于是,他逢人就问有没有看见她的骆驼。 58 二、学习1——9自然段。 1、这时,他看见了一位老人,他是怎样对老人说的,老人又是如何回答的 呢,(小组朗读) 2、朗读反馈。 3、当老人说的话都跟他的骆驼的情况相符合,此时,商人的心情又是怎样 的,(高兴)。你从文中哪些词看出,(正是、不错、对极了)商人在说 这些话时,高兴劲儿一次比一次怎样,你能试试吗, 4、此时,商人会怎么想,于是,问老人看见骆驼往哪里去了, 5、当老人回答他说不知道时,商人此时又会怎么想,于是忿忿地说(生读 商人的话) 6、小结、朗读指导。当商人知道老人对自己的骆驼的情况了解的那么详细 时,心里乐开了花,而当老人告诉他,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商人 对这位老人是气愤至极,以为这位老人把他的马藏了起来。我们就用自 己的朗读来读出商人的感情变化。 7、分角色朗读。 、反馈、评议。 8 三、小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着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作业 板书: 13 找骆驼 看见 想 脚印 左脚跛 驮物 左蜜右米 啃过的树叶 缺了一颗牙 59 15 举手 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犹豫不觉、一叶孤舟、哄堂大笑等词,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 2、 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 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 60 4、 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敢于提出问题的道理。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 2、 理解„议论不休“的意思并造句。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学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 2、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 找出两个比喻句。 4、 课文哪几节是写我,哪几节是写学习委员的, (二) 反馈 (三) 学习1——4节 1、 指名朗读1——4节 2、 说说 “永久、议论不休”的意思,给“永久”换词,你有没有看见过议论不休 的场面,用“议论不休”造句。 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节的比喻句的意思,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4敢举手的原因是什么,交流 、 小组讨论“犹豫”什么意思,说说我不 5、议一议:如果当时你也在,你会像课文中的“我”一样吗, 6、 朗读指导。 7、 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四) 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61 2、说说我犹豫的3个原因。 (二) 学习课文5——7节 1、正当我犹豫的时候,学习委员举起了手,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习“瞅”字、“瞅”什么意思,说说和它意思相近的词。 2、看插图此时老师在干吗,她会怎么说呢, 说说比喻句“老师夸她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的意思。 3、 “勇敢的水手”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把学习委员比作水手, 4、 老师夸学习委员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我是怎么想的, (三)学习课文第8节 1、听了老师的话,我们的表情怎么样, 2、“缘由”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我和学习委员脸红的原因各是什么, 3、总结。 (四) 作业 板书: 15 举手 老师 犹豫 夸 我 学习委员 (不是一个缘由) 脸红了 练习 5 一、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指定的字,并据词查出合适的解释;能给指定的多音字按读音组词;能写出“忧郁简单”的反义词。 2、 能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改出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会用“因为…………所以……”造句。 62 3、 能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会联系上下文理理解短文中有关词 语的意思,回答有关问题。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复习,音序查字法。 3、自由做,再交流。 第二题 1、说说每组音节的区别, 2、做好后、交流、订正。 3、扩展练习。 第三题 1、独立写/ 、交流。订正。 2 第四题 1、学习例题,加上去有什么作用, 2、独立完成。 3、交流、并说说你加上去以后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第五题 1、读第一句,你认为哪个词语用的不恰当。为什么, 2、独立完成。 3、交流、评议。 第六题 63 1、理解意思,回忆课文,独立把两个句子补完整。 2、校对,完成另外一句。 第七题 1、带着课后练习读短文。 2、反馈解决不懂的问题。 3、解答第二小题。 4、指名读课文,回答第三小题。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喜爱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一个物体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2、初步学会按先总的叙述,后分几个方面把一个物体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带一个玩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揭题:出示题目 64 ,(你们都带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了吗,能不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呢, (二)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 ,(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玩具。 ,(我们有没有被他介绍的玩具吸引了呢,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玩具受到别人的关注呢, (三)按习作的要求介绍玩具。 ,(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 (读课后习题2、3 两题) ,(按习作要求再次观察玩具。 边看边想:整个玩具给你的感觉怎样,玩具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颜色,模样有什么特点,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 ,(同桌同学要求互相介绍自己的玩具。 ,(选两三位带不同玩具的同学上台口述。 ,(评议。(有没有按要求说) (四)作业,完成作文。 第二课时 分析作文 1、先同桌之间进行朗读,修改。 65 2、指名读作文,进行评议。学生当场进行适当的修改。 抄写作文 《写日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多看课外书的兴趣。初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懂得日记的内容和格式。 2、 3、 初步学会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观察日记,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 二、教学重点 写一则日记,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三、教学难点 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学什么叫日记和日记的内容。 ?、 联系本单元学过的《雷锋日记》和《不合群的小蝌蚪》,告诉学生: 写日记一般都是记自己做过的事,也可以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 ?、 为了防止学生记“流水帐”,教师可提问“是不是一天当中所有做过的、听到的、 看到的和想到的事都要统统几下来呢,” ?、 学生讨论。 66 得出结论:写日记要有重点,选择一天生活中自己觉得印象最深而且是最有意义的事做 为日记的内容。一般来说,一天的日记写一两件事就行。由于记的事情少, 所记的事情可以记的具体一些。 2、”理解坚持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 讨论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重要的事情记下来,以后可以查看,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对自己是个教育。写日记也是积累作文材料,作文练笔的好方法。经常认真地写日记,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 ?、 要求学生从今天开始经常写日记,养成习惯,以后教师可以定期检查。 3、复习日记的格式 4、明确习作的要求 写一则观察日记。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打开学生的思路:日记本来是写当天发生的事的,今天是作文练习,可写任何一天的事,写明几年几月几日。内容是“观察到的事物”。如果是“事”,这件事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如家里、上学路上、学校、公园等。如果是“物”,小动物、玩具、新开的商店都可以写。写什么内容想好后,注意日记的格式,再把要写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4、 提示学生,要写好日记,把所记的事情写具体,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作个有心人,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观察思考。 5、 学生写日记,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67 (学生互评日记,教师指导,学生自行修改) 《雷锋日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雷锋同志利用春节休假时间去火车站作好事的事迹,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了解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能理清课文第三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4、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日记的功能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 2、难点:感受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课前了解雷锋的一些事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 2、读通课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小节。 4、理解学习提示。 教学过程: 一、揭题,预习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读课题《雷锋日记》,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说有关雷锋的一些情况。(学生介绍雷锋的情况,师作补充) 师介绍日记的有关知识:日记是写自己在一天中所做的事,也可以写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事,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看课文第一行,你觉得日记的第一行应写明什么,(一般在第一行写清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 记上时间和天气情况,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然后另起一行写正文。 下面听课文录音,要求: 1、听清生字的读音,划出带生字的词。 2、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这天雷锋做了哪些好事,雷锋做了这些事后是怎么想的, 二、反馈 68 1、指名读带生字的词(注意多音字“奔、扫”的读音) 2、回答上面的问题 三、理解学习提示。 1、指名读提示。 2、齐读提示前2句,并思考:这两句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围绕思考题读、议,得出读日记要明确的3点:?哪一天,?什么事,?日记跟事的关系,明确这3点后, 让学生在“学习提示”中圈划主要词语,并在“哪一天、什么事、关系”3个词语下,分别对应标上?、?、?。 4、结合雷锋事迹,体会“学习提示”中后两句话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边读边想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引导: 体会大年初一这个特殊日子的意义; 联系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体会此节“总?分?总”的记叙方法; 结合句子,理解“欢度、佳节、痛快”的意思。 3、说说全节的主要意思。 4、同学们,我们刚刚过了春节,你玩了什么,心情怎样,你任为怎样朗读此节呢,朗读课文 5、仿写: 1)、今天是大年初一,( ) (任选一) 2)、第三节是活动课,上课铃一响,( ) 五、学习课文第2节。 1、指名读,思考: 雷锋“心里觉得有件什么事没做似的”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 大年初一雷锋也无心思玩,它在想些什么,用“——”划出来。他能这么想说明了什么, 2、检查思考题,结合理解“探家、运输、需要”等词语,明确“这个时候、这些部门”的具体所指。 3、如果要你接着往下说,他还会说什么呢, 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 4、说说此节的主要意思, 5、朗读指导。(这一节主要以雷锋的思想活动为主,我们怎样读好它呢,) 六、教师小结 什么是日记,怎样读日记,前两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69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3、4节。具体要求理清第3节事情发展顺序,体会第4节雷锋“最幸福”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怎样读日记, 二、学习课文第3节 1、默读全节,完成: ?、用“Δ”标出描写雷锋作好事动作的词; ?、这段话共有( )句,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 ,)、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事情发展顺序:雷锋到站、看到老太太 帮助老太太 告别老太太。 3、比较句子 ?我向副连长请了假,直奔抚顺车站。 ?我向副连长请了假,朝抚顺车站很快地走去。 你以为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看到这么热心的小伙子,老太太的心情怎样,你从哪知道,听了老太太的表扬,雷锋是怎样想的, 5、朗读指导: 雷锋放弃大年初一的休息时间去做好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对于这一段话,我们应该读什么语气,(激动、赞扬的语气)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范读,思考:?、此节写雷锋做了哪些好事,用“О”圈出。 ?、人们是怎样夸雷锋的,用“-----”划出。 ?、雷锋是怎样想的,用“—,—”划出。 2、着重讨论: ?、读“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指什么,“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意思, ?、读“我这样做„„”句,雷锋把什么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为什么这样看,说明什么, 四、全文总结 1、日记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好思想,你以前的哪些行动像雷锋叔叔,你认为自己以 后该怎样做呢, 五、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六、指导完成“作业本”最后3题。 七、课外作业: 70 依照第三节的写法,把自己近日来为别人做好事的过程按日记的格式写下来。(可作提示: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样做?人们对我怎样) 《不合群的小蝌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结”的读音,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正确的方法读懂日记;懂得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事先准备好几只不同的小蝌蚪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春天到了,大地复苏,百花争艳。小蝌蚪耐不住性子也出来游玩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却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读课题: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导入: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和群”,学了课文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默读课文,初知大意,讨论: (1)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三、学生自学后检查 (1)让学生说说你认为难记的字。字型分析:孤、扭(笔顺)略。你还认为哪些字难记, 71 (2)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3)作业本第一题。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 ) 孤独( ) 确实( ) 四、讲读第1段 (1)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况,(人、地、时、事) (2)我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看图,说说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成群结队”)观察自己的小蝌蚪,你发现了什么,看到它们不合群,你有什么想法,作者是怎样想的, (4)“闹别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好像闹别扭似的,谁能用“好象„„ 似的„„”说句子。 (5)他们准备怎么做呢,你又会怎么做呢,从他们的做法中,你认为他们有怎样的品质,(善良、同情、乐于助人等) (6)齐读第一段。 五、小结 师指出:写记事日记,一般开头就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四点。 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读懂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并能为蛤蟆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决定让它回到小伙伴的中间去,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读课文第二段,讨论: 二、讲读第2段 1、自由读课文,讨论: (1)为了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我们想了个什么办法,(看插图联系课文说一说。) (2)用“----”划出写我把这只小蝌蚪拨进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拨了几次。 (3)我们两次拨蝌蚪,结果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 (4)两次拨蝌蚪,结果是否一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第一次:“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第2句:“仍旧”“从队伍中钻出来”,“自个儿”) 72 2、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从开始„„后来„„可以看出) 3、判断:下列几种说法,哪几种是错的,为什么, 1)、永明两次用树枝帮助小蝌蚪合群。(错。第二次是“我”) 2)那只小蝌蚪从队伍中游出来,是因为其他的小蝌蚪把他赶出来。(不是。从“钻”字看出) 3)、孤独的小蝌蚪从队伍中游出来,感到非常痛苦。(不是。从“悠闲”看出) 4、朗读课文 三、齐读第3段。 永明他们两次帮助小蝌蚪合群,可它仍旧不合群,这时,他们有什么感觉,又是怎样做的,请你结合自己手中的小蝌蚪和课文,仔细观察,填下表: 独游的 群游的 体形上 颜色上 他们发现这些不同点。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难道它们不是一家人, 它们一定不是一家人~ ?“不是一家人”指什么,(不同类)课文用第,句而不用第,句说明什么,(能有根据地大胆地设想,但不轻易下结论。) 从他们的做法中,你认为他们有怎样的好习惯,(1、仔细观察的习惯2、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3、有疑问不能解决时,有请教他人的习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呢, 四、学习第,段 (,)他们的假设对吗,从哪能个词可以看出,(确实)为什么说它们不是“一家人”, (,)我和永明是怎样获得可靠的结论的,(请教老师) (,)创设情景:永明和我怎么问老师,老师又是怎样回答的, (,)讨论: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读后表达:可以画图、可以填表,可以用语言表述。 二种类别 体形 颜色 活动方式 长大后变成什 么 蛤蟆的蝌蚪 青蛙的蝌蚪 73 五、第,学习段 1、“这样”指什么,我和永明终于弄清了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会怎样,以这种心情读这段课文。 2、用“原来„„怪不得„„”说话 六、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跟时间有什么关系,(春天是蝌蚪活动的季节) (,)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独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综合提高: 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这样离家在外面,请你为它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讨论在启示中要写清什么,) 八、作业:完成作业本的练习 《爸爸的咳嗽》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完成相关练习。 74 3、着重抓住“我”两次猜测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1-4节;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句子。 4、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作者细心观察,认真记录,仔细分析的科学精神,学习记连续性的观察日记。 教学难点: 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导入。 1、读题,教学“咳嗽”。 2、谈谈自己对“咳嗽”的了解:咳嗽一般由哪些原因引起。 3、那么爸爸的咳嗽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听录音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 要求: 听准字音,想想爸爸咳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交流:1)回答上面的问题 2)按课文的内容重新排列句子,借此了解课文大意。 ( )我记观察日记。 ( )爸爸不再咳嗽了。 ( )爸爸得了咳嗽病。 ( )我弄明白了爸爸得咳嗽病的原因。 3、此时,你最想了解的什么,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联系句子想想词语的意思, 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并想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最想了解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把你认为最难记的字我们一起交流。 (2)学习词语 关系 一股 呛人 硫酸 烟囱 猜测 支气管炎 有毒气体 环境 消除 (3)检查读通情况,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几句拗口的长句子。 3、课文中几次写到“我”的猜测,找出有关句子。 4、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75 难道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系吗, 我猜测,爸爸的咳嗽,是这烟气引起的。 这两句的语气一样吗,为什么, 四、学习第1-3自然段:第一次猜测的内容。 过渡:既然是猜测,就必须弄清楚猜测的依据,结论如何。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次猜测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想“我”猜测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系的依据是什么, 结论怎么样。 2、交流。 (1)依据1:„„每当„„就„„ 依据2:奇怪(从哪里可以看出爸爸的咳嗽病非常奇怪,引读。) (2)结论:啊,果然如此~ 和“我”猜测的话连起来,师生对读,注意读出语气。“果然如此” 是什么意思,“如此“指什么,这里为什么可以用”果然”, 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我”是什么心情,用兴奋的心情读。 3、“我”靠什么知道结论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观察日记,填下表: 天气情况 风向 咳嗽情况 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后,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说话训练:有时„„有时„„有时„„(把“有时”换成具体的天气情况或咳嗽情况说话) 2月22日~5月1日:前后约70天,结论可以排除偶然性 (2)扩散性思维训练:在观察日记中所列的这7天中,“我”家的窗户是开着的, 还是关着的,为什么爸爸会咳嗽,而我和妈妈不咳嗽,能说这种气体对 妈妈和我没有危害吗,为什么, 4、齐读。 5、小结:观察日记和平时的日记有什么不同,观察日记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完成作业本中的相关题目。 7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注意 1、 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 能读懂句子,用“一„„就„„”造句,能正确读出句子的语气。 3、 能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4自然段:第二次猜测的内容。 1、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我”第二次猜测的句子。“这烟气”指什么, 我为什么猜测爸爸的咳嗽是这烟气引起的,跟东南风又有什么关系, 2、全班交流。 闻 听 (突然、猛烈) 望 3、再读“我”猜测的两句话,比较“猜测”的语气为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心观察,认真记录,仔细分析的科学精神) 4、 根据2—4段的内容,理解以下现象: 为什么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的厉害, 爸爸什么时候有点咳嗽,什么时候不咳嗽,这是为什么, 二、 讲读第五段 1、 指名读 2、“这个情况”指什么情况, 3、 为什么现在就是东南风吹来时,我们家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再咳嗽了, 消除了有毒气体,净化了环境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就是——也——”关联词的作用和用法。 4、 读“现在„„”句,读出高兴的语气。谈谈你怎样保护环境, 三、 总结全文 小作者弄清爸爸咳嗽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污染,发现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77 13、爸爸的咳嗽 依据——?猜测——?结论 每当„就„ 东南风 观察日记 奇怪 听 望 烟气, 闻 细心观察—?仔细分析—?认真记录 练习四的 78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雷锋的话,感受雷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现的精神。 2、 能朗读词语的声调,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能写出“安全、幸福、单独、”打开等词语的反义词。 3、 能读懂一段话,给这段话选择一句总起句。 4、 能读懂一篇写景的日记,并能按要求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学第一题 ?、 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些词语,找找这些词语在读音上的共同特点。 ?、 问:这些词语你们理解吗,分别是什么意思, (3)、 齐读,加上两个词语:阴阳上去,非常好记。再一次强化四声调值的朗读。 2、 教学第二题 ?、 学生自己书面练习,扩词多多益善,看谁写的最多。 ?、 集体校对 (3)、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组词,每个字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 教学第三题 ?、 说说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 说说与他们意思相反的什么,并写下来。 4、 教学第四题 ?、 多音字各个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不同的意思或不同得用法。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读音及用法。 “只”第一声时作量词,“一只”;作名词时“船只”。第三声时作副词,“只有、只好、只为了”等。 “别”第二声时,“别人、告别、别针”等,除了“别扭”其他的都读第二声。 “背”作动词时,背书包、背柴火等。作名词时,背后、后背等。 “尽”除了“尽管、尽早、尽快”外,一般都读第四声。 ?、 自己选择后校对。 5、 教学第五题 ?、 教师动情地背诵雷锋的话,以自己的感情之火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用教师对雷锋的崇敬之请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 请学生自己朗读,语气可以适当夸张。 ?、 讨论交流:雷锋叔叔的这些话,你读懂了哪一句,理解“有限、 79 无限、温暖、火热”等词的意思。 ?、 背诵这几句话,并抄写。 6、 教学第六题 ?、读题,明确本题的三个要求(读、选、填) 自己读读这几句话,想想主要写什么, 反复朗读,想想这三句话都在写什么,哪一句可以作为这段话 ?、 的总起句。 ?、 把“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再读读这段话。用“/”给这段话分层,并标上序号,说说这段话从几个方面把“蔬菜多”写具体的。 (4)、选择剩下2句中的一句作为总起句,要求学生说一段话,也可以写下来。 7、 教学的第七题 ?、 复习日记的格式。(第一行中间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情况。日记内容写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事情。) ?、 学生自由读这则日记,对照一下:(格式是否正确,写的内容是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还是想到的, ?、 再读日记,把你认为写的最美的一段多读读。 ?、 初步认识总结句。(日记写了雾中那些景色,用“。”圈出来。这则日记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下来。 ?、 配上录象,边看边说,用上日记中所学的词句,并说几句描写景物的话。 8、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80 自选商场 一、 教学目标: 、 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了解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1 、 能读准带拼音的生字,理解有关的词语意思。 2 3、 能仿照例句,用“又„„又„„、“假如”造句。 4、 能正确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的意思从几个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 二、 教学重点 第二段总分句式的理解。 三、 教学难点 第2段要说出分述的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 2、 理解第2段是怎样总起分述的。 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去自选商场买过东西吗,那里与一般商场有哪些不同, 2、 学生自学 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划词理解。 ?、读通课文,想想自选商场有哪些特点, 检查: ?、 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 据词定义,理解下列词语(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精美、新颖) ?、 自选商场有哪些特点, 3、 讲读第1段 ?、 指名读 ?、 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况, 4、 讲读第2段 ?、 自由轻声读,划出总起句,想想分述是丛哪几方面写的, ?、 读总起句,划出中心词“特别” ?、 想想购物的过程,再读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是从哪几方面分 81 述具 体表现自选商场的特别。 ?、 找出具体表现特别的句子,读一读,理解意思。 ?、 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初步认识改革开放给市场带来巨大变化。 2、 能用“„„又„„”、“假如”仿句。 教学过程: 1、 复习 齐读第2段 说说这段是从哪几方面分述。 2、 讲读第3段 ?、 默读,找出总起句,读一读。理解应有尽有。 ?、 自选商场里有些什么商品,“„„”表示什么,还有那些商品, ?、 自选商场里的商品可靠吗,可从哪些词语看出,仿照“精美的食品”的结构,说说其他没有写出的商品 ?、 读总起句,理解“各种各样”、“目不暇接” ?、 齐读第3段。 3、 讲读第4—7段 ?、 指名读,想一想,我是怎样购物的, ?、 引读第4段:我买了什么作为礼物呢,仿说一句话。 ?、 理解怎样结帐付款。 指名读第7段 在自选商场结帐付款与普通商场有什么不同, 用电脑计算和用算盘或电子计算机比,哪一种好,好在哪里, ?、 齐读第4—7段 4、讲读第8段 指名读后想:自选商场为营业员和顾客带来哪些方便,用假如造句。 5、全文总结 板书设计 货柜开放,任你挑选 提塑料框,供放物品 自选商场 只见顾客,不见营业员 (特别) 自己看明白,了解价格 82 电脑算帐,既快又准确 《七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七色花》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 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回答问题。 83 三、自学汇报 1、指名分小节朗读,汇报朗读情况。 2、汇报自学的词句。 3、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 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4、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质疑。 四、全班交流,精读解疑 1、练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说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体会小姑娘的心理变化。 3、你认为珍妮是个怎样的人,注意读一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仔细分析,认真思考, 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 五、课堂小结 六、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 板书 16 七色花 迷 路 第一朵 ? 回家 ‖ 第二朵 得到七色花 第三朵 84 ‖ 第四朵 任性 使用七色花 第五朵 第六朵 第七朵 ? 帮助别人,最有意义。?[ 85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有条件的利用图片导入,没有条件的师直接介绍导入)导入新课: 黄山景观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交流: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 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风景区的“四绝”,黄山有“人间仙境”的美称。 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86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要求:1、自由读课文,划出怪石的名字,并选择感兴趣的段多读几遍。 2、读准字音,记字形,想字义 3、标出不懂的地方。 交流:最难记的字及不懂的地方 三、导读课文第一段 1、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1)告诉我们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2)“那里”指哪里,(指黄山风景区) 3)“尤其”表示进一步,含有“特别”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 1、 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抄写词语:神奇 风景区 弹琴 名字 翻滚 著名 巨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87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黄山是„„ [影](如有条件的话) 旁白:同学们,这里就是黄山风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山而闻名中外,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可见黄山之神奇魅力,那里风光秀丽,山峰险峻,怪石林山。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欣赏黄山怪石的奇趣。 板题:黄山奇石 二、默读课文,-,段 ,(人有名字,黄山的石头也有名字,请大家默读课文P131,,-,段,看看课文介绍几块石头, 叫什么名字, 板书:仙桃石 猴子观望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多有趣的名字(出示图). ,(你喜欢哪块石头,请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 ,(边看图边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块石头,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同位交换意见) ,(指导学习"猴子观海"一段。 过渡:很多同学都喜欢"猴„„"这块石头,现在让我们先欣赏 88 这块神奇有趣的石头吧。?示图,指名读。边听边思考:你认为这 块石头奇在哪,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理 解:陡峭翻滚 板书:抱 蹲 望?演示:朗读 背诵 小结: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外形像猴子的石头,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这是多么神奇而有趣。在同一段中还有一块石头,它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用“——”表示。 这块石头又“奇”在哪里呢,仙人指路:?(动作演示)怎样指, ?板书词语:站伸指 ?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仙人指路"的动作,神态非常生动、有情趣。 同一段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存在,这样的段称为并列段。读这样 的段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学习提示) ,(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其它两块石头,汇报。仙桃石:把一块大石头比作大桃子、很形象逼实, 一个"飞"一个"落"就把仙桃写活了,说不定还是孙悟空偷吃仙桃时掉下来的一个桃子呢~ 板书:飞落 金鸡叫天都:?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这只雄鸡是怎样叫的, (动作演示)板书:伸着 对着 啼叫?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雄鸡啼叫的情景,使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真是奇妙极了。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四块奇石,你觉得它们奇在什么地方, (形状奇怪有趣,能引起别人的想像)过渡:在黄山像这样有趣的石头多得数不清, 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呢, ,(齐读最后一段 89 1)读读,比比,这段与前几段有什么不同, 2)交流:这一段是祥写还是略写, 理解“奇形怪状”的意思。 四、拓展思路,练习说话 ,(出示: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你能根据这些名字展开想象,动笔画一画,并用几句话说说这些怪石的样子吗,(自选自说,指名说) ,(在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很多,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出示图片) 五、总结: 在大自然中,像黄山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还有很多,有机会,我们去游览吧。 六、作业:观察家乡的景观,学习课文第二、三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抱、蹲、望 落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仙女弹琴 站、指 伸、叫 9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参”的不同读音,理解38个词 语的意思。 2、 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美丽富饶、无所不有”造句。 3、 能读通课文第4段是分哪几个方面写的,几个方面是怎样连接的,能 给“总分”句序的段落划出写主要意思的句子。 4、 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风富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山 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读懂第4段是分过哪几个方面写的,几个方面间是怎样连接的。 教学难点 读懂第4段两方面内容是怎样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要点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习第一、二段。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过一段时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将去西沙群岛玩, 那个地方也是老师很想去玩的地方,那么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我们先让书本导游带我们熟悉熟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那里的奇特景观,让我们读课文来体会。要求: 91 1、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哪一处最吸引你,多读几遍。 三、交流 1、你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哪一个字写得时候要特别小心。饶 栖 武 2、你想提醒同学哪个字容易读错。 参 3、把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西沙群岛是( )。 四、请你再读课文,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水 海底 海滩 海岛 ) 五、这节课我们先去欣赏海水。 海水给你的感觉用一个字概括会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觉,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六、朗读1、2两段。 七、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用“花园……异常美丽”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要点: 学习3-6段,结合课后第3段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总分句序理解的训练。 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 92 二、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思考:海底有哪些丰富的物产,用“——”划出海底中有什么, 用“~~”划出写它们各是怎样的句子。 2、交流(1) 珊瑚 ?、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 有( )、有( )„„ C、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 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 (各种各样) C、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 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到处 写出了海参的多 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那威武的样子表现在哪里,你能读出来吗? (4) 鱼 看后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 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 93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从中穿来穿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各占一半吗,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都有哪些鱼呢,课文中用什么连接的, (课文用三个有的把三种鱼写得很具体,你能读一读吗,) (5) 你还知道海里有哪些鱼, (6) 西沙群岛的海里不仅仅有这些物产,还有呢,读一读。 我们来看看海底的这些物产。 3、这一段话是用什么方法写的,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4、口头填空: 1)海底有( )、( )、( )、( )。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填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齐读第3段 -5段 三、学习4 1、 想想第3段是抓住哪几方面内容来学习的。(想想写了什么,是怎样写具 体的。) 2、 自由朗读课文,交流: 1)、填空: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 )的,( )的,( ) 不一,( )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2)、围绕着句话写了什么,是怎样写具体的, 3)、海龟又是怎样将它写具体呢, 4)、第5段主要写了什么,(海鸟 树多鸟多 鸟蛋多 鸟粪多) 四、读第6段 1、 西沙群岛不仅水美,水中的物产丰富,还有那有趣的海龟,美丽的贝壳。 94 这一切与岛上那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组成了一副美丽的风光图。岛上的英 雄儿女们,课文中写他们又是怎样的呢, 2、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从朗读中表达自己爱祖国的热情。 五、总结 六、作业 95 1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一、谈话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小组内互讲。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96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出示投影,教师指图描述。(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适时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完成课后3、4题。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97 暮江吟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吟”是什么意思,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范读 ,、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98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习后两句诗。 ?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 “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 99 喜爱之情。 四、练习 (,)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 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100 我最爱玩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按顺序介绍的方法,介绍我最爱去的地方。 2、会用并列段式写一段简单的话。 3、初步学会选择2~3样景物,比较具体地把某一处景物写清楚,并 注意一个内容与另一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4、感受家乡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训练的重点、难点是继续学习并列段式的写法,把自己最爱去 的地方的2~3处景物写清楚。 三、课时安排 共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言揭题 2、看教材第一段,介绍自己最爱去的地方。 A、教师读第一段。 B、你玩过那些好玩的地方, C、在那么多好玩的地方中,你最喜欢哪一处,那里有那些东西很吸 引人的, 3、理解教材第二部分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A、指名读第二段。 B、复习《黄山奇石》第三段的写法。 C、齐读要求部分的两点。 4、分析教参中提供的例文的写法。 A、出示例文和表格 101 B、指名读例文。 C、师生共同分析例文。 D、教师对例文进行小结简评。 E、列出自己这次习作训练的提纲。(学生列表,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评讲表格提纲。 A、指名说出自己所列表格提纲的内容。 B、师生共同评述。 2、自行修改自己所列的表格。 3、根据表格进行写作练习 A、让学生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 B、学生自行习作练习。 4、选取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讲评。 A、指名读自己的文章。 B、师生讲评。、 评议:a、是不是写一个地方。 b、是否抓住2~3处景物写。 5、学生边读边修改自己的文章。(提醒学生按字词、标点、句、段的顺 序逐次次修改。) 板书设计: 我最爱去的地方 景物,写完一样再写另一样。 注意一个内容和另一个内容联系。 102 19(刘胡兰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2.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默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 1、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 2、了解刘胡兰:抗日小英雄,山西人,10岁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毛主席亲自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听清课文中生字和多音字“血”的读法, 2、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反馈: ?字音: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指名——说规律——齐读 血(xuè xiě ) 血淋淋(xiě) 鲜血(xuè ) 输血(xiě) 流血(xiě )xie多用于 口语 103 ?字形:形近字组词 叛( ) 徒( ) 牺( ) 牲( ) 挽( ) 怒 ( ) 判( ) 陡( ) 洒( ) 姓( ) 搀( ) 努 ( ) ?学生轮读课文,正音。 ?提出不懂的词语,学生互相解答:威胁、挽词、铸成 问题,并评议。 ?提出不懂的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她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反馈:指名答题——把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 3、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质疑问难:为什么要描写天气, ?找到有关句子,读 ?理解把什么比作刀割一样,刀割是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体会天气的阴冷,给人带来一种什么感觉,这样的天气常会发生怎样的事, (难受,压抑。) 师小结:这句话不但写了景(天气阴冷),还写了情,这天是刘胡兰遇害的日子,感到像刀割一样疼的不仅是人们的脸,更是人们的心。 104 3、怎样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齐读第一段。 五、复习、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收集有关刘胡兰的资料 附板书: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血(xue xie ) 鲜血(xue )输血(xue )血淋淋(xie )流血(xie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读第一段 二、学习自学提示 1、读提示 2、思考:提示对我们朗读课文提出了什么要求,本单元主要学习哪方面的朗读,怎样才能有感情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情,读出说话的语气) 三、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反馈 ?敌人要从刘胡兰那里得到什么, ?敌人用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圈出有关词语,(收买、威胁、毒打) 2、第一回合的斗争 ?理解收买,敌人用什么收买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105 ?刘胡兰真的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不说,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不知道其实是不告诉你们的意思,从大声说可以看出刘胡兰态度的明朗、坚决,没有丝毫犹豫;从不知道后的~也可以看出刘胡兰的坚决,毫不在乎。)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 3、第二回合的斗争 ?理解威胁,敌人用什么威胁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比较刘胡兰的两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多了愤怒、就是两个词,重复了一遍不知道。)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这次回答比前一次更坚定,语气更强烈,是斩钉截铁的。)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感情比第一次更强烈 4、第三回合的斗争 ?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鲜血直流说明敌人打刘胡兰打的很重,刘胡兰招受了巨大的痛苦。钢铁铸成、一点儿也不动摇说明刘胡兰英勇不屈,对党无比忠诚) ?有感情朗读重点;感情比第二次更强烈 5、齐读第二段,你认为刘胡兰是怎样的人, 四、作业 1、课堂作业3、4 2、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附板书: 敌人 刘胡兰 收买 我不知道 坚定 106 威胁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更坚定 毒打 一点儿也不动摇 无比坚定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说说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是怎样的英勇不屈, (从三方面说:收买时、威胁时、毒打时) 二、学习第三段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 ?语言: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要杀要砍由你们,看出她视死如归,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连死都不怕;怕死不当共产党,看出她在入党时就做好了为党献身的思想准备) 有感情朗读 ?行动:迎、踏、走(特别是走,可以看出刘胡兰不等敌人动手,自己英勇赴死,这种英雄气概令人佩服。) 有感情朗读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动词重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5、读2、3两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刘胡兰的英勇不屈(从四方面来说)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毛主席为什么亲笔写挽词, 3、体会“才”的意思(除了强调年纪小,还写出了人们悲痛惋惜的心情) 107 3、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意思 四、作业 1、分别用“愤怒、光荣”两词造句 2、分角色表演课文 附板书: 英勇不屈 语言: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 行动:迎、踏、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08 20 我是苹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感受她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高尚得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幸福观。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11个新词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并默写第一节。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二、再读课文,解决不明白的词语。 如“充饥”、“信念”、“凝固”、“结晶”等,以分散难点、 三、质疑问题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便于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第1、2节 第1小节是苹果的自我介绍,同时包含着快乐的情感。第2小节写出了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读懂读好第2小姐。第2小节写了3层意思。第1、2行是第1层,从年龄角度选取典型人物(孩子和老人),写“我”给人们带来得愉快和满足;第3、4行从职业角度选取典型(远行的海员和沙漠的行者),写“我”给人们带来得希望;第5、6行从健康与否的角度写“我”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健康。总之,“小小的苹果”给所有的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小苹果该多么快乐呀~ 这两小节的教学应突出: 1 小苹果给哪些人带来了好处,(体会收益的不仅仅是这些人,而是所 109 有得人。) 2 体会小苹果给人民带来的帮助之大,而且是多方面的。 3 体会小苹果能为人们做这一切的心情。 4 以快乐、满足的心情朗读第1、2节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3、4节的读议 1、这两小节文字完全相同,包含的情感是不是完全一样呢, 1) 是谁造就了苹果, ( (2)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苹果形象的美好和实在。 (3) 通过第6行“希望”、“热情的火”体会苹果情感的美好。 (第4小节同样写了3层意思。第1、2行为第1层,写出谁孕育了苹果的生命,一个在广而和谐背景下诞生的不凡的生命。第3、4行为第2层,写出了这一生命的形象是美好的,但并不虚幻,它本身是实实在在的,给予人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月亮和星星”、“珍珠和贝壳”写出了他的美好形象,“摘来”、“拾得”可见其实在。第5、6行为第3层。“凝固的汗水”承接第1层补写生命的来源(农民的辛勤劳动)。这一层重点在“我是跳跃的希望和热情的火”这一句,主要写苹果的美好情感:“希望”纸愿意更多的奉献,“热情”指奉献的热望。) 2、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因为这是苹果的自述,所以指导朗读并引导学生做正确的角色定位,应站在苹果的立场上,读出对于为他塑造了美好形象和心灵得人或物的感恩报恩之情,而不能从本诗作者的感受出发,对自己大加赞美。 二、作业指导 课堂作业本 110 21(打碗碗花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野花,你知道哪些野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野花。 2.出示打碗花。 这种花叫打碗花,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 3.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并用“?”标出。(2)读通 111 句子,注意难读的长句,并用“/”标明停顿位置。 2.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速读全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后鼻音:竞竟耕 翘舌音:茬郑逐释 多音字:“朝代”的“朝”读cháo;“怪模怪样”的“模”读mú;“淡薄”的“薄”读bó;“裂缝”的“缝”读féng。 2.理解词语。 灿烂 异样 将信将疑 骤然 安然无恙 如释重负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了“外婆”关于“摘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是错误的。) 4.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先写了什么,在文中属于第几自然段,(课文先写了“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第1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2)接着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接着讲在灿烂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第2至4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3)然后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然后讲“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 112 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第5、6自然段讲这个意思。) (4)最后讲什么,哪个自然段讲的,(最后讲“我”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第7自然段讲这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法。 1.这篇课文是阅读课,应该怎样学, (1)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 (2)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 2.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外婆的话) 3.作者发现的打碗碗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一条水渠旁边的荒地上,第1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解决课后问题。 1.导读第1自然段。 (1)(配乐)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美丽灿烂的野花图,进入情境。 (2)(配乐)轻声齐读,深入情境。 (3)在这小草和野花的世界里,打碗碗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2、3、4段。 2.导读第2至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课后第一个问题: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2)投影出示第2段。(略)问题:?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颜色,第二句话写了打碗碗花 113 的形状。)?什么颜色,(板书:粉白色)给作者感觉是什么,(板书:异样)“异样”是什么意思,打碗花形状“异样”表现在什么地方,(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远到近。) (3)“我”看到这种花发生了怎样的赞叹,齐读“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4)对于这么新奇、有趣又美丽的野花,“外婆”是怎样给“我”介绍的呢,(指名读完整外婆的话。)“外婆”说这番话时的神色是怎样的,(板书:严肃郑重其事)“郑重其事”什么意思,这里指“外婆”对什么事情严肃认真,(外婆认为“谁摘了打碗花,谁就会打破碗”,她对此严肃认真。) (5)“我”相信“外婆”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将信将疑)“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为什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一向很尊敬外婆,觉得外婆说的话不会错;有点怀疑是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花。) (6)小结。 “外婆”把“我”发现的新奇有趣的野花叫打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当“外婆”的警告逐渐淡薄后,好奇心使“我”想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于是“我”做了些什么呢, 3.导读第5、6自然段。 (1)同桌共同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提纲: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讲了几个意思,(三个意思。第一句讲“我”瞒着外婆偷偷摘了一朵打碗花藏在衣兜里。第二、三句讲吃饭时由紧张到轻松的心理变化过程。第四、五句讲“我”的重大发现:“打碗花——不打碗”。) ?画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用“。”) 114 (“背着”“摘”“藏”“端”“一声不吭地嚼”“紧张”“怕”“如释重负”)(板书前三个) “如释重负”什么意思,“安然无恙”呢, ?当我通过亲自实验发现了打碗花并不打碗后,对外婆关于打碗花的话又是什么态度,(板书:不肯听信) ?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检查互学情况。 ”通过实验解决了先前的一个疑问但始终不明白的还有一个问题。 (3)“我 4.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打碗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板书:可爱、美丽)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才喜爱它(板书:喜爱);也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没有轻信外婆的话。于是“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外婆的话是假的。我们通常把古人留下的没有科学依据的现象,叫做“迷信传说”。(板书:迷信传说)“我”没有轻信迷信传说,就说明“我”有什么样的精神,(板书:敢于探索、敢于怀疑)是不是老人说的话都不可信呢,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许多话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2.读了这一课,你想到了什么, 附板书: 115 ? 说说见闻 一、教学目标 1、能比较有条理地口述一段话,叙述自己所间或所闻的事,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2、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说。 三、教学难点:内容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题意“见闻”。 2、指导学生打开选材思路。 ?、指名读第2?4自然段。 ?、我们可以选在哪些地方见到的事说话,还有哪些课文中没有提到的也可以说, ?、我们可以选从哪里听到的事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还有别的吗, 3、指导选择有价值的材料。 ?、导入: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这次说话内容选择的余地很大,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见闻都是说话的好材料。 ?、课文对这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引人注意、留下深刻印象的。) ?、小结:选材既是自由的又是严格的。只有做到充分打开思路,并且选那些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见闻,才算是善于选材。 4、交流所选材料,根据要求集体评议。 5、明确说话要求,练习说话。 ?、指名读第5、6自然段,明确要求。 ?、各自练习说话。 116 ?、指名二三人说见闻,集体评议。 ?、同桌交流,相互评议。 6、总结。 学生练说中的主要优缺点(选材方法,说话要求)。 ? 新开的商店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会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2 3、初步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观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写一段总起分述的话 三、教学难点:要紧紧围绕总起句分述,并把意思写具体。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各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家乡也不例外。其中,新开商店的大量出现就是变化之一。 2、看图讨论,学会选材和观察。 ?、导入:看课文插图,这是一个同学着重观察并准备写一写的小店。 ?、整个小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店面不大,服务却很周到。) ?、看看小店的布置,营业员、商品等等,说说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备有四季各种新鲜水果;卫生:柜台贴瓷砖,营业员服装;明码标价,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好;顾客盈门……) ?、小结: 117 选店要小而有特色。 观察要抓住总印象和几方面的具体表现。 3、交流观察材料,集体评议。 ?、你选的是哪一家小店,(位置、名称、经销商品) ?、你为什么选这家小店写,说说它的特色及表现。 ?、指点补救方法:如果有的同学选的商店比较大,也可以着重写其中 的一个柜台 或者整个商店的某一方面的特色。 4、指导习作 ?、课文第二段到最后,明确写作要求。 ?、各自说。 ?、指名说,集体评议 ?、同坐胡说,集体评议。 ?、同桌互说,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学生独立写作,选择典型,交流评议。修给习作) 118 练习7 教学目标 1 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 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 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 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 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 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 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 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 教学第5 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 119 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 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 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注意把小刚“焦急---高兴---失望----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120 22大海的歌(教案) 数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2、能按要求比较句子的异同,能按要求比较句子从中了解比喻句的作用。 、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能概括第1 4、了解海港的繁荣景象和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初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通过学习重点词句,感受祖国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欢乐,激动的心情。 难点:理解大海唱歌的课深刻含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颖,(读课题:大海的歌,你们想提问题吗,) 生(1)大海怎么会唱歌。 生(2)是谁在唱歌,唱什么歌》(答案到课文去找) 二、听录音,课文朗诵,填表(出示小黑板) 到过哪几个地方 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121 三、检查预习: 字音:帜(zhì) 朦朦胧胧(méng lóng) 字形:卸 暸 褐 字义:邀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到底是不是大海在唱歌,作者为什么 有这种感受,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什么,(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读一读)。 请学生读,评(要求读出有感情)。 学习第一段: 佳句(1)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集齐读) 思考:a这句话写了几种景物,(蓝天,白云,海,朝阳) b用“ ”划出色彩词语。(蓝 白 碧) c这段话写作者在码头上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默写第二段: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哪些景物, 这段共几句,(4句)每句写什么, 佳句:(2)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 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国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 122 边。(这两句按修辞手法属 句) 比作 。说明吊车 。 (1)把 (2)把 比作 。说明海轮 。 (3)找出数量词 集体反复朗读、体会,你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 海 朝阳 板书:码头:蓝天 白云 海港:装卸吊车 海轮 按板书背第1、2自然段。 小结:出海的作者望着那繁忙工作的装卸吊车,望着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海轮、仿佛听到大海在尽情歌唱,望着美丽的大海听着迷人的涛声,作者的心好像也跟大海一起在唱歌,歌唱我们可爱的祖国。 第二教时 要点: 1、课3、4、5自然段,理解句子:“仿佛听见大海在唱一曲新课”。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数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学习第3段: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 思考这段借浪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欢乐) 学习第4段,思考:作者在大海上看见了什么,(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 123 船) (1)“ ”找出海水颜色变化的句子。(由绿变蓝,由蓝变墨蓝) (2)用“========”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佳句(3)我极目暸望:在海平线上弥漫着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指 ?把 比作 用“ ”划出打比方句子。 仿写句我 像 这段写了什么,(写了咱们自己石油钻探船的雄伟气势) 佳句(4)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1) 划出朗读停顿,读出什么语气,(欢乐 惊喜 自豪) (2) 这句话的什么意思,“新”指 (3) 我为什么会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课, 小结: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国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心里更欢乐、更自豪、仿佛感到大海在唱“一曲新歌”。 全文板书: 大 码头:展现 蓝天 白云 海 朝阳 海 海港:暸望 装卸吊车 海轮 祖国繁荣景象 的 大海:胡目暸望 石油钻探船 歌 小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迅速发展了石油工业。 作业、作业本,课后(3、4) 124 23 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 4、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美读课文,体会荷的美。 2、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难点:1、体会“冒”的神韵。 2、导入竟境,引导学生想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谜导入、激发兴趣 一、猜谜语:谜面: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上。 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谁见过荷花,(讲述荷花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仔细看图,再现情境。 看看图中的荷叶,荷花都是什么样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听录音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凭借 情境理解词句,体会荷花的美。 板书: 清香 才展开 看荷花 形状 全展开 花骨朵 姿势 gu 字音:骨 字义:翩翩起舞(形容舞姿轻快优美) 四、默读用“ ”找出荷花形状的句子读一读。用“ ”划 出写荷花的句子你们喜欢吗 指名读,、反馈、说说为什么喜欢, 什么“挨挨挤挤”,从“挨挨挤挤”你读出了什么, 125 “冒”什么意思,能不能把“冒”换成别的词,(挤、钻、长、伸„„ 看投影片,欣赏白荷花从荷叶间长出来年动态画面) 白荷花会怎样地从荷叶间长出来,(心情:兴高采列、迫不及待) 小结:白荷花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从荷叶中间钻出来,长出来,挤出 来就是冒。 ”划出来 第二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把句子补充完整:白荷花 板书: 才展开 荷花 全展开 花骨朵 仿写:有的„„有的„„有的„„ ?为什么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背诵这一段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背诵 要点: 1、学课文4、5自然段。 2、导入竟境,感受荷花的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爱。 3、背育课文及第4自然段,并概括自然段意思。 教学过程: 1复习1、2、3自然段。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当“我”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 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3、扮演角色对话(演青蛙、小鱼、荷花姐姐、晴蜒) 4、集体配乐读对话,能背的尝试背诵。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为什么这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板书: 闻 叶:挨挨挤挤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冒,展开 想(象) 3、练习背课文,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126 24、青蛙的眼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动物的研究。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段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段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自主研读,主动探究的精神。 2、进一步巩固归纳自然段意思。 教学难点:仿写句式 教 时:二教时 第一教时 要 点: 1、初读课文,学会部分生字新词。 2、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探究青蛙眼睛的奥秘。 进 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青蛙 “青蛙大家都熟悉吗,谁向大家来介绍一下,”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谁研究过青蛙,谁研究过青蛙的眼睛,(补充课题“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来研究青蛙眼睛的奥秘。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后鼻音:蝇、蜢、凭降 纠正读音:前鼻音:昆、蚊、拴、辨、监 (2)听录音朗读课文,用“ ”划出描写青蛙眼睛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二、反馈交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 (1) 请找到写青蛙眼睛特点的句子的同学一齐读相应的自然段。 (2) 其余同学读其余几个自然段(或指名分工读)。 (3) 思考:出示小黑板: a、青蛙眼睛的特点是( ) 127 b、从哪儿看出来,( ) c、哪儿看出它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 d、哪儿看出它看静的东西很迟钝,( ) “敏锐”意思 “迟钝”意思 “敏锐”反义词 。 三、填空: 1、只要( ),不管( ),它都( ),而且( )。 2、组词:辨( )绳( )蚱( ) 辩( )蝇( )昨( ) 瓣( )监( )钝( ) 辫( )临( )吨( ) 小结: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青蛙的眼睛确实很特殊,因为它既敏锐又迟钝,那么矛盾,那么与众不同。 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1、学课文2、4两段,了解青蛙眼睛的特点的发现过程,内化,积累语 言。 2、了解“电子蛙眼”的作用,并尝试仿说句式。 3、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 教学过程: 1、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回顾青蛙眼睛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a、继续研究“电子蛙眼”,发现它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似之处,齐读 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主要用它来监视飞机。 归纳段意: b、电子蛙眼的作用大吗, 过渡:人们发明了“电子蛙眼”,这得归功于青蛙,更应归功于那个发现青蛙眼睛的科学家,啊~那么,蛙眼的特点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呢, 3、学习第2段:齐读:说说青蛙眼睛的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是经过实验发现的。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多死苍蝇来喂它。可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地饿死。而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表蛙眼前擦过。青蛙就跳起来把它吞了。这就表现了青蛙的眼睛特殊,看动的东西敏锐,看静的东西迟钝。) 全文板书: 128 青 敏锐 蛙 的 特殊 眼 迟钝 睛 小结:科学家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同学们研究了课文的语言文子,也了解了“蛙眼”的特点和“电子蛙眼”的功用。看来,有研究就会有收获,有研究就会有发明创造,那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1、出示句子:人们研究了( ),制成了( ),作业:课后?? 129
/
本文档为【1 节日的大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