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逝者如斯夫

2017-08-29 4页 doc 23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 ???? 果真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孔夫子告诉我们: 今天的“时光”将要过去,昨天的“时日”已流走,往日 的“情景”已奔远处,就像这条河流一样~ 听吧此话,稍不留神,我们就认为时光、时日与情景,就是今天、昨天与往日的一切,像“物”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离开了我们,流向了远方。这些流失的“东西”太可惜了,故我们要警惕自己:“寸金难买寸光阴”喲。 十八世纪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也有许多科学家同有此感。为了获得这些流失掉的珍贵的“遗产”,他们提出了“时光旅行”的办法: 乘坐速度大于光速的列车,可追赶...
逝者如斯夫
逝者如斯夫~ ???? 果真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孔夫子告诉我们: 今天的“时光”将要过去,昨天的“时日”已流走,往日 的“情景”已奔远处,就像这条河流一样~ 听吧此话,稍不留神,我们就认为时光、时日与情景,就是今天、昨天与往日的一切,像“物”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离开了我们,流向了远方。这些流失的“东西”太可惜了,故我们要警惕自己:“寸金难买寸光阴”喲。 十八世纪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也有许多科学家同有此感。为了获得这些流失掉的珍贵的“遗产”,他们提出了“时光旅行”的办法: 乘坐速度大于光速的列车,可追赶到这些“遗产”,老人 能变回小孩,现代人能与古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 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想法,令人十分向往。所以又出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与视频文件,来反映人们对这方面的渴望与需求。 那么由“逝者如斯夫,”引发的时光旅行,时空对话,能做到麽, 此愿当真能兑现吗, 请看下图。 甲所在位置是雷电的发生地,因此甲能同时看到闪电、雷鸣、火焰、爆破力(树被劈倒)等等;而远在30公里外的乙,只能看到闪电、听到雷声。由于闪电的传播速度很快,雷声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所以乙几乎能与甲同时看到闪电,而要比甲推迟88秒才能听到雷声。在100公里外的丙,对这次的雷电现象则是毫无反应的。 注意,推迟88秒才听到的意思是铯原子振动了: (9192631770次,1秒) ×88秒 ,808951595760次以后才听到的。 这说明时间的流逝实际上就是在“读了一些数”。 乙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此体会的。 1 现在假定,甲在雷电爆发的起始瞬间,乘坐10倍于光速的列车到达乙处。那么此时的甲,也只能是“先见到了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的”。尚若甲是在丙处停下,那么甲就会既看不到闪电又听不到雷声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客观事实原本就是这样的:甲处发生的雷电是不会被“时间”按光速完整地传送至乙处、丙处的。因为时间不是“载体”,时间不是“物”(参见“时间是什么,”一文),时间更不能以光的速度奔向远方。时间仅仅是一个标记物体运动“先、后、快、慢”的一组数据而已~引入了时间这把“尺度”后,就可断定乙处在多久后才能观察到甲处发生的雷电现象,且乙处看到的现象与原本在甲处的现象已有所不同了的。 居于丙处的人,既看不见闪电又听不见雷声,这更能说明时间本身是不能传送“物”的。 通过对上述简单事例的讨论,我们可得出如下的重要结论: 物是否能外传,能外传多远,要等待多久等等之问题,概是由物 本身决定的~ 时间不是载体,时间本身不会运动,时间就是一组供人“取舍” 的数据~ “物”的外传 物体之本质就是“运动”。 按照何谓“物”,一文的论述,各类新物体(各类高维运动)的出现,是反复循环执行下图操作之结果: 在群组合中有两种力,即硬件力和软件力。硬件力是参与组合的各个低维运动本身的活力,而软件力是指各低维运动应遵守的规则、约定等。这软件力是极其重要的,它往往为许多的科学研究者所忽略。(一台工作中电脑,其软件的重要是人人皆知的。)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将硬件力视作许多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下“微细粒子”,而软件力则是令这些粒子“循规蹈矩”的,必须遵守的“约定”。 当已形成“高维运动”的物,想要自身外传时,由于“群组合”内各个单元之传输特性的不同,在达到目的地之后,想要维持原群组合的状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表明自身外传必然导致物的变易、失真,甚至消亡。(雷电效应在乙处只剩下了闪电及雷声,在丙处就什么也没有了。) 为了保持物的原样,在传输物时必须要有“载体”,以保证在传输的过程中群组合的状 2 态不变。所以,对不失真的传输来讲, 合适的载体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们观察到的大爆炸,几十万光年前的星球等等,其实那已经不是真正的原物了,而仅是能令我们有感觉的一些现象。 由此看来,时光旅行,时空对话等等,也可能仅仅是一个 美好的愿望罢了~ 不过,此路不通,可另辟蹊径,或许能令我们大喜地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敬请能者探索多劳。 3
/
本文档为【逝者如斯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