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康德黑格尔讲义

2017-12-20 38页 doc 7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康德黑格尔讲义康德黑格尔讲义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
康德黑格尔讲义
康德黑格尔讲义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这在康德那里尤其明显。康德示,正是经验论者休谟打破了他的教条主义迷梦。也就是说,他原先完全坚信莱布尼茨等人的理性主义观点,只看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但休谟对于因果必然性等观念的怀疑,使他看到了唯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经验论走向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危害。他因此要重新为科学和哲学奠基,这是一种综合两者的努力。 然而,从总体上看,康德和其他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坚持的是唯理论进路,一般称为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唯心主义(Germany Idealism)。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黑格尔的弟子在其死后分成了青年和老年黑格尔两派,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于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认识批判,或者认识能力批判;强调精神对立于物质,且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主张绝对的道德律令;哲学家们都在建立体系,他们都是学院哲学家,代表了学院哲学家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革命性,但他们并不故意地进行颠覆。 就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而言,它主要从法国启蒙运动获得灵感。康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何为启蒙,》(实际上为〈何为理性,〉)的论文,他将启蒙运动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我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正在准备一次伟大的反对封建专制的彻底革命。与此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形成了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制造舆论。马、恩说过:“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法国哲学要求观念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物质性因素。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精神的肉体化。 法国启蒙哲学的革命性与英国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是不同的,这与政治力量对比有关。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的是某种妥协,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要求通过激进的革命后确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革命不再借助于宗教的外衣,许多哲学家都体现出无神论倾向。自然科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哲学具有更多的意义。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是唯物主义的,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彻底革命的要求,是对当时自然科学成熟的概括总结,是对以往的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被视为自文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形式、国家制度等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最无情的审判。他们认为,过去由于专制制度和宗教窒息了人们的理性,致使人们长期处于愚昧和苦难之中;如今他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发现了永恒的正义。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并热切而真诚地期望共同的繁荣昌盛。他们满怀激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他们的著作往往不能在本国出版,只能拿到国外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永久形象确立起来了。与现在把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不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人类普遍命运的代言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在许多地方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分歧。我们简单地提几个人。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不再干预世界,受机械力学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他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反对天赋观念论。宗教是理性的大敌。但要求保留宗教。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如果大家都信教,就不会有人行恶,就不会抢窃资产阶级的财产。 孟德斯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宗教自由,要求改变现存宗教,反对宗教迫害。在世界观方面,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否定天主教的上帝,但承认作为世界始因的上帝。他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养者;这便是上帝与宇宙的关系。上帝创造时依据的规律,也是保养时的规律。所以他认为上帝无法随便干预宇宙。既然宇宙的一切都受规律的制约,那么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他坚持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他看来,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寒热、土地的肥瘦、面积的大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人口、风俗、习惯等。其中的气候、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极大的勇气,较为直爽,缺少诡计,在炎热的气候下则相反。前者适合民主制度,后者适合奴隶制度。因为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勇气、有主动性,会自由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在炎热气候下,人们把懒惰当作幸福,需要惩罚和外在强制才能让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也决定着社会制度。一个土地肥沃的 1 国家,人们就有一种依赖性,好逸恶劳,贪生怕死,所以适合独裁或专制,而相反的国家则使人坚忍耐劳,勇敢善战,适合于人民治理。面积大小也影响国家制度,幅员辽阔必然是专制的,否则会出现割剧的情况,而面积小的国家则适合法制。他显然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主张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必须分立,否则自由就无保证。 卢梭:人生而自由平等。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天赋人权。在自然状态中,除了年龄、健康和体力等因素的自然不平等外,绝没有某些人享有损害其他人的特权。在那时,人们没有实业、没有语言、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自然地生活在某一地方,不存在着奴役和统治。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自然状态就过渡到文明社会,就出现了奴役和统治,人也就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和平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而私有制是偶然产生的。某一天,某个人把土地圈起来,宣布是自己的,私有制就开始了:“第一个用围墙围起一块土地的人站出来说,这是我的,并找到那些头脑简单的人相信是他的,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创始人。”如果有人站出来说,不要相信他,他是一个骗子,而且把围墙推倒,文明社会就不会诞生。然而,这种偶然性导致了人类不平等的诞生。不平等有三个阶段:最初是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富人不惜一切积累财富,穷人想方设法维持生机,导致战争和纷乱;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产生了国家和法律,从政治上确立了富人对于穷人的统治——为什么会这样呢,少数富人难抵挡为数众多的穷人的力量,就欺骗穷人制定协定,于是国家和法律诞生了;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政治权力的腐化,变成专制政体,除了君主,其他人都是奴隶,没有任何权力。于是人与人又平等了:出现的是新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与前一自然状态不同,前者是纯粹的自然状态,而后者是腐化的结果(除了君主,其他人都是平等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靠暴力统治一切,人们也因此有权以暴力推翻这种制度。推翻这种制度之后,可以通过社会契约确定新的平等。“立法权属于人民”。公意让度。所有的人都参与契约,不存在着某个人的特权,与霍布斯显然不同。 《论科学与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抵制科学和艺术,认为它们并不具有会敦风易俗、促进道德的作用。 德国也出现过启蒙运动,这是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状况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它与法国的启蒙运动有所不同。它明显没有像前者那样激烈地批判教会和君主专制,而是把重心放在民族统一方面,需要一个力量强大的君主。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够,明显具有妥协性和两面性。代表人物主要是一些文学家兼哲学家,莱辛、席勒、歌德等。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依然保持有妥协性和两面性。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近代德国长期陷于封建割据状态,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十九世纪初才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直到一八四八年才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哲学一样,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在反神学、争自由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最初也不得不掩盖在基督教的词令之下,在肯定神学的形式下批判神学,表达自由的愿望。 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反映了这个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成长及其反封建要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德国资产阶级还很软弱,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要求,只希望在改革封建制度的范围内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期间,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者在德国展开了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本质上是反封建的进步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渗透了反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但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又带有强烈的保守性,它们在汲取法国启蒙运动的反神学、争自由的革命精神的同时又反对法国唯物论,在批判神学的同时又保留神学,在唯心主义体系中发挥辩证法,在迂腐晦涩的言辞下隐藏着革命精神。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德国资产阶级逐渐走上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道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无神论。 在反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德国古典哲学内部也不断展开批判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德国资产阶级的日益成熟。德国古典哲学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开始突破机械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成就在这个时期的德国哲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出现了辩证思维的不断拓展。 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重要来源之一,它对于现代西方哲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主要讲授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 二、康德哲学简论 1(康德思想概述: 康德(KANT,1724-1804)以三大批判著称于世,即《纯粹》(1781)、《实践》(1788)、《判断力》(1790),三者构成为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纯粹》谈的是知识的来源以及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他认为知识是先天形式与感性材料的结合,这构成为其先验唯心主义,这就是他的哲学的形而上学部分。《实践》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原则,它要说明道德原则为什么是先天的、先验的,这就是所谓的伦理学。《判断力》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美的问题,说明美为什么是先天的、先验的,并认为美的艺术必然是由具有天然禀赋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美学。此外还有《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简称《导论》),为《纯粹》的通俗概括。《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则是进一步探讨伦理学的著作。 康德为什么要写这三本书呢,在他所处的时代,通常将心灵的功能分成三部分,知、情、意。在当代社会中实际上 2 仍然如此,尽管受到怀疑。相应于三种功能,提出了三种目标。认知求真,意志求善,情感求美。于是知情意的目标是真美善。康德思想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真美善,于是他就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他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做解答。 首要的问题是:人所能知者为何,用纯粹理性批判来回答。答曰,人只能认识自然界,不能认识物自体,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体,只能认识必然,不能认识自由。理性只有经验的使用,而不能有超越的使用。这里涉及到感性、知性和理性,统称理论理性。 其次,人所应为者为何,用实践理性批判来回答。这里有两个层次。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讲,人作为本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本体,一是精神本体。作为前者,他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受必然的支配,服从必然的规律,作为后者,他乃是物自身,属于自由的境界,他服从自由的原则,不受条件的限制。从认识论角度讲,存在着知性与理性的对立。人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分,理论理性又有知性和理性之别。人有理论理性,他可以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它求真,但却是现象的真,而不是本体的真,只能认识必然,不能认识自由。但从实践理性来说,人求善,善是最大的自由,从而达到最大幸福,但最大幸福不能在现象界达到,只能在物自体中存在。于是应该有一种认识物自体的理性,为人的实践理性提供认识论基础。于是康德提出了知性与理性的对立(感性、知性、理性都属于理论理性,对立的是实践理性)。 知性认识现象,理性认识物自体,但理性不可能认识到物自体,它认识到的是幻相,是一些理想的观念,是柏拉图的理念。这些理念在认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但可以在实践中具有意义。这些理想或理念的最高形式在实践理性中就是上帝,或者说,为了消除知性与理性两者的对立,达成和解,必须求助于道德实践领域,就有必要假定一个上帝。上帝是精神本体和自然本体的统一。上帝是善良意志的化身,他一方面是自由,是自由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是必然的统治者。从自由的上帝出发,在现实中服从必然的规律,按照必然的规律而行动,从而把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知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康德把这解释为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立法表明了人的自由,但人必须服从自己所立之法,这就表明人服从必然。那么,人所为者为何呢,人应该从善良意志出发,根据现象界的必然规律来行动,自由是彼岸的,而现实是必然的。 第三、人所能期望者为何,这是美学的问题,由判断力批判来回答。这一问题是前面两个问题的结合。理论理性的对象是感性自然界,而实践理性的对象是物自体,康德虽然把上帝抬出来,以便达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但没有具体途径,这只不过是一种预定合谐。不能满足于这种预定和谐,而应该寻找到一种具体桥梁,将它们结合起来。他于是找到了反思的判断力来充作这种桥梁。他认为反思的判断力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既非知性,又非理性,既非自由又非必然,但却同时包含两者。不是两者却又包含着两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反思的判断力从特殊引出一般,从知性达到理性。这里需要明白康德关于判断力的区分。根据的原则是在特殊和普遍两者中,哪一个是给定的。如果普遍的概念,即规则、原理或规律是给予的,而把特殊的东西纳入其中,则这样的判断是决定的判断,知性的范畴与感性材料结合形成知识就依赖于这种判断力。 如果特殊的东西是给定的,要将它纳入到普遍的概念中,则需要反思的判断力。也就是说,反思的判断力是将特殊的东西包含在普遍的概念中的能力。在这里,特殊是给定的对象,是经验的对象,而一般是主观的精神。从特殊到一般构成的判断是美学的判断。比如,“这朵花是美的”,这朵花属于自然的,现象界的,是特殊的,服从必然的,而美是精神的,一般的,自由的。表明自然界趋向和谐,趋向美。这意味着在必然中求自由。由这朵花这种特殊引向美这种一般,就是反思判断力的功能。人所能期望的是美的,和谐的,合目的的境界。人是期望的总和。 康德最终的问题是:人是什么,回答是:人是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当作手段。 2(康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哲学肩负着理性的自我拷问的任务,涉及理性的本性,理性的运用等问题。但在康德所处时代,哲学陷入困境之中。人们以不同方式追问最高或最后的原理,但这一任务永无完成之时,人们往往把理性运用到经验的范围之外去,结果引起纷争。主要是所谓独断论(教条主义)和怀疑论之争。一个认为人类理性无所不能,以为理性能够裁决一切,一个则对人类理性处处表示怀疑。与此同时,哲学曾经一片繁荣,为众多学科之母,而现在却沦为目前冷落的老妇,子女们不断侵占地盘。而且时代要求科学、要求知识,哲学不能不为之提供某种基础,为此之故,康德哲学在哲学斗争纷繁复杂的时代应运而生。 ,)方法论的斗争。当此之时,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方法论主张。一是强调经验归纳法,一是强调理性演绎法,一是主张心理体验的方法。 心理体验方法是中世纪信仰主义方法,遭到近代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以各种方式进行的批判,逐渐没落,但还有一定的力量。这一方法的主张者抬出上帝,认为通过在内心中体验或默祷上帝,就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经验归纳法和理性演绎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它们对信仰的斗争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讲了。 2)哲学性质的对立。 我们现在不大谈唯物唯心问题,这只不过是对于过去那种以此评判一切的作法的否定,而不能否定这种区分是哲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康德的时代,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在方法论上有冲突,但在各自内部又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对于经验论来说,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通道与中介,但是感觉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里就存在分歧了。唯物主义经验论把感觉看作是客观的,也即感觉与客观事物直接相关联,客观事物是第一性,感觉是其如实反映。而唯心主义经验论则把感觉看作是主观自身的,它不仅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感觉构成了客观事物:存在就是把感知,物就是感觉的复合,于是精神的东西具有了第一性。而就唯理论来说,也可以导致 3 唯物唯心的对立。理性演绎得有大前提,这个大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笛卡尔从怀疑推出我思故我在,并推出上帝作为世界的保证。莱布尼茨以精神性的单子构成世界。斯宾诺莎的认识论是唯理论的,但本体论上认为自然是最高的存在,因此是唯物的。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信仰主义,它们当然是唯心主义的。 3)科学、不可知论与宗教。 在康德时代,科学已经有了较高的地位。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受到宗教的攻击和阻碍,宗教是科学的敌人。而在康德时代,科学的最大敌人变成为休谟的不可知论。休谟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是人的心理联想的产物,是人的习惯的结果,它并不反映自然界及其规律,因此科学知识就没有了普遍性和客观性,既然没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也就没有了客观基础,因此休谟的科学观与科学的实际发展是相矛盾的。这对于科学的发展显然是一个威胁。尽管康德承认休谟让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醒来,由于为科学提供哲学论证的要求,他必然要与休谟的不可知论进行斗争。当然,康德只是要为科学圈定一个比较可靠的领域,并不是让科学无所不能。 3(康德哲学的任务 1)康德反形而上学的斗争。 唯理论、经验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科学与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各有各自的起点,各有各自的逻辑脉落,各有各自的政治使命,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反响。当时的人们对哲学领域摸不着头脑,哲学也因此成了备受冷落的老妇。然而,人们总是会成为某种哲学的俘虏。康德认为,哲学之所以受到冷落,是由于哲学内部大动干戈。为了拯救哲学,就必须提出一种新的哲学,对理性的能力进行批判。哲学内部的斗争,不是由于理性的过错,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运用理性。人的理性本来只能认识经验的事物,只能认识感性的世界。但人们不满足于理性的这种经验的使用,往往想跨越这种界线,去认识超感性的领域。主要是指世界、心灵、上帝。理性远离了经验,结果陷入于黑暗中摸索。这就是所谓理性的超越的使用。这种超越的作用使理性陷入种种矛盾之中,人们各执己见,结果出现盲目的斗争,这就是哲学斗争和形而上学的根源。 2)康德哲学的任务。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为了铲除哲学斗争,康德把“批判”确定为自己的哲学任务。 我们首先要注意“批判”的含义:不是指分析评判一位哲学家、一本书、一种哲学体系,而是批判理性自身。理性只有经验的使用,但人们往往超越地作用之。理性批判就是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和程度,它的认识界线在哪里。法国唯理主义和启蒙运动也进行批判,他们建立的理性法庭主要批判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学说和观点、社会制度之类。康德是限制理性的使用范围,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不可知论。对现代实证主义影响很大。 批判的任务是什么呢,从消极方面看??铲除唯物论、宿命论、无神论、无信仰、狂信,迷信,怀疑。通过批判理性来达到。 从积极方面看??建立先验唯心主义,这是唯一科学的形而上学。 批判的目的: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为了给信仰留下地盘,必须否定知识。实际上是要否定神学知识,不能把信仰当作知识。 限制知识:我们可以产生知识,而且它们中普遍必然的知识。科学知识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实际效果,具有无穷的前景,也因此需要哲学为知识提供论证。但是这种知识是关于现象领域的知识,科学有其界线,对于超越经验的领域,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 为信仰留地盘:超出经验领域,就是是物自身,理性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这是认识之外的彼岸世界,这里没有确实可靠的知识,只有一系列无矛盾的推理产生的幻相。对于这个彼岸世界,人们虽然不能认识其本来面目,却有一种认识它的合理要求,不能认识,却总是努力去认识。其实这里是信仰的地盘,我们可以相信它,却不能认识它。 (康德的知识论 4 1)康德对科学性质的分析 这涉及的是科学真理的问题。康德认为科学命题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标准:一是普遍性和必然性;二是能够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康德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命题,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普遍性就是指无处不适合,无时不适合。必然性是指相反的命题是不可能的,也即没有例外,没有相反。其实,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其次,我们之所以需要科学,是为了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这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映。康德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只能满足两个条件之一。经验论指出科学能够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经验归纳意味着产生新知识,把此时此地的经验扩大到彼时彼地(由乌鸦1是黑的,乌鸦2是黑的……到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唯理论可以说明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但不能扩大知识和扩大概念的范围(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因而需要结合两者。 2)对科学基本因素(要素)的分析: 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构成的体系,但并不是机械的堆积,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概念处在关系之中,把概念联系起来就构成判断(从逻辑的角度),命题(从知识论的角度)。所有概念、判断的有机联系构成科学体系。科学的基本单位是科学命题。科学命题才有真假。 3)判断的种类 康德提出了所谓的先验逻辑,但他仍然按照形式逻辑的分类加以发挥。在他看来,并非任何判断都能够成为科学的判断。在所有的判断中,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从认识方法上区分,存在着分析的和综合的两种;从认识性质上 4 区分,可以区分为先天的、后天的。在传统的看法中,分析的方法与先天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而综合的方法与后天的性质联系在一起。 在传统的态度来看,所谓分析的认识方法,也就是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离开经验,进行无矛盾的分析和推理,主要是分析思维过程有无矛盾。主词和宾词联结,宾词并没有扩大主词,它只是对主词的说明,所以又被称为说明的判断。比如“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的”就是运用了分析的认识方法获得的,这种知识的性质是先天的,它远离后天的经验。广延是单单分析物体概念就可以得出来的。 从传统的态度来看,所谓综合的认识方法,也就是在认识活动中,感官活动产生了感觉、知觉,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判断。在主词与宾词的关系中,宾词包含着不同于主词的内容,或者说扩大了主词的内容,仅仅分析主词不可能得出宾词的内容来,所有综合的方法导致的是知识的扩大,所以综合的判断被称作是扩大的判断,比如“一切物体都是有重量的”,关于重量的知识不是通过分析而从物体的知识中获得的,而是需要借助于经验(度量衡之类)。通过综合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具有后天的性质,也就是在感觉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获得的。 康德则否定把分析与先天,综合与后天简单地结合起来的传统做法。他认为,我们可以将方法和性质进行任意组合而得出四类判断:一是先天分析判断,二是后天分析判断,三是后天综合判断,四是先天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看,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真理的标准,来看看究竟哪些判断是真正科学的判断。 关于先天分析判断。它能否成为科学的判断呢,唯理论者认为一切科学的判断都是先天分析判断。因为只有这种判断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一个判断只要符合矛盾律它就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不过,这种判断虽然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它只是对于理性自身而言,它能否使用于实在呢,是否与实在矛盾呢,况且这种判断不能扩大知识。“物体是有广延的”这个判断没有给予我们新知识,因为物体本身就包含有广延的意思,没有广延就不是物质。这种判断因此不能扩大知识,只不过是说“有广延的东西是有广延的”,因而是一种同语反复。物体是有广延也只是在理性范围内正确,是否和经验矛盾是理性不能告诉我们的,因而它只满足了一个条件,从而不能成为科学的判断。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推理的知识是不可靠的。 后天分析判断。后天的判断显然指通过经验归纳获得的判断,而分析则是在经验之前的,因此这种判断不存在。 后天综合判断。依靠后天的感官材料进行综合,当然是可能的,而且经验归纳能够扩大知识,但依靠感官材料进行综合而获得的知识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这在休谟那里已经很好地证明了。 剩下的就只有先天综合判断了。一方面离开后天经验,在理性自身中进行认识活动才能保证普遍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在感性直观中进行综合才能扩大知识。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如何可能呢,康德认为关键是我们能否发现一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如果是这样就可以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也就是对先天的感性直观进行先天的理性联接。康德把经验的综合分成两类,一是对先天的直观的联接或综合,一是对后天的直观的联接与综合。后天的直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知觉,经验论者认为通过对它们进行综合归纳就可以形成科学的判断。其实也存在着先天的直观,对先天直观进行理性的联接,就既可以保证普遍性和必然性,又能够扩大知识。 先天综合判断是否可能呢,康德认为,科学判断一定是先天综合判断。他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用数学方法整理感性材料的科学成就来说明这一思想。他认为数学判断是先天综合判断,物理学基本上是先天综合判断,而哲学要成为科学的哲学,其判断必然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问题开始转换,不是问先天综合判断是否可能,而是问它如何可能。这等于谜底已经知道,而现在的任务是要说明为什么谜底是这样的。 5. “现象”和“自在之物”的二分 “现象”和“自在之物”是贯穿于康德哲学整个体系的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对象是针对“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和休谟的怀疑论提出来的。“形而上学”断言,人们单凭理性即可把握超感性的对象。休谟则认为,认识不超出感觉经验,在感觉经验范围之外是否存在什么东西,是不可知的。康德主张,认识的对象确实只能是感觉经验,即“现象”;不过仍然存在着一种不可感知但却可以思维的对象,即“自在之物”。这是因为,有“现象”就必定有显现者的存在,而如果没有“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提供感觉材料,我们也就形不成知识。 康德明确指出,所谓“现象”就是感觉表象的总和,是不能离开认识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它不反映“自在之物”的任何性质。这样,康德就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划下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康德关于“现象”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含糊的,有时是指感官提供的感觉材料,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指经过人的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对象。在康德看来,我们日常所感触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属于“现象世界”的范围。 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一个复杂含混的概念:1)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刺激我们感官而产生感觉的东西;2)理论上无法把握的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自由意志和灵魂;3)实践上(道德、政治生活中)应当力求实现而又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如“至善”、“共和国”等。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康德一方面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感官而产生感觉的客体,即所谓“自在之物”;另一方面,他又断言这个客体是不可认识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即所谓“现象”。 康德借助于“现象”和“自在之物”这个二元论,不可知论,在批判神学的同时,又保留神学;在论证资产阶级理想的合理性同时,又证明其实现的不可能。康德哲学中包含了批判的成分,但总的倾向是保守的。 6.对理论理性的考察 5 康德从认识论着手批判莱布尼茨——沃尔夫“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基本缺陷是武断,就是说,在它没有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做仔细考察之前,便预先断定人们无须经验的帮助,但凭理性就能对宇宙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作出理论上的绝对无误的证明。因此,康德把“形而上学”称之为“独断论”。康德力图对人的认识能力做一番考察,其结论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限于经验范围,不能超出经验,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因此,“形而上学”对上帝、灵魂和意志自由等超感性的对象所作的一切理论论证都是站不住脚的,应予推倒。 康德把他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概括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知识在逻辑上表现为判断:主词和宾词的联结。判断一般可以为分析的和综合的两种。分析判断(如“物体皆有广延”)的特点是,宾词隐含地包含在主词中,无需通过经验即可先天地从主词中推出宾词,这种判断具有普遍性、必然性、但不能增加知识。综合判断(如“物体有重量”)的特点是,宾词不包括在主词中,但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康德提出的问题是:有没有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又能增加知识的判断,就是说,既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判断呢,他认为,这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存在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一种判断。认识论就是要研究这种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在认识论上,康德同样是调和论者。他既肯定经验论的原则:认识开始于经验,又肯定唯理论的原则: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不会来自经验,只为大脑先天地所固有。康德认为,先天综合判断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一个科学知识乃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是感官提供的后天的感觉经验材料;一是大脑先天地固有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能力。 康德断言,人心具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与此对应,人们有三门学问、三种先天综合判断:“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物理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和“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 “感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和经验相结合,使数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知性”这种先天认识能力和经验相结合,使物理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数学和物理学这两门学问,作为科学知识是可以成立的,两者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可能的。 “理性”则和“感性”、“知性”不同,它想撇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其结果是徒劳的。因此,作为“理性”学问的“形而上学”完全是假学问,关于它的先天综合判断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科学知识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感性”的学说: 康德所谓的“感性”,是一种借助于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的认识能力或感性直观形式,感性的知识是由后天的感觉质料和先天的直观形式构成的。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只是一团混乱的心理状态,只有经过先 天的直观形式的整理,才能形成一定的感性对象,构成感性直观知识。 康德断定人心中有两种先天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人脑先天地固有的,并且是经验之所以可能的条件。 但是,康德认为先天的直观形式离不开经验。没有经验材料,它们就是空形式。同时,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也只适用于整理经验材料,只在现象世界有效,和自在之物无关,不反映自在之物的任何性质。 康德用他的时空观来解释数学,认为数学是关于现象世界的学问,是感觉材料和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先天直观形式的结合。因此,有关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能够成立的。 康德关于“感性”的学说具有调和的特征,总的倾向是唯心主义的。就它承认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感官而产生感觉的自在之物,肯定认识开始于经验,承认时间、空间直观形式离不开经验这些方面说,包含着在一定条件下引向唯物主义的成分。而这些方面,对于康德最后否定“形而上学”无疑是很重要的。 关于“知性”的学说: 康德所谓的“知性”,是一种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相互间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联结成为有规律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的认识能力。康德认为,“知性”是一种综合能力,在逻辑中则表现为判断的能力,即把主词和宾词联结起来的能力。他从形式逻辑关于判断的分类中,引出了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以作为“知性”对感性对象进行综合联结的基本概念或基本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指出了判断功能的种类。康德认为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造,因为它们比较简单,而且是二分的。他以三分取而代之,而且认为这种一分为三是按照必然推理得出来的。于是我们抽掉判断的内容,仅仅考虑纯粹形式,将判断分成四项,每项又分成三个子目。 1)判断之量quantity:全称的universal、特称的particular、单称的singular 2)判断之质quality:肯定的affirmative、否定的negative、无限的infinite 3)判断之关系relation:断言的categorical、假设的hypothetical、选择的disjunctive 4)判断之样式modality:想当然的problematic、实然的assertoric、必然的apodeitic 一些说明: 1)、传统的逻辑学家认为,在三段论中,判断的使用,往往可以将单称与全称一同处理。就纯粹形式上考虑,这是适当的,因为它仅考虑主词和宾词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外部内容。但如果要考虑所谓的知识,也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言,单一对象与多个对象的全体毕竟在量上是不同的,因此应该单独考虑。 2)、在传统的逻辑中只有肯定和否定判断,无限与肯定判断同归一类而不占独立地位。在先验逻辑中也应该严格区 6 别。这同样是因为必须考虑内容的缘故。传统逻辑只考虑谓词属于主词,还是与之相反,并不考虑肯定与否定的内容。而先验逻辑需要考虑这种肯定和否定的内容。我们应该考虑到有些判断的否定实际上包含着逻辑上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不是一种有限肯定,而是一种无限或未定。比如“灵魂是不灭的”——“灵魂是不灭的事物”看似否定,实际上是一种肯定,我们把灵魂放在了不灭事物的无限领域之中。可灭的事物只占全部事物的一部分,不灭事物则占据其余部分。因此无限判断与肯定判断有别。 3)、判断中的一切思维的关系为:宾词与主词,根据与结论,各分支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一类为两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类为两判断间的关系,第三类为种种判断之间的关系。 4)判断的样式是一种完全特别的功能。其独特的特征在于它对判断的内容没有提供任何东西,而仅仅涉及系动词相对于思维一般而言的价值。想当然的判断是指肯定或否定仅仅被看作是可能的(任意的)。在实然判断中,以肯定与否定被看作是实在的、真实的。必然的判断则将肯定或否定看作是必然的necessary。 由判断到范畴categories(知性纯概念the pure concepts of the understanding) 在传统逻辑中,只研究思维形式的规律,一般涉及到概念、判断和推理三个方面。在康德那里,推理属于先验辩证逻辑。于是剩下概念和判断两者。按照形式逻辑,概念在先,判断在后,对于先验逻辑,由于把感性直观纳入思维,因而既要研究思维形式,又要包含思维内容,把思维的感性内容带入到思维形式之中。于是应该颠倒这种关系,应该是判断在前,概念在后。在形式逻辑中,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而置非本质的东西于不顾,于是概念具有普遍性,只是属于知性。但在先验逻辑中,必须考虑思维的内容,应该将特殊的内容归摄到普遍的知性中来,因此首先需要一个判断,将感性杂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知性概念,也即范畴。知性范畴高于判断,而且具有内容。 康德列出了一个范畴表,它由四种判断而来(概念后于判断),其数目与前面讲过的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数目是相同的。 1、量的范畴:单一性unity、复多性plurality、总体性totality 2、质的范畴:实在性reality、否定性negation、限定性limitation 3、关系范畴:属性inherence与实体性subsistence(实体substantia与偶有性accidens)、 原因性causality与依存性dependence(因cause与果effect)、交互性community(能动者agent与受动者patient的交互作用) 4、样式范畴:可能性-不可能性possibility-impossibility、存在性-非存在性existence- nonexistence、必然性-偶然性necessity-contingency 如上范畴是将感性杂多联结起来以形成知识的枢纽。 康德对范畴表的一些说明: 1)、康德按照思维的判断功能将范畴分成四种十二个,他认为这些数目是完善的,不多也不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增减都会引起整体的分离。这些范畴与亚氏的不同在于,亚氏的不是按照规则推论出来的,而是从经验中搜集起来的,因此比较零乱,缺乏层次感,比如把时间、空间感性概念,把运动、变化等经验的概念列入了表中。其他人甚至把真善美列入其中。 2)、范畴是知性思维的能力,它是纯粹的形式,它潜存于我们心中。单就它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内容的,只有在用来与感性杂多相联系时,才能显示出其职能,即把感性杂多联结成为普遍的知识,在不使用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以前都是概念的二分法,而在康德那里是三分的。第三个范畴往往是由第二个与第一个联结而生。比如总体性可以被看作是联结成了单一性的多数性(多统一于一);制限性是与否定性相联结在一起的实在性,相互性是彼此规定的实体之间的因果性,最后,必然性是由可能性自身所授予的实在性。 4)、这四类知性范畴又可以分成两组,第一组与直观的对象(经验的与纯粹的)相关,第二组与对象的存在(在对象的相互关系中,或者对象与知性的关系中)。第一组被称作数学的,第二组被称作力学的。 康德认为,范畴排列具有三一式的特点,即每一组范畴中的第三个范畴是前两个范畴的综合。康德的这个思想后来为费希特、谢林,特别是黑格尔所发挥。康德把范畴叫做纯概念,意思是说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不包含任何经验成分。和时间、空间直观形式一样,范畴也是为人心所先天固有的。 康德认为,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但是却能为感性对象确定规律,即所谓“人给自然界立法”。在他看来,经验对象之间本来是没有关系的,只是由于人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范畴去经验对象,自然界的事物才有了规律性。按照康德的这个观点,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过程,反倒是向客观事物强加规律的过程。在康德看来,自然科学实验表明,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一个消极的直观者,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人们通过科学实验受教于自然界,但是科学实验是理性预先依据一定的原理经过周密设计而进行的能动的活动。在这里,人主动地提出问题,强迫自然界回答。和只能提供或然性知识的日常经验观察不同,科学实验这种能动的活动能够提供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可以看出,康德的这个思想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 康德认为,和时间、空间直观形式一样,范畴要起作用也离不开经验。范畴只是联结、整理感性对象的能力,离开了经验,它们就只是空架子,形不成任何知识。同时,范畴也只能应用于规定自在之物。 康德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关于现象界的学问,是经验材料和先天思维形式的结合。因此,关于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能够成立的。 可以看出,康德的“知性”学说同样具有调和性质。当他肯定因果性等范畴是先天的时候,他是唯心论者。当他承认 7 形成自然科学的知识缺少不了经验的时候,包含了在一定条件下导向唯物主义的成分。在这里,康德再一次为他否定“形而上学”埋下了伏笔。 关于“理性”的学说: 康德所谓的“理性”,是人心中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即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自然倾向。我们说过,康德使用理性这个词的时候有狭义广义之分,在这里是就狭义而言。它指的是比知性更高的认识阶段或认识形式,专门对待人类理性所提出的超越经验之外的问题。知性的知识是经验知识,是范畴的经验地使用(empirical use)或内在地使用immanent use的结果,但人类理性能够提出一些不能为经验证实的东西,比如灵魂不灭、世界整体、上帝存在之类。对于此类问题,知性已经无能为力,只能由理性来解决。由于这些问题没有经验的基础,是在经验之外的,它们的解决只能建筑在假设之上。康德认为,这种寻求解决超经验的问题的倾向,是人的一种天性,“理性,按其本性来说,是要求有某种东西来满足自己的。” 理性有自己的概念--理性概念,这些概念被叫做理念(idea)。这是康德从柏拉图那里借用的,它是先验推理的结果。他认为,我们的知识从感官进到知性,终止于理性,理性之外没有更高的认识能力。理性是一种最高的统一的能力,这是一种原理的能力faculty of principles,与知性所具有的规律的能力(faculty of law)。知性借助规律使现象界保持统一,而理性则是按照原理保持知性规律的统一的能力。知性的知识是直观与概念的统一,这种知识不能够单纯来自概念。但理性却要求纯粹来自概念的知识,希望通过概念的综合而获得知识,理性不直接运用于经验或任何对象,它仅仅运用于知性,它是远离经验的,理性概念来自于知性概念基础上的推理,它意味着一种超越的使用(transcendent use)。 知性概念的使用是经验的,因此是内在的,而理性需要一些超验使用的概念以便统一全部经验。也就是说人类理性总是想对科学及其原理再进行更加深入和一般的统一,追求更高的科学和原理,这显然是人类理性的合理要求。不过,人类理性虽然有这一合理的要求,但在追求这种更高统一体时,已经不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而是从知性范畴和原理开始。这样一来,人类理性必然跨出经验,跨出知性,在理性(狭义)中进行纯粹的推理。这种推理越来越抽象,与经验越来越远离,在黑暗中摸索,结果是陷入矛盾之中,人们关于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说法从来都不一致,往往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因此形而上学命题是不可能的。 康德认为,科学命题是可能的,形而上学命题是不可能的 科学命题由于有感性直观提供对象,又有知性概念把它们联结统一起来,从而形成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完全是普遍必然的、客观有效的,科学命题之所以可能,就是由于如上两个条件。这里的科学命题实际上指的是自然科学命题,我们也已经讲过数学命题之所以可能。它们都是建立在先天综合判断基础上的。 感性的知识和知性的知识毕竟是现象之内的知识,是有限的知识,人类理性不会满足于数学和各门科学知识的存在,“把纯粹知性限制在经验的使用上去,这并不是理性本身固有的全部目的,因为每一个个别经验只不过是经验领域的全部范围的一部分,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经验。”理性不可能对这个问题坐视不管。 康德对形而上学究竟持一种什么样的立场呢,形而上学,作为理性的一种自然倾向来说,是实在的,但是如果就形而上学本身来说,它又是辩证的、虚假的。这表明作为人的一种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但它显然不能给我们提供确实可靠的知识,它明显具有虚假性。从前的哲学家都声称自己的哲学是科学,康德的这一看法于是否定了它们的科学性,或者说以前的形而上学家所宣称的一切东西都是虚狂的、假科学的。但康德又要求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他是否实际地建立起了这种科学的形而上学呢,实际上,他只不过提出了这种要求,并且认为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他写道:为了使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能够作出不是虚假的说教,而是真知灼见,是令人信服的东西起见,理性批判本身就必须把先天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这些概念按照不同源泉(感、知、理)的类别、连同一张完整的概念表,以及对所有这些概念的分析和这些概念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特别是通过先天概念的演绎而证明出来的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先天综合知识的使用原则以至使用界线等等,统统摆出来,把所有这些都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体系里才行。 这样,批判,而且只有通过批判才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经过充分研究和证实的整个方案,以至一切办法。别的途径和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康德号召人们不要再像传统形而上学家那样在黑暗中摸索,而是联合起来,在批判的旗帜下为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共同努力。他写道: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谁尝到了批判的甜头,谁就会永远讨厌一切教条主义的空话。显然,批判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又是对新的形而上学的一种要求。批判似乎是科学的代名词,他自己认为批判和通常的形而上学的关系就像化学和炼金术、天文学和占星术的关系一样。这显然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糊涂的遗产——批判哲学(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就是科学的形而上学,还是说它仅仅是一个途径,科学的形而上学命题究竟如何形成, 先验辩证论就是要探讨远离经验的推理,这种先验推理是一种先验辩证法或者说辩证法。康德所谓的辩证法不同于黑格尔和马克思所用的词义。他把辩证法称之为虚假推理,把它定义为幻相的逻辑logic of illusion 假象的逻辑,推论出来的只是一些假象illusion。 康德认为,通常有三种假象:逻辑的假象logical illusion、经验的假象empirical ( optical) illusion、先验的假象transcendental illusion。经验的假象也就是直观的假象,康德认为直观的假象是不可能的,因为直观不作判断,它只是对象在心灵中的表现,如其所是地那样呈现对象,不存在真与假的问题。只是在进行判断时才会有假象,也即出现逻辑的假相。但是逻辑的假相根源于错误地联结,这可以予以修正,这是知性的功能能够解决的。但是先验的假象则是人类理性所固有的,难以避免的,对于超经验的对象,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矛盾的看法中,也就是说先验的假象 8 把经验之内的条件运用到经验之外去所必然产生的假象,一定会产生的假象,先验辩证论就是对这类假象的研究。这种研究不需要象知性范畴那样进行客观的演绎,因为它与对象无关,只是在理性中进行推理即可。 我们在前面讲过,康德从四种逻辑功能中找到了四类范畴的来源,他也从三种推理功能中去寻找理念的来源。逻辑学告诉我们有三种推理形式,直言推理categorical syllogism,假言推理hypothetical syllogism,选言推理 disjunctive syllogism。相应于三种推理形式,存在着三种形式的理性概念,分别涉及与主观的关系、与现象中杂多的关系,与一切所谓的事物的关系。康德认为,在知性论中,我们寻求探讨的是经验之所以可能的条件,这种条件是经验的普遍性的根据。但是,一旦涉及到经验整体的条件时,知性范畴显然不够,我们要找到条件整体。也就是说,先验理念只不过是受条件限制者的条件整体而已。而条件整体实际上意味着不受条件限制,也就是说无条件者是有条件者的最后根据。根据前面讲的三种推理,分别表明的是三种理念。 第一、完整的主体理念,或者说与主体相关的理念,完整的主观系列的理念; 第二、完整的客体理念,或者说与对象相关的理念,完整的客观系列理念 第三,一切概念在可能的东西中的一个完整的总和的理念中的规定,或者一切东西之理念。 或者这样说,全部理念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包含思维主体的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也就是说推到只能作主词而不能作宾词的主词; 第二类包含现象的诸条件系列的绝对统一,也就是自身不再有任何前提的前提; 第三类包含一般思维的全部对象的条件的绝对的统一,自身就是一个全体,不再有相互关系或选择出现。 第一种是理性心理学psychologia的理念,或者说先验灵魂说t. Doctrine of the soul的理念 第二种是理性宇宙论cosmologia rationalis 或先验宇宙学t. Science of the world的理念 第三种是先验神学theologia transzendentalis ( t. Knowledge of God)的理念 也就是说,知性通过范畴来整理和统一感性经验,而理性则用理念来整理统一知性的知识,希望通过这种统一而达到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认识。于是理性要求达到上述三种理念。简单地说,第一种理念是灵魂soul ,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最完整的统一体,第二种理念是世界world,它是对象意识的最高最完整的统一体,第三种是理想ideal或上帝God,它是在灵魂和世界中进行推理的结果,是灵魂和世界的统一体,是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最高统一体,是最高的理念,也叫总念,道德和幸福也统一于上帝之中,从而上帝就是至善。 三种理念构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康德写道:自一人自身(心灵)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 oneself ( soul)进至世界的知识of world ,直到本源性存在 original being,是极为自然的事情。理性于是告诉我们的知识是:自心灵论 Of soul 进至宇宙论 of world,再由宇宙论进到神之知识k. Of God。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论。关于灵魂问题,“形而上学”的理性心理学认为灵魂是不灭的,基本的理论根据是灵魂是“实体”。康德认为,“实体”是知性范畴,只适用于现象世界,而灵魂则是超感性的东西,并不出现在时空之中,因此,人们决不能用“实体”范畴去规定“灵魂”。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关于世界问题,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一旦运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便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二律背反”)之中。他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有开始)。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 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正题:世界有出于自由的因果关系。 反题:没有出于自由的因果关系,只有出自必然(自然律)的因果关系。 正题:在世界中有某种绝对的必然存在者。 反题;在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一切都是偶然的。 康德认为,正反双方各有各的道理,谁也驳不倒谁,致使“理性”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问题在于混淆了“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界限,超验地使用“知性”范畴。在他看来,“世界”作为“现象”既非有限,亦非无限;“世界”作为“现象”,一切为因果必然性所制约,没有自由;“世界”作为“自在之物”,则可假定自由的存在。康德认为 ,在“世界”理念上,“理性”陷于“二律背反”,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世界”本身究竟如何,是不可知的。因此,“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论同样是欺人而无根据的 纯粹理性的理想。这涉及上帝问题,康德驳斥了“形而上学”理性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 一是自然神论证明或设计论证明:这是传统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有关上帝存在的证明。设计论者根据人工产品与自然产品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推理——从果的相似推出因的相似。既然人工产品是由有智慧、有理性的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那么同人工产品有着相似性的自然产品也一定是由同人相似的有理性、有智慧的存在物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因此存在着人格化的上帝。这是洛克和托兰德等人的证明方式。休谟从经验论出发批判了这种论证。他认为人和神是完全不可类比的两类存在物,神异于人类万分、高于人类万分,因此他们之间是不可比的。 9 康德分四个方面进行批判: A这种证明最多把上帝看作是一个建筑师,而不是创造者,也就是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造,而设计论者要证明的是从无中进行创造的造物主的存在,显然是答非所问。 B 宇宙的秩序和规律并非依赖于有智慧的存在者的安排,盲目的力量本身就可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世界。世界是有序的、有规律的等等,只是人对世界的赞美,属于感情而不是智慧,美学而不是科学。因此这不是一种理性的论证、科学的论证。 C 从逻辑上说,看到世界上的偶然事件的有序是由于工匠设计和制造的结果,推出世界的一切一定是一个最高的精神力量创造的,这是一种类比论证,但类比论证只有偶然性,不一定具有必然性。这种证明因此不具有必然性。 D即使存在类比论证具有必然性,但从偶然的经验事件出发进行的这种推论,推出的是概念的必然性还是实在的必然性呢,又回到了本体论证明,既然否定了本体论证明,设计论证明也就是错误的了。 本体论证明,笛卡尔的证明。康德认为,本体论的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事物的存在和一个事物的概念是两回事,不能从关于事物的概念中就推出一个事物的存在。“存在”是一个„知性“的范畴,只适用于现象,不适用于规定超感性的绝对完满的“上帝”。因此,上帝是否存在,这是不可知的。 宇宙论证明,这是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方式,明显地受到亚氏形式、质料学说(动因说)的影响。认为上帝是“不动的推动者”和“最终因”,亲以此证明上帝存在。 A不动的推动者论证: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每一事物都需要一个推动者,如果没有一个第一推动者,我们只能无限地推溯下去。所以第一推动者是必然存在着的,而这就是上帝。 B最终因论证:世间每一结果都有原因,如果没有一个自因的最终的原因,这一因果系列会无限进行下去,所以必定存在一个最终因,而这就是上帝。 C自身必然性的论证:事物的存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这种必然依赖于其他事物,但这种依赖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所以存在一种其必然性不是来自其他事物,而是具有自身必然性的存在,而这就是上帝。 D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一切事物的真实、善良和尊贵都是比较而言,一定存在某种最真实、最善良、最尊贵的存在,这就是上帝。 E从目的因来论证:不管是人是生物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动的,但一个无知者只有在有知者的指导下才能达到目标,而最有智者当属上帝。 康德认为,这种证明的逻辑本质就是把绝对的必然性与最高实在性联结起来,等同起来。这种证明的过程就是在一切可能的经验世界中,我们从一个已知的经验出发,进行条件系列追溯,力图达到不受条件制约的最高条件。这就是最高的存在者。这种最高的存在者是不是真正的存在呢,康德认为最高存在者就是必然存在者包含着许多诡辩。这种证明实际上是在本体论证明受到批驳后,寻求经验的帮助。从经验出发是否就一定正确呢,康德认为,从经验出发本身就没有必然性,这是其一;从经验出发进行追溯所推出的最高存在到底是概念还是实在的必然存在呢,如果是概念的必然性就又回到了本体论证明。即由概念的必然性求知实在的必然性。 三、黑格尔哲学 1(黑格尔哲学概论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资产阶级形成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较之康德、费希特和谢林,黑格尔在政治上具有更强烈的反封建的要求。他对德国的现实的专制制度不满,要求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但只求改良,反对革命。他厌恶封建神学,鼓吹国家高于教会、法律高于教条、哲学高于宗教,但是又力图和现存宗教妥协。他在高度评价法国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精神的同时,又极力贬低、蔑视法国唯物论。他始终肯定法国革命的合理性,但又极端仇视法国革命过程中的革命群众运动。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完成者。他充分肯定康德哲学的革命意义,同时又认为康德的不可知论太软弱了。继费希特、谢林之后,黑格尔进一步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系统地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学说。 黑格尔在论证思维和存在同一这个基本观点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自行发展、不断实现自我的庞大的哲学体系。他把“绝对理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逻辑学”——“绝对理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我发展阶段,表现为一系列“纯概念”即范畴的推演; 2)“自然哲学”——“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后在自然界中的发展阶段; 3)“精神哲学”——“绝对理念”进入了人的意识并在人的意识中最终回复到了自己。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但是,黑格尔通过对他的体系的描述,充分发挥了他的辩证发展的观点,表达了巨大的历史感,把握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辩证发展的某些真实联系。 黑格尔的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系统地发挥了辩证法思想。他的唯心主义是辩证的,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但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贯穿于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等。 2、实体即主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0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实体即主体”这一论点,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和基本原则,它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 这是黑格尔对近代哲学进行批判总结的成果。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缺少自我意识亦即能动性因素,康德、费希特虽然发挥了能动性,但却缺乏客观性基础,谢林主张超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但却无法说明无差别的绝对和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认为,我们不仅应该将宇宙的最真实的存在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统一的根据既是客观的也是具有能动性的,因而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 之所以必须将实体理解为主体,是因为只有将实体看作是主体,看作是在其自身内就具有能动性,因而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的实体,它才是一个真正现实的存在。实体的主体性表现在它是纯粹的否定性,它是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亦即自己把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差别,从而回到自身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换言之,实体由于自身中的否定因素而展开自身,从潜在成为了现实。因此宇宙万物统一的根据亦即“绝对”是一个自我运动、自己完成自己、自己成为自己、从潜在到现实的圆圈,它以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目的,只是到了终点才成为现实的。实际上,这一论点表明的是他的绝对精神概念。 实体即主体的论点一方面为实体融入了能动性因素,另一方面为主体确立了客观性的根据。主体指的是实体自身的能动性,不过这种能动性最终体现为人类精神的能动性 ,因而是通过人类精神的辩证运动而认识自己的。正是根据这一原则,黑格尔提出了客观思想以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则。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正是在这一论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命题。黑格尔通过这个命题力图论证资产阶级的理想的合理性及其实现的必然性。 黑格尔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学说,是黑格尔站在德国资产阶级立场上对法国革命所做的哲学概括。他从法国革命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按照思想建筑现实”。因此,他认为,法国革命的经验有力地证明了“理念”决不是象康德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应当”,“应当”也即合理的东西,就必定能够转化为现实。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是唯心论的。但是,他在这里力图克服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论证思维和存在可以转化,能够实现同一。这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 黑格尔所说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 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不仅指的是我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在他看来,个别事物是易变的;事物的“一般”是稳定的。人们的感官只能接触个别事物;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借思维去把握。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靠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那个样子了,或者说它本身也就是思维了。因此,在黑格尔那里,思维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头脑中的思维,二是指在我们头脑之外构成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这表明,黑格尔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 由于黑格尔的“思维”这个概念具有双重意义,因此,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这个命题也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从本体论意义即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上说,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客观思想”决定事物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符合蕴藏在其中的“客观思想”即概念才具有实在性;而“客观思想”则在事物中不断实现自己,使事物同自己相符合。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并不象谢林所说的“绝对同一”,而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包含着同它的概念既符合又不符合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并使事物最后归于灭亡,为另一个更符合于概念的具体事物所代替。因此,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总是相对的、暂时的,而“绝对理念”则在这种矛盾进展中,在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自己,使事物逐步地同它的概念相符合,使思维和存在同一。二是从认识论意义上、即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上说,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我们头脑中认为是合理的思想即符合“客观思想”的思想,都必定会转化存在,达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黑格尔认为,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一致的。可以看出,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同时又是辩证法的。 黑格尔依据他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学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表面看起来十分保守的命题其中却隐藏着革命。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当一个具体事物(如“国家制度”)合乎“绝对理念”的时候,它具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要同“绝对理念”向前发展的要求相矛盾,因而丧失了其必然性,变成不现实、趋于灭亡的东西。这就是说,一切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都必定要转化为不现实的东西,而一切符合“绝对理念”发展要求的东西,不管它同现存的一切怎样抵触,也必将变成现实的。黑格尔的这个思想,明显地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实现自己的阶级的理想的信心的增强。 3(逻辑学 ?按照黑格尔的体系,逻辑学研究的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过程。“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表现为它的各个环节——范畴的向前推演。其轮廓大致如下: 存在论——质、量、度。 本质论——本质、现象、现实。 概念论——主观性、客观性、理念。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灵魂,逻辑范畴是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纯粹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精神形态只是逻辑范畴的特殊表现。逻辑学提供普遍原则,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不过是逻辑学的原则在自然界和人类精神领域中的 11 应用和实在化。 和康德的先验逻辑相似,黑格尔也把范畴、理念作为他的逻辑学的对象。但两者处理问题的 观点和方法又很不相同。(与康德之比较) 首先,黑格尔的逻辑体现了和本体论的一致。他把康德的主观的范畴、理念客观化为万物的本体,从而认为范畴不只是我们主观的思维形式,而且是万物的本体——绝对理念的自身的规定。 其次,黑格尔认为,逻辑学和认识论一致的。在康德那里,相对的知性范畴不能把握绝对的理念(真理),否则便会陷入二律背反(矛盾)。和康德不同,黑格尔则把范畴看作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规定、环节;绝对理念乃是范畴联系、转化的系统。用范畴去规定理念必定会发生矛盾,正是矛盾推动着范畴的向前推演,由相对走向绝对。 第三,黑格尔把康德关于范畴排列的“三一式”思想发挥成为驾驭他的整个逻辑学,甚至整个哲学体系的逻辑方法——否定之否定。黑格尔认为,肯定和否定并不是两个绝然对立的,毫不相干的东西。首先,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就内在肯定之中。正因为事务自身包含了自己的否定方面,才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向否定方面转化。其次,否定也包含着肯定。辨证的否定即“扬弃”,既舍弃肯定、又保持肯定。正因为否定中包含了肯定,因此它比肯定更丰富、更具体。辨证的否定式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历“正”、“反”、“合”三个环节。“正”是单纯的肯定,“反”是单纯的否定,“合”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既然“合”包含着“正”,它也就是对“正”的复归。但这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在提高了的一步的情况下的复归。因此,“合”较之“正”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是按照大大小小的“正”、“反”、“合”架式构筑起来的。黑格尔在这里通过唯心主义方式揭示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猜测到了客观事物以及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嗜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这种“三分法”的运用往往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黑格尔依据“三分发”把逻辑思维方式分为三种: 一、知性思维方式:依据同一律,把抽象的规定固定化(此为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二、否定的理性思维方式:从事物的正面过渡到了反面,坚持正面和反面的矛盾、对立(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的思维方式); 三、肯定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对立中把握其统一(此为黑格尔所主张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认为,知性的和否定的理性思维方式各有其局限,但却都是认识历程中的必经阶段,上述三种思维方式是认识每一真理的各个阶段。 4、精神哲学 精神哲学表明,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最终返回到了自己。活跃于精神哲学舞台上的主角是人,而人就是一个能够摆脱一切物质、必然性的束缚实行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 ?精神哲学包括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环节。 主观精神着重探讨的是个人意识的成长过程。最初精神以灵魂形式出现。然后表现为明显的意识,即意识和它的对象明显区别开来和对立起来。最后,主观精神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使外部世界从属于自己的自由精神而出现。 在客观精神中,黑格尔着重讨论了经济、道德、法律、国家制度以及世界历史等问题。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为隐含在其中的客观精神也即所谓“法”所支配。因此,关于客观精神的学说也就是“法哲学”。 黑格尔认为,在主观精神范围内,精神的自由还是主观的、抽象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在社会历史生活中,即在法的关系中才能实现的。在这里,黑格尔通过唯心主义方式猜测到了人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法的发展历经“抽象法”、“道德法”和“伦理法“三个阶段。 “抽象法“学说的核心是论证私有制的合理性。自由只有在财产占有中才能实现。否定财产权就是否定人的自由,侵犯人格,也就是不法和犯罪。通过刑法处置不法和犯罪,便是法和正义的恢复。 在“道德法”中,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唯动机论和超功利主义,力图论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道德和功利的统一。黑格尔认为,道德不仅是个人的内心生活问题,而且是和社会现实生活分不开的,道德良心只有在伦理生活中才能实现。 “伦理法”着重探讨的人的社会关系:“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在“市民社会”中,黑格尔主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他认为,劳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但财富分享上的不平等是合理的。黑格尔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财富和贫困并行增长,指出怎样解决贫困是推动社会并使它感到苦恼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国家”中,黑格尔鼓吹国家权威至上,论证了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合理的过程,是自由意识的进展。世界历史分为三个大阶段:古代东方只意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即专制君主的自由;古希腊、罗马时代意识到了一部分人的自由,即奴隶主的自由;欧洲近代阶段意识到了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 总的说来,黑格尔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具有强烈的保守性,但其中也渗透着深刻的辩证法精神,包含了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绝对精神是理念在通过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之后,完全回复到自身,到达完全自觉、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阶段。 绝对精神表现为三种形式:艺术、宗教、哲学。 艺术以感性形象显现理念;宗教以图象式思维表现理念;哲学则以适合于理念本身的形式即以概念的形式表现理念。 12 因此,宗教高于艺术,哲学高于宗教。 哲学是绝对理念的最高体现和最后完成,绝对理念通过哲学而最后认识到了自己。哲学的发展史就是理念认识自己的历史,黑格尔哲学完成了绝对理念的自我认识。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贯穿着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体系之间的矛盾。黑格尔的体系是借助于他的辩证方法建立去起来的,而最后建立起来的体系又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体系,这样,他的方法就为他的体系所窒息了。 13
/
本文档为【康德黑格尔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