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7-09-16 5页 doc 17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对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采访环节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言论。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安岗同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底板下出新闻。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人物采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它是写人物通讯、人物传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些新闻人物通常是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对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采访环节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言论。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安岗同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底板下出新闻。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人物采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它是写人物通讯、人物传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些新闻人物通常是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总能千方百计地接近采访对象,同时自己也扮演角色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因此采访显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记者在此氛围中常能提出一些常人未曾想到的问题,获得一些常人未曾获得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人物采访的魅力所在。采访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把握采访这一重要环节,并与被采访者达成共识,从而采访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新闻记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采访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技巧和,采访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只有正确地运用了这门学问和艺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从而开启采访之门,达到预期的目的。 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一旦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就能水到渠成,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在写文章时也才能得心应手。采访有方法,但无定法,采访时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变化而有所变化,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要想顺利进行,必须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采访前准备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采访前准备的重要性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采访前准备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采访任务的完成。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和英雄的登山队员们在一起》一文中,谈自己采访英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感受时,对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队员们在山下的时间很短,记者的采访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为此,他拟定了详细的采访提纲,把报道中所需的材料和细节列成20多个小问题,逐条让队员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准备越充分,采访效果越好。然而,许多年轻记者意识不到这一点,只重视动态采访,而忽视静态采访――采访前准备,仓促上阵采访,往往事与愿违。 情况的复杂性决定采访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范长江27岁时能写出《中国的西北角》这样的不朽之作,也与他采访前的准备分不开。他围绕采访主题做了大量的准备,搜集许多有关资料,每到一地,当地的史料、县志类资料不可不看。 情况的变动性决定了即使是对比较熟悉的情况进行采访,也仍然需要有所准备。有了充分的采访前准备,可以避免一切从头谈起,采访的目的性强,节省时间。由此可见,为了能更好地提问,从而达到更好的采访效果,采访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采访前,新闻记者务必要明确被采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被采访者的行为背后有什么社会动因,被采访者的个性特点、生活秉性等。还要通过网络、传媒、政府部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信息的进一步挖掘和捕捉,从而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而下一步该如何提问呢, 提问的重要性 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以便使采访者、被采访者在一种舒适的气氛中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使采访环境变得不那么拘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因为采访时间有限,泛泛而谈不但浪费时间,也达不到采访的目的,要简明扼要,切中主题,从而在有效的时间内采访到最大量的信息和内容。 要步步紧逼,层层追问。层层追问可以最大深度地挖掘被采访者深处的信息,从而使采访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对敏感问题要采取非正面提问的方式进行。在采访时遇到被采访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者逃避或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时,要从侧面进行了解,不可正面逼问,从一些简单的事件中了解被采访者的立意、处事态度。 深入采访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多进行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是记者深入实际、了解事实、认识和感受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记者从身体到心灵直接深入到所要报道的事物当中去,以便获得对事物的更真切、更深入的认识。所谓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有真正对所报道的事物有了深切的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深入采访是记者抓到“活鱼”的重要途径。 提问的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记者在采访时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注意采访的环境。不同的采访环境,需要使用不同的采访方式。 要善于观察和倾听。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 以上这些采访技巧,很多新闻工作者都是烂熟于心的,但为什么我们的采访不感人,为什么很多新闻采访都是流于形式,很难打动读者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做到以诚相待 尊重采访对象是记者起码的道德修养,尊重他人既意味着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同,也意味着对他人人格的肯定。尊重能够拨动他人的心弦,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为采访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同志去北京一家精神病医院采访一位女患者,原定的提问是:“你什么时间得的精神病,”赵忠祥觉得这话太刺激患者,未免有不尊重他人之嫌,便委婉地问:“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样不好,”患者是一位病愈即将出院的小学教师,她觉得赵忠祥亲切可信,便爽快地回答了他的一系列提问。节目播出后,效果很好,很多观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这位患者的近况,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时要让自己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 每一个故事都是有生命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你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以后,你再写关于他的故事时,就会给所采访的事件赋予一种生命和灵魂,这样一来,整个事件也就活了起来,读者再读时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就会有另外一种感受,所以在采访时需要记者把内心灵魂的东西在事件里面体现出来,整个事件也因此变得鲜活、有活力。但怎样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张严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想特别诚恳地说一句,以我20多年做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事件报道还是人物报道,我认为采访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占到70%,80%。记者和作家不一样,作家可以天马行空编故事,但是记者不行,每个细节、每个情节都要真实,而且对人物的体验,不是你凭空想象的,要不计一切代价去采访,这是一篇稿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她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写出了震撼心灵的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平等的视角――记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 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其他名人都应把他们与普通的采访对象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视”。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以部下的卑微仰视提问。因为,以记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 在采访过程中,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根据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节目需求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专题性质的采访就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提问,从一些小的、边缘性的问题开始,逐渐向中心靠拢,这样可以使整个采访形成一个链条,使主题明朗。人物采访不同于新闻类采访,新闻类采访需要直接切入主题,不能拖泥带水,尽量避免空话套话,用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问题。 结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采访不到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即使记者的笔尖了得、制作技巧高超也无济于事。这说明了采访的重要性,而采访技巧是记者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种业务素质。就电视采访而言,采访不仅是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且还成为报道的表现手法、节目的特定样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对记者的采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在遵循采访共性规律的同时,把握采访的个性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的使命。 参考文献: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1.董广安:《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董红言:《人物采访技巧谈》,《现代传播》,2005(3)。 3.段存章:《独家新闻这样采写》,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4.《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用心中小爱传播社会大爱》,中国记协网,2010年3月1日。 5.赵彦红:《浅谈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经济师》,2009(9)。 (作者为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副教授) 编校:董方晓
/
本文档为【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