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

2017-12-19 9页 doc 2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 西九华山景区民俗村讲解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民俗村进行参观游览,西九华山民俗村坐落于 西九华山座高峰的脚下,海拔高度770米,整个民俗村占地面积300多亩,村落里面包含十一个民俗作坊加工,其中有大家熟知的酿酒、制陶、竹柳编以及豆腐工艺等,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亲手体验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而且还可以亲口品尝当地的米酒、酱菜、豆腐等,更重要的是大家还可以在这里观看当地的民间戏曲表演,一睹民俗村的美好风景,体味豫东南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 现在我们所到的位置就是民俗村的大门了,大家看到我们民俗村的大门...
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
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 西九华山景区民俗村讲解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民俗村进行参观游览,西九华山民俗村坐落于 西九华山座高峰的脚下,海拔高度770米,整个民俗村占地面积300多亩,村落里面包含十一个民俗作坊加工,其中有大家熟知的酿酒、制陶、竹柳编以及豆腐工艺等,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亲手体验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而且还可以亲口品尝当地的米酒、酱菜、豆腐等,更重要的是大家还可以在这里观看当地的民间戏曲演,一睹民俗村的美好风景,体味豫东南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 现在我们所到的位置就是民俗村的大门了,大家看到我们民俗村的大门高4.5米,典型的牌坊式建筑结构,整体表现出一种绿色,映衬了我们西九华山的风景一年四季绿如春;我们再看大门上面的五个大字“民俗文化村”,民俗意思是民间的习俗、风俗,当地的结婚习俗,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在这里都一一向大家展现出来;文化代表着当地人民在过去三四十年,山路没有修好,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人们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创造出了酿酒文化,农耕文化,制陶文化等一些文化创作;这个村落集中展现豫南地区人们的智慧结晶和人们的淳朴憨厚的形象。 我们首先来到的第一个作坊就是粮食加工坊,作坊里面供奉的是粮仓祖师—韩信,韩信为什么被封为粮仓祖师呢,相传在我国北方民间,每年正月二十五日都要过填仓节。相传正月二十五是仓神韩信的生日,后人为了纪念韩信,便将正月二十五日定为“填仓节”。“填仓节”,也叫“天仓节”,是旧历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来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时篇?添仓》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荣华贵之象。”韩信被刘邦 拜为大将之前曾经做过粮仓官,后来便被奉为仓神,人们还将韩信定为粮仓的祖师爷。明清时期,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里就供奉有仓神韩信,当时进京的粮食都要经过漕运到达朝阳门,朝阳门外有很多粮仓,每当填仓节到来之际,管理国家粮仓的官员以及大户人家都要到这里祭拜,祭拜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爆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节到来,这一天黎明,只听家家户户“嗒~嗒~”声音响成一片,但见上了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均匀敲打,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囤形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我国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人们对这一节日十分重视。每当“填仓节”到来,亲朋往来,侍客至诚,佳菜盛餐,醉饱方归。宋代盂元老在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在我国北方民间,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了,但还有吃干饭、喝面汤的勤俭习俗。在华北农村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确实,香喷喷的小米饭和细丝滑韧的杂面汤一直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餐。 填仓节这天,人们讲究喜进厌出。各家各户均不向别人家借东西,即使有人来家里借东西也必须拒绝,这在民间已成为古老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还要往囤里添粮,往缸里添水,门口要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 至今,一些上了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人们在填仓节晚间还要祭祀仓神韩王爷,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燃灯设祭,祈求一个好年成。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天,屋内、门外、槽头、鸡窝、石碓、水缸等处都要点灯,而新婚夫妇屋里的箱柜、几案、床上床下都要点上灯,祝愿他们能早早生育。山西吕梁地区的节俗最为典型,要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给家庭成员每个人用面捏一盏本命灯,然后再捏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银钱、元宝、驮炭毛驴和酒盅、酒壶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韩王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等等,充分体现出民间百姓祈盼过上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朴素情感。仓神韩信的习俗后来成为民间香会活动重要内容并一直延续至今。 走进作坊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作坊里面保存了当年的一些作坊工具,其中有石磨、碾子、风婆、筛子、簸箕等,还有专门制作西九华山手工挂面的作坊及工具,现在就让我们去亲自动手体验一翻吧~ 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要去的是酿酒坊,这里有我们西九华山酿制的南山小米酒、糯米酒等,我们都知道适当的饮酒可以舒筋活血,有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尝香甜的小酒去吧。走进作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雕像,这就是酿酒的鼻祖—杜康,杜康即夏朝第五任君主少康,传说是我国古代最早造酒的人。据《史记?夏本纪》等历史文献记载,在夏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不得已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 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虽然变了味,但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少康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即秫酒的酿造方法。 米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用酒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酿酒法是我国所独有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啤酒的酿造方法来自国外,我国各种酒的酿造都离不开酒曲。杜康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他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 杜康造酒之后,经过历代酿酒者的精心调制,我国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美酒佳酿,有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酒„„。尤其是白酒,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声名远播世界各地。杜康也逐渐成了美酒的代称。 在过去,凡酒坊、酒馆、酒家均尊奉杜康为祖师。据湖南《常德地区志?酒志》记载,常德民间酿酒业供奉的酒神是杜康。旧时,常德糟坊老板在酒房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每年正月,各家酒坊都要举办杜康酒会,以纪念酿酒祖师杜康。 品尝完香甜的小米酒之后,我们现在要去的就是农具展示馆,在这里收藏了过去三四十年来豫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还收藏了过去的粮票、民国时期的钱币、军功章、连环画以及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等,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豫南古民居,里面还有过去的家用电器熊猫牌电视机、收音机、缝纫机、摆钟等。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去我们民俗村的陶艺坊,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陶制工艺品,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烧制;进入陶艺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这就是我们制陶的鼻祖—宁封子,关于宁封子发明了制陶工艺,这里有一个民间故事传说,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 方便。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制 陶 最早的发明者-宁封子,传说在一次烧陶时,不慎失足掉进炉里,不幸被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宁封子,把他称为“仙人”。 体验了制陶工艺后,我们再去看看柳编坊,固始被誉为中国的柳编之乡,这里的柳编都往国外出口,固始的柳编主要集中在固始县三河尖乡,那里是我们河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高度只有24米,位于淮河岸边,经常发大水,十年九涝,他们当地人利用那里的地理优势,种植和生产柳编的 —柳条;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民俗村柳编的制作过程,在这里面不原材料 仅可以看到作坊师傅高超的柳编工艺,还可以亲自动手跟着师傅学习柳编的编制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这边就是铁铺,豫南的打铁工艺也是名扬四海,作坊里面生产出来的双面鸳鸯刀和俏男俊女剑可谓是一绝,有时会听到作坊里面当当的敲打声一高一低,土地在配合师傅进行打铁,犹如两只公鸡在打斗,声音是格外的清脆;我们走进铁铺看到一尊雕像庄严的竖立在正中间,这就是打铁的鼻祖—太上老君,也就是中国的老子,为什么老子是中国的打铁祖师呢, 传说,当年老子骑牛游历到这处溶洞前,青牛却卧下再也不走了。老子四下打量,发现这里竟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他就在洞里隐居下来,专心炼丹修行。这个洞就是今天的老君洞。而这座山就被后人称为“伏牛山”了。老君洞是一座大型的溶洞群,它洞内有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外峰峦叠嶂,山高林密。传说,老子在这里隐居以后,附近野人峰上的野人常常过来侵扰他修道。于是,老子就派青牛来到一个位置稍高的溶洞为他了望放哨。这个洞就是青牛洞。但是,虽然有了青牛警戒放哨,野人还是时不时过来扰乱老子炼丹修行。为了彻底解决野人的侵扰,老子冥思苦想,终于发明了铁器制作的技术,他当年打制铁器的那个溶洞就是今天的打铁洞。据说,七十年代的时候,当地考古部门还曾经在打铁洞里发现了 残余的铁渣铁屑,老百姓说那就是老子当年打铁的遗物。至今,民间铁匠仍然尊老子为祖师爷。发明铁器以后,老子就有了对付野人的有力武器。不仅如此,他看到农家人用手拔麦,就发明了镰刀;看到了种地的艰难,就发明了犁子、锄、镢,等等。据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为太上老君生辰,铁匠铺众师徒皆要拜祭,以图炉红火旺,生意兴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染布坊,“叽叽复叽叽,木兰当户织.........”一首古诗充分放映了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用棉花做成衣服用来抵御寒冷,那么,棉纺织的鼻祖又是谁呢,让我一起走进去看看就揭晓了,首先看到染布坊的正中间树立一尊雕像,这就是中国棉纺织的鼻祖—黄道婆,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十三世纪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有着不畏艰辛、勇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她把在海南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在上海松江一带推广传播。并经过改革,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业。为弘扬元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丰功伟绩和激励后来者,2003年徐汇区文化局、华径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在墓地旁建造了黄道婆纪念馆,陈列展品300余件,展示了她一生所做的贡献。 榨油坊,榨油祖师——尉迟恭,又叫黑虎爷,根据《神木县志》记载,神木手工榨油工艺历史悠久,但究竟起自何年何代,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只听得老辈人讲,古时有个人在栏杆堡榨油,但试尽了所有的办法,却始终没有找到提高出油率的秘诀。此时的他已经耗尽了全部的资产,榨出的油却寥寥无几。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一死了之,便一头扎进蒸料用的蒸锅里,最 后被活活蒸死。或许是他生前一直修善积福,救助贫苦,他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黑虎爷,并从天庭的匠人手中得到了手工榨油的诀窍。黑虎爷为了把榨油技艺传到民间,便下凡附身到栏杆堡的一位老人身上,将榨油技艺倾囊授予当地百姓,并要他们代代相传,这才有了今日栏杆堡的传统手工榨油工艺。而黑虎爷,也就成了榨油匠的祖师爷。黑虎爷还派遣“大将军”(榨油时用于按压油梁的大梁和梁柱)和“二将军”(用于防止油梁左右摇摆的梁、柱)驻守各家油坊,以保平安。” 在旧时,每座油坊内都要供奉黑虎爷的牌位。每次开榨前,都要在牌位前点上油灯,焚香祈福,希望黑虎爷保佑榨油顺利、多出油,出油后还要敬奉一次。逢年过节时,还要用刚刚炸出的油糕敬奉黑虎爷。而在“文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油坊都有着不成文的忌讳:拿鞭子的不准进油坊,女人不准进油坊,戴孝的不准进油坊。这些忌讳,都是一代代油匠留下的传统,虽有着迷信的色彩,但也蕴含着一定的地方文化因素。至于女人不准进油坊,则是受旧时‘传男不传女’思想的影响。榨油是一门好手艺,过去谁家有一座油坊,那便是富有的象征。而过去女儿被视为别人家的人,手艺传给了女儿也就传给了婆家,对于自家的生意来说必然会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油坊里温度高,油匠在榨油时可能会袒胸露背,在旧的文化思想中,大家闺秀是见不得这种场景的。这种文化经过代代传承,变成了今日‘女人不得进油坊’的习俗。” 豆腐坊,豆腐鼻祖——刘安,和瓷器、茶叶、丝绸一样,豆腐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豆腐发源于安徽,其创始人则是大名鼎鼎的淮南王刘安。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在十六岁的时候承袭父亲的封号为淮南王,仍然建都寿春,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寿县。刘安为人好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因此不惜重金,广泛招请江湖方术之士炼丹修身。一天有八公登门求见,门吏见是八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轻视他们不会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不予通报。八公见此哈哈大笑,遂变化成八个角髻青丝,面如桃花的少年。门吏一见大惊,急忙禀告淮南王。刘安一听,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八位又变回老者。恭请入内上坐后,刘安拜问他们姓名。原来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八人。八公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本领:画地为河、撮土成山、摆布蛟龙、驱使鬼神、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刘安看罢大喜,立刻拜八公为师,一同在都 城北门外的山中苦心修炼长生不老仙丹。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八公中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一时,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连呼“离奇、离奇”。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盖“离奇”的谐音。 后来,仙丹炼成,刘安依八公所言,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有的鸡犬舔食了炼丹炉中剩余的丹药,也都跟着升天而去,流传下来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也留下了恩惠后人的八公山豆腐。
/
本文档为【西九华山民俗村 讲解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