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简答题 寒冰

2010-09-02 2页 doc 63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5963

暂无简介

举报
简答题 寒冰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幼儿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过程包含的五种要素是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4、教学过程的三种活动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反思/评价过程)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既(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种族)差异...
简答题  寒冰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幼儿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过程包含的五种要素是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4、教学过程的三种活动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反思/评价过程)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既(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种族)差异等的 35、加涅将学习分成(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48、奥苏贝尔提出的三种同化模式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64、较有典型代性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49、(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75、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一般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7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77、个性品质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78、道德情感主要包括三种:一、(直观的道德情感)二、(想象的道德情感)三、(伦理的道德情感) 79、皮亚杰认知发展的观点概括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80、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 82、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成为(内化) 83、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84、个体出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叫做(移情) 85、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96、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与(诱因)连个方面构成的 97、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和(调节功能) 99、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10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 101、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叫做(认知)内驱力 102、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这是指(自我提高内驱力) 103、学生为了保持家长河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叫做(附属)内驱力 简答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幼儿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幼儿,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 *3、教师如何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题作用? 第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与教学措施 第二、要要考虑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三、要考虑个体差异,包括物体的感知、经验、判断推理的水平、情感、意志、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1)揭示幼儿教育情景中幼儿认知能力和技能发展、游戏和活动发展、品德形成等方面的规律,探讨影响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因素,揭示幼儿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为幼儿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加速幼儿的健康成长。 (3)以幼儿教学心理学促进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6、简述幼儿在智力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教育智力发展的特点 (1)幼儿的感知觉和观察力的发展 1)幼儿的感知觉发展特点有; ①感知觉的分化日益细致②感知觉的过程概括化③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2)幼儿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①幼儿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②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③幼儿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④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 (2)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②有意注意初步发展③注意范围较少 ((3)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①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②、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③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差距越来越少。 (*重点)(4)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想象——是人脑中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①幼儿的想象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②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③幼儿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二)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 ①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景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②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③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9、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控制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10、简述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填空)(1)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儿童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2)智力差异: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应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大量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表现为儿童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儿童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根据儿童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儿童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1、什么是性格?简述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多填) 性格指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的: 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等②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③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在情绪活动中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④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还是外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和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影响儿童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儿童的前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的适应儿童的性格差异。 15、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哪些种类? (1)言语信息的学(2)智慧技能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怎么办”的问题。 (3)认知策略的学习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认知策略有调控执行过程中的功能,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的外部过程 ②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不同在于智慧技能只想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则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内在”的东西。 (4)态度的学习:加涅提出有三类(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的认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情感,如音乐阅读等(3)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家等。 (5)运动技能的学习。又成为动作技能的学习 18、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重点) 50年代后期,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结构上更精密逻辑上更连贯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它运用两难故事法在多个国家进行了长达12年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三种水平; (1)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 六个阶段是: (1)服从与惩罚的定向阶段 (2)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3)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 (4)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 (5)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 (6)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柯尔伯格从认知发展角度,揭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历程,反映了一些道德认知的社会内容,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34、什么是品德?品德有哪些特征?(特重点章)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其特征主要有: (1)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 (2)品德内容具有社会性 (3)品德表现具有行为性 (4)品德结构具有稳定性。品德抉择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或道德观念为基础。。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道德行为,是由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来决定的。婴幼儿和精神病患者的某种行为违反了道德行为规范,也不能视之为不道德行为。第二,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判断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5)品德的抉择具有自觉性 35、简述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式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3)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 和(羞耻感)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三种(知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行为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使了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6、简述幼儿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商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以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行为具有一定得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 *37、简述幼儿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幼儿更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做出道德判断。 (2)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 (3)幼儿也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场合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4)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外部、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的 *38、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特重大论述) 品德的形成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而这种内化过程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1)提高幼儿道德认识得水平。 (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 ①移情能力的培养。发展移情能力可以 1)表情识别;2)情景理解。3)情绪追忆 ②羞愧感的产生。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这一心理状态赖以产生的基础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①观察学习②赏罚控制③抗拒诱惑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 ①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 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性为 *51、学习动机的种类有哪些?(重点之重点) (1)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他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有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3)远景性内驱力与近景性内驱力:远景动机是与长远目标联系一类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以近期目标相联系得一类动机 *58、简述奥苏贝尔认知说的主要观点及意义(必考题) 基本观点: (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2)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适当的七固定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1)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2)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3)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理论价值及实践义: (1)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更接近学校实践, (2)对迁移作用的解释与以往的传统迁移理论不同 (3)对迁移效果的解释也更为广泛 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学习迁移的普通性及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之间的关系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认知机构的特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引导性材料上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发生,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60、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幼儿的学习 (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帮助幼儿寻找学习内容的共同要素。 论述题 *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征(***重点)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得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水平而表现出花样化的模式 ①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②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为同一机能特性为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个别差异。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仅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 *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于环境的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 (3)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4)皮亚杰认为,人从书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的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建,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便循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势运算阶段11~15) 教育意义: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得内容和方法。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学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方法得当,系统得学校教学肯定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4、简述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非常重要) (一)幼儿个性发展特点 幼儿个性的特点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其中自我意识是比较突出的一项。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个体与客观环境有其是社会环境的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有所进步。 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自己独立评价发展。 (2)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得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主观情绪的自我评价发展到初步的客观性的自我评价 (5)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主要特点: (1)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有生理性情绪体验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发展 (2)幼儿自我情绪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 (3)幼儿自我情绪体验还表现出易变形和受暗示性。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 (1)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2)性别化的发展,性别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性别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父母或其他人对待儿童的方式。 *17、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重点重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观点,概括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可逆性阶段(8-10)、公正阶段(10-12)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津到自津的发展过程,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津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在认识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及道德发展过程中量和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 (3)关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促进。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 (1)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同伴间关系得不断发展,儿童道德判断的基础从考虑后果转为意图,这是同伴的协作的作用,而不是成人的教育或榜样。 (2)皮亚杰虽然揭示了道德认识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注意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却忽略了‘行’的因素 (3)关于成人的强制或约束以及协作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皮亚杰绝对否定成人的约束对儿童发展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19、试述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幼儿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教养的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②社会风气,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③同伴群体,幼儿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的影响 (二)内部条件(常考) ①认知失调,使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②态度定势,帮助幼儿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③道德认知水平,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品德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本文档为【简答题 寒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