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2017-06-11 11页 doc 17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作者: 方铮炀) 【内容摘要】音乐,它是人类生活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元素。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自身的音乐能力,增强人们对音乐美的欣赏力,而且更是人们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音乐审美感可以使人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主观能动地感知音乐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样,音乐教育也可以用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音...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作者: 方铮炀) 【内容摘要】音乐,它是人类生活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元素。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自身的音乐能力,增强人们对音乐美的欣赏力,而且更是人们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音乐审美感可以使人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主观能动地感知音乐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样,音乐教育也可以用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所以,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它能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等。 本文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着手,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重点分析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并就如何对幼儿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主要得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倾听音乐的兴趣,激发热爱音乐的兴趣。 (2)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最后,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出了的现实思考。一方面,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避免并杜绝急于求成,忽冷忽热;另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鲜活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需要的是关怀、尊重与爱。 【关键字】音乐 音乐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幼儿 发展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向学前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一种通过音乐学科本身的感染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来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的艺术教育途径。它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形象性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其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其鲜明的形象性,它是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来组成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 例如: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其歌曲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节奏、快速跳跃的音符构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具有鲜明特性的动物形象——聪明的喜羊羊、漂亮的美羊羊、大智若愚的懒羊羊、强壮的沸羊羊、善良的暖羊羊等。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其形式和方法的运用上,也体现了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 例如:欣赏歌曲《雪绒花》时,可以课前布置好教室,准备好道具——塑料泡沫花、吹风机、装饰小数、装饰小屋、白地毯等;随后把幼儿集中到布置好的音乐情境教室欣赏音乐,让幼儿们置身于“优雅的冬天世界”,坐在有小叔、小屋的白地毯上,播放歌曲的时候用吹风机吹散泡沫花,让幼儿感受雪绒花飘舞的美景。这种形式正现出了形象性、和直观性。 正是这些特点调动了幼儿的审美感官,使他们领略到音乐的美妙,引导着幼儿从音乐的直观形象去展开自己内心世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培养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初步鉴赏和判别能力;对幼儿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情绪体验、个性特征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游戏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所赋予的音乐游 戏上。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也是一种音乐活动,它借用游戏的形式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 如歌曲《找朋友》、《丢手绢》、《排排坐》、《您好、再见》等,无论是在创造和表现方面,还是情节、角色方面或是音乐要素分辨能力方面,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的趣味活动中都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因此,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口吻对幼儿进行示范、提问、讲解,同时配以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表情、体态等、为幼儿展现出一种具有游戏性质的情境。 (三)综合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通常是把歌、舞、乐贯穿在一起。其实,幼儿们非常喜爱这种原始的综合音乐活动形式,当他们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不自主的感到高兴,而且是又唱又跳、手舞足蹈的。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灵活的、丰富多样的。其中,被普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语言讲解、练习、引导探索等。但是,在实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活动中,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创作、表演和欣赏上,因为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在过程上就是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通过创作、表演、欣赏的过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主动倾向性,并在这种过程里,去充分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么,针对幼儿而言,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它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象直接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 1、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身体发展 (1)有效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雨果①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要是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语言,一把是音符。”这说明音乐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我们经常讲:“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这一说法是符合大脑机能活动科学规律的。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主要掌握语言学习、概念构成、数字理解、分析性思维活动等,被称作“学术性左脑”;右半球与音乐、图形感知、距离判断、空间知觉、综合性思维活动等有关,被誉为“创造性右脑”。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就是左半球,这样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只有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能发挥大脑最大的潜能。 根据卡尔威特②的“潜能递减法则”,该法则认为:潜能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会呈递减状态。因此,幼儿时期是开发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处的学前阶段是人脑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在此时,大脑各部分所获得的积极活动的机会越多,脑的发育就越有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2)有利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动作表演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锻炼身体各相应部分的大小肌肉、骨骼、韧带等;能够节省体力消耗,使机体内部环境形成最佳状态;能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增加心脏、肺部等器官的耐受力。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认知发展 (1)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音乐认识活动首先就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 音乐活动也具有促进儿童意志发展的潜力。例如:由铃木镇一创建的早期小提琴课程中,利用克服技术困难的大量艰苦练习来达到意志锻炼的目的,这也是全世界家长和学前教育事业者更为看重的教育价值。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个性发展 成熟的自我意识体现为: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心理状况;能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者应该把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来看待。众所周知:幼儿在学前音乐教育的集体音乐活动中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同伴的各种评价,而这些评价都会在幼儿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态度的形成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幼儿进行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相关建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倾听音乐的兴趣,激发热爱音乐的兴趣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其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展。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⑤认为:“幼稚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 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兴趣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导向,但是幼儿的音乐兴趣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只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兴趣的目的。 其实,幼儿本身其实都是热爱音乐的,只要给予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每天都接触音乐、倾听音乐,如每天进园、午餐前、午睡前、起床时、离园等时间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时时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让音乐充满着幼儿的生活,从中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当听到各种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就会情绪安定,心情始终保持愉快。 如歌曲《排排坐》、《假如你幸福的话就拍拍手》等的设计,就是针对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特点,而设计出的节奏性的音乐活动。 幼儿一般都喜欢节奏性的活动,这种节奏性的活动除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外,还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幼儿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通过这一方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2、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客体有两个:一是学前儿童——幼儿,二是音乐本身。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体的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充分重视并发挥他们的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以往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形式很死板,教师只是一味地一句一句的教唱,在这个过程中,喜欢音乐的幼儿跟着学,不喜欢的幼儿根本不学,教师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要让每个幼儿都有自信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只是让学得好的幼儿到前面来表演,这样一来,那些没有被重视的幼儿就越来越不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了。 所以,现在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倡启迪式的教育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然后通过讲故事或设置问题等方式,让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能有丰富的感受,从而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地理解歌词。除此之外,学前儿童教育者需要在发声、咬字、口形等方面给以幼儿辅导、示范,让幼儿能更流畅、清晰地表达音乐。这一过程既满足了幼儿情绪需求,又使幼儿在情绪、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下面,以播放蒙古族的乐曲《赛马》为例,首先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人民喜欢唱歌、跳舞、骑马、赛马,然后向幼儿展示有关赛马的图片,同时欣赏《赛马》的乐曲。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又引导了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 3、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这就要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要使教育回归生活;要将教育与幼儿特有的,热爱生活的方式结合起来;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加强生活体验,让音乐源于生活,并高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生活史。我们可以把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做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活动。 例一:在《创建美丽的幼稚园》主题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绘画、装饰、手工裁剪、提水、扫地、排桌椅板凳等活动,让幼儿形象地感知体力劳动的生活风采。在这之后可以为幼儿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歌曲,由于幼儿有了之前的生活体验,这些来自每个幼儿内心的情感表达就显得真实、生动。 例二:音乐游戏《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可以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小猫咪”“老鹰”“小鸡”赋予拟人化的色彩,通过“小猫咪”与“猫妈妈”玩“捉迷藏”,“老鹰”张开翅膀抓“小鸡”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发挥创造的潜力。 例三:学习音乐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让幼儿在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结合故事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艰辛与付出,同时培养了幼儿热爱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对不起 、没关系》让幼儿学会讲礼貌,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素养;《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幼儿感受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同时,带动幼儿激昂向上的情绪,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歌曲《妈妈,您歇会儿吧》、《劳动最光荣》,让幼儿热爱劳动,在家主动给爸爸妈妈倒水、提拖鞋,学会了扫地擦桌子。 从这些类似的音乐活动(歌曲、歌表演、音乐游戏)中,除了对幼儿的品德和情感进行教育,还使得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得以培养。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避免并杜绝急于求成,忽冷忽热。 (二)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鲜活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需要的是关怀、尊重与爱。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像如丝般的春风细雨,其温暖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深处,并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积极地、努力地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情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音乐欣赏使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创造性、启发性,以审美感知、回归生活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动力,使幼儿在轻松、活泼、快乐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铃木镇一.百度百科http://baike.www.njliaohua.com/view/975166.htm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68-496 [4]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6:24-479 [5]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9-322 [6]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105 [7]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9-138 [9] 赵岩.音乐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 陕西教育,2002 [10]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6-428 [11]张艳.通过美育谈音乐教学 [A]. 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 2004 [12]张旭.音乐欣赏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3]詹森.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20-145 [14]严碧芳.陈鹤琴的幼儿美育思想述略及其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15]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作者: 方铮炀) 【内容摘要】音乐,它是人类生活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元素。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自身的音乐能力,增强人们对音乐美的欣赏力,而且更是人们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音乐审美感可以使人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主观能动地感知音乐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样,音乐教育也可以用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所以,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它能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等。 本文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着手,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重点分析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并就如何对幼儿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主要得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倾听音乐的兴趣,激发热爱音乐的兴趣。 (2)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最后,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出了的现实思考。一方面,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避免并杜绝急于求成,忽冷忽热;另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鲜活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需要的是关怀、尊重与爱。 【关键字】音乐 音乐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幼儿 发展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向学前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一种通过音乐学科本身的感染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来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的艺术教育途径。它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形象性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其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其鲜明的形象性,它是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来组成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 例如: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其歌曲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节奏、快速跳跃的音符构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具有鲜明特性的动物形象——聪明的喜羊羊、漂亮的美羊羊、大智若愚的懒羊羊、强壮的沸羊羊、善良的暖羊羊等。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其形式和方法的运用上,也体现了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 例如:欣赏歌曲《雪绒花》时,可以课前布置好教室,准备好道具——塑料泡沫花、吹风机、装饰小数、装饰小屋、白地毯等;随后把幼儿集中到布置好的音乐情境教室欣赏音乐,让幼儿们置身于“优雅的冬天世界”,坐在有小叔、小屋的白地毯上,播放歌曲的时候用吹风机吹散泡沫花,让幼儿感受雪绒花飘舞的美景。这种形式正表现出了形象性、和直观性。 正是这些特点调动了幼儿的审美感官,使他们领略到音乐的美妙,引导着幼儿从音乐的直观形象去展开自己内心世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培养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初步鉴赏和判别能力;对幼儿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情绪体验、个性特征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游戏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所赋予的音乐游 戏上。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也是一种音乐活动,它借用游戏的形式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 如歌曲《找朋友》、《丢手绢》、《排排坐》、《您好、再见》等,无论是在创造和表现方面,还是情节、角色方面或是音乐要素分辨能力方面,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的趣味活动中都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因此,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口吻对幼儿进行示范、提问、讲解,同时配以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表情、体态等、为幼儿展现出一种具有游戏性质的情境。 (三)综合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通常是把歌、舞、乐贯穿在一起。其实,幼儿们非常喜爱这种原始的综合音乐活动形式,当他们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不自主的感到高兴,而且是又唱又跳、手舞足蹈的。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灵活的、丰富多样的。其中,被普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语言讲解、练习、引导探索等。但是,在实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活动中,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创作、表演和欣赏上,因为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在过程上就是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通过创作、表演、欣赏的过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主动倾向性,并在这种过程里,去充分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么,针对幼儿而言,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它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象直接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 1、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身体发展 (1)有效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雨果①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要是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语言,一把是音符。”这说明音乐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我们经常讲:“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这一说法是符合大脑机能活动科学规律的。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主要掌握语言学习、概念构成、数字理解、分析性思维活动等,被称作“学术性左脑”;右半球与音乐、图形感知、距离判断、空间知觉、综合性思维活动等有关,被誉为“创造性右脑”。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就是左半球,这样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只有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能发挥大脑最大的潜能。 根据卡尔威特②的“潜能递减法则”,该法则认为:潜能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会呈递减状态。因此,幼儿时期是开发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处的学前阶段是人脑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在此时,大脑各部分所获得的积极活动的机会越多,脑的发育就越有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2)有利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动作表演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锻炼身体各相应部分的大小肌肉、骨骼、韧带等;能够节省体力消耗,使机体内部环境形成最佳状态;能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增加心脏、肺部等器官的耐受力。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认知发展 (1)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音乐认识活动首先就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
/
本文档为【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