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

2010-05-26 4页 pdf 11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2508

暂无简介

举报
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要使用数学方法并依靠 数学模型来进行“演绎”。结果经济学虽然逻辑结构更加精致, 但由于过分地将人们的 选择与交易问题加以抽象与简化, 全然忽视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 与那些以研究人的 本性为主的其他社会科学越来越疏远。本来, 在“边际革命”之前, 特别是在亚当· 斯密时代, 经济学并没有与其他社会科学有明显的分离, 这可以从斯密的著作中得到 证明。其实, 斯密是第一位系统地论述道德问题的经济学家, 早在 1759 年他写的《道 德情操论》中就表达了他对道德的本质和科学知识增...
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要使用数学方法并依靠 数学模型来进行“演绎”。结果经济学虽然逻辑结构更加精致, 但由于过分地将人们的 选择与交易问加以抽象与简化, 全然忽视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 与那些以研究人的 本性为主的其他社会科学越来越疏远。本来, 在“边际革命”之前, 特别是在亚当· 斯密时代, 经济学并没有与其他社会科学有明显的分离, 这可以从斯密的著作中得到 证明。其实, 斯密是第一位系统地论述道德问题的经济学家, 早在 1759 年他写的《道 德情操论》中就表达了他对道德的本质和科学知识增长的关心。 当今经济学家对道德和文化的高度重视与研究必将再次促成社会科学家之间的相 互沟通。早在 1962 年, 海根在《论社会变迁的理论: 经济增长是怎么开始的?》一书 中就表露过这么一种思想, 他认为, 人类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诸领域 里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它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行综 合以期形成一个关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完整理论。1988 年, 拉坦在其论文《文化禀赋 与经济发展: 我们能从人类学中学到什么?》中把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纳入了经济发展 和社会变迁的理论中, 做了一次很有价值的尝试。可以预料, 这种社会科学之间的综 合趋势必将大大推动正统经济学的发展。 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教授 程恩富   马歇尔认为,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 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现实 经济活动既属于经济学范畴, 又属于哲学范畴。在许多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 经济学 思维与哲学思维交融在一起。然而, 本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背离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传 统, 摒弃了对人的主体性及其全面发展的分析, 专门着力于对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 量分析, 使经济学成为“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 (科斯语)。不少经济学家认 为日趋数学化的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 包括斯密、马克思和哈耶克学说在内的经 济学不是正宗的经济学, 因而经济学的现代化就是数学化。西方新经济学的崛起, 是对经济学家“滥用数学”的反思, 它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但并未提供系 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在体系、观点和方法上要取得革命性的突 破, 只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现代西方哲学那里借鉴其方法论。 要像当年马克思那样, 一方面批判性地汲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另一方面批 判性地借鉴当时哲学界的前沿理论——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当然, 我们 现在所说的借鉴,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要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39· 关于经济哲学的笔谈 倘若能在中国经济学的革新上获得上述共识, 那么, 尽快建立和发展一门经济哲 学便是当务之急。在我看来, 经济哲学是一门用哲学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 的学科, 属于与经济学相交叉、相渗透的应用哲学。这种“经济的哲学”同“经济学 —哲学”和“经济观+ 经济方法论”有差异, 它不是一般地运用某些哲学观点去分析 经济问题, 或不分主次地同时运用经济学和哲学方法去研究经济问题, 而是全面系统 地运用哲学方法去揭示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规律和机制, 并创造出新的范畴和原理 来丰富和推进经济学和哲学理论。这需要经济学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 学的运用, 从一个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着手, 逐渐增大科学研究的哲学含量。下面, 对 若干经济问题及其理论进行简略的哲学审视, 以突显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认识意义。 (一) 关于产权制度。西方学者在论述产权问题时, 眼光停留在法权关系问题上, 而尽量不触及终极所有制层面。他们在“产权—市场—效率”之间寻找逻辑联系, 总 是明显地或暗含着对私有产权制度和市场魔力的赞颂。由于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论作指导, 他们只注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表层, 而没有深究在产权关系的背后还有什 么因素在操纵着社会经济动态长期的演进趋势。和西方产权理论不同, 马克思的产权 理论则显出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哲学意识。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 明产权的起源和本质, 将原始公有产权作为人类社会产权的最初形态, 并把产权看成 一个与生产力、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有关的历史性范畴。在他的产权制度变迁理论当 中也隐含着制度变迁费用的比较, 最终表现为是否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所强调的所有权在有效率的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现存所有权体系与新技术 的生产潜力之间紧张关系在发展的观点, 堪称是一项重大贡献”①。实际上, 马克思不 仅贡献出深刻的产权理论,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产权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 主义。从历史唯物论出发, 跳出资源私有制度给定的分析框架, 重新确定“产权—市 场—效率”的本质关联模型, 私产制度的局限性便会“浮出水面”。 分析私有产权制度必然涉及“异化”问题。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在其 T o H ave or T o B e 一书中认为, 人类原本是作为一种“类”的存在 (To Be) , 但后来则成 为“所有”(To H ave) 的主体来认识, 显然二者是存在矛盾的; “所有”是一种关系概 念, 私有制中的“所有”被界定为一组私人权利, 这是人类“异化”的开始。马克思 早在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 对私有制 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展开批判。他认为, 私有制使人们变得愚蠢和片面, 人的感 觉 (肉体和精神) , 都绝对地受私有财产这种“异化”的支配而贫困化, 变成一种追求 占有私有财产的感觉和欲望。这样, 人不再是一个全面的人, 对自己的生命本质全面 占有的人。只有私有财产制度的废除, 才意味着一切属于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49·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2 期 ① 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第 61 页。 马克思在对“异化”的批判中论述了私有产权制度的过渡性质: 私有产权阻碍了人向 自己的生命本质的全面复归, 因此是必然被取代的制度形态。这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 对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 对私有制度本质特征的哲学透视。此外, 依据马克思的逻辑 思路, 还可以推论: 如果承认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同时被博弈行为所决定, 并承认经 济权利上的阶级斗争对社会变迁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也就不再 是一种永恒的先验的安排。这些都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能企及的。 (二) 关于自私的“经济人”公理或假设。国内外不少经济学者偏好于只把自私的 “经济人”作为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实际上, 自私的“经济 人”公理或假设不过是工具理性、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经济学 用语。在这种假设下, 经济人在手段和目的之间作出理性的最大化计算, 而价值、信 仰、道德和情感则被排除在经济分析的框架之外。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 自私的经济 人公理或假设将丰富的人性概括为自利的精明算计等, 虽然在特定意义上有利于经济 学家进行逻辑分析, 但同时也使经济理论日益脱离现实经济生活, 并且缺少应有的人 文内涵, 所以, 即使是在经济学圈内也常常受到不同学派的指责。 利己主义是自私的经济人公理或假设所包含的一种哲学意蕴。亚当·斯密在《国 富论》中主张“自私人”, 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主张人性既不是完全利他, 也不是完 全利己, 利己心和利他心都是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不同侧面。某些当代经济学家认为人 是天生的自私、完全的自私, 将“自私人”绝对化和永恒化, 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 潭。马克思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 将利己主义看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是 人本身的发展在“物的依赖性”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马克思认 为,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人的自我实现表现为三种历史形式: 一是前资本主义社会, 由 于个人从属于集体, 人的自我实现表现为个人的自我牺牲; 二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条件下, 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人的自我实现表现为利己主义; 三是在共产主义 社会, 由于“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消除, 生产力高度发展, 个人的自我实 现表现为个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的分析表明, 人的本性是不 断变化的, 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决定了经济活动中人的本性和本质。可见, 自 私的经济人公理或假设并没有把人性的全部内涵概括进去, 也没有将人性看成是一个 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东西。它堵塞了科学分析社会经济系统演进规律的途径, 是必须扬 弃的一种理论。实际上, 经济活动中的人不仅具有利己性, 而且具有利他性。经济哲 学从有别于纯经济学分析的新视角出发, 更容易发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经 济人”行为的多面特性。 (三) 关于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效率和公平都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有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要选择一个能够促进生产的制度, 不管分配是否合理, 私产制是 惟一的选择。这就产生了一个经济高效率能否脱离合理分配或公平分配的问题。如果 ·59· 关于经济哲学的笔谈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深入到该领域进行探讨, 就会摆脱所谓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狭隘 眼界。应当看到: 经济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 它是指有关经济制度、权利、机会 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把经济公平视为一般的永恒的范畴, 否认在不同的经济 制度和历史发展阶段有特定的内涵, 是历史唯心论分析方法的思维表现。 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和社会来说, 最高效率 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 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 福利得到最 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 二者在一定 条件下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 总体上表现为交错互补的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收 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必然提高效率, 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 甚至出现负效应。人们接受高收入刺激而产生的效率有着生理的和社会的限制, 过大 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必定会损失社会总效率。有关公平和效率问题的一些极端观点, 如二者对立论或替代论等等, 容易误导各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造成一国甚至全 球的两极分化和低效率。 与西方保守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囿于市场等价交换的机会公平观点相比, 不少西 方哲学家的见解颇为深刻。美国的罗尔斯反对由休谟、边沁、亚当·斯密和穆勒等人 所传播的功利主义公平观和效率观, 独特地提出“正义即公平”, 主张自由权优先以及 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 德国的克斯洛夫斯基认为, 降低经济活动中道德界限的情况, 是一种违反经济上事实公平的越来越普遍的情况, 而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难以达到经 济的最佳效果。诸如此类的哲学分析, 均能激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作出这么一 个判断: 经济活动中的公平与效率, 是经济哲学大有可为的重要探究领域。 对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分析 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哲学系教授 张 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史, 都可以被看做是 经济个人主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今天, 谁都不会怀疑这一事实: 经济个人主义是 古典经济学传统乃至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轴心。随着 20 世纪市场层面的非 均衡、非对称、非理性现象的出现, 经济个人主义的信仰和方法受到了质疑。人们不 断追问: 每个关于经济现象的陈述能否都可以直接还原为关于个人经济行为的陈述; 经 济行为本质上能否归属于单纯的个人理性的计算; 在信息非对称的经济世界里, 个人 最大化目标能否完整的实现; 个人的经济自由度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在决定经济的各 种因素中有无非经济因素的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单靠经济学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这里 ·69·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2 期
/
本文档为【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