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2013-09-23 26页 pdf 864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9448

暂无简介

举报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3  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03CSH008)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 (西国重 04013 ) 和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 04JJDZH014 和 05JJD880067)资助成果。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 文化疏离感研究 3 杨  东  金  钊  黎  樱  张进辅  张庆林 提要 :在对国内外疏离感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本研究提出了文 化疏离感的定义和动态理论的假设 ,然后 ,本研究编制了文化疏离感的测量 量表 ,并对居住于汉族社区的近五百名维吾尔族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3  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03CSH008)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 (西国重 04013 ) 和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 04JJDZH014 和 05JJD880067)资助成果。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 文化疏离感研究 3 杨  东  金  钊  黎  樱  张进辅  张庆林 提要 :在对国内外疏离感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本研究提出了文 化疏离感的定义和动态理论的假设 ,然后 ,本研究编制了文化疏离感的测量 量 ,并对居住于汉族社区的近五百名维吾尔族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假设 ,构 建了文化疏离感的六个维度。研究还发现 :文化疏离感量表具有比较好的信 度和效度 ;“学习汉语时间”和“汉族朋友的数量”是导致文化疏离感差异的重 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  疏离感  文化疏离感  文化疏离感的动态 理论   “疏离感”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脱离) 和 “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 ,在英文 中是“Alienation”(疏远、转让、异化、精神错乱) (杨东、吴晓蓉 ,2002) 。 在中文中 ,“Alienation”也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被翻译为“疏离感”,不同的 领域 ,其翻译也不一致。在哲学上它被翻译成“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 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自己的活动分离出对立面的客体 ,这个客体逐渐跟 主体疏远 ,从而成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学 中 ,它被翻译成“疏离”,主要是指个人同他的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相离 异。而在社会心理学中 ,它更多地被翻译成“疏离感”,指社会成员由于 与社会各个方面的“疏离”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无力、疏远、冷漠感 ,强调 的是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它是指人 们在经济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 , “Alienation”一词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它经 781 常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 ,如种族偏见、精神疾病、阶 级意识、劳资冲突、人际淡漠、自我分离、政治上的冷漠以及极端主义等 (罗吉斯 ,1988) 。虽然“Alienation”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翻译不同 ,但其核 心的内涵基本相同 ,都是指主体与由主体产生出来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是疏远的、与主体相对立、相敌对和格格不入的 ,甚至是 被主体所控制的。在社会心理学家西曼 (Seeman ,1975) 看来 ,由于疏离 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 ,因此 ,我们所研究的疏离感主要就是指 社会疏离感。当然 ,除了关注疏离感产生的社会根源外 ,社会心理学家 更关注主体的内在主观感受。 一、相关研究综述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国外对疏离感进行了大量研究 ,成果也非 常丰富。这些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拓展和深化 ,一个是横向拓展 ,即对 疏离感的不同领域展开研究 ,由传统的社会疏离感的研究逐渐扩展到 多个领域 ,如政治疏离感、工作疏离感、教育疏离感、家庭疏离感、环境 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等 ;另外一个是纵向拓展 ,即针对某一领域的疏离 感进行纵向深入研究 ,由以前的现象分析、疏离感的维度构建与测评研 究向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等方面深化 ,该方向目前更注重微观分析和 实证的研究 ,例如 ,人格特征 (自尊、价值观等)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疏 离感对问题行为 (酗酒、犯罪行为等)的影响研究、社会环境 (家庭关系、 自然环境等)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等。 从横向方面来看 ,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 : (1) 工作疏离感的研究 ,即在组织和工作情境的背景下对疏离感进行研究。 目前对工作疏离感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组织结构 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 ,如 ,迈克尔斯等 (Michaels et al . ,1996) 认为 组织结构的化有利于减轻工作疏离感。第二 ,领导和管理方式对 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 ,如 ,萨罗斯等人 (Sarros et al . , 2002) 的研究表 明 :交互式的领导方式会产生较低的工作疏离感 ,而在汇报式的领导方 式下会产生较高的工作疏离感 ;另外 ,巴奈和瑞泽尔 (Banai & Reisel , 2007)对六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研究 ,考察了支持型领导和工作特征对工 作疏离感的影响关系 ,发现两者与工作疏离感相关 ;再如 ,巴奈、瑞泽尔 88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和普罗布斯特 (Banai et al . , 2004) 就匈牙利在经济转型时期管理控制 机制和个人控制机制对工作疏离感、组织忠诚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 究 ,并创建了管理控制和个人控制机制模型。第三 ,工作疏离感在不同 企业中的状况研究 ,如 ,巴奈和威斯伯格 (Banai & Weisberg , 2003) 就俄 国国有和私营企业中员工疏离感的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私营企 业中员工疏离感的水平高于国有企业员工。第四 ,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 ,如 ,有研究表明 ,同事间的信任度越高 ,个体 的工作疏离感就越低 ;工作能力下降和年老疾病对工作疏离感有显著 影响 (Camerino et al . ,2005) 。第五 ,工作疏离感对工作绩效、组织行为 的影响研究 ,如 ,有研究表明 ,工作疏离感会使人们在对待生活中的苦 难时更麻木 ,高工作疏离感增加了自杀的倾向 ,工作疏离感与抑郁有 关 ,高工作疏离感会降低人们在工作中的成就动机和劳动投入。而且 , 对工作疏离感进行测量可以作为工作职位调整的一个预测条件 (Hirschfield ,2002) 。(2) 政治疏离感的研究。如索斯韦尔 ( Southwell , 2003)通过调查发现 ,18 - 30 岁的人群不参加投票或投票给第三党竞选 者 ,表现出了政治疏离感 ,并认为这是一种反抗行为 ;尼克尔 (Nicol , 2007)对社会主导取向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和右翼独裁主义与疏 离感、控制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社会主导取向与疏离感、控 制感有显著相关 ,而右翼独裁主义与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3)教育疏 离感的研究。如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疏离感常与学生的负面行为表现联 系在一起 ,教育疏离感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负面行为 (Mau ,1992) 。近年 来 ,还有一些研究者对教育中的疏离感进行了探讨 ,如有人 (Brown et al . ,2003)对学生的疏离感与其对学校生活理解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还 有人 (Rovai & Wighting ,2005) 对大学远程教育中的疏离感和团体融入 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等等。 从纵向方面来看 ,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 : (1) 疏离感和犯罪 行为、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如一些研究者 (宫下一博、上地雄一 郎 ,1984)研究了疏离感和问题行为的相关后指出 ,青少年的疏离感增 高 ,其问题行为也有所增加 ;再如 ,桑基和休安 (Sankey & Huon ,1999) 对 疏离感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还有研究者研究了社会疏 离感和酗酒、吸食兴奋剂之间的关系 ,如托马斯和斯格尔 ( Thomas & Schare ,2000)对酗酒和社会疏离感的关系进行了跨文化的分析 ,研究发 现 :过度酗酒的被试比能控制自己的被试有更高的疏离感 ,巴拿马人比 98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美国人具有更高的疏离感 ,并且两者之间有较强的交互作用 ;另外 ,博 伊德和麦基 (Boyd &Mackey ,2000) 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过度 酗酒的妇女疏离感的发生情况。(2)疏离感和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的关 系研究。如德尼诺 (DeNiro ,1995)对有后遗精神分裂症的个体的疏离感 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 霍尔斯特尔 (Holster ,2000)描述了自己产后罹患精 神疾病而导致产生疏离感 ,然后再到康复的过程 ;欧德勒等人 ( Erdner et al . ,2005)也对长期罹患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疏离感情况进行了观察 与访谈。(3)疏离感与个体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如宫下一博和小林 利宣 (1985)引入了疏离感的“接受 —拒绝”(疏离感的接受与否) 这样的 维度 ,对疏离感和自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且指出 ,疏离感高而 且又能接受它的人比不能接受它的人可以达到更高的人格成长 ,例如 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同一性、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成长 ;宫下一 博和上地雄一郎 (1984) 还作了疏离感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认为疏离 感与重视物质价值观之间存在正相关 ,与重视对人关系的价值观之间 存在负相关 ,与重视环境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4)疏离感和 家庭关系的研究。如罗格瑞亚 (Laughrea ,2002) 开发了疏离家庭关系量 表 (Alienated Family Relationship Scale) ;有研究者 (宫下一博、上地雄一 郎 ,1984)从双亲的养育态度、家庭气氛等家庭环境 ,以及过去、未来的 自我观念这样的角度来研究疏离感 ,结果发现 ,疏离感高群者对家庭环 境和自我概念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认识和态度 ;伊藤裕子等 (1999) 也 作了已婚者疏离感对夫妻关系和社会活动影响的研究。另外 ,在疏离 感和家庭关系的研究方面 ,近两年关于双亲疏离感综合症 (parental alienation syndrome)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往往是指在 夫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背景下或已离异的情况下 ,孩子出现的一种心 理综合症 ,表现出对双亲中的一方持续的强烈的消极态度和拒绝接触 行为。实际上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前已有一些 ,如沃谢克 (Warshak , 2000)关于再婚与引发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研究等。目前 ,关于对这一 问题的研究 ,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面向 :第一 ,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对儿 童发展和成长的影响研究 ,如 ,约翰斯顿等人 (Johnston et al . , 2005) 的 研究表明 :与无疏离感的同伴相比 ,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儿童在临床上表 现出更多的情感和行为的问题 ,通过性格测验也发现了差异 ;贝克 (Baker ,2005 ,2006)探讨了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模式及其对儿童成年后 的七大方面影响。第二 ,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所产生问题的解决策略 09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进行的研究 ,研究者主要从家长、咨询者和治疗师以及法律工作者的角 度探讨了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问题所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待措施和 解决办法 ( Gardener , 2002 ;Johnston , 2003 ; Campbell , 2005 ; Ellis , 2005 ; Weigel &Donovan ,2006) 。第三 ,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与其他心理病症 的关系进行的研究 ,如加德勒 ( Gardener , 2004)指出了双亲疏离感综合 症与错误记忆综合症在患者年龄上的差异 ,等等。 在国内 ,早些时期 ,除了在各种辞典和百科全书中有一些对疏离感 的简单翻译和解释外 ,几乎没有人对之进行过系统和实证的研究。近 几年来 ,我们对国外疏离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 ,结合 我国的文化背景 ,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 ,并在横向上对疏离感进 行了拓展研究 ,在纵向上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总结起来 ,我们对 疏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一些方面 : (1)疏离感的理论及其相关的 测量研究。我们的研究 (杨东、吴晓蓉 ,1998 ;杨东等 ,2002 ; Yang & Wu , 2005)认为 :疏离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 ,如果从“抽象 —具体” 的角度来划分疏离感的层次 ,从与主体疏离的不同客体来划分疏离感 的维度 ,可以构建出一个二层次、多维度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有四个 维度 ,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第二 层次有十个维度 ,包括无意义感、不可控制感、无规范感、压迫拘束感、 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他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自然疏离感和生活 环境疏离感。针对疏离感的理论维度 ,我们还编制了各种有关疏离感 的测量量表 ,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了验证 ;另 外 ,蒋德风 (2005)还对工作疏离感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 测量量表。(2)人际疏离感的研究。在总体疏离感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 还对人际疏离感进行了研究 ,如田利华 (2003)的研究发现 ,人际疏离感 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 ,分别是 :人际不信任感、社会孤立感、不和谐感、 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和冷漠感 ,并认为“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 感”倾向于疏离感的第一层含义 ,即原始含义 ,是由于主体与客体的疏 远而直接产生的情感体验 ;而“人际不信任感”、“社会孤立感”、“不和谐 感”、“冷漠感”更倾向于疏离感的第二层含义 ,即疏离感原始意义的转 化和发展。(3)疏离感和人格特征、价值观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如杨东、张进辅 (2000)对疏离感和价值观的相关进行了研究 ,发现 :自 我分离感高群者更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 ,无能为力感高群者更 不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再如 ,桂利利 (2003) 等对中学生的疏 19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离感和价值观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发现 :疏离感和个人幸福取向、社 会发展取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 ,疏离感高群者与 疏离感低群者在个人幸福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另 外 ,岳威 (2005)对人格特征、价值观与疏离感的相关进行了研究 ,结果 发现 :疏离感与价值观和人格问题倾向存在着较大的相关 ,人格问题倾 向能够很好地对疏离感进行预测。他还发现 :疏离感高群者在“自然保 护取向”的价值观以及人格问题倾向上显著高于疏离感低群者。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最近几年国内还出现了一些对疏离感的实 证研究 ,特别是对大学生疏离感状况、其形成原因及其与自我认同关 系、学校疏离感等的研究 ,如倪凤琨、刘金平 (2007) 关于学校疏离感问 题的研究 ;孔祥娜 (2005)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 ;饶燕婷 等 (2004)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的研究 ;汤毅晖、黄 海等 (2004)对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 ,等等。 综观国内外有关疏离感的研究成果 ,除我们的一些早期研究外 ,目 前还没有其他人对“文化疏离感”进行过直接而系统的研究。实际上 , 我国面临着文化疏离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 ,特别是在民族文化方面 ,文 化认同的研究比较多 ,文化疏离感的研究却几乎还没有。随着我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的交通、通讯也日益发达 ,人们的流动性也越来越 大 ,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封闭性快速地被打破 ,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域、不 同亚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文化交融和多文化 并存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在文化交融和并存的过程中 ,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们既可能产生文化的融合 ,也可能产生文化的冲突 ;既可能产生文 化的适应和认同 ,也有可能产生文化的不适应和不认同。可以说 ,在 21 世纪的今天 ,许多人都置身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之中 ,特 别是在中国 ,除了不同的地域有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以及不同群体有不 同的亚文化以外 ,中国还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汉族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 主流文化 ,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 ,对于少数民族个体而言 ,面对强大的 主流文化 ,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可能适应良好 ,也可能适应不好 , 甚至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对自身的民族文化或 汉族文化的不认同和疏远 ,进而导致文化的疏离或异化 ,产生文化疏离 感。因此 ,文化疏离感是衡量多文化交融背景下的个体适应和认同的 重要指标 ,通过探究文化交融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疏离感 ,可以更好地避 免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个体的文化不适应和文化不认同的问题 ,有助 29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于解决个体在文化冲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前期对文化疏离感也进行过一些研究。首先 ,我们对文化疏 离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初步构建了文化疏离感的理论 ,编制了文化疏 离感的相关测量量表 ,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 (1) 文化疏 离感主要包括四个子维度 ,分别是 :“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不 和谐感”和“被控感”; (2)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 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 ,文化分离感和不 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 ; (3) 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 (文 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 在年龄和地区 ,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 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 (4) 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 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 ,而 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 (刘曦、杨东 ,2004 ,2005 ; Yang & Liu , 2004)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对文化疏离感进行了一些纵深研究 ,如通 过因素分析把彝族的文化疏离感分为“主流文化疏离感”、“本民族文化 疏离感”和“被控感”(朱晓庆 ,2007) 。另外 ,我们还对少数民族的文化 疏离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 (1) 文化疏离感与解 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这四种应对方式呈低度负相关 ,与幻想、合理 化这两种应对方式呈低度正相关 ; (2)文化孤立感在性别和汉族社区居 住时间上有显著差异 ,女生的文化孤立感高于男生 ,而汉族社区居住时 间短的学生的文化孤立感高于居住时间长的学生 (周利芳 ,2005) 。 总结我们前期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研究 ,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 (1)以前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理论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提出的 ,没有从动 态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也没有结合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的 发展阶段来对文化疏离感的理论进行研究 ,因此 ,在文化疏离感的理论 研究上还显得比较片面和不够深入。(2)以前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研究 , 主要是以在汉族社区居住的多个少数民族为调查对象 ,这必然存在一 个问题 ,即在问卷项目的编制和问题的提出中 ,凡涉及到文化载体内容 的地方只能泛指“文化”,而不能深入到某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 言文字这些具体的文化承载物中去。这种泛化的关于“文化”的问卷题 目 ,只能给被试一个抽象的概念 ,不能真正测查出被试对文化疏离感的 具体感觉。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 ,我们认为 :不论是对于个体还是族 群 ,疏离感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且 ,文化疏离感研究 一定要和具体的文化符号载体紧密结合。因此 ,本研究将选取具有比 39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较典型的文化特色、在汉族聚居社区生活的少数民族被试来进行研究 , 并结合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动态过程理论来构建文化疏离感的动态 理论 ,然后编制相关的测量量表 ,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文化疏离感的动 态理论 ,并对文化疏离感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新疆是维吾尔族聚居 的地方 ,维吾尔族又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聚居地域广阔、文化极具特 色的少数民族 ,维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往频繁 ,形成了长期杂居、 相互融合的状况。在长期与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维 吾尔族成员面临着文化是否适应的新课题。因此 ,把维吾尔族作为研 究对象 ,在文化疏离感的研究方面应该具有代表性。 二、理论设想和研究   根据我们前期对文化疏离感的研究 ,参照疏离感的前期定义 (杨 东、吴晓蓉 ,2002) ,本研究对文化疏离感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该定义是 : 个体在与母文化不同的他文化接触、融合和适应的过程中 ,对他文化产 生疏远、不和谐 ,乃至被控制、被异化等感觉 ,从而导致个体在主观上产 生的消极情感体验 ,如 ,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文化不和谐感和文化 非卷入感等。根据这一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 ,参照民族文化适应 和融合的阶段理论 ,我们提出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假设。 (一)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设想 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体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过程。文化适应是有 阶段性的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 ,提出了文化 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 ,分别是 : (1) 接触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个体对异 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异文化的许多方面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 ; (2)不统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个体体验到了来自异文化的压力 ,在异文 化的压力下 ,他们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 ,并且易于产生抑郁感 ; (3)否定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个体开始否定文化差异 ,并且不时地会产生 攻击的意愿 ,他们对异文化开始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 ; (4)内化阶段 : 个体开始承认文化差异 ,他们原先怀有的心理防御态度在这一阶段也 开始解除 ; (5)独立阶段 :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 ,能够体验丰富 充裕的感情生活 ,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 ,在这一阶段 ,个体不 49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但能担负起社会职责 ,日常生活也变得日渐顺利 (史慧颖 ,2007) 。根据 阿德勒文化适应阶段的理论 ,我们认为 ,与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相对 应 ,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化疏离感。根据对 应关系 ,我们分别把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设想为四个不同阶段 ,在四 个不同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疏离感类型 ,它们分别是 : 第一阶段 ,接触阶段 ,所产生的疏离感是文化差异感 ,主要指个体 接触到他文化时感觉到他文化与母文化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感可能体 现在外貌、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 ,是一种觉察到 两种文化有差别从而能确认自己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感觉。第二阶 段 ,不统一阶段 ,所产生的疏离感是文化非卷入感和文化不和谐感。文 化非卷入感是指漠然、与己无关 ,以及忽略与被忽略的感觉 ,个体会认 为其他文化的一些东西与自己无关 ,或者产生在其他文化中自己的文 化被忽略、自己不能卷入的感觉 ;文化不和谐感是指由于对他文化的生 活规范和习惯不能接收、不能适应 ,而产生的不赞同、不喜欢和不和谐 的感觉 ,包括价值观、审美观、道德等意识形态方面。第三阶段 ,否定阶 段 ,所产生的疏离感是文化分离感和文化孤立感 ,文化分离感是指出于 对本文化的感情而对他文化进行排斥的感觉 ;文化孤立感 (主要指人际 关系)是指与其他文化的个体交往时表现出困难和障碍 ,无法达到一种 较为亲密的关系的感觉 ,以及不能融入的感觉。第四阶段 ,内化阶段 , 所产生的疏离感是文化控制感 ,是指个体觉察到他文化的强大控制力 量而不自觉或被迫做出一些行为 ,是一种不得不接收和遵守他文化标 准和规范的被控制的感觉。 (二)文化疏离感研究中体现文化特征的载体 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体现文化特征的载体 ,这四个方面 分别是 :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人际关系。(1)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 , 它还具有民族心理认同的表征、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情感的依托等功 能。民族语言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 ,是民族内部和外部进行交往的 媒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状况既反映了该民族自身发展的水平 ,也 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发展程度 ,所以在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时候一定要 考察个体对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语言的态度。(2) 习俗是人们在共同 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风俗习惯的内容和特点 会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会影响到风俗习惯的改变 59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或吸收 ;与此同时 ,各个民族对于不同于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态度也 构成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习俗是民族心理素质内在共同性的反映 , 也是民族风貌的外在特征 ,可以说 ,习俗既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 具体象征 ,所以在研究民族文化的时候不能不研究习俗。(3)价值观是 文化的核心 ,是体现文化特征的关键所在。与民族文化关系最密切的 价值观是宗教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多层面的 ,其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层面便是思想信仰。对于许多民族来说 ,宗教的思想信仰不仅支 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也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家庭婚姻、 人际往来和生老病死紧密相连 ,所以 ,在研究民族文化的时候要与价值 观 ,特别是宗教价值观连在一起。(4)人际关系是民族融合过程中促进 民族之间进行语言交流、习俗适应以及价值认同的重要保障形式 ,同 时 ,不同民族间良好的语言交流、习俗适应和价值认同又能促进民族间 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括人际交往和人际相处 ,由于不同民族文化 所要求的人际交往和人际相处方式不一样 ,人际交往和人际相处的方 式也部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征 ,因此 ,人际关系可以作为体现民族文 化特征的载体之一。在人际关系上 ,本研究除了考察个体与其他民族 人际交往和相处中所持有的态度 ,还考察了少数民族个体所拥有的其 他民族朋友的数量。一般来说 ,异文化适应较好的个体能交往到更多 其他民族的朋友。当然 ,更深一层的人际关系是婚姻关系 ,对此我们也 有所考察。 (三)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了新疆喀什地区 3 所中学的 100 名维吾尔族教师为初测 被试 ;正式问卷测试则在新疆喀什地区的汉族社区 ,选取了与汉族一起 居住的维吾尔族 381 人为被试 ,其中有效问卷为 357 份。选取标准是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校学习期间就和汉族人在同一个社区居住 的维吾尔族。选取方式是在学校 (中小学) 、政府等事业单位进行整群 随机抽样 ,其中男性是 182 名 ,女性 175 名。 21 研究程序 (1)问卷初步编制阶段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量表的项目 ,并对一些当地居民进行了访 谈 ,结合新疆维吾尔族的实际情况形成了 52 个项目的初试问卷。为了 69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使问卷通俗易懂 ,我们随机选取了一些维吾尔族被试进行小样本施测 , 并对被试进行个别访谈 ,找出表述不清难以理解或有其他疑问的题项 , 然后进行修改或删除 ,最后形成 49 道初测试题。为增加问卷的可信 度 ,我们又在 49 题的基础上增加了 2 道测谎题 ,并把测谎题作为剔除 废卷的参考标准。 (2)问卷初步修订阶段 我们使用自编问卷 ,对中学的 100 名维吾尔族教师进行初测 ,由初 测结果进行初步的项目分析 ,删除因素负荷小、共同度低、项目和总分 相关比较低的项目 ,然后把剩下的项目作为正式测查问卷的项目。 (3)问卷正式测查阶段 根据上一阶段的结果 ,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订 ,并将问卷进行大样 本施测 ,然后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其他各种数据处理。 31 数据统计 本研究采用 SPSS121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和 Amos410 统计软件进 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我们把所得到的研究数据导入统计软件 ,并对数据进行如下方面 的一些分析和处理。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我们对第二阶段施测的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 , PC) ,抽取公共因素 ,求得初始负荷矩阵 ,再用斜交旋转法求出最终的 因素负荷矩阵 ,并根据以下结果对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进行考察 ,EFA 中 取样适当性 KMO 的指标为 01515 ,Bartiettpis 球形检验统计量为 3046123 , p = 01000 ,说明各变量重叠度不高 ,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因 素分析后 ,我们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的数目 :每一个因素所得到的特 征值必须是大于 1 的 ;因素解必须符合陡阶检验 (Screen Test) ;抽取出 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 3 %的总变异 ;每个因素至少包含 3 个以 上项目。另外 ,对于在两个因素上负荷均比较高的题项 ,则根据负荷最 大原则 ,并参照前面提出的理论构想来进行筛选 ,最后求出六因子的因 79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素负荷矩阵 ,结果见表 1。  表 1   文化疏离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 因素 1 因素 2 因素 3 因素 4 因素 5 因素 6 题项 负荷值 题项 负荷值 题项 负荷值 题项 负荷值 题项 负荷值 题项负荷值 5 1431 4 1565 12 1433 2 1393 18 1708 20 1613 6 1686 11 1659 16 1531 3 1511 23 1548 27 1539 8 1571 13 1904 17 1494 7 1536 28 1562 37 1835 10 1472 14 1805 20 1409 9 1539 32 1516 51 1522 24 1482 15 1544 29 1595 19 1509 42 1336 47 1412 16 1649 30 1951 39 1615 21 1683 31 1909 22 1736 35 1681 38 1460 40 1672 46 1745 44 1648 特征值 101445 41006 31092 11947 11467 11322 贡献率 181230 % 101828 % 81357 % 51261 % 31961 % 31573 %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6 个因素可以解释总方差的 501174 % ,结果比 较理想。第一个因素主要是个体与异文化接触中感到与本民族文化不 同的感觉 ,我们将其命名为“文化差异感”。第二个因素主要是个体与 异文化接触中感到不习惯、不适应 ,从而产生的疏离感 ,我们将其命名 为“文化不和谐感”。第三个因素主要是个体与异文化个体接触中感到 不能建立亲密关系而产生的疏离感 ,我们将其命名为“文化孤立感”。 第四个因素主要是个体与异文化接触中感到受到异文化的影响 ,对自 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出改变从而产生的疏离感 ,我们将其命名为“文化控 制感”。第五个因素主要是个体与异文化接触中感到难以接受 ,从而产 生的疏离感 ,我们将其命名为“文化分离感”。第六个因素主要是个体 与异文化接触中感到漠然、与己无关从而产生的疏离感 ,我们将其命名 为“文化非卷入感”。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1 问卷的信度 在有效问卷的处理上 ,本研究用两道测慌题来鉴别被试是否按自 891 社会学研究  2009. 3 己正确的意愿作答 ,并以被试是否在测谎题的作答上不一致作为剔除 废卷的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严格剔除无效问卷以后 ,进行统计的问 卷应该是可靠和有效的。另外 ,本研究还用两个主要指标来鉴定疏离 感问卷的信度 ,分别是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即克伦巴赫α系数) ,经 过统计分析后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以看出 ,问卷的各项信度指标都比较好 ,同质性信度系数 和分半信度系数都在 015 以上 ,题项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也是属于中 度偏高度相关 ,说明该问卷具有比较好的信度。  表 2   文化疏离感的各种信度系数 因素 题项与问卷的相关系数 α系数 分半信度 因子 1 1532 - 1844 19342 18747 因子 2 1543 - 1812 19223 18457 因子 3 1512 - 1793 18643 17682 因子 4 1494 - 1773 17345 16778 因子 5 1434 - 1743 16634 15467 因子 6 1397 - 1713 15365 15114 总问卷 1213 - 1803 19043 17454   21 问卷的效度 本研究的效度评估采用两个指标 :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 (1)问卷的内容效度 本问卷的项目来源于文献综述和对当地居民的访谈整理后的结 果 ,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 ,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反映当前新疆 维吾尔族文化疏离感的实际情况。在问卷形成过程中 ,我们还进行了 小样本的施测 ,又根据访谈以及请专家对问卷的题项进行多次审查、修 改 ,因此 ,问卷应该具有比较高的内容效度。 (2) 问卷的构想效度 前面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的理论构想比较吻 合 ,说明本问卷具有比较好的构想效度 ,为了进一步证明其结构 ,我们 还对探索性因素分析后所得到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进行了进一步的分 析 ,结果见表 3。 991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表 3   六因子之间以及与整体文化疏离感之间的相关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5 因子 6 总量表 因子 1 1576 1078 3 1516 3 1524 3 1543 3 1932 3 因子 2 - 1143 1123 1508 3 150933 187633 因子 3 - 1098 1478 3 1543 1786 3 因子 4 - 1033 3 1453 3 1654 3 因子 5 - 1024 188 3 因子 6 1702 3   注 : 3 p < 0105 ; 33 p < 0101.   从表 3 可以看出 ,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关相对比较低 ,而因素与总 体文化疏离感之间的相关不仅比较高 ,而且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因素 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和总问卷密切相关。而且 ,我们后面还专 门对问卷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 (见表 4) ,进一步验证了探索性因素 分析的理论结构 ,这些也说明了问卷具有比较好的构想效度。 (三)文化疏离感动态理论的验证 本研究拟用验证性因素分析 (CFA) 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抽取的因 素结构进行验证 ,以实施交叉证实 (cross2validation) ,即在一个样本中先 用 EFA 找出变量的因子结构 ,再在另一个样本中用 CFA 去验证和修 改。首先 ,我们假设了 4 个疏离感的理论模型。这 4 个假设的模型分 别为 : (1)采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获得的 7 个相关因子的因素结 构 (SLG7) ; (2)采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获得的 6 个相关因子的因 素结构 (SLG6) ; (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获得的 7 个 不相关因子的因素结构 (SLG7 不相关) ;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 正交旋转法获得的 6 个不相关因子的因素结构 (SLG6 不相关) 。对于 拟合度指数 ,比较广泛采用的指标是 RMR、χ2Πdf、GFI、AGFI、NNFI、CFI、 NFI。由于 NNFI和 CFI相对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 ,是比较好的模型比 较指标和验证指标 ,因此 ,拟合度比较好的模型应该具有 : (1)适当的解 答 (proper solution) ,包括迭代收敛 ,各估计参数值合理 ; (2)较小的χ2 值 和 RMR 值 ,如χ2Πdf ≤5、RMR ≤0110 ; (3) 较高的 GFI、AGFI、NNFI、CFI 值 ,如 GFI ≥0185、AGFI ≥0180 等。根据这些标准 ,我们对该研究所假 设的 4 个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经过修正后得出了模型拟合度指 002 社会学研究  2009. 3 数 ,结果见表 4。  表 4   文化疏离感的四个假设模型的 CFA 拟合度指数 RMR χ2ΠDF GFI AGFI NNFI CFI NFI SLG7 112 4169 163 155 171 178 168 SLG6 109 4123 176 177 170 181 179 SLG7 不相关 111 3156 181 182 186 190 186 SLG6 不相关 107 4151 192 186 194 192 189   综合分析并比较表 4 中的四个模型的拟合度指数 ,结果显示 :SLG6 不相关、SLG7 不相关是可以接受的模型 ,其中 SLG6 不相关的拟合度指 标相对较好。这也基本验证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形成的 6 因素的结构 模型 ,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模型的构想。 (四)维吾尔族文化疏离感的状况分析 11 维吾尔族文化疏离感的程度分析 为了考察被试在文化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情况 ,我们对文化疏离 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 ,其结果见表 5。因为每个维度 所包含项目的数目不同 ,因此 ,表 5 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 在各个维度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最高分 5 分 ,最低 1 分 ,中 点 3 分。  表 5   文化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因素 文化差异感 文化不 和谐感 文化孤 立感 文化分 离感 文化非 卷入感 文化控 制感 文化疏 离感 总体 M 3100 3103 3114 3104 3104 2178 2197 SD 165 160 164 150 175 158 136 男 M 2196 2193 3114 3103 3108 2177 2196 SD 163 157 163 144 173 158 135 女 M 2196 3112 3106 3101 3103 2174 2196 SD 169 165 165 156 176 160 139 由表 5 可以看出 ,超过 3 分且分数最高的是文化孤立感。其余由 高到低依次为文化分离感、文化非卷入感、文化不和谐感。 102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21 文化疏离感的方差分析 为了考察文化疏离感各个维度在年龄阶段、性别、学习汉语的时 间、汉族朋友的数量、汉语的掌握程度之间的差异性 ,我们对文化疏离 感各维度在年龄阶段、性别、学习汉语的时间、汉族朋友的数量、汉语的 掌握程度五个因素上的差异性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6 和表 7。  表 6   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学习汉语时间、汉族朋友数量、 汉语掌握程度在文化疏离感各维度上的方差分析 因素 年龄 性别 学习汉语时间 汉族朋友数量 汉语掌握情况 文化差异感 113 103 2113 1130 160 文化不和谐感 161 8159 3 119633 4127 3 186 文化孤立感 141 1170 110 177 1148 文化分离感 1175 112 1165 189 1140 文化非卷入感 143 132 2194 3 1184 1148 文化控制感 1153 122 119 3155 3 116 文化疏离感 1115 106 4109 3 4126 3 171   注 : 3 p < 0105 ; 33 p < 01011  表 7   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学习汉语时间、汉族朋友数量、汉语掌 握程度在文化疏离感各维度上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 因素 性别×时间 性别× 数量 年龄×性 别×时间 年龄×性 别×数量 年龄×性 别×程度 性别×时 间×数量 性别×时 间×程度 时间×数 量×程度 文化差异感 2190 3 1134 144 1160 412733 1163 182 1131 文化不和谐感 117 2108 150 1159 1145 1129 152 195 文化孤立感 197 152 1158 1102 1112 194 152 1116 文化分离感 119 1100 174 1131 2106 192 1110 1110 文化非卷入感 161 1100 187 175 1196 1135 1111 164 文化控制感 146 4130 3 184 193 1136 1107 181 1143 文化疏离感 192 2117 143 1145 2190 3 1119 175 193   综合分析后发现 ,各种疏离感在年龄以及掌握汉语的程度上主效 应均没有显著差异。文化疏离感在学习汉语时间和汉族朋友数量这两 个主效应上都有显著差异。其中 ,文化不和谐感在性别、学习汉语时 202 社会学研究  2009. 3 间、汉族朋友数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表 7 可以发现 ,各疏离感在年龄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均 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和汉语掌握程度的二阶交互作用上也没有显著 差异。而文化差异感在性别和学习汉语时间以及年龄、性别和汉族朋 友数量的交互作用上有显著差异 ;文化控制感在性别和汉族朋友的数 量的交互作用上有显著差异。 四、讨  论 (一)文化疏离感的理论 关于疏离感的理论 ,国外的研究提出了“两因素”、“三因素”、“五因 素”和“七因素”的理论 ,其中 ,两因素论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认为 , 疏离感是一个包含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的复杂概念 ,包含社会分离 (social estrangement)和个性的丧失 (depersonalization ) ,并且 ,马克思早期 的观点把个性丧失具体看作是工人主观上的无力感 (powerlessness) 和 自我分离感的体现。另外 ,疏离感还可以分为人格疏离和社会疏离两 个因素 (罗宾逊等主编 ,1997) 。三因素论的代表是日本的宫下一博和 小林利宣 (1981) ,他们通过因素分析构建了疏离感的三个维度 :对人的 疏离感、社会疏离感、自我疏离感。五因素论的代表是社会心理学家西 曼 (Seeman ,1966) ,他构建了疏离感的五个维度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五 个维度分别是 :劳动疏离感 (在劳动中丧失了目的) 、无力感 (不能影响 社会的感情) 、社会孤立感 (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不能保持频繁接触 的感情) 、价值疏隔感 (有意义的价值和共同目标的丧失感) 、自己疏外 感 (丧失了明确统一的感觉) 。不管疏离感有“几因素论”,目前许多研 究一致 (罗宾逊等主编 ,1997) 认为 ,疏离感所包括的经典维度是 :个人 驾驭感 (与无力感相对) 、社交孤立和孤寂感 (与社区大家庭感相对) 、工 作中的内在投入感 (与外在的、自我分离的活动相对) 、相互同意遵守的 秩序 (与无规范感和不信任感相对) 、无意义感 (meaninglessness) (即模 糊性和不可预测性 ,与合情合理性相对) 、共有的价值观 (与文化分离感 相对)和概括化的疏离感 (generalized alienation) 。我们 (杨东、吉源洪 , 2005)也提出了“九因素论”。这些理论维度中与文化疏离感比较接近 的是文化分离感维度。文化分离感 (culture estrangement) 是指个人对主 302 论 文 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要的社会文化价值的排斥感。国外研究文化分离感的高峰是在 20 世 纪 60 年代 ,主要原因是当时由于学生运动的刺激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 化进行反抗及反省。后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国外对文化分离感的研究 逐渐减少 ,目前在国外很少看到相关的研究 ,国内对文化疏离感的研究 几乎没有。因此 ,我们现在提出的文化疏离感的理论 ,是在国外文化分 离感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也是在我们前期关于文化疏离感研究 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而且 ,本研究 不仅是理论上的假设 ,我们还通过实证的方法 ,即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了“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的理论假设 ,这说 明我们的理论假设是可靠的。 另外 ,从表 1 可以看出 ,本研究构建了“文化差异感”、“文化不和谐 感”、“文化孤立感”、“文化控制感”、“文化分离感”和“文化非卷入感” 六个文化疏离感的子维度。虽然这些子维度都比较新 ,但和疏离感的 经典维度有很多在本质上还是比较一致的 ,只是疏离的对象不同。例 如 ,其中的文化孤立感和疏离感的经典维度“社会孤立感”在本质上一 致 ,只不过社会孤立感偏向于“和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而“文 化孤立感”偏向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再如 ,文化分离感就直接和疏 离感经典维度中的文化疏离感相对。这说明本研究虽然在理论上有比 较细化的新维度 ,但实质上这些理论维度还是和以前疏离感的经典维 度紧密相关 ,甚至是一些经典维度的直接体现。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 说明了我们研究文化疏离感的有效性。 (二)文化疏离感的量表和测量 在国外的研究中 , 除构建了疏离感的经典维度外 , 研究者 (Abdallah ,1997 ;Daugherty &Linton ,2000)还针对各个维度编制了大量的 测量量表 ,例如科恩和斯科勒 ( Kohn & Schooler , 1983) 所编制的无力感 量表 ,佩林等 ( Pearlin et al1 , 1981) 所编制的驾驭感量表 ,等等。当然 , 以前也有一些研究专门编制了和文化分离有关的测量量表 ,如社会分 离感的测量就是其中之一 ,其最早的是勒特尔 (Nettle ,1957) 的量表 ,该 量表所关注的问题是对美国文化的分离 ,主要从对大众文化、家庭、宗 教和政治所持的态度中来反映。除该量表外 ,还有科恩和斯科勒 ( Kohn & Schooler ,1983)编制的文化分离感分量表 ,该分量表主要是测量一个 人是否认为他的观点和信念与他所属的群体中其他人的观点有所不 402 社会学研究  2009. 3 同。但是 ,从文化分离感的测量量表可以看出 ,文化分离感的量表不能 用来测查文化疏离感 ,为此 ,我们的研究针对文化疏离感的六个子维度 编制了相关的测量量表 ,而且 ,我们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严格的 检验。通过表 2 和表 3 可以看出 ,文化疏离感量表具有好的信度和效 度 ,可以作为文化疏离感的测量工具。其中 ,在信度方面 ,内部一致性 系数和分半信度的系数都较高 ,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在效度方 面 ,各因子之间呈中等相关 ,各因子基本与总问卷成高相关 ,各题项与 总问卷也有较高相关 ,基本能说明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比较好的 效度。还有 ,从我们的问卷的构想效度来说 ,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文 化疏离感的理论假设和实际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这个问卷还是 具有比较好的构想效度的。当然 ,从表 3 中也可以看出 ,因子 5 和因子 6 与问卷相关较低 ,这说明文化分离感和文化控制感的题项还有进一 步改进的空间。 (三)维吾尔族文化疏离感的状况分析 在本研究中 ,我们编制的问卷采用的是李克特 5 点量表 ,因此 ,3 分是中间值 ,3 分以上的可以认为有一定的文化疏离感。从表 5 的统 计结果来看 ,超过 3 分的是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文化非卷入感和 文化不和谐感这四个维度。结合在不同的文化融合阶段中存在着不同 的文化疏离感维度的研究假设可以认为 :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文 化非卷入感和文化不和谐感都存在于文化适应中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说明该阶段属于文化融合过程中冲突比较大 ,也是比较动荡的时期。 进一步从性别的角度来分析 ,发现男性比女性在前面三个维度上的平 均分都略高 ,这有可能跟男性和女性所充当的社会角色、所承当的社会 期望等不一致有关 ,男性所承当的社会期望、社会压力可能更高 ,因此 , 对文化融合中的适应问题要求就更高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第二和第三 阶段上面临的压力更大 ,从而导致了更高的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和 文化非卷入感。另外 ,在文化不和谐感上也存在男性和女性的差异 ,并 且是女性大于男性 ,而且 ,结合表 6 的方差分析结果来看 ,其差异达到 了显著水平 (p < 0105) 。由前面对文化疏离感各个维度的定义我们可 以看出 ,文化不和谐感和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以及文化非卷入感有 一个最大的不同 ,即文化不和谐感更多的是观念上的“不赞同、不喜欢、 不和
/
本文档为【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