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2013-03-26 4页 pdf 182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0737

暂无简介

举报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胡明秀 (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湖北武汉 430023) 摘要 根据农业废弃物的特点与现状及其资源化的实质 ,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多途径的利用方法和我国现阶段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2004) 04 - 0757 - 03 Approaches to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胡明秀 (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化学系 ,湖北武汉 430023) 摘要 根据农业废弃物的特点与现状及其资源化的实质 ,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多途径的利用方法和我国现阶段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2004) 04 - 0757 - 03 Approaches to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s Hu Mingxiu  (Biology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s as well as the essenc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 the approaches to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s were represented and some problems how the wastes were treated effectively and rationally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st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 Problems   根据资源废弃化理论 ,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的同时 ,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是农业 生产和再生产链环中资源投入与产出在物质和能量上的 差额 ,是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量流失份额。近 年来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农业 废弃物总量和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 的改善 ,对可用作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越 来越低 ,因而导致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多。另外 ,农业资源 被严重破坏和浪费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农业废弃物中 仅 1/ 5 左右被利用。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只注重粮、肉、蛋、 奶等产品的利用 ,对大量的副产品弃之不顾。据报道 ,我 国每年种植业有 10 亿 t 左右的废弃物 (秸秆、蒿草、壳蔓) 未能很好地利用 ;养殖业畜禽粪便 300 万 t 左右 ;林业 (锯 末、刨花) 160 万 t 左右。这些废弃物既是宝贵资源 ,又是 严重污染源。如大量的秸秆被简单地烧掉 ,严重污染大 气环境 ;畜禽粪便等有机废液不经妥善处理直接排入水 体 ,造成严重的地下水体和地表水系的污染等等。如果 这一状况进一步恶化 ,必然会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另 一方面 ,农村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对商品能源的需求也会 日益增长。因此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 ,将其 加工转化 ,制成再生能源及其系列产品 ,对合理利用农业 生产与生活资源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虽然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是客观存在的 ,但资源化利 用是可行的。因此 ,解决农业废弃物的根本途径在于资 源化。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废弃物 ,不仅可以保护农 业环境 ,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胡明秀 (1965 - ) ,女 ,湖北省天门市人 ,讲师 ,从事农业环境 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04206207 1  农业废弃物特点及其资源化利用的实质   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农业废弃物本身就是某 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 ,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农业资源 ,是农 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非产品产出。 由于农业产品的品种和产地的不同 ,农业废弃物的 理化性质虽存在着很大差异 ,但也有其共同特点 : ①在元 素组成上 , 除 C、O、H 三元素的含量高达 65 %~90 %外 , 还含有丰富的 N、P、K、Ca、Mg、S 等多种元素。②从化学组 成上通常又可分为 2 大类 ,一类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及 其混合物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 果胶和木质素等 ;另一类是天然小分子化合物 ,如生物 碱、氨基酸、单糖、抗生素、脂肪、脂肪酿、激素、黄酮素、酮 类、甾体化合物、萜烯类和各种碳氢化合物[1 ] 。尽管天然 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 ,但大多具有生理活 性 ,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③在物理技术性质上 ,普 遍具有表面密度小、韧性大、抗拉、抗弯、抗冲击能力强的 特点。植物类废弃物干燥后对热、电的绝缘性和对声音 的吸收能力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可燃性 ,并能产生一定的 热量 ,热值一般为 12~16 MJ/ kg[2 ] ,虽较煤低 ,但因含硫量 极少 ,燃烧清洁 ,灰分用途广泛。 另外农业废弃物按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 4 种类型 : ①第 1 性生产废弃物 ,主要是指农田和果园残留物 ,如作 物的秸秆或果树的枝条、杂草、落叶、果实外壳等 ; ②第 2 性生产废弃物 ,主要是指畜禽粪便和栏圈垫物等 ; ③第 3 性生产废弃物 ,主要指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剩余物 ; ④第 4 性生产废弃物 ,主要指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 ,包括人粪尿 及生活垃圾。 由上述农业废弃物的来源可知 ,其种类在不同的地 域可能多种多样 ,但实现资源化的本质是相同的。经综 合 ,可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大概有 3 大类。①农作物秸秆 类。农业秸秆是农业废弃物中最主要的部分 ,它是自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4) :757 - 759 ,767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赐于人类宝贵的生物资源 ,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纤维 素、半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各 种营养成分 ,可广泛应用于饲料、燃料、肥料、造纸、轻工 食品、养殖、建材、编织等各个领域。据报道 ,我国各类主 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 7 亿 t 左右 ,其植物能大约占农作 物总量的 50 %~75 % ,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但目前我国 的利用率较低 ,仅为 33 %左右[3 ] 。②蔬菜及瓜果等农副 产品加工类。为丰富我国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我国在大 中小城市周围相继建立了一批菜篮子工程 ,但也带来了 大量的剩余物。蔬菜食品类的营养成分很丰富 (占总重 量 %) :总水分 71. 8 %~85. 0 % ,干物质 15. 0 %~28. 2 % , 其中蛋白质 1. 7 %~4. 4 % ,油脂 0. 4 %~1. 6 % ,无氮提取 物 11. 4 %~ 15. 5 % , 舷宋素 1 %~ 3 % , 灰分 1. 8 %~ 2. 4 % ;另外 ,每千克废弃物中还有 2. 5 g 钙、1. 5 g 磷、15~ 22 g 可消化蛋白[4 ] 。除此以外 ,还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农副 产品加工下脚料。如水产品中淡水鱼的加工 ,淡水鱼一 般头大、内脏多 ,采肉量仅为鱼体重量的 30 % ,鱼头、内 脏、鱼鳞、鱼刺、鱼皮、鱼绪等下脚料被白白丢弃 ;农产品 中大豆的加工 ,可产生大量的豆渣。这些下脚料除少部 分用作肥料和饲料外 ,大部分都被丢弃 ,既浪费了资源又 污染了环境。③人畜粪便类。据初步统计 ,目前我国每 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就超过了 17 亿 t [5 ] , 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 ,实际排放量远远超过此数 字。如此多的畜禽粪便 ,不仅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的环境 , 而且导致了水体的污染。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进一 步增加 ,农业废弃物正以年均 5 %~10 %的速度递增。 具有前述共性的这些大量的农业废弃物是一种特殊 形态的可再生资源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根据其理化 特性 ,通过一定的手段 ,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 , 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一特殊需求。如利用废弃物中的生物 质能将其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利用其营养成分制作肥料 和饲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制品 ;利用其物理技术特性 ,生 产质轻、绝热、吸声的功能材料 ;利用其化学特性 ,提取有 机和无机化合物 ,生产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等。不仅如 此 ,运用农业生态工程并通过一整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技术 ,可以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相关的其他行业联成 一个有机整体 ,从农业系统学的角度来研究农业废弃物 的处理与利用问题 ,这样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变废 为宝 ,节约自然资源 ,解决饲料、肥源、能源问题 ,增加农 副产品的价值 ,而且可减轻环境处理负荷 ,全面消除废弃 物的直接污染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还强化了生态 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 ,以较低的物能消耗 ,取得最佳的生 态、经济、社会效益 ,为农业持续发展和实现生态与经济 良性循环发挥巨大作用。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 农业废弃物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如能加以分类、收 集、处理再利用 ,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 . 1  获取能量  由于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 然气的第 4 大能源 ,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占 14 % ,而农 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的一个部分 ,在利用其能量方面 ,可 采用如下途径 : 2 . 1 . 1  农业废弃物制沼气。据研究表明 ,农作物秸秆、蔬 菜瓜果的废弃物和畜禽粪便都是制沼气最好的原料。据 测算 ,每千克秸秆可制气 2. 2 m3 ,每吨秸秆可替代 0. 7 t 煤 炭 ,每利用 1 万 t 秸秆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140 t ,减少 烟尘排放量 100 t。按 1 家 4 口人每天用气量 5~6 m3 、价 格 0. 1~0. 2 元/ m3 计算 ,每户每月仅需 18~36 元[6 ] 。 2 . 1 . 2  农业废弃物气化。利用生物质热能气化原理 ,由 气化反应器将可燃烧物质经过干燥热解气化和还原等过 程 ,变成可燃气体 ,最终输送到各个用户。固体废弃物经 气化可产生高效清洁方便的可燃气 ,为农村供气、供热、 供电。 2 . 1 . 3  农业废弃物液化。将能量密度较低的废弃物转化 成密度高、品位高的液体燃料是合理利用生物质能的有 效途径 ,也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由生物 质制成的液体燃料叫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 酒精、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油。 2 . 1 . 4  农业废弃物固化。将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有 机废弃物 ,用机械加压、加热等原理 ,将原来松散、无定 型、低发热量的生物质原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 高 (1. 1~1. 4 t/ m3) 的固体成型燃料 (热值 14~20 MJ/ kg) , 其功效相当于中质煤 ,但没有煤所固有的含硫量大、灰分 高、污染环境等缺点。从成型工艺上可分为常温压缩成 型、热压成型和碳化成型 3 类。 2 . 2  制作肥料 2 . 2 . 1  堆肥。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温度、湿度、pH 值条件 下 ,使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有机废物发生生物化学降 解 ,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 ,可作肥料和改良土 壤 ,这种方法称为培肥化。根据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 O2 的不同 ,培肥化可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 前者是在通气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活动使有机物得到降 解 ,因好氧堆肥化温度在 50~60 ℃,极限可达 80~90 ℃, 故亦称为高温堆肥 ;后者是利用微生物发酵造肥 ,所需时 间较长。 2 . 2 . 2  液体肥料。农业废弃物 (废渣、杂草、废菜叶、瓜果 皮等) 做成堆肥后 ,其液体汁液经安全处理后可制成液体 肥料。 2 . 2 . 3  有机生物肥。堆肥处理后 ,沼气池中的固体残渣 经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 2 . 2 . 4  有机复合肥。将高温堆肥产品经杀灭病原菌、虫 卵和杂草种子等无害化处理和稳定化处理后 ,配以一定 比例的无机氮、磷、钾复混造粒 ,加入功能微生物而形成 的一种融有机、无机肥及功能微生物于一体的“三合一” 肥料。颗粒化的复合肥因为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不仅可 857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年 以增加土壤肥效与土壤中的负电荷 ,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 还具有速效成分快而不猛、减少养分淋失、施用方便、便 于运输等特点而得以迅速发展。山东农业大学和淄博市 农科所共同研制将秸秆经热喷膨化后再配以氮磷钾及微 量元素制成复合肥 ,其肥效比单纯施用等量化肥增产 20 %~30 % ,成本降低 30 %以上。 2 . 3  生产饲料  农业废弃物除可直接还田和饲养大量 牲畜外 ,还可以制成多种富含营养成分的有机饲料。 2 . 3 . 1  氨化饲料。利用碱尿素等含氨物质经过与秸秆混 合发生变化 ,使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细胞壁膨胀疏 松 ,便于牲畜消化吸收。据报道 ,氨化后的秸秆有机物消 化率可提高 8 %~12 % ,采食率提高 20 % ,含氮量提高 8 % ~10 % ,粗蛋白含量提高 1~2 倍[7 ] 。 2 . 3 . 2  青储饲料。能有效保持作物茎杆的青绿状态 ,提 高适口性。茎杆青贮后可增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胡萝 卜素等营养成分 ,用其饲喂奶牛产奶量可增加 10 %~ 20 %。无毒的农业废弃物都可青储。 2 . 3 . 3  生化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培养基、酵母真菌、氨 基酸、酶制剂等生物和矿物质使作物饲料转化成蛋白饲 料 ,比普通饲料营养价值更高。如秸秆通过制作剂的作 用 ,转化为富含低分子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大量菌 体蛋白和部分维生素的高效生化蛋白饲料。秸秆粗纤维 含量由 26 %~32 %下降到 15 %以下 ,粗蛋白含量由 3 %~ 6 %提高到 14 %~20 % ,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及其他消 化酶等活性因子。该饲料营养丰富 ,畜禽喜食 ,吸收率 高 ,无副作用 , 比传统养猪法降低饲养成本 50 % ~ 60 %[8 ] 。 2 . 3 . 4  醣化饲料。人工造就近似于牛前胃的生理环境 , 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使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等成分转化为糖类 ,增加粗蛋白 7 %~13 %、18 种氨基酸 4 %~8 %及各种维生素 ,从而使低能的废弃物转化为高 能的廉价的“细菌饲料”。 2 . 3 . 5  碱化饲料。在一定浓度的碱液 (通常占干物质的 3 %~5 %) 的作用下 ,打破秸秆粗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之间的醚键或酯键 ,并溶去大部分木质素和矽 酸盐 ,撕断维生素与木质素的复合物 ,从而提高粗饲料的 营养价值 ,使不消化的木质素变为易消化的羟基木质素 , 利于动物吸收。 2 . 3 . 6  动物粪便可通过再处理作饲料。如鸟粪的有效能 为 7 524 kJ/ kg ,含粗蛋白质 27 %左右 ,无氮浸出物 20 %以 上 ,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微量元素 ,通过干燥、氨化、发 酵等方法处理后可作为禽兽饲料。1 t 干鸡粪可替代 0. 35 t 饲料粮。 2 . 4  生产工业及医药原料 2 . 4 . 1  有机产品。生产木糖、木糖醇、淀粉 ,制乙醇、糠 醛 ,提取烟碱及中药原料。 2 . 4 . 2  轻型建材。可制作编织物和装饰品及其他。如麦 秸可编成凉席凉帽 ;高粱秆可制成门帘和窗帘 ;玉米棒皮 可做成汽车坐垫、靠背及床垫 ;稻草和其他秸秆可广泛用 于造纸、人造板、复合墙板等[9 ] 。 2 . 4 . 3  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方便碗 和方便盒有易分解、易腐烂的优点 ,不仅减少了白色污 染 ,还减少了木料的消耗 ,利于保护环境。 2 . 4 . 4  食品防腐剂和空气清新剂。如竹叶可制防腐剂 , 有些水果残渣可制成空气清新剂。 2 . 4 . 5  培养基。如橡胶废水可作培养基 ,作物废弃物可 作实用菌培养基。 2 . 4 . 6  药物。如芹菜和黄瓜根可制成中药 ,薯秧根可作 饲料、制糖稀或酿酒。副食品如果皮可制饴糖、酒精或氨 基酸 ,过熟的水果可制成果酱、甜点心、冰淇淋、饮料和果 味面包等。 2 . 4 . 7  生产食用菌。平均 1 kg 食用菌 (平菇、香菇、金针 菇等) 可消耗秸秆 1 kg 左右 ,菌渣还可还田作有机肥料。 2 . 4 . 8  制作生物滤床滤料。国内可制作滤料的废弃物有 果菜、酒糟、锯木屑、蔗渣、稻谷、玉米穗、米糠、豆粕、杂草 等。若能筛选出适合作生物滤床滤料的素材 ,不但可解 决生物滤床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难 ,而且本身也是理想 的资源化行为。 2 . 4 . 9  其他。农业废弃物还可用来制造生物润滑油、生 物柴油、生物塑料、生物洗涤剂、汽车构件和特殊纸类等。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废弃物以其供应充足、廉价而被人们认为是精 细化工产品与燃料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其综合利 用涉及面十分广泛 ,既可扩大原料的来源 ,提高天然资源 的附加值 ,又可进行环境保护 ,防治病虫害 ,一举多得。 但农业废弃物在利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 3 . 1  资源化利用政策不完善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现有的国家与地方政 策法规仅从环境保护角度强调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 除对极少部分废弃物有要求外 ,大多数农业废弃物资源 综合利用工作没有具体的法规所依。另外 ,现有的综合 利用政策只有积极鼓励利用的手段 ,如减免某种税项 ,没 有建立强制性 ,对本应综合利用的而不利用的没有 处罚措施。 3 .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全民意识没有完全树立  由于历史原因 ,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与 国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 天 ,突破传统的资源、废弃物的概念 ,首要的工作就是强 调人们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农 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经济、环境与社会价值 ,认识到开展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使农 业废弃物可作为再生能源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才可能真 正建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的里程碑。 (下转第 767 页) 95732 卷 4 期             胡明秀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多了许多高温处理程序(图 3) 。 4  生茶饮料的市场开发策略 4 . 1  产品风味 应充分体现生茶汤色嫩绿、滋味清纯、 图 2  茶树鲜叶速溶茶工艺流程 图 3  PET瓶装绿茶茶汤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有淡淡清香气息这些风格特征 ,故应选择风味良好的生 茶为主要原料。为了稳定品质和保证供给 ,可适当选择 拼配一些在产品风味上与生茶接近的蒸青绿茶。 4 . 2  产品形态  应以生茶茶汤饮料为主导方向。在市 场开发初期 ,可以考虑低糖、无糖 2 种产品同时推出以强 化产品概念和快速渗透市场。 4 . 3  包装形态 除了选择当前比较流行的 PET 瓶装、听 装、利乐包装 ,也可考虑推出玻璃瓶装。若选择当前最流 行的 PET瓶装时 , 可以考虑不加任何色母的透明包装以 改变目前绿瓶装绿茶现象。 4 . 4  市场推广  除了可用现有渠道营销外 ,还可以设想 引入啤酒业、果汁业的概念 ,以新鲜的无菌大袋、桶装生 茶产品形式扩大市场销售领域 ,从而提高茶饮料的消费 层次和市场价值。 5  产品质量标准 速溶生茶是以茶树鲜叶为主要原料 ,通过取汁、过滤、浓 缩、干燥等工艺过程 ,加工成一种易溶于水而无茶渣的颗粒 状、粉状或小片的新型饮料。其产品质量标准为 : 5 . 1  感观指标  外观 :粉末或颗粒、无结块 ;外形色泽 : 呈淡绿微黄至浅黄色 ;香气 :清新纯正 ,有青草香 ;滋味 : 浓醇鲜爽 ;澄清度 :澄清明亮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5 . 2  理化指标 水分≤6 % ;灰分≤20 % ;容重 ≥20 g/ 100 ml ;溶解性 :溶解于 10 ℃以上的水 ;茶多酚 ≥30 % ;咖啡碱 ≥5 %。 5 . 3  卫生指标 铅 (以 Pb 计) ≤2 mg/ kg ;铜 (以 Cu 计) ≤ 60 mg/ kg ;菌落总数≤3 000 Cfu/ g ;大肠菌群 ≤30 MPN/ 100 g ;致病菌 :不得检出 ;霉菌及酵母菌≤50 Cfu/ g。 6  小结 (1) 生茶饮料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 ,其生产 品控相对容易 ,加工成本低 ,风味成分损失和破坏少 ,因 而在实际加工应用中前景广阔。 (2) 生茶饮料作为一种新产品 ,应在包装风格、营销 理念、产品风味、产品形态、营销渠道上有所突破 ,扩大产 品销售领域 ,从而使产品标准化、市场多元化。 (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金琼琼) (上接第 759 页) 3.3  安全性 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 物质和重金属的处理方法 ,保证资源化利用安全、可靠。 3 . 4  季节与气候  农业废弃物与农作物一样具有季节 性 ,稳定性较差 ,若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储存的废弃物易 变质 ,另外受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而目前 ,在 开发利用废弃物时 ,未全面考虑季节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3 . 5  开发费用  农业废弃物处理对现阶段农民来说 ,一 次性投资成本较高 ,需在政府扶持的条件下 ,多方筹集资 金 ,单靠农民是不可行的。 3 . 6  技术保障  要优化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减少成 本 ,使之能广泛应用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科研队伍 , 研究废弃物优化处理技术 ,如沼气开发的深层次技术、秸 秆编织技术、废弃物生产建材和包装材料的关键技术和 农副产品下脚料的深度加工技术等。只有这样 ,才能充 分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 4  参考文献 1  文瑞明.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J ].长沙大学学报 ,1997 ,11(4) :70 - 72. 2 王革华.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J ]. 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11) :651 - 653 ,661. 3  张国起.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好方法[J ].农资科技 ,1998 ,(1) :24. 4 张慧坚 ,张运强.热带农业产业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J ]. 热带作物科 技 ,1999 ,(2) :14 ,15 - 17. 5 李庆康 ,吴雷.我国集约化兽禽养殖场粪便处理现状及展望[J ].农业环 境保护 ,2000 ,19(4) :251 - 254. 6  汪家铭.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J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0 , (3) :39 - 40. 7 张承龙.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J ]. 中国资源综合 利用 ,2002 ,(2) :14 - 16. 8 张振林.可开发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高效生化蛋白饲料[J ]. 吉林畜牧兽 医 ,1997 ,(9) :33. 9  赵玉山.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J ].山西农机 ,2001 ,(6) :37.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金琼琼) 76732 卷 4 期             刘政权等  生茶产品开发及其在茶饮料中的应用
/
本文档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