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

2017-11-11 4页 doc 16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 明清时出现大量吴语撰写的方言文学作品,不同作品在记录同一方言词时往往有不同写法,以表示‚又?这一意义的词为例,就有‚咿?‚吚?‚咦?‚以?‚夷?‚伊?‚亦?等写法。其中,‚咿?在文献中的用法表现得最为丰富,我们暂且称这类字为‚咿?类字。我们以‚咿?为切入点,比较其具体使用情况,对明清时吴语文献中‚咿?类字的用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利用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的记载及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总结语音发展演变规律,探讨‚咿?类字的来源。 编自 p2p 一、‚咿?的意义和用法 ‚咿?大量出现于《海...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 明清时出现大量吴语撰写的方言文学作品,不同作品在记录同一方言词时往往有不同写法,以示‚又?这一意义的词为例,就有‚咿?‚吚?‚咦?‚以?‚夷?‚伊?‚亦?等写法。其中,‚咿?在文献中的用法表现得最为丰富,我们暂且称这类字为‚咿?类字。我们以‚咿?为切入点,比较其具体使用情况,对明清时吴语文献中‚咿?类字的用法进行分析和。然后利用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的记载及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总结语音发展演变规律,探讨‚咿?类字的来源。 编自 p2p 一、‚咿?的意义和用法 ‚咿?大量出现于《海上花列传》人物对白中,主要有以下五种用法, (一)表示重复某一行为或动作 (1)娘姨转身向文君道,‚难末好哉!三个局还勿曾去,老旗昌咿来叫哉!? (2)高亚白要搭赸开去,顾见小赞一傍侍立,就问其菊花诗阿曾做。小赞道,‚做末咿做仔一首,勿晓得阿对。? (二)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或动作同时存在 (3)黄翠凤当着王莲生,即向罗子富说道,‚……我来里楼浪,刚刚听见,咿气末咿好笑。? (三)表示意思上的递进 (4)多时,小红始答道,‚我故歇是勿曾说耐倽,得罪耐。耐来里说我勿快活,咿说是猛扪闲话。耐末说仔别人倒勿觉着,别人听仔阿快活得出??(28 回) (四)用在否定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5)小红才向莲生说道,‚……时髦倌人生意好,寻开心,要去姘戏子。像我生意阿好嗄?我咿勿是小干仵勿懂事体,姘仔戏子阿好做生意?? (五)有转折意味,与‚却?意义相近 (6)痴鸳道,‚怎晓得俚哚?一句闲话勿对末就打。打个辰光,大家勿让。打过仔,咿要好哉。该号小干仵,阿要讨气! 二、明清吴语文献及现代吴方言中‚咿?的写法 ‚咿?在《海上花列传》之前或之后的吴语文献中有多种 写法,早在明代冯梦龙的《山歌》中就出现与‚咿?‚吚?音近的‚咦?字,如, (11)热天过子不觉咦立秋,姐儿来个红罗帐 做风流。(卷二《私情四句?立秋》) (12)结识子个嫂咦结识子个姑,姑娘能白嫂能乌,深山 落叶弗要扫,脚桶宽来只要箍。(卷四《私情四句?姑嫂(之二)》) (13)土地道,……咦弗知是文职武职,咦弗知是监生举人,咦弗知是粮长升级,咦弗知是老人?咦弗来 作揖画卯,咦弗来 放告投文。(卷九《杂咏长歌?山人》) 现代松江、上海等地方言仍用[i]这读音表‚又?意。《松江方言志》指出‚少数字文白异读情况特殊,不易归类?,举‚又?的例子,‚又,白读为[i],又气又好笑。?《上海方言词典》在记录‚副词,又?这一意义时用‚夷[i13]?字,并在‚又?条下注明,‚老派多用‘夷’,新派多用‘又’。?《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也记作‚夷?字,如,‚伊拉夷孛相去拉哉??《上海话大词典》则直接记作‚又?字,读[i23]或[i23]音。苏州方言表‚副词,又?这一意义的词读[i33]音,词典记作‚亦?字,如‚亦要面子,亦要夹里?等。‚亦?字右上角有一小等号‚=?,表该字是个同音代替字。可见‚亦?仅是个记音字。郑张尚芳记南部吴语温州话表‚又?这一意义的词时用‚貤?‚亦?两字,读为(ji),并指出,‚(温州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底层遗留。温州‘又’说 ji6,而壮语‘也’说 ji6。?据此,明清吴方言中表‚又?意的字读为‚以?‚夷?‚异?这一情况仍保留于现在吴语区的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我们推测明清吴语文献中‚咿?‚吚?‚咦?‚以?‚夷?‚伊?‚亦?等是‚又?的方言记音字。 三、‚咿?字来源探析 (一)明清及民国文献有关‚又?字读音的记载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一书已有对‚又?的吴音记载,卷九,‚先儒谓诗传有本韵不必叶而叶者,今细察之,信然。如《吉日》三章‘其祁孔有’,‘或群或友’,‘悉率左右’皆叶羽已。然有、友、右皆从又,吴人自来呼‘又’为‘以’音,但不通于天下耳,不必叶也。?该书记录了明代吴音中呼‚又?为‚以?音的情况。 这些方志记载了吴语中‚又?俗读为‚以?‚异?‚亦?的 读音,乾隆时期的《震泽县志》《吴江县志》不仅记录‚又?有近似‚异?的音,还据此认为当时震泽、吴江有宥韵字入寘韵的情况。据此,明清时期吴语中‚又?读为‚以?音或‚异?音,那么《山歌》中的‚咦?、《海上花列传》中的‚咿?和‚吚?、其它文献中的‚以?‚夷?‚伊?‚亦?等字应该是‚又?的方言读音写法。 (二)上古之部字在古书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 ‚又?在上古属匣母之部上声字,与之音韵地位相同的有‚有?‚友?等字,另,‚否?‚母?等也属之部上声字。依据文献记载,这些字或读为‚以?音,或反切注音时反切下字用‚以?。如元代刘玉汝所撰《诗缵绪》卷一《关雎》注就记载了‚友?古读‚羽已反?,‚今吴氏《补韵》以正音为叶韵,则是以后来之俗音为古人之正音,岂其然哉!今叶音之‘叶’字,窃谓当以‘古’字易之,如‘友’下云‘古羽已反’,谓之‘古’,庶几人知音韵之正,以复先王之旧,以本天地声气之初,以终朱子厘正未尽之说,而未知然否也。?[18]明代陈第直接指出‚有?的古音为‚以?,卷二《怀沙》‚材朴委质兮,莫知余之所有?句‚有?下注,‚古音以。?清代顾炎武在《诗本音》中注‚友?‚有?的古音为‚以?,‚否?音‚房以反?,‚母??音‚满以反?,如卷一《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友?下注,‚古音以。?《国风?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宁父母?下注,‚考‘否’字《诗》凡六见,《易》三见,《楚辞》一见,并房以反。?‚母?下注,‚古音满以反。?《国风?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句‚有?下注,‚古音以。?这些之部字的韵都读为[i]。 四、结 语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字,有‚以?‚夷?‚伊?‚亦?‚咿?‚吚?‚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我们称这类字为‚咿?类字。联系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我们推测‚咿?类字是‚又?的方言记音字。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我们发现除了‚又?字韵读为[i]外,‚有?‚友?‚否?‚母?等字或读为‚以?音,或反切下字为‚以?。‚来?、‚杯?等一些上古之部字在现代吴语区仍保留有韵母读[i]音或类似[i]音的现象。这说明上古之部某些字在吴语某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又?就是一个代 表,‚咦?‚咿?‚吚?‚以?‚夷?‚伊?‚亦?等字是‚又?的方言记音字。 上一篇,从目的论角度看《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下一篇,浅谈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故事与地域题材
/
本文档为【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探究二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