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

2018-03-13 29页 doc 59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评价单位: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九年九月 1 目 录 1 拟建项目概况????????????????????????????????????????????????????????????????????????????????????????????????????????????????????????????????????????????? 2 1.1 项目基本情况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评价单位: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九年九月 1 目 录 1 拟建项目概况????????????????????????????????????????????????????????????????????????????????????????????????????????????????????????????????????????????? 2 1.1 项目基本情况 ???????????????????????????????????????????????????????????????????????????????????????????????????? 2 1.2 主要工作对象、设备及工作流程 ???????????????????????????????????????????????????????????????????? 4 2 拟建项目的污染源?????????????????????????????????????????????????????????????????????????????????????????????????????????????????????????????????? 5 2.1 废水污染源 ???????????????????????????????????????????????????????????????????????????????????????????????????????? 5 2.2 废气污染源 ???????????????????????????????????????????????????????????????????????????????????????????????????????? 5 2.3 噪声源 ???????????????????????????????????????????????????????????????????????????????????????????????????????????????? 6 2.4 固体废弃物 ???????????????????????????????????????????????????????????????????????????????????????????????????????? 6 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 7 3.1 评价范围 ???????????????????????????????????????????????????????????????????????????????????????????????????????????? 7 3.2 评价标准 ???????????????????????????????????????????????????????????????????????????????????????????????????????????? 7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9 4.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9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 9 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 9 4.4 生态环境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10 5.1 期环境影响 ?????????????????????????????????????????????????????????????????????????????????????????????? 10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 ?????????????????????????????????????????????????????????????????????????????????????????????? 10 6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12 6.1 施工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 12 6.2 营运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 13 7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综合结论 ??????????????????????????????????????????????????????????????????????????????????????????????????????????15 1 1 拟建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 拟建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振兴路金源花园东侧地块 建设单位名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建设单位法定地址:东莞市城区运河东二路27号 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医技部、住 2院部、保健楼、生活区、配套公用设施等,详见表1-1。总建筑面积为55000m, 拟设病床500张,日门诊量2500人次。 表1-1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名功能分区 功能 建筑面层高备注 2称 积(m) (m) 400 5 急诊部 设置急救室、各科急诊室、留观室、及辅助用 房15间 7800 5 门诊楼 门诊部 设置公共用房(挂号收费、监控室)、门诊药房、 注射科、儿科、产前检查、妇科、生殖 医学 门诊、手术区、呼吸道门诊、肠道门诊、等 7950 5 设置公共用房(收费、监控室)、放射科、体检科、功能检医技部 查科、病理科、检验科、筛查中心、药库、病案、图书资 料室、物资仓库、供应室等 2000 儿童康复设置床位50张,设病房、诊察室、康复室等医 科 疗用房共40间,更衣室、值班室等辅助用房共 11间 6000 儿科 分3个病区,分别为呼吸、神经科;消化、泌 尿及其他系统;儿外科、PICU、五官科。共设 置床位150张,医疗用房共105间,辅助用房住院部 共33间, (设10 2000 个护理产房和产设置床位30张,设病房、出生证办理室、治疗单元、前区 室等医疗用房共34间,更衣室、值班室、配餐病床室等辅助用房共9间, 4000 500张) 产休区 分2个病区,共设置床位100张,设病房、宣 教室、治疗室、清宫室等医疗用房共68间,更 衣室、值班室、奶具消毒室等辅助用房共22间, 2000 新生儿科 设置床位70张,设重症监护室、隔离病区、光 疗区等医疗用房共15间,值班室、更衣室、配 奶室等辅助用房共11间 2 4000 妇科 分2个病区,共设置床位100张,设病房、护 士站、妇检室等医疗用房共66间,值班室、更 衣室、消毒处置室等辅助用房共20间 2000 手术中心 分手术区及医护区,其中:手术区设腔镜手术 间、大手术间、中手术间等共34间;医护区设 主任办公室、麻醉医师办公室等11间 850 保障系统 设医疗垃圾存放点、总务仓库、设备用房等, 地上建筑面积850?,地下建筑面积2000?(含 人防及地下停车场)。 24000 12 小计 1500 7 设置1、2层妇女保健、婚前保健及体检中心;3、4层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科;5层多功能会议室;6层行政办公区,保健楼 设党支部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等;7层为全市妇幼保健培训中心 25000 6 包括值班宿舍3栋,每栋6层2梯4户,每户70m;篮球生活区 场、羽毛球场,食堂等 55000 合计 项目总投资:2.5亿元 3 1.2 选址合理性初步分析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3年,位于莞城区中心,目前占地面积仅3985.96平方米(约6亩),是全省地级市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妇幼保健院。特别是与珠三角周边地级市的妇幼保健机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地区的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都达到了15,200亩之间不等。 市妇幼保健院现有病床仅200张,平均使用率高达100.4%,由于业务用房不足,一些母婴保健服务项目甚至无法开展,成为制约全市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且以适龄生育的年轻人居多,使得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的妇幼保健任务更为繁重。 由于市民对母婴保健服务和生殖健康的需求大幅增长,市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紧缺的问进一步凸显,目前,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建一间符合省级要求的现代化妇幼保健院迫在眉睫。今年3月,我们向市委、市政府作出迁建新院的请示。5月22日,经第16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同意选址于东城区振兴路金源花园东侧地块新建市妇幼保健院; 9月5日,在第30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上,这一选址得到再次确定,且在规划设计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进一步的布置,推进了筹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院建设用地占地面积适中,位于市区范围,距离市区主干道莞樟大道仅200米左右,且新院有一条马路振兴路与之相汇,周边交通方便,卫生资源分配合理,发展前景看好,建成后将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拟建项目具体位置为医疗规划用地,符合东莞市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同时项目所在地附近水、气、声环境质量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建设用地充足、地质条件良好,是大型综合医院的理想用地。通过精心设计,可建造一个具有地方建筑艺术、代表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新型妇幼保健院。 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是较为合理的。 4 2 拟建项目的污染源 2.1 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废水的主要来源为医疗用水和生活用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cr、BOD、氨氮、总磷、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经核算,5 3项目总排水量按236m/d考虑。废水及污染物的具体排放量见表2-1。 表2-1 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污染物 氨氮 动植物油 粪大肠菌群 CODBODSS cr 5 排放浓度71×10个/L 350 150 200 40 30 (mg/L) 12处理前 2.36×10个 82.6 35.4 47.2 9.44 7.08 日排放量(kg/d) 148.61×10个 年排放量(t/a) 30.15 12.92 17.23 3.45 2.58 排放浓度,90 ,20 ,60 ,10 ,10 ,500个/L (mg/L) 8处理后 1.18×10个 21.24 4.72 14.16 2.36 2.36 日排放量(kg/d) 104.31×10个 年排放量(t/a) 7.75 1.72 5.17 0.86 0.86 2.2 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有食堂厨房油烟、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见表2-2。 表2-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污染物 油烟 SONOCOHC 2 2 厨房烟气 0.0136 0.082 1.008 0.16 备用发电机烟气 16.72 19.36 18.04 汽车尾气 2.32 18.89 3.73 排放量(kg/d) 16.73 21.76 37.94 0.16 3.73 5 2.3 噪声源 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较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备用柴油发电机、风机、水泵、空调机组等,其噪声的声压级范围从60,115dB(A)不等。 2.4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3。 表2-3 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预测表 序排放量固废种类 排放源 去向 号 (t/d) 1 医疗废物 门诊、住院楼、手术室 0.8 由废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置 2 污水处理污泥 污水处理站 0.14 由环卫公司清运处置 3 生活垃圾 办公楼、宿舍、住院部 1.315 由环卫公司清运处置 合 计 2.255 6 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3.1 评价范围 表3-1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影响对象 评 价 范 围 地表水环境 厚街水道 厚街水道纳污口位置上游1km和下游3km河段 大气环境 选址周围 以项目选址为中心,边长4km的矩形范围 声环境 选址边界 院界外约100米范围及附近敏感点。 3.2 评价标准 3.2.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000年修正版);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厚街水道执行?类;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居民区)和4类(临道路)标准; 3.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B8978-96)中的三级标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3)《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由城市 污水厂处理达标后外排纳污水体)和三级标准(由本项目排入污水厂);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的二级标准; (5)《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7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和?类标准; (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以上标准中,有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并存的,按严标准执行。 8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数据,拟建项目选址附近评价区域监测期间各监测点的SO和NO项目小时平均值和日平均值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22 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000年修正版) ,PM项目日均浓度10也均达标,表明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数据表明,项目监测断面各指标中除DO在涨潮和退潮时超标1.54和1.63倍、NH-N在涨潮和退潮时分别超标1.07和1.10倍外,各项指标均符3 合?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评价结果表明该纳污水体水质一般,具有有机污染的特点。 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除3,监测点昼间达标外,其它各噪声监测点都有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或4类标准要求的现象,该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9 5 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建设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其他工地的经验来看,只要做好上述建议措施,是可以把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的限度的,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只要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则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 5.2.1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背景大气环境质量良好,而建设项目本身也没有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故对外环境的浓度增值有限,不会破坏目前大气环境质量。项目排放的油烟经适宜净化处理后排放也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5.2.2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的废水通过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厚街水道。这种排放方式避免了污染物直接进入当地水系,从而不会对项目周围的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5.2.3 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 声环境影响预测表明,通过将噪声源强削减到60dB(A)以下,布局在距离边界20米以上时,边界外噪声预测值低于4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类夜间标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在营运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10 5.2.4 营运期固废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表明,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其中医疗垃圾经自行预处理后运往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置场所进行集中统一处置,只要加强对废物收集、贮存、包装、运输各个环节把关,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5.2.5 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可能发生环境事故的环节主要包括放射性污染、医疗废物和含毒医疗污水外泄。就国内外医院运作的情况来看,医院多数建在居民混合区,管理良好的医院正常情况下极少发生事故性环境污染危险,包括放射性污染和病原体传播污染。本项目采用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并严格管理,且一旦发生风险事故能够及时处理,有必要的应急措施。产生的环境风险较小。 11 6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6.1 施工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项目建设期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准备足够有效的环保,安全消防设施和专职负责监管人员。完工后,彻底清理残留的废料、废水。对于项目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如下主要的防治措施: (1) 对可固定作业的噪声强度大的设备(如发电机组、空压机和混凝土搅拌机 等)应作临时的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治理。 (2)在其施工噪声敏感边界,设置临时隔声屏障或竖立大型广告牌,以减少噪 声的影响;应当文明施工、文明装卸、禁止高声喧哗。 (3)实施全封闭型施工,使施工期间的污染尽量控制在场地内,减少灰尘的扩 散与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工地饭堂燃料要用液化石油气或电,不能使用燃料油或其它可能带来更大 污染的燃料,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5)在建筑材料的运入、装卸过程及余泥渣土的运出、装卸过程中,要加强管 理,做到清洁运输,严禁野蛮装运和乱卸乱倒。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 并加蓬盖,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洒、不飞扬;运输必须限制在 规定时段内进行。 (6)工地的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对有扬尘可能的废物采用围隔堆放的处置, 及时运到有关部门规定的填埋场地处理;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木材、竹料 等,应进行回收,以节省资源。 (7)施工产生的污水,不可直接排放,以免淤塞下水道,而应在工地内设完善 的疏导系统,污水收集后经沉淀池澄清回用或外排,这样,既节约用水,又 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工地饭堂污水要经过隔油池进行隔油、隔渣、沉淀处 理,洗手间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8)工地用电应就近利用市电网,尽量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以减少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 12 6.2 营运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6.2.1 废气治理环保设施 对食堂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通过采取静电除油烟净化处理措施,使油烟 3排放浓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385-2001)》标准要求2.0 mg/m,引至楼顶排放。 本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使用含硫量小于0.5,的0#轻质柴油作燃料,其运行时产生的尾气,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经水喷淋工艺(添加表面活性剂)净化处理后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二级标准,其烟气烟色达到林格曼黑度1级标准。尾气排放烟囱高度高于临近30米范围内建筑物3米。发电机房排风口距离敏感点20米以上。 地下停车场废气加强通风排风,可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6.2.2 废水治理环保设施 粪便污水经三级厌氧化粪池预处理、厨房食堂污水经隔油隔渣预处理、医疗废水经消毒预处理后,混合其它生活污水进入本项目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废水依次经格栅沉砂、调节、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二沉、二氧化氯消毒等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由东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排往厚街水道。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分类,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的范畴。为避免二次污染,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脱水后,采取投加石灰或漂白粉作为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并集中处置。 由于本项目排放废水可能含有生物病原菌的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整个系统中要特别强调消毒灭菌工作。根据细菌、病毒的特性,可以采用如下的消毒灭菌方法。在整个实验环节中采取适当的消毒灭菌措施,再结合相应的污水处置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病原体进行环境的风险。 6.2.3 噪声污染环保设施 噪声属于物理性污染,其污染状况与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均有一定的关系。噪声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噪声控制的原理,也就是在噪声到达接受者之前,采用阻尼、隔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 13 建筑布局等几大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这样则可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根据上述原理,采取以下噪声防护措施:1)控制噪声源;2)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3)劳保防护措施。针对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6.2.4 固废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并每日由环卫部门清理运走。对垃圾堆放点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影响工厂周围环境。医疗废物(可能含菌)经高压灭菌消毒后由有资质单位统一运出进行卫生处置。 14 7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综合结论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项目建成后提高本市妇幼保健水平,社会效益明显。项目选址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用地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三废”治理方案合理、可行,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先进水平。项目竣工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因此,项目建成运营后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规定,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建议,并加强日常管理。在在此情况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5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16年济南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6年1月8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区长 吴承丙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95亿元,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0亿元,增长8%;出口总额达到11.5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10.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0.1亿元,增长16.39%,完成税收56.58亿元,增长17.74,,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发展是我区产业做大做强的重大机遇和必然要求。我们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狠抓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深入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重点实施125个市区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0多亿元。新引进内资项目369 16 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0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3.9%。物流业发展迅猛,投资26亿元的零点电子商务物流园开工建设,普洛斯、圆通快递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我区,物流业态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新兴物流占比达到70%以上。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鲁新建材等百家企业入选“新三板”挂牌后备资源企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加速改造,纷纷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技改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2%。投资15亿元的齐鲁制药新产品基地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宏济堂中医药产业园建成投产。临港开发区加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95亿元,精密制造、生物制药等17个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加快了全区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以土地流转促农业园区建设,省市级农业园区达到47家,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实施卧虎山水库增容、河道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工程,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被评为“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坚持城乡互动,新型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重点片区突破、以重点片区突破带动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完成拆迁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5800多亩,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六大片区建设强力推进。老城区坚持旧城改造与商业培育协同推进,聚隆 17 广场、时代国际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洪楼高端商务区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唐冶、华山、旅游路、新东站、雪山等片区坚持整体规划、组团开发、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安置房建设与高端商务、总部基地、创业创意园等产业项目同步实施,助推了东部新城迅速崛起。小城镇发展各具特色。南部山区各镇以打造生态新城镇为引领,积极推进环境优化和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产业持续增效。北部平原各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精农、强工、富民之路越拓越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启动建设市级示范村7个、区级示范村34个,形成一批风格各异的自然生态村、文化旅游村和特色产业村。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济乐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完工并通车,石济客专、龙脊河整治、凤凰路改造等省市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新建改造城乡道路116公里。实施山体公园建设和城乡绿化提升工程,白泉湿地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机场路、旅游路等重点道路绿化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采取分片督导、典型引导等措施,各街镇实现了环卫设施和作业队伍全覆盖,生活垃圾集中清理、统一外运,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四小”行业和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狠抓工地扬尘、渣土整治和工业生产综合治理,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增加社保、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各项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达3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 18 73.2%。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0.5%。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63人。城乡低保标准、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功组建历城二中和区实验小学两大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成功破冰。唐冶文博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组织群众文艺文化活动300余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省市级标准化卫生室,柳埠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一批责任心、事业心强的年轻人、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行为,全力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坚持改革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和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提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制定公布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厘清政府职能边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积极承接省市下放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各位代表,2015年各 19 项工作圆满收官,标志着我区“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诸多挑战,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了历城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总量是2010年的1.6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总量是 2010年的2.3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总量是2010年的2.6倍。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连续跨越50亿、60亿、70亿大关,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7%,比201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5.4:53.8:40.8调整到4.9:38.8:56.3,服务业占比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城市经济特色进一步凸显。新兴产业规模壮大,齐鲁制药、力诺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临港开发区欧洲工业园成为全市最大的欧美企业聚集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9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6家,院士工作站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7.1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0个、省级驰名商标48个,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大到强、质效双升的积极转变。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科学规 20 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80平方公里,比2010年扩大了60%,城镇化率达到62.4%。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区开发建设齐头并进,全区呈现出全面布局、整体推进的城市建设大格局。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质净化三厂、唐冶热源厂、临港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9.7%,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体制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行政审批、财税金融、食药品监管、农业农村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审批事项大幅精简,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合同监管、项目竞标等村务管理经验在全市推广。研究出台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全区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被确定为“全省民间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试验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落实救助资金2.5亿元,实施临时救助、入学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各类救助1.8万例。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大 21 病医疗救助和贫困生资助、城乡医保均实现全覆盖。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驻区单位、驻区部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历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创新驱动能力还不够强,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已进入爬坡过坎、转型跨越的关键阶段;区域发展仍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统筹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市场监管、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正进入新常态攻坚发展的新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22 代化“四化”协同发展,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区自身看,当前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新兴产业替代难度加大、区域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复杂化等诸多挑战。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全区发展已迈上新的起点,随着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级黄河新区申报,唐冶、华山、雪山等重点片区开发框架全面拉开,新东站、济青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的载体更加丰富、空间更加广阔,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始终扭住发展这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围绕成为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这个目标,强化建设融合发展聚集区、新型金融示范区、现代物流核心区、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向富强文明和谐宜居 23 的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迈进。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 ——坚持创新发展。对标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全力推进“融合发展聚集区、新型金融示范区、现代物流核心区、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高端制造、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创新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净化、美化、亮化水平大幅提升,历史文化特色凸显,逐步建成和谐宜居的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美丽低碳新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立足空港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科研优势,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力争临港开发区跨入国家级临空经济开发区行列,全区对外开放迈入协作共赢的新阶段。 ——坚 24 持共享发展。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好人民各项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7600元和271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各位代表~“十三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坚信,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我区必将提前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历城必将展现在全区人民面前~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总体上看,今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提高发展新标杆,开拓发展新境界,奋力推动我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5%左右;进出口增长保持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标全市“四个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产业更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全市“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准确把 25 握结构性改革方向,努力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争当排头兵。一是全力推进融合发展聚集区建设。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全面推进工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总部经济等蓬勃发展,着力培育百亿级产业园区、百亿级产业集群、十亿级企业方阵,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引领,聚焦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策划一批新项目,培育一批新企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抢抓全市建设国家级黄河新区“携河发展”、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培育壮大临空产业,着力打造欧洲工业园、国际物流园、国际创业园三大园区。继续推进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加快企业退城入园、转型发展,年内完成搬迁企业38家。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稳定在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大力推动服务业优化提升。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服务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发展,实现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加快梦想小镇建设,拓展众创空间,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着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历城休闲旅游特色品牌。二是全力推进新型金融示范区建设。以“全省民间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本土企业开展多元化市场融资,鼓励更多企业挂牌上市。稳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及租赁、信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打造金融机构及民 26 间资本集聚高地。三是全力推进现代物流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园区载体,以电商物流、空港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为发展重点,突出历城物流发展优势,全面推进临港、零点、董家、新东站等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香港巴夫洛、新加坡丰树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努力引进菜鸟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借助“互联网+”,加速电子商务与物流业态的深度融合,促进物流产业向高端高质发展。四是全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与驻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人才培训实践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实科技创新券等扶持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完善公共研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二)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棚改旧改,着力扩增量稳增长,厚植发展新优势。三项重点工作是全市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区稳增长、调结构、蓄后劲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强力推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棚改旧改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步增长。完善重点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健全项目协调和推进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二是多措并举抓好招商引资。以全市深入开展“投资促进年”活动为契机,理顺 27 机制,聚焦重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围绕重点产业招商,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策划引进相关配套企业项目,促进产业延伸集聚、做大做强。依托重点片区招商,按照全区产业布局,以临港、唐冶等重点片区为载体,抓好科技孵化器、创意产业园等招商资源的策划包装,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培植一批高端楼宇,打造一批增长高地。聚焦重点区域招商,把握国内外产业和要素流动新趋势,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省份,组织开展以物流、金融、高科技为重点的主题招商活动,实施“一对一”精准招商。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推进机制,成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抓好招商跟踪服务,提高招商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棚改旧改。按照“大规模连片实施、引爆型项目强势带动、重点片区组团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片区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科学安排征地拆迁,严格落实街镇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扎实苦干、戮力攻坚,全面完成各大片区拆迁任务,为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拓展更大空间。 (三)统筹兼顾,补齐短板,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不断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共享,促进城乡协同融合发展。一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形态内涵双提升,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注重保留农村特色、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 28 住乡愁”。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互联网+”引领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领域,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和营销网络,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电商村。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现代科技成果、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抓好农产品转化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接二连三”的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三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新东站、石济客专、济青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项目,为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以中新智慧城项目为引领,积极探索智慧城区、数字城镇建设路径。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做好库河治理和农村安全用水工作,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打造安全畅通的交通运输环境。四是精准务实推进脱贫攻坚。举全区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底线思维和兜底要求,全面落实好低保、医保、危房改造等相关政策。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一体推进,实施精准扶贫,保质保量完成60个村的扶贫解困任务,确保1.5万人实现脱贫。 (四)突出绿色低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营造优美宜居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继续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措施,加大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一是加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市委、市政府提出:“南部山区是省级生态保护区,是我市绿色发展示范区”,对于南部山区要“以保护 29 为主、体现绿色理念”。我们要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对南部山区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南部山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强村富民系列工程,推动南部山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二是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开展治污、治霾、治乱行动,加快玉符河、巨野河等河道整治,确保历城辖区内小清河断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切实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空气污染专项治理,全面落实重点控制区防治措施。加速燃煤锅炉淘汰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巩固扩大创卫成果,推动创卫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大力压减万元GDP能耗。推进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鼓励企业节水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支持绿色清洁生产。严格土地管控,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突出改革引领、开放先导,着力构建发展新体制。围绕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促发展,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增创新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筹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进展。全面完成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村 30 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套联动机制,有序引导各类农村产权入市交易。推动全方位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拓展与国外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健康护理、科技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推进中韩服务贸易创业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知名企业,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六)突出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着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一是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积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分类施保工作。加大阳光民生救助力度,做到托底线、保基本、救急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推进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集团化发展策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繁荣发展文 31 体事业,提升“魅力历城”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老龄、妇幼、红十字、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国防动员等工作。四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新建社区“村改居”工作。分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化“法治六进”活动,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全方位构筑城市安全“防火墙”。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属地、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巩固安全生产“三化”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最严格监管制度,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全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坚持“实在实干实绩”工作导向,敢于责任担当,勇于干事创业,努力把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地抓实。要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善于用专业能力、法治思维、市场办法来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打基础谋长远,全力以赴攻难题解矛盾,确保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实现突破进展。要坚持勤政廉政,杜绝为官不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管 32 理,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强化审计、监察、督查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努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各位代表,站在“十三五”伟大征程新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33
/
本文档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精选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