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7-09-01 20页 doc 38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2 1 A.凯觎 阿谀 文娱 尔虞我诈 向隅而泣 ..... B.沉浸 尽管 觐见 加官晋爵 噤若寒蝉 ..... C.蝌蚪 瞌睡 窠臼 苛捐杂税 扭伤踝骨 ..... D.殷红 氤氲 阴霾 绿草如茵 万马齐喑 .....2 A.湮没 流光异彩 无济于事 割鸡焉用牛刀 B.盘踞 身体力行 少安毋躁 柳岸花明又一村 C.啜泣 闲情逸致 披沙拣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殉私 意...
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一) 本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2 1 A.凯觎 阿谀 文娱 尔虞我诈 向隅而泣 ..... B.沉浸 尽管 觐见 加官晋爵 噤若寒蝉 ..... C.蝌蚪 瞌睡 窠臼 苛捐杂税 扭伤踝骨 ..... D.殷红 氤氲 阴霾 绿草如茵 万马齐喑 .....2 A.湮没 流光异彩 无济于事 割鸡焉用牛刀 B.盘踞 身体力行 少安毋躁 柳岸花明又一村 C.啜泣 闲情逸致 披沙拣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殉私 意气用事 锦心绣口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 ?夕阳西下,暮色 ,无边的林海,发出了阵阵的松涛声。 ?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 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从刀郎成名的那天起,怎样定义和评判刀郎及其歌曲,在音乐理论界就存在着两种截 然相反的声音,而且至今也没能达到 。 ?某些戏说类的电视剧为了追求收视率,不惜曲解、篡改 伪造历史,危害极大。 A.苍茫 整治 共鸣 以至 B.苍茫 整合 共识 甚至 C.苍莽 整治 共识 以至 D.苍莽 整合 共鸣 甚至 4 A.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印度洋海域遭受地震海啸灾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 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真该想一想,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 B.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把家....... 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才成长欣欣向荣,变化的奥秘就在于他们努力营造人才成长........ 的良好环境。 D.不能否认,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纯洁的空气可供呼吸, 买气将继买水之后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 5 A.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 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渲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 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C.总之,在伊拉克得手,从一个时期看,美国可能成为国际大棋局的“最大赢家”; 而从长期看,海湾地区新的矛盾凸现,美国将面临新的更大烦麻。 1 D.他常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这一歇后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 视调查研究、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6 A.伴随铁路客运高峰的到来,写有“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字样悬 挂在火车站入口处,提醒人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B.昨天我从你这儿拿走的那本语文复习资料,没用,等明天有空我再还给你。 C.《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 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体系,它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用人单位 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D.SARS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和科学 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 123 710 以往我们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当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重见天日的时候,其内涵之丰富,发展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它说明,中华文明 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相反,它是多元化一体的,辽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位于辽宁西部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红山文化遗址,其中心位臵有一座女神庙,在女 神庙发现的泥塑像残块中,人物像最多。她们的形体有大有小,年龄有老有少,或张臂伸手, 或曲肘握拳,组成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女神像群。这些形象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权 势者,有的或许就是受到崇敬的祖先。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那么,牛河梁女神群像可以看作我国文明黎明时期的艺术高峰。 尤为让人振奋的,便是“金字塔”式大型红山文化建筑遗址的发现。这座金字塔建筑的 范围大约有近万平方米,结构为夯土石砌圆形台阶式,规模宏大,基部直径100余米,残存高度20余米,顶部堆积大量坩锅片,中央夯土内埋有骨架。宠大的巨型建筑,仅夯土就达 10万立方,还有难以计算的巨石,很难想像当时人们是怎样从远山搬运来的。以至于一些 外国学者,实地考察后,惊叹红山文化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莫亨佐达罗古文化相比的 世界性发展。牛河梁发现的这座金字塔,堪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 这里出土的精美的玉雕,同样赢得了世人不断的喝彩。特别是玉猪龙形饰,作兽首形, 体卷曲如环。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了红山人独特的玉器制作水平。从考古资料来看, 玉猪龙形饰并非仅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早在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三星他拉村红山文 化遗址中就出土过一件大型的碧玉龙。龙体呈C字形,高26厘米。具有猪首的特征。过去对龙的形成,学术界根据文献记载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以蛇为主体的多种动物组 合说等。红山文化的玉器,从发现实物看,似乎是猪首蛇身的结合体。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发 现。才使人们把猪和龙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有专家认为,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等,是当时社 会某种等级、权力观念的象征。 从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发现来看,我们能够感觉到燕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水平即便是 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些文物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的 起源是多元的。 (节选自《中国地理快读》) 7 A.传统看法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 B.重见天日的红山文化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 2 C.文章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尽管不止一处,但共同构成中华文明。 D.文章认为,中华文明就是起源于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 8 A.女神像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权势者,有的或许就是受到崇敬的祖先。 B.牛河梁女神庙中的泥塑像,人物像最多,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C.“金字塔”建筑遗址所用巨石,令人很难想像当时人是怎样从远山搬运来的。 D.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的玉雕,赢得了世人不断的喝彩。 9 A.玉猪龙形饰,呈环形,根据其质地及大小等,可以分辨出佩戴者当时的社会地位。 B.玉猪龙形饰不是独一无二的,文章介绍说在红山文化遗址以外的内蒙古也发现过。 C.玉猪龙形饰整体扁圆、厚重、光洁,体现出红山人玉器制作水平已经非同一般。 D.玉猪龙形饰的发现,使龙的形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否定了过去的种种说法。 10 A.牛河梁女神像因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被看作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艺 术高峰。 B.红山金字塔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莫亨佐达罗古文化相比,说明红山文化受到了 埃及和印度古文明的影响。 C.文章介绍1971年在内蒙古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碧玉龙,就是为了说明红山文化中玉 猪龙并非个例。 D.从红山文化金字塔的建筑面积、建筑规模和使用的建筑材料看,它就是中国最古老、 最庞大的金字塔。 123 1114 陆襄字师卿,起家著作佐郎。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 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 医方须三升粟浆。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 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 ?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 喻。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毦(ě r),又于地中得石玺,窍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 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显元年,署臵官属,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 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获琮。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 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 人无横死赖陆君。”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 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 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现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 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选自《南史》卷四,有删节) 注释:?毁顿,哀痛伤身 ?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遥光所杀一事。 11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 3 B.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 C.守宰案其党与 案:搜捕 . D.陈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 12 A.时以襄教感所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B.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C.但和言解喻之 但见悲鸟号古木 .. D.酒罢同载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13 A.复掌管记,母忧去职 时以襄孝感所致 B.唯襄郡枉直无滥 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 C.在政六年,郡中大宁 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D.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释服犹若居忧 14 A.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交往,并每月亲自到 陆襄家中拜望陆母。 B.鲜于琮借神仙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对此早有防备,最终 打败贼人,生擒贼首。 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残孽余党的过程中,陆襄一心为公,明察善恶,他的公正清廉, 赢得了百姓的赞扬。 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罚,而是好言相劝, 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 108 18 159 (1)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3分) 译文: (2)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3分) 译文: (3)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3分) 译文: 16(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的不同的特点。(3分) (2)结合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他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4 176 (1)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7 18—21 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 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裕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 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棵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 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 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 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 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 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他杞忧。一 天早晨,和同居的朋友在院前小立,我说:“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 零落了吧!”朋友回答的冷漠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 有花无叶,让他凋零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他竟几次表示对望春花的嫌厌。我觉得很不 平,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刺的话:“放心吧,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 识!”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怃然,没有再开口。 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 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他担忧:“花开 得早,自然也就谢得早。来时间寂寞,去时冷落,岂不辜负了大好的春光!”——眼见望春 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越是倾心怜惜,我的隐忧也越是深切。 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实现,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我终于发现望春的 残葩零落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我曾经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 就是他理想的王国。肃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颤栗,她决定独自发问,向天涯 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 冬眠的蛰虫打了第一个哈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 上,展开了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 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个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 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恨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笺,几番搁笔,我终于 没有写成。 人事倥偬,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依然频来相扰,甚至梦见她化为白衣少 女,宛转轻愁,促使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中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 已经是绿叶成荫,迥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 淡然忘却了吧?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了! 1931年5月18日 5 18 4 194 2020 4 (1) (2) 21 300 15 ? 试析《望春》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 《望春》的艺术手法赏析。 ? 谈谈《望春》的构思技巧。 (60) 22 我(指父母)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我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 所有的行为负责。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选择。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 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我 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我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 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我能教给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保证你成为善良的人。 我能责备你的过失,但不能保证你因此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以上是节选自文章《父母的能与不能》的一段话,你读了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父 母与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 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6 1.A(全读yú B项“尽管”中的“尽”读jǐn,不读jìn C项“扭伤踝骨”中的“踝”读huái,不读k ē D项“殷红”中的“殷”读yān,不读yīn) 2.C(A项“流光异彩”中的“异”应写作“溢” B项“柳岸花明又一村”中的“岸”应写作“暗” D 项“殉私”中的“殉”应写作“徇”) 3.B(“苍莽”与“苍茫”都含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之意。“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 则与“大地、暮色”等搭配。据语境,应选用“苍茫” “整治”指通过具体活动使某项工作有条理, “整合”则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据语境,显然是强调“亚洲各国中缺少一种能起组织、 协调的核心力量”,故应选用“整合”“共鸣”着重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共识”则侧 重指共同的认识。据语境,显然是说“音乐理论界至今对刀朗及其歌曲没有产生共同的认识”,故应选 用“共识”“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甚至”,连词,提出突出的事 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据语境,应选用“甚至”) 4.A(捐:抛弃,舍弃。细大不捐,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用在这里与语境明 显不合。其它各项中的加点词语的运用都是正确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 以处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 掩饰) 5.C(A项“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面部分分说的总括,应将破折号改为冒号 B项前半部分尽管有 疑问代词“什么”,但并没有疑问语句,是一个陈述句;后半部分是一个带有选择问语气的复句。应将 第一处的问号改为句号,第二处的问号改为分号 D项错用括号,连接歇后语的比喻部分与解释部分应 用破折号) 6.C(A项“主谓不搭配”,可在“字样”后加上“的横幅” B项“表意不明”,“没用”有歧义,可以表 示“没有使用”,也可以表示“没有用处” 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科学的预防制度和严格的 隔离制度”) 7.D(“就是”错,原文是“主要是”“同样是”) 8.A(A只是谈人物像的原型) 9.C(A有专家认为,玉猪龙形饰是当时社会某种等级、权力观念的象征;B发现碧玉龙的内蒙古三星他 拉村也是红山文化遗址:D“否定”错) 10.C(A“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错,它的出现在秦兵马俑之前;B“说明红山文化受到了埃及和印度古 文明的影响”错,生拉硬扯;D“它就是”错,应为“目前发现的”) 11.C(案,审查) 12.C(A认为/介词,把;B代词,这件事/音节助词;C两个都可译为“只”;D表修饰/表转折) 13.B(A中“复掌管记,母忧去职”不能体现其“忠”;C中“始欲酬直,无何失之”不能体现其“孝”; D中“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不能体现其“忠”) 14.A(“每月亲自到陆襄家”错) 15.?刚想给他钱,他却很快消失了,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陆襄的孝道感化所造成的。(“始”“酬”“所致” 各1分)?他的党徒到处欺骗诱惑,拥有信徒一万多人,将要出兵攻打郡城。(“转相”1分,“诳惑” 2分)?趁机索取贿赂,都不能得到那真实的情况。(“因”1分,“求”1分,“实”1分) 16.(1)孟诗从听觉角度描写春天景色,重点写的是鸟啼声和风雨声。王诗描绘景物的色彩和形态,用“红” “绿”分别描绘桃花和柳条,以“含宿雨” 写出桃花被雨滴滋润的形态,以“带朝烟”写出绿条笼罩 在朝烟中,袅娜迷人。(找出其他不同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第一首写春之“闹”,第二首写 春之“静”。) (2)第一首因有“风雨声”而问“花落知多少”,表现诗人惜爱春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首有“花落未扫、山客犹眠”的词句,表现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也可以说出他们的 相似点,言之有理即可) 17.(1)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7 18、用来衬托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望春花,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的美好姿态。 19、望春花第一个报告春来的消息,满树银白的花蕾令人欣喜,可是朋友不但不欣赏,反而说它难看,枝 干僵秃,有花无叶,让他凋零了也好,因此我觉得很不平。 20、(1)望春花寻觅春天,报告春天,离开春天。(2)为了寻觅春天和报告春天,望春花有执着追求不畏 艰辛的精神,有牺牲自己奉献美好的高尚情操,因此这个童话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21.赏析短文提示: (1).文章开头写“小巷寂静的生涯”和“俗务困人不再有余裕悠然遐想”,用意是衬托“频来相扰”的 望春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第六段,作者用“含泪的微笑”准确地描写出望春花不忍离开温暖的春天和为大地话主要情节推出, 达到了喜爱望春花和赞美望春花的写作目的。 (3).作者行文巧妙,在第六、七段说“终于没有写成”“淡然忘却”,其实第六段已将童寻觅到春天并报 告春天信息而使大地春回的欣喜之情。 (4).文中用了“杞忧”“担忧”“隐忧”“怅惘”等词语,表明了作者对于望春花及与望春花一样在恶劣 的环境中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5).作者善于选用细小的素材为表现自己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一树寻常的望春花在作者笔下却成了 一个鲜活灵动、有着深厚意蕴的形象,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6).全文以时间转换为线索,其中穿插着丰富想像,思路清晰而明朗;首尾以“频来相扰”相应,中间 连接紧密,结构严谨。 (7).语言不事雕琢,不刻意求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特别是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 得所描绘和赞美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参考译文】 陆襄字师卿,接受征召被授予著作佐郎之职。后来昭明太子萧统听说了陆襄的事迹品行,就禀报梁武 帝请他来与他交往相处。昭明太子尊敬老人,陆襄的母亲年近八十,昭明太子便和萧琛、傅昭,陆杲每月 经常派人前去探望慰问,并赏赐她美食与衣服。陆襄的母亲经常突然患心痛之症,医生开出药方需用三升 粟米浆。当时正值冬天,又将近黄昏,到处寻找不能得到,忽然有一个老人到陆家门口出售与药方上所说 的等量的米浆。刚想给他钱,他却很快消失了,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陆襄的孝道感化所造成的。 后来陆襄担任了太子家令,又担任管记,因母亲去世而离职。陆襄已经五十岁了,为母亲去世而悲伤 过度超出了礼节,太子担心他,每天派人劝说他。中大通七年,担任鄱阳内史。在这以前郡中人鲜于琮服 用丹药修行道法,经常进山采药,捡到五色幡,又从地里得到了石玺,私下里感到奇怪。从此鲜于琮先与 其妻分室而居,人们看见他所住的地方有异气出现,更以为他是神人。大同元年,就勾结门徒杀死广晋县 令王筠,改年号为上显元年,并安排分封官员。他的门徒到处欺骗诱惑,很快便拥有了一万多信徒,将要 出兵攻打郡城。陆襄早已经率百姓官吏修好城墙作好防备,等到贼人一到便打败了他们,并活捉了鲜于琮。 邻近的郡城豫章、安成等太守查究鲜于琮的残党余孽,趁机索取贿赂,因此都不能得到案件的实情。善良 人家有的也全家遭受祸殃,只有陆襄所在郡城区分善恶不失实。百姓作歌唱到:“鲜于琮被抄后善恶分清, 百姓没有横死的全依仗陆君。” 又有彭、李二家,起初因气愤而发生争执,于是就互相诬告。陆襄把他们叫到内室之中,并不加责备 呵斥,只用好言来劝解教导他们。他们感激陆襄的恩德,非常后悔自责。于是就为他们摆上酒宴让他们尽 情欢饮,酒宴完毕让他们同车还家,于是他们二家互相亲近。百姓又作歌唱到:“陆君为政,没有怨家,争 斗结束,仇人也同坐一车。”在位六年,郡中大大安定。郡人李现等四百二十人到朝廷拜见奉上表章,陈述 陆襄的德政教化,要求在郡中立碑,朝廷下令允许他们这样做,百姓又上表要求陆襄留任,陆襄坚决要求 回到京城。 陆襄刚成人便遭受家祸,服丧期已满却仍然如同在守孝一样,到死都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口中 不说杀生害命之类的话有五十年。 8
/
本文档为【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