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题目:心有灵犀

2017-10-01 34页 doc 63KB 2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题目:心有灵犀题目:心有灵犀 题目:心有灵犀,作文一点通 文章摘要: 第一部分:综述 一、写“够得着”的文章 二、明明白白我的心——作文一定要点题 三、考场作文的“雷区”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记叙文写作一点通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写人要抓“心理描写” 三、画鬼容易画人难——写人要抓“肖像描写”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叙事贵在曲折 第三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一点通 心有灵犀,作文一点通 卢世国 郭方艳 华德阳 沛县湖西中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组 第一部分:综述 一、写“够得着”的文章 卢世国 1.什么...
题目:心有灵犀
题目:心有灵犀 题目:心有灵犀,作文一点通 文章摘要: 第一部分:综述 一、写“够得着”的文章 二、明明白白我的心——作文一定要点题 三、考场作文的“雷区”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记叙文写作一点通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写人要抓“心理描写” 三、画鬼容易画人难——写人要抓“肖像描写”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叙事贵在曲折 第三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一点通 心有灵犀,作文一点通 卢世国 郭方艳 华德阳 沛县湖西中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组 第一部分:综述 一、写“够得着”的文章 卢世国 1.什么样的文章可称为学生“够得着”的文章, 2007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怀想天空》有一考生写了一篇“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 文章。何永康教授给了它54分(满分60分)。我们来看何教授对它的点评: 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 “够得着”的文章的特点: 文体:记叙文 风格:质朴 内容:生活化 2.为什么要写“够得着”的文章, 2006年高考前,何永康教授在《扬子晚报》上说„„100个考生写议论文,有1篇“优秀”就不错;而100个考生写记叙文,往往会有三四篇“优秀”~何教授甚至发出“我恳请大家写写记叙文”(大意)这样的呼吁。 学生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是最大的写作源泉,所以能够想得到,写得出,敢尝试, 有个性。 达到高考优秀作文的水准很难,我们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需要写这种“够得着”的文章。 3.怎样写“够得着”的文章, 训练题目从课本中来。 《普通语文课程》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研究家们发现:什么方案、大纲、说明,到最后就是落实到课本、。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说:如果我们的课程和高考是脱节的,那肯定要失败。今年四川高考试题的内容,一半以上的试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 高考试题回归教材,重视基础,在基础中考能力,改变过去“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逐步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趋势。所以,我们作文课也要走进新教材,踏踏实实地按照必修课本1,5册20个专题一个一个地训练。这不是赶时髦,做样子,而是在老老实实地备考,脚踏实地地下功夫。(李大荃) 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好奇心”,既不入老套,又扣本有源。其源头之大远者,诸如:“好奇心是科学之母”,“科学就只是为了人类天性中的那份好奇心”,“ 诺贝尔奖,对人类好奇心的最高奖赏”等等,都早已成为古今中外科学研究者的共识;源头之主体宗正者,那就是新课标、新教材了。 在全省中学通用的江苏新课标实验教科书(或曰苏教版必修课本)第五册中,第一模块就是“科学之光”,所选六篇课文几乎每篇说明文都跳动着一颗“好奇的心”,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开篇就是从作者幼年时好奇心的故事写起。第一组课文的引题是“探索与发现”。在本模块的“写作实践”中,第三个作文题是: 在学习与生活中,你可能会有一些“灵机一动”,这些像火花般闪烁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小技巧的设想或构思,都是智慧的结晶。请以“我有一个金点子”为题,向同学们报告你的发现。 显然,以上导语和题目外溢的同义语就是“好奇心”。 紧接着,第二模块的提示语是:“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写作实践”的第一个作文题是“我的心因 而高贵”。 试问,我们在学习了这两个模块之后,又认认真真写了“我有一个金点子”和“我的心因 而高贵”的作文,今天坐下来写“好奇心”这篇作文,是不是有了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能力稍强的同学,把“我有一个金点子”和 “我的心因 而高贵”两个作文题整合一下:“我的心因有好奇心(即‘金点子’)而高贵”,大概是不甚困难的。这就是说,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好奇心”,这个题目的背景材料就在教科书上,这个说法当然也是肯定的了。 2007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语文书上的,在苏教版“必修五”第四模块。此模块的题目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而作文的提示语的第一、二句即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等等。 至于2006年的“人与路”,大家都已知道,课本中作文题“在路上”的翻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三个题) 题目从“专题”中来。 例: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可出题目《回声》。 题目从“板块”中来。 例: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可出题目《一花一世界》。 题目从“课文”中来。 例: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板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出题目《假如我的生命只有一秒钟》。 题目从“写作实践”中来。 例:必修二第二专题“写作实践”中第3题(找一幅令你不能忘怀的图片,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可出题目《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题目设计示例 (语文必修一P32 “写作实践”第二题)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儿时照片或你心底留存了的一个镜头,面对时你会想起许多往事, 可能有一种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人生充满了许多这样的自我发现,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请以“长大”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散文诗)。 佳作欣赏 满地稻香 又到了农忙的时节,去年的那段往事仿佛一个镜头渐渐拉近„„ 去年农忙的时节,呆坐在教室里的我,心怎么也静不下来。想着母亲生病在床,想着要靠爸一个人割完所有的稻子,我请假回了家。 爸爸听说我请了一天假,显得很焦急,他不停地问我把课耽误了怎么办。接着他又催我去上学,并且说家中靠他一个人能行。看着爸爸那张透着疲惫的脸,我摇了摇头。爸爸抽了袋烟,给我磨了一把快镰,笑着说:那咱就上地。 “今天能割完这块地吗,”爸爸扎了扎腰带望着满地金黄的稻子说道。 “应该可以吧。”我回答着,“对了。爸,咱一人割几趟,” “四趟~”爸爸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你先割吧,我抽袋烟。”于是我数了一下趟,挥起镰刀向前割去。 爸爸这袋烟抽得很快,在我刚割了一步远的时候他便磕灭了烟头,拿起镰刀在我后面割了起来。 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很强壮,割起稻子来总是把我撇得好远好远。可今天不知怎么搞的,他尽了很大的力,却依然被我慢慢地拉开了距离。难道是我长大了而爸爸变老了吗,我不由的一阵心酸。 “方子,”爸爸在后面喊,“割到头就歇一下,别累坏了。” “我不累。”说着我又打算割另一垄。 “不累,那你先坐旁边等等我,待我割到头你再割。 我觉得我确实应该等一下爸爸,于是便在地头坐下了。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定在爸爸弓起的腰上。看着爸爸那弯起的腰,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风吹动稻棵,散发出阵阵清香,在田野里氤氲着。 终于,爸爸割到了头。他向我走来,笑笑说:“歇好了,” “恩。”我点点头。 “那你割去吧,我歇会儿。”爸爸在我旁边坐下。我提起身,抓起镰刀又割了起来。 在我没割多远时,爸爸也割了起来。他依然落在我后面,越来越远。 一大块地很快割完了,我没觉得怎么累。再看看爸爸,他已经累坏了。“爸爸真的老了”,我望着爸爸和他身后的那片地。 突然,我发现爸爸割倒的稻子比我割倒的要厚得多。我蹲下身,仔细数了数,猛然发 现:爸爸足足割了七趟~ 我的泪突然涌到了眼眶,似乎要流下来。风刮起来了,飘来稻子的阵阵清香。这清香 笼罩着我,淡淡的,甜甜的,浸润着我的身心„„ 啊,爸爸没有老~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爸爸变老了。现在才明白,儿子在爸爸面 前永远长不大~ 写作材料从生活中来 1.积累生活原型事件。 2.创设作文写作情境,写体验作文。 3.对报刊上的新闻事件进行扩写训练。 4.对写过的优秀作文改换主题进行改写。 改写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儿时照片或你心底留存了的一个镜头,面对时你会想起许多往事,可能有一种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人生充满了许多这样的自我发现,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请以“长大”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满地稻香 如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精神支柱”。 题目: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支柱,贝尔曼用生命绘出的常春藤叶是琼 珊的精神支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间的真情甚至某作品中的一句话都能够给人以精神的力量。请以“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改写示例: 满地稻香?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原段落: 又到了农忙的时节,去年的那段往事仿佛一个镜头渐渐拉近„ 去年农忙的时节,呆坐在教室里的我,心怎么也静不下来。想着母亲生病在床,想着要靠爸一个人割完所有的稻子,我请假回了家。 修改段落: 期中考试的分数下来了,我全班倒第二,我的天空塌下来了。沮丧之极,我想到了回家。正是农忙时节„„ 原段落: 啊,爸爸没有老~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爸爸变老了。现在才明白,儿子在爸爸面前永远长不大~ 修改段落:啊,爸爸没有老~爸爸的爱是我的精神支柱„„ 4.怎样预防“够得着”的文章得低分, 预防这样的文章得低分,应进行作文升格训练。 如必修二就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这样的写作指导。可结合这些知识进行作文升格训练,尤其要教给学生点题与制造作文亮点的常见方法。 二、明明白白我的心 ——作文一定要点题 卢世国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作文写得不错,文笔清秀,举例前卫。但文章就是不点主题或不点明话题,乍读过去给人主题不明的感觉,结果得分很低。还有一些同学作文跟着感觉走,一路写下去,下笔千言,或者与主题若即若离,或者离题万里。这说明同学们不会“点题”。何为“点题”,就是在文章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这样不仅使文章中心更突出、鲜明,而且结构更紧凑,为文章增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阅卷老师也会给这些文章打高分。“点题”不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考纲的基本要求。那么,作文中如何“点题”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标题点题。 古语云“题者,目也;目者,眼也”。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丢掉“诚信”背囊之后》《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三生有幸遇上你》,《只愿墨香依如故》等等。题好一半文,在标题中嵌入话题,会使阅卷者一目了然;跟随文章的题目来评判文章; 会使阅卷者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牵引,将文章扣到话题上。这样,在阅卷者眼中,就不会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 2.篇首点题。 落笔入题,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言:“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这里的“开卷之初”即开篇,这里的“奇句”,或是点明“话题”的词语,或鲜明的观点,明确的主旨,或是开头围绕“话题”的含蓄蕴藉、语意深刻、言简意赅的语句。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要亮观点,单刀直入,一针见血,记叙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见人见事。例如2006年的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的开头: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3.结尾点题。 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2006年的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的结尾:同秋白一样,历史的大路上,走过了太多的丰富的生命。而秋白的人生之路,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去评定身边的一切。不是什么人即什么路,什么路即什么人。明于此,我们方能最真实地还原历史,而不是迷茫于臆测„„ 4.结构点题。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例如2006年的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文章用以下三句话结构全文: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 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5.语言标志点题。 在文章中多处使用一个词语或几句类似的语句反复点明话题。这些词或句子就是点题的语言标志。特别是记叙类、散文类、小说等体裁的作文,更需要处处点题。用来点题的或一个词语,或几句语句;或一句议论,或一句抒情;或做点评,或做红线贯穿。处处点题会增强文章的凝聚力,但是要注意不应过多,多则乱,应恰到好处,当“点”处则点。语言标志可分明标志和暗标志。例如2006年的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好想握住你的手》中的一段就是明标志: 你真的走了,走的是那么的快,我还没来得及孝顺你,你就走了。好想握着你的手,握紧那双养育我的手,不想让你离我们远去。但是没用,我还是没能握紧你,你还是走了。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那个世界叫天堂,祝愿您在那里过得好~再如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厚重的心》就有暗标志: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依靠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厚实地去生活,扎实地努力,总会换得太阳的如花笑靥。 6.“画蛇添足”点题。 在考场上突然发现自己的文章出现了偏离话题的现象,可在文章结尾处补加一些与话题或主题有关的句段来挽救败局。如有个考生写《我的母亲》,他通篇写《我的母校》,写完文章才发现题目弄错了,最后他在文章末写道:我的母校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培养着我,我爱我 的母亲——母校~偏离话题的文章顿时有了生气。这种“画蛇添足”点题法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作文的点题要适可而止,既不能乱点题,也不能滥点题,不宜也不必过多点题,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总之,作文的点题是个艺术,只有勤写常练才能锦上添花。“踏花归去马蹄香”,愿这香气使我们的作文更引诱人~ 三、考场作文的“雷区” 华德阳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零分作文,可以概括为这么一句话:得高分的优秀作文都是相似的,得零分的高考作文各有各的不幸。所谓“相似”,即得高分的作文具有以下特点: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标点正确。所谓“不幸”,则是零分考生一不小心踏进了“雷区”,具体情况下面我们举例详细说明。 1.胡言乱语类 有些考生喜欢发牢骚,这也不满意,那也有意见,但又见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者说话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分什么场合和对象,由着自己的性子一派胡言乱语。例如: 2007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 高考多了,就啥子鸟的都有。我就喜欢说实话,他们说什么过了高考就是什么天使啊,王子啊,我就不相信,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2.强词夺理类 有些考生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幼稚偏激,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现象,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例如: 2007浙江卷 《行走在消逝中》 先一看这个题目,我就觉得这个题目有问题。行走在消逝中,怎么可能。行走和消逝,哪个谁谁谁,站出来走给我看,鲁迅说过:这里有一颗枣树,那里也有颗枣树,说孔乙己大概或许已经死了,那是鲁迅,是大家,人家那可是高深的手法。在这里我不是鄙视什么什么老师,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做学问要非常的认真的,不要把学问当儿戏,我们为了这次高考可是下了好多的功夫了,你们这样草率,简直对不起我们的父母。等着,我的私人律师呆会会给你们打电话~ 3.荒诞无稽类 受现代“搞笑”影视的“毒害”,一些同学说话“无厘头”,动不动把古人拿出来“恶搞”。例如: 2007北京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唐僧哥哥这样说道,2007年北京的第一场雨就这样来了。 悟空当时在和紫霞姐姐约会,正要到了那话上,突然下雨了,悟空拿出了自己的棒子,一下子向老天捅去。 “悟空,叫你不要把你的棒子晃来晃去,乱插到人不好~就算没有插到人,插到天空中飞行的小鸟也是不行的~真顽皮这孩子,再不听话我就要把紧觚咒儿念~” 正在这个时候,八戒从天空上栽了下来,骂道:MD,玉帝那老家伙有在和王母娘娘吵架了~飞行轨迹一打滑害我老猪摔一交。 沙僧拿出了一张美女的照片,埋在土里,虔诚的说道:我在春天种下一个美女,到了秋天就会收获很多很多的美女。当时候,大师兄一个、二师兄一个,剩下的我要,师傅太抠门了,不给他~ 4.胆大妄为类 多数高考试卷要求很清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些就是胆大妄为,不见棺材不落泪,拿着鸡蛋碰石头。2006年北京试卷明确要求:限议论文。还是有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例如: 今日高考 学生不少 语文结束 或喜或恼 北京试题 京城符号 三千余载 不太好找 历史似海 烟波浩渺 北京猿人 头骨难找 当年渔阳 史不可考 定鼎大都 年头太少 5.庸俗不堪类 有些考生满嘴污言秽语,思想极不健康,且想象庸俗,趣味低下,完全是一个地痞无赖的口吻在骂大街。例如: 2007辽宁卷《我能》 看着这个题目,心理很沉重,为什么现在高考居然掺入了商业的元素呢,悲哀~ 我能,你就牛B吧~移动不是什么好东西,联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他们的恶心伎俩吧„„ 针对日前中国联通推出的以周杰伦的爷爷做形象代言人,名为“孙子才玩动感地带”的活动,中国移动立即做出反应,他们声称已经签约姚明父亲,即将开展大规模宣传“儿子新时空,老子全球通”的口号。 6.故事新编类 有故事不好好的讲,偏要写什么“故事新编”,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只能“孤芳自赏”。例如: 2006年四川卷《问》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明天我就将走进考场考语文,所以我就找门子打听题,后来我见到了一个像尹志平的臭家伙,给了他1000块钱买语文作文考题。尹志平对我说问,我说问什么,尹志平说就是问,我说问谁去,尹志平说题目是问,我说是啊题目我问谁去,尹志平于是就疯掉了,他把钱退给了我,还让我滚。就这样我一分钱没花就弄到了今天的考题。 7.惊世骇俗类 无论什么社会,社会阴暗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章,如果写的好,自然能够振聋发聩,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但是写这类的文章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考,还要占有翔实的事实证据,这对中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有些考生抱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想法,把黑的说成白,白的说成黑,说话虽然也经过了大脑思考,但是很偏激。例如: 20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警察不会抓人,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警察要打人吓人,要不停地想办法把枪弄丢,要穿着警服逛街威风,要开着警车四处兜风,所以警察不会抓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医生不会治病,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医生要收红包,要考虑开哪个药利润高,要分辨病人到底有没有钱,要和护士MM调情,所以医生不会治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老师不会教书,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老师要补课收钱,要计算哪个学生家长送礼多少安排座位,要写看不懂的论文,要比较哪个女学生长得漂亮,所以老师不会教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8.歪门邪道类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进行审题立意,而是胡思乱想,投机取巧,搞歪门邪道。例如: 2006年江苏卷《人与路》 鲁迅版: 正版: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盗版: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考生版: 正版:世界上本没有大学,想考大学的人多了,就有了大学。 盗版:世界上本来有大学,想考大学的人多了,反而没有大学了 9.不知所云类 写作啰里啰唆,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不知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似乎在卖弄自己,其实是思维混乱。例如: 2006年福建卷《草船借箭不到十万支》《戈多来了》《留点空白》(三选一)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太帅了~本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研究三国的题材,例如三国志——霸王的大陆,吞食天地——赤壁之战,三国英杰传,三国孔明传,三国曹操传,三国志五代,三国志六代,三国志七代,三国志八代,还有三国志九代和最新的三国志十代,还有衡山光辉三国志,火凤燎原,龙狼传,一骑当千(RY系经典~绝赞~),所以我对三国时期的事情是非常了解的~今天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草船借箭,戈多大显神威的故事。 10.死搅蛮缠类 有些考生作文写到最后连自己也感到底气不足,怎么办,于是铤而走险,对阅卷老师“软硬兼施”,看是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死搅蛮缠。例如: 2005年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最后说一句:老师,你就看着给个分数吧,只要你出则对得起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入则经受得了良心深处的拷问,你随便给。不然也无可奈何,就算我在任何一条街上咒骂,也不能损你一根毫毛。 第二部分:记叙文写作 一、记叙文写作一点通 华德阳 1.什么叫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指记人、叙事、描写景物的文章。 2.记叙文能发表议论吗, 记叙文可以议论,但议论不可过多。 打个比方,如果想焖干饭,虽然需要放点水,但应少放,否则,水多米少,干饭就变成了稀饭。干饭和稀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水”的多少。 因此,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记叙和议论孰多孰少。写记叙文最好不要大发议论,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让事实本身去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比如,父母爱孩子是不会整天把“我爱你,孩子”挂在嘴边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对子女的爱真是自然地流露出来,真正的记叙文完全可以没有议论。当然,有时恰到好处的议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慢慢揣摩体会。 3.是不是记叙文不需要审题, 记叙文写作一定要审题,且审题很关键。 比如,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那么文章的重点应写“老师”,而不是写“我”。因为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老师”是重点。但重点写了“老师”就一定不跑题了吗,不一定,如果所写的老师不是“我的”,而是“他”的,同样也是跑题了。 如果写“我与老师”,那么就和“我的老师”有极大的差别。“我与老师”是一个并列式短语,“我”和“老师”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有所偏废。可以写“我”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关系或有趣味或有意义的小故事。 4.记叙文就是“记流水帐”吗, 当然不是。 短短的800多字的文章,如果从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一直写到星期天,人人会写,但写好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有限的篇幅呢(800字),如果涉及的事情越多,头绪就越复杂,就越难把事情说清楚说透彻。越想面面俱到,越不能面面俱到,结果反而会“面面不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化表达。所以我们写记叙文切忌时间或空间跨度太大,最好集中在一点,把事情说清楚,把人物写活,把景物写真实就可以了。不要把场面摆的很大,搭一个大大的“戏台”,光配角就挤满了舞台,等真正的主角出场已经没有空间可以立足了。这样的“戏”怎能让观众拍手叫好呢, 5.记叙文怎样才能“抓住人心”呢, 要以情感人。 其实任何文章都是以情感人的,只不过记叙文的“情”必须是“真情实意”。这里的“真情实意”要靠平时的观察、体验、感悟积累所成。如果仅仅想“临场发挥”那是万万不成的。平日要有一颗“善感”的心,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装进一个情感“储蓄罐”里,积少成多,你就会变成一个“有情人”,写作时就能妙笔生花了。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 ——写人要抓“心理描写” 郭方艳 请先欣赏小小说《黑色瀑布》。 黑色瀑布 他厌烦地把目光从黑板上收回,无力地瞟了瞟前面。像往次一样,他感到内心强烈地一震。 一簇乌黑发亮的秀发轻轻飘撒在他的桌面上,散发着阵阵芳香。他顺着发尖望上去,欣喜地发现这是一个迷人的黑色瀑布,似乎还发出潺潺的水声。他感到阵阵心跳。 那“瀑布”飞溅的“水沫”终于有几丝洒在他放在桌面的手上,柔柔的,痒痒的。顿时一股电流通向他的全身。他的手像钉在桌面上,纹丝不动。 他又将目光移向“瀑布”的两侧,那儿是一片绿荫草地,微微点缀着粉红色的小花。他知道,这是一件漂亮的衣服,它遮掩了她那细嫩的皮肤„„。他曾不止一次地将目光停留在那里,每次都他浑身发酥。 老师发卷了,他才回过神来,瞟了卷子一眼。 “二十三分~”他第一次为自己感到脸红,“失落的分在哪里呢,”望着眼前依然飘洒的“瀑布”,他陷入了沉思„„ 这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构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对同龄男生的吸引力。“失落的分在哪里呢,”当然在于他上课不专心,经常开小差。主题发人深思。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刻画“他”这个形象。可见,写人要“抓心理描写”。 那么,什么是心理描写呢,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心理活动的描写,旨在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下面谈一谈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首先,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又称独白式。让人物与读者直接交流,仿佛面对面地谈话,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和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真切。 如高尔基的《母亲》在写“母亲”被暗探发现后的心理变化: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紧接着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可是,她立刻鼓起勇气严厉地说:“完蛋了。” 她向四周望了望,什么也看不见,各种想法在她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一闪。 “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它落在着帮家伙手手里„„” “那么带着箱子逃吗,„„赶快逃„„” 这一段内心独白形象地刻画了“母亲”被暗探发现后的怯弱与恐惧,但它不影响“母亲”的形象,反而使“母亲”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更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其次,间接描写法,即通过动作、神态、表情等其它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 如《荷花淀》中,水生把报名参军的事告诉他妻子后,妻子的心理: 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要到部队上去。” 女人的手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唇里吮一下。 这个动作把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的震惊刻画出来,但又写出了她临事不慌、镇定,“吮”这个动作平衡了自己的思想。 第三,用环境来衬托心理:自然景物不变,但人的心情不同,景物也就不一样。 孤独时会感到寂寞,使本来动听的蟋蟀叫声产生厌恶,使姹紫嫣红、爽新悦目的景物变得可恶;受挫时会产生悲观的心理,顿觉暗无天日。如老舍《月牙儿》中的一段描写: 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红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一点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 这里既是写景,更是写人,它通过一个被蹂躏被践踏、处在社会低层苦恼人的眼睛去看春,虽然也有绿叶红花。但不过是个凉的死的东西。这样,就把人物的悲苦心情更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第四,梦境幻觉式,采用做梦而产生的幻觉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当时的思想。 如鲁迅《阿Q正传》土谷祠中做的那个梦,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他想革命却又不知怎样革命,革命的目的,革命的对象是谁的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想革命而又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当然,无论采用哪种心理描写方法,都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符合特定的环境。 佳作展示: 你怎么不站出来„„ “叮玲~”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唤回了完得正起劲的同学,班主任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师。 班主任不声不响地把课本放在讲台上,既没有叫我们起立,也没有准备上课的意思,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我们这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早已习惯班主任喜怒哀乐的表情。 怎么,今天又出了什么事呀,我在脑海里闪电般搜寻着,不会是我吧,这几天我犯错误啊,~想到这里,那颗激动的心稍稍平静了一点,因为我平时一向是老师“严家看管”的对象。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概连同学的呼吸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就是因为那个球印,给我们班纪律扣3分,是谁,你该主动承认错误。” 球印,教室后面的球印,我似乎从死一般的沉寂中醒来。那个球印不是陈明印的吗,在场有许多同学看见了。陈明啊陈明,你快站出来主动承认,这样或许就会得到宽恕,要是被揭发,你有好戏看了,快站出来,我不禁瞟了几眼陈明,恰巧碰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这 时班主任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我心里猛然一慌,这已成了条件反射。“慌什么~又不是我干的,真没有出息~”我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难免有一点紧张。快点呀~陈明,快点~要不班主任要赖到我头上了。赶快~ 班主任的眼光依然落到了我身上。我越发紧张了,怎么办,告发他吧~我把手往桌上放了放,刚想向上举起,猛地又缩了回来。不~我不能这样,我希望他自己站出来。我不能剥夺他的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要告发他的应该是他自己。 站出来呀~该死的陈明~ “老师„„”一个怯弱的声音让我如梦方醒,他,终于站出来了~ 评析: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时,“我”突然心慌起来,因为“我”平时是老师“严家看管”的对象,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于是“我”急切地期盼肇事者陈明快站出来主动承认错误,可是他就是不敢站出来。就这样,读者在“我”内心的一声声呼唤中,焦急地期待着陈明挺身而出。读者期待心理的“水位”在不断上涨,最后“一个怯弱的声音”,让“我”,也让读者,终于看到了开闸之后,急流奔腾的壮观场面——“他”终于站出来了。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既刻画“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又成功刻画了一个怯弱、知错就改的陈明形象。 三、画鬼容易画人难 ——写人要抓“肖像描写” 韩晓华 华德阳 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齐王想找人替自己画一张像,先后找了很多人都不如意。于是找来齐国最有名的画工来为自己画像,画工说他画不好人,只会画别人没有见过的鬼怪。齐王感到很奇怪,齐国最有名的画工,怎么连一个人都不会画呢,画工解释说:鬼怪最容易画,因为它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形状,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最容易画。 齐王听后,似有所悟,对画工说:“你就画个鬼怪来瞧瞧。”于是画工只用了一会儿的时间,在绸帛上画了一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鬼怪。齐王看了,不禁毛骨悚然,退后说:“真是画鬼容易画人难~” “画人”真的就那么难吗,未必~画工的话是其智慧和机智的表现,古今中外,有无数个鲜活的面孔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如贾宝玉、阿Q、猪八戒、哈姆雷特、葛朗台„„ 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肖像描写及其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的进行肖像描写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参照。 1.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 写方法。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鲁迅说:“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总是在眼光、眼神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 如: (贾宝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曹雪芹《红楼梦》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红楼梦》 (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钱钟书《围成》 2.千人千面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描写的好与坏,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成功的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因此,优秀作家都极重视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的描写。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运用神态法写人物肖像,应该注重其面部表情的刻画,力争做到细致、逼真、传神。同时还要注意人物在不同场合表情神态的变化,要写出动态,显出活力,给人以感染。 如: 方鸿渐偷看苏小姐的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眼睛里也闪现着光亮,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的红色变为滋润的深暗。——钱钟书《围成》 她在脸上搽了点粉,看起来像是落了一层霜。因为她那张脸因为年纪大了,也由于某种忏悔,本来就已经很白了,因此粉抹在脸上并不和皮肉“合作”。——怀特《人树》 虎妞刚起来,头发髭髭着,眼泡儿浮肿着些,黑脸上起着一层小白的鸡皮疙瘩,像拔去毛的冻鸡。——老舍《骆驼祥子》 3.穿衣戴帽法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沉着老实的人喜欢着深色的衣装;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衣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往往能写出新意。 如: 这女学生(林道静)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色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视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杨沫《青春之歌》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曹雪芹《红楼梦》 肖像描写三忌: 1.忌画蛇添足。 什么意思呢,蛇本来没有足,画蛇时却凭空给它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也比喻无中生有,虚构事实。在写人时,不能为了美观,让“祥林嫂们”的眼睛不仅是双眼皮而且炯炯有神。 2.忌画虎不成反类犬。 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来想画猛虎,由于水平不高,结果画成了狗的样子。因此,我们应该在写作中,些什么像什么,不可把“林黛玉”写的像个“野蛮女友”。 3.忌“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 什么意思呢,就是画西施的脸,虽然很美,但是缺乏动人的神情。所以在创作艺术形 象时,仅仅形似而不能神似是不行的。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 ——叙事贵在曲折 郭方艳 如何让叙事类文章扣人心弦? 首先,要有搜集故事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提炼、虚构,也可以从读的小说中汲取材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恐怕没有人不喜欢看吧?为什么呢?因为蒲松龄学会了用耳朵阅读,专门摆摊请人喝茶,喝茶是假,想听人家说故事是真,那花妖鬼狐的故事多吸引人啊。这是因为故事本身就是曲折离奇摇曳多姿的。蒲松龄的本事在于善于搜集,于是成就了《聊斋》,也成就了蒲松龄。 其次,要有曲说故事的能力。 生活本身虽然平实,但文章不能平铺直叙.“曲说故事的”大师,故事让你笑,让你哭,让你紧张,让你疯狂。其中的奥妙就是一个“曲”字,即“尺水”也能“兴波”。 第三,要注意使用一些技法。 悬念法: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让读者产生一种对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紧张的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在文章开头或情节展开的关键时刻运用各种手段造成神秘感。如“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先写结局后叙过程,先写问题(事件)暂后交代为什么(背景介绍),或借助间接描写,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等就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的冲动。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设置悬念的例子。 误会法:就是利用人物间的一次或多次误会,并且又不急于解释,于是一波三折,推进事件矛盾复杂变化,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最后误会解除。例如《“开窍”》(2004年第14期《微型小说选刊》):谈局长三个月外出学习回来,一向不开窍的秘书王康就给了他一个内装二千元现金的信封,谈局长误以为王康开了窍,送大礼想升官。这时,自己忠诚的部下刘主任也来提议,提拔王康为副科长,王局长便答应了。谁知那二千元现金,却是谈局长的年终补助,得知实情气愤的谈局长在第二天会议上,一口否决了提拔王康的议案,可他哪里知道,此时的王康即将成为他的成龙快婿。故事一“错”再“错”,一波三折,迭宕起伏,谈笑之中,暴露了官场的种种顽疾,也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全文。 巧合法:无巧不成书。巧,要巧得出人意料;合,要合乎情理,即让读者感到意外,又要感觉结局本该如此。例如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社实验修订本)《陈奂生上城》,多处运用巧合法,把“漏斗户”的一夜奇遇写得丝丝入扣:陈奂生上城去卖油绳,赚了钱想买顶帽了,可赚了钱得是后半夜,巧的是身上又忘了带钱,只好光着头挨冻,结果就冻出病。无巧不成书,躺在候车室里,却又遇到了县委书记吴楚,于是,他又被送进了高级宾馆,成就了自己的奇遇,提高了自己的身份。陈奂生的一夜奇遇,全在一个“巧”字上,“巧”推动了情节发展,“巧”揭示了主题,“巧”也引起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抑扬法:写作中作者感情基调先低沉后高昂,先含蓄后显露。常见的有欲扬后抑或欲抑后扬或抑扬交错。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所选杨朔先生的散文《荔枝蜜》就是这样经典性的文章。作者先从小时候自己被蜂螫,对蜜蜂的感情总是疙疙瘩瘩的入手,展示自己与描写对象之间的情感矛盾。然后,再由甜香的荔枝蜜过渡,转入对蜜蜂精神的赞美。文章一起一伏,让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了蜜蜂的精神和品质,进而赞扬了具有蜜蜂精神的勤劳的劳动人民。当然,要想写出文章的波澜,决不仅仅就是这几种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也有许多是交叉的,并未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我们平常在读文章时,善于发现,多做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叙事文章兴起波澜的方法技巧,让文章生出无限的光彩。 总之,安排文章结构,最忌平铺直叙。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变化,像 流水帐,容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那是很难赢得读者喜欢的。因此,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有人敲门 沛县湖西中学 三(1)班 郝露寒 “咚咚咚——”有人敲门。 午夜了,谁在敲门,我想:肯定有急事。我毫不犹豫地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大汉,手握一把雪亮的杀猪刀,恶狠很地说:“借两个钱花花,快拿来五百~” “五百~”他竟然只要五百,我十分吃惊。 “这还嫌多,那我给你打个八折,四百~”他有点不高兴。 “好,好,就四百。”一不小心又赚回来了一百,我心里那高兴啊。 “快点,你不知道,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知道的还不少呢~”我很吃惊。 “你以为干我们这行的没智商~我可是接受过正规培训的,花了好几千快钱呢。不信,我这儿还有证书~”说着,手就往兜里掏。 我连忙拦住他:“信,我信还不行吗,四百就四百~”好汉不吃眼前亏。 “那我就谢了~”说完,大汉转身就走了。 真倒霉,认了。我关好门回屋睡觉去了。 我还没刚睡着。 “咚咚咚——”又有人敲门。 我下定决心,不管是谁,我决定不去开门。 那人还挺有耐心,敲了好几分钟,终于不敲了。 我正庆幸我的决定时,窗户突然让人给扒开了,一个小黑影熟练地从窗户上跳下来。看起来,还是个老手。 这个老手发现屋里有人,很是奇怪,嘴里唠叨说:“我刚才敲门了啊,没有人呀。”但马上,他又似乎想起来什么,对我说:“同行,同行~”说着走过来和我握手,边走边说:“既然是大哥先到的,那就三七分,我三你七。” 我条件反射地说:“都是我的,谁都别想分。” “大哥,你可不能吃独食,俗话说得好:见者有份。更何况我们是同行,以后还要互相帮助。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多了好办事„„” “滚出去~” “大哥,有话好商量,二八分,二八分总行了吧~” “滚出去~” 他慢慢后退,边爬窗户边说:“大哥,大哥,一九分,一九分好吧,你总得分我一点呀~” “滚出去~” “小气,这点都不想吐出来,也不怕撑死。”他骂骂叽叽地从窗户爬出去。 我不禁感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看时间还长,我赶紧补个回笼觉。可谁知道,我还没刚睡下,又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又有人敲门~我几乎要崩溃了,正当我面临决择时,门外传来如洪的声音:“开门,快开门,不开门就踹了啊~”听这阵势,外面肯定人还不少,要不他那么猖狂,我无所适从。 门外又传来肯定的答复:“开门,这是你唯一的选择。” 既然这样,我只好开门了。 门外站者几个警察,说要带我走一趟,去了解一下情况。 “发生什么事,” “有人报警说这户发生了盗窃案。”我意识到那个小偷举报了我,我仰向苍天:“我怎么被小偷给举报了呢~” “看来他受了刺激,有点疯了。”一个警察肯定地说。另一个警察惋惜地说:“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疯了呢,” “苍天啊,这是什么世道啊~”我心有不甘。 “还是直接送到精神病院吧~”警察满脸无奈。 “唉,只能这样了~”另一个回答。 点评:这是一篇小小说。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情节曲折:深夜,第一次敲门有人来抢劫;第二次敲门竟然是小偷,更离奇的是小偷居然认为我是同行,并且要分成,这还不算,小偷竟然举报了我~第三次自然是警察敲门,我鸣不平,警察却认为我疯了,要送我去精神病医院~这是结尾,也是高潮~误会法、巧合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议论文写作 郭方艳 一、审清题意,确立论点。 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题目的要求,明确其议论对象和内容,确定文章的写法,是写好议论文的首要步骤。因为题意和要求不审清,写作时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会偏题,甚至文不对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的分析和仔细的思考。 二、注重分析,选好角度。 一个作文题,特别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有时可以从几个侧面提炼不同的论点。从哪一个侧面展开论述最好呢,一般说来,根据自己的实际,如果某一侧面自己有较真切的体会,或有较充分的材料,那么从这个侧面阐述观点,就较翔实透辟,这个论述角度就可以称为最佳角度;如果可供选择的几个论述角度,自己的感受相似,则可以考虑从哪一个角度更便于开展议论,较能吸引人,也就是说,角度小一点,针对性强一点,立论更新一点,就是要选择的最佳角度。因为角度较小,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展开并深入论述的把握就较大;针对强,则可以有的放矢,更切实地联系实际,不致于空发议论。写法较有新意,给人的感受就较深,启发也更大。 三、深入开掘,立意求新。 感受时代的气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鲜的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可以求得新意。这就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锻炼感知新鲜事物的敏锐眼力。发现事物的矛盾,从而确立富于启发意味的观点,也是立意求新之法。这就需要善于探索,深入开掘。比如“滴水穿石”这个生活现象是大家熟知的。它说明什么哲理,照一般的理解,它比喻尽管力量很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要写得有点新意,还得对它作寻根究底的探索:为什么屋檐下的石头会治出坑坑洼洼,而海滩上的石块长年累月被海潮冲刷却只成为鹅卵石,这样一推究,就可以看出水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持之以恒,还有别的因素。如果结合工作、学习来谈启示,那就可以从立下志向、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等方面来论述,据此作文,就比一般的理解有所发展。 四、注意表达,论点鲜明。 要能准确鲜明地表述论点,首先应该解决好论点的提炼这个问题,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先决条件。如果你所确立的论点偏离了文章题目的要求,或者错误地理解了题意,那也就无所谓“表述”,更不用说准确与鲜明了。论点是作者所提出的看法和主张,表示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所以,你在文章中所确立的论点就应该是是非曲直清楚、爱憎态度十分明朗的。 五、筛选提炼,确定论据。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为了使自己所要阐明的道理,即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折服人的力量,所用论据,即一般所说的材料必须是跟论点相一致,并且是确凿可靠,充实有力的。为此,我们必须在一些性质、内容相似的论据材料中,根据所要论证的论点的需要,做好筛选、整理、提炼的工作。在筛选、整理、提炼时,首要的是要把握住材料本身所表明的要旨。比如说,我们手头有关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方面的材料若干个,分析之后,我们能提炼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主旨,这些材料的主旨虽然差不多,但毕竟是有差别的,即使是细微的差别,我们也必须加以细致的辨析。有的侧重于“积累”,有的侧重于“坚持”,有的则又侧重于“立志”,也有的主要是谈学习的方法,乃至对时间的珍惜等。对这些材料进行切实分析、筛选、整理,才能从中选出最能证明论点的材料来。 下面结合事例具体谈谈议论文的写法: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按要求所提示的,我们就能立即判断应写成一篇议论文,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因而不能写成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文章,而应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一个恰当的中心,并与社会生活挂钩,给予阐发开去。 那么,如何在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恰切的中心呢,考场上时间急迫,审题速度自然要快些。但此时最忌只抓住材料中的小局部或只言片语,而不去准确地全面地理解题意,因为审题时正象人们行路时处于十字路口,面临去向何方的选择,审题一错,就会导致考场作文的失败。例如,有的考生只看到那位画家先前卖画要一年,后来只需一天,就立即联想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推销产品应讲究方法,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写出的作文自然是离题万里了。 因此审题速度要快,应快在得法。所提供的这个材料,记叙了一件事。叙事材料应着重分析该事的前因后果,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那位画家先前为何需一年才能卖掉画,门采尔为什么劝他“倒过来试试”,后来那位画家为什么只用一天就卖掉了画,这里“一年”与“一天”的更易,又说明了什么,如能这样审题,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了。 在这基础上,我们就可确立议论的中心了。按所提供的材料,可确立如下几个论点: 1、 以质取胜,2、磨刀不误砍柴功,3、功到自然成。 “以质取胜”侧重谈产品质量的优劣。“磨刀不误砍柴功”侧重点是要练好基本功。“功到自然成”侧重谈平时努力与最后成功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的积累,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口味”的论点来写。 中心论点确定后,就应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来证明、阐发中心论点。例如确立“以质取胜”这一中心,我们就可以从画家卖画想到社会上的产品销售,联系平时对产品销售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可列出以下几个要点: (1)产品能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关键在质优。 (2)产品滞销主要原因是质量不过关。 (3)推销伪劣产品的虽然可能一时得利,但最终身败名裂。 (4)产品质量好,还需讲究外包装的美观和推销产品的方法。 (5)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 (6)赞扬“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做法。 要点开列出来后,还需根据有利于阐发中心论点的要求,对要点逐一作甑别、筛选,确定详略。例如上述六点中,第3、4点不属于直接论述中心论点,可以简略提及或删去不写。 【例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考生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例子。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时向他诉苦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劝他倒过来试试看——花一年的时间画一幅画,那么只需一天便可把它卖出。这位画家照办了,果然他获得成功。这位画家不是天才,否则他卖一张画无须等一年。但是,经过一整年的努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下的苦功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便是他的画获得了成功,而他从创作这幅画中悟出的将是更多更多。 我们总习惯于赞叹名家们的成就,以为妙不可及,自叹弗如。我们很少关注名家成就背后的艰辛劳动,不知道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我们看惯了一挥而就的辉煌,便自然地将成就归功于天赋、灵感。这种看法,便将名人神化,在实践中必将导致轻视主观努力,强调客观条件的错误,必将不利于个人的顺利成长。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在验证着这条朴实无华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下苦功夫,铁杵都能磨成针,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布拉凯特从两万多张云层照片上的四十多万条x粒子径迹中发现八条产生了分叉,从而推动原子物理的发展;居里夫妇经过无数次的称量、提取、实验、计算,才发现了镭元素;伴随陈景润摘取数学皇冠的斗室里堆着数麻袋的稿纸——科学史册里记叙着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艺术殿堂里镌刻着艺术家们创作的历程。这些都重复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没有谁能轻易成功。即使真有所谓天才,不努力,也有天才泯灭的一天。而机遇,也只有对能把握它、利用它的人,才真正成其为机遇,那些庸人在机遇与之擦肩而过时,或许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 艰苦奋斗,不懈努力,这是一切有作为的人们改变命运,获得成功,为人类作贡献的锐利武器。只希冀付出"一天"代价以求成名获利的人,胜利的女神是决不会垂青于他的。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用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去培育成功的花吧。 记住,功夫之苦,皇天不负~ 【点评】 这是一篇在50分钟内完成的考场作文。该生抓住所提供的“一天”与“一年”的关系,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主旨,同时联想到青年学生往往只艳羡名人头上的光圈,而忽视名人成才的艰辛,从而确立文章论述的重点:需下苦功方能获得成功。可见该生在快速审题立意中,既抓得准所供材料的要害,又注意论述重点的现实针对性,从而使写作获得了成功。
/
本文档为【题目:心有灵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