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

《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

2017-10-06 21页 doc 47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 1. 常青藤原则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 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 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 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孩子形成人格的 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所谓“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 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建于1865年外,全都是在...
《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
《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 1. 常青藤原则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 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 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力、感受力和表 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孩子形成人格的 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所谓“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 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建于1865年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最为精英的大学。到了19世纪末,一批研究性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等。如今,这些新起的大学至少已经和常青 藤并立而为世界一流名校了。但是,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 藤教育。 常青藤的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狭隘的学校教育本身。那些刚刚进常青藤的孩 子,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具有了一些“常青藤素质”。这种素质不必也不能等到 进了常青藤盟校后才开始培养,那已经太晚了。常青藤教育要从小开始。 为什么美国人用一个大学体育联盟的名字来称谓最精英的教育呢?除了偶 然形成的习惯外,就是因为体育在西方自古以来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领袖的必修课。体育教给孩子遵守的法律意识、和队友合作的“团队精神”、 激励和团结全队的领袖才能、必胜的决心和竞争的勇气、正确地面对失败、尊 重对手的公正精神等等。这些正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基本的游戏规则。渗透到儿 童教育层面,信奉这种教育原则的托儿所、幼儿园,也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 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技能。 过早的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则容 易厌学,学习成绩一般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 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 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有学会挑战大人,长大才可能超过 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给孩子充分的注意力,让她们在世界面前表演,能刺激她们的责任感和上 进心,增强她们大脑运转的效率。 她从小面对世界就建立了自己的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观点并 且勇于表达),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就是常青藤的教育。这种教育绝 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 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 就是把常青藤的基本教育原则,落实到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在具体 环境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 “一哭就抱”的原则,有父母的感情在,但更是从婴儿的角度建立的。试 想:婴儿在掌握基本的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她哭你置之不 理,让她自己闭嘴,“培养其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她和父母的交流。“一哭 就抱”则让她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鼓励她频频使用这一工 具,增加了她和大人的互动。婴儿和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就越 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我后来开玩笑说:孩子哭,大人抱,这就是婴 儿级别的讨论班。你从小就鼓励孩子“发言”,她以后上大学时才喜欢在班上说 话。 一张嘴就被呵斥“闭嘴”,或者被置之不理,则会逐渐丧失和外界沟通的欲 望和信心,接受的外来刺激也不足。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沟通者、倾听者,应该 有一些牺牲精神,让孩子的沟通欲望得到满足。 前面讲的是怎么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下面要讲的,则是家长怎么对婴 儿讲话。特别是在孩子没有听懂大人语言之前,给她传达信息需要些特殊的语 言。其中最有效的语言就是音乐。听音乐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古典音乐太严肃,自己都没有欣赏力,孩子更不会懂? 其实我们成人的心灵往往已经被流行文化所腐蚀,丧失了正常的感知能力。千 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口味歪了而耽误了孩子。莫扎特四五岁已经作曲了,怎么可 能如今四五岁的孩子连听也听不懂? 那些《婴儿莫扎特》《婴儿贝多芬》之类的东西,其实多是自以为懂孩子心 理的成人为自己想象中的婴儿或儿童编辑而成的。问题是,婴儿或儿童未必如 他们想象的那样。这些小生命,往往能够和音乐大师直接沟通。 2岁之前,适合睡前催眠的CD是帕瓦罗蒂和Wandsworth男童合唱团在1976年合作演唱的《神圣之夜》(O Holy Night),孩子一般在听到第三首歌之前,就 安然入睡了,所费时间仅在10分钟左右。等孩子大一些,给她的催眠音乐就换 了,但依然不买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音乐,给她直接听巴赫、萧邦。 孩子要宠但不能惯。所谓宠,就是满足她的一切感情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该严要严,决不放任她养成坏习惯。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的。孩子其实很脆弱。 你对她严加管教固然对。但是你还必须考虑:你对她厉害后,你和她之间的父 女纽带是否会被破坏。比如,孩子一怕你,就不会什么事情都和你讲了。真到 了青春期你需要多知道一些她心里的事情时,她对你关上了门,这样的代价应 该付吗?另外,被训出来的孩子,未免畏缩,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做错了,毫 无自信。这对孩子的成长难道不会形成障碍吗?所以,我认为,对孩子能多严, 要看你对她有多宠。你越宠她,她在你这里得到的感情满足越大,你该教训她 时“本钱”就越大,不至于怕会打击她的自信,伤害她对你的感情信任。 许多父母因为事业太忙而无法和孩子消磨很多时间,就让电视、电子游戏帮助自己看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沉溺于电视和电子游戏,丧失了思考能力, 甚至在感情和智力的发育中产生一系列病理问题。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常青藤教 授,要从小主持孩子的“讨论班”。每一个孩子,都天生具有接受这种常青藤教 育的条件和权利。父母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 幼儿园的最大功能,是帮助孩子在感情上发育成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智力开发型的幼儿园常常是最有害的。许多家长温文 尔雅,家教很好,但孩子在集体中则脾气暴戾反叛,很难管教。这里的一大原 因,就是孩子太小,语言也有限,有了挫折感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就用行动来 表达。幼儿园如果不照顾孩子这种感情发育的特殊需要,一味强调智力开发, 孩子的挫折感就可能更强,乃至上了学后感情不稳定,不知道如何和别人合作, 最后触犯许多同伴,陷于孤立,性格变得更加焦躁。一般而言,中国的家长过 分迷信智力开发,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对教育的理解非常狭隘,甚至把感情 发育、社会能力排斥在教育之外。而中国目前的幼儿园班级太大、时间太长, 且强调死记硬背。孩子在家作为独生子被过分娇惯,乃至有四二一综合症,然 后突然进入一个幼儿园的大班还不算,学业压力也跟着上来,落差太大,心理 就更难适应。在我看来,家长力所能及,应该是挑选师生比例较高、注重快乐 而非智力的幼儿园,或者送孩子半天,以减少压力。要记住,没有“情商”,孩 子智商多高也难以成功。 “正向心理循环”,成功的信念制造了成功的事实;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 化了成功的信念。 帮助孩子建立“正向心理循环”,并及时发现、消灭任何“负向心理循环”。 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心理循环”,都像个轮子,能转起来都需要 “第一推动”。这“第一推动”一般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建 立一个好的“心理循环”,大概是家长能对孩子的智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用 更白的话说,你虽然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聪明,但你必须让她或他觉得自己聪 明。 明智的家长不是盲目追一个明星教师,而是从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权 衡利弊,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而国内,常常一听说某位名师教出 几个小明星,就不惜工本地蜂拥而至,全不考虑这样一来给孩子建立的“心理 循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在反复强调她聪明的同时教育她:聪明不意味着比别人优越,而意味着责 任。这样,她既相信自己聪明,又保持着虚心、谦和的处世态度。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孩子学得快一些,慢一些,都无关紧 要。重要的是为孩子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 如果有这个心理基础和自我认同,孩子一二年级落后一点,长大很快就追回来。 毕竟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从几年后的角度看实在是少和简单得微不足道。即使 从一年级到初中,落后了七八年,高中两年就一下子追回来了。有的同学在父 母的催逼下,愁眉苦脸地挣扎了七八年,开始也许快,但心理垮了,就什么都 完了。所以我们要记住:孩子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她或他就可能成为什么 样的人。人选择了自己。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出好的选择。 2. 如何通过“金钱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品格的问题。 孩子需要尽早懂得:钱不是白来的,不可以需要钱时就向父母要,也不能 期望自己想要什么就等得到什么。想要的东西要用钱来买。而钱是对你工作的 奖赏,是对你帮助别人的酬劳。当你要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你必须去工作。当 你希望别人给你东西、为你做事时,你必须想到你给了别人什么、为别人做了 什么。这种教育,使孩子理解什么是做人的责任,理解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 系。 第一, 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投资家有两大基本素质:一,知道推迟欲望的满足;二,知道如何审慎地 冒险。这其中的第一项,不仅对投资家,对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成功的关键。 第二,教理财,更要培养领袖的素质。 理财并不是要当财迷,不是让孩子只想着自己;而是要通过理财认识世界、 培养好的价值观念。毕竟,我们社会的运行要有一个“经济基础”。孩子学理财, 也是认识社会的这个“基础”的手段。 如果你一生只关心你的下一张工资单,你这一辈子就很可能在为自己下一张工 资单的忧虑中度过。你很难成功。如果你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这 些直接的利益和经验,多想想别人、多想想世界,你就可能成为你们这一代中 的领 袖。显而易见:人们不可能选择一个只关心自己工资单的人当领袖。你必须通 过关心别人、给别人谋福利,进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拥戴,成为他们的领袖, 同时也获得个人的成功。”这也是我教育女儿的哲学。即使从最自私的角度看, 一个 只想自己的人,有点成功也非常有限。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领袖眼光,让她思考 怎么帮助别人、怎么解决社会问题。这样,她未来才能占据领袖的位置,才能 很快学会怎么经营一个社会、怎么经营一个巨大的组织结构。 第三, “忆苦思甜” 我们家买东西几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非减价不买我们说服孩子,主要有两个法宝:一是继续“忆苦思甜”,告诉她爸爸妈妈小时候很少有玩具,只能拿 着树枝等等来玩;一是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送她上芭蕾或者钢琴课。我们的 核心理论其实还是告诉她万事有一个限度,让她知道这点钱能买礼物就不能干 别的了,让她自己来选择;同时,也开始教育她在自己拥有了许多以后,要想 想匮乏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已经有四分之一世纪维持着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许多家庭已经“由俭入奢”了。但是,教育孩子 则一定要是个“由奢入俭”的过程,让她知道眼前的财富并非当然,需要努力 才能得来。这样她才知道好好经营未来。 第四,谈贫说富 为什么女儿生活在一个很穷的家庭却能这样自信?我以为关键在于家长的 态度。一个孩子的幸福感和家里的经济状况其实并无直接的关系。她穿的是旧 衣服,不是名牌,但只要很舒服,她绝不会介意。小孩子除非你特别去教,不 会有什么名牌的意识。家里穷,但还是有吃有喝,她并不会挨饿。她真在乎的, 其实是家长花多少时间照顾她、和她玩。很多百万富翁的子弟,因为家长太忙, 无心顾孩子,住在大房子里反而很压抑。对此,任何孩子都不会羡慕。所以, 在贫困的环境中,如果家长安贫乐道,并且充满自信,孩子也会如此。 这里最关键的地方是和孩子如何沟通,并不涉及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以 下是我们和孩子交流的几个原则。 首先,要认识到穷本身是一种优越。我在上面已经反复讲过:在教育孩子 的问题上,穷会带来许多优势,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夫妻都自觉地意识到 自己拥有的这笔财富,觉得比许多富人都富有。当家长真实地这样想和行为时, 就会不自觉地感染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其实很富有。我们从来不对孩子回 避自己的经济问题。房子小,没有车,我们都痛痛快快地告诉女儿:家里没有 钱。不过,我们同时提醒女儿: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父母没有时间和孩子玩。 你愿意妈妈出去挣钱,然后买车买房子,但要找个人看你,妈妈没有时间和你 玩吗?5岁以下的孩子一听到这些,马上会选择妈妈而不是房子和车。这是孩子 天生的价值观念。但当大人把房子和车看得过分重要时,就会扭曲这种价值观 念,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 这样说说当然是不够的,还要不停地把真实的生活展示给女儿看。在我们 前后左右,有不少和女儿差不多大但身心发育有问题的富人孩子。帮助女儿观 察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自己有什么,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一次我们去 位朋友家。那是一个有400多平方米的豪宅。女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房子, 一进门吃惊得嘴都有点张开了。主人是个事业成功的生意人,招待很殷勤,家 里也有位和女儿同龄的女孩儿。不过我们很快发现,主人把女儿介绍给自己的 女儿,让两个孩子去玩儿后,心思全在招待客人上,两个小时居然不管孩子。 后来我不放心,到孩子的屋里一看才知道,主人家的女儿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玩 儿电子游戏,并拉着我们的女儿一起玩,我们的女儿则全无兴趣。再仔细观察, 那家里儿童书籍和玩具非常少,乃至女儿无聊时找本书看都没有。后来我们在 回家的路上问女儿:“喜欢你的新朋友吗?”她淡淡地说:“OK。”我再追问:“OK 是什么意思?她有意思吗?”女儿摇摇头。“为什么?”女儿这才告诉我们:那 孩子除了电子游戏和电视,什么都不懂。许多自己看的书她都没有看过,谈不 出任何有意思的事情。再过几天,她妈妈在谈起相关的事情时再问她:“你喜欢 住那样的大房子,过那个孩子的那种日子吗?”女儿坚决地摇头:“绝不!”于 是我们告诉她:看看,钱不是一切。你可以没有什么钱但很富有;也可以很有 钱但很穷困,就像那个孩子一样。 在本书的另一篇文章中,我还讲到女儿的一位同班同学杰克。那孩子家里很 富,有几栋房子,平时带着手机,有事情就打电话给父母。女儿一个月一美元 的零花钱,都存到银行里;他则一个星期就100多块,如数花光,经常到自动 售货机上买东西吃。这个孩子的父母,一天到晚忙着自己的房地产生意,电话 打个不停,把孩子放在一边玩电子游戏,乃至他的阅读水平还赶不上女儿两年 前的程度。因为学习差、能力低,在班里也不很人气,很少有朋友。女儿一直 对他非常同情,两人反而变得挺要好。这个男孩子其实非常懂礼貌,待人很好。 这也是女儿喜欢他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直鼓励女儿帮助他。所以, 在女儿的眼中,他不仅不“富”,而且一直是个弱者。喜欢为未来操心的女儿有 时还替杰克发愁:他长大会找不到工作的,会穷的。 这一系列的经历,也许多少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还住在很便宜的房子里,女 儿却一直很有信心的原因。即使如此,我还是要打预防针式地和她讨论贫富的 问题。比如,当听了她告诉小朋友自己属于偏穷的家庭时,我为她的坦然而高 兴。 不过,有些现实,大人不提醒,孩子未必能注意到。因此那天在哄她睡觉 时我还是问她:“你真觉得咱们家很穷吗?你看看:你学芭蕾、学钢琴、学中 文„„有多少孩子像你学这么多东西?”她马上恍然大悟,告诉我她比她班上 的大部分同学课外学的东西都多,她其实很富有,而即使从物质上论,这些也 都是要花钱的。我又问她:“你愿意放弃这些课,省下钱来像别的同学家那样买 个大房子吗?”她马上说不愿意。最近,我们确实在考虑买房子的事情,全家 还一起出去看过房子,不停地讨论学区、价格、地点等等问题。这时女儿特地 插进来向我们强调:她宁愿住个小房子,可以省下钱来学芭蕾和钢琴。可见, 教育和钱财对她来说都是财富。但她知道在这些不同的财富中如何做出选择。 为什么就能这么自觉地重视自己的教育呢?一大原因在于我们不断教育 她:物质上的贫富都是暂时的,关键要看你自己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又是通 过教育获得的。当年我们从纽黑文的小阁楼搬到波士顿近郊的一套两卧的连体 式房子中,对女儿震动很大。新居虽然属于当地最便宜的档次,毕竟有两层。 那年她5岁,兴奋得跑上跑下,嘴里不停地说:“好梦成真!”她妈妈马上不失 时机地教育她:“看看,爸爸工作很努力,受了良好的教育,挣来了钱,所以我 们都可以住好一些。”在未来一两年(大概是她1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恐怕会买 房,居住条件又会有明显改善。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教育她:“我们能买房子了。 因为爸爸工作很努力。努力总会有结果的。”这样,她小小年纪就看到一个努力 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状况。这种“人生实况转播”,也是富 人家不可能做到的。一天,她练了1个小时的琴。晚上我拥抱她道晚安时说:“宝宝,你今天练琴很努力,爸爸很为你骄傲。谢谢你给爸爸当这么好的女儿!”她 亲吻我的脸说:“爸爸,我也很为你骄傲!”我马上问:“你为爸爸骄傲什么?” 她看看我说:“你也很努力,给家里挣了钱回来,让我们过这么好的日子。”看 来,她对所有的一切很珍惜。现在她非常自律、用功,对未来非常有信心。这 也都和我们在穷中发现的财富有关。 所谓“人穷志不短”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气话,而是有具体内容的实话。 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小强调克勤克俭,要女儿自我约束,意识到自己的“财政责任”。不过,从另一 方面说,我们也培养她“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的信心。只是和“想要什么就 要什么”的那些被惯坏的独生子女有所不同,她必须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必 须通 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出于同样的道理,我也不时地教育她:不管你想要什么, 自己不努力是绝对得不到的!比如,当她不好好练琴时,我就公事公办地对她 说:“好了,不想练就不练。别勉强。我们索性断了钢琴课。”我甚至曾经威胁 过 把钢琴卖掉。督促她努力时,并不是用命令式的手段,而是把她摆在一个必须 选择自己的生活的境况中:练琴确实很苦,那么你来选择要不要继续。你决定 了就要自己承担后果。有时,她碰到难曲子弄不出来,对着琴直哭,不想再练。 但每次我让她做选择时,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还要练。另有一次,她两天没 有练琴,自己拿手的曲子竟错得一塌糊涂。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她:“看看 这两首曲子。你前几天谈得还那么漂亮。这两首曲子本来是你所有的财产。你 不练,就等于自愿放弃自己的财产。”她有了这次教训后,以后温习钢琴作业就 尽心多了。 勤奋用功、自我牺牲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要启发孩子放眼自己的人生,理 解对自己负有责任。这种习惯培养得晚,孩子就会吃大亏。早早养成了用功的 习惯,也早早懂得自己为什么用功,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学校对 她来说,是个玩乐的地方,因为一切都很容易,课外的东西则难得多。所以, 她在学校不仅一直非常快乐,也非常自信、非常有目标感。 家长应该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世界上还有比对物质的占有更重要的东西。 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让一件小东西削弱她的品格。 第六,让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长大 不管自己怎么贫困,要让孩子学会感激、学会珍惜、想到对他人的责任。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任何牺牲,从不求回报。但 是,这种感情无论如何伟大,如果表达方式不对,就会给孩子带来一切都是她 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甚至是别人欠她的心态。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变得自 我中心、目无他人。所以,从小就特别注意消除孩子心中那种理所当然的感受。 第七,让孩子早早打工 有统计数据表明,打工开始得越早的人,日后的平均收入就越高。因为打工 早,说明你的“事业”起步得早,在竞争中先声夺人。 要向孩子展示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是如何升值的。 早早打工并用打工的收入进行精明的投资,训练了孩子推迟欲望满足、通过 工作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习惯和能力。不过,这些训练的收益还远不止这些。童 工干的是最低端的工作,而且经常一对一地和顾客打交道。比如在街上摆摊, 对人的沟通、取信和说服的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第八,培养一个负责的孩子 家长在支持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这种支持是有限度的, 剩下的责任要自己承担。 第九,教孩子发展稳定的人际关系 人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不可能离开稳定的人际关系。 告诉她:做人首先要取信于人。你做人光明正大、有信誉,别人就愿意当你 的朋友,愿意和你合作。当你真有需要时,别人也会帮助你。 3. 综合国外的一系列理论和经验性研究,来分析教育孩子过程中几个核心的 问题:智商、素质、智商的开发和素质的培养以及素质对于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191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Lewis Terman对Binet的智商测试法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创造了所谓Stanford-Binet IQ,集中于语言和数量推理以及记忆能力, 使测验的分数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也是流行至今的现代智商 测试的基础。1921年,Terman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全州的范围内挑选、招募神童 参与他的“天才基因研究”。他动员了加州中小学教师帮助他挑选人才,最后用 他的智商测试锁定了1500名学生。这些少年天才平均年龄11岁,基本都来自中产阶级的白人家庭,智商在135到200之间,属于人口中1%的最高智商阶层。1925年,Terman用对这些孩子的研究数据试图摧毁所谓神童是“古怪、才能过 分专一、心理和感情不稳定、社会行为无法让人接受、道德上不可靠”的成见。 他还进一步指出:神童不仅能够度过比一般儿童更加丰满健康的童年,而且会 成为更加卓越的成人。不过,他的这一实验还是没有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这 些11岁的孩子在35年后被追踪调查,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受了良好的教育,在 事业上非常成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虽然这些孩子中的女性绝大多数长大后 当了家庭主妇,但这显然是社会环境使她们无法充分发挥潜力。“早熟早烂”的 成见显然没有根据。天才还是比平常人要成功。不过,1956年Terman去世时,William Shockley因发明晶体管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20年代时就是个加州学校里的学童,但没有被Terman挑上。1968年,另一位Terman的“漏网之鱼”Luis Alvarez也因为在量子物理学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奖。与此相对,尽管 Terman挑中的孩子中后来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记者、诗人、电影导演、 大学教授(特别是心理学教授),但是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没有伟大的作曲家或 伟大的艺术家。人们还注意到,音乐是神童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但是,在上个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旧金山地区按Terman的原则挑选的70名音乐神童中,只有6 人成为知名的音乐家,其中包括钢琴家Leon Fleisher、 Ruth Slenczynska、 Hephzibah Menuhin,小提琴家Isaac Stern、 Ruggiero Ricci 和我们中国人熟悉的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 Terman的Stanford-Binet智商测试和智商理论,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 就。他信服地说明在Stanford-Binet的智商测试中成绩好的人,日后事业比较成 功。但是,这一测试却基本测不出最顶尖的天才来。于是人们开始对这种测试 提出疑义,认为其对智商的定义太狭隘、太过于集中于常规的认知能力上,对天赋的另外一些关键层面,如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创造力、意志力等等,都有所忽视。在一些需要非常具体固定的技能的领域,比如音乐和数学, 天才比较容易在早期发现。但是超出了这些领域,成才之路就很难预测。另外,一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未必有紧密的相关性。接受知识和创造知识毕竟是两 回事。像创造力这种素质几乎是没有衡量的。道理也很简单,大人设计出 来的测验不管如何复杂,也可能反映着大人的成见。而这种成见会被真正有创 造力的孩子突破。Terman的一位同事Catherine Cox的研究则发现,在Stanford-Binet智商之外的一些重要素质,如锲而不舍的精神、信心等等,往往 是成功的更为关键因素。由此,智商渐渐从一个单纯的智力构造演化为社会构 造。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一岁就上常青藤》和《华尔街怎样养孩子》这两部分 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品格的原因。 塔夫脱大学教授Maryanne Wolf在其新书《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Proust and the Squid: The 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Reading Brain)中做了颇为精彩的解 释:真正的阅读需要把大脑不同部位复杂的功能综合起来。这包括视觉、听觉、 语言、概念生成等等。这些功能的整合,要依靠所谓的“髓鞘形成”(myelination)。在这一“髓鞘形成”的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元轴突会卷成胖胖的套状,这样 才能有良好的功能。大脑的各个部位要互相有效地协调,各神经元就必须彼此 迅速地沟通。要做到这一点,神经元轴突就需要形成许多“髓鞘”。“髓鞘形成” 的速度因人而异。不过,关键部位的“髓鞘形成”一般要在5到7岁之间完成。 男孩在这方面则偏晚一些。 Maryanne Wolf的理论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读书识字是从 5到7岁之间开始。如果把这个过程强行推前,比如在四五岁之间开始,就等于 让孩子执行一些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以凭借视 觉或者听觉机械地“阅读”,其实不过是对声音和图像的死记硬背而已,创造的 是一种“阅读”的假象。这种先人一步的优势,日后很快就消失。但是,给孩 子留下的心理创伤却未必会消失。你们孩子搞不懂自己在干什么,达不到大人 的期待。这样,大人就把孩子摆到了一种还没有开始就失败的境地。实际上, 中国教育中从小让孩子认字背诗等等,都是这种揠苗助长的例证,有害无益。 Maryanne Wolf还意味深长地强调,在奥地利,孩子7岁以前不识字读书,日本则是极端强调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度。但是,看看人均诺贝尔奖的指数,奥地利 竟比日本高出数倍。 智商是先天的,家长还能做什么? 上面印证的最新研究了大部分流行的智力开发是无效甚至有害的。这似 乎支持了Charles Murray的观点。其实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 “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智商有了明显的、普遍的提高。虽然这种提高最 近已经开始减速,但这至少说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智商有某种关系。另 外,不同阶层的子弟,即使有相同的教育机会,在学校的表现还是有所差异。 这里面大概也有家庭所塑造的学生智力的因素。最新的研究虽然基本否认了魔 术般的智力开发,但也都给家长能动地培养孩子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家长只要教育得法,对孩子的智力成长还是会有积极的贡献。 常识告诉我们:学习外语还是越早越好。6岁以前儿童大脑成长速度最快。 在这期间,适当让孩子学说外语,或者接触音乐,可能对大脑这一智商“硬件” 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另外,美国全国大脑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Mental Health)对5岁到19岁的孩子的大脑进行了定期的脑电图扫描,研究脑皮层(cortex)的厚度和智商的关系。他们发现,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大多脑皮层成熟得晚。 比如最聪明的孩子,脑皮层的发育到十一二岁时才达到顶峰,而一般的孩子则 在8岁就达到顶峰。其中的一个儿童心理学家Jay Giedd解释说,晚熟者的大脑 的可塑性比早熟者要延续的时间长得多。一个12岁的孩子的世界,显然也比8岁孩子的世界要复杂得多。这也就是说,晚熟者的大脑在定型期间接受的外界 刺激,要比早熟者接受的刺激复杂得多。这也许是他们聪明的原因。 前面提到的Maryanne Wolf对早期智力开发提出了这样的解说:学外语和学习阅读有本质的不同。语言能力(具体而言是口语交流的能力)是人类基本的生存能力。人一出生就开始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基因 中已经造就了早期掌握语言的功能。所以,你要你的孩子说双语或者3种语言,越早开始越好。有些研究表明,从小讲两种语言的孩子,在主要语言上比单语 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略慢,但这种区别以后就消失,留下的是双语的优势。中国也有南方人学外语快的成见。计划经济时代的外语学院甚至还重点在江浙一 带招生。这除了那里文化发达、人才多以外,恐怕还有一个不为人认识的因素。 这是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的社会学家提醒我注意的:南方的孩子,从小回家说方 言,上学讲普通话,从来就是说双语。日本人从小基本是单语,到美国后在英 语会话方面就比中国人慢。我这个从小只说普通话的北京人,学外语也比绍兴 长大的妻子笨得多。当然,也有些孩子,从小接触许多语言,大脑内出现混乱, 导致语言障碍,不过,这毕竟是极少数例外。 学习阅读则是另外一回事情。根据Maryanne Wolf的解释,人类不是一生下来就开始阅读的。从物种演进的大历史上看,人类进入文字时代,也是很晚的 事情。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国王和贵族,大多是文盲。可见阅读显然不是生存之 必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还没有给自己造就这样的基因。不过,Maryanne Wolf通过经验事实的研究得出结论: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利于 他们智力的成长。这特别包括以有机的方式给他们创造各种语言环境。家长大 声给孩子读书,并把书中的词汇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很有助于孩子的成 长。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读“蒲尔和小猪在树林里走丢了”,然后问孩子:“你 记得那天我们在公园里走丢了吗?”这样,阅读帮助孩子理解生活,自然促进 其智力的发育。 孩子今后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不取决于早期的阅读能力,而取决于其词汇 量的多少和丰富性。Maryanne Wolf的理论在这方面得到了两位早期教育专家 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研究的支持。他们调查了在3个不同阶层中的孩子词汇量的发展,结果发现:孩子运用的词汇,有86%~98%是来自家长和他们讲话时所用的词汇。在4年的时间内,专业人士阶层(professional class)的孩子会听到450万个词;劳动阶层的孩子会听到260万个词;靠政府福利救济生活的家庭的 孩子,则仅听到130 万个词。假设这些孩子的智力基因基本一样,他们的语言 经验则完全不同。专业阶层和靠领救济生活的阶层的孩子,在4年内从家长那里所听到的词汇竟然相差320万!这种不同,也决定性地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 学业表现。 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儿童心理学家Kathy Hirsh-Pasek也得出了类似 的结论。她对来自学术导向的学前班和社会导向(也就是强调游戏和培养孩子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学前班的孩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到了5岁时,学术导向的学前班出来的孩子认识的数字和字母明显要多。但是,到了一年级(也就 是6岁)时,这一优势就消失了。同时,在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上,社会导向的 学前班的孩子明显要高。 Kathy Hirsh-Pasek运用她主持的天普大学 婴儿实验室反复证明她的理论。比如,她向两岁半到3岁的孩子放映专门教他们动词的录像。结果发现,这些 孩子基本无法理解录像的内容。但是,当成人运用木偶戏对录像进行演绎时, 孩子的理解力就开始大增。同样,她发现家长给孩子读书的传统方式比新兴电 子技术所制造的“科学智力开发”课程要有效得多。所以,她鼓励家长多和孩子玩搭积木等等的游戏,或者在屋子里用桌椅板凳和床单建造“城堡”。这种自 然的游戏最有教育效果。过分进行学术性的早期智力开发,会在孩子大脑里造 成神经学上所谓的“堵塞”,把神经元的突触(synapsis,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接触并影响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的部位)淤塞占用,而这些组织机体本来是应该为日后更有创造性的活动所保留的。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智商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教育也许能对提 高智商起到一点边际的效应。家长越肯花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创造性地游戏 玩耍、经常给孩子读书、和孩子进行有趣味有思想的交谈,孩子的智力发展就 越健康。相反,如果家长牺牲这样的天伦之乐,把孩子交给陌生的早期教育专 家,让他们用过分学术化的课程占据孩子的童年,或者用大量生词卡对孩子进 行填鸭式的灌输,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可能变慢。而这也是中国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
/
本文档为【《一岁就上长青藤》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