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微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013-03-08 5页 doc 139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7670

暂无简介

举报
微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微软操作系统的历史 日期 16位 x86平台 32位 x86(IA-32)平台 64位 x86-64(AMD64)平台 1985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1%E6%9C%8820%E6%97%A5" \o "11月20日" 11月20日 Windows 1.0 1987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2%E6%9C%889%E6%97%A5" \o "12月9日" 12月...
微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微软操作系统的历史 日期 16位 x86平台 32位 x86(IA-32)平台 64位 x86-64(AMD64)平台 1985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1%E6%9C%8820%E6%97%A5" \o "11月20日" 11月20日 Windows 1.0 1987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2%E6%9C%889%E6%97%A5" \o "12月9日" 12月9日 Windows 2.0 199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5%E6%9C%8822%E6%97%A5" \o "5月22日" 5月22日 Windows 3.0 1992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4%E6%9C%886%E6%97%A5" \o "4月6日" 4月6日 Windows 3.1 Janus 1992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0%E6%9C%8827%E6%97%A5" \o "10月27日" 10月27日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 1993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7%E6%9C%8827%E6%97%A5" \o "7月27日" 7月27日 Windows NT 3.1 1993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1%E6%9C%888%E6%97%A5" \o "11月8日" 11月8日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 1994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9%E6%9C%8821%E6%97%A5" \o "9月21日" 9月21日 Windows NT 3.5 1995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5%E6%9C%8830%E6%97%A5" \o "5月30日" 5月30日 Windows NT 3.51 1995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8%E6%9C%8824%E6%97%A5" \o "8月24日" 8月24日 Windows 95 Chicago 1996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8%E6%9C%8824%E6%97%A5" \o "8月24日" 8月24日 Windows NT 4.0 Cairo 1998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6%E6%9C%8825%E6%97%A5" \o "6月25日" 6月25日 Windows 98 Memphis 1999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5%E6%9C%889%E6%97%A5" \o "5月9日" 5月9日 Windows 98 SE 200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2%E6%9C%8817%E6%97%A5" \o "2月17日" 2月17日 Windows 2000 For SP1 Asteroid 200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9%E6%9C%8814%E6%97%A5" \o "9月14日" 9月14日 Windows Me Millenium 2001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0%E6%9C%8825%E6%97%A5" \o "10月25日" 10月25日 Windows XP Whistler 2003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4%E6%9C%8825%E6%97%A5" \o "4月25日" 4月25日 Windows Server 2003 Whistler Server 2003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2%E6%9C%8818%E6%97%A5" \o "12月18日" 12月18日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3 2004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0%E6%9C%8812%E6%97%A5" \o "10月12日" 10月12日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 2005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4%E6%9C%8825%E6%97%A5" \o "4月25日" 4月25日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2006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7%E6%9C%888%E6%97%A5" \o "7月8日" 7月8日 Windows Fundamentals for Legacy PCs Eiger 2006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1%E6%9C%8830%E6%97%A5" \o "11月30日" 11月30日 Windows Vista 商业用途 Longhorn 2007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E6%9C%8830%E6%97%A5" \o "1月30日" 1月30日 Windows Vista 个人用途;在50个国家发布 Longhorn 2007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1%E6%9C%887%E6%97%A5" \o "11月7日" 11月7日 Windows Home Server Quattro 2008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2%E6%9C%8827%E6%97%A5" \o "2月27日" 2月27日 Windows Server 2008 Longhorn Server 2009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0%E6%9C%8822%E6%97%A5" \o "10月22日" 10月22日 Windows 7 Blackcomb (Vienna) 2009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10%E6%9C%8822%E6%97%A5" \o "10月22日" 10月22日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最基本的MS-DOS系统,由一个基于MBR(硬盘才有MBR,软盘没有MBR,激活磁区位于第0轨的磁区中,内容上与硬盘的MBR略有不同)的BOOT引导程序和三个文件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是:输入输出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及命令解释模块(COMMAND.COM)。(不过在MS-DOS 7.0中,MSDOS.SYS被改为启动配置文件,而IO.SYS增加了MSDOS.SYS的功能)除此之外,微软还在零售的MS-DOS系统包中加入了若干的外部程序(即外部命令),这才与内部命令(即由COMMAND.COM解释执行的命令)一同构建起一个在磁盘操作时代相对完备的人机交互环境。有关MS-DOS的各种命令,请参见MS-DOS命令行。 MS-DOS用户可透过编辑两个位于开机磁盘根目录的系统档案来达到调控系统组态之目的,它们分别是CONFIG.SYS及AUTOEXEC.BAT,IO.SYS会检视CONFIG.SYS以加载指定的硬体驱动程序,而COMMAND.COM则自动运行AUTOEXEC.BAT所载的批次指令。 MS-DOS一般使用命令行界面来接受用户的指令,不过在后期的MS-DOS版本中,DOS程序也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DOS中断来进入图形模式,即DOS下的图形界面程序。 早先版本的MS-DOS 为 FAT12 与 FAT16,事实上也因为 MS-DOS 的流行,造成日后磁盘格式受到文件配置表影响相当巨大。从MS-DOS 7.0开始,尤其是MS-DOS 7.10版本则已全面支持FAT32、长文件名和大硬盘等。 [编辑] 由来 1980年,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一名24岁的程序员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花费了四个月时间编写出了86-DOS操作系统。1981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7%E6%9C%88" \o "7月" 7月,微软以五万美元的代价向西雅图公司购得本产品的全部版权,并将它更名为MS-DOS。随后,IBM发布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当时采用的操作系统是西雅图公司的86-DOS 1.14,但微软很快改进了MS-DOS,并使它成功地成为IBM PC采用的操作系统。并于1981年8月12日,正式发布MS-DOS 1.0和PC-DOS 1.0。 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后来曾将微软告上法庭,指控微软在购买86-DOS版权时,并未透露IBM是其客户。微软在1986年向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又支付了100万美元,了结了双方之间的纠纷。 [编辑] 简史 版本 描述 MS-DOS 1.0 微软买下 86-DOS(QDOS)版权,1981年7月,成为 IBM PC上 第一个作业系统。同时微软有为 IBM PC 开发专用版本 PC-DOS,但与泛用版本 MS-DOS 相比,除了系统文件名以及部份针对 IBM 机器的内核,外部命令与公用程序之外,其余代码其实差异不大。 MS-DOS 1.25 1982年6月,支持双面 软盘并开始修改错误 不仅IBM,许多OEM也广泛使用 MS-DOS 2.0 1983年3月,加入UNIX式的树状档案系统与及硬盘支持,以低级的观点视之,这是第一次的 DOS 重大改版。这个版本除了兼容于 CP/M 的 FCB 文件系统之外,正式采用了文件配置表格式,并大量使用具有 UNIX 特征的 Handle 式文件操作方式。 MS-DOS 2.11 1984年3月,为主要的OEM版本,修正了2.01版的错误,增加了对非语言及其文件格式的国际性支持 MS-DOS 2.25 1985年10月,支持额外扩充的字符组(日文与韩文),还修正了旧版的错误 MS-DOS 3.0 1984年8月,引入PC/AT,它能支持1.2MB的软盘,并加入较高容量的硬盘 MS-DOS 3.1 1984年11月,加入对微软网络支持 MS-DOS 3.2 1986年1月,加入了3.5吋软盘的强化支持,并开始可以通过驱动程序使用硬件 EMS。台湾的宏碁计算机在资策会与公会的支持下,与微软在 MS-DOS 3.2 的基础上开发了符合 财团法人中文数字化技术推广基金会 标准的全中文 DOS:MS-DOS 3.21,并配合当时第一代的松下汉音输入法搭载于当时宏碁的机器上,汉音输入法是台湾最早的智能中文输入法,现在则是 MacOS 中内置默认的中文输入法之一。由于中文内码采用公会码,与主流的 大五码 并不兼容,以致 MS-DOS 3.21 版本台湾销量并不好。但 MS-DOS 3.21 的技术受到广泛的使用,中文系统独立成为【宏碁中文工作室】软件,CMEX 规格则成为业界中文系统标准,并在后来主要的系统厂商如倚天中文系统、微软的Windows中文版下被采用,而其内部使用的 GW-BASIC 后来更成为后来 MS-DOS 的标准软件。 MS-DOS 3.3 1987年8月,修正部份内部错误、增加了许多关于文件处理的外部命令、开始支持软盘之后,MS-DOS 3.3 成为当时最稳定、畅销的版本,可以说是 MS-DOS 第二次的重大改版,一年后发行的 4.0 甚至还不如 3.3 普及。内部的 BASIC 解释器在 3.x 之后逐渐由 BASICA 改为增强绘图能力的 GW-BASIC。此际倚天公司在前几版本的 BASICA 基础上开发了支持中文绘图模式的 ETBASIC,几乎成为当时台湾地区学习 BASIC 语言的标准配备。外部命令部分最重要的则是增加了 XCOPY 与 APPEND,增强了早就该有的文件管理能力。 MS-DOS 4.0 1988年6月,主要基于IBM的代码库,而不是微软自己的代码库。加入了最大2GB容量硬盘驱动器支持,引入 EMM(软件模拟 EMS)以及新规格 XMS 存储器技术,令MS-DOS操作系统可以使用1MB以上的存储器。开始有 DOSSHELL 的使用。DOSSHELL 可以被视为 MS-DOS 的 GUI 界面,并有切换程序作业的能力。 MS-DOS 4.01 1988年12月,对于旧版所存在的一系列错误进行修正 MS-DOS 5.0 1991年6月,第三次重大改版,可能也是 MS-DOS 史上最重要的改版。这个版本继承 4.0 对于存储器管理的改进,是 EMM 规格最为稳定、普及的版本,也加入了许多存储器管理的程序,如 EMM386、MEM 等等,为的就是与 Windows作业环境 好好搭配,连带也使得 MS-DOS 存储器管理成为当时许多软件亟欲配合增强的方向,如何设置 MS-DOS 存储器配置成为热门话。BASIC 解释器改为 QuickBASIC 的简易版本 QBASIC,内置文本编辑器则由原来的行编辑 EDLIN 改为全屏编辑的 EDIT(其实只是对 QBASIC.EXE 多下一道参数而已)。减少外部命令对于版本的需求,而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加入 DOSKEY、UNDELETE、Quick Format、UNFORMAT 等能力。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的 CONFIG.SYS 允许多重选项,方便用户于开机时切换不同的开机组态设置,以满足不同应用程序的需求,特别是当时一些极度耗费存储器的游戏、常驻程序以及常用的中文系统等...。 MS-DOS 6.0 1993年3月,加入了许多花俏的外部命令。系统检测程序 MSD 被加入。DoubleSpace 压缩磁盘技术开始被使用,亦开始附上微软自家的解毒软件 VSAFE 以及 MSAV。网络方面开始加入对 LL5 传输线的支持。对于磁盘,开始加入磁区整理软件 DEFRAG以及磁盘高速缓存程序 SMARTDRV。文件管理方面,以豪华的 MSBACKUP 取代了命令行方式的 BACKUP,另外,终于加入了 DELTREE 与 MOVE 公用程序。开始正式支持光盘驱动器。存储器管理方面则加入了功能较丰富的 MEMMAKER 组态优化程序。 MS-DOS 6.2 1993年11月,DoubleSpace 更名为 DrvSpace。 MS-DOS 6.21 1994年2月,移除 DrvSpace。 MS-DOS 6.22 1994年6月,最后一个销售版本。国乔(KC)取得微软与 IBM 授权,搭配国乔中文系统发表自己的 DOS 7.0。 MS-DOS 7.0 1995年8月,Windows 95 所带的版本,支持长文件名。 MS-DOS 7.1 1996年8月,加入对大硬盘和FAT32分区的支持等。 MS-DOS 8.0 2000年9月,MS-DOS的最后一个版本,取消了部分功能,例如不再支持SYS命令、打印机操作。
/
本文档为【微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