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老子教育思想

2017-09-07 9页 doc 21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0441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子教育思想一、老子的教育目的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政治怎样实现呢?一个国家总是必须有执政者来领导和管理。老 子为他的理想 国所期望的政治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老子》一书中有大量材料涉及如何 当好一个执政者的问题。培养理想的执政者,就是老子的教育目的。理想的执政者在《老子》 书中就是所谓“圣人”。“圣人”一词在《老子 》全书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三十一次。除有时指 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外,大都是指有权势的执政者(人君)。所以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 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 老子对他的理想的执政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坚守...
老子教育思想
一、老子的教育目的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政治怎样实现呢?一个国家总是必须有执政者来领导和管理。老 子为他的理想 国所期望的政治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老子》一书中有大量材料涉及如何 当好一个执政者的问题。培养理想的执政者,就是老子的教育目的。理想的执政者在《老子》 书中就是所谓“圣人”。“圣人”一词在《老子 》全书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三十一次。除有时指 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外,大都是指有权势的执政者(人君)。所以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 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 老子对他的理想的执政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坚守并实行治国的“三宝”。他说:“我有三 宝,持而守 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67章,以下引用《老子》只注章次),老 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也就是 他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总之,老子把慈爱、节俭、谦让作为治理国家的三大法宝,并作为理想的执政者必备的条 件而提出,其中 虽然含有消极退让的思想因素,是应该否定的,但是其中反映劳动人民利益 的慈爱、诚实、宽容、无私等思想因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意义。从培养国家领导干 部问题的角度来看,老子的教育目的思想是可以批判 继承的。 二、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 (一)贵质朴 老子认为,要做到质朴,必须能讲真话。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 章)真实的话用不着文饰,需要文饰的不是真话。所以这里的“美”不是美好的意思,而是 巧饰,和孔子讲的“巧言”意思一样,都是 表示“疾伪”的精神。“美”的反面是质朴。老 子认为,质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是高尚的品德。 老子对于有深厚修养的人,常常用“赤子” 来比喻。认为这种达到高深修养的人就象婴儿般的纯真、柔和 。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他认为赤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精之至”,即纯真,一是“和之 至”,即柔和。又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因为溪涧、山谷就是“道”本身的形 象。 人的修养到了如溪如谷的程度,就是到了纯真柔和的婴儿状态,也就是和“常德”(即“道”) 合而当一了,他还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要象婴儿一样,精气专注,摒弃杂念,达到柔顺程度。 又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20章)老子说他自己不为世俗功利和庞辱所干扰,好象还不会啼笑的婴 儿。孟子也讲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但是孟子所说的赤子之心是指天生的善良本性,老子所说的赤子之心是 指无知无识的自然本性。和孟子肯定赤子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社会伦理 的本性,涵义不同。老子是要用赤子之心来否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 (二)轻名利 老子认为重视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被物质名利所诱惑,是一种高尚道德品质。 他说:“名与身孰亲?( 虚名与生命哪一个更亲切?)身与货孰多(生命与财产哪一样更重 要?)得与亡孰病?(得到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更有害?)甚爱必大费(过分追求虚名, 必定会浪费许多精力),多藏必厚亡(贪图收藏货利,必然遭 到严重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 遗甚咎。”(9章) 老子的这些言论,意思是劝人不要舍生命而追求虚名财利。这对于贪位慕禄,得寸进尺,利 欲薰心的人,都是应该深自警惕的。老子提倡“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对于轻身而徇 名利,贪得 而不顾危亡的过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时当权贵族的贪婪欲求,是 一种谴责。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静心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容易引导到消极保守的道 路上去。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理解老子的本意,一 个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善于支配物质生 活,不迷恋于物质利益,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还是值得重视 的人生价值观问题。我们既需要强调个人对集体和人类作贡献,同时对个人应有的名 利是应 该追求的。追求名利和进取向上的事业心应当是一致的。 (三)“自知”、“自胜”、“强行”、“不朽”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 不亡者寿。”(33章)老子认为,认识别人叫做机智,了解自己才算高明。战胜 别人的攻击叫做有力,能克制 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坚持去做就是有志气。不 丧失本性就能长久,死而不被人遗忘才是长寿。照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而 “自知”、“自胜”尤其重要。“知足”固然重要,而“强行 ”更为重要。“不失其所”固然重要,“死而不亡”尤其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死而不亡者寿”这一命题是对于长寿这一概 念的很高明的解释。身死而不被人们遗忘,必然是生前在道德和事功方面对人类作出重要贡 献,死后被人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长存的不朽才是真正的长寿。 三、老子的道德教育方法 (一)“为学”与“为道”。老子把“为学”与“为道”看作是完全对立的。他说:“为学日益, 为道日 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对于这两句,一向注释有纷歧。据河上公《老 子章句》的注释:“‘ 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 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转引自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 第250页),这个注释比较符合老子思想,因为老子 是反对“礼”的。结合老子的话:“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38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 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绝学无忧”(20章),可见,“为学日益”,“学” 是指“礼”、“仁义”、“圣”、“智”、“巧”、“利”。“为学日益”就是讲求礼、仁义,智、巧、利,人的情欲巧 伪就越来越多。相反,从事于“道”(自然无为),人的情欲巧伪就会日益减少。老子认为, “仁 义、礼、智、圣”这些所谓学问知识,都是虚伪的,是用来统治人民的手段,违反人民 的本性,也就是违反自然之道。应该抛弃这些有害的知识学问,才能恢复和保持人的自然本 性的质朴。老子对于当时执政的贵族为了 统治人民而造作出来的政教、礼乐,加以评击,是 有其进步性的。但是把学习知识和道德修养完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旧有文化应当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不应全部否定。 (二)“勤而行之”。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他说:“上士闻道,勤而 行之。中 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士”指读书人。老子把士分为上中 下三等,上等的士听说“道”,就努力去实行。中等的士听说道, 无动于衷,将信将疑,下等的士听说道,便加以诽笑。老子在这里说的“勤而行之”和他在 另一处说的“强行者有志”意思是一致的。老子主张“强行” 、“勤行”和孔子讲的“力行近乎仁”(《中庸》引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相同的。孔、 老的道虽有不同,但在重视道德实践上却有共同之处。 (三)及时预防。老子认为,事物的难和易是互相转化的。难可以成为易,易可以成为难。 只要把握时机 ,就可以变难为易,他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 章)就是说,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 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作起;因为天 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从 小事开始。因此,办理任何事情,必须及早抓紧有利时机,作好准备,而且要认真对待,不 可麻痹大意。“多易必多难。”(63章)就是说,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然会遭到 困难。关于 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重要性,老子讲过:“其安易持(事物还在稳定时容易维持),其未兆 易谋(事物还没显出变化的迹象进容易调理),其脆易泮(事物还脆弱时容易消解),其微易 散(事物还微小时容 易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老子的这些话本是用来说明事物变化的自然规律,但是,对 于教育活动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特别是作为德育原理, 是很有用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教师必须注意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细心考察,慎重对 待、及时引导。 (四)教师的感化。老子理想的执政者具有一项重要的品质是对人民以身作则的感化作用。 所谓:“我无 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三大法宝之 一就是“慈”。善于领导国家 的执政者,不用强迫命令,按照自然天道,让人民自由生活。 人民在这种慈爱的政治生活中,根本感不到任何压力。老子既然以这种人格感化来要求他理 想的政治领导,也必然以同样的精神要求他理想的教师。在道德教 育的实施中,教师要让他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生活中发展,不应当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 要用教师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根据 老子的政治 思想,他的德育的根本原则也必然是“行不言之教。”(43章)所谓“不言”,当然不是什么话都不讲,而是 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 (五)师生相互信任。老子在谈他理想的执政者对待人民应持的态度时说:“圣人常无心,以 百姓之心为 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 亦信之;德(得)信。”(49 章)大意是说,圣人(理想的执政者)自己没有私心,以百姓的 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 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向善。守信的 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守信。这段话本是讲理想的执 政者对待人民的态度,同样可以应用到理想的教师对学生应持的态度。教师首先要 信任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生要信任,对自己所不喜欢的学生也要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可以 信赖的学生。这和老子在另一处讲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2章)的思想是一致的。教师如果坚信每个学 生都可以由坏变好,然后才会对每个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努力 做到人尽其才。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乐观主义精神,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换来学生对 教师的信任。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 教育的手段。 (六)“贵师”、“爱师”。老子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从而提出“贵 师”和 “爱师”的问题。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7章)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 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善 人不尊重善人为老师,善人不吸取不善人的教训,这种 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是一个精要深奥的道理。老子主张,“为道”必须向一 切人学习。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向不好的人学 习,当然不是要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实际是起一种反面教员的作 用。孔子也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 而》), 意思也是说的不管善者或不善者,对我都可以起到师资的作用。
/
本文档为【老子教育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