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2012-11-26 4页 pdf 263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0737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论著· 作者简介 : 邢 燕 ,女 ,住院医师 ,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 ,电 子信箱 xinyan770424@ vip. sina. com。 通讯作者 : 童笑梅 ,女 ,主任医师 ,教授 ,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 ,电子信 箱 tongxm2007@126. com。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邢 燕 ,童笑梅 ,韩彤妍 ,崔蕴璞 ,常艳美 ,朴梅花 ,李在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儿科 ,北京 100191)   摘要 :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 ICU)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论著· 作者简介 : 邢 燕 ,女 ,住院医师 ,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 ,电 子信箱 xinyan770424@ vip. sina. com。 通讯作者 : 童笑梅 ,女 ,主任医师 ,教授 ,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 ,电子信 箱 tongxm2007@126. com。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 邢 燕 ,童笑梅 ,韩彤妍 ,崔蕴璞 ,常艳美 ,朴梅花 ,李在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儿科 ,北京 100191)   摘要 :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 ICU)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VLBW I)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危险因素和结局等的变化 趋势 ,以便对近年院内感染的相关情况有新的认识。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N ICU收治的出生体质量 < 1 500 g且住院时间 > 48 h的 VLBW I的临床资料。将 11 a分为 2个阶段 : 1998年 1月 1日 - 2003年 12 月 31日为第 1阶段 , 2004年 1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为第 2阶段 ;每个阶段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均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 , 采用 SPSS 12. 0软件分别对 2个阶段及每阶段 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 1阶段 VLBW I 31例 ,发生院内感染者 10例 ;第 2阶段 127例 ,发生院内感染者 46例 ;感染发生百分比分别为 32. 3%和 36. 2% , 2阶段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 0. 679)。2个阶段败血症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第 1阶段院内感染患儿检出细菌均为革兰阴性 ( G- ) 杆菌 ;第 2阶段检出细菌中 G- 杆菌占 52. 6% ,革兰阳性 ( G+ )球菌占 50. 0%。在第 1阶段未得出与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第 2 阶段得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肠道外营养、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脐静脉置管、先天性心脏病和 RDS 均与院内感染相关。第 2阶段显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脐静脉置管与败血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第 2阶段中使用机械通气和 肠道外营养是 VLBW I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 VLBW I存活率的提高 ,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 ,但有上升趋 势 ,发现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流行病学变化特征 ,将更有针对性的防治 VLBW I院内感染。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10, 25 (2) : 99 - 102 关键词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 R72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515X (2010) 02 - 0099 - 04 Change of Nosocom ia l Infection of Very L ow B irth W eight Infan ts in Neona ta l In ten sive Care Un it X ING Yan, TONG X iao - m ei, HAN Tong - yan, CU I Yun - pu, CHANG Yan - m ei, PIAO M ei - hua, L I Zai - l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 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xp lore the change trends of ep idem 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 risk factors, outcome of nosocom ial infection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 I)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 ICU). M ethods The VLBW I whose birth weight were less than 1 500 g and whose length of stay were more than 48 hours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in N ICU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 ital within 11 years( from Jan. 1, 1998 to Dec. 31, 2008) . The related clinical informations of VLBW I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Eleven years were divided into 2 phase, the first phase was from Jan. 1, 1998 to Dec. 31, 2003 and the second phase was from Jan. 1, 2004 to Dec. 31, 2008. In each phase, the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nosocom ial infection as infection group and non - infection group. The data from 2 phases and 2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SPSS 12. 0 software. Results There were 31 cases and 127 cases of VLBW I in 2 phases, re2 spectively. There were 10 cases and 46 cases who had nosocom ial infection in 2 phase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percentage for nosocom ial infection between 2 phases (32. 3% vs 36. 2% , P = 0. 679)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2 stituent ratio of sep ticem ia between 2 phases ( P < 0. 05) . In the first phase, the isolated bacteria were all gram - negative bacillus, and in the second phase gram - negative bacillus accouted for 52. 6% and gram - positive cocci accouted for 50. 0%. In the first phase, the factors corre2 lated with nosocom ial infection were not achieved.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factors correlated with nosocom ial infection in VLBW Iwere gesta2 tional age, birth weigh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entilatory support with trachea cannula, parenteral nutrition, central vein cannula,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sp 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the dur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central vein cannula,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rachea cannula. The central vein cannula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p ticem ia in the second phase ( P < 0. 05) .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in the second phase. Conclusion s The inci2 dence percentage for nosocom ial infection dose not increase but p resents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vival rate of VLBW I. The change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tors and ep idem iological features correlated with nosocom ial infection are found, so as to p revent and treat nosocom ial infection of VLBW I with the definite direction. J Appl C lin Ped ia tr, 2010, 25( 2) : 99 - 102 Key words: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nosocom 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   近年来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VLBW I)存活率逐步提 高 ,作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 , VLBW I院内感染问题已经 引起新生儿科医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 1 ]。本研究采用回 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了本院 11 a来前后 2个阶 段 VLBW I院内感染的变化情况 ,旨在了解 VLBW I院内 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危险因素和结局等变化趋势 ,为更 有效地防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N ICU 1998年 1 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收治的 VLBW I作为研究对 象。纳入 :出生体质量 < 1 500 g且住院时间 > 48 h。 对住院期间转外院治疗者追踪至离院后 48 h。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收集资料  收集住院 VLBW I的一般情况、院内 感染的相关表现、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肠外营养等 治疗情况、侵入性操作和治疗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 P ICC)、脐静脉置管 (UVC)、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等资 ·99· 第 25卷第 2期 2010年 1月 J A ppl C lin Pedia tr, V ol. 25 N o. 2, J an. 2010 料。 1. 2. 2 院内感染的诊断   ( 1)确诊败血症 :参照中华医 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提出的诊疗中确诊依 据 [ 2 ]。 (2)疑似败血症 :临床上有感染的非特异性全身表 现 ,如反应差、呼吸暂停、残余奶增加、体温波动、皮肤发 绀、顽固代谢性酸中毒等 ,且具备非特异性检查之一 : WBC <5 ×109 L - 1、血小板 <100 ×109 L - 1、CRP≥8 mg·L - 1 , 但血培养阴性 ,临床上未发现具体感染部位 [ 3 ]。 ( 3)证实 有明确的感染部位及相应表现 ,如胸部 X线片证实有肺 炎。具备 (1)、(2)、(3)任何一条可诊断院内感染。计算 与住院时间相关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感染例次 ÷总住院 天数 ×1 000个住院日。 1. 2. 3 分组 将 11 a分为 2个阶段 ,第 1阶段 : 1998年 1月 1日 - 2003年 12月 31日 ,第 2阶段 : 2004年 1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每阶段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均分 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分别对 2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 2个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对 2个阶段感染组部分患儿血 液、胃液、脑脊液、大便、气管分泌物或气管插管管端、外 周导入 P ICC管端、UVC管端标本进行培养。 1.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2. 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 资料用 €x ±s表示 ,计量资料 2组间比较采用两 t检 验 , 2组及 2组以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P < 01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一般资料 11 a间住院 VLBW I共 178例 ,除外住院 时间不满 48 h者 20例 ,共 158例纳入本研究。男 81例 , 女 77例。其中第 1阶段 31例 (男 19例 ,女 12例 ) ,发生 院内感染者 10例 ;第 2阶段 127例 (男 62例 ,女 65例 ) , 发生院内感染者 46例。一般情况比较见表 1。 表 1 1998年 1月 1日 - 2003年 12月 31日 VL BW I院内感染一般情 况与 2004年 1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比较 ( …x ±s) 项目 第 1阶段 ( n = 10) 第 2阶段 ( n = 46) t /χ2 P 男 / % 50. 0 43. 5 0. 141 0. 707 胎龄 /周 30. 1 ±1. 7 29. 7 ±1. 9 0. 700 0. 487 出生体质量 /g 1 201. 00 ±113. 18 1 213. 91 ±157. 70 - 0. 245 0. 808 感染发生百分比 /% 32. 3 36. 2 0. 171 0. 679 住院日相关感染率 /‰ 10. 40 14. 48 感染例次 /次 11 59 平均每例感染例次 /次 1. 1 1. 3 感染发生日龄 /d 17. 20 ±8. 30 18. 96 ±10. 23 - 0. 509 0. 613 感染住院时间 /d 42. 10 ±11. 93 44. 02 ±16. 24 - 0. 353 0. 725 存活率 / % 80. 0 82. 6 1. 572 0. 456 病死率 / % 10. 0 2. 2   第 1阶段 : 1998年 1月 1日 - 2003年 12月 31日 ;第 2阶段 : 2004年 1月 1日 - 2008年 12月 31日 2. 2 院内感染的逐年变化情况  11 a间 VLBW I院内感 染变迁 ,见图 1。 2. 3 院内感染疾病构成变化 2个阶段院内感染疾病主 要为肺炎和败血症。第 1阶段肺炎的构成比 (72. 7% )与 第 2阶段 (54. 2%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 649, P > 0. 05)。2个阶段败血症构成比分别为 0和 37. 3% , 经统计学分析 2个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377, P < 0105)。2个阶段均无 NEC和细菌性脑膜炎发生。 图 1 在 11 a间 VL BW I住院人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 2. 4 医院感染病原菌变化情况  第 1阶段 8例培养标 本中共检出细菌 3株 ,检出率为 37. 5% ,均为革兰阴性 ( G - )杆菌 ,来自气管分泌物或管端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 菌 2株 ,阴沟肠杆菌 1株 )。第 2阶段 113例培养标本中 共检出细菌 38株 ,检出率为 33. 6% ,其中 G - 杆菌 20株 (52. 6% ) ,革兰阳性 ( G+ )球菌 19株 (50. 0% )。其中 ,血 培养中 G+球菌 9株 (表皮葡萄球菌 5株 ,沃氏葡萄球菌 2 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各 1株 ) , G - 杆菌 13株 (大肠埃希菌 7株 ,肺炎克雷伯杆菌 5株 ,解鸟氨酸拉乌 尔菌 1株 ) ,其中 1例患儿先后感染 2种细菌 (分别为表 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气管分泌物或管端培养结 果中 G+球菌 3株 (表皮葡萄球菌 2株 ,甲型溶血性链球 菌 1株 ) , G - 杆菌 6株 (肺炎克雷伯杆菌 3株 ,臭鼻克雷伯 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各 1株 )。P ICC管端培 养结果中 G+球菌 5株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 ; G - 杆菌 1株 , 为肺炎克雷伯杆菌。UVC管端培养为 G+球菌 2株 (草绿 色链球菌、粪肠球菌各 1株 )。 2. 5 2个阶段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变化情况 2. 5. 1 2个阶段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计量资料比较 结果 见表 2。 表 2 第 2阶段感染组与未感染组 VL BW I院内感染计量资料比较结果 ( …x ±s) 项目 感染组 未感染组 t P 胎龄 /周 29. 68 ±1. 91 30. 91 ±2. 04 3. 344 0. 001 出生体质量 /g 1 213. 91 ±157. 70 1 296. 00 ±153. 92 2. 863 0. 005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d 5. 94 ±11. 15 1. 03 ±2. 35 - 2. 946 0. 005 气管插管持续时间 /d 3. 25 ±9. 58 0. 57 ±1. 91 - 2. 444 0. 016 肠道外营养持续时间 /d 28. 16 ±12. 04 17. 59 ±8. 96 - 4. 889 0. 000 P ICC持续时间 /d 21. 79 ±13. 02 14. 75 ±11. 51 - 2. 778 0. 007 2. 5. 2 2阶段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计数资料比较  结果见 表 3。第 2阶段 78例行 P ICC患儿中 18例败血症 , 22例 行 UVC患儿中 7例败血症 ,使用 P ICC与使用 UVC的患 儿败血症发生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1439, P < 0101;χ2 = 5. 486, P < 0. 05)。 2. 5. 3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第 2阶段单因素分析 中 P < 0. 05的相关因素 [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气 管插管辅助呼吸、肠道外营养、P ICC、UVC、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RDS、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持续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P ICC持续时间 ]进一步作 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出影响最大的 2个因素 ,分别是机械 ·001· 第 25卷第 2期 2010年 1月 J A ppl C lin Pedia tr, V ol. 25 N o. 2, J an. 2010 通气 (OR = 21922, 95% CI: 1. 062~8. 040, P = 0. 038)和肠 道外营养 ( OR = 1. 073, 95% CI: 1. 019 ~1. 129, P = 01007)。 表 3 第 2阶段感染组与未感染组 VL BW I院内感染计数资料比较结果 [ n ( %) ] 影响因素 n 院内感染例数 χ2 P 小于胎龄儿 52 14 (26. 9) 5. 621 0. 060 胎膜早破 36 14 (38. 9) 0. 155 0. 688 生后窒息 35 11 (31. 4) 0. 237 0. 627 先心病 a 76 34 (44. 7) 5. 942 0. 015 RDS 38 19 (50. 0) 4. 457 0. 035 机械通气 b 56 32 (57. 1) 18. 981 0. 000 气管插管 c 27 16 (59. 3) 7. 879 0. 005 肠道外营养 102 44 (43. 1) 10. 731 0. 001 西咪替丁治疗 16 7 (43. 8) 0. 449 0. 503 P ICC 78 37 (47. 4) 11. 008 0. 001 UVC 22 14 (63. 6) 8. 658 0. 003  a:先心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 ( PDA )和其他类型先心病 ,不包括卵圆 孔未闭 ; b:机械通气包括应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 c:气管插管 是指进行气管插管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2. 6 2阶段院内感染结局分析 2个阶段院内感染者住 院时间分别为 (42. 10 ±11. 93) d和 ( 44. 02 ±16. 24) d,与 各阶段的未感染组患儿住院时间 [ ( 30. 33 ±18. 65) d和 ( 25. 30 ±12. 90 ) d ]相比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 11817, P < 0. 05; t = - 7. 119, P < 0. 01) ; 2阶段院内感 染者中死亡均为 1例 , 2个阶段院内感染病死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 572, P > 0. 05)。 3 讨论 围生医学的发展及新诊疗技术的应用使 VLBW I的 存活率逐年增加 ,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和皮肤黏膜屏障功 能薄弱等内在因素使得他们易于发生感染 ,目前院内感 染已成为 N ICU内 VLBW I面临的挑战之一 [ 425 ]。本研究 比较了 11 a来前后 2个阶段 VLBW I院内感染情况 ,感染 发生百分比分别为 32. 3%和 36. 2% ; 2阶段院内感染发 生例数差别较大 ,前 6 a和后 5 a分别为 31例和 127例 , 但其感染发生百分比和住院时间相关感染率之间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虽然 VLBW I的存活人数逐年增加 , 但院内感染发病率并未随之增加 ,说明多年来对 N ICU院 内感染监测和防控的有效性 ,更坚定了新生儿科医护人 员降低 VLBW I院内感染的信心。尽管如此 ,近 2 a院内 感染有增加趋势 ,防控任务仍然很严峻 ,提醒要时刻警惕 VLBW I院内感染的发生及大规模流行甚至暴发 ,仍需不 断发现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高危因素 ,以便积极 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 [ 6 ]。 通过比较 2个阶段院内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发现仅 败血症在 2个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 2阶段败血 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第 1阶段 ,与近几年来收治的 VLBW I 胎龄逐渐减小、出生体质量逐渐降低、对患儿操作和治疗 增加及开展侵入性操作和治疗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 提示 P ICC和 UVC与败血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尽管败 血症发生率较第 1阶段有所增加 ,但院内感染仍以肺炎 为主 ,与早期结果一致 [ 7 ]。国外则以血行感染为多 , Couto 等 [ 8 ]在一项前瞻性试验中收集了 10 a间 N ICU的资料 , 显示血行感染占新生儿院内感染的 45. 9%。 本研究第 1阶段感染患儿的 8例培养标本共检出细 菌 3株 ,均为 G - 杆菌 ;第 2阶段 113例共检出细菌 38株 , G - 杆菌占 52. 6% , G+球菌占 50. 0%。可见 ,近 5 a来 G+ 球菌感染逐渐增多 ,其中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与文 献 [ 9210 ]报道一致。至于培养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 致病菌还是污染菌 ,尚存在争议 ,不过随着近年来广谱抗 生素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方法的应用 ,使该菌所致院内感 染逐年增加 ,本研究 P ICC管端培养出的 6株细菌中 ,表 皮葡萄球菌占 5株 ,血培养中的 9株 G+球菌中 , 8株为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本研究分析 2个阶段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在第 1 阶段未得出与院内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而在第 2 阶段得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辅助呼 吸、肠道外营养、P ICC、UVC、患有先心病和 RDS均与院内 感染相关 ,且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肠道外营养及 P ICC的 持续时间也均与院内感染相关。2个阶段的感染相关因 素存在较大差异 ,可能主要与第 1阶段样本例数偏少有 关。第 2阶段得出的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也为临床医师提 供了有益信息 ,提示对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患有先心 病或 RDS以及使用上述治疗和侵入性操作的 VLBW I要 警惕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 ,加强监护 ,作为防治院内感染 的核心对象。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在第 2阶 段中使用机械通气和肠道外营养是 VLBW I院内感染的 独立危险因素 ,与文献 [ 11212 ]报道一致。机械通气尤其是 有创辅助呼吸使鼻腔和呼吸道的滤过功能及呼吸道黏膜 的清洁功能丧失 ,病原菌易在呼吸道定居繁殖。值得庆 幸的是 ,近年来随着无创辅助呼吸机以及肺表面活性物 质的应用 [ 13215 ] ,使 VLBW I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概率不 断减少 ,加之对呼吸机的清洁和保养措施不断完善 [ 16 ] ,使 机械通气引起院内感染的风险有所降低。研究显示肠道 外营养液可降低机体杀死细菌等免疫功能 [ 17 ] ,导致长期 使用肠道外营养的 VLBW I易发生感染。使用 P ICC和 UVC与败血症发生有关 ,但本科自 2005年和 2008年分 别开展 P ICC和 UVC以来 ,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未能显著 增加 ,多因素分析并未证实他们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 因素 ,而且 P ICC管端和 UVC管端培养的阳性率很低 ,多 为条件致病菌 ,不能完全排除为污染菌种 ,因此 ,临床怀 疑 P ICC和 UVC相关败血症 ,尤其是 P ICC相关败血症 时 ,不要轻易拔出导管 ,尤其对于一些体质量更低、胎龄 更小的 VLBW I,拔管更要慎重 ,可先行血培养检查或寻找 其他潜在的感染部位 ,使用抗生素后观察效果 ,视临床情 况再决定是否拔管。 本研究中 2个阶段院内感染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虽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实 施防治院内感染的措施 ,但并未缩短院内感染患儿的住 院时间 ,而且 2个阶段院内感染患儿住院时间均比非感 ·101· 第 25卷第 2期 2010年 1月 J A ppl C lin Pedia tr, V ol. 25 N o. 2, J an. 2010 染患儿显著延长 ,为患儿、家长及医院在经济和精神上增 加了额外负担。 综上所述 ,通过比较 11 a来前后 2个阶段院内感染 的发生情况 ,作者发现随着 VLBW I存活人数的逐年提 高 ,虽然 2个阶段院内感染发生百分比和住院时间院内 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近年仍呈上升趋势 , 提醒防治 VLBW I院内感染的任务仍很严峻 ,需要一支多 学科参与的治疗和随访队伍 ,为这些患儿提供更全面合 理的服务。通过比较也发现了院内感染的一些相关因素 和流行病学变化特征 ,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 VLBW I院内 感染提供了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 [ 1 ] Curtis C, Shetty N. Recent trends and p revention of infection in the neo2 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 Curr O pin Infect D is, 2008, 21 ( 4) : 350 - 356. [ 2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 [ J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3, 41 ( 12) : 897 - 899. [ 3 ] 宋燕燕.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临床表现 [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 志 , 2008, 23 (22) : 1717 - 1720. [ 4 ] Newby J. Nosocom ial infection in neonates: Inevitable or p reventable [ J ]. J Perinat N eonata l N urs, 2008, 22 (3) : 221 - 227. [ 5 ] Darm stadt GL, Saha SK, Ahmed AS, et al. Effect of skin barrier therapy on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in p reterm infants in Bangladesh: A rando2 m 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 J ]. Pediatrics, 2008, 121 ( 3 ) : 522 - 529. [ 6 ] 娄婷叶 ,王小方 ,陈三敏. 医院内感染患儿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分 析 [ J ].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05, 22 (5) : 468 - 470. [ 7 ] 童笑梅 ,王新利 ,诸慧华 ,等. 12年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2004, 7 (5) : 279 - 282. [ 8 ] Couto RC, Carvalho EA, Pedrosa TM, et al. A 10 - year p rospective sur2 veillance of nosocom ial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J ]. Am J Infect Control, 2007, 35 (3) : 183 - 189. [ 9 ] H ira V, SluijterM, Estevao S, et a 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ep idem 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gulase - negative staphylococcal bloodstream infec2 tions in intensive care neonates[ J ]. Pedia tr Infect D is J , 2007, 26 ( 7) : 607 - 612. [ 10 ] O rsi GB, d′Ettorre G, Panero A, et a l. Hosp ital - acquired infection sur2 veillance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 J ]. Am J Infect Control, 2009, 37 (3) : 201 - 203. [ 11 ] Perlman SE, Saiman L, Larson EL. R isk factors for late - onset health care -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atients in neonatal inten2 sive care units[ J ]. Am J Infect Control, 2007, 35 (3) : 177 - 182. [ 12 ] 李华强 ,唐仕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危险因素 [ J ]. 实用儿 科临床杂志 , 2008, 23 (22) : 1715 - 1716. [ 13 ]崔蕴璞 ,童笑梅 ,叶鸿瑁 ,等.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 通气治疗的 M eta分析 [ J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9, 47 (7) : 532 - 536. [ 14 ] Kugelman A, Feferkorn I, R iskin A, et a l. Nasal interm 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versus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 ressure for resp ira2 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random ized, controlled, p rospective study [ J ]. J Pedia tr, 2007, 150 (5) : 521 - 526. [ 15 ] Sweet D, Bevilacqua G, Carnielli V,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2 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 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 J Perinat M ed, 2007, 35 (3) : 175 - 186. [ 16 ] Okada Y, Papp E, Klein NJ, et al.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directly im2 pairs cytokine p roduction after bacterial challenge[ J ]. J Pedia tr Surg, 1999, 34 (2) : 277 - 280. [ 17 ] Okada Y, Klein NJ, van Saene HK, et al.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coagulase - negative staphylococci is impaired in infants receiving long - term parenteral nutrition[J ]. Ann Surg, 2000, 231 (2) : 276 - 281. (收稿日期 : 2009 - 11 - 23) (本文编辑 :赵金燕 ) (上接第 98页 )  兴奋性等方面明显增强 ,早期干预能够 使 CNS的协调、整合、控制能力增强 ,尤其是肌力增加明 显 ,而肌力增加又促通了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改善 ,同 时不同的环境刺激提高了大鼠的兴奋性和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 参考文献 : [ 1 ] 赵 鑫 ,胡东生 ,张小安 ,等. 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J ].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43 (2) : 291 - 294. [ 2 ] W u YW , Escobar GJ, Grether JK, et al. Chorioamnionitis and cerebral palsy in term and nearterm infants[ J ]. O bstet Gynecol Surv, 2003, 290 (20) : 2677 - 2684. [ 3 ] Afinowi R, Tisdall M, Keir G, et a l. Imp roving the recovery of S100B p rotein in cerebral m icrodialysis: Imp lications for multimodal monitoring in neurocritical care[ J ]. J N eurosci M ethods, 2009, 181 (1) : 95 - 99. [ 4 ] Sedaghat F, Notopoulos A. S100 p rotein fam ily and its app lication in clinical p ractice[ J ]. H ippokratia, 2008, 12 (4) : 198 - 204. [ 5 ] 高 丽 ,丁瑛雪 ,刘艳萍 ,等. 癫 患儿血清 S - 100β、胶质纤维酸性 蛋白变化的意义 [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8, 23 (1) : 51 - 52. [ 6 ] 李晓捷 ,高 晶 ,孙忠人. 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瘫动物模型制备及 其鉴定的实验研究 [ J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04, 19 ( 12) : 885 - 889. [ 7 ] 张桂欣. 早期综合干预对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患儿智力发育的影 响 [ J ].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06, 23 (2) : 189 - 190. [ 8 ] 李 莎 ,静 进 ,陈子立 ,等. 早期干预对提高低出生体质量儿神经 心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8, 23 (11) : 846 - 848. [ 9 ] 陈燕惠 ,胡 君 ,林 海 ,等. 早期触摸和环境刺激对新生鼠脑神经 生长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 A的影响 [ J ]. 中华妇幼临床杂志 :电 子版 , 2007, 3 (3) : 149 - 151. [ 10 ] Todeschin AS, W inkelmann - Duarte EC, Jacob MH, et al. Effects of neonatal handling on social memor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number of oxytocin and vasop ressin neurons in rats [ J ]. Horm B ehav, 2009, 56 (1) : 93 - 100. [ 11 ] Meaney MJ, A ltken DH, Berkel CV, et al. Effect of neonatal handling on age - related impair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hippocampus [ J ]. Science, 1988, 239 (1) : 766 - 768. [ 12 ] 沈晓明. 儿童脑科学研究的临床和教育学意义 :从研究到应用 [ J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06, 14 (1) : 1. [ 13 ] 杨玉凤. 不良环境因素对脑发育及智能的影响 [ J ]. 中国儿童保健 杂志 , 2004, 12 (1) : 55 - 57. [ 14 ] 胡金梅 ,何展文 ,刘木金 ,等. 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 疗效 [ J ]. 中国康复杂志 , 2009, 24 (2) : 140. [ 15 ] 胡素君 ,蔡春玲 ,王 玲.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 的影响 [ J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08, 11 (2) : 86 - 88. (收稿日期 : 2009 - 11 - 20) (本文编辑 :申玉美 ) ·201· 第 25卷第 2期 2010年 1月 J A ppl C lin Pedia tr, V ol. 25 N o. 2, J an. 2010
/
本文档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