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2017-12-19 50页 doc 9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财 政 学 教 学 大纲 河北大学财政系编写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出发点,阐述了市场、政府、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财政的一般要素与公共财政模式的运行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清楚地把握与公共财政相关联的各个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公共财政与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经济作用的内在联系,并 初步了解我国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热点问题所开展的讨论情况。 ?11>.1 市场与政府 ?1.1.1 市场配置资源的有...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 财 政 学 教 学 大纲 河北大学财政系编写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出发点,阐述了市场、政府、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财政的一般要素与公共财政模式的运行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清楚地把握与公共财政相关联的各个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公共财政与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经济作用的内在联系,并 初步了解我国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热点问题所开展的讨论情况。 ?11>.1 市场与政府 ?1.1.1 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理论研究表明,如果社会上的每个市场都能满足以下假定条件,就将使市场在充分竞争原则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间转移,即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阻止个人和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关的市场信息具有完全的知识;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 ?1.1.2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市场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的失衡。 ?1.1.3 政府的经济作用 政府的经济功能或作用受到了重视,并将其与市场机制的力量结合起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纠正市场机制的偏差,放大市场机制的能量。主要有:经济运行系统;政府经济作用;政府失灵等。 ?1.1.4 公共产品及其提供方式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用来满足私人或个体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 私人产品,而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从公共产品的特征出发,一部分比较典型,两种特征同时具备,我们将其称作纯公共产品;另一部分则不完全具备这两种特征,我们可将其称作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也不一样。其基本原则是: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则要同时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共同提供。 ?1.2 财政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模式 ?1.2.1 什么是财政 概括地讲,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 ?1.2.2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 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非盈利性;民主性与法治性; ?1.2.3 我国发展公共财政必要性 1998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财政模式正在走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融合的道路,是财政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 发展公共财政有利于解决财政职能的混乱现象;发展公共财政有利于促进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发展公共财政有利于加快我国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 ?1.3 中国财政学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论争 ?1.3.1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概念 主要包括:词语的来源问题;与公共(部门)经济的关系问题等。 ?1.3.2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有区别,也有共性,坚持国家分配论与发展公共财政论并不矛盾。首先,国家分配论解答财政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它适用于所有财政的类型。而公共财政论是从财政运行模式或类型的角度解剖财政,具体说是对特定时期或特定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的解答。因此,两者之间属于一般和 特殊的关系。 ?1.3.3 如何认识财政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国家及其财政的公共性特征更加突出;只有在非常时期(如国内革命和战争年代),阶级性的特征才会上升到重要地位。因为,一个国家要成长壮大,首要的问题是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正常发展,就没有国家政权的稳定。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于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之中,丧失了平等性,也就丧失了市场经济本身。所以,国家及其财政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必须以公平、公开为原则。 本章小结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存在着充分竞争的条件,资源的配置将会实现帕累托效率。但是,事实上,市场机制并非总是有效的,面对具有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垄断、不完全的市场、不完全的信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宏观经济失衡等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的现象,市场机制会表现出失灵或失效。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存在和发展的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非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政府可以而且能够发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作用。当然,如同市场机制一样,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也会发生失灵。因此,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结合起来。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分工。公共产品具有两大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是纯公共产品,只具备其中之 一的是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前者由政府提供,后者则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 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公共财政则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非盈利性、民主性与法治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积极建设公共财政。 但是,我国财政学界对公共财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财政职能 第二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研究财政职能是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现代经济环境中市场、政府与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正确把握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财政职能的概念与研究思路,即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必须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财政履行这些职能的目标分别是什么,以及财政履行这些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如何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来认识财政的三大职能,以及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1财政职能的概念与研究思路 所谓财政职能应界定为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应承担的职责。按此概念,在研究和概括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财政职能是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客观上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2(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2.2 资源配置职能 ?2.2.1 资源配置的含义 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 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2.2.2 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实现机制 迄今为止,人们一致认可的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效率”,也称“帕累托最优”。所谓帕累托效率是指要素在厂商之间或厂商内部的配置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或一种产品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帕累托效率状态。 ?2.2.3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确定财政资源占社会整体资源的比重,实现社会资源在民间部门和政府公共部门间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 ?2.3 收入分配职能 ?2.3.1 收入分配的含义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2.3.2 收入分配的公平准则及其实现机制 所谓经济公平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的一种准则;所谓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是两种不同的公平准则,区别在于二者的着眼点和目的存在明显区别。 ?2.3.3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 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 ?2.4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4.1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含义 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不同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 ?2.4.2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条件及其实现机制 经济稳定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少应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总量平衡问题;其次是结构的协调与高级化问题;三是环境优化问题。 ?2.4.3 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方式 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利用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协调和高级化;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5 公平与效率 ?2.5.1 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 公平是与收入分配相联系的概念,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种含义;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效率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包括两种含义:资源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2.5.2 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途径 协调公平与效率两个原则,根本的途径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实现机制: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二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失之偏颇;协调市场与政府两种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两相兼顾; 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本章小结 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应承担的职责。单靠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从而决定了财政必须发挥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来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需要通过合理确定财政收入GDP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运用多种财政手段调节民间资源的配置和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等来实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需要通过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改进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改进与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等来实现;财政的稳定与发展职能,需要通过“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平衡总供求关系以及通过税收、支出手段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等来实现。 财政的三大职能,就其目标来讲,也就是公平与效率及其财政的实现机制问题。公平与效率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协调二者关系的根本途径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第三章 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主要理解财政支出各种不同分类的意义和内容,特别是需要注意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要正确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与增长趋势,注意其相对规模与绝对规模变化的差异。本章的内容强调比较研究的运用。 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力进行再分配的活动,它要解决的是由国家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价值如何安排使用的问题。财政支出又是政府施政行为选择的反映,体现着政府政策的意图,代表着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具体地讲,财政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三个方 面,即结构分析、总量分析和效益分析。 ?3.1 财政支出分类 ?3.1.1 按支出用途分类 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13大项。 ?3.1.2 按费用类别分类 按费用类别分类,也就是按国家职能分类。一般来说,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如果把政府职能划分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那么,国家财政支出就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前者主要是经济建设费,后者包括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这样,按国家职能划分的国家财政支出分别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五大类。 ?3.1.3 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政府这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 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政府的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点是,政府不是为了交换商品和服务而支出。 ?3.1.4 国际分类方法 在国际上,财政支出的分类并非完全一致。从现有的分类方法来看,大体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经济分析目的的理论分类;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从统计核算角度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职能分类法和经济分类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它社区和社会服务支出、经济服务支出以及无法归类的其它支出。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分类法与我国目前按费用类别分类法比较接近。 3.2 财政支出结构 ? ?3.2.1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在经济学中,关于政府的职能特别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存在着 两种观点,即市场主导型观点和政府主导型观点。 把政府职能简化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相应地,财政支出也就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 ?3.2.2 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支出结构 从根本上说,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结构的长期演变就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财政支出的侧重点不同。主要包括: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等。 ?3.3 财政支出规模 ?3.3.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自身的衡量指标有两个,一个是财政支出的总额,即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指标,另一个是财政支出比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指标。一般来讲,绝对量指标在对一国财政支出变化进行纵向对比时有实际意义,而相对量指标在对一国财政支出与其它国家财政支出进行横向对比及对本国财政支出变化进行纵向比较时均有参考意义。 ?3.3.2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主要分析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分析以及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分析。 ?3.3.3制约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对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许多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有政府活动扩张论和梯度渐进增长论。 ?3.3.4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中国这20年的情况是,虽然财政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张,财政支出增长率也比较高,但这一比重却不断下降,主要衡量指标有: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 本章小结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力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依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可对财政支出做出不同的分类。不同种类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了财政支出的结构。按费用类别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实质是反映政府行使的职能。从经济性质考察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自20世纪以来不断上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经历了由上升到逐渐稳定的过程。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从绝对额看逐年增长,从相对量看改革之后持续下降,近几年略有反弹。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已成为一种趋势。 第四章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考察财政支出效益的三种方法,即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采购制度在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方面所发挥的制度保证功能。通过本章学习,应深入理解公共财 政对支出效益提出的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财政支出的实践,对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途径给予正确的理解。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把一部分经济资源集中于政府手中并由政府支配使用的过程。政府集中资源时应当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由政府支配或留给市场主体支配,哪个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是财政支出的规模效益问题。?在预算资金既定的情况下,如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配置于最佳用途上?这就是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问题。通常说,财政支出规模要适当,结构要合理,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追求财政支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才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所谓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从价值形态上看,效益意味着通过资源投入的合理组合,实现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化。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财政支出决策虽然主要是通过民主政治特别是以投票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决策作出的,但政治决策实质上是主观的,而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需要客观标准。所以,评估财政支出决策时,必须进行一些定量分析,判断某一特定支出项目或支出方案的收益是否超过成本,是否可以实施。对于一些效益不易衡量的财政支出项目,则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其成本费用开支。因此,针对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需选用多种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4.1 “成本-效益”分析法 ? ?4.1.1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 政府支出项目的目标看起来很容易确定,但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众多的目标之间作出选择;考虑目标实现的时间跨度;目标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4.1.2列举成本和效益 在政府项目目标确定之后,进入成本—效益分析的第一步实质性工作,即列举与该项目有关的所有成本和效益。 ?4.1.3测算成本和效益 主要包括:寻找影子价格;创造影子价格。 ?4.1.4计算贴现成本和效益 社会贴现率是指整个社会愿意用将来消费换取现在消费的利率,反映出资源在各种私人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效益,或者说它是投资于政府项目资金的机会成本,是一种影子价格,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不一定等于政府借款的市场利率。所以,社会贴现率只能以市场利率作为参照标准。 ?4.1.5选择决策标准 成本—效益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政府决策者作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这首先需要选择科学的支出项目评估标准。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实际应用中,决策标准多种多样,我们在此只介绍三种常用标准:即净现值标准、收益--成本比率标准、内部收益率标准。 ?4.1.6选定项目 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在各种项目或方案之间作出选择。由于不同的决策标准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所以选定了决策标准,也就选定了要实施的项目。在实践中,最常用的决策标准是净现值标准。 ?4.2 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4.2.1最低费用选择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的主要特点是,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而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4.2.2公共定价法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4.3 政府采购制度 ?4.3.1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资金来源的公共性;资金用途的非营利性;采购活动的政策性;采购制度的规范性。 政府采购制度能够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能够激励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4.3.2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原则;政府采购实体;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模式;政府采购方式等。 ?4.3.3政府采购的类型 不论政府采购采取哪种方式,政府都要估计所采购项目的成本,确定采购价格,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可是,不同类型的合同决定了不同的采购价格,也就决定了谁最终承担项目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政府与供应商所签订的合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固定费用合同;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成本加比例费用合同;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 ?4.3.4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迫在眉睫。虽然我国自1995年以来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但问题也不少,亟待从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 本章小结 对特定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估的主要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法,其特殊意义在于财政支出项目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尚需要附加多项严格的假定。 最低费用选择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适用 的范围不同,并且侧重从成本方面加以考察公共支出项目的可行性。 从财政自身的角度讲,采用公共定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纠正某些市场缺陷,管理成本可能较低,但公共定价的范围应严格限定在市场价格存在严重缺陷的领域内。公共定价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合理的定价水平和选择适当的定价体系。 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从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方面给予重视。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等购买性支出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内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掌握影响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主要因素,掌握文教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渠道;熟悉政府投资的特点,了解基础产业投资的意义以及财政投融资对于基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财政投融资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农业投资的意义,掌握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政府农业投资的重点, ?5.1 社会消费性支出 ?5.1.1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费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 行所必需的。而且,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 ?5.1.2 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决定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结构及其职能。 由于行政管理支出是一种纯消费性支出,是对社会财富的“虚耗”,因此不能增长得过快,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不能过高。行政管理支出以及由这些支出支持的各种活动,对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 ?5.1.3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从和生产的关系来看,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支出,从其最终用途来看,是社会消费性的支出。 从历史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支出比重不断下降。 制约国防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兵员制度;经费使用效率因素;地域因素。 ?5.1.4 文教科卫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是指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此项支出与其他财政支出一样都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开支,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文教科卫支出呈现“马鞍形”,在1970年达到最低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教科卫支出总量绝对数上升迅速,但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虽然为社会公共需要,但它们并非完全意义的社会公共需要,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市场购买予以满足, ?5.2 财政投资性支出 ?5.2.1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社会总投资按投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两部分。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这两部分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5.2.2 基础产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投融资 基础产业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产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等设施;基础工业主要是指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建筑材料、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广义的基础产业,除了上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外,还包括一些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这些部门提供服务所需的固定资产,通常归于广义的基础设施之列。 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产业部门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在我国 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不完全脱离市场,并对市场的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5.2.3农业的财政投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自筹资金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原则,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应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者的自身积累。要使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成本,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 本章小结 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在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促进文教科卫事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共同出资。 社会总投资按投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它们在一国投资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基础产业部门的适度投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自筹资金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原则,虽然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应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者的自身积累;但在农业发展中,国家财力的支持是责无旁贷的,凡是具有“外部经济”特征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 应由政府承担。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式支出等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悉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征,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方式,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内容;掌握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熟悉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作用,了解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情况;掌握税式支出的概念、性质与特点,熟悉税式支出的手段,了解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6.1 社会保障支出 6.1.1 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和特征 ? 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但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盖面的社会广泛性;参与上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6.1.2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方式 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三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从理论上说,有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和部分基金制。 ?6.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等几部分。 ?6.2 财政补贴 ?6.2.1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特征 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作为一种转移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 一般认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很强的政策性;一定的灵活性;明显的时效性。 ?6.2.2 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作用 为了全面实现社会目标,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有必要运用调节手段体系去纠正既定经济运行机制所产生的不利后果,或部分地修正既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失灵;而财政补贴就是可以利用的调节手段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补贴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财政补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纠正市场缺陷,借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 ?6.2.3 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财政补贴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进行考察,如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分;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等。 财政补贴的主要形式。一般认为财政补贴的形式有两大类:货币补贴和实物补贴。 ?6.2.4 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补贴过多,给财政造成很重的负担,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已着手进行财政补贴改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6.3 税式支出 ?6.3.1 税式支出的概念与性质 税式支出是国家为了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消费或者补助某些特殊困难而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实质是政府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式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6.3.2 税式支出的特点 税式支出与直接支出的共同点是:性质相同;效果相同;目的相同;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相同。 税式支出的特点:时效性;广泛性;间接性;弹性。 ?6.3.3 税式支出的手段 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征税,或对某些活动不列入征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优惠税率,是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或征税对象适用较低的税率。其适用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予以调整;盈亏相抵,是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延期纳税,又称“税负延迟缴纳”,是指允许纳税人对那些符合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应负担的税额;加速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6.3.4 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对税式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立统一税式支出账户;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本章小结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可以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三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有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和部分基金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仍然存在着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国家预算中,一般是按财政补贴的政策目的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财政补贴可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税式支出等。财政补贴的形式有两大类:货币补贴和实物补贴,货币补贴又分为明补和暗补。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已着手进行财政补贴改革,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税式支出作为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有着自己的特点,从其发挥的作用看,可分为照顾性税式支出和刺激性税式支出。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式支出而言,其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盈亏相抵等。 第七章 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从宏观的角度对财政收入的结构与规模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财政收入的各种分类,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及其增长变化趋势,财政收入的质量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正确认识财政收入结构、规模与质量的概念,系统把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因素,深入理解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趋势及其特殊性,并联系财政收入规模对财政收入质量进行理性思考。 ?7.1财政收入结构 ?7.1.1 按财政收入形式的分类 财政收入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涵盖有多种具体的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财政收入形式由以下几个方面所构成,即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债和其它收入。 ?7.1.2 按财政收入的产业来源分类 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依据国际惯例,产业结构由三次产业所组成。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其它各业。 ?7.1.3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 财政收入是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分配,而社会产品价值由C、V、M三个部分所组成。分析财政收入与社会产品价值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财政收入经济源泉的认识。 ?7.1.4 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类 目前,我国的国有经济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现在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上大大超过了国有经济,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却增长比较缓慢。在全部财政收入中,2/3以上仍然是由国有经济提供的。 7.2 财政收入规模 ? 所谓财政收入规模有两种衡量方法。一是绝对规模;二是相对规模。 ?7.2.1 财政收入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在正常的环境下,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会随着财源的扩大而保持上升的势头。从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轨迹来分析,自1978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一条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曲线。 ?7.2.2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税收制度与征管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7.2.3 财政收入的质量 所谓财政收入的质量,是指财政收入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一般意义上讲,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其收入理应是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统一体。 影响财政收入质量的现实因素主要有:税收因素;经济统计因素;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中的因素。 必须重视虚假财政收入对经济和财政的消极作用。 本章小结 财政收入结构问题可以从财政收入分类的角度来把握。无论从收入的形式、收入的来源,还是从收入的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的形成和存在都是多方面的。我们既要注意把握其全面,又要注意把握其重点。而且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 各种财政收入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以掌握不同时期财政收入的主导权。 财政收入的规模有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之分,理解财政收入规模问题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它们互相割裂。总的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相对规模则有一定的稳定性。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水平和技术水平、政府的分配政策、物价的管理方式与水平、收入征管制度与效率等。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比较特殊,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表现出较大的起伏性。 财政收入的质量是与收入规模相联系的一个问题。影响财政收入质量的可能性条件来自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独立运动的矛盾关系,而某些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则最终使其成为现实。对虚假的财政收入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予以对待。 税收原理 第八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税收的一般概念入手,对最佳税收规模问题、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税制的优化设计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取得既定的税收收入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的原则、最适课税等基本理论问题;弄清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及税收负担运动的一般规律;了解和掌握税收的基本术语和主要分类,以便为税收制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8.1 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8.1.1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并由此导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时而出现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8.1.2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征税既是一个取得收入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产品的转移过程。即原来归纳税人所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移给国家,进而完成了所有权由纳税人到国家的更替。 ?8.1.3税收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通常被简称为税收的“三性”。 ?8.1.4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由于在这种分配关系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国家制定的税法来实施分配,因此具体体现为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8.2税收基本术语 ?8.2.1纳税人 纳税人亦称为纳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的法律承担者,只有在税法中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才能确定向谁征税或由谁来纳税。因此,纳税人亦是税法的基本要素之一。 ?8.2.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亦称税收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是征税的根据。课税对象用于确定对纳税人哪些所有物或行为征税的问题,它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税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商品、所得和财产三大类。 ?8.2.3课税标准 课税标准指的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的计量标准。确定课税标准,是国家实施征税的重要步骤。 8.2.4 税基 ? 税基是按课税标准计量的课税对象的数量。按课税标准的不同,税基可分为实物税基和货币税基。税基的选择,尤其是法定税基宽窄的界定,对税收效率与 税收公平均有显著影响,因而是实现税制目标函数的重要变量。 ?8.2.5税率 税率是相对于税基的比率。税基与税率的乘积就是税额。反过来说,税额与税基之比即为税率。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既是决定国家税收收入多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纳税人税收负担轻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反映了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从税法角度,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类型。 ?8.2.6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税基所达到的最低界限。税基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按其全部税基计征税款。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税基中免于计税的数额。 ?8.3 税收分类 ?8.3.1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税收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这种分类最能反映现代税制结构,因而也是各国常用的主要税收分类方法。 ?8.3.2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 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凡税负不能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的税种为直接税;凡税负能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种种为间接税。 ?8.3.3 按课税标准分类 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8.3.4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在从价税中,按照税收与计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此外,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全部税种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以课税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税种分为实物税与货币税等。 ?8.4 税收负担分析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直接经济利益,从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的数量关系,通常用税收负担率这一相对量来表示。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的核心问题,因而也是建立税收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8.4.1 税收负担的度量 主要包括:宏观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总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也可看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微观税收负担,指纳税人个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度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 ?8.4.2 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 从宏观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集中的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国家税收增加与民间部门可支配收入相互消长。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在政府与民间部门之间有一个最佳分割点,而最佳宏观税收负担率(以下简称最佳税率)就是其具体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佳税率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点: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得到补偿;保证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费用得到满足;保证国家行使职能的最低物质需要。 ?8.5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8.5.1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涵义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及过程。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最终落脚点,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税负转嫁导致税负运动。 ?8.5.2税负转嫁方式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前转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通 过提高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后转又称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商品或要素的提供者。 ?8.5.3税负转嫁的依存条件 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税负转嫁存在的主观条件;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是税负转嫁存在的客观条件。 ?8.5.4 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商品或要素供求弹性;课税范围;反应期间;税种属性;市场结构。 ?8.6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理论准则,也是评价税制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因此,历来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得到公认的是税收的两大基本原则,即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8.6.1 税收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被公认为税收的首要原则。这一方面是由于税收是否公平会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收是否公平还直接关系到税收制度本身能否正常运转。 在税收理论上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观点,即利益说和支付能力说。 ?8.6.2 税收效率原则 税制效率原则要求税制的设计应使税收产生的社会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干扰私人经济部门的选择造成的超额负担,亦称经济成本;二是税务成本。也由此引出了税收效率的两个涵义,即税收经济效率和税务效率。 ?8.7最适课税理论 公平与效率都是在税制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在选择课税方式时,二者之间经常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和冲 突。如何在税制中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税制设计在它们的相互约束中更尽如人意,就成为税收理论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最适课税理论 ?8.7.1 最适课税理论与“最优原则”和“次优原则” 税制最优原则是帕累托最优效率在税收领域的延伸。在维持一定的政府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化。按这一思想进行的税制设计可称之为“次优课税”,这构成了最适课税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8.7.2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内容 最适课税理论围绕着公平与效率原则,对于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商品的征税范围,如何设计所得税的累进程度,如何搭配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之间的组合等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最适所得税率结构应当呈倒“U”型。 本章小结 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形式特征,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现代国家的税制均为复税制,为了理论研究和税收管理的需要,有必要按不同标准对税收进行分类。其中按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分类最为重要。 税收负担的合理与否是正确发挥税收功能的中心问题。税收负担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拉弗曲线阐明了税率、税收和国民产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确定最佳税率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税收负担是可以转嫁的。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及过程。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 落脚点。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有:商品或要素供求弹性;课税范围;反应期间;税种属性;市场结构。其中供求弹性是最基本的因素。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理论准则,也是评价税制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得到公认的是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有利益说和支付能力说;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经济效率和税务效率两重涵义。提高税收经济效率要处理好税收中性和税收调节的关系;提高税务效率要求降低税务成本。 最适课税理论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它主要对最适商品课税理论、最适所得课税理论和所得税与商品税搭配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最适课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西方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其分析结论亦可为我国的税制改革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第九章 税收制度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以税收基本原理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税收制度建立、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结合世界税制改革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现状,阐述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税制的基本思路;同时,对我国现行各个税类的主要税种做了简要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我国税制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世界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充分认识加入WTO对我国税制改革的要求,把握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重点掌握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9.1 税收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9.1.1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管办法的总称。任何一国税收制度都是适 应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建立,并随着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税制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50年税制的建立与1953年的税制修正;1958年与1973年的税制简并;1979年至1993年期间的税制改革;1994年的税制改革。 ?9.1.2 世界性税制改革趋势及原因分析 世界各国进行税制改革的具体背景和具体原因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原因: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增速减缓和滑坡;经济理念发生重要转变;原有税制存在弊端。 9.1.3 加入WTO与我国税制的改革和完善 ? 为实现贸易自由化、贸易公正化和贸易便捷化这三大目标,WTO确立了如下六大核心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提高税收透明度,最终实现依法治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关税政策调整的重点应是内外结合。首先,要在逐步降低关税总体水平的同时,合理调整我国关税税率结构。 改革增值税制度、消费税制度、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个人所得税改革。 ?9., 流转课税 ?9.,.1 流转课税的性质和特点 流转课税又称商品课税,是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 流转课税有以下几个特点:以商品交换为前提,课征普遍;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 ?9.,.2 我国现行的流转课税税种 我国现行的流转课税体系主要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所组成。 9.,所得课税 ? ?9.,.1所得课税的性质和特点 所得课税又称收益课税,是以所得额(亦称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所得课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税负不易转嫁;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税源普遍,课征有弹性;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9.,.2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我国现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牧)业税。 ?9.,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9.,.1资源课税 资源课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一般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前提,而不管资源的好坏和收益的多少,其课征对象是绝对地租收入,带有资源补偿性质;资源税的功能主要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 合理调节资源级差地租收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增加财政收入等等。 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资源课税的税种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9.,.2财产课税 财产课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财产课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课税不普遍,具有选择性;税负不易转嫁,课税比较公平;税收弹性差,税源比较有限。 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财产课税的税种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以及拟开设的遗产税等。 ?9.,.3行为课税 对行为的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种类。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征收的税种。 我国开征的行为课税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停征)、印花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税、屠宰税、筵席税等。 本章小结 任何一国税收制度都是适应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建立,并随着该国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的税制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大致经历了1950年与1953年的税制建立和修正、1958年与1973年的税制简化、1979年至1993年间的税制重建与完善、1994年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制改革等四个大的阶段。 面对世界性的税制改革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我们应积极应对挑战,在关税政策上、在国内流转税和所得税制度上,做出及时的改革与调整。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增值税、营业税普遍征收,消费税重点调节的流转税体系。增值税因其避免重复征税等优点而倍受各国的青睐。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增值税制度在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增加财政收入、鼓励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通过增值税类型的改变和征税范围的扩大,并结合消费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和计税依据的调整,来不断完善我国的流转税体系。 近年来,我国所得税的收入功能与调节功能不断增强,所得税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由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组成的所得税体系。如何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和世界性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如何适应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公平分配目标,是未来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十章 国有资产收益 ?10.1国有资产的构成内容 ?10.1.1国有资产的概念 与资产概念的划分相适应,国有资产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主要包括:(1)国家以投资形式形成的经营性 国有资产;(2)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3)国家依法拥有的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矿藏等自然资源。 狭义的国有资产是指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直接提供经济收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10.1.2国有资产的构成内容 对国有资产类别的划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按国有资产的形成方式分类;按国有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按国有资产存在的形态分类;按国有资产存在的地域分类。 ?10.1.3我国国有资产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分布状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逐渐演变而来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资产分布范围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国有资产具有种类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 ?10.2 国有资产的运营与管理 ?10.2.1 国有资产的运营 国有资本运营是国有资产运营的新发展,它对于盘活我国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积极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我国国有资产布局的战略结构调整;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 国有资本运营方式具有可选择性,从常见的国有资本运营方式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可选择的类型:整体出售方式;股份制改造方式;企业并购方式;托管方式;股权与债权互换;国有股权转让。 ?10.2.2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其目的在于通过明晰国有资产产权,监督国有资产运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从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的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的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健全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划分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与权限,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内在要求。 ?10.3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10.3.1国有资产收入形式 ? 国有资产收入,是国家凭借其拥有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随着国有资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国有资产收入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趋势。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收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国有资产的经营性收入形式;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形式; ?10.3.2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的顺序;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主要内容等内容。 ?10.4国有企业改革与财政权益 ?10.4.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处理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调整我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处理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需要;是调整我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的需要。 ?10.4.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与实现途径 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的覆盖面广,分布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类型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因而,我国国有企业改 革目标的确定,不能采取以完全市场化为目标的单一模式,必须按照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民间关系的要求,具体确定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 从总体上概括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途径,就是必须按照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要求,在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实行“有进有退”和“适时进退”的双向驱动。 ?10.4.3国有企业改革与财政权益 在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过程中,财政收入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转让收入明显增加;财政收入中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相对减少,税收收入相应增加;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布局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权益结构的变化。 本章小结 国有资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上区分,只有从广义的国有资产概念出发,才能完整地掌握一个国家的国有资产状况,区分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的具体作用。 国有资产的构成内容与分布状态,主要是由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国有资产种类多、分布面广和规模大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取代民间投资的公共“越位”现象,由于政府对一般竞争领域的投资付出的“代理成本”过高,降低了我国经济运行效率。 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所有权派生的权力,是按照“谁出资、谁监管”的原则,由国家实施的对国有资产经营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国家拥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性质不同,因而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必须区别对待。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也是国有资产所有权派生的权力,是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国家对国有资产收益进行的分配。无论国有企业上缴国家的国有 资产收益,还是国家允许企业留存的国有资产收益,都是国家的投资权益,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处理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调整我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前提下,选择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必须注意到国有企业改革对国家财政权益的影响,切实有效地保障国家财政权益。 第十一章 国债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讨论国债的基本理论和国债管理的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正确认识国债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国债的功能及国债负担的形成原理,熟悉国债的发行、偿还、流通等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改革以来国债规模的状况、国债的发行条件与方式的变化、国债流通市场的演变与改革完善的思路。 ?11.1 概述 ?11.1.1 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国债的含义;国债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国债的历史演进 ?11.1.2 现代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11.1.3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国债负担包括:是国债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政府即债务人负担;纳税人负担; 国债限度是指国债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其衡量指标主要有:历年累积债务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偿还的国债总额。 ?11.1.4 国债的种类与结构 现代国家的国债种类很多,了解国债的不同类别,对于认识国债的结构和加强国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债的结构主要包括:国债的期限结构;国债的持有者结构; ?11.2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11.2.1 国债发行的条件 国债的发行是指国债售出或被投资者认购的过程,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国债发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发行条件和发行方式。发行条件包括发行价格、发行利率、发行期限、是否可转让等。其中,最主要的发行条件是发行价格和发行利率。 ?11.2.2 国债发行方式 主要包括: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销售方式;综合方式;强制摊派方式等。 ?11.2.3 国债的还本付息 还本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等。 还本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设立偿债基金;通过预算列支;举借新债。 付息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按期分次支付法和到期一次支付法。 ?11.3 国债的流通 ?11.3.1 国债流通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交易以及国债投资者相互之间的交易。 国债流通市场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实现国债的顺利发行;二是实现国债的偿还;三是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四是实现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 ?11.3.2 国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 常见的国债交易方式主要有现货交易、回购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四种。 ?11.3.3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迄今为止,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988年,1991年,场外交易从无到有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1996年,场内交易快速发展和场外交易相对萎缩阶段;1997年至今,可以说是场内和场外交易共同发展阶段。2003年为止,我国国债流通市场,除了新发展的少量的银行柜台交易外,基本结构是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并立的格局。 本章小结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它是一个特殊的财政和债务范畴。国债产生于奴隶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的功能。但国债的利用不仅会给认购者、政府财政、纳税人带来一定的负担,还会出现国债负担的代际转移。因此,必须注意国债的适度规模。 国债的发行主要包括两个基本问题:发行条件(利率和价格)和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发行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销售方式和综合方式)。国债的偿还包括还本方式、资金来源以及利息支付方式。国债流通市场对国债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改革以来我国国债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第十二章 财政决策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财政决策在财政运行机制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本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不同体制下的财政决策程序进行了评介,并探讨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财政决策的借鉴价值。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财政决策的概念及特点,不同财政决策体制的运作方式;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及其对财政决策实践的积极影响;正确认识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决 策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12.1财政决策概述 ?12.1.1财政决策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决策是属于财政管理的范畴。它是指为实现财政的职能,由财政决策主体按一定的决策程序在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计划、行动方案和保证措施等方面做出的决定和选择,是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决策有多种层面的确立过程,为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如按财政决策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按财政决策的形式,按财政决策机制的不同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2.1.2财政决策的特点 财政决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决策,与市场决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依据社会偏好;通过科学民主的政治决策机制保证其决策有利于社会利益最大化;据以决策的社会偏好的表达工具是政治选票,通行的是一人一票制;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干扰。 ?12.2 财政决策体制 ?12.2.1人民代表大会制财政决策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属于民主集中制决策体制的一种,它既同三权分立基础上的西方议会制有本质区别,也不同于原苏联的“苏维埃”制,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体制。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决策体制,同时,它也是一种决策原则和方式。这种体制体现了现代民主决策体制的基本精神,符合现代民主决策体制的一般要求。 ?12.2.2议会制财政决策体制 议会制普遍存在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是指由公民选出能代表自己意愿的议员,然后由议员在议会上进行讨论和投票,来做出决策的体制。 议会制存在如下几种基本形式:总统——议会制;内阁——议会制;委员会 ——议会制等。 ?12.3 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启示与借鉴 ?12.3.1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并于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60年代末以来,其学术影响迅速扩大。 ?12.3.2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分析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指公民直接投票,参与公共决策,并以投票结果作为最终选择的一种决策制度。按投票获胜的规则不同,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又可分为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12.3.3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分析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指不由公民直接投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由他们投票选举出少数人作为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按确定的政治程序做出公共决策的一种决策制度。它也被称为代议制民主决策机制。由于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复杂性和运行的高成本,使其不能成为经常使用的决策机制,在西方国家现实政治生活中,实际运行的主要是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其内容主要有:选民行为目标和特点;政治家行为目标和特点;官僚行为目标与特点。 ?12.3.4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为我们的财政决策机制设计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偏好显示机制”在公共决策中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完善这一机制,实现有效的财政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决策程序和规则的研究,对我国完善财政决策程序和规则有重要借鉴价值;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特殊利益集团”理论,对于我们分析我国一些经济和财 政现象,并制定相应的财政对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本章小结: 财政决策是指为实现财政的职能,由财政决策主体按一定的决策程序在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计划、行动方案和保证措施等方面做出的决定和选择。 财政决策体制是国家为了有效处理财政事务,对决策权力进行分配并确定决策程序、规则、方式的根本制度。人类现存的政治决策体制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议会制、独裁制三种类型。由于财政决策是通过政治程度作出的,因此财政决策体制实质上就是政治决策体制。 我国的财政决策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的财政决策体制是议会制,又存在如下几种基本形式:总统—议会制、内阁—议会制、委员会—议会制。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它的分析是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背景展开的。它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贯穿于公共选择分析的始终。本章重点介绍了投票理论和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理论。其投票理论又主要包括:投票悖论和阿罗不可能定理;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偏好强度与投票交易等。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理论主要分析了选民、政治家和官僚的行为目标和特点。 尽管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但从公共决策体制来看,也有相似之处,即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决策体制。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决策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内容为基础,系统地介绍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主要框架和运行程序,阐述财政资金、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联系,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现状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正确掌握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与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充分认识公共财政下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和预算形式,深入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 改革的意义,把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3.1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13.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自17世纪第一个国家预算诞生于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开始编制国家预算,到了20世纪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编制国家预算。 ?13.1.2国家预算的组成 主要包括: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13.1.3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主要有下述五条: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13.2国家预算管理 ?13.2.1国家预算管理的含义与原则 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的总称,主体是国家,客体是预算资金,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总体目的是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 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13.2.2国家预算管理程序 现行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程序;预算环节的相互分离机制;标准预算周期 管理。 ?13.2.3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复式预算是相对于单式预算而言的,它是预算编制的一种形式。复式预算将同一预算年度的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编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二者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零基预算是科学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是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审核,然后再确定各部门支出预算。零基预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编制预算时,不仅对年度内新增的任务要进行审核,而且要对以前年度确定的项目进行审核。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议会(在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由于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所以这种制度一般又称作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13.3预算外资金 ?13.3.1预算外资金的含义与内容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其内容较多,详情见课本。 ?13.3.2预算外资金的膨胀的原因及问题 预算外资金膨胀的原因:收费膨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预算内财力下降促使了预算外收费的膨胀;分税制下地方财力紧张加剧了收费的膨胀;预算 外资金管理的失误是收费膨胀的重要原因。 预算外资金膨胀引发的问题:执收主体多,收费项目滥、越权收费的情况严重;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低,收费养人现象普遍;管理分散,不利于监督,预算内、外难以统筹;征收成本高,额外费用大,有碍于市场经济运行。 ?13.3.3预算外资金管理 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重要方法,它从制度上打破了以往由部门和单位自收自支、收支一体的体制。收支两条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储存;规范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实行票据管理、使用单一化;实行收缴分离、票款分离的管理办法。 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即财政部门在各部门、单位预算的基础上还要编制包括预算内、外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实行综合预算,统筹使用预算内、外资金。 ?13.4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3.4.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与内容 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财政资金上的集中与分散,在财政管理权限上的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关系。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预算管理职权的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3.4.2 1980——1993年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开放后,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分配领域的关键环节,率先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到1993年共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 ?13.4.3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及调整;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继续加以 完善两方面内容。 本章小结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国家预算的组成按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改革要贯彻一定的原则,尽管各国不同政治、经济发展阶段的预算原则有差异,但各国普遍认同的原则有五项 ,即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公开性和年度性。 国家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预算管理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国家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决算、监督等程序来实现,并需要建立各环节分离的制约机制。我国实行标准预算周期需要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细化编制内容;预算工作的重点应转变为“强化预算,淡化决算”。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九十年代财政改革的两项核心工作。我国在复式预算编制形式、部门预算组织形式、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上进行了制度创新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后,要围绕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加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尤其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政府理财的效率。 预算外资金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改革的产物,在历史上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深层次上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肢解了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剧了企业负担、影响了公平分配。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我国采取了综合财政管理、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主要是积极稳步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建立起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统一纳入预算管理的规范的财政收入机制。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一国财政体系中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相互制衡关系。分税制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框架。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是政府间职能的合理界定,核心是税收收入、税收管理权限如何划分,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完善的关键。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学习目的和要求 从国家预算平衡来看,财政收支是恒等的;从各国的财政实践来看,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本章学习要重点掌握:什么叫财政平衡,财政收支为什么会不平衡,而财政不平衡又通常表现为财政赤字,那么,又如何认识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一旦出现财政赤字,政府又用什么手段来弥补,同时又要进一步理解,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财政平衡与否又往往与政府意识紧密联系,要把财政平衡与政府调控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结合起来全面认识,以便于对财政政策的选择打下基础。 ?14.1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 ?14.1.1 财政平衡的含义 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平衡”的简称,通常是指年度财政收入与年度财政支出在总量对比上的相等或者平衡。理解财政平衡不能将平衡机械地认为是收支数量上的绝对相等;必须有全局观点;要坚持动态平衡的观点;必须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 ?14.1.2 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的转化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财政工作的两个基本内容。在财政收支不停息的运动过程中,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经常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即构成一对矛盾,其矛盾的表现形态就是平衡与不平衡。我们应该从认识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入手,揭示我国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的规律性。 ?14.1.3 我国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 主要包括: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理论渊源及产生的历史背景;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主要内容;传统财政平衡学说的现实意义。 ?14.2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4.2.1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供给与需求矛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标志;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分析;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现实性分析。 ?14.2.2 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当社会总需求过大于总供给时,即当C,S,T,M<C,I,G,X时,政府通过财政收支进行调节有三种途径;出现总供给过大于总需求时,则政府财政收支采取与上述相反的措施。 ?14.3 财政赤字 ?14.3.1 财政赤字的概念 财政赤字一般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通常是按照财政年度计算的。由于财政收支是通过政府预算安排和实施的,财政赤字是在政府预算中安排或者预算执行结果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常常称财政赤字为预算赤字。主要包括:硬赤字和软赤字;决算赤字和预算赤字;年度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等。 ?14.3.2 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财政赤字的成因及类型不同,每一种手段的适用范围,要根据对经济发展可能的影响和作用来选择。主要有:财政发行;财政透支;动用上年或以前财政结余;发行公债等。 ?14.3.3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主要包括: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等。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有关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方面的基本原理。对财政平衡的概念必须全面地、动态地理解,坚持真实性平衡,反对虚假平衡。要正确对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矛盾的客观性,采取各种调节措施,促使其向平衡方向转化。 我国传统的财政平衡学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们应该历史地评价并加以借鉴。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应当把财政平衡置于社会总供需平衡之中。 财政赤字的存在是当前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财政赤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通常包括:硬赤字和软赤字;决算赤字和预设赤字;年度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一般有:财政发行;财政透支;动用上年或以前的财政结余;发行公债。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弥补赤字的手段来实现的。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主要介绍了排挤效应和拉动效应。政府要根据具体经济状况,在债务负担与通货膨胀之间选择弥补赤字的手段。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学习目的和要求:财政政策是财政理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它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本章学习要了解: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工具是什么,同时要重点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以及针对不同经济状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尤其是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下,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取向,进而全面认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5.1 财政政策概述 ?15.1.1 财政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为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效率,促进供需总量平衡等目标,通过税收、公共支出等手段,而确定的财政战略和策略。财政政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是主观指导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5.1.2 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主要有:导向功能;协调功能;稳定功能等。 ?15.1.3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现代经济学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活动上的作用和影响,对财政政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主要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型: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这是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这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的。 ?15.1.4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调控经济意图通过预定财政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期望值。财政政策目标的范围,受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变化的制约。同时,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要以不同时期的经济条件和形势的需要为依据。主要有: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增长;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15.1.5 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之一;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债;预算。 ?15.2 财政政策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15.2.1 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财政政策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它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多个领域,以及社会多个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经由政策传导机制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期望值)的运作过程。 ?15.2.2 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购买性支出乘数:表明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平衡预算乘数:表明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地增加购买性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地增加。 ?15.2.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是指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社会的结果。对某项财政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不仅要看政策实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还要分析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代价,通过效用与费用比较,全面衡量财政政策的效应。 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的主要方法:费用––––成果(收益)比较法;费用––––社会职能比较法;费用––––贡献比较法。 ?1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与实践 ?15.3.1 货币政策的概念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准则。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稳定货币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手段。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货币政策类型分为三种: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 ?15.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依据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两大支柱,它们都能对社会总需求和公供给进行调节,都服务于共同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即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表明了两种政策具有同一性。但它们又都是通过各自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这又表现了两种政策的差异性。 ?15.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15.3.4 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我国仍然要坚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要搞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 配合。这种搭配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利用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经济的功能,当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用于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和稳定功能。财政政策目标体现政府对经济社会预定的发展意图,目标的实现是利用政策工具通过传导机制作用完成的。 财政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再生产各个领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其主要影响的具体数量变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乘数模型表现出来。财政政策效应一般采用效用与费用的比较来衡量。我们要不断提高财政政策的科学水平,减少效应偏差。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两大支柱,它们有服务于共同宏观调控目标的同一性,也有相互不可替代的差异性,必须搞好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针对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选用恰当的搭式。我国现实存在着通货紧缩的趋势下,应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发挥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配合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
本文档为【第十二章 利润和所得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