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地球上的大气

2017-10-13 50页 doc 1M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结合案例加深对气温、气流运动、气压和 天气状况的理解。注意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逆辐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形成气候的影响 的典型季风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 【考纲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 近地面大气主压迫和直接的热源:...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结合加深对气温、气流运动、气压和 天气状况的理解。注意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逆辐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形成气候的影响 的典型季风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 【考纲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 近地面大气主压迫和直接的热源: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重要方面是辐射热交换。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力状况,温度分布规律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第 1 页 共 47 页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补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 2 页 共 47 页 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1.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2.分布: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赤道上空:南风?西南风?西风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北流,形成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不断偏转成西南风;到30?N附近形成西风,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也可用下图来表示: 第 3 页 共 47 页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性质(如下图) 3(季节移动规律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如下图)。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半年北移,冬半 年南移。移动大约5?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 第 4 页 共 47 页 3.季风的形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下垫面(地形、洋流)等。 第 5 页 共 47 页 【要点名师讲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 如下: 【例】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1,2题。 第 6 页 共 47 页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 B(? C(? D(?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 B(? C(? 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 逆辐射,?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从而导是大气 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导致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势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具体说就是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答案】:1.A 2.C 二、气压分布规律与热力环流 1、气压分布规律 (1)近地面上 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这主要取决 于空气密度的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 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 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一方面取决于不同高度所承担的空气柱 的高度不同。如图所示:A点所在的平面承受空气柱的高度为h ? B 点所在平面承受的空气柱的高度为 h ? ,h ?,h ?,所以A点的气压高于B点。另一方面由地处湘高处空气密度减小。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如下: 第 7 页 共 47 页 热力环流的形成可以简单归纳为: 近地面冷热不均? 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 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地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图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较快,海洋降温较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图解】: 第 8 页 共 47 页 白天山顶最先接触太阳照射,山顶大气受热上升,山谷的气流就要补充山顶亏空的大气,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 相反,夜晚山顶气温降温快,山谷的大气上升,山顶大气补充山谷,风从山坡吹响山谷,形成山风。 【图解】 城市中心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做上升运动,在高空流向郊区,然后下沉,并又从地面流向城市中心.这就是城市风的形成. (2)热力环流的特例:逆温现象 ?什么是逆温: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称为逆温现象。即高空的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理论温度。 ?逆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例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解析】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 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t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降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 第 9 页 共 47 页 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运动使两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降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升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D。 【答案】 1.D 3题。 读下图,完成2, 2(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 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3(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解析】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冷锋、暖锋和气旋影响时为阴天,反气旋控制时为晴天。同一纬度山地年较差小于平原,a应为山地。城市因植被较少及热岛效应,年较差大于农村。温带年较差大于热带。海洋热容量大,吸热慢放热慢,年较差小。 【答案】 2(B 3(D 下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5(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第 10 页 共 47 页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解析】4题主要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幅度中可以观察出来。5题主要考察山谷风的形成原理:白天山顶最先接触太阳照射,山顶大气受热上升,山谷的气流就要补充山顶亏空的大气,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相反,夜晚山顶气温降温快,山谷的大气上升,山顶大气补充山谷,风从山坡吹响山谷,形成山风。 【答案】 4. B 5. C 6(影视片中常有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头发向后飘逸的镜头。我国沿海在秋分日拍摄这样的镜头,理论上应选择在什么时段 A、18时—次日7时 B、16时—次日8时 C、8时—当日16时 D、11时—当日23时 【解析】本体主要考察海陆风的形成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较快,海洋降温较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题意中主要提及的就是海风。多以应该在白天拍摄。 【答案】 C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压带与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旱,冬季受中纬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分布】: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零星分布于南非好望角附近,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及东南沿海,北美洲西部洛杉矶、旧金山一带,南美洲智利沿海。 2.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压带与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压控制时,形成湿季,低纬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 【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南部半环状区域,零星分布于墨西哥高原、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沿岸。 3.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季风。 【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度—2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 第 11 页 共 47 页 中南半岛,零星分布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台湾岛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 【例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解析】:第(1)问是一道读图填空题,答题时要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纬度40?—60?属于西风带,图中50?纬线从海峡穿过,可知英吉利海峡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第(2)问包含两问,难度颇大。解答时务必注意题目中的“提示”。从常识来讲,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应考虑风浪的大小,“提示”说明风力大小与气压强弱有关。注意了这一点,就进入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另外,解答此问,要求针对提问进行现场的推理和分析,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关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 【答案】:(1)西风 (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典型季风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第 12 页 共 47 页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1)副热带高压概况 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时间 副高位置 雨带位置 15-20?N 春末 华南 20?N 夏初 长江中下游地区直到日本南部 25-30?N 7-8月 华北、东北 第 13 页 共 47 页 9月 南退 北方雨季结束 (3)雨带异常和降水、旱涝灾害 持续偏南:南涝北旱 北跳过早:南旱北涝 【例题】 1.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 (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解析】:(1)船队出发经过的东亚、东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东南风,顺风应选冬季。(2)该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季风和知识迁移能力。南半球夏季,赤道以南吹北半球东北风越过赤道左偏而成的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 第 14 页 共 47 页 风。若北半球夏季出发,乙地吹东南信风,乙至丙顺风;但到丙后,北印度洋吹西南季风,只有等到北半球冬季吹东北风时,才能顺风到丁。(3)此题对考生推理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北半球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时从丙到丁,至此为一年时间。从丁返回甲时要借助夏季西南季风,至少需一年半。 C (2)C (3)B 【答案】:(1) 【感悟高考真题】 (2010?江苏高考)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答案】:B 【解析】: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2010?年山东高考)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第 15 页 共 47 页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本题可以采用删除法进行选择。我们都知道,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C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B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10?北京高考) (20 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7题。 图3 7(由08时到20时,图中 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由0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而?地在0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 ?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呈增强趋势。08时时,图中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00百帕,并且等压线相对较稀疏,而在20时,低压中心的气压值为995百帕,并且 第 16 页 共 47 页 相邻的等压线相对密度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大,选项C正确。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答案】C (2009?广东高考) 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一般而言夜有浓霜,白天会有晴好天气。这是因为霜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到了地面上物体温度降到0?以下凝结而成的。霜的凝结不仅是地面温度降低,还要取决于天空有没有云,是否刮风。天空有密云的时候,就仿佛替大地盖上了一条被子,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就很难降到0?以下,地面温度在0?以上时就不可能形成霜。可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即便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由于冷空气积聚不起来,仍然结不成霜。换句话说,要结霜必须是天空少云,也不刮风,而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凝结成霜的这些条件,正是晴天的征兆,所以说“霜重见晴天”。 【答案】: D (2009年?四川高考)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2—3题。 图2 第 17 页 共 47 页 2.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解析】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图中的经度为120?E、100?E、80?E,因此该图是沿36?N的北美大陆的温度变化。?处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地处在山脉的背风坡,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小。 【答案】D 3.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比?地小 A. 气温日较差? B(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解析】越靠近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小,因此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小,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小。?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高线向低纬度(南)突出。相反,?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A (2009年?天津高考)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6,和文字信息~回答第4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 第 18 页 共 47 页 4.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解析】:从图中分析,a、b区域目前正受到冷锋系统的控制,a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b在锋前,气压低气温高,二者风力相当;同时冷锋雨区分布在锋前、锋后,故:降水状况、云量相当。 【答案】:B (2009年?全国卷1)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第5题。 5.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 ,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答案】: A (2009年?上海高考) 6.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 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 第 19 页 共 47 页 A B C D 【解析】解析:对08雪灾时事地理及对流层逆温图示的考查。根据"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图示表达和发生在对流层大范围"近地面"综合回答. 【答案】: A (2009年?福建高考)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7--8题。 7.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解析】图示信息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云量多,故选B 【答案】: B 8.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第 20 页 共 47 页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乙地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南向北深入,故选A 【答案】: A (2009年?广东高考) 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解析】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常见天 气系统的掌握。M处为北半球低压中心—亚洲低压,综合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则甲处盛行东南风。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陆地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在陆地和海洋上分别形成低压和高压中心。 【答案】 9 A 10 C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影响了全国百姓的生活,暴雪、冻雨使得交通堵塞、飞机停飞、通信设备受损,尤其像湖南、湖北这一带都启动了最高级别警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三峡水库的修建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偏低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距平值为实际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A.???? B.???? C.???? D.???? 第 21 页 共 47 页 2.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的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 ( ) (2010?嘉兴期中)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右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回答5,6题。 5.这是 月气压分布状况(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 图中G气压中心是( ) 2 A.夏威夷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印度低压 D.冰岛低压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 第 22 页 共 47 页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2)一般说,A地比B地降水 ,原因是 。 (3)C气流来自 气压带, 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 是 。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 和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 第 23 页 共 47 页 参考答案 1. B 2.D 3.D 4.D 5. C 6. B 7.【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三圈环流,此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的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海洋部分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能够正确反映等压面空间分布的是C;图中空白部分为匀质裸地,地面热容量比较小,与之性质相近的下垫面是措施和交通用地。 【答案】(1)冬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º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º 极地高 多晴朗天气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常见天气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判断及形成的天 气 1、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形成的 天气,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 原因及影响,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及对策 【考纲知识梳理】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第 24 页 共 47 页 (1)锋面: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狭窄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做锋线。 锋: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三大特征 ?锋面有坡度:锋面在空间向冷区倾斜,具有一定坡度。 ?气象要素有突变:气团内部的温、湿、压等气象要素的差异很小,而锋两侧的气象要素的差异很大。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由于锋面有坡度,冷暖空气交绥,暖空气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因而,空气绝热上升,水汽凝结,易形成云雨天气。 2(锋的分类与天气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 概 念 移动的锋 方向移动的锋 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主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后 要 锋面力度 区 较大 较小 小 别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雨区位置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主 雨区范围 小 中 大 第 25 页 共 47 页 锋图 简图 图 示 天气图 雨区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单—气团控制,天气晴 过境前 朗 晴朗 朗 天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气 过境时 出现阴天、下雨、刮风、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 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特 降温等天气现象 性云雨 征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 单——气团控制,天气 过境后 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团的位置,气温上升、 晴朗 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天气实例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 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的大风、沙暴、寒潮 晴”, 附:几种主要的准静止锋 1(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2(江淮准静止锋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清明 第 26 页 共 47 页 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3(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贵州高原 “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4(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压 高压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气 水 流 北 平 方 半 方 向 球 向 逆时针辐合 顺时针辐散 第 27 页 共 47 页 南 半 球 顺时针辐合 逆时针辐散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对我国 天气 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的影响 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示意图 (北半球) 三、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2. 不同时间尺度的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气候(气温)变化特点 地质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前的时期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 冷(寒冷期)暖(温暖期)交替 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来的时期 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 近代 近百年有气象观测以来 气温升高 第 28 页 共 47 页 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 后果及表现 成 因 海 面 改变海岸线 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 上 升 沿海低地被淹 极地增温,冰川融化 农 业 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 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 变 化 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 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水资源不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稳定与供端异常事件增加 需矛盾 径流减少 蒸发增强 4.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技术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加强立法和管理,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科学预测,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要点名师讲解】 一、冷锋和暖锋的区分方法: 第 29 页 共 47 页 【例题】如图所示,T、T、T表示等温线,t、t、t表示锋形成过程的三个时刻。读图回答1230121-2题。 时 t时 t时 t0121、锋形成于: TT T TT TTT 3 213 21 3 2A、t之前 B、t时 00T 1 C、t时 D、t时 12 2、假如T,T,T, 123图1 则该锋的类型最有可能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都有可能是 二、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 1、位置 锋面气旋一般出现在低压槽附近(如下图)。 第 30 页 共 47 页 2、锋面性质的判定(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在锋面两侧适当位置取点(如下图); 第二步:画出锋面两侧的风向(如下图); 第三步:确定主导风向及其性质,进而确定锋面性质(如下图)。 一般来说,从高纬度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度移来的是暖气团。然后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图中,左侧以偏北为主导风向,是来自于高纬度的冷气团,故左侧为冷锋;右侧以偏南风为主导风向,是来自于低纬度的暖气团,故右侧为暖锋。 3.锋面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状况不同 第 31 页 共 47 页 ?气旋的前方(上图中A)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 ?气旋的后方(上图中B)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上图中C)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4.判读 (1)气流水平运动:一般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又位于北半球,所以气流的水平运动状况为逆时针辐合。 (2)判别天气状况:据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判别系统内各地的天气状况变化。 (3)雨区分布: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所以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由此可知锋面降雨一般分布于冷气团一侧,作为冷锋来讲,雨区在锋后,而暖锋雨区在锋前。 【例题】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m 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第 32 页 共 47 页 【解析】第1题由图中锋面示意图可判断此锋面为暖锋,而此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可判断m 地风向应为西南风,即选项 A 正确。第2题暖锋降水在锋前,锋后被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图中 m 地处于锋后,n地在锋前,故 m地晴,n地有雨。故 D 选项正确。第3题暖锋过锋时往往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则 n地被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图中 B 选项正确。 【答案】1(A 2(D 3(B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增加。导致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如下图所示: 另外,还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采用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例题】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 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第 33 页 共 47 页 (1)读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3分) 材料二:世界半球图 (2)读世界半球图,简析北极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 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2分) (3)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 来的影响。(2分) 材料三: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厘岛路线图”~它为人类下一步应 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 北京倡导的“绿色奥运”~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典范。奥运场馆大量安置太阳能 集热器~为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奥林匹克公园增加了森林和水面面积,实现老城区3 万户平房的电采暖,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严把能耗增长源头…… ,4,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4分) 第 34 页 共 47 页 【答案】: (1)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波动;(1分)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1分)原因:人类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植被的破坏(1分)。 (2)是联系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1分)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航行。(1分) (3)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该地复种指数提高(1分)或者农业结构的改变(1分) (4)加强国际合作;(1分)利用科技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比重;(1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1分)植树造林。(1分) 【感悟高考真题】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 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回答ll,12题。 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第11题,中国雨带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 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月份完全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10月初结束。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10月份还会受到台风影响。 【答案】:C (2010?全国卷?)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 第 35 页 共 47 页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 【答案】:B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而选C。 【答案】:C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A。 【答案】:A (2009?全国卷1)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题。 1.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第 36 页 共 47 页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 【答案】C (2007?江苏高考)(双选题)图8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 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3.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B. e C. d D.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常见天气系统知识(冷暖锋),将图中各气压点相同数值连成线,即成了一幅等压线图,做题就迎刃而解。a点气压在1000---1004之间,b点气压值在996—1000之间;c点位于低压槽附近,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C点附近形成偏南风,锋面为暖气团向冷气团活动的冷锋;d点气压等值线较e点疏,因而风力小于e点;画出e点的风力方向,可以看出e点风向为偏北风。 a点位于冷锋后方,c点位于暖锋前方,多降水;e点位于冷锋后方,d点位于暖锋后,无降水。 【答案】: 2. CD 3.AD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2010?郑州联考)如图所示~T、T、T表示等温线~t、t、t表示锋形成过程的三个123012 时刻。读图回答1,2题。 第 37 页 共 47 页 1(锋形成于 A(t之前 B(t时 C(t时 D(t时 00122(假如T,T,T,则该锋的类型最有可能是 123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都有可能 读下图所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5题。 3(甲、乙、丙、丁四地附近最有可能形成锋面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图示气压分布状况下,乙地最可能出现 ( ) A(连续性降水 B(暴雨 C(寒潮 D(晴朗天气 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值(p)为p乙>p甲>p丁>p丙 B(图示气压分布状况可能出现在1月份 C(丙地气压中心的形成是气温高所致 D(戊地可能吹东北风 读下图,完成第6题。 6.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二、综合题 7((11分)某年7月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见下图)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 第 38 页 共 47 页 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 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 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小 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 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4分) (2)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 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 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 因。(3分) (3)居住在D山区的猎手们介绍“近年来,D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 爬得也越来越高”。请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现象 的理解,并推测该地还会有哪些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4分) 第 39 页 共 47 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在t时刻,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别大,是锋面形成的2 时刻。 【答案】: 1 D 2.【解析】锋面附近气温变化剧烈,该锋面是冷锋。 .B 【答案】2 3—5.【解析】:图中甲地位于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分容易形成锋面气旋;乙地在高压(反气旋)的控制下,最易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图中海洋上出现高压,应为夏季,丙地是副极地低压北陆地高压所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戊地为向陆地低压中心吹的风,向右偏转为东北风。 【答案】:3(A 4(D 5(D 6.【解析】 冰川面积减少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其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答案】 6. A 7.【答案】: (1)(4分)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1分);然后出现阴雨天 气,气压降低(1分);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有 所降低。(2分) (2)(3分)C城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 (1分);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3)(4分)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草甸位置越高,食草的动物攀爬得也越高,符合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2分);随着气温的升高还会有:雪线上升,山地冰川融化,面积减少;山地上部发生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发源于D山的河流上游在冬春季节水量增加明显,出现新的湖泊(答对两个,即可得2分) 单元复习(二):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知识网络】 第 40 页 共 47 页 【单元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2010?济南统考)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2(终年受?风带与?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第 41 页 共 47 页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在?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 B(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向东 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1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4,5题。 4(图1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 A(? B(?? C(??? D(???? 5(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 A(? B(? C(? D(? 图4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6题。 6(有关?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B(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图4 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读90?E附近,两分两至中的某一节气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或气压中心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印度低压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冰岛低压 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 图6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 ,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9题。 第 42 页 共 47 页 暖气团 图4 图6 甲 乙 冷气团 冷气团 9(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10-11题。 10(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 , , , , 11(有关上题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暖气团在甲乙两处均主动上升 B(甲天气系统存在于高压脊 C(甲较乙天气系统倾斜一定是因为甲处风力更强 D(甲和乙天气系统大气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据此回答12,14题: 12(受“莫拉克”的影响,下列省区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江西、陕西 B(福建、湖南 C(广西、内蒙古 D(云南、西藏 13(台风“莫拉克”在福建登陆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14、台风“莫拉克”是在下列那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代表风向): C 第 43 页 共 47 页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第15题。 15(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二、综合题 16.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察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4 页 共 47 页 17(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 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 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6), 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17) 材料三: 表1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11,次年4月 5月,10月 1月 7月 降水量 占全年比降水量 占全年比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 Mm mm ?C ?C 重% 重% 11.2 11.2 918.1 88.8 7.5 19.7 昆明 278.5 24.7 849.8 75.3 4.6 24 贵阳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 18、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世界新的焦点。专家认为,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二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0分) 第 45 页 共 47 页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影响关联图,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 ;b ? ;c ? ;d ? 。(4分) (2)从企业层面看,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___?____。(1分) (3)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2分) 参考答案 第 46 页 共 47 页 一 选择题 1---5 BBDAD 6—10 DCDDB 11---15 DBCCB 二、综合题 16.【解析】此题考察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对天气的影响,绿洲的热容量大于沙漠,因此温差小。绿洲植被还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等。此题属于信息提取题,认真分析题设条件,则答案基本可以在材料中找到或提炼出来。 【答案】:(1)12.5(11.5到13.5均可) 16(15到17均可) (2)低 小 (3)高 小 低 4)减小(降低) 减缓(降低) (5)湿度(降水、气压等)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小 ( 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17.(1)西北—东南走向 秋冬季节(冬半年) 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 (2)差异:冬季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风一侧, 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 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3)特点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 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 18.(10分) (1)a毁林;b燃烧矿物(化石)燃料;c两极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城市被淹。(4分) (2)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3分)。 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1分) (3)注意节约用电;节约水资源等;选乘公共交通;选用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工具等。(任两点给2分) 第 47 页 共 47 页
/
本文档为【地球上的大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